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刺客列传-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王贲占领魏宫,将大梁城控制住以后,宣告魏国被灭。

    这条消息很快传向中原各地,水淹大梁城,秦国以微小的损失,吞并了楚国。那些损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咸阳城,秦人们都走出家门,每个人的脸上都流出喜庆之色。拿下了魏国,秦国坐拥中原半数领土,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秦宫之中,嬴政更是龙颜大悦,大肆进行封赏。

    华阳宫,华阳夫人也很高兴,但她也懂得水淹大梁城的弊端,特意把嬴政拉来用膳,还是要对他嘱咐些什么。

    华阳夫人言道:“水淹大梁城,确实有伤天和,供奉们会有意见。”

    嬴政笑道:“那又怎么样?我已给出三天时间,所有人都知道大梁保不住,唯有魏王还存有幻想。造成这一切的结果,就应该让死去的魏王去背,成王败寇,乃是天下致理。”

    “秦魏之战,如果大秦败了,我自当承受皇族的责罚。现在我大秦胜了,还有何人敢责骂本王?奶奶啊,不要把供奉们看的多么高大,供奉也是人。到了我这样的地位,不能为我所用之人,就不需要给他们任何面子。”

    华阳夫人还是叹道:“供奉们的实力太强了,你这么不留情面,未来也是一场麻烦。”

    嬴政认真地言道:“从我出生到现在,就没有受过任何供奉的恩惠,那些人一直冷眼旁观,成为君王们的一根刺。我大秦是要统一天下的,当中原一统,成就帝王之位,就会收缴天下不听话的武力。”

    华阳夫人摇头叹道:“太急了,就算有这个心,也不要提前表露出来。从零羽当上了戍卫军统领,我就知道你要动手了。民间势力要打压,但是供奉们乃是中原支柱,现在你将他们得罪的那么狠,以后匈奴之战,那些人就不肯尽心尽力了。”

    嬴政言道:“奶奶知道现在禁卫军的战力吗?不是孙儿夸大,只要五十名禁卫军士兵联手,组成战阵,就可以围杀一位巅峰极品强者。羽儿这些年做的很好,给我训练出这样的八千禁卫军,哪怕不用供奉们,未来与匈奴交战,孙儿也有信心取胜。”

    听到这样的话,华阳夫人还能怎么说?现在的嬴政,不断地取胜,已经快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其他人的意见很难听的下去。

    华阳夫人言道:“政儿想什么做,就放手去做吧。奶奶最关心了,还是秦楚之战,也不知道李信打到了哪里。秦楚之战,必须要速战速决,时间拖延久了,兵力上就会显得吃紧。”

    嬴政笑道:“奶奶放心,我已传令各地兵马,不断地向李信支援。只要李信能围住寿春一个月,就算完成了任务。为了这一战,我大秦准备了许多年,不可能在这上面出现差错。”

    “现在我在考虑的,反而是燕国。等楚国拿下后,就要对燕国动兵,如何牵制住燕国的戍卫军,成为大秦首先考虑的问题。这些我准备交给羽儿去办,反正她也快要去雍城了,应该能想出个妥善的办法出来。”

    祖孙两人,在那里慢慢地谈论着。

    魏国有巅峰极品强者出手,那么魏国肯定也会使用戍卫军,如何限制戍卫军,成为秦国首要思量的。

    原本对秦楚之战信心满满的嬴政,却在几天之后,彻底改变了想法,甚至出现惊慌的神色。

第九卷 第七十七章 秦楚之战() 
    

    秦楚战场,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项燕始终没派出大军阻击,李信巡查了洪河一线,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好像这里不是楚国的土地。2yt

    这样的形势,让许多人看不懂。列国之中,北方列国不习水战,没有哪国懂得楚国的战法。楚国开国九百多年,比周朝建立的时间还久,荆楚之地,向来是楚国的战场。

    历史证明,楚人在这里繁衍生存,不是没有道理的。哪怕周朝统一中原,楚国也只是纳贡称臣,也没有被周王室侵吞一寸土地。对于中原人来说,北方以姬氏为主,南方以芈氏为雄。

    项燕军迟迟不动,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但问题出在哪里,无论是嬴政、胡姬、魔算,还是鞠武、荆轲都不清楚。人们不禁怀念孟姜,如果孟姜站出来说话,以紫萱公主的才智,肯定能猜到项燕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管楚国有什么阴谋,李信自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秦国必然能打败楚国。与蒙恬打了个招呼,在李信的带领下,秦军二十二万主力渡过洪河,向东挺进。

