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食堂吃饭。你们会尝到虽不豪华,但却正宗的中国饭菜!然后你们可以坐班车去南京市区玩,晚上十一点钟在中山门集合,坐班车回来!”

“好,现在是六点钟,”她看看表,然后拍两下手掌,“赶快去吃饭!”

走廊上“哄”的一下,所有德国年轻人都心痒痒的,按耐不住,前呼后拥的朝外跑了。那个叫海因茨的倒霉鬼,也没人去想他了。

……

按照向小强的“精神”,李根生已经跟后勤参谋长说过了,明、德两国官兵待遇完全相同。本来是准备着让这一千多德国军官到专门的食堂吃饭、并且伙食从优呢,现在为了体现这种平等精神,1300名德国军官被分到四个军官食堂里吃饭,和明军军官混在一起。

为此,几个军官食堂又紧急从冷库里拉出了好几吨猪肉,加紧炖了好几倍的红烧肉出来,以确保“德军能吃到一斤肉,明军也能吃到一斤”。

食堂里,德语和汉语夹杂着,吵吵闹闹,熙熙攘攘,不时有某个地方发出哈哈大笑,或者是餐盘扔在地上“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起哄声音。

食堂柱子边,五大三粗的宪兵站了一大溜,戴着臂章,腰间挂着军棍和手铐,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哄哄闹闹的两国官兵,随时准备扑上前去按倒抓人。

吃饭时间还没过一半,四个食堂已经发生了六场打架了。都是发生在明军和德军之间,还好每次都被旁边的宪兵扑上去,及时按倒了,没有发展成群殴。

对于这种打架的,宪兵绝不含糊,一律当场按倒,然后掏出手铐,直接反拷上拉走。然后不论明军德军,全部关禁闭。

至于打架的原因,根本不需问,也问不明白。没什么别的原因,这种两国年轻人大量的突然混到一起,又是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交流不畅,再加上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互相看不顺眼,不打架才怪呢。

德国军官人高马大,又强壮,所以德国人总是想单打独斗,一旦一对开打了,周围的德军军官就会围在那里大声叫好。但明军军官总是很吃亏,一般开打几下子,就被打得躺在桌子上了。然后旁边的明军就会一拥而上,捉住那个德军狂扁。这时候宪兵也就冲上来了。再晚一点就是群殴了。

由于总是处理的很及时,这种小冲突也仅仅局限在“个体的打架发泄”的程度,没有升级成群体性的敌对情绪。

……

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是没有被某处的打架打扰,还是在专心打饭吃饭。尤其是今天的伙食突然好了起来。明军和德军的年轻人混在一起,排着队从窗口前过,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玻璃后面的几口大锅。

一大块米饭、两大勺炒菜,如果是明军军官的话,大师傅会问一句“吃鱼吃肉?”,如果说吃鱼,那就是一整条烧鱼给放到米饭上。但对于德国军官,大师傅连问都不问,直接就是半斤重的一大块红烧肉从锅里捞出来,扔进餐盘里,餐盘都给压的一沉。

虽然都是大锅菜,明军官兵看来很粗糙的食物,但在那些德国军官看来已经是无上美味了。这些神奇的炒菜,还有“用各种东方香料加酱油炖熟的猪肉”,简直就是在柏林的上等餐馆也吃不到。

“那些傻瓜,”一个德国中尉瞥着远处打架起哄的人堆,歪头躲过飞来的筷子,嘴里大嚼着红烧肉,含含糊糊地道,“有那么好的东西吃,还要打架……”

“呀……呀……”

周围的好几个德国尉官也是大嚼着红烧肉,点头赞同。

……

角落的一张桌子旁,几个德军高级军官凑在一起,边聊边吃饭。这几个人大都是校官,其中还有一位将军。

这个将军正是少将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心情很是不好。他在德国刚刚得到希特勒的重用,刚成为装甲兵总监,就被莫名其妙地派到地球的另一端来了。

装甲兵是他所热爱的事业,而且德国现在刚刚开始重建军队,有了一支虽然弱小、但已经成型的装甲部队,正是他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但是,这一切就是因为圆首为了得到那三艘老旧的军舰,就把自己给“流放”了!

