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武侠世界-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儿,乐空禅师已然清醒过来,也知道了自己被救的经过,听到方志兴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救治自己,他心中好生敬佩,叹服道:“这位方居士胸怀之广,老僧却是远远不如了。”说着向天鸣方丈说道:“天鸣,以后只要方居士一日在全真教,我少林寺便不得与其为敌。你且定要谨记!”他在生死间走了一遭,心中有了许多体悟,竟有几分大彻大悟之感。对于方志兴所想,心中也明白了一些。越发感觉对方深不可测。

    天鸣方丈闻言,急忙应下,又将方志兴所提三个条件说与乐空禅师,还向他说了可能会再有突破之事。乐空禅师对于自身武功并不多言,反而向天鸣斥道:“方居士心胸如此宽广,我少林寺又何必小家子气,就是七十二绝技尽数被他看了,我少林还会真正断了传承不成?若非一百多年前盗经之事。我少林绝技向来置于藏经阁内,不禁弟子观看,甚至就连外人,也会有机缘看到。现在有人来求,又何必如此小气呢?”一番话语,将天鸣方丈斥的颇为尴尬。

    “这……师叔祖,你以前可不是这样说的。”眼见天鸣方丈受屈,一旁无相禅师说道。自从火工头陀之事发生后,乐空禅师可以说是最重视武功传承之人,严禁弟子私传武功。没想到今日却突然来了个大转弯,着实让人意想不到。“莫非是被方志兴控制了,还是头脑没治好。出毛病了?”众人心中猜道。实是乐空禅师转变太大,太过出人意料。

    乐空禅师看到众人目光奇异,瞪了他们一眼,缓缓说道:“我以往注重武功传承有序,严禁弟子偷学武功,实是因为先师曾被那偷学武功的火工头陀所害,担心以后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才会这样。但如今生死间走了一遭后,我却突然想通了。当年火工头陀之事,固然是他心存恶念。但我少林寺难道就没有错误?若是当年那火工头陀不受寺中其余人欺压,或者寺中武僧早早察觉到此人的武功天分。给予上进之路,事情又如何会落到那般地步?而且我少林寺这数十年中衰,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火工头陀吗?”

    此问一出,众僧尽皆若有所思,想道:“火工头陀就是再厉害,但与当年的各位首座相比,却还差了许多,他若真的不惧少林,为何又一直躲藏,不敢出面呢?何况除了苦智师祖和香积厨的几位弟子外,火工头陀又打死了几个少林高手呢?但少林寺竟而因此中衰,实在大不应该。”这些人以往也不是没人想到这点,却因为心中对火工头陀的怨愤,一直将此事归咎到此人身上。即使有的人想的更深一点,也不过是想到苦慧禅师出走西域,造成少林分裂。如今被乐空禅师一问,却是想到了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少林自身啊!若非这些年少林规矩死板僵硬,人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又何至于如今英才寥寥呢?只要稍微有几位杰出弟子,也不至于罗汉堂首座这一重要职司,落到了无色禅师这等半路出家之人头上了,少林寺自身,实在应该反思。

    事关少林传承,天鸣方丈等人自然不敢怠慢,向乐空禅师询问具体如何。乐空禅师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你们自去商议即可,不用多问我这个老朽之人。只有一点,务必要让少林寺恢复活力,这才是我少林发展壮大的源泉,否则就是威名再盛、势力再大,也不过无本之源而已,尔等务必谨记!”

    天鸣方丈等人闻言,俱是躬身应是。眼看乐空禅师神情略显疲惫,知道他重伤初愈,身体仍未完全恢复,也就不再打扰,先行告退。临行前乐空禅师又让天鸣方丈拿来《易筋经》和《般若掌》的抄本,让众人一阵欣喜。若是乐空禅师就此修成了两大神功,对于少林来说着实是一大幸事!般若掌和易筋经都以空为要,乐空禅师此次似乎大彻大悟,着实有可能修成这两门神功,那样一来,少林寺可就出现一位超越一流的高手了。有此人物,至少也能保证少林寺传承不衰。这样来看,方志兴此行,对少林当真不知是好是坏。

    出了静室,无色禅师向天鸣方丈问道:“方丈大师,师叔祖如此吩咐,我们还要不要移走藏经阁中的武功秘籍呢?是不是向方居士说,答应他观看七十二绝技?”此事由他负责,自然要询问一番。而且无色禅师年轻时游走江湖,心眼儿比之一般僧众要多许多,他担心此人心愿未遂之下,还会前来少林,因此特意又向天鸣方丈询问。

