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八章 妄言谬语

“我们没有想这么深,在没有任何头绪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在这条线索上试试看。”刘长松道。

“照这么说,当年,我们调查周银锁,刑侦思路是对的。”解平道。

于是,郑峰和李云帆去找了谢永国。

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原来,杨大顺和谢家财曾经有过积怨,这是杨大顺在和谢永国喝酒的时候说的,杨大顺曾经吃过谢家财一次暗亏,当时,谢永国只当是杨大顺说了醉话,就没有放在心上,谢永国之所以没有把杨大顺的话当一回事,是因为杨、谢两家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再加上那谢家财夫妻俩带人一向宽厚,就把杨大顺的话当成了妄言谬语。经郑峰点拨启发,谢永国才想起这件事情来。

郑峰等人和谢永国的谈话是在谢永国家,地点是谢永国定的,连时间都是谢永国定的,三月三号晚上,九点钟左右,郑峰和李云帆、王萍三个人潜入谢永国家的院门。谢永国为三个人留了院门。

按照谢永国的要求,郑峰等人务必在杨大顺家熄灯以后才能到他家去。

谢永国的行为有些怪异,在郑峰和李云帆看来,不是谢永国怕得罪杨家人,就是他掌握了比较重要的情况。郑峰希望是后者。

三月三号的晚上,杨二顺在哥哥家喝酒,一直喝到八点半钟,杨二顺走后半个小时左右,杨大顺家的灯熄了。

等杨二顺哼着小调经过谢永国家的院门以后,郑峰一行三人轻轻打开院门;其他人留在了院子里面。

三个人走到谢永国家院门口的时候,院门自动开了,谢永国正站在院门之内等大家。他大概是怕郑峰他们敲门,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敲门声是很清晰的。

谢永国把三个人领进了厨房,谢永国的老婆正在厨房里面忙着,厨房里面有一个煤炉,炉火正旺,上面有一个铜水壶,炉子旁边有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放了一个茶盘,茶盘里面有几个茶杯,旁边还有一小瓶茶叶。

谢永国招呼三个人在桌子旁坐下,然后将老婆支走了。

女人在走出厨房之前丢给男人一句话:“永国,你说话可别舌头上面跑马车,心里面得有点谱啊!”

“头发长,见识短,忙你的去吧!”

“我在外面看着,千万别让人听了去,你说话声音小一点。”女人掩上厨房的门。

让男人声音小一点,就是暗示同志们声音小一点。

接着,郑峰听到了开、关院门的声音,谢永国的老婆比谢永国还要谨慎。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谢永国要说非常重要的事情。

铜壶里面的水开了,谢永国从茶盘里面拿出四个茶杯,打开小瓶子,倒了一些茶叶在茶杯里面,然后将水倒进了茶杯。

“你们知道谢杨家为什么不用一个院墙吗?”谢永国压低声音道。

笔者在前面确实交代过这件事情。

“不错,谢杨两家之间确实有一个一米多宽的巷子,这在农村是不多见的。这里面有什么蹊跷呢?请你跟我们说说。”郑峰也尽量压低了声音。

第四十九章 风俗习惯

“杨大顺说,谢家财在翻盖房子的时候,把自己家正屋的屋顶向上提了一点点。”

“这和杨大顺家有关系吗?”王萍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她对农村的风俗习惯知之不多。

“我明白了,这在农村是一件大事。”郑峰道。

“郑局长,您是怎么知道的呢?”谢永国道。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我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的农民。”

“郑局长,这是怎么一回事?”王萍不解。

“在农村,特别是在平原地区,房子是一排一排盖的,人们约定俗成,房子的高度和南墙都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超出就是犯了大忌。”

“谢家财将自己家的正屋的屋顶向上提了一点点,对你家难道就没有影响吗?”李云帆道。

“这是杨大顺和醉酒的时候说的,我当他是醉话,我家的屋顶和谢家的屋顶是连在一起的,我一点都看不出来,他偏说谢家财家的屋顶高那么一点点。”

郑峰和同志们也没有看出来,大概是没有细心观察吧!

“那么,在你看来,谢家的屋顶是不是比杨家的屋顶高一点呢?”

“单凭眼睛是看不出来的。”

“既然这样,杨大顺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我也是这么问他的。”

“杨大顺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是上房梁的木匠师傅说的,我明白杨大顺的意思。”

“杨大顺是什么意思呢?”李云帆道。

“他看我和谢家财两口子走的近,就想离间我们两家的关系。”

“那么,谢、杨两间之间的巷子是怎么回事呢?”

