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问题?”

“大爷,您除了看见汪小霞搭过杨树理的渔船之外,有没有看到汪小霞搭过谁的船呢?”

“没有从来没有。”

“你再仔细回忆一下,汪小霞还搭过谁的船,还有夏清莲。”

“汪小霞搭杨树理的船是图方便,夏清莲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第七十六章 夏老师家教甚严 李云帆汇报情况

“这是为什么?”

“夏清莲走沙河镇比走水路近,她犯不着放着近路不走绕远。”

曹德民说的似乎有道理,这从童子强和蒲森林绘制的那张草图上也能看出来:沙河渡口,大小沙河交汇处和沙河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从沙河渡口到沙河桥,就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除非夏清莲带了很多的东西  。”曹德民又补充了一句,“在我的印象中,我没有看见夏清莲搭过谁的船,那夏家在咱们这一带家教最严,夏清莲和夏老师一样行事谨慎,她从来不和男人搭茬,所以,她不大会搭别人的船,即使有人主动提出带她一段路,她也不会答应。”

“曹大爷,您对夏家很熟吗?”

“在咱们沙河,没有人家不认识夏老师,夏老师教了多少年的书,教过很多孩子。只可惜”

“可惜什么?”

“夏老师几年前生了重病,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没有转正也就罢了,最后,连民办教师都当不成了;要不是生了一场大病,他现在还教着书呢?说不定,夏清莲也不会嫁到谢木匠家去。没想到,清莲姑娘跟他爹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也是一个苦命人啊!”

同志们上船告别曹德民的时候,时间是六点四十五分。

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船抵达沙河渡口的时候,时间是七点十分。

远远看去,牌坊下站着几个人。

卞一鸣打开手电筒给大家开路的时候,原先站在牌坊下的几个人朝码头跑来,走在最前面的是王萍和边计划。

王主任正在食堂里面招呼师傅上菜,摆放碗筷。

灯光下,每个人的脸都冻的乌紫。热气腾腾的饭菜刚上桌,大家抓起筷子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同志们的肚子早就饿了。

王主任亲自动手,在每个人的旁边放了一大碗鱼汤,他让师傅在汤里面放了足够多的生姜和葱花,屋子里面瓢散着一股浓郁的鱼香味。鱼汤熬得很稠,上面漂着一层油花,那年月,人家缺的就是油,过来人都知道,到菜场卖肉,凭的是票,限量供应,卖肉的师傅在切肉的时候,人们总希望多切一点肥的。凭票供应的油太少,就用猪肉上的肥膘炼油,这样可以抵挡一阵子。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在大家的肚子里面有了一些食物,身子也暖和起来以后,李云帆将下午了解到的情况向郑峰做了汇报。

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下午,杏花村,湾头村,北塘村,南塘村和龙尾村都派一条船到沙河镇供销社去运化肥,大家一定还记得,当时桃村派了两条船,其中一条是由大队出面借给龙头村的,因为龙头村没有船。除了桃村派出的两条船以外,杏花村派出的船是顾永和(杏花村只有顾家一条船)。

第七十七章 每条船都有说法 杨树理嫌疑上升

湾头村派出的是蒋国权家的船(湾头村一共有两条船),蒋国树家的船,被蒋洪波家借去送嫁妆,说来也巧,蒋洪波家的二女儿蒋红梅的婆家就是杨庄生产队柳队长家,十八号是结婚的正日子,蒋家提前两天将嫁妆送到了杨庄。湾头村生产队队长在派船运化肥之前,最先找的是蒋国树,蒋国树家的船在两天前就被蒋洪波家定下来了,所以,蒋队长记得很清楚。

北塘村派去运化肥的船是刘保家家的(北塘村有两条船),史方和家的船,根据史方圆的回忆,好像是船漏的很厉害,正在请人修理,后经众邻居回忆,史方和所说非虚  。而为史方和修船的人正是谢家新村谢迎华的父亲谢木匠。

南唐村派出去运化肥的是史方圆(南唐村只有这一条船)

龙尾村派出去运化肥的是漆阳平家的船(龙尾村有两条渔船),另一条船即宋建国家的渔船是一条比较小的船,宋建国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长年在小沙河的北岸架网打渔,架网的位置在距离蔡俊生的渡口西边一里左右的地方,龙头村就在小沙河的北岸。尹解放说,宋建国家的渔船比较小,只做两件事情,一是到镇上去卖鱼,二是装鱼,宋建国在船舱里面放了一个网兜子,还放了半舱的水,打上的鱼就养在船舱里面,上面罩着一个网兜子,所以,他家的船是不能搭人的,即使宋建国想带谁,谁都不敢坐他家的船。

这样一来,五个村庄的船都被排除了。

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郑峰的判断,杨树理的疑点迅速上升,至少可以这么说,杨树理作为犯罪嫌疑人进入大家的视线,笔者再强调一下,现在,我们只能说是犯罪嫌疑人。

奇怪的是,沙河镇和大部分村庄布告上午就张贴出去来了,可到天黑时,都没有一个人到沙河旅社来找同志们反映情况,这能不能看成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郑峰的基本判断呢?