    洪河对岸,有着广阔的平原,只要进行野战,李信还真不怕什么。可渡过河,又前进了三十里,扎下营盘以后,项燕军依然没有动静。李信每天跑到项燕阵营前叫阵,项燕高挂免战牌,无论李信怎么叫骂,楚人就是不战,完全摆出一副长久消耗战的姿态。

    这样的情况,李信就急了,想要进攻寿春,就必须解决掉挡在面前的楚国主力军。如果绕过了项燕军,很有可能被人家包饺子,这可不是李信愿意看到的。

    白天不战,天天晚上被楚人散兵偷袭滋扰,秦军烦不胜烦。

    听到这样的战报,咸阳的众多智谋之士,同时大喊一声不好,全都来到嬴政的面前,劝嬴政让李信退到洪河北边,以免后勤被楚人截断。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项燕迟迟不动,肯定在打后勤的主意。秦国的后勤补给,里面有哪些后勤官,行走的路线,昌平君芈启非常清楚。嬴政自然明白这点,急忙传令出去,却没有一点消息反馈。

    嬴政、尉缭、蒙武、李斯等人着急,君王之令,李信哪怕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要给出自己的意见。可李信居然联系不上了,咸阳只能联系到的蒙恬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秦国失去了对洪河对岸的消息。

    蒙恬也第一时间传回消息,就在李信渡过洪河三天以后,围绕洪河各条支流的河道,出现了大量的渔船。那些船都很小,但是数量太多,完全掐断了主力军与蒙恬军的联系。

    听到这个消息,尉缭急得团团转,言道:“北方人不习水战,那些河道上出现那么多渔船,我大秦根本派不出像样的战船对抗。后勤中断,项燕又不战,只要拖延几个月,李信军将不攻自破,我们还是小看了楚国战力。”

    “过河的只有主力军有二十二万,项燕军有三十五万,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们这边,必须让李信尽快撤退。只要退到北岸,隔河相望,我方后援兵力就会跟上,楚国岂敢与我大秦拼消耗。”

    蒙武叹道:“兵力太少了,后勤补给跟不上,很可能引起哗变。切断洪河,没有后援,李信别说围困寿春,很可能被项燕反包围。”

    嬴政心里也很急,可战事进行到这一步,他已经不能再做什么了。这个时候,牧场的零羽传来消息,她已经派出金铜统领一百禁卫军,秘密偷渡洪水,务必让李信撤回来。

    嬴政、尉缭等人眼睛一亮,大军过不了河,但是以高手组成的小规模团队过河传令,还是能办到的。李信主力军那边的军粮起码还能坚持半个月,此事还有转机。

    可他们不知道,当金铜到了李信大帐,看到了情况又是另一番情景。所有秦军将领,全都耷拉着脑袋,士气极其低下。当金铜传完嬴政的军令,许多人都摇头叹息。2yt。org

    李信憋闷地言道:“想要撤回,除非能开辟出一条稳定的河道,可这里有二十二万大军,都是不习水战的军中兄弟,如果楚人半渡而击,损失就太大了。没有完全的准备,本将不敢冒这个险。”

    金铜惊讶道:“李信大哥,项燕就在对面,难道你连楚人的兵力分布都不清楚吗?”

    李信坦诚地言道:“项燕军一直高挂免战牌,营盘扎的很结实,并且设置了大量的陷阱和土坑。十几天都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根本不知那里有多少人。派过去打探的斥候,只要深入敌营,就没有一个能回来。”

    身边一位偏将恼怒道:“更可气的还在后面,项燕天天晚上袭营,如果大军盲目的撤退,很可能被项燕大军追击。我们也曾诱敌几次,但是只有几千人的追击,发现不对,远远地就撤退,根本就不与我军作战。看对方的意思,就是不让我军渡河。”

    项燕的心思,所有人都明白了,李信想要将决战之地放在平原,他就会将决战之地放在洪河。如果双方都不妥协,那就只能这么拖着,大家都拼消耗得了。秦国国力虽然比楚国强,但是李信的主力军,可拖不了那么久,连一个月都拖不起。

    李信叹道:“金铜妹子,哥哥我老实交代,大王曾有嘱咐,秦楚之战,贵在速战速决,所以渡过洪河的主力军,我只携带了二十天的口粮。只要灭掉项燕的野战军,围困住寿春以后,后勤就会补上。”

    “可我们根本没想到,向来作战勇猛的项燕,居然不与我军决战,死死地把我咬在这里。现在是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弄的我左右为难。”

    金铜倒吸了口凉气,已经过去了十几天,军中口粮只有五、六天,只仗还怎么打?这么多人过河,起码也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项燕肯定会在洪河上展开决战,水战恰恰是秦军最不擅长的,战之必败。

