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终于打开了打开的只是一扇门赵一儒家的门有两扇。

“赵一儒,你怎么这么磨蹭啊!”

“张张所长,让你让你们久等了,快快请进。”

“你”是指张云鹏,“你们”是指另外三个人。赵一儒看到门口站着四个人的时候,说话和动作都有那么一点迟钝和僵硬。

“张所长,这几位同志是?”

“赵一儒,这位是地区公安局的李局长。”

“地区公安局的李局长?请问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同志们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堂屋,在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图,松鹤图的两边有一副对联,在松鹤图的上方有一个横批,上面写着“福寿延年”四个大字。

在这面墙的北边有一个过道,卧室应该在过道里面。

在大门的右侧靠墙的地方放着一辆自行车,这就是同志们在渡口看到的那辆自行车这是一辆加重的自行车,车后座比较大,车腿将自行车的后轮完全架空,自行车的龙头上还挂着一个包。

“赵一儒,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走一趟?到到哪儿去啊?”

“到沙河镇去。”

“有什么问题,不能在这里谈吗?”

“我们的问题比较多,一时半会谈不完,我们担心影响你家人休息。”

一个女人敞着怀从过道里面走了出来,她一边理头发,一边道:“家里面就我们两个人,孩子们在外面读书。不碍事的,你们就在这里谈,我去泡几杯茶来。”

“赵一儒,对不起,我们郑局长想见见你,我们是奉命行事,请穿好衣服,跟我们走吧!”

第一百一十章 赵一儒选择渡口 老人两眼惺忪

“这这是怎么说的天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不能等明天在说吗!”女人叽叽咕咕道。

“翠花,你睡觉,我跟张所长他们走一趟,放心吧!没事的,我去去就回。你把我的袜子和帽子拿来。”赵一儒用手指在头上挠了挠他想把头发顺一顺,其实,他的头上已经没有多少头发了是属于那种中央支持地方的类型,在赵一儒右耳上方两三公分的地方,有一个亮闪闪的疤痕  。

赵一儒不紧不慢地穿好衣服和鞋袜,从老婆身上接过帽子戴在头上,准备推自行车。

“赵一儒,自行车,你就不要带了。”

“不行,明天早上,我要到公社种猪场去一下,有一头种猪生病了,翠花,你不要留门了,我今天晚上回兽医站,明天早上直接去种猪场,如果顺利的话,明天中午回来吃饭。”赵一儒的这些话显然是说给同志们听的。他以为同志们是请他去喝茶呢。

赵一儒显得非常镇静和你沉稳,出门之后,他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张所长,从渡口走从渡口走近,怎么,你们来的时候走沙河桥了?”

“你们村的渡口不是白天才摆渡吗?”

“遇到特殊的情况也开,走,喊一声就行了,放着一条近路不走,就是渡口不能走,也可以让曹德民送一下吗?张所长,你在咱们沙河地区干了这么多年,谁不认识你啊!你喊一声不就行了吗?”赵一儒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俨然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向导。

走到村口倒数第三家的门前,赵一儒站住了:“老叔,你睡下了吗?”

“谁啊?”

“我是一儒啊!”

“要过河吗?”

“老叔,劳烦你跑一趟。”

“你等一下,我这就起来。”

不一会,门开了,一个老汉一边往腰上系腰带,一边走出房门。老人瞅了瞅四个人,天太黑,四个人的帽沿子都是放下来的,再加上老人在睡梦中被人叫醒,两眼惺忪,看东西不真切,所以,他没有认出张云鹏。

老人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朝牌坊走去:“一儒啊!天这么晚了,又是哪个村子的人来喊你啊?天黑路滑,你在路上要特别小心啊!”