    。。。

第378章 九阳极盛() 
作为一门至阳属性的心法,九阳神功和方志兴以往所修,都是大有不同。自习武以来,方志兴曾修过混元功、全真心法、紫霞神功、先天功、九阴神功等数门功夫,这些功夫虽然各有所长,但论及阳刚之性,却要以九阳神功为最。与九阴神功相比,更是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总算方志兴以先天真气为本,功力又已达到阴阳互济的地步,真气兼有阴阳两种属性,才不会担心修练出九阳真气后与之前修练过的九阴真气发生冲突。但即便如此,他也特意将自身真气消耗一空,趁着恢复功力时修练九阳神功,以求更加稳妥。此时的方志兴虽然不算完全重修,却也并非普通的真气消耗后重新恢复,使用九阳神功恢复功力时,修出的自然是九阳真气了,直到九阳神功圆满之后,才会被他转化为先天真气,完全恢复以往功力。而且作为一门专注于内功的心法,九阳神功在修练真气上颇有独到之处,方志兴也想通过修练此功,看看能否再做突破,让自身功力更进一步。

    冥冥渺渺间,方志兴已经收束心神,沉入九阳神功的修练之中。经历过几次重修之后,方志兴对于如何修出真气已经极有经验,不过片刻,便已在丹田中修出了一股暖烘烘的真气,以神导气,在体内运转周天。他经脉畅通,运转九阳神功中的大周天搬运法并无多少阻碍,运转几周之后,已然驾轻就熟,不到盏茶功夫。便已运转三十六周天,将真气稳固下来。

    “九阳神功果然不凡,这股真气的阳性之重,比之九阴真气的阴性也要更胜一些。而且这门功法运转的路线和太极拳中蕴含的心法颇有相通之处,看来我还真要好好体会了!”方志兴稳固体内九阳真气后。仔细感受一番,心中暗道。不过这些还早,少林寺中又多有不便,他也只能按奈下练习太极拳的心思,继续恢复功力。

    九阳神功的初始心法便是大周天搬运法,以运转三百六十周为宜。方志兴熟悉运转路线后。已是轻车熟路,他精神强大,运转一周也不过是数息功夫,因此半个多时辰后,已然完成了今日的恢复功力任务。停了下来。

    感受到体内真气已经恢复了将近半成,方志兴心中微感惊讶:“功力恢复如此速度,似乎比上次修练九阴神功还要更快一些。这九阳神功专注内功之名,果然名不虚传。看来不需要两个月,我便能恢复全身功力了。”若是用补充精气的药物辅助的话,只怕还会更快,但那些药极为珍贵,方志兴又想仔细体验九阳神功的效果。却是不会轻易使用了。而且以九阳神功的修练速度,只怕不到一周,他便能恢复三成功力。不亚于江湖中成名的一流高手。到了那时,方志兴的许多手段已经运转无碍了,自身安全也极有保障,永不着急于一时。因此方志兴的心态极为放松,专心参悟起了《九阳真经》中的后续功法。

    不过看了几遍,方志兴却暗暗皱眉。盖因《九阳真经》是针对《九阴真经》过于注重阴柔所做,自身却不免过于注重阳刚。九阴总纲中黄裳曾言九阴极盛。乃成为灾,因此才专门做出此篇阐述阴阳互济、阴阳调和的至理。纠正真经中注重阴柔的缺失。而《九阳真经》中虽然也有阴阳互济的方法,却放在了最后一层,只有突破之后,才能达到阴阳互济,在此之前,则是一味阳刚。如此一来,修练之时自然还是走的至阳至刚的路子,而非阴阳调和。这样走向极端固然能使前期修练速度更快,但在突破最后一关时,却可以说是难之又难,而且稍有不慎,便可能阳气过盛,导致走火入魔。原书中修练完整九阳神功的两个人,觉远苦修三十多年仍未能突破最后一关,反而因真气消耗过度走火入魔导致泄气而死,张无忌则在在乾坤一气袋中陷入走火入魔,幸而遭逢奇遇,机缘巧合将九阳神功修至圆满,这才解了此厄,其中过程,当真九死一生。

    再想到修练部分九阳神功之人,除了张三丰悟得阴阳调和之道得享高寿外,少林、峨嵋两派修练九阳功之人尽皆寿命不永,方志兴也有些若有所悟。如此看来,这九阳神功若是不得圆满,反而可能会陷入九阳极盛之灾,可以说是颇有缺憾。

    “这九阳神功虽然最终能够达到阴阳互济,却走的是阳极阴生的路子。而《九阴真经》则没有提到阴极阳生之法,而是在总纲中给出了阴阳调和的法门,两者结合,已经不是真正的极阴功法了,怪不得我这次修练感觉九阳神功中的阳性比当初修练九阴神功的阴性更生一些,想来根源就是在此了。”当初修练《九阴真经》恢复功力时,方志兴结合了九阴总纲中的阴阳调和之法,并非一味的修练九阴神功,如今看来,却是让自己所修并非真正的至阴真气了。与之相比,九阳神功更显极端,也无怪乎修练速度更快了。

