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我们赢得了第一场胜利。我们的战士在陆上、在海上、在空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但是,战争才刚刚开始,更严酷的考验还在后面。清虏已经占据了我大明的大半壁江山,我大明的多数子民也沦为清虏治下的奴隶。因此,从一般的战略上来看,清虏占有很大优势。他们的兵员远多过我们,他们的铁矿和煤矿等战略物资远多过我们。他们的首都离战线有一千公里,而我们的首都离战线只有一千米。
“但是在海上,我们有绝对的制海权。我们可以在北方漫长的海岸线上,随意选择地点登陆,攻进内陆,让清虏防不胜防。我们强大的舰队更可以轰下旅顺和威海,使渤海门户洞开,然后载着英勇的部队登陆天津,直逼北京。在这种情形下,清虏纵有再多的军队,也不敢全部压在我们的防线上的。他们要分兵把守,处处把守。他们既要防范我们的登陆部队,更要分散在各地,时刻准备镇压不满清虏统治的、揭竿而起的人民。
“清虏可怕吗?如果只看数字,那么清虏的军队无疑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千师陆军’这四个字,他们已经宣传很久了。但大家都知道,那只能骗骗他们自己,骗骗新闻管制下的老百姓而已。这四个字一旦走出清虏把守的铁桶,一旦到了新闻自由、民智开放的世界,无论是在我们大明,还是日本、暹逻、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是大洋彼岸的英国、法国、荷兰、美国……这些地方的任何一个小学生,都会对清虏自说自话的‘千师陆军’嗤之以鼻。
“为什么?因为如今的清虏已是外强中干。它就像当年的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一样,表面强大,内部已经到了腐朽深重、矛盾重重的地步了。但它不甘心,它还要趁自己没彻底腐朽没落之前,最后一次搏起噬人。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今已是二十世纪,文明和民主乃是潮流。清虏自己也知道,它这样一个靠屠杀、愚民、封锁和压制来维持的政权,在如此潮流大势面前,再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它必要拼死一搏,用最疯狂、最残忍的手段来延续生命。
“清虏知道,长江的南面,就有一块文明、民主、富庶的土地。三百年来,这块土地让它垂涎欲滴。现在只要能吞噬这块土地,吞噬这块土地的人民,吞噬这块土地的财富,吞噬这块土地先进文明的思想和制度,那么,这头双手沾满人血的野兽,它的生命就可以继续。
“三百年前,我们的大明内忧外患、贫病交加,在野蛮人的屠刀下倒下了。神州陆沉,江河尽赤,这块昔日灿烂文明的东亚大陆,成了鞑靼人发泄**的屠场。幸得长平女皇和延平郡王的英烈功绩,我们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才得以保存。但是长江以北幸存的人民,却永远陷于黑暗中。
“今天,最严酷的考验再次降临。同三百年前不同的是,今天的大明富强而繁荣。我们拥有亚洲最多的黄金储备,我们有世界一流的造船工业、飞机工业和汽车工业。我们有亚洲最密集的交通网,我们有亚洲最集中的技术人才。我们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我们有世界上最坚强的防线。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民。他们都是大明最争气的儿女。他们坚贞不屈,勤劳智慧,坚忍不拔。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在国际上,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不论是欧洲还是美洲,在世界各个地方,到处都有支持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这场战争今天打响了。这是一场文明对抗野蛮、光明对抗黑暗、民主对抗专制的战争。全世界爱好和平、痛恨战争的人民都将和我们站在一起。全世界崇尚人道、痛恨屠杀的人民都将和我们站在一起。这是一场世纪之战。华夏的文明之火已经延续了五千年,我们必须保正它不在我们手中熄灭。如果我们打输了这场战争,那么整个江南,整个大明,整个东亚大陆,都将彻底沦丧在黑暗、野蛮、愚昧之中。我们将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除了清廷告诉我们的谎话外,我们都不知道今天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我们再也穿不上华美的汉服,再也读不到‘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这种有血性的诗句,再也无法传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这些民族英雄的事迹。……如果这种事在二十世纪发生了,那将是全人类的悲剧。
“全大明的人民!全大明的将士!全大明的工人、农民和学生!大家努力吧!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取胜,以后我们可以对子孙说,当年在那场光荣的战争中,正是因为我的参与,才没有让‘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剧重演,才保护了我们华夏民族的脊梁不被打断,才保证‘中国’这个神圣的词汇不被玷污。
“如果这次我们取得了胜利,那我们这一代人,一生都可以骄傲的昂起头颅。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配得上‘中国人’这个光荣的称号。我,配得上做尧舜的后代。
“……好了,今天是1月5日,开战第一天。希望大家好好休息,勇敢、乐观的迎接明天。我就说这么多,大家努力。”
……
人民卫队司令部,司令办公室里,秋湫激动的胸口颤抖,含着热泪望着向小强。向小强也喉中哽咽,被自己的文稿和朱佑榕的演说感染的得说不出话来。
两人紧紧相拥。秋湫满面绯红,喃喃地说:
“小强,你太了不起了……我太爱你了!”
