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我帮你洗,一会就洗好了。”

“使不得,如果让师傅看见了,是要责罚的。”莫非将王萍手中的衣服拽了下来。

“莫非,一清住持住在什么地方?”卞一鸣下意识地想到了一清住持,自从住进智觉寺以来,卞一鸣一直有一个疑问,一清住持放着住持的禅房不用,住到这普通僧人住的地方来,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第一百一十八章 莫非告退

再者,如果所谓的“观音送子”确有蹊跷的话,那么,这个一清住持应该是卞一鸣首先想到的人。如果智觉寺有问题的话,那么,这个一清禅师一定有问题,至少应该是一个知情人,要不然,他还怎么做这个住持呢?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其存在的合理姓,但也确实有人打着宗教的幌子做一些鸡鸣狗盗之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经不住滚滚红尘的诱惑,有相当一部分僧人已经不好好念经了,宗教已经被异化。在很多寺院的香烟之中,铜臭味越来越浓,无所不能的菩萨们却坐在神坛之上,袖手旁观,充耳不闻。菩萨们,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普渡众生,而是赶快普渡一下自己的门徒,当然也包括你们自己。不把自己的神坛打扫干净,普渡众生就是一句空话。你们尽享人间的香火,整天吟诵那些高深莫测的,玄而又玄的佛理,却拿不出一点实际行动来。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世人就会唾弃你们,你们千万不要忘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从神坛上倒下来的菩萨可是不少啊!

“就在这里。”

“他和你们一样睡在普通的禅房里面吗?”

莫非开始朝门口望。

“莫非,你怎么了?”

“对不住,我只能说这么多了,你们快走吧!莫非告退。”莫非的表情突然紧张不安起来。

“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我们不是说得好好的吗?”

“你们快走吧!”莫非说完之后,闪到晾晒着的衣服后面去了,只一眨眼的功夫,莫非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为什么一提到一清住持,莫非就突然打住了呢?大家都感到十分惊诧。自从大家住进智觉寺以来,一直认为智觉寺是一个神圣的,干净的,庄严肃穆的地方,但就在莫非突然离开的一刹那间,同志们所感到的却是一种诡异之气。

一行八人不得不退出大门。

就在同志们退出大门的时候,一群僧人从耳房的南头走了过来。

大家多少有点明白莫非为什么突然中断了谈话。他已经预知僧人们就要回来,他可能还听到了他们的脚步声。

一群僧侣看到李云帆一行之后,驻足施礼,待同志们走过之后,才继续走自己的路。

在众僧侣施礼的时候,李云帆和卞一鸣特别留意了他们的内衣:他们的内衣果然是贡明启所说的土灰色。

送走了贡明启以后,大家去了禅房,李云帆和卞一鸣什么都没有说,只让大家回自己的房间睡一觉。昨天晚上,大家在墓地蹲守熬夜,今天上午开棺验尸,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调查走访,该休息一下了。

毛书记随李云帆和卞一鸣进了内院。

三个人没有睡觉,说实话,他们确实有点困,但睡不着,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凶手出现在墓地,邢惠开的突然失踪,张有贵脑袋里面的棺材钉,僧人内衣上的布纽扣,莫非的怪异举动,这些事情就像幻灯片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并且始终萦绕在李云帆和卞一鸣的脑海之中。

第一百一十九章 基本判断

那个扎头巾的男人究竟是谁?邢惠开是死是活,人又在哪里呢?这是李云帆和卞一鸣现在考虑的问题。

离开墓地之后,一男一女两个凶手下山的可能性不大,他们上山的可能性则比较大。

如果这个判断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你们只有三个地方可去:

一个是智觉寺,李云帆和卞一鸣首先想到了智觉寺,因为很多信息都指向智觉寺:两个案子的当事人邢惠开和张翠珍都经常到智觉寺去烧香拜佛;智觉寺的送子观音非常灵验;贡明启在邢惠开的床上摸到的土灰的布纽扣;僧人晾晒在院子里面的衣服,莫非的怪异举动。很显然,李云帆和卞一鸣一致认为,智觉寺应该作为调查的重点。

其次是黑熊寨和房村,这个黑熊寨在智觉寺的西边,在墓地的北边,比较而言,墓地到黑熊寨,比到智觉寺要近许多,单趟只需要十五分钟的时间。而房村在黑熊寨的西南方向,在墓地的西北方向。

