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一儒,根据李金桂的回忆,你确实去了龙头村谢老二家。”“怎么样?我们没有说谎吧!”赵一儒总算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将坐姿换了一下,在他看来,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不把这条蛇的骨头抖散了架,郑峰是不会松口气的:“我们已经到龙头村找谢老二问过了,那天,你根本就没有到他家去。”

“我确实去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到谢老二家的时候,他到地里面干活去了,老太太在家,我看了看老母猪,没有什么问题,我就走了。”赵一儒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很强的,他好像有一种能力,那就是当自己身处绝境的时候,他有办法化险为夷。

老太太年龄大了,记性比较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赵一儒走村串户将近二十年,凭借着多年的生活经验,在这时候,把谢老二的母亲抬出来,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郑峰和李云帆到谢老二家去过,谢老二确实有一个八十岁左右的老母亲。

赵一儒终于又从郑峰挖好的坑里面跳了出来。

大家不要担心,郑峰的手上还有好几张牌呢。

“赵一儒,如果你离开李金桂家以后确实到龙头村谢老二家去的话,那么,我就要请问你一个问题了。”

“什么问题?”赵一儒刚刚放下来的心又拎了起来。

“你离开李金桂家之前,李金桂是不是弄了一点晚茶给你吃啊!”农村里面的一些习俗真是一个好东西,这个习俗帮助郑峰和同志们解决了不少时间上的问题和疑点。

赵一儒不知道郑峰下面要做什么,他木然地望着郑峰很李云帆的脸:“不错,我是在李金桂家吃了晚茶才走的是李金桂把我送出村口的。”这是赵一儒第一次失去了方向感。

“我问你,吃晚茶一般是在什么时间?”

“这说不好,有早有迟,不一定。”赵一儒现在时间玩模糊概念。他也太低估郑峰的智商了。

“错,我们已经调查过了,吃晚茶的时间是四点半左右。”

“这我倒没有在意。”

“赵一儒,你四点半钟左右离开杏花村,如果到龙头村去,再回到杏花村,需要多长时间?”

“得半个小时左右,郑局长,你想说什么?”

“有两个人,他们在杏花村西边的大沙河上看见了你,这两个人,一个是湾头村的蒋国树,那天,他划船帮一户人家送嫁妆到杨庄的柳队长家,实不相瞒,我们是通过好几个人,才把三月十六号下午发生的事情还原出来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赵一儒有恃无恐 言语中自鸣得意

其中一个人就是这个蒋国树,三月十八号,是杨庄柳队长家儿子大喜的日子,赵国树就是根据这个时间想到了三月十六号的事情。据蒋国树回忆,四点四十分左右,他看到你划着船从北往南走,无独有偶,四点四十左右,还有一个人看见了你,他就是杨庄的杨树理,这两个人看见你的时间都在四点四十左右。”

请问,如果,你去了龙头村谢老二家,你怎么会在四点四十左右出现在大沙河上呢?难道你会分身术吗?”

“郑局长,这你就不懂了,咱们乡下人说时间,只是一个大概,他们没有手表,如果准确掌握时间?”

赵一儒果然不是一个凡夫俗子  。十几年墨水总算没有白喝,十几年的世面总算没有白见。同志们没有想到他的脑筋转得这么快。

赵一儒似乎找到了更充分、更有力的证据:“说了半天,你们不就是想说汪小霞搭了我的便船吗?郑局长,您刚才也说了,四点四十分左右,赵国树和杨树理在大沙河上看到了我,我倒想问一问,他们除了看到我以外,有没有看到汪小霞呢?”赵一儒不假思索,连珠炮似的,说的非常流畅,也非常得意,他的嘴角上挂着狡黠的微笑。

赵一儒这一军将的还是很有分量的。

赵一儒越说越有劲,并且底气十足,蒋国树和杨树理确实没有看到汪小霞。

大家不要忘了,唐有忠说过,他把船借给赵一儒的时候,船舱里面有十几个麻袋,这些麻袋是用来装茶叶的,如果赵一儒将汪小霞麻翻了以后装进麻袋之中,蒋国树和杨树理在匆忙的相遇之中,无论如何是看不见汪小霞的,赵一儒之所以有恃无恐,原因就在这里。

“根据唐有忠的回忆,三月十六号,他把船借给你的时候,船上有十几条麻袋,如果你把汪小霞藏在麻袋里面,别人是看不见的,更何况唐有忠家的船是带蓬船,有乌篷的遮挡,想看清楚船舱里面的东西,更加困难,更何况蒋国树和杨树理的船与你的船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在船快速行驶的过程中,想看到船舱里面的东西,就更不可能了。”

“这只是你们的想象,想象能代替事实吗?”赵一儒的语气变得平缓起来,表情也松弛了许多,他的言语中增加了一点调侃的味道。

“赵一儒,我再问你,三月十六号的晚上,你是什么时候回到状元村的呢?”