向小强没有说话,吻住她的嘴作为回答。
……
紫禁城奉天殿里,如潮水般的爆发掌声几乎震破了大殿。朱佑榕扔下文稿,筋疲力尽地倒在椅子里。
播音员抑制着胸中的狂潮,对着话筒说道:
“听众们,下面,是我们敬爱的首辅大臣,为我们讲话。”
沈荣轩拿着文稿走到话筒前。
朱佑榕退到一旁,郑恭寅和李夫人喜笑颜开地围着她,夸她演说的太精彩了。
朱佑榕满面疲惫,但仍很兴奋。她微微笑道:
“这……这次演讲,是我最累的一次……记下来,成立一个专门的宣传机构,在宣传部之上,直属皇室管辖,全权负责战争期间的宣传事宜……让向小强负责。”
“向小强?”李夫人道,“他不是人民卫队的头吗?”
朱佑榕按摩着面颊,嘟囔道:
“我不管了……那就兼任吧。”
第四卷 虎踞钟山 第15集 秃鹰军团
战争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了。
尽管朱佑榕的演说中渲染的凶险无比,但战争好像还是迅速进入了相持阶段。大多数人都暗自松了口气,期盼着这次明清战争会像前几次一样,不了了之。
很多人都在心中赞美长江防线。这几天清军每天都进攻,但防线上的工事每天都能很轻松的击退他们。
清军的那门列车炮每天都打一阵,但大概由于距离太远了,落弹相当的不准,这几天只有一座小机枪堡被掀掉了,阵亡三人。
到现场视察的明军军官都乍舌,惊叹于这门列车炮的威力。弹坑像个陨石坑一样,又大又深,里边已经灌满了水,像个小渔塘。那个小机枪堡还不是被直接集中顶部,距离着弹点还有一米多远,这个几百吨的水泥盒子,就被连根掀到一边了。下面的交通隧道被开了好大一段天窗,碎水泥块和泥土几乎堵了半边隧道,粗大的钢筋翻在外边。
这是长江防线遭到的第一次破坏。不过后果不太严重,而且大家紧张了两天,后面几天并没发生类似的事情,悬着的心又放下来了。明军将领们分析,因为顾及到火炮的寿命,清军的列车炮每天只打一二十发,再加上害怕空袭和暴露位置,不敢把炮开到近处。这就等于是个摆设。
……
南京城内的各处征兵点,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报名、审核、体检……旁边就停着军卡,征够一车就开走一车,拉到东郊的新兵训练营。
军卡上挂着横幅:大明因你而骄傲!
卡车上站满了等着去新兵营的小伙子,他们的母亲、妻子和姐妹,就拥在旁边,抓着他们伸下来的手,哭泣着嘱咐他们,要小心,要保重,一切都要靠自己了,晚上睡觉别着凉……
小伙子们胸前佩戴着硕大的红花,都带着骄傲、兴奋的神色,不耐烦地道:好了好了,知道了,都这么大的人了……
每个大的征兵点旁,都有一个新组建的人民卫队政工排。每个政工排配有一个铜管乐队班,和一个合唱班,有男有女。
这个政工排主要是女兵,正在班长的指挥下,给这些小伙子和他们的家人很煽情地演唱着:
“再见吧,妈妈,
再见吧,妈妈。
军号已吹响,
钢枪已擦亮,
行装已背好,
部队要出发,
你不要悄悄地流泪,
你不要把儿牵挂,
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
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
……
另一个地方,一个主要是男兵组成的政工排,正在整齐的军鼓和军号中合唱着: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
壮士一去不复还
滚滚黄河 滔滔长江
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
洒在我的胸膛上
战旗飘飘 军号响
剑已出鞘 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岂有刀山火海不敢前
向前进
向前进
战旗飘飘 军号响
剑已出鞘 雷鸣电闪
自古是楚虽三户能亡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向前进
向前进……”
……
直属人民卫队管辖的人民卫队政工队成立后,就全面接管了大征兵的宣传工作。