听完李云帆的汇报之后,郑峰吃饭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李云帆知道郑峰要干什么了,今天晚上,和杨树理的正面接触已经不可避免。

郑峰喝干净碗中的鱼汤之后,望着李云帆道:“老李,吃过饭以后,我们去会一会这个杨树理,你看怎么样?”

大家的心情,我们也能看出来,听了郑峰的话以后,其他人明显地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只一眨眼的功夫,所有人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里面放下筷子。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望着郑峰和李云帆。

“时间尚早,反正睡不着觉,要走,我们就抓紧。”李云帆道。

“郑局长,我跟你们一起去。”张云鹏道。

“我看这样吧!”李云帆望了望大家,最后把目光集中到郑峰的脸上,“去几个人就可以了,其他人养精蓄锐。”

“郑”

第七十八章 五个人前往杨庄 龚大爷认出云鹏

谭科长和童子强刚开口,就被郑峰打住了。

“且慢!”郑峰看每个人都跃跃欲试的样子,干脆来了一个急刹车,“我,老李,卞一鸣,张所长,童子强,就我们五个人,其他人洗洗弄弄,早点上床睡觉,今天你们大家都很辛苦,稍安勿躁,仗有你们打的。”

王主任走了过来:“郑局长,你们这顿饭吃的也太快了吧!你们是不是”王主任已经看出了名堂  。

“王主任,我们到杨庄走一趟,请您让服务员给我们留门就是了。”

“这这路上已经结冰了,这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嗨,我们自己会小心的。”

“你们多带几把手电筒,早去早回。工作是要干好,但没有你们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王主任一边埋怨着,一边将他装在裤子口袋里面的一把手电筒递到张所长的手上,“路上一定要小心。”

“郑局长,你们是坐船去,还是走过去?”

“走过去。”

几分钟以后,五个人走出旅社的大门,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把手电筒。

脚步迈的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急,王主任说的对,路上已经结冰了,老天爷的脸阴沉了一天,雪没有花掉多少,全结成冰了。大家放下棉帽的帽檐,系上带子,扣上大衣。

走到牌坊下的时候,郑峰看到,蔡俊生的渡船停在码头上,船上放着一盏马灯,光是那样的暗淡,但倒映在水中的灯光却是那么的明亮。虽然有些朦胧,但非常清晰。

在这样一种天气里面摆渡,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陆路到杨庄去,得从小刘庄的东边绕过去,大家都知道,在小刘庄的后面有一条小河,小河的尽头是一个水塘,水塘的旁边就小刘庄的社场,绕过这个水塘才能到杨庄去。

八点一刻,大家走进了小刘庄,在群狗的狂吠声中,大家穿过村庄来到小刘庄的社场。

张云鹏领着大家路过牛棚的时候,一个老者弓着腰从牛棚里面走了出来,黑暗中,老人望着大家,一言不发。他看不清大家的脸,同志们也看不清他的脸。

“龚大爷,您这是在喂牛呢?”

“你是”

张云鹏走到老人的跟前。

老人借着手电筒的余光看看,他终于认出张云鹏来了:“原来是张所长啊!你们这是上哪儿去啊?”

“我们到杨庄去。”

“从水塘东边绕过去,往南走,就是杨庄。”

“谢谢您,龚大爷。”

“你们随我来,水塘边全是雪,已经结冰了,你们尽量往里面走。”

老人返回牛棚,拎着一盏马灯走了出来。

第七十九章 老人家前面引路 柳队长适时出现

大家跟在老人的后面朝水塘走去。除了牛棚附近的雪被铲干净之外,其它地方的雪还保持着雪停时的样子。水塘边的积雪很多,也很厚。

老人提着灯笼弓着腰,在前面给大家引路。

老人明白着呢,张所长和同志们这时候到杨庄去,一定是为了案子的事情。

“张所长,你们待会回头的时候,也走这条路  。”

“知道了,您回去吧!我们知道怎么走了。”

“不着急,我把你们送过水塘就回去。张所长,你们到杨庄去找谁啊?”