“杨大顺家和谢家财家本来公用一个院墙,听了木匠的话以后,杨大顺就将正屋的东山墙和谢家财家的西山墙分开了,并单独另砌了一道院墙,只要将两家的屋顶分开,就可破解屋顶上高低之别。”

“既然谢家的屋顶比杨家的屋顶高,杨大顺为什么不将高就高呢?”王萍道。

“杨大顺家的西边不是还有人家吗?如果杨大顺将高就高,那不就看不来了吗?”

“杨大顺将山墙分开,并另起院墙,难道就不怕引起谢家的不满吗?他这样做,呆子也能看出是怎么一回事。”

“两家的屋后不是有一个水塘吗?有一个巷子,两家不是都能到水塘里面去用水了吗?从表面上看,杨家另起院墙,对两家都有好处。”

“这个巷子对谢家好像没有什么作用。”李云帆道,“谢家到水塘用水用不着走巷子。因为谢家的院子里面有一个通向水塘的小门。”

“那扇门是后来才有的,最早的时候,谢家人到水塘去用水,走的就是那条巷子。所以,杨大顺另起院墙,谢家人是不会在意的。”

“你叫我们过来,就是要跟我们说这件事情吗?”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杀害谢家财夫妻俩的是几个人呢?”谢永国话中有话。

“根据我们的分析,最少是两个人。”

“杨大顺的兄弟二顺,你们不是想了解这个人的情况吗?”

“对啊!”郑峰这时候才意识到,前面的话题一直没有离开过杨大顺,谢永国,你跟我们说说这个杨二顺。”

第五十章 篱笆野狗

院门外面传来咳嗽声,接着便听到一男一女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大妹子,你这时候在菜地做什么?”

“是二顺兄弟啊!我到地窖里面拿点山芋,你这是到大顺家去吗?”女人说话的声音比男人要高一些,说话的应该是谢永国的老婆。

“我把手表落在大哥家了,明天早晨要起早,没有手表不行啊!”

“大妹子,天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在菜地里面,就不怕野狗钻进篱笆吗?”

“二顺兄弟,你啥时候能正经些呢?”

“这狗日的二顺又在犯浑了。”谢永国望着郑峰道,谢永国说话的时候咬牙切齿。

“篱笆扎得紧,野狗不得入”。说的是男女苟且之事。杨二顺的话有挑逗谢永国老婆之嫌。难怪谢永国咬牙切齿呢。

院门外的对话仍在继续。

“大妹子,永国兄弟在家吗?”

“在家,二顺兄弟,天黑,走路担心崴了脚。”接着是关院门的声音。

“张家的妹子在洗澡啊!我看在眼里拔不出来呀。”杨二顺的声音由近而远,由高到底。

“这个混蛋。”谢永国怒不可遏。

“这个杨二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他这个人从小就是一个惯偷,在咱们新华大队,还几户人家都被他偷过。”

“他偷的都是什么人家?”

“都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家。”

按照谢永国的说法,谢家财家也应该是杨二顺的偷窃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将,杨二顺还是能和谢家的案子扯上关系的。

“他现在还在偷吗?”

“自从他爹让他学了一门手艺之后,才算消停。”

“什么手艺?”

“杀猪啊!”

“除此以外,这个杨二顺还有哪些劣行呢?”

“嗜赌如命。”

“咚——咚——咚”,外面传来了敲门声。应该是杨二顺在敲哥哥杨大顺家的院门。

“谁啊?”一个女人的声音。

“嫂子,是我。”

“甚事啊?”

“我手表落在你家长条桌上了。”

“你等着,我让你哥哥拿给你。”

“不急,我等着。”

不一会,大家听到了开房门的声音,接着是开院门的声音。

“拿去吧!瞧你这记性。”

“今天晚上,我喝高了。”

“你没有事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不用,睡吧!我走了。”

“走稳当了。”

“知道了。”

关门、插门闩的声音。

接下来,坐在厨房里面的人听到杨二顺哼着小调从谢家财和谢永国家的院门前经过。

“杨二顺也赌钱吗?”

“家常便饭。”

在我们的故事里面,杨二顺是第三个赌徒,前面两个分别是周银锁和曹宜黄,笔者指的是和案子有关联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杨二顺和“6。30凶杀案”之间是可以划一根连接线的。

谢家财夫妇应该是死于谋财害命,赌徒在输红了眼的时候有,是有可能铤而走险的。

“最可恶的是,这个杨二顺到处打野食。”

“到处打野食?”

“打野食”就是寻花问柳。

“对,奇怪的是,一些女人就是买他的帐。”

“你是说,杨二顺和一些女人有染?”