不仅是自己,跟着自己一起被“流放”的,还有自己300名优秀的部下,和1000名优秀的飞行员。在他看来,这些人才都是德国军队未来建设的希望,都是未来机械化战争的骨干力量,现在就被目光短浅的圆首这么抽空了。

古德里安很佩服跟圆首提出这些要求的那个家伙,那个大明帝国的小年轻。在他看来,那个小年轻要的都是好东西,都要在了点子上。

就在前年演习上,自己的坦克方阵从圆首的面前隆隆开过的时候,圆首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显然没有三艘大军舰有吸引力。

唯一让古德里安有点欣慰的,就是圆首总算告诉他,他们的离去还能为德国换到一套先进坦克的图纸。这样看来,圆首好歹没有把装甲部队的建设抛在脑后。

古德里安已经48岁了,按照条约,他要带着德国军官团在地球的另一端“志愿”服役至少七年。这七年正是德国国防军飞速发展、重新壮大的时间。而在这七年中,自己却要远离德国军界。也就是说,他作为将官最黄金的岁月,将被束缚在这块亚洲土地上,而在德国国防军中的前途,将彻底葬送。

……

古德里安表情阴郁,听着餐桌上的几个下属小心翼翼地说笑,同时麻木地用勺子把盘里的炒菜送进嘴里。时不时地瞥一眼远处发生的起哄推搡。

这鬼地方,糟透了!

但是,慢慢地,他感到了气氛有点不对劲。食堂里渐渐静下来了。刚才的大声吵闹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嗡嗡”的小声议论。

自己同桌的几个下属也停止了谈话,抬着头,慢慢咀嚼着,望着自己身后。周围所有的军官们都朝着自己这边望过来。

古德里安回过头,看到一个年轻的明军军官站在那里,端着一盘饭菜,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只是这个明军军官虽然年轻,却军衔了得——是中将。

古德里安知道笑嘻嘻地盯着自己的这个小年轻是谁了。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34集 闪击英雄

在众目睽睽之下,古德里安盯着向小强足足看了半分钟,最后终于勉强挤出了一点笑容,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

周围声音“哄”地大起来,很多人都放松地说笑起来。

这些德军军官都知道,他们爱戴的古德里安将军这一路很不爽,而造成这一不爽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个笑嘻嘻的年轻中将。他们刚才很怕古板的古德里安会直接给向小强难看。虽说在食堂里,下级不必向上级敬礼,但两人毕竟军衔差着一级。而且古德里安将军今后几年就要在向小强手下了,而古德里安将军的前途又直接影响到在座每一位德军军官的前途。

看到古德里安将军终于没有干傻事,周围的德军军官都松了一口气。

古德里安跟向小强点完头,又转过身去,旁若无人地继续吃饭。

但是向小强却端着餐盘,慢慢溜到这张桌子的旁边,想找个靠近古德里安的位置坐下。但古德里安身边已经坐了几个德军高级军官。

众目睽睽之下,向小强转来转去,也没找到能凑近古德里安的位置。

靠着古德里安坐的几个德军军官受不了这种压力了,咳嗽了几声,左右瞟着,慢慢端起盘子,打算撤离这张桌子,把位置让给向小强。

但是古德里安“当啷”放下勺子,抬起眼睛,盯着这几个军官。这几个军官看看向小强,又看看古德里安,干咳了几声,屁股硬是坐在了原位没动。

实在没办法,向小强也不焦躁,就端着餐盘绕到了这张餐桌的另一头,离古德里安最远的位子坐下了。

后面还跟着一个明军老上校,五十多岁,慈眉善目的,也笑呵呵地挨着向小强坐下。

这正是宋如海,特意跟向小强来拜会古德里安将军,为他们翻译的。

……

两人在全食堂人的注视下,小声聊着天,津津有味地吃着盘里的饭菜。

夹在古德里安和向小强中间的那四个德军军官,现在是如坐针毡。一方面是来自身边明军中将司令的压力,一方面是来自整个食堂上千人注视的压力,这四个人坐不住了。

他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就像三天没吃饭一样狼吞虎咽,大勺大勺的米饭和菜塞进嘴里,“呼噜呼噜”地喝着汤,几乎是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盘里的饭菜。

最靠近向小强的那个德军军官抹抹嘴,跟古德里安将军道声歉,起身端着餐盘溜走了。

向小强笑嘻嘻地,往那边挪了一个位置。

紧接着,向小强身边的又一个德军军官也“吃完了”,跟古德里安道了歉,端着盘子慌忙站起来,打着嗝,落荒而逃。

向小强又往那边进了一个位置。

很快,最后两个德军军官也飞快地“吃完饭”,跟古德里安道歉后,逃掉了。现在只剩下脸孔愈发阴郁的古德里安。

向小强笑嘻嘻地跟古德里安坐到了一起。宋如海坐到了他们的对面。

……

“古德里安将军,”向小强看看四周的睽睽众目,压低声音,伸出一只手去,“久仰大名了。幸会。”

