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辜文杰,你不认识我了?”

“你是?”

“我是包大伟啊!”

“包大伟?”

“大泽县公安局,你想起来了吗?”

“哦,我想起来了,您是包公安,快请坐——快请坐。”辜文杰走到门口:“小胡,快沏茶。”

双方坐定,不一会,先前那位年轻的女士端着三杯茶走进房间,放好茶杯后,退了出去。

第五十四章 辜文杰仍无线索 南京行两手空空

“辜文杰,这位是李局长,我们是为你母亲的失踪案来的。”包大伟道。

辜文杰欠身和李云帆、谭科长、包大伟握了一下手:“不知道我母亲的失踪案怎么样了——李局长,你们是不是有了眉目?”辜文杰眼圈有些发红,他用手背在眼角上抹了一下。

“我们刚接手此案,暂时还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再和你谈谈,看看你能不能提供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包公安,凡是我能想到的,两年前,我都跟你说了。”

“这两年多,你有没有回忆起什么?”

“没有,如果我想起了什么,我肯定会和你们联系的。”

你再认真想一想,你母亲有没有和什么男人有瓜葛?”

“我一无所知,小时候,我不知道,长大以后,母亲把我弄到县城读书,我就更不会知道了。”

“张瑞祥的儿子阿宝在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他在你家睡觉,他起来撒尿的时候,看到一个男人从你母亲的屋子里面走出来。”

“阿宝没有跟我说过啊!他要是跟我说的话,我一定会留意的。”

“在南山镇,还有三个人见过此人。”

“哪三个人?”

“豆腐店的窦大娘,张瑞祥的老婆何腊梅,还有蒋拐子,这个神秘男人的咽喉上有一个形状像西瓜子一样的黑痣。”

“他是谁?我母亲的失踪——一定和此人有关系。”

“此人在净月庵附近的瞎子沟村一个姓柴的人家租了两间房子,遗憾的是,此人在四年前就离开了瞎子沟村,不知去向。”

“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呢?这你们总该知道吧!”

“此人说自己是勤将市人,但房东老太太说他不是勤将人,因为他说话的口音不像勤将人,这和你的母亲的情形是一样的。根据我们的判断,这个神秘男人一定是跟踪你们母子俩到南山镇的。”

“你们是想找到这个神秘的男人,是这样的吗?”

“是的,所以,我们才来找你,你不妨再仔细回忆一下,看看你的脑子里面能不能翻出一些东西来。”

“在我的记忆里面,确实没有这个男人的影子,这两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经常在脑子里面翻江倒海,但都没有结果,这样吧!如果我什么时候想起了什么话,我就和你们联系。那么留一个电话号码给我。”

“行,那就请你多琢磨琢磨这件事情。”李云帆留下号码后起身告辞。

辜文杰随之站起身:“李局长,案子有什么进展,请你们跟我说一声。”辜文杰一边说,一边从台历上撕下一张纸,写上电话号码,然后递给了李云帆。

“一定,有情况,我们会跟你联系的。”

第五十五章 三个人落脚宣城 高志鹏愿意带路

辜文杰一直将三个人送出市委的大门口,汽车行驶到转弯处的时候,李云帆回头看了看,辜文杰还站在原处。

这次南京之行,李云帆是有思想准备的,郑峰已经有言在先。刑侦工作本身就具有这样一个特点,有很多工作都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常常是事倍功无。

失望和期待,两种心情在三个人的心中交织在一起。

三个人没有在南京多逗留,他们买了几个馒头,就上了去安徽亳州的路。

安徽亳州距离南京比较近,傍晚五点钟左右,汽车驶进亳州,在路人的指引下,汽车驶上去宣城的山路,宣城地处亳州南部山区,一个小时以后,汽车抵达宣城,李云帆决定先找一家旅社落脚,然后再到刘家村去,今天晚上肯定要在宣城住一夜了。

李云帆随便找了一家旅社,这家旅社的名字叫先锋旅社,招呼三个人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服务员,她将三个人领到二楼一间屋子里面,屋子里面有四张床。

女服务员离开时被李云帆叫住了,李云帆想跟她打听许家堡刘家村的路径,女服务员喊来了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汉,此人在旅社里面专管做饭和烧水,他就是许家堡人。

老人姓彭,他将三个人领到大街上,走进一家店铺——是一家酱菜店。

酱菜店有两个伙计,一个伙计在打算盘扎帐,一个伙计在上门板。

老人把上门板的小伙子叫到进跟前。这个小伙子姓高,名志鹏,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他也是许家堡人,他的舅舅家住在刘家村,老人的意思是让高志鹏领李云帆他们到刘家村去。高志鹏不了解裴巧云家的情况,但他舅舅知道啊!

