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后本来想通过此事来打压一下之前主战的裴行俭和李显等人,对于向那些野蛮民族主动求和之事,她也做不出来这样的决策,如今见高宗听了主战的主张之后也是心动,自然也不便否定,不过她也不能让裴行俭白捡这个便宜,所以只是略一思索便笑道:“陛下之言甚是,然而裴大将军上了年纪,如今北方又是天寒地冻,依臣妾看来,出征契丹之事只需派出小将便可奏功,嘻嘻,臣妾可是听说,这一次叛军联盟的统帅大祚荣,年纪才只有十四岁,莫非他们有年轻小将,我们就没有吗?”
“哦?不知媚娘心中可有合适人选?”高宗见武后推荐小将前去作战,也是目光闪动,毕竟那些老将们劳苦功高,难以掌控,若是有年轻人立下功劳,因为资历、年龄等原因,还是比较容易控制的,除此之外,高宗也认为武后所说的那个理由虽然只是表面上的,然而却也说到了他的内心,因为他也实在不忍心裴行俭这个六旬老臣再去前线作战,所以便决定听一听武后的举荐,派出一个合适的年轻将领前去领兵作战。
却见武后笑着说道:“臣妾听闻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一次臣妾便举荐臣妾之侄儿懿宗,不瞒陛下,臣妾这个侄儿这几年在东宫追随太子,可是着实的补学了几年兵法,无论是六韬三略,还是战阵经验,都是年轻一辈之中出类拔萃的,臣妾之前曾经派他剿灭过几股盗匪,每一次都能够做的很圆满,臣妾相信,懿宗肯定能够不负众望,率军击败契丹叛贼的……”
“父皇,儿臣反对”,不待武后说完,李显就截断她的话,大声说道:“启禀父皇,那武懿宗就在儿臣的东宫之内,他有什么样的本事儿臣最清楚了,他对付贼寇或者还能应付,毕竟我大唐官军的战力在那里摆着,可是契丹贼子却尽皆精锐,与我大唐将士并不差什么,取胜的关键全在将领的调配,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这一战事关我大唐国运和东北数十万将士的存亡,决不能如此轻易地就派一名庸才出战,还请父皇三思而行啊。”
“大胆,太子,你把这话给本宫说清楚,谁是庸才?莫非本宫的眼睛是瞎的,分辨不出贤才与庸才吗?”武后的脸上就像是挂满了寒霜一般,厉声喝道。
第268章 借刀杀人之计?
武后的气势很足,这样的声势连高宗都不敢撄其锋芒,群臣全都是噤若寒蝉,一言不敢发,有的甚至都瑟瑟发抖,冒出了一身冷汗,整个朝堂顿时之间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到。
可是李显却没有丝毫惧色,非常淡然的拱了拱手,平静地说道:“儿臣也只是说一句事实而已,母后何必如此动怒,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母后说的只要有理,不许如此震怒,儿臣一样心服,只是母后如派武懿宗前去作战,战败之责由谁背负?东北数十万将士和数百万百姓的安危由谁保证?以上只是儿臣之浅见也,还请母后给一个明确的回复。”
“哼,看来你是对懿宗一百个看不起,太子,本宫知道你素来看不起本宫之娘家人,昔日之敏之如是,今日之三思、懿宗辈也如是,不过这又如何?你定然也无法阻挡他们为国效劳,无法阻挡他们建功立业,然则本宫告诉你,懿宗,并非你想象的那般无能,本宫敢保证,这一次出兵契丹,懿宗必胜,你若不信,大可拭目以待,然则你若嫉贤妒能,令英才无法实现胸中抱负,为国建功,待得北方局势糜烂至不可收拾,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武后说完之后,当即站起身来,对着高宗躬身行礼道:“陛下,此战臣妾保证懿宗会战而胜之,不知陛下是相信臣妾,还是相信太子?”
