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海盗王-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后他们得到回信:本钦差、金刀使者知道他们的下落,但晓阳府是做生意的,这样的重要消息要付费,谢谢五百下品灵石或者五块中品灵石,贵重药材可作价,具体价格再议。

几个喇嘛很是郁闷,很有要吐血的感觉,不过也只得答应,因为那几位都是密宗的重要人物,而且身上携带了贵重财物。

从吐蕃紧急调来了五百灵石,支付给晓阳府的工作人员,三天后得到了如下消息:洛咔吧大师等五人在燕山某地考察上古遗迹,误触大威力禁制,不幸遇难。晓阳府救援不及,只拾得遗骸遗物若干,已隆重安葬在某地,请密宗方面支付殡葬费用五百下品灵石。如果需要迁坟,请支付“迁坟费”及相关运输费用计五百下品灵石。考虑到双方一贯的友好关系,给与九五折优惠,共计九百五十下品灵石。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三章 喇嘛事件

第二百五十三章 第253章 喇嘛事件

“哇哇哇~”几个郁闷了好久的喇嘛齐齐吐血,然后也不知道顾忌,就在客栈大骂崔晓阳死奸商¥%¥#。。。

结果只过了半个时辰大队的官差、官兵和高手就把客栈包围了。百度搜索高手和官差先进来把其它客人疏散,然后在外面用蒙语汉语大喊:“你们辱骂朝廷钦差及金刀使者崔大人,已经触犯大元律例,立即投降,否则就地击毙!”

几个喇嘛一听这话还真不大习惯,因为在元朝喇嘛教是国教,喇嘛是有特权的。他们自窗子向外张望,见到上万士兵、官差把客栈包围的水泄不通,其中弓箭手占了一半,装备有小型火炮二三十门,更有为数不少的高手,甚至有几个黄袍中土武僧。

几人都是眼力不错的,一看就看出这阵势是对付高手的!

周围本就空旷,为数不多的居民已经疏散,完全可以随意炮轰,钢筋铁骨也挡不住铁弹猛轰!若是他们突然跳窗逃跑,肯定有大批的暗器和强弩伺候,然后是乱箭攒射、高手围攻,无数士兵捡便宜…

“我就不信他敢!”无知者无畏的青头喇嘛。

“这小子心狠手辣,皇子、大将军、武林高手没有他不敢杀的…算了,反正按照朝廷律例,我们也是有特权的!”带头喇嘛经验丰富,带头投降。

随后倒是真如这位所料,投降之后并没有杀他们,先是由衙门判了他们斩首死刑、然后在侯斩期间得到了晓阳钦差的特赦,每人打了五十板子驱逐回吐蕃,实际上直接给丢到山海关城门口了,爱要不要!

守将不敢擅专,又请示又汇报的,最后还是唐山的喇嘛庙来人把人拉了回去。

作为对密宗的惩罚,晓阳府又驱逐了七八个喇嘛,看来不多,却全部都是他们驻在当地坐镇的高手!

消息传回,密宗多位大佬震怒,可是也没太好的办法。报复?去得人少了都不够送菜的,去得人多了劳师远征还不值得,更别说伟大的传教事业和那么多传教喇嘛人质要危险!

最后也只得作罢,甚至为了迎回伟大的洛咔吧大师等的遗骸还得低头认错,再支付壹千下品灵石!

“先把遗骸弄回来,要真是他们干的,就算倾巢出动、劳师远征也要灭掉晓阳府!”某恐怖级大佬阴森道。

如此折腾了大半年,才算得到允许,从东北的密宗庙宇中找了几个喇嘛乘晓阳府的船到了台北迁坟。到某高贵墓园一看,安葬得还真挺不错!庄严而肃穆、华贵而体面、鲜花翠柏丛中…至少也得花费好几百两银子。

