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恭寅是完全没有王爷架子了,向小强反而很不适应。他跟自己说话的口吻,怎么听怎么像是对未过门的女婿。
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了。
“挺之啊……哈哈哈,”明显能听出来,郑恭寅在电话那头笑成了一朵花,“你电话来的正好,你不打来我还要打过去呢……就是那什么……七月初你跟我说的那三个矿啊……”
郑恭寅说到这里压低了嗓子,笑嘻嘻地道:
“……勘探结果已经出来了……”
向小强恍然大悟,怪不得这老头这么亲热,敢情见钱了。矿的事儿一个多月了,他不说向小强还都忘了。向小强笑道:
“王爷,勘探结果怎么样啊?”
“不错不错……”郑恭寅乐得也说不出别的,只是不停地笑道,“还不错的……你别说,真的还可以……”
向小强也暗笑,能把郑恭寅这个大金主乐成这样,恐怕那三个矿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优秀。郑恭寅还忙不迭地问向小强,那说好的200万明洋怎么给他,是给现金还是打到哪个账户里。另外说好的每个矿给15的干股,那么向小强也是郑氏矿产公司的股东了,郑恭寅一个劲儿的要向小强现在就过去,商量一下怎么后续合作开矿。
另外,郑恭寅还说,两人要好好聊一聊。聊什么呢?郑恭寅笑呵呵地说“聊你们的事”。
向小强明白了,心中暗喜,郑恭寅终于耐不住,要主动代女儿想自己提亲了。
……不知道这是郑玉璁要老爸这么做的,还是这个当父亲的自作主张。估计是后者。郑玉璁和她老爸的关系现在还不怎么融洽,或者说是“单方面不融洽”。因为现在郑玉璁虽然还不怎么鸟老爸,但郑恭寅已经时不时地反过来讨好女儿了。尤其是发现向小强是个“大金矿”之后,毫无疑问,更是一心想用女儿把向小强拴住,捆绑在郑家的利益战车上。估计现在郑恭寅撮合向小强和郑玉璁,比他们两人自己还积极。
但是向小强现在比较犹豫。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打仗了,时间紧迫。向小强的人民卫队又是担任主攻,这一个多月将会非常繁忙,肯定是容不下一场喜事了。
不过……开战前容不下喜事,那开战后就更容不下了。这一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如果真拖上几年,拖成一场苏德战争那样的……
纠结,真纠结。
郑恭寅虽然地位高,但他属于无关人物,战争计划目前对他还是保密的,也就是说,他还不知道一个多月后明清就要开干了。现在跟他连解释都不好解释。
向小强犹豫了一下,答应今晚过去吃饭。郑恭寅笑呵呵地连声答应了。接着,向小强想起了自己打电话过去的目的,问了郑恭寅。
郑恭寅一提到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郑玉璁已经把在北清的那些遭遇都在家里说了。郑恭寅听到女儿受了那么大的气,现在还不能在记者招待会上倒出来,也是抱怨不已。
“唉,不过人家说的也在理,”郑恭寅叹道,“咱们还有几千人没回来呢,还是少生是非,暂且忍他一口。待咱们几千人全回来了,还不是咱们想说什么说什么。到时候把全世界的媒体都请来,让几千弟兄在镜头前脱光了,办个伤疤展览,好好给广武那小子添添堵,不能让他吃好睡香……”
向小强被这位王爷雷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问道:
“王爷,你说的‘人家’是谁?”
