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没有人给他介绍过对象?”

“有。”

“他是什么态度?”

“置之不理,我刚才说他古怪,这也是一个方面。”

“此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教书?”

“不知道。”

第八十七章 同志们直扑大旺 谷主任颇感意外

同志们终于找到了神秘男人的行踪。

当天晚上,郑峰留王校长和查老师在招待所住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同志们送走了王校长和查老师之后,直接去了黄岩寨,因为雪太大,汽车没法行驶,大家只能步行。

同志们顺道先在大旺镇落脚,谷主任一定认识饶鸿达,先找谷主任了解一下饶鸿达的情况,这是一个方面,如果由谷主任领大家到黄岩寨去,会省去许多周折和麻烦。

七点钟从招待所出发,到大旺寨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九点半钟。走到寨口便看见,谷主任正领着寨民们铲雪。人家门前的路,已经铲出来,扫出来了。

谷主任大老远就看见了郑峰一行人,他放下铁锹,大步流星迎了上来。

“郑局长,这么大的雪,路上不好走吧。”

“谷主任,饶鸿达,您熟悉吗?”

“熟悉,他不是黄岩寨人吗?郑局长,难道这个饶鸿达就是你们要找的的人?”谷主任颇感意外。

“他现在在什么地方教书?”

“他已经不教书了。”

“他现在做什么?”

“他在玉泉公社。”

“做什么?”

“现在是玉泉公社民政助理。”

郑峰没有想到竟然和饶鸿达失之交臂。

饶鸿达果然不是池中之鱼。查老师所谓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并不尽然。

“他是从什么时候当民政助理的呢?”

“有四五年了。”

“具体是哪一年?”

神秘男人是六九年消失于瞎子沟柴家的。郑峰问这个有以下考虑:辜望弟是一九七一年失踪的,如果在这个时间段,饶鸿达根本就没有去过南山镇,那么,案情就可能要重新演绎。

“具体是什么时间?我说不好——不好说,这得问饶鸿达本人。”

“饶鸿达有家庭了吗?”

“有啊!老婆是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姑娘——是一个教师。”

“怎么悬殊这么大?”

“结婚迟呗。”

很多信息都和神秘男人对上号了,唯一没有对上号的是名字,一个是冯老二,一个是饶鸿达。

“什么时候结的婚?”

“也是在四五年前。”

“他现在多大岁数?”

“一九二四年生人,今年满五十岁。”

辜望弟的年龄是五十二岁,饶鸿达的年龄是五十岁,这说明蒋拐子的判断是正确的。

“为什么这么迟才结婚。”

“不知道。”

“在辜望弟离开大旺寨之前,饶鸿达和辜望弟之间有无来往?”

“有无来往,我不知道,饶家倒是请媒人上门提过一次亲?但望弟她娘一口回绝。”

第八十八章 谷主任前面领路 饶有贵德高望重

“什么原因?”

“饶鸿达只是一个民办教师,望弟她娘看不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什么原因?”

“望弟家只想招一个上门女婿,那饶鸿达是一个独子。那饶家视他如命,从小就娇生惯养,饶鸿达他爹是一个教书先生,更看不上辜家的营生。”

“你刚才不是说饶家请媒人到大旺寨来提请的吗?”

“我估计是饶鸿达自己请的媒人。”

“饶鸿达平时回黄岩寨吗?”

“路太远,他住在玉泉镇,家也在玉泉镇,现在,黄岩寨只有他父母。”

想见到饶鸿达,同志们还得返回玉泉公社。而大旺寨距离玉泉镇有将近四十里的路程。

郑峰和李云帆合计后,决定先到黄岩寨摸摸饶鸿达的底,然后再杀回玉泉镇去。到玉泉镇去,得用汽车,但还要等雪化的差不多了才行。

于是,谷主任领着大家去了黄岩寨。

山路上的雪很厚,大家跟在谷主任的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蹚,六七里的山路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谷主任已经想好了,他要带同志们直接去找一个人,此人是饶鸿达家的邻居,他叫饶有贵,是饶鸿达的堂爷,此人在饶家辈分最高,在寨子里面辈分也是最高的,可谓是德高望重。关键是,饶有贵的老伴在村子里面也颇受乡亲们的爱戴,饶有贵家有儿有女,儿孙满堂,在寨子里面是全福之人,所以,寨子里面,无论哪家办红白喜事,都要请饶老太太动动手,目的粘粘她家的福气。比如说给过世的人穿寿衣服,给新人套被子啊!因为这个原因,饶老太太对寨子里面的事情知道的比一般人要多很多。

谷主任相信饶有贵和饶老太太知道饶鸿达的事情。

大家到达黄岩寨的时候,寨子里面的路全扫出来,路两边堆着很多雪。空气中弥散着烟火的味道,抬头就能看到烟囱上袅袅炊烟。

谷主任带着大家穿过整个寨子,最后在一户人家的院门前停了下来,院门是开着的。

“有人在家吗?”