只是,好像是安葬没几天的样子…

他们走了没多久,这坟墓都没换名字,就以“洛咔吧大师第一安葬地”的名义以十万两的高价卖给某蒙古大佬!世上永远不缺冤大头。

经历了好多周折,喇嘛们总算把骨灰弄了回去。几位超级大佬开罐察看一番,齐齐吓得倒退几步:这可真是骨灰,骨头全化了灰!其中还夹杂着灵石、灵器和各种杂物粉末,只有灵器特别坚固的部分才能保留成小块状。

鉴别一番,果然是那五个喇嘛的。

恐怖极大佬凝重道:“阿弥陀佛,这样的威力赶得上金丹修士一击,而且杀伤如此均匀,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办到…”

如此一来,倒是洗清了晓阳的“冤屈”,而且晓阳收敛喇嘛遗骨的“义举”居然还得到了不少人的赞扬!

喇嘛们本想询问下所谓“秘藏”的下落,一想又要被那个奸商敲诈一番,也就断然作罢了。

台北晓阳府,眼见某奸商不断有灵石收,色木楞老爸又送来一百万两银票,龙绿华很是眼红,频繁来骚扰、纠缠、拉扯、搅闹、混吃混喝,每次不弄走几块灵石几张银票就不肯走!

明心终于看不过眼说了两句,那边绿华眼白一翻一叉腰:“要你管?管家婆!”



晓阳这里转了一大圈,又挖宝又泡妞的,中原战局却又是一团乱糟糟。

陈友谅那边本就兵强马壮,从晓阳府得到了大批兵器、军火支持之后,悍然登陆江西,开始新的攻略;在汉口一带却是和蒙古人达成了默契,互不攻伐。

江西的各路山头人数不少,全加起来也有好几十万,却大多规模不大,而且一盘散沙,装备亦简陋,难以抵挡陈家军的攻打,一时竟被几万人连连击败,丢失了大量地盘。

这时候彭莹玉看陈友谅形势不错,在得到了一些许诺之后,也以弥勒教长老会的名义给出了一些支持。

安徽、江苏及河南一部的形势则更为复杂,原红巾军人马已经彻底分崩离析、各行其是,他们与蒙古人作战、又频繁互相攻伐,正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形势混乱得很。

明教本来一直就图谋叛乱,对教众进行军事化训练,除了已经投入战场的,在各地还有好几万人之多,多以占山为王的形式存在。自火燎天和朱元璋开始掰手腕,这些教众自陕西、青海、西南、陇西等地避开大势力地盘,一路奔赴中原战场,各地势力虽有所觉,却因忌惮明教势力,大多睁只眼闭只眼。

到来的这些明教教徒,差不多有七成加入了火燎天的麾下。以此为骨干,再砸出大把银子招兵买马,竟然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支十多万人的军队!如此效率,自然是火赤天势力的手笔。

朱元璋郭子兴军自击败刘世声威大振,规模已经扩大到二十多万,装备、训练又不错,已经成了当地举足轻重的强悍势力之一,不过也因此遭到了各路势力的敌视和围攻。

倒不是朱元璋人缘很差,只不过这是当地的一个默认的规矩:谁最强就合起来打谁!

虽如此,他们在相对孤立的情况下仍然打得有声有色、胜多负少,甚至在靠近长江的地区占了一大块地盘,并且根据郭子兴的决定,接来了东躲西藏的韩林儿作为领袖—虽然朱元璋一系对这位并不大感冒。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四章 胳膊肘往外拐?

第二百五十四章 第254章 胳膊肘往外拐?

不过韩林儿加郭子兴的招牌还是有用处的,至少从名声上更接近红巾军的正统,白莲教的人也要给几分颜面(朱元璋正代表明教打天下、聚合人心是个问题)。

他们的敌人自然不会让他们好过。

北面,数万元朝步骑兵滚滚逼来。

其中的主帅正是被赶下了台的洪木耳哈,被废物利用般送到这里打叛军,加上阿里不花。本来他不大乐意来,作战十分的消极,可一听这里有“崔晓阳的岳父”,就蹦着高喊着报仇率军赶来了!

