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这时候突然听得噶尔钦陵帐下大将素和贵大声喝道:“大胆,竟敢对大相如此无礼,不怕你全家都被杀死吗?还不速速向大相磕头认罪,这样或可保住家人一命。”
素和贵本来是吐谷浑贵族,后来投靠了吐蕃,在噶尔钦陵麾下为将,然而毕竟是投降者,所以平日里与诸将关系很好,利用自己在噶尔钦陵身边的优势,尽量的帮助他人,这一次虽然是在呵斥麴莽布支,实际上却是想要对他进行保护。
可是麴莽布支却并没有体会到素和贵的用意,而是冷哼一声,反唇相讥道:“素和贵,你只不过是个吐谷浑的叛徒,丧家之犬一般的存在,竟敢在此呵斥于我?这里可有你说话的份?”
“你,你,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素和贵一番好心,却换来对方如此嘲弄,也是满脸的羞惭,同时心中也是气恼不已,索性闭上眼睛,不再管此事了。
这时候的噶尔钦陵闻言却是一声长叹。
麴莽布支说的没错,当初的确是他强行命令麴莽布支出兵攻略安西四镇的,因为当时盟友突厥也在迅速朝着安西四镇进军,他必须要想办法在突厥之前占据安西四镇,因为这里可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大唐与西部诸国联系的最重要通道,只要占据了此地,只要在以后设关卡收税,就能从大唐和波斯等国的商人中获取天大的好处。
而他当时也自信的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在唐军大部队赶来之前拿下鄯城,而只要拿下了鄯城,这一战就预示着取得了胜利,从此之后该头疼的就是大唐了,可是哪里想得到,李显大军竟然来得如此之快,而且一上来就打败了自己的五弟,并且尾随着败军攻入了自己的营寨,迫使自己的大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而在此之后,李显以先手优势竟然步步占先,把自己一点点逼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事情的确像麴莽布支所说的那样,若说要承担战败之责,我自当负主要责任,而麴莽布支只不过是依照我的命令而行动的将领而已,当初我若不是太过急躁,先是固守乌海城,然后再徐徐图谋安西四镇,或者就不会出现如今之局面了,还有,麴莽布支这一阵战败也不能全怪他自己,都怪那王方翼太过狡猾了,竟然做出了如此逼真的诈降,不要说是他,就连我也说不准会上当,唉,大唐能人辈出,我倒真是小觑了天下英雄。”
噶尔钦陵想到这里,轻轻叹道:“放了他吧。”
“嗯?我,我可以不死了?”之前麴莽布支虽然口出狂言,但实际上却是求生的本能在迫使自己不得不挣扎,可是现在当真听噶尔钦陵要饶了自己,却也有些难以置信,连忙诧异的看向噶尔钦陵,见对方点了点头,这才立刻跪倒地上,叩谢噶尔钦陵的饶命之恩:“多谢大相开恩,饶了末将一命,末将定当为大相誓死效忠。”
“呵呵,起来吧。”噶尔钦陵扶起麴莽布支,然后轻轻叹道:“日后记得用心打仗,为我吐蕃多立功劳,本相饶了你这一命,并非是贪图你的报答,而是因为我吐蕃真正的大将之才已然不多了,如若杀了你,绝对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是,是,大相放心,末将今后一定用心打仗,绝不辜负大相的期望。”麴莽布支连连点头,如同是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不止,这时又看到素和贵一脸羞怒的表情,连忙又赔着笑脸向他道歉:“素兄,小弟方才猪油蒙了心,不识好歹,满嘴胡吣,你可不要跟小弟一般见识,待得此战之后,小弟一定好好赔礼道歉。”
“罢了罢了。”素和贵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也是在生死关头乱了方寸,如今既然诚心道歉,我若计较,岂不是没有风度了?只不过老兄你这一战败,大相如今之局势可不妙了啊。”