在村口不远处,立着一个牌坊。

其实,如果老人把眼睛睁大一点,再往跟前走一走,他还是能认出张云鹏和童子强的,今天下午,张云鹏和童子强曾经坐过老人的渡船。

走过牌坊,就能听见河水拍打船帮的声音,有些风,大家将脑袋往大衣领子里面缩了缩。

码头上停着两只船,一只船就是唐有忠那只带蓬的船,少许小一些这只船停在码头的西边,另一条船就是老人的渡船,停在码头的东边这只船比较大。

第一百一十一章郑局长做好准备 赵一儒若无其事

李云帆示意张云鹏和卞一鸣先上船。

第三个上船的人是赵一儒,他将自行车扛在右肩上,右脚先搭在船上,待右脚站稳了之后,然后将左脚也放了上去。

赵一儒将自行车支在船舱里面,然后坐在船的内弦上,他斜着身体,用右手扶着自行车的大杆。

张云鹏坐在了赵一儒的左边,卞一鸣坐在了他的右边,李云帆和童子强坐在他们的对面  。

其实,同志们多虑了,在这种情况下,赵一儒是不会有反常和过激行为的,还没有走上一回合,想让对手放下武器,这是不合情理的。

李云帆之所有谨慎加小心,我完全是出于一种职业的习惯,或者叫本能。谨慎惯了,神经什么时候都是紧绷着的。俗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渡船驶过大小沙河交汇处的时候,放目南望,在一片芦苇的枯枝败叶中,立着一个高台,高台上架着一张网,这张网正等待着一年一度的汛期。河岸上还有几抹白色相互映衬,这几抹白色就是还没有融化的雪。

告别老人之后,五个人沿着河堤朝东走去。

老人站在河岸上目送五个人的背影消失在树林之中,老人似乎认出了张云鹏,他可能从五个人的神情中察觉到了什么老人看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大家回到旅社的时候,时间是八点五十分,一去一回只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赵一儒还是蛮会为大家考虑的,如果走沙河桥,得用两个小时。

郑峰已经做好了谈话的准备,现在说审讯,肯定是不合适的,见是谈话,那么,在说话的语气好态度上都要有一些区别。

五个人走进郑峰和李云帆房间的时候,房间里面只坐着两个人,一个是郑峰,一个是王萍。

郑峰留下了李云帆、张云鹏和卞一鸣。

郑峰已经把窗户下面的桌子横在两张床中间,郑峰背对窗户,坐在一把椅子上,在桌子的另一头距离桌子五十公分左右的地方放着一把椅子,李云帆示意赵一儒坐在这把椅子上,另外四个人坐在床上,王萍坐在郑峰的右手,她面前的桌子山放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想把谈话和审讯区分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桌子上放着一包烟和一个打火机,还有一个烟灰缸。

郑峰拿起烟盒,从里面倒出四支香烟,站起身递到每个人手上,包括赵一儒。

赵一儒自己掏出一个打火机,将张云鹏、李云帆和自己的烟点着了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香烟或许能冲淡一点审讯的意味。

郑峰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笔记本,打开来,关于这次谈话,郑峰已经拟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第一百一十二章郑局长单刀直入 赵一儒避实就虚

赵一儒翘着二郎腿,右手抄在左手的袖筒里面,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夹着香烟赵一儒好像是一个左撇子。

赵一儒人如其名,一看就是知道是一个读过书的人,在他的身上,看不出一点农民的样子。

赵一儒穿一件棉袄,棉袄外面蒙着一件四个口袋的罩褂,在罩褂左上角的口袋里面插着一支钢笔,赵一儒的下身穿一件蓝色的咔叽裤,裤脚上露出了红色色卫生裤的裤脚,在当时的农村,穿这种卫生裤的人不多,条件少许好一点的人家,棉衣棉裤都是自己做的的  。赵一儒的脚上穿一双棕色的翻毛皮鞋。

赵一儒的脸上很白净白的有些怪异,五官还比较端正,稍稍前伸的下巴,向左微倾的脑袋,多少流露出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傲气。

赵一儒的颧骨比较高,颧骨下面有两块赘肉,这两块赘肉多少淡化了上面的颧骨,在眼睛的下方有两个明显的眼袋,我们都知道,人只有在上了年纪以后才会出现这样的眼袋,以赵一儒三十八岁的年龄,眼袋出现的确实早了许多。

赵一儒的额头上即眉弓和发际线之间的地方的肤色和整个脸上的肤色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整个脸看上去比较白,但额头却显得有些灰暗,在灯光的作用下,还有点发灰发黄。

王萍一只手拿着钢笔,一只手放在鼻子上。她的上半身向右倾斜,赵一儒坐在王萍的左手。

屋子里面充满了烟味。

郑峰决定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赵一儒,我们进驻沙河镇,你知道吗?”

“知道,这两天,乡亲们都在说这件事情。”

“我们张贴的布告,你看过了吗?”

“布告我没有看,但我听乡亲们说了,不就是刘茂才和谢迎华老婆的事情吗?”赵一儒竟然一点都不回避。

“赵一儒,你能不能告诉我刘茂才的老婆汪小霞是什么时候失踪的吗?”