“对,杨二顺也打过周风英的主意。”

第五十一章 寻花问柳

“他和周风英也有关系吗?”

“他那是一相情愿,那周凤英可是一个正经的女人,守着谢家财过日子,篱笆扎的牢牢的。杨二顺以为谢家财长得跟武大郎差不多,就做梦想做西门庆。”

“谢家财长得很丑吗?”王萍问。

“就是脸皮黑一点,个头矮一些,庄子里面有人背地里叫他‘武大郎’。我可不这么看,我觉得谢家财停好的,能吃苦,会挣钱,又会疼老婆。庄子里面的都说他是一个有福之人。”

“有福之人?”

“那周凤英能干不说,温柔体贴,咱也不说,单那个水灵劲,庄上,没有一个姑娘媳妇能和她相比。那杨二顺在喝醉酒的时候曾经放过大话,说如果不能和周风英睡一觉,他就不姓杨。”

杨二顺会不会把这句醉话当成行动的指南呢?

难道郑峰和李云帆对“6。30凶杀案”的定性不准确吗?难道“6。30凶杀案”还有其它的解读吗?

杨二顺和案子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最初,郑峰和李云帆以为杨二顺有可能觊觎谢家财的钱财,现在,又增加了另外一个可能,如果谢永国所说非虚的话,那就不是可能了,杨二顺一直在觊觎谢家财的女人。

“那么,周风英和杨二顺有没有那方面的关系呢?”

“现在,我就不好说了,谢家出事以后,就更不好说了。”

“杨二顺向谢家财接过钱吗?”

“借过。”

“借了多少?”

“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杨二顺肯定找谢家财借过钱。”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谢家财出事之前——快过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出院门的时候,看见杨二顺和谢家财在一起,杨二顺提到了钱。其他人找谢家财价钱都是几块钱,独有这杨二顺借钱和别人不一样,没有几十块钱,他是不会开口的。”

“你还有什么想跟我们说呢?”

厨房的门被推开了,谢永国的老婆走了进来。她拎起炉子上的水壶将四个人的茶杯加满了。

“让我婆姨跟你们说吧!”

“你让我说什么?”

“今天中午,你是怎么跟我说的,你就怎么跟郑局长他们说。”

“我们夫妻说的的事情,能拿来跟郑局长他们说吗?”

“郑局长他们也不容易,再说,谢家财和周凤英对我们不薄,为了招娣,咱们也应该把知道的事情告诉郑局长,到底是怎么回事,郑局长他们会认真调查的。”

“大嫂,你坐下来说。”王萍将屁股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一点地方。

“郑局长,你们得答应我们,不让任何人知道是我们跟你们说的。”

“我答应你们。”

“谢家出事的那天晚上,二顺在大顺家喝酒,一直喝到十点多钟,我一觉醒来,他们还在喝。”

“几个人在一起喝酒?”

“就他们弟兄俩。”

“他们说些什么?”

“说什么,没法听见。”

“你是怎么把这件事和谢家的案子联系在一起的。”

单凭兄弟俩在一起喝酒,是不能和案子联系在一起的。

第五十二章 剔骨尖刀

“那天中午,我到杨二顺家找他老婆李玉秀借鞋样的时候,看见杨二顺在厨房里面磨刀,他看到我以后,就停下来了。”

“磨刀?你看见刀了吗?”

“我看见了——那是一把尖头刀,就是杨二顺杀猪的时候用来剔骨头的那种刀。”

谢永国的老婆说的是剔骨尖刀。

郑峰和李云帆关于凶器的分析和基本判断还没有跟任何人讲,谢永国的老婆对刀的说法竟然与郑李二人的判断相吻合。

“案发的时侯,我们的同志找你了解情况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提这件事情呢?”

“当时没有想起来,今天中午吃中饭的时候,永国说你们想了解杨二顺的情况,我才想起这件事情。

为了弄清楚谢永国的老婆所看到了刀具的形状,第二天早上,张鹏从谢家集食品站找来了几把刀,让谢永国的老婆进行辨认,在这几把刀具中,有一把剔骨尖刀。

谢永国的老婆从几把刀中挑出了一把剔骨尖刀。六月三十号中午,她在杨二顺家看到的刀就是这种形状的刀。刀长29。8公分刀柄和刀身家在一起的长度;刀身的长度是18。公分,刀身由上而下,上窄下宽,最宽处3。9公分,中间部位3。6公分。