从宣城到许家堡全是山路,所以,得步行前往。

刘家村距离宣城有**里的山路。

三个人带上手电筒,跟在高志鹏的后面过了一座木桥,进入一片树林。

出发之前,高志鹏走进一家点心店,卖了一斤馓子和两斤鸡蛋糕,外甥子到舅舅家,手上不能空着。李云帆帮高志鹏付了钱,高志鹏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年轻人,他说什么都不愿意,拉扯了一会,高志鹏还是把钱塞进了李云帆大衣的口袋里面,领个路,这算不得什么,他有日子没有去看舅舅了,今天晚上,就便去看看。

山路崎岖不平,**里的山路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走进刘家村的村口的时候,李云帆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八点一刻。

在群狗的狂吠声中,高志鹏在一家院门前停了下来。

院门半掩着,从院门里面窜出一条狗来,看到高志鹏以后,便开始摇头摆尾。

这时,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男人。

“舅舅。”高志鹏道。

第五十六章 裴巧云确已遇害 裴奶奶哭瞎眼睛

“是志鹏啊!你这时候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舅舅,快让同志进门啊!”

“哦,快请进,怠慢了——怠慢了。”高志鹏的舅舅看到了三个人头上的帽子。”

高志鹏将三个人引进堂屋,一个女人正在收拾碗筷,她是高志鹏的舅妈。

女人收拾好碗筷,就退出了堂屋。

主客之间谦让了一会,坐了下来。

没有任何铺垫,谈话直奔主题。

裴巧云的家住在高志鹏舅舅家东边第四个院子,裴巧云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回家了,她的奶奶想孙女想瞎了眼睛,早些年,裴巧云经常寄一些钱回来,后来,就没了音信。两个兄弟曾到南京和大泽县去寻觅过。

“裴家人知道裴巧云到过这两个地方吗?”

“巧云不是往家里寄过钱吗?裴家人就是根据这两个地址去找巧云的。”

裴家人找不到巧云是清理之中的事情,他们到南京去找裴巧云的时候,她已经到大泽乡南山镇去了,而裴巧云就是怕暴露自己的行踪,所以才从南山镇跑到县城去寄钱的。

“裴家人知不知道裴巧云在外面做什么营生呢?”

“不知道,巧云从小就乖巧,她出去,也是为了她娘。”

“为她娘——她娘怎么了?”

“她娘生了一场病,家里面穷得揭不开锅,总不能看着弟弟妹妹们饿死吧!巧云就出去了。”

“她出去以后,有没有回来过呢?”

“回来过一次,但之后,就没有再回来了。”

南山镇后街118号水井里面的尸骸,确定无疑,是裴巧云的尸骸。李云帆想起了姜毓才的嘱托:“我们就是从大泽县来的。”

“是不是巧云在大泽县出事了?”

“裴巧云离开南京以后,去了大泽县的南山镇。”

“巧云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裴家人一直在惦记着她。”

“裴巧云已经出事了。”

“要不这样吧!我让人把巧云他爹叫到这里来,有什么话,你们对他们说。”

“等一下,过一会再说,我冒昧地问一句话?”

“有话请讲。”

“你们和裴家关系怎么样?”

“我们关系很好,我们沾亲带故,有话,您不妨直说。”

“裴家人到底知不知道裴巧云在外面做什么?”

“他家里知不知道,我不敢说,但村子里面的人不知道。我有点糊涂了,您到底想说什么?”

“你能答应不跟任何人说吗?”

“我答应您。”

“李同志,您放心,我舅舅是大队书记,他答应的事情,那就不会有问题。”

“我们担心裴家人知道,所以才要先跟您丢一个底,既然您是大队书记,又是裴家的亲戚,那就好办了。”

第五十七章 李云帆说明来意 乐海风领路前往

“您请说吧!”

“是这样的,裴巧云离开这里以后,就落入了风尘,后来遇到了一个叫姜毓才的古董商人,但由于姜家人的极力反对,姜毓才就把她安排到了自己的老家大泽县南山镇,并给了她一笔养老钱。后来,裴巧云把南山镇的房子卖给一个叫辜望弟的女人,一九七一年,这个叫辜望弟的女人离奇失踪,我们的人介入之后,一无所获,现在,我们再次介入此案,结果在南山镇裴巧云曾经住过的院子里面一个被填埋的水井里面发现了一具女尸,经过多方确认,她就是裴巧云。”

“谢谢你们这么信任我,我明白了,你们需要我做什么,请尽管吩咐,只要是裴家的事情,我可以做大半个主。”

“太好了。我们算是找对人了。我们这次来,有两个目的:第一,希望裴家人能提供裴巧云在遇害之前的一些情况,您刚才不是说,裴巧云过去常寄钱回来吗?”

