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他还是用探询的目光望着向小强,想让他往下说。
向小强笑道:
“当时我们除了谈价码,还聊了其他的,比如,我好像说过,只要我能活着回来,咱们大家就有钱一起赚之类的。”
郑恭寅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向小强那个清晰的声音:
“……总之,侯爷您就盼着我活着回来吧。要是能活着回来,到时候我出情报,侯爷您出钱,咱们合伙财,哈哈……”
郑恭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屁股挪动着,身体很是往向小强这边探了过来,笑嘻嘻地道:
“小向啊……小向啊……呵呵呵……嘿嘿嘿……”
向小强满意的看到,郑恭寅的两只瞳孔已经变成了金币的形状,而且还在一转一转的,反闪着金钱的光。
……
半小时后。
郑恭寅在客厅上来回走着,眉头皱成一团,不时地瞥一眼正在四平八稳喝茶的向小强。
“小向啊,”他又迅速走到向小强身边,在另一只太师椅上重新坐下,犹豫着问道,“你让我出这么多钱,总得告诉我你的消息是否可靠吧?”
向小强吹着茶叶,笑嘻嘻地道:
“哎呀,跟王爷你说过了,我有我的消息来源。这半年多来,我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玩了这么多票了,你见我赔过吗?”
郑恭寅狐疑地看着他,笑呵呵地,半玩笑地道:
“呵呵……我又不是都察院,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赔过。”
向小强摇摇头,放下茶盏,笑道:
“好了王爷,这么跟你说吧,我有自己的地质勘探人员。…个还没人知道。我也就是告诉王爷你。连令嫒我都没告诉她。”
看向小强口吻暧昧地提到自己的女儿,郑恭寅一时有些尴尬。他一直就怀疑自己女儿跟向小强不清不楚,但女儿也是最近才回家住,他也搞不确切。现在向小强算是跟自己摊牌了。
要是在以前,他非得叫人把向小强叉出去不可。但是现在,看着眼前这尊大财神,郑恭寅还是嘿嘿地笑着,抓了抓肥大的脑壳,算是默认了两人的关系。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30集 超级大矿藏
桌上摊着一幅巨大的《大明帝国矿产和能源分布图》,足有几平方米大。最下面落款是“大明帝国矿产和能源部监督绘制”。向小强双臂按着桌边,聚精会神地“鸟瞰”这幅巨大的地图。郑恭寅站在后面,殷勤而又狐疑地看着他。
郑恭寅有一家“郑氏矿产勘探开采有限公司”,主要开采有色金属。所谓的有色金属,就是除了黑色金属、也就是铁之外的所有金属。后世中国是把锰和铬也算黑色金属的,但是这时候的大明都算有色金属。
郑氏矿产主要开采的就是钨矿、锰矿和铜矿这三样,附带也开采其他伴生的有色金属,在大明的诸多矿产公司中也算规模比较大的。但是矿产行业是个需要巨额投入、还是个技术上非常专业的行业,而矿产公司在郑氏家族的企业中并不是主业,所以它竞争不过那些专门的矿产公司。再加上经济大萧条,郑氏矿产这些年一直都在赔钱。
郑恭寅正想卖掉它呢,世界经济又开始缓慢好转了。而且33年纳粹上台后,欧洲局势一年比一年紧张,加上3份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初明清战争、明荷南洋战争、现在西班牙国内局势紧张,这么几条“利好刺激”,国际上各种战略物资,尤其是铁锰等“战争金属”又开始走俏了。
所以现在向小强一说出自己掌握几处不错的矿址,郑恭寅的贪欲马上被吊起来了。向小强要看矿产图,他立马派人从自己的矿产公司里取回了这幅大地图,请向小强看。
现在,向小强的眼睛下面,就是这时候大明帝国已经现的全部矿藏。只要已经现了的,全部都在上面。
这张图给向小强的第一个感觉稀疏。比自己记忆中、后世的那张中国矿产图上的标记可稀疏多了。也就是说,后世中国的大部分已现矿址,现在的大明都没有现。当然,也不排除这张图比较大,显得稀疏。但即便这样,上面的标记仍然是比后世少得太多了。
