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国梁说到后半段,一圈人都笑了。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比喻虽然粗俗,还有点血腥,但却很贴切。

7日当晚,明军最高统帅部做出决定,暂不对东部包围圈的三十万清军进行歼灭,而是尽快实现左右两路集团军群在河南中部会师,把河南南部的二十万清军装进口袋。

……

大平原!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传说中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终于战现在明军的机械化部队面前了。

这不是吴越江南那种到处是水网丘陵的平原,也不是江汉、四川、襄樊那种被大山包围的平原,而是真正的大平原。就是那种开着坦克狂冲三天三夜、也不会被一座山、一条河阻挡的大平原。

刚从崇山峻岭中钻出来的左路集团军群感到很爽。

刚从水网地带中钻出来的右路集团军群也感到很爽。

他们现在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推进”了。

从8日早上,两个集团军群就在大平原上开向对方。他们分别由人民卫队第一师(装甲师)、人民卫队第二师(装甲师)、人民卫队第五师(装甲师)、人民卫队第六师(机械化师)、人民卫队第八师(机械化师)、人民卫队第九师(机械化师)为先导,两千多两坦克和装甲车成战斗队形,在田野中疾驰。后面的所有公路、乡间土路上,是摩步师一望无尽的军车和牵引火炮。

头顶上,是成批轰鸣而过的轰炸机。更高处,是小如黑点的战斗机。这都是从襄樊平原战地机场和泗洪机场起飞的。除了泗洪机场这样的现成机场,更多的战斗机是在刚拿下的土地上、用推土机推出的战地机场上起飞的。

……

压在南明长江防线上的常驻清军,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驻守在东段防线对面的。这一类最强,是随时准备渡江南侵的。

第二类是驻守在襄樊平原的清军,因为襄樊这里,是大别山和大巴山之间的一个缺口,是相对容易打进南明、打进武汉和荆州平原的。这一类清军稍次一些,但也属于汉军中比较精锐的部队。

第三类就是驻守在大别山北侧的清军。这一块的清军兵力也很大,但不是为了从大别山打过去,而是为了不论东西两端哪一处打过去,都可以为那边短时间快速增加兵力的。这一类清军就是属于二三流部队了。

第四类就是驻守在长江防线西段,大巴山和横断山脉的北侧。因为西段防线的崇山峻岭足有上百公里宽,经常上面是高山峡谷,万丈深渊之下就是汹涌激流,连一座铁索桥也没有。不要说过军队,就算让人空着手爬过去,不摔死都是运气。明清军队无论那边妄想打过去,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清军在这里的部队,无论兵力和质量都是最弱的,基很长一段才有一个哨所,哨所里驻着几个老弱病残。

……

在一马平川的环境下,面对明军两千多辆坦克装甲车、和天上呼啸扑下的上千架轰炸机战斗机,当面的二流汉军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兵败如山倒。在大平原上一路溃败了两百多公里。到了9日中午,仅仅用了一整个白天和一个上午,明军的两路攻势就完成了各自的一百多公里推进,在安徽西北部的阜阳县会师了。

二十多万清军被合围在大别山的北部,二百多公里长、不到三十公里宽的狭长范围内,而且被分割成了三段。

也可以这么说,淮河以南的清军,全部被装进了口袋,总数约有五十万。

统一战争的第一场大规模歼灭战开始了。

明军马不停蹄,9日中午合围,下午就发动总攻。而且日夜不停,从下午到夜里,再到凌晨,再到10日早上、上午、中午……白天是俯冲轰炸机的“外科手术式”精确轰炸,配合两万门火炮、一千辆坦克、一千五百辆装甲车的快速推进,从最东边的高邮湖、洪泽湖畔,到最西边的大别山西北角下,狭长的战场被分割成了五大块,随即又被逐渐分割成几十个小块……

晚上,则是水平轰炸机的大面积轰

炸。

尤其是夜间,包围圈内的清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先是整个黑色苍穹都在轰鸣,然后就是漫天的刺眼照明弹,紧接着就是地面上排山倒海的爆炸……

在这种密集的“冰雹炸弹”之下,躲进战壕和散兵坑似乎作用都不大了。照样不断会有小炸弹落进来,一颗就炸死好几个人……

大别山以北的清军,本来都接到命令,向东西两端的进犯明军进攻的,这几天他们一直在公路上慢慢的行军,各条道路上挤满了马车、装备、和一望无际的行军队列。9日以前,他们虽然也遭到轰炸,但是都是袭扰性质的,旨在拖慢行军速度,只是飞机来了临时躲避就行了。但是9日以后,轰炸突然变得“丧心病狂”,天上的飞机也不再是两三架一波的出现了,而是一来就是一个大机群,一次就炸死几十上百人。