“刘茂才的老婆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不知道。”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赵一儒的回答半顺半逆,一半顺着郑峰的话锋,一半逆着郑峰的意思。能顺着的地方,他顺着,该回避的地方,他回避。不过,有些地方顺过了头,比如说“不就是刘茂才和谢迎华老婆失踪的事情吗”。

其实,他只要说到“但我听乡亲们说了”就可以了,但不但提到刘茂才的老婆汪小霞,还提到了谢迎华的老婆夏清莲。

看情形,今天晚上的“谈话”不会很顺利。

郑峰从笔记本里面拿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打开来,递给了赵一儒:“赵一儒,我这里有一张布告,你仔细看看,关于汪小霞失踪的时间,上面写的很清楚,你好好看看。”

第一百一十三章郑局长察言观色 赵一儒紧张恐惧

“好好看看?我不是说了吗?这件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在咱们沙河,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情。”

“我让你看看时间看看汪小霞失踪的时间。”

“看这个作甚,你们想问什么,赶快问,不要绕圈子。”赵一儒剑走偏锋,避开了郑峰的话题。”

“汪小霞失踪的时间,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对你更重要  。”

“我听不懂您的话。”赵一儒的回答绵中藏针。

“这个时间,任何人都可能记不得,而你赵一儒就不同了,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下午,这个时间,你一定记得很清楚。”

“这这我就更听不懂了。”

“你应该能听懂我的话。”

“您不妨直说。你们看时间也不早了,你们也要休息。”赵一儒掀起棉衣的下摆,从裤子口袋里面掏出一只怀表来。赵一儒的话似乎多了一些,这是不是做贼心虚,故作镇静呢?

郑峰能看出来,赵一儒自以为自己是一个有文化,有身份的人,殊不知,不管他是什么人,所有的身份都必须建立在最起码的人格尊严之上,丢掉了自己做人的尊严,什么样的身份都变得毫无意义了。

“赵一儒,我们就是干这个的,每天,我们都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否则,我们就是躺在床上也睡不踏实。”郑峰针锋相对,反唇相讥。

“你们大老远的把我叫来,天又这么冷,难道就是问这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吗?”赵一儒反而更亢奋、更激动了,亢奋和激动之中还有那么一点狂躁。

“你说对了,我们派四个人到状元村去请你,肯定有非常重要的问题请教你,所以,请你稍安勿躁。”郑峰一连用了三个“请”,算是给足了赵一儒的面子。

但赵一儒并不领情:“那就请你们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不要再说一些有油无盐,淡而无味的话。”赵一儒拽起文来,真不愧是状元村走出来的读书人,说起话来,还是蛮有含金量的。

郑峰和李云帆相视一笑。

通过几个回合的唇枪舌战,郑峰和李云帆已经感觉到了赵一儒内心的紧张和恐惧,如果赵一儒心里面没有鬼,就用不着这么费劲,这么累,刺猬防卫的武器是刺,在刺的下面呢?大家都知道,刺猬的身体可以蜷缩成一团,那是刺猬最软弱的地方。

现在的赵一儒就像一个遭遇到敌人的刺猬。

“很好,你能有这样一种态度,这很好,希望你能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

“那是自然。”赵一儒自己换了一支香烟,在换烟的同时,他还给再坐的几位打了一梭子,现在,他好像不是被审讯的对象,倒像是几个在一起聊天的朋友,赵一儒大概已经意识到自己刚才过于亢奋和激动,所以,借派发香烟的动作缓和一下紧张的情绪。

第一百一十四章郑局长步步挖坑 赵一儒连连中招

“赵一儒,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的下午,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今天是七四年一月十三号,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你们让我说两年前的事情,这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人的大脑是肉做的,可不是纸做的,写在纸上的事情,什么时候都忘不掉,再说,我为什么要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写在纸上呢?很抱歉,我要让你们失望了,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

赵一儒的话又开始多了,常言说的好,骗子呱话多,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进门喊大嫂,没话找话韶。”“没话找话韶”一定是别有用心。

“赵一儒,你想不起来,这不要紧,我们来帮你回忆。”

赵一儒一边喷云吐雾,一边眯着眼睛,借烟雾观察着郑峰和李云帆的表情。他观察人的方式非常特别,他眼睛看着自己手上的烟头,眼睛的余光投射到郑峰和李云帆的脸上。他自以为自己做的很巧妙,但在见多识广的郑峰和李云帆面前,他真是班门弄斧。

“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下午,有人看见你出现在杏花村。”