虽然武后看起来是对高宗行礼相求,可是实际上却是在逼高宗下决定。
这时候武后身边的那些亲信们,尤其是武承嗣、武三思以及门下的走狗们,更是呼啦啦一片对高宗行礼道:“臣等也推荐武懿宗担任三军主帅,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横扫北疆凶顽,还请陛下恩准。”
“这个,呵呵,其实懿宗这孩子确实还很不错的,朕也认为他有战而胜之的能力,显儿,你意下如何?”高宗早就被武后的气势所折服了,再加上高宗也认为这一场战争根本没有悬念,小小契丹再加上粟末部的一部分,一共才有多少人马?更兼这些都是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大唐随便派遣一位将领,都能够取胜,之所以派遣武懿宗,只不过是给他一个得到军功,掌控军权,以便抗衡李显的机会,其实这样一来更有利于两派的制约和平衡,所以高宗才这样说。
在高宗看来,李显之所以反对武懿宗上战场,主要是在竭力维护李显在军中的威望,生怕武后的亲信掌控了兵权,削弱了李显对军队的掌控力。
其实高宗却是冤枉了李显了,虽然李显也很在乎权力的争夺,可是在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时候,往往都是不怎么计较个人得失的,如果这一次武后举荐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李显根本不会反对,因为他其实并不在乎别人掌控军权,这对他其实没什么威胁,然而这一次派遣武懿宗,却绝对是必败之局。
高宗根本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叛军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如果是裴行俭这等老成持重的老将,还是有战胜的机会的,可是如果派武懿宗这等废物,那简直就是送死去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显才极力的反对。
但是到了如今,高宗既然这样说了,他如果再坚持己见,一定会引起高宗的猜忌,如果武后再趁这个机会联合高宗对他进行打压的话,他的太子之位恐怕就保不住了,甚至连性命都在他人的掌控之中,因此李显只能无奈的说道:“父皇所虑甚是,是儿臣多虑了,不过所谓兵者,庙算多而胜多,凡事皆要认真谨慎、未虑胜先虑败,当然,母后如此内举不避亲,想必懿宗一定会取胜,然则万一双方僵持时间过长,薛大将军的人马丧失希望,恐怕事仍不可为,因此,儿臣仍然认为,我大唐应当多准备一条出路。”
“哦?不知显儿指的是?”高宗闻言一怔,随后疑惑地问道。
只见李显淡淡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我大唐应该打通海上补给线,令东征将士补给无忧。”
“嘿嘿,太子想得虽然好,可是微臣认为这实在是异想天开。”这时候只见得薛元超站了出来,对着高宗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近七成的船队全都遭到倭寇偷袭,大部被击溃,想要打通海上补给线,必须要先打败盘踞在海上的倭寇力量,可这又谈何容易?我军可是没有船队啊,即便是现造,估计至少也要半年之后,而到那时,或许前线战事就已经结束了。”
“嗯,薛爱卿说的不错,显儿……”高宗看了李显一眼,带着一种无奈的表情,意思很明显,看起来也对此没有信心。
却见李显躬身说道:“父皇,此事其实也不难,战船自然也要造,而且一定要造海船,儿臣听闻我大唐的明唐商号经常远航,所造的海船不仅坚固,而且先进,不如令其依旧承造海船,训练水军,以便海上补给线打通后,及时进行补给,至于击溃倭寇船队之事,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实现。”
“哦?不知太子殿下有何高见?微臣洗耳恭听。”薛元超的脸上充满了戏谑的笑容,看起来根本不相信李显能够做到这一点。
却见李显扫了薛元超一眼,然后对着高宗说道:“父皇,此事易尔,儿臣可献一个借刀杀人之计,最新倭国正在搞新政,许多反对派不满,纷纷出逃,流浪到沿海地区,这才结成了海盗势力,大肆劫掠,这一次乃是受了新罗的好处,又得新罗同意让出一州之地作为酬劳,这才率领船队与我大唐对抗,毕竟那些流寇是倭国新政的反对派,只需父皇派一使者,到倭国陈明利害,倭国定然会派出船队,歼灭那些流寇,以便统一全国。”
“嘿嘿,太子殿下果然是善于幻想,我军不费一兵一卒,不出一点粮草,倭国就能为我大唐出兵击溃倭寇?这样天真的主意恐怕也只有太子能够想到,微臣真是服了。”薛元超听了,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大声狂笑着说道。
第269章 就这么定了
薛元超根本就不信倭国竟然能够如此轻易就出兵,所以听了李显的话,只感觉是在听笑话,所以不由得大声狂笑,出言讽刺。
却没想到李显面色一沉,厉声喝道:“薛元超,如今国难当头,你身为宰相,尊享高位,食国家俸禄,不知想办法为国分忧,却一再对本宫出言讽刺,是何居心?你且说一说,似你这等举动,可还配为宰相?更有甚者,你在父皇、母后及本宫面前狂笑不止,可还把父皇、母后及本宫放在眼中?无礼之尤,以你为甚,是可忍孰不可忍,殿中侍御史何在?”