机群走后,除了一地的弹坑和尸体外,还有无数飞舞的传单。

即使大字不识一个的清军大兵,现在也整明白了。明军现在摆明了就是要全歼。从9日下午开始,包围圈内的清军就没有一个师长能控制得住自己的部队了。下面的军队都抛弃了公路上的马车和重装备,都跑到邻近的村镇中去躲避了。他们猜想明军应该不会轰炸这些居民点。而明军实际上也的确没有轰炸居民点。

这样虽不能消灭清军,但却使清军完全打乱了建制,分散藏在上百个镇子和上千个村子中。无论官兵都知道,暴露在野地里是危险的,而躲进居民区是绝对安全的。而在这种不间断的打击下,这种建制的分开是不可逆的,军队一旦分散,再想集中到原来的样子,就不可能了。

明军的传单,基本上每个识字的清军兜里都藏了一张。不识字的清军,也都传遍了。

“裹挟平民,被明军抓住要*毙的!”

“啥叫裹挟平民?”

“就是打仗的时候耍无赖,钻到老百姓堆里!”

“啊,那咱这样也算裹挟平民了?



“咱们不算吧!反正明军打过来的时候,咱直接投降,可能就不算了!”

“明军不是说只*毙军官吗?”

“你听谁说的,连官带兵全毙!”

……

躲在一些县城里的清军军官们,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调着房间里的收音机,一边心惊胆战地听着头上飞来飞去的明军飞机,听着远处的炸弹和炮声。

收音机里传出一个柔美的女声,带着糯糯的江南味道:

“清军的弟兄们,投过来吧……你们没有别的出路了……对于放下武器的士兵,大明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你们有良好的待遇,你们的伤也会得到妥善治疗……真的,已经投过来的弟兄们都说,明军战俘营里吃的饭,比原先军营里的还好……对于军官,只要及时的带领手下弟兄放下武器、不再抵抗,大明将承认你们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说,你们的爵位将予以保留,你们现有的财产,无论来源是否合法,只要不是在这场战争中直接抢劫的,我们都将予以尊重……无论官兵,大明将接纳你们成为新公民,享受大明公民同等待遇……”

一群级别差不多的清军中下级军官,守着一台收音机,议论着:

“他们说承认我们既得利益,那就是说咱们皮箱里的这些细软,投过去了还是咱们的?”

“怎么,你想投明军?”

“干嘛?我想怎么了?你他妈的不想?谁不想谁不正常。”

“操!你妈了个……”

“算了算了,都是弟兄……”

“妈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唬人!”

“啧啧,这小娘子,声音倒够勾人的……”

“南明小娘子,别说,

弄上两个真不错……”

“好办啊,咱们投过去,凭着箱子里的细软,谁还不能光明正大娶上几个?要钱有钱,要人,也都是军校出身,那也识字,文武双全……”

“就不知说的是真的不是……就怕真缴*投过去,到时候变脸。寻个借口,财产一收,你理都没地方说去。”

“切,人家是南明,你当是咱们朝廷啊?说话跟放屁一样?”

“反正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朝廷一般贱……再好的朝廷也是当官的组成的,当官的有几个好东西?我没你想那么多,我只要保住命,再给我个吃饭差事就行了……”

“一般黑?一般黑咋都是咱们这边拼死拼活往人家那儿跑?咋不见人家那边儿拼死拼活往咱们这儿跑?”

……

这时候,南明的宣传播完了,又开始重播这一段。一个军官咂咂嘴,伸手调了个台。

喇叭里传出一个慷慨激昂的男声:

“这里是大清广播电台!……目前,我大清的无敌军队已经在南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南明对我边境的小规模*扰已经遭到了可耻的失败!!目前,我大清军队气势如虹,正在各条战线上取得节节胜利!!!……几日来,大清各地频繁传出的谣言,例如南明军队兵势有多大、进攻速度多块……等等可笑说法,也已经在大清前方将士的捷报中,被击得粉碎!

“捏造这些谣言、企图动摇我大清国民士气的南明小丑们,此刻看到了他们的谣言失败,正在灰头土脸、惶惶不可终日中……至于刚刚出现的新谣言,比如什么我大清军队有多少人陷入合围,不久将被消灭,等等等等,更是不值一驳……我们奉劝编造这些谣言的南明阴谋家们,不用再枉费……”

“你妈了个×!!!”