杨二顺磨刀的时间有些特别,每年过年之前,是杨二顺最繁忙的时候,只有在过年之前,乡亲们才会找他杀猪。六月三十号,不会有人家找杨二顺杀猪,杨二顺磨刀做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郑峰、李云帆和王萍在玉米地里找到了杨二顺的老婆——女人们正在玉米地里锄草。

谈话是在玉米地旁边的杨树林里进行的。

杨二叔的老婆年龄在三十八岁左右,名字叫李玉秀,谢队长说。李玉秀为人老实,平时少言寡语,这是一个苦命的女人,杨二顺经常在外面赌钱,只要在外面输了钱,回家就拿老婆当出气筒,拳脚相加是常有的事。

谢队长把李玉秀带到杨树林的时候,她显得很紧张。

谢队长离开后,谈话开始。

“大嫂,我们能问你一些问题吗?”

“不知道你们要问什么?”

“你已经知道了,我们到谢家庄来,为的是谢家的案子。”

“只要是我知道的。”

“一九六九年六月三十号夜里发生的事情,你还能记得吗?”

“记得,我当时就在场。”

“你男人杨二顺也在场吗?”

“当天夜里,他在外面打麻将,第二天早晨回村才知道家财家出事。”

“他没有跟你说在什么人家打麻将呢?”

“他从不让我过问他的事情,他回来能不发火就谢天谢地了。”

李玉秀所说的“发火”应该是谢队长所说的“拳脚相加”。

在时间上,杨二顺有了作案的可能性。

“六月三十号的晚上,你男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呢?”

“十一点钟左右,他先是在大哥家喝酒,回到家以后不久,就有人来喊他了。”

“喊他的人是谁?”

“不知道,二顺听到敲门声就出去了,我关门的时候,他们俩已经走远了。

第五十三章 满眼血丝

“你看见他们往什么方向去了?”

“往庄子西头去了。”

谢家在村子的西头。

案发时间是十二点钟左右,杨二顺十一点钟左右离开家,凶手至少是两个人,相吻合的地方不少啊。

“六月三十号的中午,杨二顺是不是在家磨刀呢?”

“不知道,想不起来了。”

郑峰没有提谢永国老婆。

九点多钟,郑峰才等到了杨二顺,三号晚上,杨二顺离开哥哥家以后,又去了赌窝。一直赌到日上三竿才散场。

杨二顺刚打开自己家院门上的锁,郑峰、李云帆、刘长松和张鹏随后而至。

杨二顺直愣愣地望着四个人:“你们有什么事情吗?”杨二顺的嗓子有些沙哑。

郑峰走到杨二顺跟前:“你是杨二顺吗?”

“是啊!”

“我们找你有点事情。”

杨二顺满眼血丝,一脸倦容。他朝院门两边看了看,不远处站着几个老人,正在嘀咕着什么?

杨二顺拿下门锁,推开院门,将四个人引进院子,然后迅速掩上院门。

杨二顺将四个人领进堂屋。

“你们想问什么?”杨二顺坐在椅子上,哑着嗓子道。

“杨二顺,我们的问题很简单。”

“请讲。”

“谢家出事是在什么时候?”

“这,你们只要你问谢家庄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的。”

“是在什么时候?”

“一九六九年六月三十号——夜里。”

“很好。那么,我问你,当天夜里,警察来勘查现场的时候,谢家庄很多人都来了,你在不在现场呢?”

“我不在现场,我是第二天早上才知道的。”

“你是说案发当晚,你不在家吗?”

“对头,我确实不在村子里面。”

“你在什么地方?”

“我在砖瓦厂打麻将。”

“你把六月三十号晚上的活动情况详细说一下。”

“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吗?”

“打麻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打麻将之前,你在做什么?”

“麻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我上哪能知道呢?我要是知道你们今天来找我了解情况,我就把时间记清楚了。”

“这样吧!你回忆一下,六月三十号夜里,你在打麻将之前,做什么了?”

“在打麻将之前?我——先在我哥哥家喝的酒,后来——回家睡觉,我——刚躺下不一会,杨德荣——来喊我——去打麻将。杨德荣——是什么时候来敲门的,我——没法知道,我出去打麻将,从来不看时间——我也没法看时间——因为我没有手表,别人来喊我——打麻将,我——随叫随走。”

“你杀猪的家伙还在吗?”

“在啊!”

“我们能看看吗?”

“你们——随我来。”

杨二顺将郑峰、李云帆带进厨房——另外两个人——刘长松和张鹏被派去找解放砖瓦厂的杨德荣了解情况去了。

在厨房的一个角落里面,墙上倒挂着一个椭圆形的大木桶,大木桶长约一点五米左右,宽约一米左右,深约五十公分左右,这个木桶是用来烫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