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显耀大唐-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拟拜狄卿为正三品大理寺卿,不知薛相、李相和裴相意下如何?”

武后说完之后,一双凤目便看向薛元超、李义琰和裴炎这三位首席宰相。

这三人都在名义或事实上是武后的人,如今见武后都开了口,自然也不能反对什么,所以全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呵呵,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速速拟旨,拜狄卿为大理寺卿,狄卿,你才华出众,为人正直,本宫认为你理应担任大理寺卿一职,希望爱卿日后竭尽忠诚,以报社稷,勿要让本宫及陛下失望!”

武后说到后来,笑盈盈地看了一眼狄仁杰,然后开口说道。

“微臣多谢天后娘娘厚爱,请天后娘娘放心,微臣日后一定忠心为国,以报陛下和天后娘娘的大恩。”狄仁杰倒也没有矫情,立刻对着武后庄重的行礼,然后大声说道。

这边李显也对着武后谢恩,不管如何,毕竟武后赏赐了他一笔财物,就算是出于礼貌,李显也只能这样做。

但是李显却深深地知道,这一次武后做了一件多么缺德的事情。

首先来说,这一支大军牺牲了那么多人,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结果只有李显一个人获得了赏赐,这要是传出去的话,一定会引起将士们的不满,这样必然会动摇李显在军中的威信,而且为了避免李显将这笔财物发放给士卒,武后还专门强调,自己先借用这笔财物,待得日后再连本带利一起归还。

这其次嘛,武后又乘机提拔了为李显说话的狄仁杰,这是明显的拉拢,目的自然也是削弱李显的势力,生怕李显再多了狄仁杰这么一个强援。

除此之外,武后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险恶的用心,这一点李显倒也不是不知道,只不过李显却对此并不以为然,他相信只要自己小心谨慎一些,武后一定不能拿他怎样的。

“呵呵,我这母后为了对付我,可真是不遗余力啊,只不过事情可不想你想象的那般容易,我怎能眼睁睁的看着你布局而没有准备呢?”李显的眼中含着一丝讥诮之意,略略想了想,便写了一封信,命心腹交给张无尘,这才淡淡的说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一次定然不会让你得逞。”

在此之后,李显又筹措了一笔资金这笔资金的价值与武后赏赐自己的一样多,并且声称是借来的,要发放给立功的将士,让他们与自己一起享受胜利的喜悦。

李显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要破解武后分裂自己和麾下将士的阴谋,而结果也的确是这样,因为将士们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对李显更加的拥戴,威望一时无两。

“呵呵,不知道这样一来,母后你到底是满不满意?”李显的目光望向武后宫中的方向,淡淡的问道。

而与此同时,一人深夜来到武后宫中,轻轻禀报道:“天后娘娘,太子殿下果然筹措了一笔财物,并将这笔财物赏赐给了麾下将士,我们的机会到了。”

“呵呵,我这显儿果然没有让本宫失望啊,为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竟然不顾军中律令,私自接纳笼络军中将士,不知这个罪名能不能让他恶心恶心?”武后淡淡一笑,满脸嘲讽的说道。

“天后娘娘,这就是太子殿下,这样的性格,呵呵……”那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随后听得武后淡淡说道:“接下来,尔等展开行动,按照计划的第一步来做。”

第343章 参劾太子

数日之后,朝堂之上。

在进行了一番例行的朝议、即将宣布散朝之际,突然听得武后党人、御史大夫袁公瑜上奏道:“微臣有本上奏。”

“哦?不知袁卿有何事?”武后的面色一变,看起来有些郑重,然而眼神中却是带着一丝的得意。

其他人看到袁公瑜上书,全都是一怔,静静地看着这位老臣。

此人乃是当年武后被立后之时的大功臣,与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被并称为四大金刚,如今他已经是这四大金刚硕果仅存的一个了,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非常之高,在武后的党羽之中拥有着超然的地位。

这样一个大人物原本在朝会的时候都保持缄默,几乎等同于空气一般,可是没想到今天竟然直接上本,可见定然是发生了大事。

朝臣们虽然没有说话,可都在疑惑的看着白须白发的袁公瑜,心中在猜测着,这个老头竟然直接跳出来,到底是在针对哪个?

只见袁公瑜慢慢直起了身体,缓缓说道:“微臣要参劾太子殿下。”

“什么?”

“这不是真的吧?”

“我,我没听错吧?”

“怎么可能?”