    所以李信根本不敢退,能坚持一天是一天,实在拖不住了,才会考虑撤军的想法。

    大帐外又传来厮杀声,所有秦军将领相视苦笑,项燕又来扰营了。秦军的任何举动,都会被人家看在眼里,那就更不敢轻易撤军了。

    其中一位将领咬牙道:“大将军,此次袭营的有一万多人,说明项燕每天都在增加兵力,就是让我军不能撤退。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大军全体出动,也去进攻项燕营盘。”

    又以为将领皱眉道:“这也太冒险了吧,就算攻破了阵营,也无法消灭楚军主力,对大局影响不大。”

    李信咬了咬牙,道:“那就连夜攻营,就算消灭不了楚军主力,只要抢占了项燕的营盘,不但能多杀些楚兵,对楚国进行消耗,还能抢夺粮草。总之不能再拖了,如果军中士兵知道口粮不够,很容易引起哗变。哪怕没什么效果,提提士气也是好事。”

    大帐里的人都点了点头,他们本来士气低落,如果再不打一仗,估计决战到来之时,也打不赢楚军。

    众人统一了意见,李信一声令下,二十二万秦军全体出动,连夜向项燕军营寨进发。面对这个形势,金铜也很无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只能随机应变。自己带来的君令,李信根本无法执行,项燕明摆着一个坑让秦军跳,要将决战之地放在洪河,秦军哪能如他的意。

    秦军点起火把,浩浩荡荡地向敌营攻去。面对这股战力,那些扰营的楚兵全都做鸟兽散,吓得远远地逃离。秦军斥候们很快清理出一条道,再攻城车的几阵撞击下,营们被撞开,李信大军全体冲进了敌营,所遇的抵抗微乎其微。

    金铜在马上拉住了李信的手,担心道:“楚军兵力比我们多,怎么抵抗力这么小,这里面有炸。”

    李信咬牙道:“就算有炸,我也相信秦军的战力比楚人强,我们不能再拖了,起码要抢夺更多的粮草,才能进行后续的战事。”

    金铜也想不明白问题出现哪里,只能跟在李信的身边。

    再次进入,秦军主力全部到了营寨之中,不用李信吩咐,许多士兵去寻找项燕军的粮库。

    突然一位将领大声言道:“大将军,我们中计了,这是一座空营,楚国主力都不在这里。”

    此话刚说完,营寨周围出现无数火把,放眼望去,起码不下于四十万数量,将整个营盘团团围住。

    只听见一个爽朗的大笑声,道:“李信小儿,你中计了,明年的今天,就是你是死期。”

    项燕大手一挥,整个营寨火起,各种火箭射出,秦兵不断地倒下。李信疾呼大军冲去,却在无数的绊马索、铁钉、拦马桩阻挡,根本冲不出去。

    在大火之中,众多秦兵挤在一起,被活少烧的东逃西窜,死伤无数。

    几位副将带着身边的嫡系军,以性命的代价,总算冲开了一条道,掩护着李信冲了出去。却又不断的被楚军追杀,好似整个平原,都是楚兵,秦国的旗帜再也看不到多少。

    秦军一路逃到了洪河前,李信也管不了那么多,派出三万兵力阻挡楚军,余下的人全部利用来时的船只渡河。在河中央,出现无数的渔船,不断地凿穿船底,许多秦兵被淹死在河中。

    项燕军渡过洪河,依然在追击,追击到棠溪,李信调出剩余的部队,被项燕击败。李信与蒙恬军汇合,依然战败,加速了秦国的败亡。三昼夜的厮杀,秦军连日所筑营垒,都被楚军攻破,整整二十二万大军,能逃回的不足两万人。

    直到秦国后援兵力到来,才阻挡住项燕军的攻击,李信和蒙恬才能逃回秦国。等王贲接应到李信的时候,清点下伤亡数字,所有秦军将领都惊住了。

    都尉一级将领七人阵亡,三百禁卫军死伤大半,甚至连金铜也中箭昏迷。没过一夜,也死在了军中,哀嚎一片。

第九卷 第七十八章 哀嚎阵阵() 
    

    咸阳城的秦人,在秦魏之战的胜利,喜悦没几天,就得知秦楚之战的失利。2yt那个死亡数字,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夜夜哀嚎阵阵。

    整整二十万兵力,全都战死。就算当年列国联军,攻破函谷关,秦国也没有遭受过这样大的损失。

    双线作战,本身兵力就吃紧,秦国一下损失这么多,短时间内根本填补不了。

    当李信战败的消息传来,嬴政当夜前往宗庙,跪在历代先王牌位前,不断地忏悔着自己的过错。战败不可怕,丢失的城池以后可以再夺回来,但是死亡的数字不断地上升。

    项燕三天三夜的追击,整个秦军已经形成溃败之势,甚至连累到王贲所带来的兵力,又损了三万秦兵,才阻挡住项燕军的攻势。这一战,秦国损失的兵力起码在二十五万左右。

    那些可都是能打仗的老兵,直到零羽带着三万戍卫军出现,项燕才带兵撤回,将楚国的众多城池严密布防,盯着秦国的一举一动。秦国损失这么大,无论如何都要回击的,项燕已经排开了阵势,等着秦军再次到来。