却听得噶尔钦陵轻轻叹道:“你说的又何尝不是?这一次我等丢失了整个安西四镇和乌海城要地,整个吐谷浑也就剩下了三座受降城和大非川要地,可若是援军再不到达,恐怕我等连这这一点地盘也守不住,唉,这一次我等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如果再加上突厥的盟军,大军将近四十万,若是再度失利而归,恐怕终生也再无望图谋安西了。这是我等最后的希望,万万不容有失啊。”
第237章 来自吐蕃的援军
噶尔钦陵的担忧的确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眼看着大唐名将辈出,实力越来越庞大,而吐蕃却是越来越受到压制,势力不断削弱,如果这一次不能打败唐朝的大军,恐怕日后再过一百年也都再没有机会,大唐在西部的崛起,绝对再也无力阻止。
“这一次一定要打败唐军,否则我吐蕃将永无出头之日,而要打败唐军,最关键的是要打败李显,可是我军现在的实力想要打败李显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援军的到来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援军到来,我军与援军腹背夹击,一定可以将李显击败。我的调军命令早已下达了三个月之久了,根据我军征调的速度,应该开始出发了吧,相信只要再坚持三四个月,大军就能赶到了,可是我军的粮草已经难以支撑这么长时间了,所以,为今之计,只有传令援军加速行军了。”
噶尔钦陵想了想,立刻下令相关人员发布命令,要前来支援的大军加速行军。
逻娑,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来到校场上,高声说道:“芒松芒赞赞普如今重病在身,不能前来慰劳诸位将士,故此派我前来,转告诸位将士,如今正值国难当头,我军与唐蛮争夺安西四镇与吐谷浑的关键时期,只要能够得胜,我吐蕃便能独霸西域,甚至只要经营有方,相信就连天竺和大食等地亦不难被我臣服,届时,我吐蕃便能建立一个丝毫不弱于大唐的庞大帝国,到了那时,我吐蕃子民世代蕃息,生活越来越美好,都是诸位之功,请诸位放心,此次出征,我吐蕃定然厚报,只要出征,每位将士都能获得百只羊,作战之时抢到的所有物资一律归自身所有,每杀死一名唐军士兵,获牛百头,羊千只,每杀死一名唐军将领,获牛三百头,羊一千只,生擒唐军将领的,获牛五百头,羊三千只,若是能够斩杀或生擒大将,奖励翻倍,若是能斩杀李显,封万户侯,拜大都督,赏牛千头,羊万只,擒拿李显者,封王,拜大将军,赏牛万头,羊十万只,黄金万两。”
那名妇人乃是吐蕃赞普芒松芒赞的王妃,名叫没庐赤玛类,乃是吐蕃历史上一个非常杰出的女人,其实这时候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已经病逝,他那年仅八岁的儿子杜松芒波杰暗中继位,但是为了局势的安稳,对于芒松芒赞去世的消息并没有对外公开,发布命令,举行重大活动等等都是以芒松芒赞的名义进行的。
没庐赤玛类虽然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妃,然而却已经是吐蕃实际上的统治者,即便是号称权倾天下的噶尔钦陵,在她面前也不敢乱来,而这个女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胸襟气度,虽然噶尔钦陵以及父兄长期掌握军政大权,并且不断请求征调将士,她却总能够全力配合,而且每一次都完全任凭噶尔钦陵来发挥,表现出了绝对的信任。
就像这一次噶尔钦陵要求征调十万大军,并且由噶尔钦陵那年仅十六岁的儿子噶尔弓仁率领,没庐赤玛类也都没有任何犹豫的同意了。