朝中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全都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眼光看向袁公瑜,就算很多后党众人也都是一脸震惊,因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有些惊世骇俗。

“哦?不知道袁卿参劾太子何事?对了,袁卿年岁大了,掀起来说话,来人,赐座。”武后的眼中却是异常的平静,看不出来喜怒,对着袁公瑜和蔼的说道。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的心中都已经明白,至少武后对这件事是知情的,这就让许多人认识到,这一次将有很大可能是武后的阴谋。

紧接下来,只听的袁公瑜淡淡说道:“按照我大唐规矩,凡是遭到参劾之人需要出殿回避,希望太子殿下先行回避!”

“嘶……”听到袁公瑜这么一番话,所有人都是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大唐确实有这样的规矩,凡是遭到参劾的人都要回避,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这样的规矩几乎被废而不用了,除非是一些大罪重罪,这样的规矩才会被拿出来,如今袁公瑜这么说,莫非是太子犯了什么重罪不成?

然而李显却是并没有任何紧张,淡淡的一笑,然后就向武后拱手行礼,退到了殿外,然后缓缓坐下,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不再有丝毫的动作。

然而这时。

“袁卿,太子已然回避,你有何事,直接说便是。”武后的面色依旧看不出息怒,对着袁公瑜淡淡说道。

只见袁公瑜沉声说道:“天后娘娘,微臣有确实证据,太子殿下私交军士,以巨额钱帛拉拢,目的不明,此举实在可疑,微臣对此颇有担忧,还请天后娘娘彻查此事,万一因此酿成祸患,微臣唯恐我大唐再无安宁矣。”

“嗯?竟有此事?私下结交军士,而且还以巨额财物相笼络,实在是有些居心叵测,太子这是要做甚?”武后闻言,面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声色俱厉的说道:“传本宫旨意,着御史大夫袁公瑜彻查此事,若是证据确凿,本宫不管是谁,一律严惩不贷!”

武后这话其实就是说给李显听的,虽然李显就在殿外,但是她相信她的声音那么大,李显一定能够听到。

而群臣听了这几句话也更是明白,武后这是要找太子立威的。

这时候却见杜审言走上前来,大声说道:“启禀天后,此事微臣倒是有不同看法,微臣听闻前些日子,太子率军在北疆作战,立下大功,众将却并无封赏,独独太子殿下得了财物,而太子殿下一向不吝财物,又素来做事公平,想来此事乃是太子殿下筹措财物,为那些立功将士予以赏赐,这也是人之常情,并非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所臆测的那般有甚企图,所以,微臣认为此时确实当彻查,然而不应当仅仅彻查太子殿下是否给将士们分发财物,更应彻查将士们对立功不赏之事是否心存怨言,以及太子殿下对将士分发财物之事到底是为了哪个,微臣忠直之言,希望天后不要恼怒,呵呵,凡事皆需要证据,希望天后娘娘勿枉勿纵,至于领衔彻查太子之事,微臣认为袁大夫乃此案原告,应当回避,更兼太子殿下之事如此重大,不能草率,微臣认为,此事当由大理寺、御史台及刑部三法司会审,还请天后娘娘三思。”

杜审言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便见武后厉声喝道:“好一个大胆的杜审言,你方才说某些人别有用心?这‘某些人’指的是谁?你一个小小的侍御史,竟敢如此污蔑上官,实在是罪大恶极,来人,与我将这厮投入监牢,等待处置。”

“住手!”杜审言这一回也是拼了,大声说道:“吾乃言官,我朝制度规定,言官所出言论尽皆无罪,天后娘娘休说只是代行处理国事,便真的是皇帝,亦无权将微臣抓捕定罪!”

“杜御史说的没错,还请天后娘娘莫要乱了法纪!”在杜审言之后,一大群臣子全都呼啦啦的走上前来,齐声说道:“杜御史方才之言并无过错,太子之事事关重大,还请天后娘娘恩准,允许三法司会审,将此事查个清楚明了,以服天下悠悠之口,否则的话,臣等宁死也要争一争这个理!”

“尔等,哼,尔等好大的胆子,这是要逼宫不成?”武后的眉宇间顿时露出了一抹冰冷,厉声喝道:“既然如此,那本宫便成全尔等,御前侍卫何在?将这帮闹事之人给我拖到午门,让他们在太阳底下跪着,这就是他们不尊敬我这个天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而就在这时,忽然听得身后传来了一声呼喝:“圣上驾到!”