毛书记说,墓地到房村只需要分钟的时间,根据谭晓飞的描述,昨天晚上,他们三个人蹲守的松树林在墓地的东边,两个掘墓人离开墓地的时候,应该选择相反的方向,所以,他们也有可能到房村——或者黑熊寨去,支撑这个判断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刚才,在智觉寺的西禅院,卞一鸣和莫非的谈话,从表面上看来平淡无奇,而卞一鸣恰恰是从这段对话中捕捉到了一条最重要的信息,大家还记得吗》那莫非就是房村人,小小年纪就被父母送到智觉寺出家当了和尚,这样一来,就有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智觉寺,可能还有根生土长的和尚,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两个去处,一个是智觉寺,还有一个就是他们出生的村寨。

毛书记的一番话对卞一鸣的分析和判断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些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再加上孩子又多,在南山地区,确实有一些人家把孩子送进寺院削发为僧,虽然是遁入空门,但总比饿死要强的多。在菩萨的身边,是不会被饿死的。因为人们即使揭不开锅,也不会放弃对菩萨的顶礼膜拜。菩萨是他们内心最后的精神支柱,尽管菩萨从来没有给过他们什么好处。”

在卞一鸣的启发下,毛书记还提到了两个村寨,一个是石鼓寨,一个是梁村,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这两个村寨,其中,石鼓寨提的最多,大家应该能记得,缪智文的老婆张翠珍和田菊花就是石鼓寨的人,石鼓寨是整个南地区距离智觉寺最近的一个村寨,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毛书记就是三里寨的人,所以,他对南山地区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他还说到一个细节,在灾荒年,尤其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石鼓寨就有女人到庙里面去给僧人们洗衣服——或者缝补衣服,寺院里面就会给她们一些粮食回家喂养嗷嗷待哺的孩子。那张翠珍的母亲就曾经给寺院里面的僧人洗过,缝补过衣服,那张翠珍和四个哥哥能活下来,和寺院里面的粮食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百二十章 阿弥陀佛

毛书记还提到了一件事情:翠珍他爹姓滕,她应该应该叫滕翠珍的,翠珍的母亲姓张,前面四个男孩都跟爹姓,翠珍的母亲为了感激寺院的恩惠,和男人商量,让女儿跟她姓。

“毛书记,照您这么说,张翠珍之所以信佛,和她母亲有很大的关系啰。”

“对啊!现在,你们该明白是怎么一会事情了吧!智觉寺的粮食养活了一家人,翠珍她娘自然对寺院感激不尽,她活着的时候,有事没事,就到寺院里面烧香拜佛,翠珍受母亲的影响,后来也经常到寺院去。你们不知道,当时,不少人家都死孩子。”

于是,李云帆和卞一鸣商量后决定,接下来,大家做两件事情:

第一,派人到智觉寺附近四个村寨去调查走访,昨天晚上,两个凶手从谭晓飞等三人的视线中消失的时间是九点多钟,这时候,山里应该还有人活动,毛书记说,上面提到的四个村寨,有不少人家都是猎户,一些猎户会在树林里面挖陷阱,下套子,他们会不会遇到这两个人呢?如果有人遇到的话,这两个人从什么地方来,往什么方向去了呢?

这个任务交给谭晓飞、严小格和左子健完成,具体由谭晓飞负责。

第二,对寺院展开调查,具体做两件事情,一,通过莫非的家人,把莫非引出寺院,从莫非的表现来看,他一定知道一些情况,莫非的家不是在房村吗,李云帆、卞一鸣和王萍第一步就到房村去找莫非的家人,毛书记也随同前往;二,对智觉寺的智能、静悟和一清住持,特别是一清住持进行跟踪监视。在李云帆和卞一鸣看来,这个一清禅师诡异之处颇多。

三个人在禅房说话的时候,禅房的门是开着的,人坐在禅床上,能看到小竹林中间的那条小路,只要有人走进内院就能看见,在同志们看来,现在的智觉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智觉寺,一言一行都要格外小心。

卞一鸣和李云帆是这样想的,如果一清禅师有问题——或者说智觉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的话,那么,一清派来照顾同志们的智能禅师和静悟师傅肯定有问题,他们极有可能肩负着跟踪和监视同志们的任务,和邢惠开勾搭成奸,并杀害张有贵的凶手有可能就在他们中间,至少是在智觉寺的僧人之中。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三个正谈到如何跟踪和监视一清等人的时候,一个身影出现在竹林之间的小路上,这个人就是静悟。他的手上端着一个茶盘,茶盘里面放着三杯茶。

三个人转而抽烟,看着静悟缓步走进禅房。

静悟微微低头,目不斜视,将茶杯放在禅床茶几上以后,然后一边单手施礼,一边慢慢退出禅房。

“静悟师傅,谢谢你。”

“阿弥陀佛。”静悟又施了一个礼。

对僧人来讲,“阿弥陀佛”是一个万能答案,它可以涵盖和表达所有的内容,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应对所有的问题,这创造佛教的人真是聪明绝顶,竟然能发明出如此精妙绝伦的语言来。

第一百二十一章 高妙神曲

“静悟师傅,我们在哪里能找到一清住持呢?”