“还能是谁,安全人员,东厂的人啊!看来是沈荣轩的意思……”
向小强点点头,沈荣轩这次应该做了正确的选择。要是依着自己的脾气,回来当天就在记者会上把什么都说出来了。那样明清双方很可能就会提前翻脸,而剩下的战俘回国,很可能就会有波折。
……
当晚,向小强驱车前往延平王府赴家宴。
家宴规模不大,只有一桌,但是规格挺高。没有外人,但是郑家一家人都坐上来了。除了郑恭寅郑玉璁父女,还有郑玉璁的哥哥郑玉瑭、郑玉璁的几个妹妹、还有郑恭寅的大妃,也就是郑玉瑭的生母,郑玉璁名义上的母亲。
一顿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凉亭水榭、吹拉弹唱伺候。郑玉璁自始至终脸红红的,低着头笑而不语,估计这疯丫头长这么大也没这么腼腆过。郑恭寅和向小强挨着坐,一顿饭拍着他嘻嘻哈哈、谈天说地,好不亲热。虽然没把两人婚事挑明了说,但这一家人好像已经人人都明白了。郑玉瑭也是“向兄”长“向兄”短的套近乎,不住的替妹子给向小强敬酒。郑玉璁的几个妹妹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十二三岁,但好像都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个笑嘻嘻的,红着小脸儿,一边低着头吃东西,一边不时地相互窃窃私语,淘气的目光不住地在向小强和郑玉璁的脸上跳来跳去。
……
饭后,女主人延平王大妃给大家放电影,一家人都笑嘻嘻地去后面看,两个妹妹撒娇地拖着郑玉璁,也把她拖到后边去了,只是把郑恭寅和向小强单独留了下来。
郑恭寅亲热地拉着向小强的胳膊,把他拉到了一间小客厅里,让侍女端上了茶,开始聊正事了。
向小强感到很为难。因为现在他在同时追求的,还有朱佑榕和十四格格两个。十四格格还好,她毕竟已经什么都清楚了,也有思想准备。关键是朱佑榕,她不但深爱着自己,而且连自己和郑玉璁、十四格格的感情也还不知道,毫无准备。这几个红颜知己关系还没摆平呢,就和其中一个突然进入谈婚论嫁,确实很棘手。
郑恭寅终于嘻嘻哈哈地把话挑明了,一脸期待地看着向小强。
向小强自然也是摆出大喜过望的表情,一脸幸福状,表示王爷能不嫌弃向某身份低微,屈尊把郡主许配向某,当真是向某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但是磨叽了几句,向小强觉得这时候不明说不行了。
他看着满脸堆笑的郑恭寅,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
“那什么……王爷啊……我来大明时间不长,不过还是听说大明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男方在上门求亲的时候,女方家人要问一个问题……嗯,就是……”
郑恭寅哈哈大笑,拍着向小强的胳膊笑道:
“挺之啊……我知道,我知道……不就是几个的问题吗?哈哈哈……别说,我还真得猜一猜……要是别人,有你这么高的地位、这么好的前程,我准得猜十个八个的……不过你挺之我是知道的,以你挺之的品性,我知道,你一定不会超过五个!怎么样,猜对了吗?五个,哈哈哈……”
向小强一愣,呆呆地看着郑恭寅。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82集 施放假象
向小强惊诧不已,郑恭寅也笑嘻嘻地不说破,也不说出是怎么知道的。向小强心里很没底,拼命回想着自己跟谁说过。但想来想去,好像只跟秋湫和秀秀说过。不用问,郑恭寅能知道,一定是听他女儿郑玉璁说的。但郑玉璁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秀秀是不会到处说的,看来,多半是秋湫那个大嘴巴一高兴,就告诉郑玉璁了。
不过看样子,郑恭寅好像对向小强只准备娶五个很满意。大概在郑恭寅看来,这个数目已经低于他预想的了。
想到这里,向小强突然有点后悔,后悔当初跟秋湫和秀秀许诺的时候,干嘛只说五个,为什么不说七八个的。看来在现在的大明社会,以自己这么年轻就取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说五个确实少了点。
唉,吃亏了……但是没办法,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话说回来,自己只能待五年,平均下来一年一个,那也不少了。
不管怎么说,向小强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现在这五个女孩中,已经有四个相互心里已经有数了,只剩下朱佑榕一人可能还不知道。十四格格最好办,她一个家人都没有,自己就能做自己的主。朱佑榕父母双亡,也没有亲叔叔,最近的亲人只有郑恭寅一个。还有个奶妈,但那毕竟只是奶妈,还是个没主意的。所以郑恭寅同时是朱佑榕和郑玉璁两人的长辈。郑恭寅一旦同意,就等于朱佑榕和郑玉璁两人的长辈都同意了。
向小强心情很好,一口答应了和郑玉璁的亲事。但同时又显得很为难的样子,跟郑恭寅商量,朱佑榕那边怎么办。
郑恭寅笑呵呵地拍着胸脯道:
“挺之啊……这个你不用担心了,我去跟榕榕说……她虽说是一国之君,但到底是我的外甥女。常言道父母不在,娘舅最大。她的亲事,我当娘舅的就能替她作主了!哈哈……”
接着,他又摇头笑道:
“挺之啊,没看出来,你的本事还真不小……以前光觉得你敌后活动、带兵打仗有本事,没想到这个也……呵呵,要说咱们榕榕,别说全大明,全世界都有多少皇室子弟惦记着啊……最后居然是你,唉,哈哈哈……别说,要是以前,你让我打破头我都想不到……但是自从暹罗王子那趟子事儿之后,我就觉得,榕榕就该和你是一对儿……再换别人都不公平!你等着看,到时候要是哪个宗室贵戚、或者军政大臣跳出来反对,我替你喷他……
“你放心,挺之,我跟你站一边儿……我也想了,璁璁从小被我宠坏了,又是这么个性格,嫁过去之后不会拉帮抱团儿,被她们三个合起来欺负怎么办?那辽阳公主又是个厉害角色……现在好了,有咱们榕榕在那里镇着,那几个都得老老实实的,璁璁一点亏也吃不着,哈哈哈……”
向小强哭笑不得,心说怕你们家璁璁被别人欺负?你们家璁璁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唉,这还没怎么着呢,未来自家后宫的三股派系,已经隐隐形成了。天,这总共才五个人而已啊!