“谁啊?哦,是谷主任啊!快进来。这么大的雪,这路是咋走的呢?”答话的是一个四十几岁女人,她正在往绳子上挂洗好的衣服。

“我爷和婶子在家吗?”

“在屋子里面,爹,娘,谷主任来了。”

回答女人的是开门声,门帘被掀起之后,相继从正屋里面走出两个人来,他们就是饶有贵和饶老太太。

“大侄子,快——快进屋烤火。”饶老太太笑容可掬。

谷主任互相介绍了一下,便领着郑峰一行钻进了正屋,饶鸿达家就在隔壁,在院子里面是不方便说话的。

第八十九章 老两口知无不言 痴情女寻找寄托

堂屋的大桌子前面放着一个火盆,盆里面的活很旺,火盆旁边放着一筐木炭和一些劈柴。火盆旁边放着两把竹椅子,竹椅子上铺着棉垫子。

饶老太太和中年女人从其它屋子里面搬来了三条长板凳。

李云帆掏出一盒香烟,抽出几支,第一个递给饶有贵,饶有贵从大桌上拿起一杆烟枪:“我抽这个。”

烟点着,刚抽两口,饶老太太和中年女人便将茶水送了进来。

“谷主任,啥事,说吧!”饶有贵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烟道。

“爷,鸿达在家吗?”

“没有——鸿达有日子没有回来了。敢情你们是为鸿达来的。”

“郑局长,您问吧!爷在我们这一带德高望重,我平时有什么事情都要和也唠几句,您只管问。”

“饶大爷,饶鸿达为什么到四十几岁才结婚呢?”

“要说鸿达这娃,秉性倒不差,只是——”老人欲言又止。

“大爷,您不妨直说。”

饶鸿达毕竟是老人的侄子,老人还是比较谨慎的。

“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不当问?”

“大爷,您请问。”

“我说老头子,你平时跟家禄说话,都没有磨叽过,今天这是咋的啦!”饶老太太道。

“家禄”就是谷主任。

“婶子,您也坐下。”

大娘在谷主任跟前坐了下来。

“大爷,是这样的,”郑峰决定把案情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在老人了解案情的前提下,谈话的指向性会明确一些,“我们是从大泽县南山镇来的,大旺寨的辜望弟,二老一定认识吧!”

“莫不是望弟离开大旺寨以后去了大泽县?”饶有贵道,别看他已是古稀之年,但脑子非常清楚。

“您说的没错,一九七一年六月,辜望弟离奇失踪,在南山镇,没有人知道辜望弟是溉北县人,我们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溉北县来。”

“公安同志,这和鸿达有什么关系呢?”

“在南山镇,有人曾经见过饶鸿达,饶鸿达还在南山镇附近一个村庄租了房子。”

“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老人一边抽烟,一边自言自语道。

“鸿达打小就和望弟要好。”大娘道。

“大娘,大爷,你们跟我们说说。”

“望弟不是辜秀标夫妻俩亲生的,这你们知道吗?”

“我娘已经跟郑局长他们说了。”

“虽说夫妻俩对望弟不错,但他们没有处理好望弟的婚姻,他们太挑剔,耽误了望弟。说白了,他们想多留望弟在身边几年。”

“那望弟打小就和两口子拧着来,他们越是不想让望弟考早嫁人,望弟越是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她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和鸿达来往了——他们来往的时间可能还要早一些。”

第九十章 饶鸿达只认死理 辜望弟视儿如命

“望弟八成知道自己的身世。”大娘道。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被领养的真相之后,她(他)在心理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最迫切的心理要求是寻找自己的生父生母,如果找不到生父生母,他(她)们往往会寻求情感上的依靠。

“望弟知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母是谁呢?”

“她爹娘不跟她说,她如何能知道?”

“我刚才说了,鸿达秉性不错,可就是太认死理,书读的不少,脑子就是不会变通,干嘛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大爷,您是说饶鸿达非望弟不娶,他一直在等谷望弟。”

“可不是吗?”

“饶鸿达为什么如此痴迷辜望弟呢?”

“望弟大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辜家吃得好穿得好,养的有红似白。

同志们的手上有几张辜望弟的照片,老人所说非虚,笔者在前面也做了一点交代。

“辜秀标夫妻俩对辜望弟怎么样?”

