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高举起这张希特勒的保证:我从欧洲带回了和平!这是我们整整一个时代的和平!

于是,张伯伦成了明星,成了英法等民主国家人民心目中的“和平英雄”。

向小强沉思,如果英法真的那么希望祸水东引、纵容德国去打苏联的话,那怎么会逼着希特勒保证“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怎么会在德国毁约、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法如梦初醒、恼羞成怒,马上为波兰提供军事担保——一旦波兰遭到德国进攻、英法立刻对德宣战?

很明显的,德国和苏联并不接壤,中间还隔着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德国要进攻苏联,就必须先拿下并这两个国家,这是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的。你真的想祸水东引的话,那就要有这种觉悟:不但要牺牲苏台德区,还要牺牲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还得牺牲波兰。

如果说英法真的有祸水东引的想法,那也是在二战开始之后,“静坐战”阶段。不过这时候就是种被动的一厢情愿了。因为这时候已经宣战了,希特勒就算不想和英法开战,这时候也不得不打了。毕竟你英法先后主动对德宣战,然后又把几十万大军阵列于德法边境,一副随时要攻入德国的架势。这对一直竭力避免“两线作战”的德国意味着什么,是很清楚的。希特勒本来就算再想打苏联,此时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不先搞定西线了。

……

向小强有种感觉,如果想造成那种“明德夹击苏联”的理想局面,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的。英法是畏惧苏联,但毕竟苏联跟英法隔着半个欧洲,此时又深陷中亚战场,对英法的威胁不大。而德国可就跟法国挨着,如果放任德国坐大,那至少法国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在这种时候,英法不太可能冒着“自…焚”的危险去“玩火”。这等于是在自己家门口放火,然后盼着大火能烧到两条街之外的仇人家里去,把仇人家烧掉,而自己家还完好无损。

正常的情况下,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玩这种火。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风是往仇人家的方向刮的。现在,大明就要来扇这股风。

向小强先跑到楼上去找朱佑榕,问她目前大明政府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有什么想法。可朱佑榕这段日子明显都在思念向小强,没心思去操心国内外事务,把这一切都交给内阁去操心了。现在她是一问三不知。

向小强马上建议她召开御前会议,商量慕尼黑会议这件事。慕尼黑会议是九月末的事情,现在都十二月下旬了,竟然还没开过一场御前会议讨论这件事。向小强知道,内阁自己肯定开过不少会,但因为这段日子女皇陛下没心思管国家大事,内阁也就乐得不向她汇报,一切自己做主了。现在向小强回来了,女皇心情好了,召开御前会议,听听大臣们对国际局势的意见,也显得非常自然。

朱佑榕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吩咐下去。第二天,12月26日上午,御前会议在皇宫中召开了。

果然,大臣们的看法普遍和此时的各国政客一致。那就是,欧洲现在已经躲过了又一场大战,“一个时代的和平”降临了。德国总理既然做出了承诺,那欧洲局势就稳定下来了。所谓的“明德夹击苏联”本来就不切实际,现在更没戏了。德国和苏联之间还隔着一个捷克斯洛伐克、一个波兰,德国总不至于再把这两个国家吞并了吧?那不是自打耳光吗?再说那也不现实啊。英法也不干啊。法国比德国强大得多,现在是“欧6最强”,说把德国灭了就把德国灭了。

向小强听完些大臣的一番言,感觉哭笑不得。不过他沉下心来想想,这也不能怪他们。这就是这个时代政治家们的普遍看法。连英法那些身处其中的政治家都是这么看,身居地球另一端的大明政治家又不是人,还能怎么看?就是向小强自己,要不是来自于后世,占着“事后诸葛亮”的便宜,还能“高瞻远瞩”一下,否则连眼前的这些大臣都比自己高明十几倍。眼下除了自己知道希特勒是个什么人,还有谁知道?没人知道。恐怕连希特勒自己都不知道。

向小强思考良久,终于言了:

“诸位,寡人当年在德国的时候,曾经跟德国总理希特勒关起门来,有过一番秘密谈话。这段谈话除了我们两个,谁也不知道。”

这句话一出,会场立刻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着向小强。

第九卷 终局 第52集 志向…………我是猫

第九卷 终局 大明1937第八卷亚洲大战第52集志向

面对着目瞪口呆的众大臣,向小强很平和地说道:

