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侯也看见了,随着缝隙的逐渐变宽,一个拾级而上的楼梯非常清晰地摆在两个人的面前。

佛龛的后面果真是一扇门,门的宽度在八十公分左右。

谭晓飞在前,老侯在后,两个人上了佛龛,走进入口。

每一级楼梯的长度在八十公分左右,高度在二十公分上下。

楼梯呈螺旋形上升。

一两分钟以后,楼梯走到了尽头。

两个人关掉了手电筒,我们都知道,藏经楼上面的楼阁是整个智觉寺的最高点,如果僧人看到楼阁上的灯光,一定会有所警觉,现在是八点多钟,寺中的僧人还没有就寝。

两个人在黑暗中蹲了一分多钟。

两个环顾四周,他们想看看楼阁上有没有窗户,白天,人站在寺院之中,是看不到窗户的。

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面,两个人没有看到一点亮光,这说明楼阁上确实没有窗户。

于是,老侯打开了手电筒。

在手电筒打开的一刹那间,两个人同时惊呆了。

呈现在两个人眼前的是一张张大小不一的画像,画像是贴在墙上的——四面墙上,全部是画,让两个人瞠目结舌,莫名惊诧的是画像上的内容,如果有人去过印度——或者知道印度的性庙,那么,他马上就明白谭晓飞和老侯为什么瞠目结舌,莫名惊诧了。

画像上全是男女在一起的内容,不同的姿势,不同的体位。

所不同的是,在印度性庙的雕塑中,除了人与人在一起,还有人与动物在一起,而谭晓飞和老侯所看到的全是人与人在一起。

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性在佛教发轫初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传到中国以后,性的内容被舍去了,于是,主张欢愉的佛教变成了禁欲的佛教,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一些东西被接受了,一些东西则被摒弃了。实际上,一些被摒弃的东西,也只是在形式上摒弃了,我们都知道,禁欲是有违人性的,他存在于我们的基因里面,也是人类不断繁衍,不断延续的根本保证,所以,禁欲是对人类的一种反动。

第二百零九章 别有洞天

“老侯,这些画如果是后来贴到墙上去的话,那么,原来的墙上应该有东西。”谭晓飞道,“这么大一个空间,上面还有天花板,应该有它特定的作用。”

“我看这些画贴上去的时间不会很长,如果原来就有的话,纸的颜色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老侯道。他一边说,一边走到一幅画像跟前,试着将画像的一角从墙上揭起来。

画像的一角果然被揭了起来,面积大概在四分之一平方米左右。

谭晓飞用手电筒照了照画像后面的墙,墙是一块完整的石头。

“谭科长,上面有字。”老侯将眼睛凑了上去,他想看看是什么字。

谭晓飞将手电筒的光斜射在石墙上。

两个人同时看见了石墙上的字:“菩提”,“明镜台”。

字是竖着——从右向左写的。一共有两行。第一行是“菩提”,第二行是“明镜台”。

“老侯,石墙上应该是经文,很显然,这些画像是后来贴上去的。”谭晓飞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画像上摸了摸,然后用手电筒的光照了照自己的手,手上竟然没有灰尘,这说明一清住持经常到这里来欣赏这些画。

离开楼阁之前,谭晓飞在画像的背面吐了一些唾液,然后将画像重新贴到石墙上去了。现在还不能让一清住持发现有人来过藏经楼。

两个人将佛龛和木塔恢复原样。

然后将六把铜锁按原来的样子挂到门鼻子上。

最后,两个人走出藏经楼,锁上铜锁。

两个人走到楼梯口的时候,严晓格和左子健从黑暗中走了过来。

“你们俩怎么耽搁到现在啊?”左子健问。

“你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严小格问。

“走,回禅房再说。”谭晓飞小声道。

“郑局长他们还在一清住持的禅房里面吗?”老侯道。

“肯定还在那儿。”左子健道,“这样吧!你们先回禅房,我去喊郑局长他们——他们的谈话该结束了。”

左子健朝西院走去,谭晓飞、老侯和严晓格朝北院走去。

三个人在内院禅房坐了五六分钟的样子,郑峰等人便回来了。

“李局长,藏经楼上面果然有名堂。”谭晓飞道。

“等一下,王萍,你到佛龛跟前去听听,这时候,一清住持很可能就蹲在佛龛的后面。”

“谭科长,你说,什么情况?”郑局长道,“声音越低越好。”

王萍走到佛龛的跟前,将耳朵贴在佛龛上。”

“藏经楼里面确实是安放历代高僧的舍利、衣物、法器和经书的地方,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楼阁的通道。”谭晓飞低声道。