“对啊!”

“裴巧云有没有给家里面写过信呢。”李云帆想从裴家人的口中寻找到一点有价值的线索。尽管希望很渺茫,但还是要做一些努力,“第二,看看裴家人愿不愿意把裴巧云的尸骸运回来安葬,我们担心裴家人不愿意接受。”

“没问题,这样吧!我现在就领你们到裴家去。”

走出堂屋之前,李云帆才想起请教对方的尊姓大名,高志鹏的舅舅叫乐海风,这时候,乐海风才想起问三个人有没有吃过饭,大家都知道,三个人还真没有想到吃饭的事情,一提吃饭,三个人的肚子还真感到饿了。

乐海峰留同志们吃了一碗鸡蛋面。连同高志鹏,高志鹏的舅妈在每个人的碗里面打了三个鸡蛋,还从一个坛子里面掏出几个自家腌制的咸鸭蛋。

放下筷子,乐海峰就带大家到裴巧云家去了。

经过一个池塘,前面就是第四户人家、

“这就是巧云家。”乐海风指着裴家的院门道。

时间是九点二十,裴家人已经熄灯睡觉。

乐海风敲响了裴家的门。

敲门声惊醒了院子里面的一条狗,她狂吠这朝院门扑来。

“老三,快开门。”

狗突然不叫,它大概是听出了乐海风的声音。

“谁——谁啊!”

“我——海风。”

“哦——等一下,我就来——就来。”

不一会,正屋里面的灯亮了,紧着着另外一间屋子里面的灯也亮了。

在听到一阵开门声之后,一个人踏着鞋子朝院门口走来,他一边走,一边穿衣服。

很快,院门打开了:“乐书记,天这么晚了——甚事?”

“这几位公安同志是从大泽县来的。”

“大泽县?快请进——请进。”

第五十八章 老太太望孙心切 眼虽瞎心如明镜

大家走进堂屋的时候,另外两间屋子的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住着拐杖的老太太,她用拐杖在地上不住地点着:“锁柱,刚才我听海风提到大泽县,是不是有我孙女巧云的消息了?”老人的耳朵真好使,乐海风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她竟然能听见。

锁柱应该就是裴巧云的父亲,他紧走几步,将老人搀进堂屋坐下,灯光下,李云帆看清了,老人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任何东西了。老人的头发全白了,脸上布满了皱纹,脸皮往下耷拉。

“公安同志,你们果真是从大泽县来的吗”裴巧云的父亲问。

“不错,我们是从大泽县南山镇来。”

“你们有我女儿巧云的消息了。”

“锁柱,你听公安同志慢慢说。”乐海风道。

李云帆看看裴巧云的奶奶,他不知道从何说起,老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李云帆能感觉到她期盼的心在激烈地跳动,有些话不是嘴巴一张就可以说的。

李云帆走到乐海风跟前,低语了几句。

乐海风站起身,将锁柱拉到屋子外面,嘀咕了一会。走进堂屋的时候,锁柱的脸色异常暗淡,眼角上有点泪水。

“你们有什么话能不能说大声一点,也带我老婆子听听。”老人侧着耳朵,嘴巴半张着。

锁柱木然地望着母亲,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和母亲说。

大家就这么沉默着,堂屋里面的空气放佛已经凝固,连煤油灯的火苗都凝固了,灯芯偶尔发出的“啪嗒”声异常清晰。

“你们也用不着瞒我了,这么多年,我们得不到巧云一点音信,她八成是出事了,——我在梦中见过她好几次,她跟我说,她永远都回不来了。”老人眼睛看不见了,可心里跟明镜似的。

既然老人自己把窗户纸戳破了,那就没有好顾忌的了。

“娘,我跟你说,你千万不要难过。”

“巧云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为了这个家,她一定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委屈。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讨生活,她容易吗?我的乖孙女啊!”老人哽咽起来。

“公安同志,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些年,巧云在外面到底做什么营生,谁会害她呢?”锁住拭了一下眼角上的泪。

“你这个做爹的好糊涂啊!分那么多作甚,你赶快到大泽县去把王萍孙女领回来。在外面,她就是孤魂野鬼,回来就用不着再在外面游荡了。就埋在他爷爷的坟墓旁,他活着的时候,一天要念叨巧云十八遍。”

“婶子说的对,啥也别问了,先把巧云领回来,其它的事情交给公安同志处理。”

“锁住,你明天就带几个人到大泽县去。”老人道。

“知道了,明天我就去。”