这几天向小强很是“创作”了一些宣传歌曲。几乎是出来一首迅速唱开一首,这些天各座军营里、征兵点上、长江防线的工事里,都回荡着《万里长城永不倒》、《一条大河波浪宽》、《英雄赞歌》、《打败清虏野心狼》、《保卫长江(保卫黄河)》、《亮剑》等这些来自几十年后的热血歌曲。各大工厂早已是三班倒的生产,轰鸣的车间里,工人们在《咱们工人有力量》的雄壮歌声中干得热火朝天。
本来这些歌曲在广播喇叭里放出来就行的,但向小强觉得那不够,直觉告诉他真人现场演出效果会更好。他安排新成立的政工队以排为单位,带着铜管乐,下到南京的各大征兵点去,就在旁边现场演出。
事实证明效果好到无以复加,这些昂扬的军乐队就在身边慷慨演唱,报名参军的队伍几乎立刻加长了一倍。有不少来参军的大学生,前段时间还是反战游行的主力,现在这些热血青年都被煽得热血沸腾,一个个排着队,喉头滚动着,胸膛起伏着,耳边听着雄壮的军乐,铁血的歌词,都眼巴巴地望着队伍前方,和前边人挨得紧紧的,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位置。
不少青年父母不同意,都是从家里偷跑出来的,还有不少只有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头脑发热也偷跑来当兵,每天都要劝回去一批。
所有青年都渴望加入人民卫队。因为人民卫队号称陛下在宫外的卫队,是全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很多人参军,就是为了希望加入人民卫队。因为征兵时他们被告知,所有新兵将由人民卫队优先挑选,如果你够优秀,就有希望加入进去。
到了开战第七天,大明帝国陆军已经扩充到了220万人。七天时间又扩充了近100万人。这简直是个奇迹。
向小强身边的人早已对他的才能拜服不已,秋老虎整天跟人炫耀自己女儿找了个有能耐有权势,又文武全才的姑爷,一提起来就合不拢嘴。秋湫整天虽然跟着向小强忙的有一顿没一顿,但那颗心也像泡在蜜罐里一样。郑恭寅老在外甥女跟前说自己为大明朝捡了个宝。就连朱佑榕也觉得向小强干什么什么行,自己当初的眼光是何等正确。
人民卫队已经扩充到了一万人。这期间吸收了大量新兵,都是新兵营中最优秀的,按比例算来,完全是百里挑一。这些小伙子身强力壮,身材差不多高,都在一米七八到一米八之间,整齐列队的时候非常好看。他们年龄在18…22岁之间。向小强故意把年龄设得比较低,这个年龄段思想普遍比较单纯,没什么社会经验,非常容易洗脑,陪养成忠心耿耿的狂热部队。
因为手边就有十四格格,向小强原想过仿照粘杆处的结构建设人民卫队的。但粘杆处是个遍布全国的机构,很分散,对联络能力、和中央的控制力要求很高。而且尽管粘杆处是军队建制,但毕竟不是一支独立军队。
人民卫队的特点,第一,是一支独立军队,第二,成立不久,扩张过快,一旦分散全国,控制力太差。虽然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粘杆处和东厂,但那都是士兵,不是特工人才。
所以,参考十四格格的建议,还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向小强准备初步参照党卫军的结构。他把人民卫队分成几个部门。
最高机关是司令部,由向小强亲自执掌。
人民卫队保安队,负责调查侦缉事宜,相当于盖世太保。由肚子疼负责。因为肚子疼以前是东厂的,有点不放心,而且这小子性格又不太稳重,所以向小强把谨慎持重的蜗牛派去给他当副手,看着他点。蜗牛是向小强的“铁杆家丁”,完全信任的。
人民卫队机动队,这是作战部队,是主力,相当于武装党卫军。这由李根生负责,副手是李长贵。在北清的行动中,李根生表现出了出色的作战经验和指挥素质。但那是小分队,指挥几千人的大部队是否胜任,还要看实践检验。
人民卫队政工队,负责政治宣传工作。按照向小强的计划,在未来的战斗中,政工队要配合机动队一起行动,随之展开政治和文艺宣传攻势。
另外政工队还有个名字,叫做统帅部政工处,名义上归最高统帅部管辖,这就保证了它在内阁宣传部之上,可随时调用全国的宣传资源。但全国最高统帅就是女皇本人,所以尽管这个部门在统帅部里叫“政工处”,在人民卫队里叫“政工队”,都是一回事,都归向小强指挥。