“微臣郭元振见过太子殿下”,随着李显一声大喝,便见郭元振缓缓走出来,然后对着高宗和武后躬身说道:“启奏陛下、天后娘娘,薛元超身为宰相,却不顾朝仪,于殿中肆意狂笑,按律当罚俸半年,还请陛下降旨严惩。”
“这,这……”薛元超本来还是十分得意,可是现在见李显和郭元振这么一说,顿时慌了神了,虽然罚俸半年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可是这对他的名望却是十分沉重的打击。
所以薛元超连忙向高宗和武后请罪,然而殿中侍御史郭元振却是不依不饶,非要严惩薛元超,以警戒后人。
高宗对于薛元超如此狂笑也是十分反感,于是下令依律办事,将薛元超拖出大殿,罚俸半年,若有再犯,罪加一等。
“陛下,陛下,微臣再也不敢了,陛下免了微臣的惩罚吧。”薛元超一脸懊悔,不该如此失态,被李显抓住了把柄,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没有用了,最终还是被拖出了朝堂,一时之间颜面尽失,成为笑谈。
而李显在薛元超被赶出朝堂之后,对着高宗和武后拱手说道:“父皇,母后,儿臣愿为国分忧,出使倭国,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定然劝说倭国国主出兵,击溃倭寇,畅通海上补给线,还请父皇母后恩准。”
“这,显儿,你贵为太子,乃我大唐储君,如何能冒风险飘扬万里,前去出使?以朕之见,不如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大臣,前往倭国,道出我国诚意,馈赠倭国一些财物,约其出兵也就是了,至于显儿你,那就不要如此辛劳了。”
高宗虽然对李显也偶尔有些提防,但整体来说还算对李显不错,这一次也是出于好意,真的怕李显会出什么意外,这才良言相劝,希望李显不要亲自前往倭国。
李显自然也能够感受到高宗的一番好意,然而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拒绝了高宗的好意,躬身说道:“多谢父皇如此关爱,儿臣感激不尽,然则儿臣身为太子,更应为国出力,此次出使倭国,若儿臣前去,定然向对方表示出最大的诚意,对方感念儿臣之诚意,自然容易出兵相助,若是派遣一位大臣,对方纵然不敢不敬,却也定然会乘机索取财物,或者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这样一来事情就陷入两难了,因此,为了我大唐利益,儿臣愿意前去倭国,至于安全问题,还请父皇不必担心,儿臣相信倭国不致于如此不智,胆敢开罪我大唐。”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高宗闻言叹了一口气,然后下令,以李显为使者,中书令李义琰、兵部侍郎岑长倩为副使,前去倭国商谈出兵事宜。
就在这时,武后却又提出来,让他的贴身女官上官婉儿也作为副使,随着李显一道出使倭国,其目的其实很明显,那就是要监视李显。
可是李显却是浑身轻轻一震,虽然他与上官婉儿之间自幼就关系不一般,或者说他对婉儿颇为照顾,上官婉儿绝对不可能出卖他,可是这是前往倭国,而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如今却正在倭国做大纳言,那可是太正官帐下的首席次官,实际上全权主管所有的新政事务,权力之大相当于大唐的中书侍郎兼黄门侍郎。
这一次他出使倭国,肯定会见到上官庭芝,而到了那里,上官庭芝和上官婉儿这对父女肯定会相认,这样一来将会上官庭芝还活着的消息肯定会暴露,而对这一点,无论是上官庭芝还是上官婉儿,都可能会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
首先,上官庭芝身份暴露,定然不会为倭国各阶层所容,虽然他目前在倭国身居高位,然而却是以大唐商人的身份而存在的,若是被人发现是大唐高官之后,一定会被当做奸细给抓起来杀掉。
而除此之外,上官婉儿全家也绝对会因为上官庭芝还活着一事而获罪武后,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问题。
所以,李显当即对武后表示,不赞成上官婉儿前往倭国,只听得李显说道:“母后,儿臣反对让上官婉儿前去倭国,首先来说,婉儿是母后身边女官,一日不可或缺,如若随着儿臣前去倭国,可能两三个月都不能回不来,这会耽误母后多少大事?还有,婉儿只是一介女子,乘船漂洋过海前往倭国,遇到风浪颠簸,身体恐难承受,若是因此而生病,儿臣心中很是过意不去;除此之外,婉儿长得如此动人,若是被倭人惦记上,岂不也是一场罪过?”
