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嬴政皱眉苦思。那些人都很敏感,罚不责众,来的人太多了。现在看来,他们背后都有墨舞安的影子,而自己与那些人不熟,要想个对策仔细应对了。
学宫的大门被他们阻住,里面的人无法进出,影响非常不好。
第七卷 第九十三章 老祖宗()
咸阳学宫建成第一天,在秦王嬴政走了之后,学宫大门就被嬴氏皇族堵住无法进出,在咸阳城引起了轰动。无数的秦人,各国的探子都来看热闹,一时间人潮汹涌,造成人挤人,车挤车的情况。
人们看的出来,秦王在的时候,皇族要给大王、或者说是给几位太后点薄面,没有前来堵门。在秦王走了以后,才做出这样的举动,明着就是告诉大王,面子我已经给你了,你也要给我们些薄面,不能前来阻碍。
学宫能否真的育人,还要看各家的导师,能不能劝他们离开。这是一次文斗,皇族和学宫进行的一场比试,他们没有冲击学府大门,只是来的人都很有身份,就往那里一站,阻碍学宫的正常运行。
如果你要说道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走路累了休息片刻,总没犯法吧。这个片刻,就是一天时间,一直到华灯初上,都没有休息够。
面对这种情况,学宫的人都明白,他们不会真的与大秦律法相抗衡,只是发泄心里的不满罢了。关键是其中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万一休息的不好,受了风寒,在门前病倒,那么学宫想不关门都难。
一、二人私自离开封地,嬴政和秦宫肯定雷霆震动,必须严惩。可来的人太多了,有老有少,有赋闲在家,有各地封主。最老的都坐在座椅上,最少的只的弱冠之龄,更有个老人怀中还抱着个婴孩。
罚不责众,嬴政一点脾气都没有,根本不能处罚人。咸阳学宫,犹如商鞅变法,总是牵涉到了部分人的利益。他们没有带一兵一卒,完全是来发泄的。
嬴政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向华阳宫禀告一声,晚膳也没有吃,就出了宫,向学宫赶去。临走的时候,华阳夫人一再叮嘱,不能惩罚一人,也不能让人死在学宫门口,不然影响就太坏了。
嬴政明白华阳夫人的心情,昌平君又不听话了,还是与商公混在了一起。既然昌平君在场,他的身边肯定有芈氏族人,堵学宫的门,就变成了芈嬴两族。
这一次,嬴政把林叶和芈润也带上了,没有办法,芈嬴两族那么多人,许多人他也不熟。他不熟,但是林叶熟呀,特别是其中年轻的皇子,没有哪个没被林叶揍过。
既然带上了林叶,芈润就不可能分开。现在芈润与林叶形影不离,生怕有哪个不长眼睛的惹了林叶,动了胎气,那就麻烦大了。
马车驶到学宫门口,嬴政拉着林叶,上前弯腰一礼,言道:“诸位族公这么远跑来嬴政很是惶恐,还学宫内部,有什么想问的,嬴政都会让大家满意。”
众多皇族还礼,毕竟嬴政还没有亲政,不需要行的君臣之礼,稍微表示下即可。
林叶眼睛很亮,拉着芈润的手,急匆匆地来到一位老者的面前,轻轻地捏了捏他的肩膀,脸色愁苦地言道:“我的嬴匹老祖宗,您要来咸阳,应该提前通知一下叶子,不然几位太后会怪我不懂事。”
又对旁边的一位年轻人骂道:“该死的嬴柯,为什么带老祖宗来这里?这大冷的天,万一冻着了,你死一万次都不能赎罪。当年我是怎么教训你的,你都忘记了吗?身为皇族子嗣,人品可以无所谓,但一定要懂孝道,等此间事了,看我怎么揍你。”
这位年轻人还很小,连十二岁都不到,脸色瞬间垮了下来,嘴角嘟噜地言道:“我的叶子姐姐,这里还有外人在,就给我点面子。何况老祖宗来此,他岂能听我的?”
林叶骂道:“对于孝道,有没有外人都可以说,你做错了。老祖宗只有你一个嫡系血脉,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万一倒下了,我该怎么向先王交代?”