一个军官猛地一拍收音机,把声音拍得戛然而止。他大骂道:

“妈的,平时吹吹牛就算了,这时候还在吹牛!我操!弟兄们的命到底不如朝廷那张脸值钱啊!伙计们,都听见了吧,咱们卖命的,就是这么一帮恶心的东西啊!”

“切,早就知道了。”

“投大明投大明!大明起码没这么恶心。都还有啥犹豫的吗?”

“投大明。”

“投大明。”

“对,趁没打过来,咱都拉弟兄去……到时候带着弟兄投过去,听说还有赏钱……”

第七卷 统一战争 第24集 要塞里的美丽

开战这几天,向小强一直都是住在最高统帅部的,也就是紫金山要塞里。作为高级将领,向小强有一个不错的单间。但也只是单间,不是套件。但紫金山要塞是军事工事,不是旅馆,只有一个套间,是属于朱佑榕的。

尽管有套间,但和宫里的条件那还是天壤之别的。朱佑榕住在这里显然比较“艰苦”。但是没办法,战争期间,南京又在长江边上,宫里不够安全。但是昨天,向小强已经对朱佑榕悄悄说了:最多一个月,让你搬回宫里住。

这个意思,朱佑榕也听明白了。这就是说,最多一个月,明军就会在江北拥有至少300公里的占领区。

300公里,这是确保南京绝对不受北清飞机轰炸的最低距离。300公里,这也是明清双方主力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超过这个半径,轰炸机就没有战斗机护航了。至少在明军这边,就会把清军轰炸机像打鸭子一样打下来。

当然,这是说的保证南京“绝对”不被轰炸,要求比较高。要说“基本”不受轰炸的话,那现在已经做到了。只不过事关女皇的生命安全,必须用“绝对”来要求。

当时向小强走后,朱佑榕马上叫人拿了一张地图进来,用尺子在上面画出300公里的距离。然后一看,自己有些愕然。

直线距离300公里,竟然已经把徐州也包括进去了。

徐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那可是北清传统的军事重镇,是清军在中原地区最大的驻军区。以徐州为中心画一个大圈子:淮北、宿州、睢宁、宿迁、邳州、枣庄、临沂、丰县、沛县,那个县常驻兵力都在三个师以上,总兵力在45万左右。

另外,这45万可不像是长江沿线清军那样,虽也是大几十万,但却是绵延分散几百公里。徐州附近的清军可是集中的45万。

徐州是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交汇地,也是中原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四面八方的公路网在徐州汇聚,又再次伸向四面八方。京杭大运河从徐州经过。更重要的是,北清的两大铁路主动脉:津浦线和秦齐线在徐州交汇。

津浦铁路,北京至浦口,是北清东部唯一的一条南北铁路动脉。(另一条在中部,京南铁路,北京至南阳)秦齐铁路,西起西安,穿过函谷关出陕,经过洛阳、郑州、商丘、在徐州和津浦铁路交汇,然后北进山东,经过临沂、日照、青岛、直到威海。

有一种说法是:控制了徐州,就控制了北清一半的铁路交通。

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夸张,不过打下了徐州,就打开了整个山东和直隶的门户,倒是真的。而直隶以南的中原地区,也就是河南和山东,则是北清最富庶、产粮最高、人口最多、上缴赋税最多的地区。失去了这一大块地方,北清的战争潜力将一下被砍掉大半。

而这一块地区也是兵源大省。整个清军中,山东人、河南人、陕西人加在一起就占了70%以上,其中山东、河南两地的兵员就占了40%以上。拿下中原,将直接导致整个清军军心剧变。可以预计,除非非采取极其严厉残酷的措施,清兵们将更加毫无顾忌的脱逃、哗变、投降,返回南明控制的家乡。

那时候,北清就谈不上什么战争潜力了。北清面临的,将是如何防止整个帝国崩溃。

而这一切,将从打下徐州开始。

这种政治和大战略上的东西,朱佑榕都是知道的。因此她才对向小强的这个悄悄的许诺,将信将疑。她肯定广武皇帝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徐州,守住中原。

向小强的信心、目前的节节胜利、以及中央指挥厅的军官们的笑脸,让朱佑榕从内心里高兴。但是来自自己的判断,又让她为下一步的严峻局势捏了一把汗。清军“世纪大演习”还有一百多个师,正在从直隶北部拼命南调呢!