“诸位,寡人三年前出访德国的时候,曾经和德国总理希特勒有过一番密谈。——也不算密谈吧,因为当时我们并不是在正式会谈,而都是以私人身份在聊天。当时除了翻译没有旁人,我们就闲聊着各自的远期目标。说完后,我们都笑了。看得出来,他在笑话我,我也在笑话他。因为我们说的在对方看来都是那么不切实际。

“当时希特勒说,他渴望征服欧洲,尤其是向东扩张,消灭斯拉夫人,消灭布尔什维克,为德意志民族寻求生存空间。我当时笑着问他,苏联那么大,他打算占领多少。希特勒很认真地说,他打算征服到乌拉尔山。诸位,你们也知道,36年初的德国是个什么状况。当时的德国在世人看来,差不多就是欧洲最弱小的国家,别说法国,就算捷克斯洛伐克,也是一抬手就能把它灭了。

“没错,就是那么一个弱小国家的总理,在那里大谈征服欧洲、消灭布尔什维克、征服俄国……诸位,你们想想,当时寡人怎么能不笑?换诸位中的任何一人在场,也要笑掉大牙的。但是今天怎么样?英法两大强国一个被它吓出了‘软骨症’,一个被它吓出了‘战争恐惧症’。当年傲视它的欧洲强国捷克,现在匍匐在它的脚下瑟瑟发抖,英法一句‘你不配合德国,我们就不保护你’,捷克就只得把苏台德区拱手相送,连个‘不’字都不敢说。

“但是希特勒也没比寡人高明到哪里去。因为寡人当时也说了一个志向,那就是北伐满清,统一中国。希特勒当时脸上那个忍俊不禁啊……呵呵,你们都是没看见。是啊,当时的大明是个什么状况?刚刚勉强抵住了北清的南侵,算是保住了一条命,正在苟延残喘。……是的,虽然很难听,但当时就是在‘苟延残喘’。别说是希特勒,当时就算换了拿破仑在场,也要笑掉大牙的。但是,现在怎么样,诸位也都看到了。

“因此寡人知道,希特勒当年的那番话绝不就算的。那个人能从当年的维也纳流浪汉成为今天德奥两国的独裁者,绝不是那种凡事说说就算的人。这个人很固执,或者说是偏执,再或者说是精神不正常。但就是这种‘精神不正常’的人,恰恰能做到那些‘精神正常’的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不是那种平常的政客,而是个欧洲多少年都难出一个的野心家。

“平常的政客仅满足于个人的功成名就而已。而这个野心家心中则有一个理想,不管这个理想是对是错,他都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并且不惜一切手段来达成它,哪怕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而张伯伦也好、达拉第也好,都是那种平常的政客。在希特勒面前,他们缺乏魄力、没有胆量、目光短浅、软弱无能。尽管他们的国家现在比德国强大,但是在希特勒的步步进逼面前,他们只会步步退让,软弱的根本就没一点抵抗能力。

“诸位放心好了,苏台德区绝不是希特勒最后的领土要求。寡人在这里放言,不久之后,希特勒将会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并图谋波兰,继续向东扩张,并最终和苏联迎头撞上。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英法那里施展我们的影响,尽量为德国的向东扩张开绿灯,直到德军踏进苏联。

“诸位,有我们在中亚拖住苏联,那么此时的苏联对希特勒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大啊!只要能越过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这两个障碍,两国夹击,那消灭苏联就成了很现实的事情。我们在东北亚和中亚取得的大片新领地就会巩固下来,一个庞大而又好的自由俄罗斯缓冲国将横在欧亚大陆中间,把我们和德国隔开。那时候我们大明帝国20世纪的征战大业基本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发展经济、消化新领地,争取在这个世纪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强最富的国家了。

“诸位,以上就是寡人的一点见解。……觉得好笑吗?呵呵,想想当年的希特勒,当初他也觉得大明统一中国是很好笑的事。”

……

向小强一番讲话后,会场上鸦雀无声,所有大臣都在看着他。很快,他们开始慢慢地交头接耳,私语起来。片刻后,会场里热闹起来了。好多人都在热烈地议论着,不少人还在争论。不过看起来,大多数人都显得比较兴奋,只有很少的人显得不屑一顾。

向小强明白,自己的一番话起作用了,说到多数人心里去了。他往后一靠,躺在舒适的王座靠背里,端起茶盏,慢慢地喝着。

接下来,群臣之间新的辩论开始了。向小强这么一番崭新的观点,让御前会议活跃了起来。之前那种“德国总理已经做了保证,明德夹击苏联不切实际”的气氛一扫而光,大家都在热切地讨论着,大明如何才能在其中推波回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终于,会议讨论出了决定,现在大明的既定目标,就是努力实现“祸水东引”,通过一系列外交斡旋,让英法对德国进一步绥靖,说服英法进一步容忍德国,好处是利用德国消灭布尔什维克,至少能让纳粹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东欧拼个两败俱伤,我等民主国家坐收渔利。