又对嬴匹软语轻言道:“老祖宗啊,您也不要多说话了,大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其他人我可以不管,但是您的身体,绝对受不得风寒。大王,叶子有孕在身,不方便搀扶老祖宗你把嬴匹老祖宗背进去,要住最好的宫殿,再加点暖炉,火要加到最热。”
嬴匹张了张口,林叶根本就没让他说话,言道:“请老祖宗什么都不要说,您一声不吭地来到咸阳,叶子有罪呀。无论如何,都请进去了再说,都怪嬴傒伯伯这么多族公过来,也不向宫里通知一声。大王很少出宫,与许多爷爷都不认识,如果说话还在宫门外,那也显得太生分了。”
在林叶的暗示下,嬴政背起嬴匹就走。嬴匹都老的快进棺材了,岂能跟身强体壮的嬴政较劲,趴在嬴政的背上,只是一个劲地叹气。这事怎么整成这样?只是随着大伙闹一闹,也没想真的惊动宫里,却让年轻的秦王来背自己。
这事肯定会传进宫里,那几位太后,会怎么看他?嬴政毕竟是君王,哪怕是个还没有亲政的年轻小伙子,但也是皇族认可的大王。君臣有别,上下尊卑的规矩都不懂,事后难免会被人埋怨。
嬴傒、昌平君、商公等人也傻眼了。林叶连嬴匹都认识,看那模样,关系还很熟。这让嬴傒心里五味陈杂,一股脑的晃荡,人家点了你的名,就会把这起事件按在他的头上。真是冤枉啊,族里来了这么多人,他这个本族之人能不来吗?
大家虽然对咸阳学宫不待见,但是也不敢明着反对大王和几位太后的意见。何况诏书已下,学宫已经建成,造成既成事实,来多少人都收不回的。
看见几人把嬴匹背了进去,他们迷茫了,这门进还是不进?嬴傒翻了翻白眼,道:“嬴匹大人都进去了,我们还逞什么能?没有大人带头,难道还想在街道上过夜?”
嬴傒抬脚就跟了上去,并且与林叶低声地说着什么。昌平君、商公等人还没有说话,两族之人就跟随了进去,两人面面相觑,同时叹了口气,跟随。
在林叶的身边,嬴傒低声地言道:“小叶子,嬴匹大人来到咸阳,我也是今日才知晓,根本没时间通知宫里,你们就来了,此事可怨不得我。你也知道,我家的几个小子都跟大王从小相熟,学宫建不建,对我家有什么影响?”
林叶低声埋怨道:“那大伯为什么站在最前方?华阳奶奶说了,务必不能让老祖宗在咸阳出事。大王前脚刚走,你们就来了,还不带护卫,大街上人来人往,万一老祖宗有个闪失,族人会怎么看大王?”
不说不知道,林叶这么一说,嬴傒也吓了一大跳。
普通皇族也就罢了,但是嬴匹的身份地位太高,对皇族影响太大了。嬴匹是什么人?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亲堂弟,连嬴稷都要喊一声族叔。先王们都去了,嬴匹都快百岁了,依然没有死。
他就是嬴氏皇族的寿星,是活的最长久的一位皇族,年轻人私下里都亲切地喊他一声老祖宗。正如林叶所说,他们来了,身边连个护卫都没有,在大街上站着,万一出现刺客怎么办?不但嬴政有麻烦,他们跟随的人都难辞其咎。
看着嬴政背着一位老人进来,荀子、尉缭、邹衍等人急忙迎接。远处的对话他们都听到了,直接带着众人最大正德殿。
殿中,嬴政也不需要人多问,直接将嬴匹扶上最高位,并且站在一旁,聆听教诲。自己不认识他,但是林叶对他这么尊敬,绝对是位不能惹的老家伙,他的地位绝对在皇族非常有影响力。
让自己背他,他绝对能受的起。
看着嬴政小心地站在身边,嬴匹老脸一红,毕竟是大秦的王,难道让他就这么站着说话?将嬴政拉到自己身边,并肩地坐下,叹道:“大王啊,老臣有罪呀,不是给你暗示了吗?此次来闹,只是让族人吐下心中不快,闹过就没事了,我们不敢违反大秦律法。”
“这么多年来,大秦风风雨雨都闯过来了,岂能在尊卑上出现问题?今日你背了我,估计回头夏姬太后,就会埋怨我为老不尊,丢了皇室的脸面。早知道你会再次返回,说什么我都会劝住族人们不要来闹,徒让别人笑话我大秦皇族。”
嬴政笑道:“政儿与嬴匹大人第一次见面,叶子是我最宠爱的妃子,她叫您为老祖宗,我以后也叫您老祖宗,那样显得亲切。大秦律法严谨,各种规章制度,条理分明,但有个规矩必须遵守,那就是孝道。能够背老祖宗,也让政儿沾上了福气,有您的,我这个秦王位置,坐的才踏实。”
“我背我家老祖宗,人知道了,只会说我的好,不会说我的坏,那我为什么不去做?本王做事,堂堂正正,太后们更乐意见到这一幕。老祖宗啊,不管此间有何矛盾,今晚您必须随我进宫一趟,否则我无法向太后交代。”