向小强先在上面找第一大战争金属铁矿。
但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三处铁矿带,图上只标了两处。一是湖北的大冶铁矿带,二是芜湖马鞍山南京铁矿带。这两处都是历史上开采了千百年的传统老矿了。向小强再反复的找,只在其他各处找到一些零星的中小铁矿。
他的心砰砰跳起来,感觉浑身的血液在沸腾。
攀枝花。
后世中国的三十年代现的超级大铁、钛矿攀枝花,图上没有。
中国的铁矿,主要在北方。向小强知道南明的钢铁冶炼、加工能力都很强,但铁矿石却严重不够用的。仅仅靠着两个传统老铁矿根本不够,每年都要从澳大利亚大量进口。现在,自己手里掌握着攀枝花。只要把这个超级铁矿拿出来,南明的铁矿储量立马翻倍。以这个时代工业的用铁量来看,大明的铁矿石可能就不用依赖进口了。
当然,只是不“依赖”进口而已。因为中国铁矿的缺点就是品位不高,采选冶炼成本大,所以即使总量够用,还是要进口一些高品位矿石的。但是一旦大明的海路运输遭到封锁,那么靠着本土的铁矿,也能支撑下去了,无非就是成本高一点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攀枝花是在西南后方唯一的一个超级铁矿。万一北伐失败,仅仅是万一……万一北清打过来了,占领了大明的华东和华南,大明失去了马鞍山和大冶之后,仅仅靠着四川攀枝花一处,铁矿石产量就足够支撑长期战争的了。
而且攀枝花不仅有铁矿,还大量伴生着钛矿。钛在后世也是昂贵的战争金属。向小强记得攀枝花的钛矿储量是中国第一位的。不过在现在三十年代,钛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点可惜。
不说别的,就为大明献上攀枝花这一条,功劳估计就够封侯的了。
但向小强想到这里微微一笑。现在他只要把朱佑榕娶到手,那就不是侯爵,而是直接是亲王了。
……
向小强知道“攀枝花”这个名字是后世五十年代起的,现在地图上肯定找不到。但问题是,后世攀枝花所在的位置,现在的矿产图上是什么都没有。除了山还是山。看到了“自己的”攀枝花原封未动后,向小强心里有底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把攀枝花抛出来的时机。这么大的蛋糕不能一开始就拿出来。那样太过扎眼,自己一下就到风口浪尖去了。而且这么大的蛋糕,郑氏矿产一家也绝对吃不下,意义不大。
刚开始合作,应该先拿出来几块小蛋糕试一下。等到双方的合作、利益分配都磨合得比较成熟了,再陆续地抛出类似攀枝花的这种“超级大蛋糕”。
另一方面,这是铁矿。铁矿石单价低、矿山前期投入资金大、准备时间长,见钱太慢了。尤其是攀枝花这种超级巨矿,又是在崇山峻岭中,连路都没有,前期准备没个一两年,根本产生不了利益。
向小强准备在矿业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比如江西、湖南、湖北这些地方先点出几个中小矿址来。这等于是先给郑恭寅一点甜头尝尝,让他知道自己所言非虚。另外向小强手头也真的有点紧了,需要快些搞些“大钱”。
他原本的财产、不算郑玉璁的股票,共有七百万左右。但是现在又花了三百多万买了玉花骢股权。这三百多万买股票的钱虽然是他自己赚的,是合法的,但现在都买成了玉花骢的不记名股票,也见不得光了。现在手里的财产也就剩下三百多万,其中两百万还是吞没郑玉璁的不记名债券和钻石。现在向小强手里真正见得光的“合法财产”,也就是一百万。
现在他需要先弄出几个见钱快的矿。见钱快,先是矿种本身就比较值钱,比如金锰、铜这类的。其次是矿址的位置不能在渺无人烟的地方,那样还得像攀枝花那样先修路、建基础设施,折腾上一年半载的。
……
“王爷,这样好了,”向小强很干脆地说道,“你的郑氏矿产会开金矿吗?”
郑恭寅听到“金矿”二字,一个激灵,兴奋劲儿一下子上来了。他轻轻搓着手,笑道:
“怎么,小向,手里有金矿的情报?”
向小强点点头,在地图上选着,一边说道:
还不止一处。怎么样,你的公司开采金矿没问题吧?”