当然,噶尔钦陵其实并不知道芒松芒赞去世的消息,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就算知道了,也绝对不会有什么野心,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他和王族之间的亲密合作,才有可能度过眼前的危机,否则的话,不要说是侵占大唐的疆土,就算亡国都完全有可能。
没庐赤玛类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也正因为这一点,她才没有任何顾忌的征调士兵,并且大规模的派往前线。
在前往支援的大军中,有一个少年小将,正在队伍后面随着大部队缓缓前进,这个少年面如冠玉,眼中却是充满了战斗的渴望。
“嗯,我听说李显小儿当年十三岁就进了军营,而且斩杀大将无数,立下大功,我噶尔弓仁也是自幼习武,如今都已经十六了,更在父亲身边多年学习兵法,也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了吧?其实不是我自吹自擂,放眼整个吐蕃的将领,除了父亲之外,论武艺,论兵法,还有哪个是我的对手?听说大唐有个王孝杰,竟然在吐谷浑的多玛地区盘踞重兵,多次袭击我军运粮队,呵呵,我这出山的第一战变先把这个王孝杰给打败吧。只是可惜我的对手不是李显,恁的没有趣,罢了,我打败王孝杰之后也不是没有机会对付李显。”
噶尔弓仁默默思索了片刻,便大声喝道:“全军将士务必加速行军,必须在三个月内到达多玛,在这里将迎来我们出兵以来的第一战,这也是我等的扬名之战,相信这一战之后,我军定然名震天下!凡是有迁延不进,怯弱畏敌者,一律杀无赦!”
噶尔弓仁一声令下,军中将士顿时苦不堪言,因为从逻娑到多玛这一路三千余里,沿途都是山路,再加上阴雨连绵,道路十分难走,一天最多只能走三十里,想要按期到达,实在是太难了,或者说简直是不可能。
可是噶尔弓仁不仅不同情将士们,反而大声呵斥,军法甚为严苛,动辄打骂,甚至有不少将士都被噶尔弓仁当场打杀。
不过噶尔弓仁也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吃一样的饭,走一样的路,再加上身穿重铠,所要耗费的力气其实比一般的将士还要多,所以将士们虽然心中抱怨,却也无话可说,只能拼着命的往前走,争取尽一切力量完成噶尔弓仁的任务。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吐蕃大军竟然真的创造了奇迹,在三个月之内如期来到了多玛。
“哈哈,我等果然创造了奇迹,如期来到了多玛,不过诸位切切不要放松,因为那王孝杰也是能征惯战,更加善于埋伏,我等若是不小心,说不准啥时候唐蛮就会冒出来,虽然我军军力强大,可是却也不能大意,传我命令,先安营扎寨,然后联系父帅,只要我大军会合,定然能够大破唐蛮。”
第238章 初战失利
噶尔弓仁毕竟年轻气盛,虽然说起来很是谨慎,而且立刻要去联系噶尔钦陵,可是却迟迟没有派出使者,命令麾下大军休息了几日,便率军继续前进。
不过噶尔弓仁也算谨慎,这一路行军颇有章法,虽然放慢了速度,却是最利于防守,大军一路奔驰,很快便来到了王孝杰驻军不足五十里之处。
“启禀将军,吐蕃援军即将到达,目前离我军只有四十余里,估计明日午时便能来到达葫芦谷。”
一位探子来到王孝杰面前,对他禀报道。
“没想到这个噶尔弓仁竟然如此不俗,果然如期来到了多玛,并且继续向前进发,我若任他前进,岂不是显得我太过无能了?”王孝杰嘿嘿冷笑道:“传我命令,全军立刻前往葫芦谷设伏,这一次我一定要让噶尔弓仁这小辈受点教训。”
“可是将军,据弟兄们打探,这一次噶尔钦陵阵型非常整齐,他本人虽然看起来很是狂猛,却是粗中有细,不容小觑,更何况数年前我军就已经在葫芦谷设伏,相信这一次噶尔弓仁在吸取了教训之后,是不会再上当的。”王孝杰身边一名文士小声说道。
王孝杰知道呵呵笑道:“此事李功曹且放心就是,你且想一想,若你是三军主将,上一次在葫芦谷设伏,这一次还会如此做吗?”