“有人看见我在杏花村?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我吃的就是这碗饭,哪家要劁猪,哪家的牲口病了,只要说一声,我就得去,我什么要买一辆自行车呢?不就是走村串户的时候方便,不耽误事情吗?”赵一儒在这里玩了一个移花接木的把戏,他的自行车是在一九七二年的夏天买的,汪小霞出事的时候,他还没有自行车,而汪小霞是在船上出事的,只要能掩盖自己划船去杏花村的事实,自己就能和汪小霞的失踪案撇的一干二净了。幸亏郑峰和同志们事先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要不然,这个谈话还真难进行下去。

郑峰还要将赵一儒的回答往错误的道路上引,这样,赵一儒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赵一儒,根据我们的调查,汪小霞出事的那天下午你是划船到杏花村去的。”

赵一儒看了看郑峰和李云帆,然后扫了一眼张云鹏:“这你们一定是搞错了,我有自行车,为什么要划船去呢?”

李云帆和张云鹏会意地笑了了一下,赵一儒果然露出了破绽,他以为时间过得太久,人们已经没法弄清楚他的自行车是什么时候买的了。

郑峰嘴角上挂着轻蔑的微笑,赵一儒果然是一个蠢货,玩不上一个回合,他就露馅了:“赵一儒,根据我们的调查,你的自行车是在一九七二年夏天买的。”

“这也许是我记错了,我就是不骑自行车,那我也不会划船到杏花村去啊!难道你们没有问状元村的人,我家没有船吗?”

第一百一十五章赵一儒以退为进 郑局长故设陷阱

郑峰之所以不提杨树理在大沙河上看到赵一儒的事情,是故意将这张牌留到适当的时候出:“你家确实没有船,但状元村有人家有啊!比如说唐有忠家,他家的船平时只运运茶叶,经常闲着。”郑峰目不转睛地望着赵一儒的脸,“你不是经常向唐有忠借船吗?”

郑峰说这句话是故意让赵一儒捡漏的。

赵一儒果然上当了:“不错,我是向唐有忠接过船,但这就能说明我三月十六号下午借了船,你们为什么不去问问唐有忠呢?或许,他还能记得,我反正是记不得了  。”赵一儒把所有的赌注压在了“唐有忠或许还能记得”上了。

同志们如果不做充分的准备,很难抓住赵一儒的狐狸尾巴。郑峰和李云帆多少有点佩服他,在应答之间,赵一儒的反应是非常快的。即使是一些出色的演员,他们在背台词的时候,也没有赵一儒这么熟练,熟练还是其次,关键是他的从容和镇定啊!

“赵一儒,你说的没错,今天下午,我们刚找唐有忠谈过,他确实还能记得,他不但记得三月十六号下午,你向他借船的事情,他还记得三月十六号下午,你借船去了杏花村。这你恐怕没有向东吧!”

“郑局长,您容我想一想。”赵一儒自知无法否认铁的事实,他想玩以退为进的把戏。

郑峰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往前走,既然已经抓住了蛇的七寸,那就索性捏住它的尾巴抖散它的骨头:“今天下午,我们到杏花村去调查过了,三月十六号下午,杏花村有两户人家请你劁猪,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两户人家,你以为时间过去了一年多,别人都想不起来了,只要我们想从人们的记忆里面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就一定有我们的办法,记得这个特殊日子的人不仅仅是唐有忠一个人,你现在想起来了吗?三月十六号下午,到底是那两户人家请你去劁猪的呢?”

“我我想起来了,一户人家是杏花村的郭队长家,还有一户吗?是哪一家呢?我怎么都想不起来了。”赵一儒说一半留一半,无非是想说明自己确实是在认真回忆,也确实想不起来了。

“让我来告诉你吧!另外一户人家是李金桂家。其实,你能不能想起来,这已经不重要了,我们要的是事实。”

“好像是李金桂家,对了,我想起来了,我离开李金桂家以后,去了龙头村的谢老二家,他家有一头母猪要生崽子,我答应过谢老二顺道去看看的。”大家看出来了吧!赵一儒的记性还是很好的,当然,这要看赵一儒的需要了,需要记性好的时候,他的记性就想电脑下载和复制的一样,不需要记性好的时候,他的记性就染上了病毒,或者干脆死机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郑局长稳扎稳打 赵一儒捉襟见肘

赵一儒并不知道郑峰掌握了多少情况,这就是他处于劣势的原因,郑峰挖了一个又一个坑,赵一儒一次次地往坑里面跳。通过前面这几个回合,郑峰和李云帆已经确信,汪小霞的的离奇失踪,一定和赵一儒有脱不了的干系,现在的任务是要让赵一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家都知道,这很难。

“赵一儒,根据李金桂的回忆,你确实去了龙头村谢老二家。”“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