却见武后嘿嘿冷笑道:“太子不用操心,婉儿固然是本宫身边使得最得力的女官,然而本宫身边不是还有团儿她们吗?几个月的时间,本宫还是能忍住的。婉儿的身体素质,你也根本不用担心,婉儿可是一个马球能手,平时通过打马球,将身体也是锻炼的非常棒,海上那一点风浪轻易便能承受,至于你说婉儿貌美,会被人惦记,那就更是一个笑话了,嘿嘿,倭国蕞尔小国,弹丸之地,竟敢打我大唐女官的主意,莫非是活得不耐烦了?此事便这么定了,三日之后,尔等从长安出发,前往洛阳,再从洛阳到莱州,本宫在莱州为尔等准备了大船,尔等坐船从莱州前往倭国,估计三个月后便能到达倭国。”
第270章 我也要去
长安,上官府。
这里原本是西台侍郎上官仪的相府,后来上官仪获罪,宅第被没收,然而后来因为上官婉儿受宠,又将这座府第赐给了婉儿。
“母亲,婉儿三日之后将要离开数月,在这段时间内,婉儿不在的时间内,还请母亲照顾好自己。”散朝之后,上官婉儿便来到了府中,对母亲郑氏夫人说起她要出使的情况。
“呵呵,婉儿,为娘倒没有什么,只是你要照顾好自己,你从小到大,还没怎么走出过长安,这一次一去数月,可还是第一次,一路舟车劳顿,恐怕不易。对了,不知道婉儿你要去哪里?竟然一去数月。”郑氏夫人一脸柔和的看着女儿,心中满是疼爱。
却见上官婉儿说道:“这一次女儿去的可真是一个远地方,需要漂洋过海,前去倭国。”
“嗯?你,你说,去哪里?”郑氏夫人闻言,不由得浑身剧震,面色大变,颤抖着问道。
“去出使倭国,请求倭国派兵支援我大唐,打通海上补给线,只不过婉儿实在不知道,太子究竟有何本事,能够不费一兵一卒,不花一文钱,就能请动倭国大军。”
“你说是去倭国?这是真的吗?”郑氏夫人一脸激动的看着上官婉儿,然后语无伦次的问道。
“是真的,母亲。”上官婉儿看着一向镇定自若的母亲脸上竟然带着一种激动的神情,不由得诧异不已,但还是回答了母亲的问题。
却见郑氏夫人的脸上阴晴变幻了几次,突然现出了一抹决然,开口问道:“婉儿,能不能让我跟你们一起去倭国?”
“啊?母亲,你说甚?”上官婉儿闻言更是诧异不已,一脸震惊的问道。
却见郑氏夫人说道:“我想去一趟倭国,我有一个老亲经商到了那里,二十年没有联系了,这一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随你一同前往倭国,然后乘机见上他一见,婉儿,你带我一道前往,好不好?为娘这一生也没要你做过什么,这一次就算是为娘要你帮上一个忙,不知婉儿你能不能帮我一次?”
“老亲?母亲的老亲?到倭国经商的?那是谁?婉儿怎么没听说过?”上官婉儿听了母亲所说的话,顿时有些疑惑,口中喃喃的说道。
却见郑氏夫人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母亲族人数千,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别的不说,你就说一说,愿不愿意带着为娘走一遭?”
“这,其实这一次随行数百人,多带母亲一个,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一路舟车劳顿,倭国又是如此荒凉,更兼倭国政局不稳,局势并不太平……”
上官婉儿一脸的顾虑重重,现出了迟疑之色。
“为娘不怕,你们不怕,为娘就更不怕,不管这一路有多么艰辛,为娘都不怕,为娘就问你一句,你到底带不带着我去?”说到最后,郑氏夫人都急了一头汗,声音竟然也有些声色俱厉。
“既然母亲这样说了,婉儿又怎敢不同意呢?”上官婉儿轻轻叹了一口气,脸上却带着一丝揶揄的笑容,看来她的心中也是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猜测的。
“你这丫头,笑个甚?”在获得婉儿允许之后,郑氏夫人又重新恢复了理智,想起了之前的种种,尤其是对女儿软语相求的一幕,也不由得有些惭愧,现在见女儿竟然在笑话自己,也不由得佯怒的问了一声。
却见婉儿的脸上,那股戏谑揶揄之情更甚,格格笑道:“母亲,你如粗费尽心机的央求婉儿前去倭国,所见的那个什么老亲,莫不是你的初恋情人吧?”
郑氏夫人闻言,一张脸顿时羞得通红,对着婉儿作势欲打,骂道:“死丫头,竟然拿为娘开涮,真是该打!”
却见婉儿更加吃惊的说道:“竟然真的是耶,真没想到母亲大人竟然还有这样一段历史,也不知道竟然是哪个男人,竟然能够惹得母亲大人曾经动过心。嘿嘿,如今父亲已然辞世多年,不如婉儿做主,把那个男人娶回府中吧,母亲放心,女儿一定不会亏待于他……唉,母亲你要作甚,婉儿不敢了,婉儿再也不敢了……”
只听得嘻嘻哈哈声音响起,整个堂中的气氛迅速欢快了起来。
不久之后,婉儿告别母亲,自去准备出使倭国事宜,而郑氏夫人却是一脸的怀恋,她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取出来一摞书信,一封又一封的阅读,然后轻轻摩挲着那些书信,默默地说道:“相公,一别十几年了,不知道你现在在倭国还好吗?呵呵,你所不知道的是,我们的婉儿如今已经长大了,现在在那个人身边,成为受她宠信的女官,只不过她并不知道,婉儿对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