“这我已经记不得了,我每天早出晚归,时间没有一个准星,记不得了。”赵一儒的记性又出问题了,这应该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所以,赵一儒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你再仔细想一想,刚才,你不是想起了很多事情吗?你连在李金桂家吃晚茶,到龙头村谢老二家去看老母猪的事情都能想起来,这件事情,你如果认真想一想的话,一定能想起来。”

第一百一十八章赵一儒谨小慎微 舌头上不再跑马

“郑局长,非常抱歉,我确实想不起来了。”

“好,那我们就帮你想一想,你听仔细了,关于这个问题,我门也问过唐有忠了,三月十六号的晚上,唐有忠等你的船等到天黑,后来,他自己去了渡口,事后,你说被人家挽留喝了一点酒。这也就是说,在天黑的时候,你还没有回到状元村。”

“我真想不起来了。”赵一儒已经变得非常敏感,他们已经不敢接郑峰的话茬了,在前面的谈话中,赵一儒已经尝尽了苦头,他得管住自己的舌头了  。

很显然,赵一儒已经完全采取了守势。

“我再问你,三月十六号下午,你和杨树理是在什么地方分手的呢?这你总该记得吧!”

“我和杨树理是在什么地方分手的?想不起来了我一点都想不起来了,又不是男人入洞房,大姑娘上花桥,谁记这些没来由的事情啊!”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赵一儒头脑清醒了许多,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甚至可能已经想好了下面的应对之策,他的应对之策很可能就是“一问三不知。”

“你和杨树理相遇之后,同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们就分手了,你还说‘自己船划得慢,让杨树理先行一步,免得耽误了卖鱼’,连杨树理都能想起来的事情,你竟然一点都想不起来了,这不是咄咄怪事吗?莫不是,这个问题戳到了你的要害之处?”

“我确实想不起来了,我每天走村串户,在路上要遇到很多熟人,唠几句嗑,说一会家常,这是常有的事情,至于哪一天,和什么人说什么话,这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很好,不管你能不能想起来,或者你能想起来,但不愿意说,但事实总归是事实,杨树理的话是可以作为陈堂证供的。”

“这是你们的事情,至于我我确实想不起来了。”赵一儒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他已经认准了,不再信口开河,舌头上跑马奔牛了。”谈话越来越艰涩,越来越困难。

“你想不起来不要紧,只要杨树理能想起来就行。”

赵一儒微闭嘴唇,香烟也不往嘴里面放了,郑峰看了看赵一儒手上的香烟,烟灰已经有一公分长了。

赵一儒很快就注意到了郑峰的眼神,他弹去烟灰,猛吸了几口,在烟头上微弱的亮光中,他的眼睛眨了几下,两颗眼珠在眼眶里面做快速的圆周运动。

“三月十六号汪小霞出事的那天下午,四点五十分左右,你和杨树理在船就要行驶的龙尾湾的时候分手的,按照这个时间,你如果要是回状元村的话,应该会赶到沙河镇去接唐有忠,难道你是到龙尾村的某一户人家喝酒去了?”

赵一儒只顾抽烟,一言不发。

“赵一儒,你怎么不说话了?”

“我确实想不起来了。”赵一儒知道郑峰在挖坑。

第一百一十九章赵一儒哈气连天 郑局长牌已出完

“你如果没有到龙尾村去,那就是去了龙尾湾。我说的对不对?”

五双眼睛全部聚焦在赵一儒的脸上。

“我到龙尾湾去做什么?”

“做什么?这只有你自己知道。”

赵一儒一连打了两个哈欠,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做出一副非常困倦的样子,其实,现在应该是他高度亢奋,心脏跳动频率最高的时候,内心的挣扎和外表的倦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郑峰打开皮包,从里面拿出一样东西放在赵一儒前面的桌子上:“赵一儒,你看看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赵一儒望着桌子上的东西,但没有用手去拿。

“赵一儒,你可要拿起来看看。”

赵一儒还是没有挪屁股,他只是前倾身体,朝桌子上看了看。

赵一儒一定知道,放在桌子上的这个东西肯定不是一个好东西。

“赵一儒,你这样看是看不清楚的,这个东西必须拿到跟前,拿到灯光下才能看见。”