沈荣轩认为,如果这一系列计划成功实现,那么大明的目标就要做调整,不能是再以“消灭苏联”为最高目标了。应该以德国和苏联两败俱伤为最高追求目标。那就必须在德军攻进苏联之后,大明这边适当减轻苏军的压力,让德军承受一些压力。因为如果苏军主力都被大明拖在中亚这边,那么德军很容易就能够彻底消灭苏联。那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会是德国一家独大,不但英法等国受到威胁,就连我们的盟友、缓冲国自由俄罗斯也会受到巨大威胁。对大明来说,一个多元化的欧洲才符合最大利益。而一个由希特勒一手遮天的欧洲,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那样的话,大明在欧洲的利益将荡然无存,在中亚的利益也安稳不了多久。

第九卷 终局 第53集 赫斯来华

12月28日,外交大臣贺子光召见了德国大使,让他问问德国总理,有没有兴趣派遣一员秘密特使前来大明,商谈一下有关东欧和苏联的问题。

德国大使不敢怠慢,立刻往柏林发密电请示希特勒。几个小时后,大使再次驱车前往外交部觐见贺子光,告诉他,元首准备派自己的副手赫斯秘密前往大明。贺子光都被吓了一跳,原想希特勒就算很有兴趣,最多派一名外交官员前来的。没想到居然派自己的接班人前来。

明方高层立刻明白了,希特勒不只是“很有兴趣”而已,可以说,他已经为此痴狂了。沈荣轩和贺子光都不禁暗叹,向小强那一趟德国真的没有白去。他把希特勒心里的痒痒肉摸了个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贺子光也先后召见了英国和法国大使,问他们zf是否有兴趣派遣特使来明,商谈“中欧和东欧、以及西亚局势的问题”。

英法两国接到自己国家驻明大使的报告,都有些犹豫。说实话,现在英法两国zf都不太明白中欧和东欧有什么“局势问题”。——所有问题不是慕尼黑会议上都解决了么?欧洲已经没有事了,明国这时候又来掺和什么?

但是此时的大明在国际上已经成了香饽饽,不但在独自对抗布尔什维克,而且可以想见,一旦战争结束,整个东亚——主要是明国北方,将迎来一个建设高潮。那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市场。饱受萧条之苦的各国,都对这块大蛋糕垂涎欲滴,希望能分一杯羹。英法两国的工业水平虽然很高,但是工厂数量和工人人数并不算多,不能跟美国、明国这样的国家比。只要明国分一小块蛋糕给英法,就足够解决他们国内严重的失业问题。

还有,现在明国已经把曰本打趴下了,目前在东亚已经再无威胁。明国拿走了曰本剩余的所有大型军舰,现在大明海军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强海军,而且在东亚再没有一支力量能够制衡它。那么整个南洋的殖民地区,都处于这支世界最强海军的身影下。明国会不会对这块殖民地区垂涎?明国将来的国策是什么?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是怎样的?是和平建设,还是继续扩张?是转变为美国那样“强大而安全”的民主国家?还是转变为曰本那样穷兵黩武的国家?

这些,都是让英法两国提心吊胆的。因此,对于大明的此番邀请,两国政要们经过考虑后,都觉得因该派特使去一下。就算欧洲没问题了,亚洲还有问题,应该跟明国面对面商量一下。明国现在虽然孔武有力,但毕竟还是自己的盟国,有什么事情完全可以说开。

……

半个月后,1939年1月13日,德国特使赫斯首先乘船,秘密抵达广州港。14日,英国密使的船也进入广州港。一天之后,15日,法国密使也到了。大明外交部随即组织了两处秘密会谈。一处是明德两国秘密会谈,另一处是明英法三国秘密会谈。英法彼此知道,但是并不知道德国密使在南京。而德国密使赫斯也不知道英法密使也在这里。

大明和德国密使的会谈,主要是先挑破窗户纸,直接揭开德国想向东扩张的“小九九”,然后在赫斯惊愕之下,贺子光描绘了一幅明德两国瓜分俄国的美景,甚至直接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标明了两国未来的势力范围。赫斯惊愕之后,很快也不再装像,直接表明德国确实很有意和大明合击俄国。但是有个难题,现在德国和苏联之间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而元首刚刚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保证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的最后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又能怎么办?