“没问题!”郑恭寅马上斩钉截铁地道,“金矿绝对没问题!……不过,不知道储量和品位怎么样?如果过低的话,就算是金矿……那也会赔钱的哦。”
向小强说道:
“你没问题那我也没问题。”
他目光在图上扫瞄着,心中盘算着,第一个矿就先抛出湘西金矿吧。湘西金矿在湖南桃源县境内,现在的大明矿产图上没有。湘西金矿在正规历史上也是民国时期现的。现在大明还没现很正常。
向小强记得后世家里那张图上,上面湘西金矿的标记大小属于中等,代表它的储量属于中等,也就是储金十几吨或几十吨吧。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旁边标注的矿石品位好象是八点几,也就是每吨矿石中含有八点几克纯金。这也属于金矿中比较高的了。这样的金矿,一年出产几百公斤到一吨多黄金,应该还是很现实的。那样的话,一年就是一两百万明洋。
更为便利的是,因为这里地处湖南,图上周围远远近近的标有不少钨矿。也就是说,这里的采矿产业已经比较达了,各种条件都比较成熟,交通运输、采矿机械、相关人员等等都比较齐备。从开始进驻到出金子,最多也就是几个月。
和超级大蛋糕攀枝花一样,向小强手里也有一个金矿的超级大蛋糕。那就是后世现的云南播卡金矿。这是个世界级的大金矿,估计黄金储量当时现之后就号称“中国第一金矿”。这个超级大金矿,向小强也要先留着,暂时不往外拿。
……
向小强又研究了一下大明的铜矿。铜矿是第二大战争金属,直接用来做子弹和炮弹的。另外所有和电沾边的工业,都少不了铜。而且铜也比较值钱,向小强炒期货比较清楚,目前国际纯铜价格是一吨元,也就是洋。中国是非常缺铜的,南方北方都缺。而铜又非常重要。不管后世的中国,还是现在的南明、北清,用铜都要靠大量进口。
每次要打仗,铜总是国际上涨的最厉害的几种物资之一。另外铜矿还有个好处,经常有金矿和它伴生在一起,采铜矿的时候经常能采到一定的金矿。因此投资铜矿是非常有利可图的,而且不但对自己有利,还对帝国有利。
向小强现,目前大明的主要采铜区就是湖北大冶铜矿,还有云南东川铜矿,安徽铜陵铜矿这么几个。也都是历史上的传统产铜区。但是,还有一个超级大矿床江西德兴铜矿,大明的矿产图上没有标。
德兴铜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德兴铜矿后世探明储量八百万吨,是中国第一大铜矿,还是亚洲第一大铜矿。和攀枝花的意义一样,以这个时代的工业用铜量衡量,一旦扔出德兴铜矿来,南明用铜就不必再依赖进口了。
接着,向小强一鼓作气,又在矿产图上找钨有其他几种最重要的战略金属……也分别都找到了这时候大明不知道的“超级大蛋糕”。
向小强觉得心中有数,差不多了,于是转身对已经等的有点急的郑恭寅说道:
“王爷,我手上的矿脉比较多,现在我们第一次合作,我先把金矿、铜矿、钨矿这三种一样先给你提供一个中等矿,我们先小财。如果我们合作的比较愉快,接下来我这里还有大批的大型矿脉、巨型矿脉、超级矿脉的情报。那时候我们再正儿八经的大财。怎么样?”
郑恭寅望着向小强,都有些呆了。听他的口气,他掌握的矿脉就像超市一样,品种齐全,数量众多,而且高中低档都有……
就在他正在呆的时候,向小强自顾自地说着:
“这么的吧,我先跟王爷你大致交个底。一个金矿,纯金储量十几吨吧,品位在每吨矿石黄金的样子。一个铜矿,储量几十万吨,品位在百分之一点几的样子。一个钨矿,储量几万吨,品位也在百分之一点几的样子。”
说着,他也不顾狐疑的郑恭寅,在桌边坐下,抓起纸笔,算了起来。过一会儿抬起头,看着郑恭寅说道:
“王爷,这个金矿呢,就算每年出产1吨黄金,那就是万明洋。铜矿呢,就算每年开采20万吨矿石的话……这种品位的铜矿石国际价格大约是15明洋一年就是明洋。这个钨矿呢,不算太大,但每年就算出产钨精矿吧……钨精矿国际价格是洋么一年就是9近明洋。
“王爷,这三个矿每年大约能生出明洋来。这样,我把它们的详细位置给您画出来,我们就按当初约定的,每个矿我要干股。另外呢,您再一次性的给我明洋就可以了。”
郑恭寅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几乎是叫喊着说道:
“小向,你未免太离谱了吧?别说我还没实地勘探过,就是你自己说的时候,也是‘几万吨’、‘几十万吨本就是含糊之极,可见你也没有认真勘探过,你凭什么张嘴就是一年出产明洋?”