政工队向小强已经想好了人选,准备让秀秀挂帅负责的。秀秀头脑聪明冷静,心思细腻,是不二人选。但现在她还在医院里,向小强只好让副官秋湫兼任。
这一通安排下来,是标准的任人唯亲。不过人民卫队成立伊始,乃是向小强安身立命的根本,手中唯一的一支力量,忠诚的要求压倒一切。其实这支队伍也是皇室直接掌握的唯一力量,安身立命的根本。
为什么要让他向小强来掌管人民卫队?一样的道理,忠诚压倒一切。不是没有比向小强更有能力、更会带部队的人。正规军里有的是。但向小强是经过几次生死考验过的“死忠份子”,另外后来证明能力也不错。那为什么不用呢?以前皇室手里没有部队,一切要通过内阁。内阁听话还行,内阁不听话,皇帝就是“虚君”了,想搞什么事情还得从街头搜罗黑社会,搞政变。现在直接掌握一支军队,就能保证内阁听话,正规军听话。
向小强牢牢记住十四格格给他的一个忠告:
“向大人不要忘了那边还有一个东厂,还有首辅沈荣轩。沈荣轩我很了解他,虽说气量比较大,甚至有点自负,但头脑绝对清楚,绝不会容忍一直威胁性的力量壮大的。向大人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让机动队和政工队多露面,让保安队少露面。要突出人民卫队的军队属性,让所有人都觉得,人民卫队就是陛下的一支铁杆军,而不是和东厂分权的情报机构。”
这句话说得很对,可谓是十四格格站在向小强这边,贴心贴肺说的。
向小强每天都让机动队和政工队走上街头,敲着军鼓,吹着军号,黑皮军靴整齐拍打在街面上,唱着威武雄壮的爱国歌曲,打着爱国标语条幅,在征兵点最多的街道上行进,鼓舞人心。每一次人民卫队行进过后,征兵点的队伍就长了很多。年轻人都想参加人民卫队。
当然,这很好地凸显了人民卫队的“军队属性”。
……
向小强正在办公室里吃早餐。麦当劳炸鸡块、汉堡和薯条,还有可口可乐。
不错,就是这几样。向小强咬着厨房做走了样的“麦辣鸡腿汉堡”,捏着本地土豆做的长短不一的薯条,喝着玻璃瓶装的、药水一样的30年代可口可乐,眼睛盯着报纸,吃得津津有味。
墨西哥鸡肉卷和新奥尔良烤翅厨房做不出来,只好割爱。
唯一不能容忍的是,厨房竟然把番茄酱做成了咸的,里边还有番茄皮,这就差得太多了。只好干吃薯条。
秋湫站在一边,神色古怪地望着桌上这堆东西,想不通他放着灌汤包、蟹黄饺、豆腐涝、糖藕粥……不吃,却扑到这些味道古怪的东西上,馋得好像几天没吃饭一样。
“来。”向小强笑眯眯地拍拍大腿,秋湫顺从地坐上来。向小强捏着一条薯条喂她,秋湫哼了一声,摇摇头:
“那么难吃,一点味儿也没有。看,这是今天的外文报纸摘要,已经翻译出来了。”
向小强让人每天把各份主要报纸买来,摘出认为有价值的新闻,呈给他看。南京城的几份外文报纸也要买来,第一时间翻译出来,他也要看到。
“唔,”他放下正在看的国内报纸,翻起一张《泰晤士报》,两眼立刻瞪了出来,“嗯?爱德华王子打道回国了?”
第二版头条新闻就是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王子今早坐胡德号离开新加坡,返回英国。
向小强扔下报纸,立刻陷入思考,考虑这件事给大明带来的影响。另外,两只手也下意识地不老实起来。
……
秋湫:“小强,手脚老实点啊……”
爱德华王子回国,显然不止是乔治五世病重这么简单的。这是一个信号,暗示大明和北清的这场战争,英国准备袖手旁观了。
秋湫:“我们还没成亲……”
当然,指望英国做出什么实际上的援手,那是早就不用想的,大明一直希望和英国签订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类似一战前欧洲广泛缔结的那种,就是互相担保,一旦一方受到第三国攻击,就被视为是对两国的同时攻击,另一国就有帮同盟国打仗的义务。但一战过后,全西方都有厌战情绪,想签一个这种条约那是太难了。
秋湫:“不,那里不行……”
小强:“不要跑,我在想问题,手不能闲着。”
秋湫:“这样会来人的……”
本来大明这么重视爱德华王子来除夕访问,就是知道虽然签不成军事同盟,这也是一个政治上的支持信号。但现在看来,连这种政治上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