“你们到凌霄殿去看看。“

“谢谢你。”

“阿弥陀佛”静悟说罢,迅速退出了禅房。

还真让我们说着了,静悟一连说了两个“阿弥陀佛”,而且次次得当。次次都和标准答案差不多。

卞一鸣锁上禅房的门以后,三个人去了凌霄殿。

凌霄殿就在北院的南边,和北院的院墙之间仅隔着一条长廊。

在静悟的指点下,三个人上了长廊。

在长廊的中间,有一条由下而上的石阶,石阶的尽头,就是凌霄殿的后门。

三个人上了台阶,进入后门。

正对后门的是一尊菩萨,向右拐向前门,便看到一尊非常高大的菩萨。

在菩萨的前面站着三十几个和尚,分两排站开,在菩萨右侧的一个香案旁坐着一个身披袈裟的老和尚,此人正是一清住持。

在这些和尚中,李云帆和卞一鸣没有找到智能禅师。

在外人看来,和尚是一个比较清闲的职业,既没有八小时工作制,也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其实不然,大家看,刚吃过斋饭,一清住持就带着众弟子参禅理佛了。可见和尚不是吃闲饭的职业。

香案上放着一个超大的栗色的木鱼,木鱼旁边还有一个铜钵子。

一清住持带着众弟子正在哼唱着谁也听不懂的梵曲——笔者冒昧地说一句,他们整天反复哼唱的内容,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听不懂,大概越是听不懂的,就越高深莫测吧!

毛书记说,一般的香客都在大雄宝殿烧香拜佛,这凌霄殿是僧人们参禅理佛诵经的地方。

一清住持紧闭双眼,嘴里面哼唱着有声无词、百哼不厌的神曲。他唱一段时间,就用小木槌在木鱼上和铜钵子上敲一下。

一清住持红光满面,额头和脸上,看不到皱纹,很难判断他的年龄,因为少了一个参照物,那就是头发。

一清住持正在跟菩萨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所以,这时候是不便打扰的。

一清住持确实很忙,李云帆决定到各处走一走,到目前为止,同志们对智觉寺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有些地方还没有去过呢?比如说东耳房上面的藏经楼,大雄宝殿和凌霄殿之间东西两边的禅房,还有众多的附属建筑。

三个人正准备走出凌霄殿,突然有一个人出现在他们的身后,此人就是智能禅师。

智能禅师的出现,有点突兀,三个人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毛书记,你们有事吗?”

“没有事,我们随便走走。智能禅师,要是方便的话,请你带我们到各处转转,怎么样?”李云帆道。

“愿意效劳。请随我来。”

看到智能禅师以后,李云帆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想法,智觉寺附近的村寨,有哪些人家的孩子在智觉寺当和尚,智能禅师应该是知道的,为什么不向他打听一下呢?

智能禅师领着大家下了凌霄殿前面的石阶,去了东耳房上面的藏经阁。

第一百二十二章 藏经楼上

“智能禅师,智觉寺有多少个僧人啊?”

“有四十一个僧人。”

“有附近村寨的人吗?”

“有——也没有。”

和尚们经常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怎么讲?”

“寺院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从不过问僧人的来处,有些人遁入空门就是了结尘缘,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来处,这些人大多看破红尘,不想和尘世家人沾染分毫。除非是家里面养不活送到寺院来的。”

“智觉寺有这样的人吗?”

“有。”

“您能跟我们说说吗?”

“浣洗房的莫非就是一个,他是房村人,家里太穷,养活不了他,就送到寺院里来了。”

“除了莫非,还有那些人呢?”

“这——只有住持知道,要不,你们去问问一清住持。他在给每一个人剃度的时候,都要弄清楚来历,与佛有缘的人,才能剃度。与佛无缘的人,山门不纳。”

“智能禅师,我们听说智觉寺的送子观音很灵验,不知道是否属实?”