“难道楼阁的通道有机关吗?”卞一鸣的声音更低。这样的声音,即使一清住持躲在佛龛的后面,也很难听清楚同志们在说什么。

“藏经楼的中间是一个中厅,在中厅的周围分布着六间屋子,每一间屋子的门上都有锁,每一把锁挂的方式都不一样,一清住持怕别人潜入藏经楼。除了六间屋子以外,没有进入楼阁的通道。”

第二百一十章 龛后耳朵

“通道一定在其中一间屋子里面。”郑峰道。

“正是,我们在最后一个屋子里面找到了进入楼阁的入口。”

李云帆突然将右手的食指放在嘴巴上“嘘”了一下,因为他看到王萍正在朝他招手。

李云帆和谭晓飞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

王萍站起身,朝佛龛的内壁指了指。

李云帆将耳朵贴了上去。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从李云帆目不转睛的眼神和表情看,在佛龛的那一面确实有声音。

李云帆朝郑锋和大家点点头,意思是,在佛龛后面的密道里面有动静。

卞一鸣示意左子健将禅房的门关上,并插上门闩。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佛龛,如果一清住持想偷听同志们谈话的话,那他就必须将佛龛后面的门打开那么一点点。

李云帆似乎想起来了什么,他示意其他几个人坐到禅床上去,装作是在说话的样子,在李云帆看来,佛龛上说不定有孔洞,因为佛龛正对着禅床。如果佛龛上有孔洞的话,蹲在佛龛后面的人就一定能看到坐在禅床上的人,并且能听见坐在禅床上的人说话的声音。

卞一鸣蹲在佛龛的右侧,王萍蹲在佛龛的左侧。只要佛龛发生些微的变化,两个人就能看出来。

既然一清住持想听同志们说话,那就说一点给他听听吧!如果把声音压得很低,或者什么话都不说的话,那么,一清住持一定会察觉到,所以,以前用多大的音量,就在还用多大的音量。

“郑局长,你这次来,打算待几天?”李云帆用正常的音量道。

郑峰明白李云帆的意思:”局里面的工作,我都安排好了,这次,我打算等你们把案子破了和你们一起回去。”

“太好了。有你坐镇,我们的心里就有底了。”

“我可不是来坐镇的,李局长,您就把我当做您手下的一个兵,这几天,我的手心直发痒。”

“关于这个案子,你还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想法倒是有一点。”

“郑局长,您跟我们说说您的想法,好吗?”谭晓飞道。

所有人都知道到李云帆和郑峰是在唱戏给一清住持听。

“这个案子远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重点还应该放在缪智文和邢惠开这两个案子上——立足点还是要放在缪智文的案子上,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智觉寺附近的几个村寨,仍然是调查的重点,至于你们所说的智觉寺,也可以考虑在内,但千万不要干扰僧人们正常的佛事,佛门是清静之地,你们一定要遵守智觉寺的寺规,有什么问题,要多请教一清住持,刚才,在和一清住持的接触中,我觉得他的修为很高,他放着住持的禅房不住,偏要跑到西院和普通僧人住在一起。你们刚才也看到了,一清住持的禅房里面,简陋的不能再简单了,你们再看看这里的陈设,和一清住持住的地方,简直是天壤之别。一般的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在坐的所有人听了郑峰的话以后,都暗暗发笑,包括郑峰自己,也有点忍俊不禁。没办法,既然是演戏,那就要演的像一点吧!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何感想

“这里才应该是住持住的地方,佛门讲究清心寡欲,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要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可人家一清住持做到了——这我们不得不佩服人家。”

“郑局长,您看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李局长,您刚才不是跟我说过了吗?就按您刚才说的办,在暂无头绪的情况下,先在这个姓齐的——瞧我这记性,这么快就忘了她的名字。”

“郑局长,这个女人叫齐烟翠。”严小格道。

“对,你们先在齐烟翠的身上寻找突破口。当然,与此同时,你们还要积极寻找线索——我说的是缪智文案子的线索。好了,关于案子,我们就说到这里,我就是怕你们没日没夜地工作,所以才来监督你们的,可我一见到你们,不由自主地谈起了案子,今天晚上,不再谈案子了,好好休息。李局长,这个佛龛不错啊!“郑局长将话题转到了佛龛的身上,他一边说,一边朝佛龛走去。”

郑峰就是郑峰,他到智觉寺没有多长时间,但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刚才,他已经把一清住持耍了一通,现在,他还要让一清住持紧张一下。大家想一想,如果一清住持果真躲在佛龛的后面,那么,此时,当他听了郑峰的话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是啊!这个佛龛和一清住持禅房里面的佛龛大同小异。”李云帆附和道。

卞一鸣用右手的食指指了指佛龛,意思好像是,佛龛后面已经有了反应。

“李局长,您还记得龙华寺的方丈住的禅房吗?”