古德里安倒还给面子,看到向小强伸过手来,他先握住了他的手,礼节性地摇一摇。然后听完宋如海的翻译,接着也面不改色,对向小强说了一句什么。

宋如海笑呵呵地翻译道:

“古德里安将军说,他也是久仰大人了,也是很荣幸能见到大人。”

向小强听着宋如海的翻译,再看着古德里安的表情,知道眼前这位名将是相当的言不由衷。不过他哈哈一笑,毫不介意。古德里安的不爽早在他预料之中。而且古德里安的不甩上级,也是颇有名声的。

他压低声音说道:

“古德里安将军,有一个军事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好久,想向您请教一下。可以吗?”

宋如海翻译后,古德里安把口中的一块肉咽下去,然后想了想,回答道:

“当然可以,您请说吧。”

向小强说道:

“现在的情况是,清军的坦克比我们多,而且生产能力也比我们强。我们不但现在超不过他们,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无望超过他们。将军,在您看来,这种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古德里安低着头,静静地吃着饭,保持着沉默。向小强又补充了一句:

“我们陛下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们坦克要用得比他们更有效率。……但是说实话,我自己的心里也很是没底。将军您看,我这个答案是对是错?”

古德里安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光芒。但也就是一闪而过。

他嘴里嚼着,端起汤来喝了一口,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您的回答没什么错。说实话,一般人都会回答‘那就在质量上超过他们’。那等于没有回答。你的这个回答相对来说是正确的。”

向小强低头窃喜。能够得到德国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古德里安的肯定,这很值得得意一番了。

但是古德里安接下来的话,却让向小强呆了半晌:

“不过这不是军校课堂里留的假想作业,而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你是个大明将军,问的也是明清之间的问题。那就不能只说坦克如何如何,更要说坦克之外的。清军坦克比你们多,你们应该怎么办?要是我说的话,你们应该守好长江防线,同时发展空军。

“至于坦克,不要分散开来,编成四到五个装甲旅,靠近最有可能被突破的位置,分别配置在防线后面三十到四十公里。如果清军一旦形成突破,你们的坦克集群能在第一时间赶去缺口、把清军合围碾碎,那就做到了最高效率的使用。但是是什么让你们的坦克得以集中在几个地方、多数打少数呢?是长江防线。因此我建议你们,主要精力用来经营好长江防线。……这是一条很不错的防线。”

……

向小强有些愣愣的瞧着古德里安,瞧着这个一贯以快速进攻、打闪击战而著称的将军。这样一个人,居然也会口口声声的防线长防线短。

古德里安在这里不冷不热地劝自己:先别想着怎么用坦克,先守好了长江防线是正经。

他突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古德里安来大明心情这么低落。一方面是他失去了在德国蒸蒸日上、又是自己挚爱的事业,另一方面,向小强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就是在古德里安看来,来大明干装甲兵,是完全没有一丁点前途的。

古德里安也和其他人一样,也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先见,就是满清一定是进攻方,南明一定是防守方。而且南明境内,几乎全是山地丘陵、水网湖泊,基本上没有适合坦克发挥的地方。也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隆美尔可能还喜欢在这种变态的环境中排兵布阵、挑战;而古德里安只会感到痛苦。

因此,来大明服役,这对于钟爱集中装甲集群、快速大纵深进攻的古德里安来说,无异于被发配到了一个永无出头之日的地方。

……

向小强默默看着这位被后世称为“闪击英雄”的装甲兵奇才,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低下头去,快速地扒完了饭,端着盘子起身离开。临走的时候又弯下腰来,对古德里安小声说道:

“古德里安将军,放心吧,我买来一把剑,就不会把它当盾牌用。请相信,我清楚您的价值所在,也清楚您的才能所在。在大明这几年,假如您愿意,您所得到的,将远远超过您留在德国所可能得到的。我将向您提空广阔的战场……像整个欧洲那么大的战场,让您率领着钢铁洪流,任意驰骋。您将成为一代名将,您将创造空前辉煌的战绩,您的名字将载入人类的军事史。……这就是我能够向您保证的。将军,打起精神吧。”

宋如海在旁边凑着耳朵,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他抬起头,望着向小强,眼神询问着,还不太敢确定。向小强点点头,示意他就这么翻译。