上万汉军和民夫在蒙古骑兵的驱赶下跑过来,开始拆除各种障碍物:矮墙、陷阱、拒马、鹿角、绊马索、铁蒺藜…

朱元璋当然不会让他们如意,一声令下,数门火炮扬起炮口,远远的轰击,更有几千弓箭手前出到射程上,对敌人远远抛射。

虽然如此瞄准不易,可是目标是很大的人群,也不怕打不中。

远远看着一片箭支乌云般的飞过来,人们胡乱躲闪着,可还是有许多人中箭,平添了大群哀号着的伤员,若命中要害当然就是个死。天空中偶然有圆形炮弹落下,看似不快,可根本躲闪不开,而且碰上至少就是重伤,鲜血和身体某个零件飞起,看起来十分恐怖。

汉军和民夫哪里有什么士气,登时就哭爹叫娘向后跑,可是后面的蒙古骑兵立即就放箭射杀,更有跑得远的给骑兵追上成了练刀的靶子,于是也只能哭着喊着回去继续拆障碍物。

“嗖嗖嗖~”汉军当中也有些弓箭手,装备了不错的远程步弓,远远地向朱元璋军射击,双方不断有人闷哼着倒下。朱元璋军那边弓箭手有一大半装备有甲胄,虽然铁甲、皮甲、藤甲甚至木甲什么都有,可毕竟能挡一挡,和少有甲胄防护的汉军相比已经好了很多。

“轰!轰!轰!”汉军中也有些小炮在射击,稍远处更有较大口径的火炮在射击,可比起朱元璋那边较为分散的弓箭手和炮兵,他们的“拆迁大军”显然目标过大、死伤惨重。

在付出了不少伤亡之后,“拆迁大军”终于拆掉了一些障碍,不过也已经吃不住伤亡的考验,在倒下的人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终于“哄”地炸了营,上万人到处乱跑,有的民夫甚至往朱元璋这边跑。

场面大乱,就算蒙古人的弹压也已阻止不了逃亡。

洪木耳哈见拆迁工程也就这样了,命令骑兵攻击!

“轰隆隆…”蒙古骑兵滚滚而来,万马齐奔之下,竟有天崩地裂之势!

另一个方向,几股势力联军亦排成军阵,滚滚而来,虽然并不大整齐,却人多势众,也有几分声势。

“轰!轰!轰!”朱郭联军阵前众炮齐发,数枚圆弹打入骑兵先锋队伍,拳头大小的铁质炮弹挟带着火星硝烟胡乱蹦跳,中者非死即伤。

此时正属春夏之交,土地有些湿润发软,炮弹不易反弹,也就降低了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当然这样的土地对骑兵起速也不大有利。

朱元璋和郭子兴把手中的所有八十门小炮都送上了前线,五十门配在这里对付骑兵。五十门看来不少,可是都是小炮,射程有限、发射率也不高,正面作战起的作用其实有限……一两轮炮打出去,杀伤并不多,只不过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对方骑兵队形罢了。

两百步距离上,换用了散弹的小炮分两波发射,“轰轰”巨响间,当场打翻一大片骑兵!几千弓箭手更加轮流上前,收割着他们的胜利品。

阵地之前,顿时躺倒一大片的人和马。

剩下不多的蒙古骑兵冲前放箭,再越过矮墙,却正好面临对方的步兵长矛阵!几万长矛如林排列、森寒的矛头让人毛骨悚然!

骑兵撞入矛阵,撞翻长矛兵若干,更有勇悍之卒深入敌阵斩杀不少,奈何实力单薄,无法取得突破。

稍退的炮兵换了个地方又架起火炮,对着后面上来的蒙古人猛射!