“阿弥陀佛。”

李云帆对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这佛教也太糊弄人了:“请您跟我们说说。”

“信则灵验,不信就不灵验。世人说灵验,那就灵验,世人说不灵验,那就不灵验。佛门只管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又是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在东耳房的两头,各有一个楼梯,智能领着大家上了南楼梯,楼上是一间比较大的房子,门上有把锁。门上方挂着一个很大的匾额,匾额上有三个鎏金大字:“藏经阁”,是遒劲的魏碑体。

“这里面都有一些什么东西?”

“都是一些经书,还有一些历代住持穿过的袈裟,用过的法器。”

“我们能到里面看看吗?”

“钥匙在一清住持的手上。”

“您的意思是说,平时,只有一清住持才能进来吗?”

“不错。”

“您领我们到三楼去看看,好吗?”李云帆前后看了看,他在找上三楼的楼梯——但没有看到楼梯。

在藏经阁的上面,还有一层,整个建筑一共有三层。

“要想到三楼去,必须经过藏经阁——楼梯在藏经阁里面。”

“第三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第三层只是一个楼阁,里面放什么,我们不知道,在智觉寺,除了住持,谁也没有上去过。

站在藏经阁的走廊上,除了大雄宝殿和凌霄殿,智觉寺的所有建筑,基本上都能看到,如果站在藏经阁上面的阁楼上,整个智觉寺都将尽收眼底。不要小看了藏经阁上面这个小小的阁楼,他可是智觉寺的制高点。

藏经阁的四周全是走廊,站在在藏经阁北边的走廊上,能看见智觉寺的后门,包括后门外塔林的塔顶;站在藏经阁东边的走廊上,能看见东院里面的禅房,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东院和西院一样,也是普通僧人住的地方;站在藏经阁南边的走廊上,能看见智觉寺的山门和山门前的山路,还能看到石鼓寨人家若隐若现的屋脊。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诡异建筑

藏经阁有很多窗户,窗户也很大,但人站在窗户的外面是看到不到里面的,因为每一个窗户都拉着窗帘。

智觉寺的建筑也有那么一点神秘和诡异。

我们都知道,宗教本身就很神秘,建筑物神秘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走下藏经阁,李云帆提出到西院去转转。

“西院是僧人们休息的地方。”

智能禅师的意思是,僧人住的地方没有什么可看的。

“僧人们的生活,一定很神秘,要不然不会有人跑到这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来,我从小就对僧人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智能禅师,劳您费心,领我们过去看看。”

我们都知道,李云帆和卞一鸣只是对一清住持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对,我也想到西院去转转,智能禅师,有劳了。”毛书记道,他明白李云帆的意思,今天中午,卞一鸣和莫非的谈话进行的很不彻底,留下了不少疑问,李云帆到西苑去,就是想找到一些答案。

“行,请随贫僧来。”

大家跟随智能禅师穿过大雄宝殿前面的台阶,进入西耳房的走廊。

一清住持的功课还没有结束,他和他的弟子们的神曲还没有哼唱完。美妙的旋律飘荡在寺院的上空。石鼓寨和黑熊寨的乡亲有耳福了,日子再苦,能听到这样让人沉静和安详的天籁之音,这一定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院子里面挂着很多衣服。智能禅师领着三个人沿着禅房前面是回形长廊,按顺时针方向往前走。

禅房的门窗都是开着的,全是通铺,床上整齐地码放着僧人们的铺盖,一间禅房里面摆放着三床铺盖。走到第三间禅房的时候,三个人看到一个和尚正坐在走廊的台阶上吃饭。此人正是莫非。

李云帆捋起衣袖,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一点四十五分。

莫非也看到了三个人,端着碗走进了一间禅房。

此时,从院门口走过来一个僧人,他一边走一边道:“莫非,你家来人了。”

莫非将脑袋伸出窗外:“谁来了?”

“是你哥哥,他说你娘病了,让你现在就回去一趟。”

李云帆和卞一鸣心知肚明,谭晓飞他们已经到房村去了。

莫非丢下木碗和筷子,用衣袖擦了擦嘴,在禅房里面摸索了一会,然后冲出禅房:“清平,衣服就要干了,烦你帮我收拾一下,我去去就回。”

莫非碗中的饭只吃了一半。

莫非走到智能禅师的跟前,低着头,腰微弓:“师傅,我娘病了,我回去看看,转眼就回来。”

“去吧!阿弥陀佛。”

莫非望了一眼卞一鸣,后退几步,然后转身走了。三个人目送着矮小瘦弱的莫非消失在院门口。

李云帆和卞一鸣希望谭晓飞一行能从莫非的口中了解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西院一共有六间禅房,前面五间禅房的床上都摆放着三个铺盖,只有最后一件禅房里面的床上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