宋如海靠近古德里安的耳朵,小声地用德语把这番话说了一遍。

古德里安抬起头,仅仅是看了向小强一眼,没说什么,低下头去仍旧继续吃饭,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35集 第二次空投

5月13号。

今天距离朱佑榕在月下歌唱表白、但因为向小强不懂英文毫无反应、致使朱佑榕羞愤翻脸的日子,已经一个星期了。

今天距离给太行山纵队第一次空投,也已经5天了。

今天距离第一批德国志愿军官团到达南京,也已经3天了。

本来搞定朱佑榕对向小强来说是第一要务的,但这几天向小强和人民卫队的所有头头脑脑一样,都忙得焦头烂额。新抓到手一支北方武装、新成立了一个部门、新加入了三位老头、新撸了一个正司令、新任命了一个副司令,顺便和她确定了关系……最重要的是,新来了一位向小强心中的“千古名将”,还有1300名军事人才,德国原装的。

这几天中,郑玉璁来找过向小强两次,向他报告了朱佑榕在宫中的情况。朱佑榕这几天情绪还不错,暂时也没什么大臣再进宫跟她提下嫁暹罗的话头。朱佑榕每天除了写字画画,就是上她那些满满的课程。郑玉璁也和以往一样,担任起伴读丫鬟的角色,陪着朱佑榕。

根据郑玉璁的情报,朱佑榕其他的课程都没有什么变化,除了军事课。自从向小强离开大明后,军事课就一直没人上。李夫人好几次极力建议另找一位军事课老师,或者干脆取消这门课,但朱佑榕总是不同意,于是,军事课便一直留着。

向小强知道,朱佑榕这是在为自己而留着的。她一直在等着自己。

“那现在……应该是撤销了吧。”

向小强忐忑地问道。

“没,”郑玉璁笑嘻嘻地摇摇头,“一直保留着哪。”

“还……还保留着?也没换人?”

郑玉璁又摇摇头,酸溜溜地笑着:

“跟你说,现在表姐天天都在自己。那些军事书难懂的要命,她看不懂就硬看,最后硬是都看懂了。……表姐那么痴情,我看你一辈子不回去,她就保留军事课一辈子。”

“哦……”

朱佑榕那天晚上跟自己翻脸,应该没告诉郑玉璁。而且,以朱佑榕的性子,她喜欢自己这件事,都不可能告诉郑玉璁。向小强现在犹豫,是否应该把自己和朱佑榕之间发生的事告诉郑玉璁,再通过郑玉璁让朱佑榕知道,自己并不懂英语。

但是这样的话,先前那个英国情报官的谎言就会被戳穿。那将导致朱佑榕对自己人品和可靠度的彻底怀疑,那也是个毁灭性的结果。很难说那种结果更遭些。

向小强现在是烦闷的不得了。他决定再等等。好在现在朱佑榕比较平静,自己也比较忙,而且又新追到手一个极品女友——十四格格。

“先巩固巩固这一个好了,”他心里想着,“女孩太多了,有点追不过来。”

……

太行山纵队在山里呆了一个星期了,不停地东躲西藏。头两天他们消耗自己带上山的食物,后五天消耗空投的食物。到现在也基本上消耗光了。好在第一次空投,粮食里面有很大比例的压缩饼干和军用罐头。这都是小体积高能量食品,尤其是压缩饼干,除了淀粉,还有大量的花生油、糖、蛋白质、胆固醇、脂肪、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再加上一大长串的微量圆素……基本上一块压缩饼干、再加上一盒肉罐头,就够一个成年人一天消耗的。

不过这几天他们在山里不停的转移、翻山越岭,体力消耗也很大。这些补给虽然能量很足,但还是只支撑了五天。

今天该是对他们进行第二次空投的时候了。

首次空投可谓是兴师动众、代价过大。但是支援这支武装的意义也很大,又不能不给予支援。因此第二次空头决定在夜间。夜间被清军战斗机截击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因此不需要派战斗机护航。由此也就没有战斗机航程不够的问题,也不需要派航母舰队进入渤海、大动干戈。

毫无疑问,夜间空投,物资的损失率肯定很大。但现在大家都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物资的损失率再大,都比白天空投、出动大舰队和大机群护航、再损失几架飞机划算得多。

这两天向小强一直在司令部跟相关人等研究这个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让太行山纵队的人在黑夜中,找到尽可能多的包裹。

“是有一些问题,”李国梁沉吟着道,“不过问题应该不大吧……我们以前也有过夜间空投。”

向小强有些意外,抬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