“很好啊!拿在手上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据我们所知,辜望弟没有什么文化。夫妻俩为什么不让辜望弟读书呢?”

“辜秀标夫妻俩都是大字不识,辜家几代人都不识字,但却置下了那么大的家业,再说,咱们山里人,祖祖辈辈穷掼了,总认为读书没啥用处。”饶有贵道。

老人说的确实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当时,即使是城里的孩子,也没有几个是好好读书的。

“辜家两口子想让望弟继承他们的手艺,那手艺是不需要文化的。”大娘道。

“鸿达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瞒着爹娘请媒人到辜家去提亲,当时,他刚当了民办教师。鸿达他爹是个教书匠,他根本就瞧不起辜家的营生,这样一来,望弟就尴尬了,饶家人不欢迎她,饶家人瞧不上望弟,辜家更瞧不起饶家。”

“辜秀标夫妻俩过世以后,他们不是可以在一起了吗?”

“详细的情况,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在望弟她娘过世前,望弟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孩子,算起来,那孩子现在应该有二十四五岁了。”

“那孩子”就是辜文杰。

“辜望弟的父母去世的是不是很早呢?”

“可不是吗?整天装神弄鬼,阴损的事情做得太多,折寿啊。”饶有贵对辜家的营生很不看好。

“辜秀标的父母过世的也很早。”大娘进一步证实老伴的结论。

“辜望弟离开大旺寨的原因是什么呢?”

“谷主任,你没有跟公安同志讲吗?”

“讲了。”

大娘指的是辜文杰的生母到大旺寨来寻儿子的事情。

“望弟离开大旺寨,主要是为了文杰。”大娘再次强调、

“主要是为了辜文杰,还有其它原因吗?”

第九十一章 饶鸿达从此收心 结婚时排场不小

“恐怕也是为了鸿达。”

“我看也是。”饶有贵附和道。

“为什么?”

“望弟呆在大旺寨,是没法和鸿达在一起的,望弟她娘虽然过世了,但鸿达的爹娘还健在,有他们老两口在,两个人是走不到一起的。”

从两位老人提供的情况来看,饶鸿达和辜望弟原来是一对痴情男女,苦命鸳鸯。饶鸿达追随辜望弟到南山镇,难道真是要和辜望弟再续前缘、演绎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吗?现在,谁也不能做结论,除了情感的因素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大家不要忘了,辜望弟的箱子里面可是有些货的,要不然,她怎么会买下南山镇后街118号的房子呢。

“饶鸿达四十几岁才结婚生子,他父母能接受吗?”

“不接受不行啊!鸿达是独子,犟种一个,从小桥生惯养,性子倔强得很,他在外面教书,离家远,爹娘老子就是想过问,也没辙啊。”

“饶鸿达是什么文化?”

“高中毕业——在咱们山里,高中文化已经不易了。”

“他是怎么当上民办教师的呢?”

“鸿达从小娇生惯养,农活,他做不来,他爹找人给他谋了这个差事。虽然拿钱不多,但肩不挑担,手不扶犁。在咱们山里人的眼里,这可是香饽饽。”

“饶鸿达是什么时候调到玉泉公社去工作的呢?”

“一九六九年的夏天吧——差不离,是在那年的夏天。”

一九六九年的夏天,应该是饶鸿达最后一次到南山镇——是饶鸿达从南山人的视线中消失的时间。

“他先在玉泉公社写写画画,后来当上了民政助理。说起来真奇怪,自从到玉泉公社工作以后,他就开始收心了。”

“收心?此话怎么讲?”

“结婚生子啊!”

“他家是不是有亲戚在上面当官啊?”

“没有,肯定没有,我们是亲戚,咱们饶家的祖坟上没有长这棵蒿子。八成是送了东西,使了钱。”

郑峰对老人的回答非常满意。

“饶鸿达的经济条件怎么样?”

“你看到他就知道了,一打眼,谁也看不出他是咱们山里人,他平时抽的是带把子的香烟。”

“带把子的香烟”就是过滤嘴香烟。

“鸿达结婚的时候,办了十几桌。”

大娘补充道:“这倒不算什么,饶家送给女方家的财礼钱就有六百块,六百块啊!咱们山里人累死累活,苦上几年,也挣不到八百块钱啊!鸿达还给二翠买了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咱们寨子到现在还没有一辆自行车呢?”

大娘提供的情况很重要,饶鸿达哪来这么多的钱?他以前只是一个民办教师,在农村,民办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块钱。他不应该,也不可能有什么积蓄。难道是饶鸿达的家底厚实?

“饶鸿达家很有钱吗?”