“我们去找样树理。”

“树理家在眼前这一排,从社场往东数第三家,从东往西数第六家,他家的东边是柳队长家。

老人一直把同志们送到水塘的南岸,那里有一条路一直通到杨庄。

老人站在水塘边,目送大家一程,然后回去了,水塘上覆盖着一层雪,如果是水的话,同志们一定能看见老人弓着腰,手提马灯的倒影。

同志们没有去惊动柳队长,这时候,是不适合让柳队长出面的。

在大家就要接近村口的时候,大概是同志们的脚步声,或者是手电筒的光,村子里面的狗突然狂吠起来,五把手电筒的光加在一起,强度还是可观的,杨庄的狗恐怕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他们纷纷提出强烈的抗议。有两条狗干脆从门缝里面钻出来,朝五个冲了过来,一条狗冲到距离大家还有五六米远的地方,停住了,吼了一阵子以后,又向前挪了一点距离,另一条狗也冲了上来,好家伙,这条全身漆黑的狗更加凶恶,一个劲地往大家跟前扑,手电筒的光对它不起任何作用,倒使它越来越狂躁。

经过几十秒钟的僵持之后,两条狗开始且叫且退。

这时候,一户人家的院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人影来:“别叫了,再叫,我宰了你们。”

两条狗非常听话,说不叫就不叫了。

张云鹏已经看见了,此人正是柳队长。张云鹏跑了过去,紧紧抓住了柳队长的手。

“张所长,你来了,是不是找杨树理说话?”

“是的,郑局长也来了。”

“你们真不容易,隔壁就是杨树理家,走,我去敲门。”

“柳队长,你还是回避一下的好,现在,您还不能露面。”郑局长道。

“好,需要我的话你们叫我。”

杨树理家黑灯瞎火。

院子里面有一条狗在引吭高歌。

“咚咚咚”!,张云鹏敲了三下门,用了比较大的劲,因为狗叫声太高。

屋子里面的人还是没有听见,杨家人已经睡下了。

没有听到敲门声,总该听到狗叫声吧!

“咚咚咚!”张云鹏又用力敲了三下。

第八十章 杨树理院门难开 女主人很不耐烦

总算有反应了:“谁谁啊?”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请问杨树理在家吗?”

“树理,是是找你的。”伴随着狗叫声,女人的声音听得不是太清楚。

“这这时候找我,是谁啊?问问看是谁?”这应该是杨树理的声音。

“你是谁啊?我听声音咋怎么这么生癢  。 

杨家的院门关的非常紧啊。

“大嫂,我是公社派出所的张云鹏啊。”

“张张所长?”是杨树理的声音,“张所长,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扬树理,你能把院门打开吗?”

狗一边狂吠,一边扒院门,有想冲出来的意思。严重地影响了客人和主人之间的交流。张云鹏不得不把嗓门吊起来,在这寂静的夜晚,这一阵嘈杂之声显得极不寻常。

左邻右舍家的灯都点亮了,有些人家的院子里面传出开门的声音。

杨树理家的灯终于亮了,听不见屋子里面的声音,因为狗还在声嘶力竭地狂吠着。

杨树理家的院墙不高,人站在院墙外,踮起脚尖就能看见屋子里面的灯。

先是东厢房的灯亮了,不一会,堂屋里面的灯也亮了,接着一道亮光射进院中,堂屋的门开了。一个人一边穿衣服,一边朝院门走来。

此人应该就是杨树理,他没有去理会狗通常情况下,只要有客人敲门,主任都会把狗打发到旁边去。杨树理站在院墙里面朝外面看了看,大家就站在院墙外面,每个人的嘴上都含着一根香烟。在雪光的映衬下,五个影子分外清晰。

“你就是杨树理吧!”

“我就是,那位是张所长?”

杨树理一时没有找到张所长,五个人的帽檐子都是放下来的。光线又比较差。

“我是张云鹏,杨树理,这就是你家的待客之道吗?这么冷的天,你把我们晾在外面。”大家在杨树理家的院门前站了比较长的时间,杨树理,包括杨家人,似乎不太欢迎同志们的到来。

“赔罪赔罪,张所长,快快请进请进。”

此时,柳队长家的院门也打开了,一个人站在门口朝这边张望,看模样应该是柳队长,他大概看不下去了。

杨树理打开院门,把同志们让进院门,引进堂屋。

那条狗终于停止了嚎叫,钻到狗窝里面睡觉去了。

同志们走进院门的时候,从杨树理家的堂屋里面走出一个人来,他应该是杨树理的老婆,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一边系裤带,一边自言自语,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郑峰还是听见了:“啥时候了,什么天大的事情又不是火上了房子。”杨树理的女人应该就是那种刻薄粗俗的女人。