贺子光直接笑道,慕尼黑协定对于总理先生来说,应该不成为问题。

这意思是“我知道对于你们元首来说,撕毁协定根本不算个事”。要是对别国领导人说这句话,会被认为很无礼,但是赫斯显然是带着诚意来的,根本没在这里纠缠。他直接表明了希特勒的请求,意思是如果大明能帮着跟英法那边斡旋一下,让英法对德国的继续东进取得谅解,那再好不过了。

在跟英美等议会制民主国家打交道方面,大明已经很有经验了,可以说比德国经验丰富得多。贺子光很清楚跟英法美等国家“斡旋”,最重要应该斡旋什么“部位”。那就是:跟独裁国家打交道,要把功夫下在独裁者身上。只要搞定了独裁者,老百姓再不情愿也没用。跟民主国家打交道,要把功夫下在选民身上。只要搞定了选民,民选政客再不情愿也没用。

贺子光笑道:

“这个,我国可以和贵国一起努力。现在英法两国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呢?无非两条:和平和工作而已。贵国可以给他们和平,我国可以给他们工作。只要把这两样给了英法人民,总理先生可以换得在欧洲任意行事的自由。”

赫斯狐疑道:

“大臣阁下,我不太明白。”

贺子光说道:

“我国收复北方时间不长,只要战争一结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会开始。我们会承诺分给英国和法国很大一部分市场和订单,还可以让英法的公司在西北承建铁路。英法的工人数量只是我国的一个零头,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让他们都有工作。除了工作,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和平了。这也是张伯伦先生和达拉第先生之所以那么一味让步的原因。先生您也知道,并不是德军比法军强大,而是英国人民和法国人民害怕打仗,而德国人民不害怕。只要总理先生能做出姿态,让英法两国人民放心:德国永远不会‘西进’,那么即使贵国违背了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人民也不会特别在乎的。”

“大臣阁下,”赫斯眉头皱得更紧了,“您所说的‘总理先生做出姿态’,这个‘姿态’是指……”

贺子光顿了一下,说道:

“比如,撤出莱茵兰地区,将其重新恢复为不设防区。”

赫斯大惊,直接喊道:

“不,绝不可能!”

贺子光早已料到赫斯会是这个反应。他仍旧继续说道:

“这是上策。只要总理先生愿意这样做,我国可以替英法两国保证:贵国可以在东欧任意扩张,英法除了谴责,不会有任何阻止的行动。甚至连经济制裁都不会。”

赫斯听完翻译,沉吟了片刻,又问道:

“除了这个‘上策’呢?”

贺子光说道:

“那就是中策了。德国至少应该做出削弱齐格菲防线的样子,比如拆毁一部分工事,撤走一部分守军,邀请英军和法军派遣长期观察员进入齐格菲防线。这样要比任何纸面的条约和协定都更令人放心。特别是贵国撕毁慕尼黑协定之后。”

第九卷 终局 第53集 肉骨头

贺子光说的“中策”倒是很让赫斯考虑了一阵。过了半晌,他说道:

“大臣阁下,您要明白,无论是我们撤出莱茵兰,还是削弱齐格菲防线,都是在向法国打开德国的西大门。这么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如果我们进攻捷克和法国的时候,法军在西线突然进攻我们,那么德国就完了。”

贺子光直接说道:

“先生恕我直言,德国要完早完了。先生想想,35年德国进军莱茵兰,公然违反凡尔赛合约。那时候德国比现在弱小十倍,那时法军如果动一根手指头,可能只要一场小战斗,连战役都不用,你们就完了。但是法国怎么样?法国连这么一场小战斗都不愿面对,放任你们重新占领了莱茵兰不设防区。

“还有38年,德奥合并,也是公然违反凡尔赛合约,而且违反得更厉害,直接改变了战后欧洲版图。那时候德军也不如今天强大,如果法军当时进攻你们,一场战斗固然拿不下来,但是一场战役也差不多了。但是英法怎么样?更是不敢干预了。是怕打不过你们吗?不是。他们怕的,根本就是‘战争’这件事。打得过打不过,都怕得要命。有一线希望能不打仗,他们就不会打仗。

“现在,如果法军进攻你们,那就不是一场小战斗的事了,也不是一场战役能搞定的了,那可是一场结结实实的战争了。而且现在法军能不能打得过德军,都还很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