经过几轮突击,进攻的蒙古骑兵伤亡惨重,在步炮胁从面前只能悻悻收兵。

其实,即便是没有火炮的宋军,也曾倚仗坚城和密集军阵抵抗了蒙古人数年。很多时候,只要意志尚存,还是可以一战的,即使是面对强大无比的对手。

另一面,郭子兴带兵依靠大量弓箭手、火炮和既设阵地打退了对方的几波进攻,不过让他有些忧心的是,对方也有了少量火炮—当然也是晓阳府卖的。

当晚众将计议。

正在计议中,晓阳府有一封消息送来。消息的内容是:晓阳府又卖给火燎天四十门小型火炮、火药若干和长弓两千把;另卖给陈友谅军火兵器若干。

因为和两教三方达成了“不偏不倚”的协议,晓阳府采取了平衡策略,在重要武器和战略物资的提供上基本上是平衡提供,即给陈友谅这边(弥勒教)提供多少,便给朱元璋和火燎天(明教)提供多少。

对其它的势力也有武器供应,只是火炮这样的重器不是敞开卖。

“哼!还是亲戚呢,崔晓阳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李文忠和晓阳关系一般,大放厥词,更有几人给他帮腔;和晓阳关系不错的大多默不作声,蓝玉欲言又止,胡惟庸则说些和稀泥的话。

郭子兴则稍稍皱下眉头。

朱元璋四下一扫,众人的态度便已在眼中,随后淡淡道:“算了,他也挺不容易…”

又计议了一会儿,外面进来一个信使,又是晓阳府的,信上盖着个大红印“特急”,收信人却是徐达。

徐达诧异打开信一看,登时瞪大了眼:“我的亲娘啊~”当时痛昏于地。众人急忙揉心口的揉心口、掐人中的掐人中,另有人拿起了信递给郭子兴和朱元璋。

“嘶~”两人一看也是大惊,原来徐达的老母旧病突发,抢救无效死在了台北!那是徐达在世唯一的血脉近亲。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五章 炮轰

第二百五十五章 第255章 炮轰

徐达的老母本来就年事已高,当年又因天灾兵祸颠沛流离,坐下了病根,每每病发便痛苦不堪,几乎所有大夫都说时日无多。后来晓阳给接走找了名医医治,又有大把的好药用上,算是改善不少,虽没有去根,倒也轻松活了好些年,而且晓阳每每以晚辈事之,衣食住行等等全部都是好的。碍于朱元璋的面子,徐达平时不大提这个,甚至都没去过一次,心中却是极为感激的。

朱元璋一看这情况虽然皱眉,也只能下令安排徐达搭船去台北。其它人也都没动静了:人家还帮咱们养孩子老妈呢,好意思废话吗?



徐达这就启程,这时节正赶上天气多变,动不动就刮风下雨,江上海上巨浪滔天,行船十分艰难,虽然晓阳府安排了很好的船只和船员,却也行进缓慢,花了好几天才到台北。

半路上消息传来,因为夷州天气太热,为避免尸体**,徐老太尸体在第三天已经下葬,晓阳亲自扮演孝子(古老习俗,人死必需有男性后代给送终,否则大不吉利,据说搞不好投胎转世和家族传承都受影响,实在没有雇也得雇一个。)。

来到晓阳府,晓阳着全套孝服在二门迎候,徐达一见“扑通”就给跪了,高呼“恩人”,满脸鼻涕眼泪、感激加惭愧;晓阳自然要安慰一番。

按当时风俗,应急给人当孝子,的确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再到墓地,徐达一看墓地实在豪华,又有大佬署名花圈摆放,虚荣心大大的满足了一番,当下也就留下来守孝。