……
接下来,郑恭寅就和向小强商量,想确定办喜事的具体时间。向小强听郑恭寅的意思,那是越快越好,最好是能天凉快下来、秋天就让郑玉璁过门。
但是向小强觉得,郑恭寅这是有点少脑子了,或者说好听点,是高兴过头了。这里边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朱佑榕和郑玉璁谁先谁后。以向小强现在的地位名望,迎娶一个乐平郡主,一般人大概说不出什么来。虽然还称不上门当户对,但好歹还在般配的范围之内。毕竟向小强也是帝国的大功臣之一。
策划新年政变,是皇室的功臣;南京保卫战,特别是智取紫金山要塞,组织女皇被裹挟撤退,防止了长江防线全线溃退、大明国破。后来,又在南洋为帝国勒索来了那么一大片石油基地、和马六甲咽喉。这么多的功勋,迎娶一个郡主无可厚非。
但是迎娶女皇……这应该还没达到满朝文武能够接受的程度。因此需要一系列较为妥善的安排,或者是向小强在北伐战争中立下更大的功勋,然后还得先逐步的把他和朱佑榕恋爱的消息透露出去,让外界有个逐渐接受的过程。
但是,如果让大家看到,这期间向小强还在接二连三地娶老婆进门,那可就太……
所以,向小强觉得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他委婉地把这个意思透给了郑恭寅。郑恭寅听了低着头,半天不说话。然后叹了口气,说了一句:
“嗯,我真的得跟榕榕谈谈。”
向小强说道:
“王爷,你去跟陛下谈,不如让璁璁去跟陛下谈。毕竟璁璁整天跟陛下在一起玩,最了解她表姐的心思,她肯定知道什么时机说最好,怎么说最好。让她去说,应该比较稳当。”
向小强还一层意思没说出来:你郑恭寅这张大嘴巴没遮拦的,净往外说雷人话,加上你外甥女又不怎么待见你,你还是别去触霉头了。
……
总的来说,向小强心情很好。因为今晚来延平王府原想就是谈自己和郑玉璁的亲事的,却没想到有了一个意外的大收获,那就是郑恭寅居然已经知道了自己还想迎娶朱佑榕和十四格格的打算,并且支持自己。不管郑恭寅是出于什么原因支持自己的——且不论是因为垂涎自己手上的矿藏,还是自己这“五个”的数目本就不多、以至于他很满意,反正郑恭寅是站在自己这一边儿了。郑恭寅身为朱佑榕和郑玉璁两人的长辈,又贵为延平王,乃大明帝国除天子外最尊贵的人物。有这样的人和自己站在一边,哪怕将来摊牌的时候满朝文武都反对,自己的压力也会小了不少。
向小强知道这时候是巩固这种联盟的最好时机,于是笑呵呵地拉着郑恭寅去了书房,让人铺开大明矿产地图,又画了三处铁矿给他。这三处矿藏规模都比上次的三个大很多,矿石品位也好不少,运转起来之后年收益至少是前三个的两倍。
郑恭寅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当时就觉得自己这个女婿、兼外甥女婿没有白认。自己最大的目的,不就是图的这个吗?
不过他看到这次全是铁矿,有些出乎意料,笑着说了一句:
“怎么,三个都是铁矿啊?”
向小强笑道:
“王爷放心,亏不了你。你看,这三个铁矿都在靠近城镇的地方,交通运输便利,周围也有别的矿,基础设施都是现成的,很快就能上马出效益,不像在大山沟里的一样,还得先修路干嘛的。另外王爷,我跟你说啊……你可别往外说啊……”
郑恭寅听他压低了声音,也凑了过去,两眼放光地听着。
向小强神秘兮兮地说道:
“……你发现了吗,最近半年,国际钢铁价格一直往上涨……”
“发现了发现了。”
“跟你说,未来数年之内,钢铁价格还会上窜得更快!而且只升不降!”
“啊!为什么?……挺之,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内幕消息了?”