朱佑榕把一切都交给了外面的军官们,交给了内阁。她每天拼命控制住自己去指挥厅看战局的**,只是窝在自己房间里、弹吉他、画画。

但是,她心里已经隐隐的期盼,不久将来的某一天,自己能重新踏进故国京师的大明紫禁城,重新拜祭北京大明太庙,重去十三陵祭扫列祖列宗之墓。

她也拿定了主意,到了那一天,一定要对向小强以身相许,为两人这段恋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到时候无论谁说什么、无论怎么反对都没有用。朱佑榕已经铁了心了,到时候也不准备要面子了。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这可是自己说的呵!

“当年长平女皇已经做了伊丽莎白,如今,我只要做维多利亚就够了。一个幸运的、幸福的维多利亚。”

朱佑榕抚着地图,面露红晕,甜蜜地自语道。

……

在战前清军的“世纪大演习”中,清军还有一百多个师的部队,开战时候正集结在直隶北部,4日开战后,广武并没有立刻调这批部队南下,而是忙着侦察、搞清状况,直到5日晚上确认明军突破方城走廊大举进入河南、以及确认宝应机场被占领之后,才明白过来问题有多严重。

但这时候广武仍然认为,在南部还有一百万左右的汉军精锐,足以挡住明军攻势,仍然认为不值得把直隶北部的演习部队南调。

清军在南部有百万大军不假,但是在4日明军进攻当天,守在长江沿线和守在襄樊平原的三十万左右清军,当场就被合围歼灭了。而稍微靠后布置的苏中、苏南、皖南、豫南的共七十万清军,除十几万跑得快的溃退北方之外,留在淮河以南的五十多万已经被合围了,现在正在被明军空地一体的实施歼灭中。

广武直到9日晚上,才得到淮河以南的清军全部被合围的消息。他惊呆了。整个北清高层也都惊呆了。现在,广武终于明白,明军这次进攻有多厉害了。

10号夜里,直隶北部的演习部队整夜都没有睡觉,被圣旨强令着连夜行军,从冀北、冀中平原沿公路徒步行军,向西边的京南铁路沿线

集中。到了那里,所有部队还要进行大换装,就是先等待从各原住地、以及兵工厂开来的军火装备列车,把演习用的空包弹换掉,重新装备上真**,再乘火车南下。

一百多个师,以清军的效率,以及北清铁路系统的调配管理水平,再加上南明各地下组织的破坏,这么一遍下来,最快也要一周。

……

10月10日,D+6日。

今天早上,秀秀作为向小强的副官,第一次正式进入统帅部,和向小强一起工作。

向小强住进要塞,就没有带秋湫和秀秀两人,而是让她们留守在司令部里。缺了秋湫还好些,缺了秀秀,向小强顿时感到非常不适应。秀秀不但是他夫人,而且是他手边最好用的人。秀秀聪明、细心、有眼色,能力很强,而且军事专业知识非常扎实。她的专业本来就是军事电讯、密码编译破译、情报分析处理一类的,既是海军通讯官,又受过东厂情报官的训练。现在放在人民卫队司令副官这种岗位上,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向小强既是秀秀的夫君,又是她的上级。作为夫君,他发现这个小妻子非常会来事,总是把自己伺候得舒舒服服的。而作为上级,他发现秀秀是个很有前途的人。秀秀相当勤奋,很能吃苦。和娇生惯养的大小姐秋湫比起来,秀秀作为穷乡村里考出来的高材生,始终有很强的危机感。她是那种把全家的幸福责任都背在肩上、恨不得“背着妈妈上学”的人。

向小强经常凌晨四五点钟醒来,发现秀秀不在身边,而布幔后面的书房里隐隐透出灯光。他知道秀秀在自学陆军方面的专业书。其中有陆军参谋勤务的书,有摩托化和装甲部队的书,还有空军方面的书。

秀秀的这种精神经常让向小强感动不已。他知道,秀秀想当好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她又是海军出身,陆军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所以在疯狂充电。问秋湫,秋湫说秀秀的这种苦学,早在海军大学校里就这样了,很多人都佩服得要命。有一次军情局、也就是锦衣卫公然来挖她,她居然推掉了,最后还是上了潜艇当个小通讯官,秋湫都为她惋惜的不得了,一直说秀秀傻。

向小强听秋湫说到这里的时候,心中在暗笑,傻的还是秋湫。秀秀怎么可能傻呢,人家早就被东厂挑走,秘密栽培了。

向小强几乎肯定,即使秀秀没有嫁给自己,凭着她自己的聪明和奋斗,最后也能展翅飞翔。

这不,成为自己副官大半年,就把司令办公室的绝大部分事务都抓在手里了。司令办公室虽然有秋、尚两位副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