“自然不会”那名文士名叫李义德,出身于陇西李氏,本来是一名儒生,因为倾慕李显为国征战,所以也应猛士诏入伍,后来被分到王孝杰帐下,王孝杰见其颇通文墨,便任命他为功曹。
李义德听了王孝杰所说的话,顿时一愣,然后说道:“若是末将,自然不会再如此做,毕竟事情已然发生过一回,敌军必然有备,我军若是再如此做,实在是徒劳无功,更何况从多玛到大非川也并非葫芦谷这一条路可走,敌军虽然走大路要远一些,然而总是比较安全。”
却听得王孝杰呵呵笑道:“连李功曹你都认为我军不会再在葫芦谷设伏,敌将又是如何想?估计也和李功曹你是同一种想法吧?若是来人是噶尔钦陵这等老谋深算之辈,本将根本没有把握,可若是噶尔弓仁这等年轻小儿,本将认为他肯定不会舍近求远,宁可多走上好几天的路,追求所谓的安全,所以,葫芦谷乃是其必然选择,既如此,那本将在葫芦谷设伏,自然也是出人意料,噶尔弓仁虽然谨慎,这一次也定然会吃亏。”
李义德闻言顿时如梦初醒,对着王孝杰拱手道:“将军果然好算计,末将佩服之至。”
却说噶尔弓仁在率军前进的时候来到了一个岔路口,顿时有麾下传令官说道:“少帅,前面有两个方向,左面的是通过葫芦谷前往大非川,一路艰险,然则能够少走一百余里路,我军只需两天便可到达大非川营地,为大相解除困境,另外一条是大路,也通往大非川,然则需要多绕行百余里,不过这一路路途平坦,视野开阔,并无多少险要之地,行军相对安全,不知少帅要走哪一条路?”
噶尔弓仁闻言一皱眉,立刻说道:“走小路。”
“啊?少帅,这是为何?上一次唐蛮可是在葫芦口布下了伏兵,我军数万人全军覆没,少帅不怕重蹈覆辙吗?”噶尔弓仁帐下的亲卫兵统领噶尔丹琳开口问道。
却见噶尔弓仁哼道:“你这厮真是一个笨蛋,连你都知道唐蛮在葫芦口曾经设过伏兵,要小心在发生此类事情,唐蛮便不知道?正因为如此,唐蛮才不会在葫芦口设伏,而是挑选看似安全的大路上设伏,可是本帅却偏偏要走小路,这下子相信唐蛮定然想象不到,这就叫出乎意料,所谓兵法,讲的就是一个出人意表,敌军越想不到的我等才会越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战胜。”
“呵呵,原来少帅竟是如此高明,末将实在是佩服,只要我军出了山谷,便能绕到唐蛮后边去,然后对其发动突袭,如此一来我军便可轻易打败唐蛮王孝杰,而只要王孝杰败了,少帅再引军前往大非川,与大相腹背夹击李显,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挽狂澜于既倒,大败李显。而少帅届时也定当名扬天下,便是大相也会赞许不已。”
“真没想到你这厮竟然还懂得兵法!”噶尔弓仁呵呵一笑,拍了拍噶尔丹琳的肩膀,然后说道:“本帅便是这么打算的,你且放心便是,这一次本帅战胜,绝对忘不了你之功劳,回去之后定然请求父亲予以封赏。”
“多谢少帅,末将一定誓死效忠,不负厚望。”噶尔丹琳闻言大喜,立刻对着李显拱了拱手,然后郑重的表达了自己的忠诚。
噶尔弓仁淡淡的挥了挥手,然后就下令大军从小路前往大非川,他感觉自己现在完全已经胜券在握了,这一场注定将是王孝杰的失败和自己的胜利,自己初出茅庐这第一战也定然会被载入史册。
不过噶尔弓仁还是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穿过葫芦谷的时候还是把大军分成了三队,一队一队的前进,以防万一有唐军埋伏。