“怎么不记得,龙华寺方丈的禅房里面也有一个佛龛,佛龛里面也有一尊千手观音佛。”

“这尊观音佛,好像和龙华寺方丈屋子里面的千手观音佛不一样。”

“这是一尊送子观音佛。”

“送子观音佛?一清住持的禅房里面的观音佛,好像和这尊观音佛差不多。”

“那也是一尊送子观音佛。”

“今天,在上山的路上,我听毛书记说智觉寺的送子观音很灵验。是这样的吗?”

“老百姓是这么说的。他们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有没有提到具体的人家呢?”

“有。”

“说来听听。”

“三里寨有一个叫巧凤的女人,结婚好几年都没有孩子,听说智觉寺的送子观音非常灵验,她就到智觉寺来烧香拜佛。”

“结果怎么样呢?”

“一年以后生了一个女儿。”

“有名有姓,不由人不信。”

“李局长,龙华寺方丈禅房里面的佛龛有一个密室,这个佛龛后面会不会有密室呢?”郑峰道。

不知道一清住持听到这句话以后,会有何感想。

“这——谁知道呢?”

“你记不记得龙华寺方丈禅房佛龛里面的机关在什么地方呢?”

“好像在佛龛的下面。”

“郑局长,您怎么会想起这个?”谭晓飞故意问。

“最近,我闲来无事,看了一本专门介绍皇宫和寺院地宫和密室的书,很有意思,有时间,你们也看看,说不定以后办案子用的着。”

第二百一十二章 莫非敲门

“郑局长说的非常有道理,像智觉寺这样历史悠久的寺院,肯定有地宫,至少应该有密道。可能还有密道呢。”卞一鸣道,“我们现在就找一找,看看佛龛里面有没有机关。”卞一鸣一边说,一边用手在这里拍拍,在那里敲敲。

“卞一鸣,别敲了,如果能让你敲出来,那就不叫机关了。”郑峰道。他想吓吓一清住持,并非要寻找什么机关。

现在,还不用得着找机关和密室吗?

戏也该收场了。

之后,谭晓飞和老侯向郑局长汇报了夜探藏经楼的情况。郑峰和同志们听了两个人的汇报之后,情绪非常亢奋。一些过去无法解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一清住持之所以像幽灵一样昼伏夜出,之所以时常出现在藏经楼附近,现在已经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大家洗洗弄弄,准备上床睡觉。上山的时候,毛书记和谭晓飞一人带了两床被褥,山上的冬夜,寒冷异常,还是毛书记想的周到,本来,大家的被褥就很单薄,郑局长和老侯来了以后,被褥就更紧张了。

当天晚上,郑峰和毛书记睡在了李云帆和卞一鸣的禅房,老侯睡在谭晓飞、严小格、左子健的禅房里。

九点多钟,智能和静悟送来了两桶水,一桶热水,一桶凉水。还有两瓶开水。平心而论,同志们住进智觉寺以后,寺院对大家的照顾还是蛮周到的。

四个脱衣上床,李云帆刚想说案子的事情,禅房的门响了三下。

卞一鸣立马跳下禅床,拖着棉鞋,走到门前:“谁?”

“我,莫非。”

卞一鸣移开门闩,拉开门。

卞一鸣将莫非拽进禅房的门,然后关上门。

“莫非,什么情况?”

“我看见静悟出了后门。”

“他往什么方向去了?”

“我看着他上了去三里寨的路。”

李云帆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十点一刻:“就刚才吗?”

“就刚才。”

“郑局长,这就是我跟你提到了莫非,他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莫非,这位是地区公安局的郑局长,他今天晚上刚上山。”

“你们快一点,我先跟上去。你们往三里寨方向去就行了。”莫非打开禅房的门冲了出去。

“郑峰,你和毛书记躺在床上不要动,我和卞一鸣去去就来,我们估计静悟是冲张翠珍去的。”

两个人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冲出禅房,掩上房门。

两个人走出后门沿着一条朝东的山路跑了过去。

两个都很紧张,严小格已经跟静悟提到了张翠珍——这是李云帆让严小格提的,因为,他已经安排莫非在暗中监视静悟的动向。静悟果然坐不住了。

此时,张翠珍非常危险。当同志们把注意投向邢惠开的时候,凶手捷足先登,先下手为强,杀了邢惠开,现在同志们又把目光聚焦到了张翠珍的身上,凶手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十几分钟以后,两个人在缪家西边的岔路口碰到了莫非。