嬴匹感慨道:“既然来都来的,确实要入宫去见些旧人,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久了,宫里还有点惦记的事,到时候还请大王提携一下。如果应了此事,无论皇族再怎么闹,我都可以平息下去。”
“两位太后不愿见我,可我还是来了,有些事情,必须要让大王知道,你才能毫无顾忌地去做大事。大秦的王,不能有羁绊,无论是皇族,还是太后。”
此话说的斩钉截铁,嬴政心里一阵悸动,此话太对他的心了。一直以来,嬴政只看到表面上的那些人,但是芈嬴两族更多的人,他都没见过。皇族存在了这么久,其中肯定也有各种矛盾,不了解这一切,就把握不住彼此的关系平衡。
矛盾积累的太久,就会出现各种变数。
b
第七卷 第九十四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皇族不是铁板一块,很早的时候,嬴政就认识到这一点。
芈嬴两族有矛盾,两族内部矛盾还很大。芈氏内部有华阳夫人和昌平君的意见不合,嬴氏内部更是派系众多,想要理清这一块,至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
至少坐在身边的这位老祖宗,嬴政就没有听过,或许林叶跟他说过。可惜嬴氏子弟那么多人,大家都姓嬴,只要没见过面的,嬴政哪里记得那么清楚。何况还有许多不姓嬴的,也有姓赵的,姓秦的等等,那些人也是嬴氏皇族,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现在的嬴政能分的清楚。
可他是秦王,理不清自家成员的关系,以后会出大乱子。一直在宫里因为各种事务繁忙,根本没有时间想到这一块,还是林叶交游广阔,各家有身份的人,她都能认识,带着她出来,算是带对了。
看着皇族的那些人,嬴政心里底气很足,嬴氏皇族居然有这么多人,那可都是自己的本族人。来的这些人,并不是当初效忠他的人,如果能将这股力量抓住手上,无论商公、或是幕后的墨舞安怎么折腾,都翻不起浪花。
与此同时,耳旁传来钟离的传音,道:“他们跟叶子很熟,年纪幼小的皇子公主,公子可以招进宫里来叶子带着他们。这股势力,我们要争取,嬴成、嬴皓、嬴虚等人毕竟是少数,放在整个皇族里根本不起眼。”
嬴政暗地里点了点头,开口言道:“老祖宗,我知道建立学宫,会损害许多人的利益。许多人都问过我,大秦以商鞅变法开始,壮大了国力,可是商鞅却死了。”
“张仪定下计策,兼并了巴蜀,却被放逐;范雎远交近攻,却冒犯了先王,被赐予毒酒。”
“那些为大秦效忠的能人异士,都逃不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建立学宫,我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得罪了许多人,就连学宫的许多老师,都怕自己没有好下场。”
“有我在的一日,他们不用担心未来,如果哪天我死了,继承者会不会报复学宫的人?请老祖宗给我句准话,只要我嬴氏皇族认同了学宫,哪怕后继者上位,也不会杀害那些贤臣。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可以满足族人的要求,只要你敢提,我就敢妥协,这样才能安定团结,大秦的战车才能走的更稳。”
听着嬴政说的这些话,人摒住呼吸,凝神静听,正德殿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这些问题,与皇族干系太大,不得不仔细去听。学宫众人,更是热切地等着,如果能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咸阳学宫虽说建立起来了,但是其中隐患太大,许多人都对未来看不真切。建立学宫,受到的阻碍太大,那些人拿嬴政没有办法,但是拿捏学宫中的人,还是很容易的。
除非你永远不出学宫大门,不然就躲不过这方面的危机。何况以嬴政的性格,不可能年年在宫中不出,以他往年的作风,离开咸阳都是家常便饭。比如大秦最精锐的禁卫军,一直在秦氏牧场训练,那是嬴政的亲兵,自然会经常过去。
高座上的一老一少,才是最能拿决定的人。就算太后插手的事情再多,对他们来说,还是相信男人说的话。女子性格善变,做出的决策总有点不靠谱,唯有秦王和皇族资历最老的人说的话,他们才会真的认同。
嬴匹问道:“政儿身强体壮,你的子嗣大多在襁褓中,能强于你的合适族人,基本上找不出来。你还要为死后的事情担心,难道你怕自己死的太早吗?”