朱元璋那边,大战照常进行。

蒙古人第二天改换了策略,推上来不少火炮,一顿猛轰!硕大的铁蛋纷纷落下,从清晨一直轰到下午,虽然大多是些老掉牙的笨重货色,威力倒也不小。

朱元璋这边炮少炮小,自然难以招架,不过他们有预设的火炮阵地,炮弹落地之后往往被土墙阻挡,一般不会跳弹造成重大伤亡。

虽然如此,损失还是不小。

“嗷嗷~”被炮弹擦过的往往会断肢残臂,然后才有机会发出不似人声的嚎叫。

“轰隆~”一处土墙正面着了一重型铁蛋,当场垮塌,一门炮和整个炮队都埋在了土堆里,人员罹难多人。

“轰…咔嚓…”有的炮被直接命中,炮架直接垮掉,碎裂的木片和铁钉到处飞射,成了杀人的利器!炮筒几个翻滚,砸倒几个炮手,基本都死。

偶有盲目吊射的炮弹落入步兵群中,一顿乱滚就是一堆血肉。

朱元璋这边损失了几门炮和炮手若干,另外障碍物给顺带清理了不少。

后来朱元璋只能下令暂停还击,稍稍后撤,因为火药很紧张………那时候军用火药可是很值钱的!

轰到下午,蒙古人也停止了炮击,因为他们也没火药了。库存的老式火炮还有一些,可火药却不耐久存,大元眼下的财政状况,已经做不到采购充足的火药了。

就算箭支,也得花钱买,一场大战打下来也不是个小数字。。

没办法,还得用人填!

铁骑轰轰而来,被火炮弓箭大片的打翻,不过这次蒙古人也下了决心,一波接一波的猛冲!

绕过土墙、踩过陷阱、击飞箭支…。

“嗖嗖嗖~”冲到八十步以内的蒙古骑兵纷纷放箭,落在步兵阵中,造成了一些伤亡,因为步军的甲胄是不足的;中箭的士卒迅速后退或被抬走,后排士兵上前一步补位。

“轰隆隆~”冲破小炮和弓箭拦射的少量骑兵冲入步兵战阵,奋勇拼杀一番之后,纷纷中矛而死!

面对严密而有决心的步兵战阵,骑兵只能靠严密的冲击阵形才有胜机,低速、零散的盲目冲击只能是送死。

如此经过几番冲击之后,蒙古骑兵损失好几千,士气大挫,又没了火药,只能撤兵了事。

另一边,缺乏重武器且各怀心腹事的几大势力联军和郭子兴打了一天拉锯战,往往是冲得挺英勇,一阵炮轰箭射就都退了,留下一地破烂。

夕阳西下,温暖的晚霞洒满大地,照着的却是一片凄凉。残垣断壁、破烂的阵地设施、断肢残臂、哀号的马匹和士兵…

唯一让人有点感兴趣的的,算是一口口大锅,锅中翻滚着一些马肉块和杂粮,加上后方送来的大饼,算是战场上难得的享受了。

朱元璋各处巡视,目光凝重。虽然有阵地可以依托,他们一方的损失,也并不比蒙古人少。简陋的装备、面黄肌瘦的士兵和强悍的骑兵对冲,结局必然不会太美好。

人还好说,这时候募兵很容易,只是…

“报,我们损失了八门炮,其中三门是小伤,我们自己可以修,有三门得返厂修,有两门毁了!火药用完了!”部将汤和报告。

“看来至少还得买二十门小炮,五百斤炮买…五门…还买一批火药!…元帅,您看…”朱元璋吭哧了半天,才说出这么小个数字,实在是缺银子啊。

“银子太紧张,付完了这笔账,就没了!”财政大臣胡惟庸哭穷。

“想想办法!沈万三那边…”沈万三是江南有名的大财主(大凯子)。

“两个月前才捐了一批…”

“那就想想办法,看辖地附近有什么生意可以做!正好晓阳府不是要物资吗…”在座的大多是粗人,少数文人,会赚钱的少之又少,胡惟庸算是一个。

帐中所谓的“小林王”韩林儿坐在上首,看来挺威严,实则哈欠连天;郭子兴说话也不多,虽然朱元璋很尊重他,每件事都要请他拍板。

好在蒙古人也损失不小。接下来几天,不过是进行了些试探性战斗,蒙古人已不似从前的勇悍,见无隙可乘,也只得全面撤兵。

“哥哥,我要在台北守孝!”老朱打开信,信上歪歪扭扭几个大字,正是徐达所写。朱元璋顿时心生烦闷,站起来在帐中走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