小强笑嘻嘻地说道,“也差不了多少……最多偏差明洋上下。”
郑恭寅被他气的面皮紫红,但还是忍住没有作。他缓了口气,说道:
一万步说,就算这几个矿一年能生出明洋,那这明洋总不能全是我的吧?总得交百分之几十的税吧?小向,你不觉得你张嘴就要太过分了么?…说你要干股,这没问题,我可以答应,因为我们当初说好了的,就是给你干股。但是你要记得,你当初要的价码可是除了股之外,一个矿只一次性的要1万明洋。现在你可是从1万明洋一下就翻到了明洋,整整翻了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向小强才想起来,当初去北清之前谈条件的时候,附带的“矿产条款”还真的是一个矿只要1万明洋。
他讪讪地笑着,仍然笑道:
“王爷,此一时彼一时啊……那个时候我是一穷二白,身上穷得叮当响,口袋里一毛钱都没有……你想想,当初我是为了50万明洋就能去北清拼命的……但是现在,我坐着不动,一年的年金就有5且我坐在家里,只是打几个电话,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几十万、几十万的赚到钱。王爷您想想,一万明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有哪怕一点点吸引力吗?……我的王爷啊,您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是您,是不是就很看得上这一万明洋。”
郑恭寅仍然是把脑袋摇得跟波浪鼓一样,表示不听他忽悠。
向小强笑道:
“王爷,你的郑氏矿产在大明矿产公司中,不算最大的,勘探、开采能力也不算最强的。但我考虑到我们毕竟是老交情了,而且……呵呵,我和璁璁……呵呵呵……怎么说,肥水都不能流到外人田啊……再说我还要在矿山中占不少股份的……所以啊,您掂量掂量这两条:我能让你吃亏吗?我让你吃亏就是让我自己吃亏啊。
“再说了,您现在只要一次性的给我而已,但是从今后,您每年都能从这几个矿里得到几百万明洋……就算交给国家一半,您还是咳咳,还剩哩!”
……
两人又交锋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向小强又拿出杀手锏,重申他自己这里的矿藏还多得很,这三个矿只是试验,如果大家都合作满意的话,那么今后就不是一年明洋的矿了也是很现实的。
郑恭寅的贪财本性终于又占了上风。他考虑再三,同意可以先给向小强明洋。但是接下来自己的公司要去这三个矿实地勘探。假如真如向小强所言,那么他还会再给向小强明洋。只是每个矿只能给向小强干股。
向小强满口答应。一方面他现在比较缺钱,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在大明只能待五年,所以几百万明洋要比百分之十几的股份合算。而且这次只是打个前站,自己手里的牌还多着呢。下次再抛出更诱人的“蛋糕”的时候,只要自己高兴,股份的比例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这样,当天从延平王府出来的时候,向小强的皮箱里又多了明洋现金。
同时,自己梦寐以求、却一直没有机会开展的“矿产计划”,终于开始实施了。
他准备在一年之内,让大明帝国的各种战略矿产探明储量翻一番。也就是说,把大明帝国的战争潜力拔到一个新高度。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31集 斯图卡!斯图卡!!
大概是看到了向小强已经到泰平记看过了,所以九色鹿航空器(奇)械公司也坐不住了。向小强视察过泰(书)平记一周之后,接到了九色鹿航空(网)器械公司的邀请,请他到九色鹿总公司视察样机表演。
什么样机呢?就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大明国产版。
原先向小强交代九色鹿公司独立研制一种陆基俯冲轰炸机、以取代鱼鹰的,但是后来向小强从德国搞到了斯图卡的生产线、工程师、生产权、还有后期版本升级的“售后服务”。所以先前的研制陆基俯冲轰炸机的计划暂时搁置,就由九色鹿公司全力仿制斯图卡。
不得不说,大明的航空工业,生产单引擎小飞机还是很强的。虽然是图纸现成、设备现成、技术人员现成,但才这么两个月就搞出了样机,也是很不容易了。因为明军现在用的翠鸟、鱼鹰都是九色鹿的东西,而且都是不错的东西,产量也很大。所以向小强估计有翠鸟和鱼鹰打底,九色鹿搞斯图卡也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但是向小强认为大明目前的航空工业有点畸形,单引擎小飞机搞得已经非常好了,尤其是单翼单引擎,甚至可以说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看翠鸟就知道。但是双引擎飞机、尤其是比较大的飞机,现在都还在仿制外国的现成型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国容克在又开始引进更大的美国就是后来的C
向小强觉得这倒也不是大明的航空工业水平不行,倒有可能是机缘巧合的缘故。因为现在飞机出现总共也没多少年,航空工业应该怎样展,各国都没有摸出一条成熟的路来。他曾经和李国梁聊过,李国梁说大明走的是实用主义道路:单翼单引擎飞机目前国际上都没有什么太出色的,于是大明就自己搞。但是单翼双引擎、三引擎大飞机的话,国际上却有不少很成功的现成型号。加上大明的国际人缘也比较好,也比较容易引进。所以,大概大明zf高层就认为与其自己研制,不如直接引进现成的更划算。
向小强知道这并不意味着大明就不会搞大飞机。大明的单翼单引擎飞机的研和生产能力已经摆在这儿了,这代表大明的航空工业能力已经不低了。这次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