“呵呵,真没想到噶尔弓仁这小儿竟然如此谨慎,本来本将还打算给你来个全军覆没呢,可是这样一来我也就只能让你吃点小亏了,不过即便如此,这个亏也不能让你吃的太小了。”
王孝杰眯着眼睛看着吐蕃将士一点点的从葫芦谷穿行,心中倒是没有急躁,待得看到吐蕃第一队已经全部进入埋伏圈之后,立刻下令发起进攻。
只听得一阵号角声传来,两侧的山头上立刻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随即便见将士们从山坡上往下扔滚木礌石,倾倒火油。
“不好,中了唐蛮的埋伏,传令下去,后队变前队,速速退走。”噶尔弓仁见状不由大惊失色,立刻下令大军撤退。
“哼,想走?哪有这么容易?放箭、点火,这一次我也要来个火烧葫芦口。”王孝杰冷冷看着山谷下的吐蕃将士,嘿嘿笑道。
第239章 腹背夹击
随着王孝杰的一声令下,只见唐军将士们先是用手中的弓弩进行招呼,只听得尖锐的破空声此起彼伏,惨叫之声不绝于耳,而就在这时,唐军将士们又将火把等物投进了谷中,由于将士们提前已经倒满了火油,所以谷中立马变成了一片火海,火海立刻将吐蕃的的将士给吞噬了进去。
一时之间,整个山谷再次变成了人间地狱,人的惨叫声,马的嘶鸣声尽皆充斥耳畔,人马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空气中还飘荡着焦糊味,令人闻之欲呕。
“呕……这该死的王孝杰,竟然耍这样的阴谋诡计。你给我等着,下一次战场上真刀真枪的相见,我噶尔弓仁一定要亲手将你斩杀,呕……”
噶尔弓仁毕竟是初次上战场,闻着空气中飘荡的那股尸体被烧的焦糊味,吐了个昏天黑地,连胆汁都给吐出来了,不过令人称奇的是,这竟然没有影响他的行军速度,在撤退的时候动作非常迅捷,十万大军竟然有八万被完整的带了回去。
不过剩下的那两万大军却的的确确是葬身火海,或者是被弓箭射死,被马踩死,竟然无一存活。
初次交战,十万大军就损失了两万,这样灰头土脸的战绩,实在令噶尔弓仁抬不起头来。原本他还想着通过这一次作战能够扬名天下,取得盖过李显和他父亲噶尔钦陵的战绩,可是事实却就是这样的无情,给了他狠狠一个耳光,让他的雄心壮志霎时都化作了烟尘。
“啊啊啊……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王孝杰都这样狡诈,这要是换做了李显,我岂不是更没有一点胜算?这,这又怎么可能?当初李显那厮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仗的不就是一身武艺吗?我的武艺在吐蕃除了父亲之外已经是无人能敌了,再加上我也算是熟读兵书,就算是比唐蛮中的将领们,在熟悉兵书方面也都绝对超过他们,所以我打仗应该是百战百胜的,可是为何一上来就损失了这么多?唉,这也算我倒霉,竟然在葫芦谷碰到了王孝杰,不过运气这玩意儿,你有一次难道还会有第二次?等到下一次战场上再相遇,我噶尔弓仁一定会报这一箭之仇!”
噶尔弓仁一边咬牙切齿,暗暗决心要报仇,一面凄凄惨惨的退回去,然后沿着大路往前走,同时暗暗下定决心,只要王孝杰敢在这里埋伏,就算把这八万大军全都拼进去,也一定要大败王孝杰,以雪这一次的战败之耻。
可是没想到这一路竟然出奇的顺利,唐军没有部署任何埋伏,噶尔弓仁带着败军一路前行,竟然顺利地来到了离大非川不足三十里之处。
“看起来王孝杰这厮也知道我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