向小强点点头,压低嗓子道:
“帝国最高军政会议决定……今年下半年开始,要大规模翻新长江防线,大幅度提升长江防线的防御水平,要求全线都要达到南京段的水平……总之是一个中心思想:这次防线被突破的悲剧,绝不能重演……王爷你我告诉你,用的钢筋数量将达到天文数字……会上还说了,要把现在30%的水泥炮塔,换成全钢升降炮塔……王爷你算算,那得用多少钢铁!王爷我告诉你,就在们这一条长江防线,就能保证全世界钢铁价格未来几年只升不降!……对了王爷,伦敦《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今年年底就到期了。明年一开年,世界各海军大国重开造舰竞赛,这更是大头……你想想,铁矿石价格得涨成什么样啊!”
郑恭寅听得眼睛都绿了。伦敦海军条约年底到期,这个他是知道的,理财方面也做出了相应安排,毕竟造船业是郑氏家族的一大支柱。但是向小强说的全面翻新长江防线,他可从未听说过,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他马上意识到,这用钢铁量可是不亚于造舰竞赛!
“那……那……”郑恭寅喃喃地说着,“那除了投资铁矿、吃进钢铁期货、股票之外,还得大量吃进水泥行业的股票了?”
向小强脑子一转,马上点头道:
“那是自然!翻新防线,水泥用得更是厉害!”
其实根本没有“全面翻新长江防线”这回事。局部加强倒是真的,毕竟马上就要对清作战了,必须保证清军不能反突破过来。但绝对不至于是“全面翻新”。向小强知道郑恭寅是大嘴巴,这个“最高机密”告诉他之后,很快就会泄露出去。就算他不泄露,他大手笔的吃进钢铁水泥股票期货,也会引起行业的注意。这样很容易就会被粘杆处注意到,并判断,出南明的确是要全面翻新长江防线。
这也是最高统帅部的一个意图。在进攻前夕,让北清得出“南明准备全面防守”的判断,会有极大的好处。
至于向小强的未来岳父郑恭寅,即使南明不全面翻新长江防线,他也亏不了。因为会有另一个导致钢铁价格飙升的事件发生——那就是对清战争。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83集 光荣的满奸
十四格格打开了她办公桌下面的保险箱,埋头翻找着。很快,拿出了一个文件夹,放在桌子上,起身对向小强笑道:
“对了,就是这个。”
向小强打开文件夹,从里面拿出几张纸,快速浏览了一遍。
这是一份名单,上面三分之二的名字已经被画上了圈。剩下没画圈的名字,在旁边都有相应的小字注释。
这就是年初攻打浦口的时候,从粘杆处保险箱里起获的那份潜伏南京的间谍名单。当时向小强回去就想下令把这些间谍全部逮捕、来个一网打尽的,但是肚子疼拦住了他,没让。肚子疼说,这么一大份间谍名单,绝对是一份财富,没道理不好好利用一下。他的意思是先不忙逮捕,先监视起来,除非他们逃跑才抓,不逃跑的话,就先利用他们往北边传递假情报。
当时向小强觉得他这是一厢情愿。浦口粘杆处小楼的保险箱已经给炸开了,里面的东西被席卷一空,清军回来肯定知道里面的名单肯定落到明军手里了。还传递什么假情报?
但肚子疼说不一定。保险箱是被炸开了不假,但里面有什么东西只有粘杆处浦口分署长官尼玛善一人知道。只要他不往外说,北清就没人知道。而因为尼玛善个人的疏忽、导致南京全部间谍名单被明军截获,这可是重罪,被上边知道了,脑袋都保不住。肚子疼觉得,尼玛善不见得敢往外张扬,多半会捂下来,牺牲国家利益换取自己身家性命。
向小强觉得有道理,当时就采用了肚子疼的计策,就是先把这些间谍暗中监视起来,只要他们不逃跑,就不逮捕。同时,尝试着利用他们传递假情报。很快北京粘杆处总署大明间谍传来情报,战后尼玛善积极花钱运动,想让自己调离浦口。不久,尼玛善就被调往了粘杆处徐州分署担任长官,接替被向小强他们杀掉的原徐州分属长官。
徐州分署比浦口分署大得多,实权也大得多,到那里表面看是平调,实际上相当于高升。由此看来,南京北清间谍名单丢失这件事,确实是被尼玛善遮掩下来了。要不然他不掉脑袋就不错了,如何还能高升。另外他拼命运动,想离开浦口,也证明了他甚至都没想留下来悄悄弥补,而是想尽快拍屁股走人,把烂摊子留给下任浦口长官。因为他知道,就算南京间谍被明军一网打尽,只要这事发生在下任浦口分署长官的任上,那只要钱花的到位,自己也很容易摆脱责任、把屎盆子扣在下任浦口长官的头上了。
这几个月里,人民卫队监控着南京的这些间谍,一点也没再让他们窃取到情报。相反,还编造了不少假情报,通过他们源源不断的传往北清。这半年来,南明积极扩军备战、普及新武器、新战法,越来越明显的进攻姿态,几乎就没被北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