“郑局长,您能不能不跟我打哑谜啊!”赵一儒对郑峰的哑谜有点受不了了。

打哑谜的过程就是心里较量的过程。

“这是一块布,原先是一个布纽扣,我们已经让汪小霞的父母和刘茂才看过了,这是汪小霞失踪时衣服上的纽扣,这是我们在龙尾湾发现的。”

“这是汪小霞衣服上的纽扣,就能证明我和汪小霞的失踪有关系了吗?”赵一儒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他的意思非常清楚,如果没有铁一样的证据,说什么都是枉然。

郑峰手上的牌已经出的差不多了。赵一儒虽然承认了某些事实,但这些事实和证据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赵一儒虽然露出了一点破绽,但距离认罪伏法还差一些火候。

李云帆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十一点一刻,大家都没有感觉到时间的存在,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郑局长,有什么问题,能不能明天再说,时间已经不早了。”赵一儒也在看时间,“我知道你们很着急,想早一天把案子破了,但总得有根有据吧!你们不妨到七村八寨去打听打听,看看我赵一儒是什么人,亏你们想得出来,硬生生地把我和汪小霞的案子拉扯在一起,我在沙河干兽医也干了快二十年。”赵一五像是在做总结性的发言。”

谈话在什么什么时候结束,不是由赵一儒决定的。

“赵一儒,你是不是和汪家人很熟悉啊?”

“不错,在沙河地区,我和很多人家都很熟,除了刚出生的娃娃,没有人不认识我的。”

“那汪小霞是不是很漂亮?”

“那是自然,咱们沙河有山有水,女孩子的水色都很好。”

第一百二十章郑局长早早醒来 卞一鸣不知去向

赵一儒所谓的“水色好”是指皮肤白。常言道“一白遮三丑”,如果五官端正而清秀,身材匀称且高挑,那一定是一个尤物了。

“你曾经请媒人到汪小霞去提过亲呢?”

“不错,有这回事,怎么啦?”

“你和汪小霞的年龄悬殊多大?”

“我比她大九岁,或者是十岁,大概吧!这有什么不妥吗?如果不是汪家先答应了刘家,汪家人是一定会同意这门婚事的  。”

赵一儒的表情显得很平静,对他来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关于他请人到汪家提亲的事情,他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

十一点四十五分,谈话结束。

赵一儒异想天开:“郑局长,我可以走了吗?”

郑峰站起身:“对不起,你暂时不能走,我们的谈话还没有结束呢?今天晚上,你就在旅社休息吧!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郑局长,您看能不能这样?我先走,你们什么时候想找我谈,我随叫随到。”

“稍安勿躁,该让你走的时候,我们会让你走的。”

当天夜里,郑峰把自己的床铺让给了赵一儒。这是郑峰和李云帆事先商量好的,李云帆夜里面睡觉非常警觉。

第二天早上四点钟左右,郑峰就醒了,之后就没有在睡着,他披上棉衣,坐在床上,一连抽了几支香烟,案子在一个节骨眼上僵住了,昨天晚上的谈话中,前半段相对来讲比较顺畅,到杨树理和赵一儒分手以后的情况,赵一儒都推说想不起来了,谈话是在这里卡壳的。

赵一儒的家人一定知道他三月十六号晚上回家的时间,如果能把这个时间确定下来,赵一儒的嫌疑就会迅速上升,当然,赵一儒的家人极有可能说“想不起来了”,尽管如此,郑峰还是要试一试。

五点钟左右,郑峰喊来了李云帆,两个人商量后决定派张云鹏、卞一鸣和童子强再到状元村跑一趟,务必把这件事情查清楚,除了赵一儒的家人,还有村子里面的人,也要进行深入的调查,赵一儒的家住在村子中间,无论他从哪头进村,总该有人看见吧!

于是,李云帆去喊卞一鸣。

奇怪的是,当李云帆推开卞一鸣和谭科长房门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在床上,被子和枕头叠得整整齐齐,他们应该是起床了,再问问其他人,其他人都说没有看见。

郑峰让张云鹏到看大门的师傅那里问一问,这两个人离开旅社,肯定要通过门卫师傅。

童子强和张云鹏跑下楼去。

门卫师傅还没有起床,田刚蒙蒙亮,看门师傅是不会起床的,大门也关着。

张云鹏敲响了门卫师傅的门。

一个老头子,一边答应着,一边将门打开。

“老师傅,今天早上,有没有我们的同志们出去啊?”

第一百二十一章卞一鸣回到旅社 失踪案又现转机

“有啊有两个人出去了。”

“大爷,他们往哪边走了?”