第五十九章 血汗钱匣中收藏 虽贫穷良知仍在

李云帆从包里面拿出六沓钱,放在桌子上:“这是帮裴巧云赎身的姜毓才让我转交给你们的六百块钱,你们用这笔钱安排裴巧云的后事,至于你们什么时候到大泽县去,等我们把案子了结以后,我们会派车子来接你们,然后用汽车把裴巧云的尸骸送到刘家村来。

“这——这钱,我们不能要。”裴巧云的父亲拿起钱塞到李云帆的手上。

“这是姜毓才的一点心意,他是一个不错的人,他和裴巧云分开的时候,丢给裴巧云一笔钱,还把南山镇的祖宅给了裴巧云。”李云帆第二次将钱放在桌子上。

“巧云寄回来的钱,我们一直没有动过一分钱,孩子在外面挣钱不容易,我们想攒着,等将来她嫁人的时候,给她做陪嫁。”

裴巧云的父亲走进里屋,不一会,他走出里屋,手上拿着一个小匣子,他把匣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打开木匣子的盖子,匣子里面有若干沓纸币,不是人民币,是解放前用的纸币。

李云帆拿起一沓纸币翻了翻,里面有四种纸币,笔者只交代两种,第一种,上方正中有“中央银行”四个字,正中有一个孙中山头像,头像两边有三个字,都是“一万元”,纸币上的字和现在的书写顺序相反,“一万元”是繁体字;第二种,纸币上方正中方有“中华民国”四个字,纸币左边是孙中山头像,右边有“一百元”四个字,“华”和“一百元”是繁体字。

木匣子里面还有若干枚银元,里面竟然有和同志们在辜望弟正屋密室下面发现的四枚银元一模一样的银元。在李云帆的脑海里面,裴巧云遇害的背景越来越明晰,而辜望弟失踪案的背景也逐渐清楚起来。

事实证明,姜毓才多虑了,裴巧云之所以不回刘家村,主要是不想让家人难堪。

虽然很穷,但亲人还没有迷失做人的本分和良知,血浓于水啊!

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现在该提到第二个问题了。

乐海风开了一个头:“老三,巧云寄钱回来,她有没有给你们写过信呢?”

“有啊,巧云寄过一封信。”

“大爷,您能拿给我们看看吗?”

“请等一下。”锁柱走进西屋,大家听到了开抽屉的声音,不一会,巧云的父亲拿着一个信封走了出来。

李云帆接过信封,在信封的反面有一个邮戳,邮戳上的日期是49年8月17日,信寄出的地点是大泽,这个时间和裴巧云遇害的时间是吻合的,这也就是说,这封信是在裴巧云遇害之前写的。

信封里面有一张信纸,李云帆先看了看信纸下方的时间:49年8月16日。落款是女儿巧云。下面还有一行字:“问爷爷奶奶好,祝二老健康长寿。”

第六十章 辛酸泪字里行间 卞一鸣思考成熟

信的抬头是,爹、娘如见:

信的内容很简单:女儿一切都很好,切勿牵挂,寄回去的钱不要舍不得花,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女儿的一片孝心。弟弟妹妹都还小,父母有操不完的心,二老千万要保重身体,二老身体好,女儿在外面方能心安,也有个奔头。爷爷奶奶,娘要多费心,他们已经老了,我很怀念奶奶那温暖的被窝。就此搁笔,不孝女儿巧云。

读罢裴巧云写给父母的家书,李云帆的心里十分酸楚。

离开裴家之前,李云帆向裴家人借了几张纸币和几枚银元,裴家人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李云帆写了一张借条,裴巧云的父亲拿起借条就想撕掉,被李云帆抓住了双手:“大爷,借条是一定要写的,这是我们的规矩。案子了结以后,我们会无数归还。”

关于裴巧云的尸骸运回刘家村的事情,裴家人同意李云帆的安排。

离开裴家的时候,时间是十点零五分。裴巧云的父亲和瞎眼的奶奶坚持要把同志们送到村口。李云帆明白老人的意思。那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对同志们的依依不舍,就是对孙女巧云的不舍,李云帆的心在颤抖。

十一点钟左右,三个人回到了宣城。

李云帆一行到南京和安徽亳州,郑峰他们也没有闲着,二十六号的早晨,郑峰、王萍和卞一鸣将李云帆一行送到镇口,在回118号的路上,卞一鸣跟郑峰谈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卞一鸣昨天夜里思考的结果,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对卞一鸣来讲还是第一次,这说明他的思考是比较成熟的。郑峰就是这么想的。

“卞一鸣,你是不是在思考辜望弟的身份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