    “创立《九阳真经》的前辈设想的挺好,但想真正达到阳极阴生,却是极为艰难了。两者相比,《九阴真经》虽然在结合总纲后有些名不符实,修练时却会更顺畅些,比之《九阴真经》,可要略胜半筹了。”方志兴心中想道。不过斗酒僧能在和自己差不多的境界便能创出如此至阳功法,方志兴自然还是极为佩服的,纵有缺陷,也不能掩盖《九阳真经》的神妙之处。

    发现了问题,方志兴也明白之后如何修习了。若是没有原书中张无忌成功修成此功,只怕他便要结合九阴总纲中的调和阴阳之法修习了。但方志兴如今体内经脉、关窍几乎可以说是尽数贯通,比之张无忌在乾坤一气袋中遭逢奇遇打通周身玄关也差不了多远,九阳神功圆满那一关虽然还有些阻碍,却也并不算难。因此他思索了一会儿,仍是决定按法修习此功,尝试一下阳极阴生的感觉。

    。。。

第376章 少林藏经() 
见到方志兴,觉远立刻向前赔礼道歉,又向他解释其中原因。方志兴对此自然不怪,反而对觉远话中所说颇感兴趣。他仔细一想,又结合自己一路见闻,也大概猜到了少林寺的想法,心中冷哼一声,想道:“这少林寺想必是担心我对七十二绝技有必得之心,担心我以后纠缠不休,所以才会掩耳盗铃,让我自己观看。这样的话,少林寺武功即使被我看去,他们也可以推脱是防护不周了,甚至我以后用出什么类似武功,也可能被人认为是从少林所出。哼!当真是打的号算盘,我要是真的观看七十二绝技,又岂会让你们知道?”若是自己孤身一人,方志兴当然不介意就此顺水推舟,将七十二绝技趁机尽数阅览,但他此次是代表全真教前来,自然不能如此。否则一旦传出,全真教颜面何存?而且七十二绝技虽然了得,却也大多不过是武技罢了,对于方志兴来说虽然会有些用处,却难以助他突破现有境界,并不值得他太过看重。如今的少林寺中,真正值得方志兴重视的,也就《易筋经》和《九阳真经》而已,至于其它的般若掌、大金刚拳、金刚指、金刚不坏体神功等奇功绝艺,方志兴虽然好奇,却也并未真正放在眼里。

    《易筋经》是少林寺无上神功,方志兴上一世便从方证大师那里见识过它的厉害,对这门功夫自然很是景仰。但此经向来不在不在藏经阁留存,所放之地又少有人知,方志兴也无从可想。而《九阳真经》所在,方志兴早已从原书中知道这门功夫是一位和重阳祖师斗酒的僧人观《九阴真经》后所创,写在了梵文《楞伽经》之中,只要用心搜寻。自然能够找到。不过对于这门功夫,方志兴其实也并没有多重视,只是想要见识一番。并通过这次功力消耗净尽的机会体验一下而已,真正主修的。还是自身所练的先天功。毕竟创出《九阳真经》的僧人之所以和重阳祖师斗酒而非论剑,想来武功多半不如重阳祖师——至少也没有必胜把握,多半是武功相当。而如今的方志兴武功比之当年的王重阳隐隐还要胜过,与那斗酒僧估计也不会差了,之所以选择修练这门功夫,纯是好奇这门阳性极致的武功而已。《九阴真经》他已经修习过,确实不同凡响,而《九阳真经》能够与之齐名。显然也有些玄妙。方志兴对阴阳之道领悟极深,对于这两门阴阳属性达到极致的武功,有机会自然要见识一番。

    想到这里,方志兴便向觉远问起了藏经阁存书方式,以便自己查阅。觉远在藏经阁二十多年,将此地打理的井井有条,自然对阁中图书极是熟悉,向方志兴一一介绍。

    少林寺藏书极为丰富,方志兴和觉远一起逛了一圈,不但见到《阿弥陀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观音菩萨普门品》之类流传较广的佛经。还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华严经》、《摩诃般若经》、《大智度论》、《中部阿含经》、《长部阿含经》等许多经文,并且有多种译本、注解,可以说颇为丰富。方志兴粗粗看了一下。知道一时难以尽览,也无法快速寻找。想起自己要尽快开始恢复功力,方志兴向觉远说道:“少林寺是禅宗祖庭,想必会留有六位祖师的经文原稿吧!大师可知这些经文放在何处?能否让贫道借阅?”即使不为《楞伽经》中的《九阳真经》,方志兴也要借阅一下禅宗六位祖师的经书原稿。自从会过萨迦班智达后,方志兴便知道这些高僧即使不会武功,也必是精神修练上的大家,这些人创作经文时,有时可能会将自己的精神意志蕴含其中。可谓颇为珍贵。是以方志兴即使读过这些经文,却也想通过参悟原稿。感悟这些人的思想道路。他如今道路已成,离这些人的境界也不过相差几步而已。而且早已读过经文,并不担心自己会被影响陷入其中,是以能够放心体悟。