“不知道?”

“他们走的是时候是几点钟?”

“四点钟不到。”

“他们有没有说什么呢?”

“他们说出去办点事  。”

郑峰和李云帆估计,卞一鸣和谭科长一定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们想起来的事情可能非常重要,但又不敢确定,所以,;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不管他们想到了什么,肯定和汪小霞的失踪案有关系。

大家都知道,卞一鸣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郑峰和李云帆的心里面本来是空落落的,今天上午,跟赵一儒谈什么呢?总不能现在就把他铐起来吧!那赵一儒还算配合,如果发毛,那该怎么办呢?这个家伙读过书,有些文化,关键是脑子比较好使,所以,比一般人要难对付。看到卞一鸣和谭科长不辞而别,;两个人的心里面倒是踏实了许多,卞一鸣虽然年龄不大,但做事非常沉稳,天不亮就不辞而别,一定有不辞而别的理由。

六点钟,大家走进食堂,一边吃早饭,一边等卞一鸣和谭科长。

师傅刚把包子和稀饭端上桌。

郑峰刚拿起筷子,从门外风风火火地冲进来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卞一鸣和谭科长。

谭科长朝郑峰和李云帆招招手,两个人走出食堂,赵一儒也坐在食堂里面。

四个人上了楼梯站在走廊上。

卞一鸣和谭科长了解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

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住在文家墓地上的两户人家,赵厚平这个人,大家还记得吗?赵一儒就是赵厚平的侄子,赵厚平的妹妹家本来是住在山上的。几个孩子在村子里面盖了房子以后就搬到山下去住了,赵一儒的母亲偶尔还会在山上住一两宿,这也就是说,赵一儒家在山上的房子平时是没有人住的。

“你们原来是到状元村去的啊!怎么不说一声呢?”

“我们怕吵醒你们,当然,我们也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对不对。”

“郑局长,是卞一鸣想到的,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陪他去了。”

“卞一鸣,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呢?”

“昨天晚上,我们到状元村去,因为天太黑,加上我们对状元村的环境不熟悉,所以,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两位局长,我们第一次到状元村去,下山的时候,不是经过一个巷子吗?”

“不错,赵氏兄妹就住在巷子两边,这是文大爷说的。”李云帆道。

“昨天晚上,走到赵一儒家的时候,我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不敢确定,因为状元村的巷子有好几条,今天早上,我们没有进村子就知道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非闲笔文家墓地 赵一儒厚平之侄

“卞一鸣,你快跟我们说说。”郑峰道。

“我们去找了曹德民,是他用船渡我们过河的,聊了一点时间以后,他还领我们进村子实地查看了一下地形。”

“张所长就在旅社,你们为什么不问他呢?”李云帆道。

“张所长虽然对状元村的情况你比较熟悉,但人物之间的关系,他可能不清楚  。如果他清楚的话,在跟你们汇报工作的时候,就一定会提这件事情,我估计张所长不是疏忽,而是不清楚。”

“你们有没有问曹德民,三月十六号晚上,他有没有看到赵一儒和唐有忠的船呢?”

“我们急急忙忙赶回来就是要跟你们汇报这件事情,如果我们不提赵一儒的话,曹德民可能不会想起这件事,这也算是天意吧!”

“快说,曹德民是怎么说的?”郑峰将卞一鸣和谭科长领进自己和李云帆的房间。李云帆关上房门。

“三月十六号的晚上,唐有忠没有等到赵一儒的船,便去了渡口,状元村的渡口跟蔡俊生的渡口不一样,蔡俊生的渡口什么时候有人什么时候摆渡,状元村的渡口,主要是为状元村人服务,谁需要过河,摆渡的人了然于心,所以,天黑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人了,三月十六号晚上,曹德民在河边打渔,他看到唐有忠在河对面等船,就用自己的船把唐有忠渡过河了,唐有忠跟曹德民提到了赵一儒借船的事情,当天晚上,曹德民在河边钓螃蟹,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赵一儒划着船回来了。”

“曹德民有没有注意到赵一儒的船是从什么方向划过来的呢?”郑峰问。

“我们问了,曹德民说,赵一儒的船划到他跟前的时候,他才看到,当时天太黑,所以曹德民没有看见赵一儒的船是从什么方向划过来的。”

“大概是在什么时间呢?”

“曹德民说他吃不准,但他说当时在大小沙河上已经没有行船了他说大概在七八点钟的样子。曹德民还和赵一儒说了几句话。”

“他们俩是谁先看见谁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