这条岔路口,我们在前面已经交代过了,这条岔路,一头向西,连着智觉寺的后门;一头向南连着三里寨,向前穿过一个树林,走过一座石桥就是三里寨;另一头向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到缪家。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半夜敲门

大概是走的太急,莫非大口喘气。他靠在路边一棵凤阳树上,用手指着岔路东边一条小路。

两个人明白莫非的意思,静悟往缪智文家去了——至少是往缪智文家的方向去了,我们都知道,缪家最早住在寨子里面,后来遭遇了一场天火,缪家就在寨子北边的一个山坳里面选址重建,所以,这么多年来,缪家一直是单门独户。

“莫非,你在这里歇一会,我们到缪家去看看。”

“没事,我气已经喘匀了,走,我跟你们一起去。”

三个人朝东走去。

“等一下。”后面好像有人喊。

两三个人停住了脚步。

有两个人朝东走来。

待两个人到跟前,李云帆和卞一鸣才看清楚,原来是郑峰和王萍。

两分钟后,五个人走到缪家的院门口。

“卞一鸣,你敲门,我到院子后面去看看。”

“笃——笃——笃。”卞一鸣在院门上敲了三下。

李云帆则沿着石头砌的围墙走到院子后面,缪家的院子后面就是堂屋的后墙,墙上有两个窗户,东西厢房各一个,窗户有两米左右高,窗户也不大,其实就是两个圆洞,直径在三十公分左右,这种窗户不是为了采光,而是为了通风,天冷的时候,用草塞上,诗经《七月》中有“塞向墐户”一句,“向”就是窗洞,“塞向”就是用草将窗洞塞起来,开春,天气开始暖和以后,就把草拿出来。

李云帆按顺时针,沿着院墙边转了一圈。缪家的院子后面,除了山林里,草丛里面虫子的叫声和凤在树叶间游走的声音之外,再没有其它声音。

几分钟以后,李云帆回到院门口。

莫非站在院门外面,院门开了一半。

卞一鸣、郑峰和王萍已经进院子了。

李云帆走进院门。

堂屋里面的灯亮了。

卞一鸣正在和一个人说话,李云帆走到跟前才看清楚对方的脸,她就是张翠珍的婆婆瑛姑。

瑛姑正在叫门——瑛姑住在东边两间厢房里面,她披着一件棉衣,两只手正在掖裤腰带。

不一会,堂屋的门开了,门口站着一个女人,她就是张翠珍。

“娘,啥事啊?”

“这几个公安同志找你。”

张翠珍身上穿着一件棉袄,她正在扣纽扣:“同志,你们这时候来,有什么事情吗?”

李云帆和卞一鸣都有些纳闷:按照时间判断,静悟应该和张翠珍见过面——或者正在见面。可张翠珍竟然还在家呆着,从她看到同志们的眼神和表情来看,她好像是刚才你过睡梦中醒来的,她打着哈欠,一副刚睡醒的样子。

“张翠珍,刚才,有没有人到你家来?”

“谁到我家来了?这时候,谁会来呢?”瑛姑道。

静悟这时候到三里寨来,一定是来找张翠珍的。难道是他发现后面有人跟踪,所以,临时改变了主意?

“公安同志,出了什么事情?”张翠珍道。

“大娘,我们能和张翠珍单独谈谈吗?”

“行,翠珍,快把两位同志领进厨房,把火盆点起来。”

“娘,你回屋吧!外面冷。”

“公安同志,那我就不招呼你们了。”瑛姑道。

“大娘,您先睡吧!”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丝惊慌

张翠珍将厨房里面的灯点着了,然后把李云帆和卞一鸣让进厨房,看着婆婆瑛姑走进东屋,才将厨房的门关上。

厨房的桌子旁边放着一个火盆,张翠珍从灶膛里面抓了一把松针,用火柴点着了,火盆旁边放着一个藤条框,里面放着一些松树果和木炭。张翠珍抓了几把松树果放在松针上,松树果便噼里啪啦地燃烧了起来,张翠珍又在松树果上放了一层木炭,一眨眼的功夫,木炭和松树果接触的部分就开始渐渐变红。

李云帆和郑峰看着张翠珍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张翠珍做事不紧不慢,两个人看不出一点异样。

李云帆本来是想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时候和张翠珍好好地谈谈,既然今天晚上撞上了,索性把预定的计划提前了吧!如果静悟是杀还缪智文的凶手——或者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