    嬴政哪里敢再派兵伐楚,死去那么多兵员,丢失的城池,大量的军资辎重也被项燕夺去,想要开战都难。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一场战役不是那么容易打起来的,只要后勤跟不上,调再多的兵也只是损耗国力。

    这一战,给嬴政浇了一头冷水,彻底浇醒了他。开战之前,选李信而不选王翦,以李信的头脑哪里玩的过项燕。特别是舍不得多出兵力,越是舍不得,损失的越多。在整个战略上,嬴政就输了,输给了负刍。

    楚王负刍可不是魏王,楚国也不是魏国,负刍的才能嬴政很清楚。芈启只要敢回去,他就敢用,并且给予项燕毫无保留的支持。本来兵力就不如楚国,楚军战力在南方很强,太多的胜利,冲昏了嬴政的头脑,秦国岂有不败之理。

    秦氏牧场,当李信抱着金铜的尸体,随同王贲、蒙恬等人到来的时候,整个牧场哭声一片。他们身边拉着一具具禁卫军的尸体,整个牧场蔓延着哀嚎的哭声。

    普通士兵死的再多,牧场的人都不觉得悲伤。只要是军中之人,马革裹尸才是最好的归宿。可这一战,本就不是禁卫军的事情,而是零羽自己的主意,就怕李信、王贲等人被人刺杀,才派出去的。

    禁卫军的战力,军方的人都清楚,其战力比戍卫军都要强,那可是嬴政的花了大代价才打造出来的嫡系部队。不到关键时刻,绝不让禁卫军出手。可惜这一次,里面许多人死在了乱战之中,甚至连金铜都死去,岂不哀恸。

    看着跪在面前的李信、王贲等人,失魂落魄的零羽没有一句苛责,只是抱着金铜的尸体,亲手立碑。

    “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在军中做事,迟早会死在战争之中。”

    “我的金铜妹妹,死的值了,李信兄弟能带回你的尸体,也算仁至义尽了。”

    李信痛哭道:“我实在没脸回来见统领大人,金铜妹妹是为我而死的,要不是她为我挡了那一箭,我可能早就死了。什么惩罚我都认了,但我现在还不能死,我必须要给妹妹报仇,必要攻破楚国,杀死项燕才行。”

    想到与金铜的过往,那时候李信还是城卫兵一员,金铜就在牧场训练,两人时常打交道。这也是零羽为什么派金铜去传令的原因,因为金铜说的话,李信就会信。

    没诚想,金铜去是去了,但回来的却是一具尸体,李信难辞其咎。归来时,他没有先去章台宫服罪,而是先来牧场,等着零羽给他的惩罚。

    金铜之死,对零羽打击很大,聂家先是银铜死了,现在金铜也死了,可她还不能倒,还要努力振作起来,以免带来太多的情绪。

    零羽没有责骂李信,甚至没有回他的话,手上不停地刻着墓碑,嘴里也在念着:“嬴朿,禁卫军百夫长,巅峰中品高手,死得其所。”

    “芈倥,禁卫军小队长,巅峰初品高手,死而无憾。”

    “魏云,禁卫军成员,巅峰高品高手,……。”

    “……”

    一个个名字,如数家珍地念着,当数完两百多位名字,亲手立完碑,零羽言道:“你们都回家了,落叶归根,姐姐亲手帮你们入土。”

    一座座崭新的坟墓,耸立在面前,与附近的银铜之墓处在一起,整个牧场人更是痛哭不止。

    收拾下低落的情绪,零羽抬头厉喝道:“都给我停下,从现在开始,谁都不许哭泣。”

    “身为禁卫军,马革裹尸,乃是最好的归宿。我的妹妹金铜也死了,但我却很高兴,起码她不是被人阴谋害死,而是死在大秦的战场上。我聂家本来就是刺客集团,刺客中有句话说的很好,当你提起剑时,就要有被杀的觉悟。”

    “所以大家都不许哭,他们死了,只因为实力不够。如果他们都是巅峰极品实力,带几个人从战场上撤回,又哪里会死?凡我牧场之人,都要引以为戒,平时更要加强训练,达到我提到的训练目标,你们听到了吗?”

    牧场众人忍住泪水,齐声道:“我们不哭,请零羽姐姐节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