第八十一章 童子强看到疤痕 女主人不懂规矩

“你起来作甚,进屋睡觉去!”杨树理老羞成怒,冲老婆呵斥道。火是冲老婆发的,但话却是说给同志们听的。

女人一扭身进了里屋。

堂屋里面有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放着一盏罩子灯,罩子灯的旁边放着一包香烟和一盒火柴。屋子里面有一股浓重的鱼腥味,再看看墙上和墙角,挂着,放着好几个超大的鱼篓和竹筐。等到杨树理关上房门的时候,郑峰还看到了戗在门后墙上的鱼叉和扁担  。

安排大家坐定之后,杨树理从大桌上拿起香烟和火柴。

童子强已经从烟盒里面抽出了香烟,杨树理便把烟盒放回原处,手上只留了一盒火柴。

“杨树理,你坐下来,我们才好说话。”

“杨树理刚把屁股搭在板凳上,童子强就将香烟递到了他的手上,同时麻利地按着了打灰机,将杨树理的烟点着了。

东厢房里面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既像是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声音,又像是穿衣服坐起来的声音。

“张所长,这么大的雪,一路上不好走吧!”杨树理‘进门喊大嫂,没话找话韶’,主动和张云鹏说起话来。

“可不是吗?这么大的雪,你也没有办法打渔了吧!”

“现在是枯水期,打渔得再过一段时间才行。”

童子强和郑峰坐在一条长板凳上,他和郑峰小声嘀咕着什么,郑峰在点头的同时,望着杨树理的右手腕,大家知道郑峰在看什么,遗憾的是,时值冬天,人的衣服穿得比较多,袖子也比较长。暂时还没法看到杨树理手腕上的伤疤。郑峰没有看见,但童子强看见了,他刚才在递烟和点烟的过程中已经看到了杨树理右手腕上的疤痕当然,只是疤痕的一部分,过去人穿衣服,不像现在,除了内衣,还有毛线衣,手腕被紧紧地包裹着,那时候,一般的穿戴是,里面一件衬衣,中间加一件卫生衣,外面穿一件棉袄,在农村,中间是没有卫生衣的,所以,手腕和衣服之间的空间比较大,天特别冷的时候,就将两只手抄在袖筒里面。

童子强的眼睛再次验证了杨成功和陈大龙的提供的信息。时隔一年多,杨树理的手腕上还有疤痕,这能不能说明当初的伤口和大青鱼无涉呢?

杨树理将左手抄进右手的袖筒里面,抽烟的时候,同时将双臂抬起。

杨树理的老婆好像不很懂事,作为女主人,没有起床也就罢了,既然已经起床,而且还和同志们照了面,就应该拿出一点女主人的样子来,不一定非要那什么东西来招待大家,至少应该开尊口说两句客气话吧!当然,也可能是杨树理的老婆相貌丑陋,不能示人,也未可知,刘茂才曾经说过,杨树理的老婆从小得天花,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尽管如此,郑峰还是觉得有那么一点不正常。

第八十二章 杨树理心气不顺 女主人不时咳嗽

“张所长,我去弄一点水来。”杨树理站起身。

“不用了,我们不渴,你坐下来。”

杨树理坐下。

“杨树理,”郑峰递给杨树理一支香烟杨树理第一支香烟已经抽完,“我们是为小刘庄刘茂才的老婆汪小霞老婆失踪的事情来的。”

“为汪小霞的老婆失踪的事情,这和我杨树理有啥关系呢?”杨树理本来的脸色就不好看,现在就更难看了  。

“我们来就是想了解一点情况,你是知道的,我们在破案子的过程中,要找很多人了解情况,有什么就说什么,这就对了。”

“不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杨树理用烟头将第二支烟点着并猛吸几口,同时将烟头扔在地上,用脚尖踩灭了。

“汪小霞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你知道吗?”

“这我知道,不就是七二年三月十六号吗?”

如果汪小霞的失踪和杨树理有关系的话,他应该记得很清楚。

“三月十六号,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到什么地方去?你们是不是怀疑到我的头上来了?”

躺在或者坐在东厢房床上的女人不由自主地咳了两声,大概是咳嗽的声音吵醒了睡梦中的孩子,孩子“咿咿呀呀”地嘟囔了一会,又睡去了。

“杨树理,不管是谁,都应该协助我们公安机关把案子弄清楚,你说是不是?”郑峰软中带硬。

“三月十六号,日子过了这么久,我想不起来了。”

“想不起来了,那么,汪小霞失踪日子,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你们的悬赏布告上不是写了吗?”杨树理有问必答,但情绪上一直没有理顺。

“你看到布告了?”

杨树理是我们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