    觉远心知方志兴既然是贵客,想必不是观看藏经阁中普通经文的,听到对方要借阅禅宗六位祖师的经文原稿,也不意外,带着方志兴在书架中一一搜寻起来,还找出了许多其它禅宗祖师的经文手稿,向方志兴道:“六位祖师的经典流传甚广,居士想必也都看过,但行思大师、希迁大师、良价大师等祖师的手稿,外界却少有流传,居士若是有兴趣的话,也可细细体悟。”

    方志兴见这觉远不由分说,便给自己塞过来一大堆经文,心中暗暗好笑,想道:“这大和尚还真以为我是观看经文的了,居然这么好心。不过他说的行思大师、希迁大师、良价大师,好像也都是禅宗祖师,经文注解应该也有可观之处,既然有机会,那就看一下吧!”因此他也不推辞,将这些经文放到藏经阁一方案上,留待细细研读。

    “大师,据说达摩祖师东来之时,从天竺带来了不少佛经,不知寺中还存有多少呢?”方志兴放好这些经文后,见其中并无梵文典籍,又向觉远问道。

    觉远禅师听到方志兴问起天竺佛经,惊讶道:“这些都是梵文写就,莫非居士竟也懂得?”说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失言了,自责道:“罪过,罪过,小僧僭越了!”说着又念了一段经文,消解自己罪过。

    方志兴见他如此迂腐,心中暗暗摇头,说道:“不知者不怪,大师也无需自责!想必大师还不知道我的名号吧,贫道姓方名志兴,是全真教第三代弟子。我全真教虽然是道家门派,却向来推崇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本,对于佛经,可谓涉猎颇多。而且贫道和一灯大师及其自天竺来的师弟熟识,对于梵文也是略知一些,倒让大师见笑了。”

    觉远禅师闻言,连道了几声佛号,心中甚是欢喜。他在藏经阁中苦读经书,但却一直少与人交流,更别说懂梵文的人了。因此他虽然通过自学认识一些梵文,但自己理解的对不对,却也并不知晓。听到方志兴曾和天竺人交流过,想必梵文水平定然不凡,心中喜不自胜,想要向方志兴请教一番。

    不过想起自己和徒儿张君宝昨晚忙到半夜,张君宝又因此生病,忙到凌晨都没能休息,导致自己精力不济,也只得暂时放下此事。再说了,方志兴是本寺贵客,来到藏经阁想必是有要事,因此他也不便打扰,只得先行找出梵文佛经,想着以后再和方志兴交流。至于方志兴是不是今日观看了佛经就走,觉远并没有想过,在他看来,这些佛经方志兴一两个月也不见得能够看完,绝不会一两日就走。

    方志兴见觉远又抱过来一大堆经文,还小心翼翼地拿过来一些贝叶,心中着实喜悦。不说那些梵文佛经,这贝叶佛经他也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见过,如今在少林寺得见,当真让人惊喜。他知道贝叶易碎,当下小心翼翼将这些页片收好,免得受了损伤。觉远见此,也是含笑点头,觉得不愧为同道中人。

    忙完这些,方志兴向觉远道:“大师似乎心有所思,想来还有事情要忙,贫道也就不打扰了。这些经书颇为丰富,今日已不必再找,贫道在此自看即可!”觉远抱来的这一大堆经书,方志兴即使只是记诵,也需要数日功夫,而若是细读的话,更是需要个十天半月,确实不用再寻找了。

    觉远禅师闻言,心中着实惭愧,向方志兴道:“居士见笑了,小僧只是想着小徒不慎生病,是以有些心忧,没想到却被居士看出了,惭愧!惭愧!”又向方志兴连连道歉,心中颇为不安。

    “小徒?莫非大师已经收徒了,恭喜恭喜!可惜贫道此来身无长物,却是没有礼物送给令徒了!”方志兴向觉远道。说着心中想道:“莫非是张君宝不成?算算时间,张君宝应该有四五岁了,确实有可能已经被觉远收入门了。”对于这位后世的道门大宗师,方志兴还是颇为好奇的,说不得自己探索不出道路的话,以后还要借助于他。

    “不知贵徒生了什么病,贫道略通岐黄之术,也能帮忙看一下。”方志兴又向觉远说道。

    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