“嗯?这个时候,老头子来这里究竟是为了甚事?更何况他都没有事先告知与我。”武后闻言心中顿时一沉,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第344章 三法司会审

高宗自然是李显给请来的,虽然这一段时间高宗病情加重,可也不是一直昏迷不醒,尤其是在李显得胜归来之后,身体还算是不错的,然而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所以索性将一切大权交给武后去大理,这几天正在考虑着让李显回长安监国呢,自然也不知道前朝所发生的事情。

就在这时,却听得他的贴身内侍程力士说道:“圣上,不好了,前朝都吵起来了。”

“哦?这是为何?”高宗闻言不由一怔,随即问道。

却听程力士说道:“还不是为了太子?唉,这要说的话,太子也真够倒霉的,头些日子因为到前线作战,立下了大功,可是刚刚回来,就受到薛相弹劾,天后娘娘也是认为太子殿下坑杀了降卒,触犯了军法,然而又念在太子殿下立下大功,所以来了个将功补过,不功不过,当然还是给了不少赏赐,然则这些赏赐只允许给太子殿下,而且还把这笔财物给借走了,其实太子殿下倒并不重视财物,然则毕竟麾下将士跟着太子殿下出生入死,如今他们的功劳却被生生抹杀,太子殿下心中不忍,也不知从哪里筹措了一笔财物,赏赐给了军中将士,却被御史大夫袁公瑜参劾,说是太子殿下私下结交军士,欲图不轨,这明明就是诬陷,可天后娘娘却好像是信了……”

“嗯?竟有此事?呵呵,朕的儿子怎会做出这等事来?其实以显儿在军中的影响力,这一次只要乘机煽动,早就有实力逼迫皇后交出大权了,只可惜皇后,究竟是被权力迷住了双眼……程力士,走,扶着朕前往朝中,此事如若处置不当,很容易会酿成冤案。”

高宗说完之后,便让程力士扶着,一起来到了朝廷之中。

“陛,陛下,你身体不好,怎的不注意休息?”武后见高宗来了,脸上很是不自然,满脸的煞气立刻收敛了起来,装作是对高宗健康关心的样子,笑着说了几句,又连忙挪了挪身子,将御座让给高宗多半个,清高宗坐下。

却见高宗坐下之后呵呵笑道:“朕也是气闷了,见这天已到午时,你竟然还没有散朝,朕不知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心中也是好奇,便过来看看。哦,对了,显儿呢?他怎么不在这里?”

高宗一边说,一边又往下扫了一圈,然后诧异的问了一句。

武后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别提显儿了,这小子实在有些可恨,之前臣妾不顾群臣反对,派显儿率兵平定北方叛乱,本来是盼着能够打出我大唐的威风,可是没想到威风倒是打出来了,可这小子却做出了坑杀降卒之事,即便是此事,臣妾也没有怪罪他,而且还给了他大量的赏赐,可是这小子却私自结交军士,自筹大量财物,然后将这些财物用来笼络军中将士,这种做法实在可疑,所以臣妾决定对这小子进行一番调查,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是对臣妾不满还是对陛下将大权交给臣妾代理一事不满。嘿嘿,臣妾知道,臣妾并无多高的才能,却也是尽力为国做事,这么多年在陛下身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臣妾还是那小子的亲娘,臣妾就算是怀疑他一下,又有什么错?更何况,臣妾保的,可是陛下的天下,臣妾这委屈,也是为陛下受的……”

说到这里,武后竟然嘤嘤的哭了起来。

“这,这,媚娘,你也不要委屈,”看到武后这一哭,高宗都有些受不了了,连忙安慰道:“呵呵,朕也知道你这些年来不容易,再说了,朕也没有怪你的意思,不过显儿毕竟是太子,此时也不能鲁莽行事,这样吧,既然媚娘你要调查,朕也不拦着,朕就命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三法司会审,共同调查此事,不知媚娘意下如何?”

“哼,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臣妾还有什么可说的?其实臣妾就是担心,这么大张旗鼓的追查下去,会损坏我皇家颜面,不过既然陛下不怕,诸位大臣们也都不怕,臣妾又有何担心的?”武后的话中带着一丝的埋怨,然后沉着脸对群臣说道:“今日本宫便隧了诸位之愿,着大理寺卿狄仁杰、御史大夫袁公瑜、刑部侍郎杜景俭率领大理寺、御史台、刑部相关人员,审理此事,以三天为限,定要将此事查访清楚,给陛下一个交代,也给群臣一个交代,而这三人之中,以袁公瑜资格最老,因此为此案的总负责人,诸位爱卿还有何意见?若是没有意见的话,那就散朝吧。”