第九十二章 老人家非常爽快 饶有贵热情款待

“有钱?他家没有什么钱,鸿达他爹是一个教书匠,每月守着十几块钱的工资过日子,就是有一点钱,也花完了——找人办事不得花钱吗?

“老人家,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

“郑局长,你问吧!只要是我们知道的。”

“你们是否知道辜文杰的生母是谁?”

“不知道。这只有望弟一个人知道,她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大娘道。

“文杰的生母到大旺寨来过一次,望弟就是在文杰的生母来过之后才离开大旺寨的。”饶有贵道。

“辜望弟领养辜文杰的时候,她的父母在世吗?”

“望弟领养文杰的时候,辜秀标在几个月前过世了,望弟她娘还活着,但病得很厉害。文杰到辜家以后两个多月,望弟她娘就去世了。”

“既然望弟她娘快不行了,她为什么不等她娘过世以后,再考虑和饶鸿达的婚姻呢?”

“鸿达的娘老子不是坚决不同意吗?”

“饶鸿达的父母不同意,她可以选择其他人吗。一个没有结过婚的女人,领养孩子,这不是断了自己的后路了吗?”

“望弟不是恋着鸿达吗?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其它原因,你们可以找鸿达谈谈吗?说不定鸿达知道一些事情。”

“老头子说的对,辜秀标两口子过世以后,望第能说上话的人,就只有饶鸿达一个人了。鸿达那么多年不娶老婆,跟望弟到大泽县南山镇去,感情一定不钱啦。”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号之前,你们见到过饶鸿达吗?”

“一九七一年六月,时间过去了两年多,记不得了。”饶有贵道,“鸿达平时住在学校,六月十三号,学校还没有放假,鸿达是不会在家的。”

郑峰是想在时间上锁定饶鸿达。他明明知道饶有贵老两口不大可能记得、或者知道饶鸿达六月十三号之前的活动情况的,但问一下,也不是一件坏事,往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刑侦工作尤其如此。

“大爷大娘,饶鸿达在调到玉泉公社工作之前,在那所学校教书?”

“在双沟公社的一所学校教书,到底是哪一所学校,我们没有问过,鸿达也没有说过。你们到双沟公社一问就知道了。”

李云帆从口袋里面掏出笔记本,将双沟公社四个字写在上面。

谈话到该结束的时候了,郑峰刚站起身,被饶有贵拽住了右手。他要留同志们吃饭。

饶有贵可不是客套。他的话音刚落,中年妇女端着一个木盘子走进堂屋,木盘子上放着八碗鸡蛋面,面上面还放了两大块香喷喷的咸肉。

“这——大爷,这不好吧!”

“郑局长,在我们这里有个规矩,只要是碰上饭点的,就没有让客人走的道理。在咱们山里,没啥好吃的,家常便饭只要能哄饱肚子就成。“

郑峰办案心切,再加上老天爷突降大雪,他和同志们竟然忘记了时间。

第九十三章 蔡大明桥头等候 吴书记赶到澡堂

饶有贵家招待同志们的可不是什么“家常便饭”,只有亲戚上门,人们只会用这种“家常便饭”来招待客人。

离开黄岩村的时候,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温暖的阳光照在大雪覆盖的村庄和山峦上,到处都是白亮亮的,亮的直逼人的眼睛。

山道上的积雪也开始融化,同志们走到大旺寨后山的石桥边的时候,两辆汽车停在桥头。两个人站在桥头在翘首以待。

郑峰走到跟前才看清楚,其中一人是蔡大明,经蔡大明介绍以后,郑峰才知道,另外一个人是边科长,这两个人脑子非常灵活,竟然能想起用车子来接大家,这一接,让同志们少跑了多少路啊!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汽车直指玉泉公社。

大旺寨距离玉泉公社有四十几里路程。

两点钟左右,汽车驶进玉泉公社大院。

郑峰一眼就看见路右边的一扇门上写着三个字“民政科”,民政科在一排房子的最东边一间。它应该就是民政助理的办公室。

吴明达书记不在公社,他和公社所有干部都到乡下去了,昨天夜里,老天爷突降大雪,吴书记记挂那些五保户和困难户,一些农户的草房被大雪压塌了,山林里一些刚栽几年还不硬实的树被折断了,吴书记把所有干部都派到各个大队去了。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当干部确实很辛苦,辛苦的不是因为他们跑了多少路,做了多少事,而是心里面总装着老百姓,操心啊!能不辛苦吗?

同志们显然不能直接和饶鸿达进行正面的接触,至少要等吴书记回来以后再说,至少要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饶鸿达就在眼皮子底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不急这一时。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