嬴政点了点头,叹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我亲政的那一日,就会立扶苏为太子。可是他还太小,根本难当大任,不怕老祖宗笑话,我胆子很小,非常怕死。可有些事情,必须要做,不然死的人会更多。”
“我担心的是,怕自己活不了十年,因为想杀我的人太多了。十年能不能挺过,都变得艰难,所以要早做打算,大秦不能君王毙命,而造成更大的动荡。”
“族人内部可以私斗,那都是在君王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可控性很强,才不怕生乱。可万一我了呢?那就会引起手足相残,大秦分裂的局面。”
“学宫在我亲自主导下建立起来,我就要对其负责,今天来的是老祖宗,明天又会来谁呢?我甚至连许多族人的面都没见过,万一惹怒了谁,君权的稳定,只能痛下杀手。可我根本不愿看到那种场景出现,所以请老祖宗告诉我,族人们需要什么。”
就这么直接地开条件,谈利益许多人眼界大开。嬴政的意思众人都听的出来,今天谈好了彼此都能满意,那么明天就不能再闹了。
倘若天天有人跑到学宫这里堵门,那就是逼着他发飙。在这个时候谈这样的话,时机把握的恰大好处。以一位秦王的身份,主动背嬴匹学宫,说明嬴政心里将嬴氏皇族看的比谁都重。
这些条件,只有皇族才有资格与他谈,至于那些非皇族的权贵,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以嬴政现在掌握的权势,完全可以对不屑一顾。他真的把嬴氏看成家人,并且当着学宫众人的面说了出来,那就是让大家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
嬴匹深思了片刻,这才言道:“身为我大秦君王,当然要杀伐果断,有气魄,才能做好真正的王。政儿是个孝子,对长辈都很敬孝,比许多皇室子弟强多了。”
“因为你太孝,所以赵姬太后甘愿陪同你冒险,为你私发诏书;华阳夫人顶着巨大压力,宁愿得罪夏姬太后,也要维护你的地位。你的侍女要杀了那个人,与夏姬死拼,君王做事,岂是后宫能干预的?可你还是救了夏姬一命。”
“至善至孝之人,但是还不够铁血,心软是你最大的弱点,所以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你,分担你的担忧。所以你要迫不及待地建立学宫,将能用的人全部提拔上来。”
“我不会让人阻止你的决定,但你要给我一个保证,以后大秦入朝为官,优先皇族中人。等回去以后,我会让赋闲在家的族人,逐个地来学宫报道,学宫必须全力栽培。只要有才,就必须优先录取,答应了此事,我会让嬴氏一族为你所用,这是我的承诺。”
竟然这么简单?嬴政心中喜忧参半,要求的太少了,毕竟是嬴氏皇族,岂能与民间之人混在一起?
深思了片刻,嬴政坚定地言道:“老祖宗要求的太少了,此事我可以当着众人之面,以大秦君王的身份起誓——凡我嬴氏族人、芈氏族人,都可以来学宫学习,以第一优先资格晋升。”
“既然是皇族,就应该按照中原传统,要有个上下尊卑的概念。而学宫有的民间之士,如何体现皇族的尊贵呢?我的决断,就是在学宫开辟一处专门为皇族之人学习的宫殿,不管你有没有才,只要是皇族,都可以入驻进来。”
“只要学有所成,就可以破格录用,入朝为官为将。每年招收一次,学期五年,有没有才能,在五年内即可看的出来。荀子老师,您是学宫祭酒,嬴政的这个提议,学宫能满足吗?”
荀子当场拍板道:“建立咸阳学宫,一为稳固皇权,二为吸纳各家人才,三为学术交流春秋百家争鸣的盛世再次绽放。学宫的建学目的,最主要的是能知礼识物,服务的就是皇族,如果皇族都没有特权,那么咸阳学宫,为的是哪般?”
“我会请鲁勾践大师,以帝铭府为主建筑物,再次修缮一新,专供皇族子弟前来学习。其中以嬴氏为主,其他皇族为辅,甚至连列国逃难而来的皇族,都能为大王效力,不知可否。”
嬴政当场起身,大声言道:“此言大善。本王准了。”
又弯腰对嬴匹一礼,言道:“老祖宗,不但如此,皇族来学习的人,都可领詹事虚衔,佚五百石。毕竟不是入朝为官,减少一千五百石,众臣才能心服。”
嬴匹眼睛一亮,这一招太妙了,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如果还不懂得做人,那就真变成胡闹了。有这么大的好处,皇族子弟绝对会将学宫挤破,这单独建立起来的府邸,用的恰到好处。
嬴匹立刻点头,言道:“遵大王令,嬴匹极力赞同,商公、芈启、嬴傒等人,尔等可有意见?”
几人互视了一眼,同时言道:“遵大王令。”
就算再挑剔的商公,也挑不出毛病出来。皇族有这么多人在场,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就变成铁一般的事实。等朝议提议,自然无人敢反对,谁要是反对,就是与整个皇族做对,直接将你打成造反份子。
虽然付出了这些,但是学宫众人的脸上,都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