说完之后,武后也不顾群面面相觑的群臣,便拉着高宗一道前往后宫。

“这,这,天后娘娘实在是果决,根本就没给我们置喙的机会,就这样散朝了,而这三位大员,嘿嘿,袁大夫乃是天后娘娘多年来的亲信,资格又最老,还是总负责人,而狄仁杰乃是新近被天后提拔起来的,自然要想着她说话,只有那个杜景俭敢说真话,可毕竟是人微言轻,无论是官职还是资格,都根本无法原谅为抗衡,这一回恐怕太子殿下要遭殃了,诸位同僚,太子殿下若是遭殃,这可是动摇国本的事情,不若我们一起去面圣,向陛下求情,另换人员来审理此案。”

在散朝之后,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岑长倩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正一和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玄同这几名新被提拔的年轻宰相们坐在了郭正一的府上,尽皆满脸的义愤,他们的品级虽然不高,然而也都勉强算得上是宰相,更兼年纪比较轻,正是热血冲动的时候,所以便有岑长倩率先提议,提要为皇太子李显鸣个不平。

“走走走。”其他几人也都热血澎湃,积极响应,穿戴整齐之后,就欲出府,就在这时,突然听得门外一人喊道:“几位仁兄,你们做这等大事,却不叫上小弟,莫非是瞧小弟不起么?”

第345章 自有对策

这几个人闻言大惊,刚准备走出去看看是谁,却见一人走进来,这一看才发现,原来来者竟然是和他们同时被提拔的年轻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待举!

只见郭正一首先沉声说道:“抱歉,我们之所以没有通知待举兄,主要是因为兄与曾被太子殿下所杀的大将郭待封乃是同宗,正所谓同气连枝,待举兄因为私情,如何肯为太子殿下鸣这个不平?所以我们几个并没有邀请待举兄。”

却见郭待举闻言嘿嘿一笑,然后大声说道:“正一兄与郭待封也有同宗之谊,这一笔岂能写出两个‘郭’字来?然则正一兄不顾这什么狗屁的同宗之情,为何小弟就一定顾及?先不说郭待封与我并无太近的血缘关系,就算是我的亲族又能怎样?小弟首先是大唐之臣,之后才是郭氏子弟,这个忠君爱国的道理还是懂得的。大义当前,就算是自己都能舍得,更何况是一个远支兄弟?再者说了,这郭待封当年也是有错在先,太子殿下才将其斩杀,这也是为国为民之举,有何过错?”

虽然郭待举说的话犯了避讳,然而当时在私下,这样的事情都已经成了习惯,所有没有人会计较,这几个人反而拍手称赞,岑长倩更是大声说道:“待举兄果然是一名忠直之士,既如此,那我等今日便进宫见一见陛下,呵呵,其实我等应当知道,陛下将我等这些年轻人提拔为相,虽然没有给予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封号,却也是要我等辅佐太子殿下,如今太子殿下正在危难之时,我等若是不以死报效,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一番苦心,又如何对得起太子殿下对我们素日的照顾?”

众人听了岑长倩的一番话,全都齐齐的点了点头,因为他们几个其实都是唐门中的明唐成员,没少受到李显的拉拢照顾,在他们还只是六七品的小官的时候,就在李显的授意下,得到了戴至德、张文瓘等人的帮助,这些他们心中都是非常明白的,如果说没有李显的关照,他们的职位也不会被提升的那么快,他们的生活当然也不会那么的无忧无虑,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感佩李显的才能,同时庆幸大唐有这么一个才德兼备的大唐储君,所以全都愿意以死来报效李显的恩德,所以今日之事才会表现的如此坚决。

不过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外面有人说道:“诸位相公,切莫急着动手……”

听到这道声音,郭正一不由得皱了皱眉,脸上也现出了一抹的尴尬,因为他的府上竟然接二连三的被人闯进来,这实在是没有面子的一件事,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在密谋一件大事,这件事是要求严格保密的,如果说之前是因为郭待举是他们的好友,平常经常出入,所以能够无声无息的进来,这也能够理解,可是现在竟然又有人闯进来,这就有些丢人了。

所以郭待举大声喝道:“门外进行守护的侍卫们,你们都是吃干饭的吗?本相的府第岂是人随便能够闯进来的?看来尔等以后也不必待在我这府上了,哼,要你们,能有何用?”

这时候却见那人进来,笑着说道:“郭相误会那些侍卫兄弟了,实在是因为下官到访,手中持着郭相的鱼符,他们不敢不放行。”

郭正一闻言一怔,看到来人之后却是笑道:“原来是王老弟,究竟是何事,竟然让老弟亲自到来?”

原来这人竟然是唐门新任明堂堂主王助,此人虽然并无官职,然而在唐门之中却是手握大权,真可谓是翻云覆雨,手中所掌握的人脉就连这几个年轻宰相加起来,也都远远不如,所以不仅仅是郭正一,其他这几个人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