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轮有点多了,但主办方更多考虑的是机会难得,能让孩子们多下一盘是一盘。
参赛的棋童申城的最多。除了常韧圣和邵伟刚外还有两位刘姓选手,李小强知道他们,他们就是后来在中国业余棋界大名鼎鼎的刘大和刘二。刘大真名刘钧,曾经是职业四段,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转入业余棋界,曾经连续两年夺得世界业余围棋冠军。是业余棋界响当当的刘天王。可惜英年早逝。刘二叫刘一一,因为水平比刘大差一线,加上名字里两个一,所以被棋友亲切的称为刘二。刘二为人豪爽,朋友众多。后来成了一位优秀的围棋教练。新世纪申城棋坛大名鼎鼎的“两饭一米”都出自刘二门下。“两饭一米”这样的天才,能教出一个就值得一位围棋教练骄傲了。可我们的刘二就像是搞批发一样。可见他在教棋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围棋圈人很少,各个省的带队教练大都相互认识。本次比赛最受人瞩目的不是申城的相对膨大队伍,也不是有传统优势的中原省。而是最近出尽风头的赣源省李小强。“秀行敬酒”的故事圈内人都听说过,“天龙图”的争议现在也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对李小强充满了好奇。
虽然目前的李小强被认为夺冠的最大热门。但是更让各位地方教练感兴趣的是李小强下棋的特点。他们很想知道,李小强这个没有学习过“正统围棋理论”的野路子,下出的棋到底有什么特点。
李小强现在每天跟自己的同龄人混在一块。虽然在前世“李副总工”因为不擅交际让领导头疼。不过对付一大群小屁孩显然绰绰有余。常韧圣和罗神猪已经开始改口叫大哥了。想到自己收了两个围棋高手当小弟,李小强洋洋得意。“天龙图”在国内还没有完全流传开,不过常韧圣也是最早接触的那一批人之一。听申城赵教练说他也做完了三分之一多了。李小强知道他们的水平在自己的刺激下,都比前世同期的时候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你们好,我叫丁伟,我能跟你们一块去玩吗?”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眼睛看着李小强。
随着最后一个参赛省份滇省代表队到来。参赛人员都到齐了。
李小强看着丁伟,“七小龙”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些人都将是自己的对手,在国际对抗的时候将是自己的战友。这些人都将和自己一样,一辈子和围棋纠缠不清。
中国围棋的“八骏”,首次聚首!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56。第56章 全民公敌
11轮比赛,加上中间的休息日。时间超过了半个月。这个时间一拖长,比赛的紧张气氛就会冲淡。李小强就当做是一次围棋主题的夏令营。
事实上参赛的孩子年龄有大小,水平也参差不齐。在涨棋阶段,1年的差距非常大。比如年龄最小的丁伟,目前业5都还差点。所以各省市教练们的心态也不同。
最紧张的当然是熊国涛,他是完完全全冲着锦标去的。目前的情况,除了李小强这个大热门,能和他竞争的也就邵伟刚等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本来认为常韧圣也有机会冲一冲。但是在前几个月被李小强杀得没有开和。也就不被人看好。大多数教练还是抱着带孩子们来见识见识,学习学习的心态。
比赛一开始还准备完全按擂台赛的比赛用时进行,擂台赛是每方3个小时,保留5分钟读秒,读秒时间每步1分钟。下了两盘后主办方还是改了规则,每方用时缩短为1个半小时。原因是这些孩子们下棋3个小时根本用不完。就是改为1个半小时,也很少有读秒。除了我们的李小强。
开赛下了几轮后,最风光的居然是罗神猪。全胜不用说,每盘棋都是他第一个结束。罗神猪本来就以思维敏捷,出手如电出名。和他下棋的孩子哪见过这个?要说这些孩子在各个地方那也是出类拔萃,心高气傲之辈。于是下起棋来一个比一个快,节奏很快被罗神猪带乱。不明不白的败下阵来。罗神猪前4盘取得4连胜。而且盘盘都是中盘获胜。在教练们的一片恭维声中。罗教练虽然每盘下完后都会呵斥罗神猪下棋不认真,可那张老脸已经笑得像盛开的菊花。
如果说罗神猪是风光,李小强那就是遭人恨。因为李小强是唯一一个盘盘棋都读秒的那个。包括前两盘用时3个小时的棋,全场就他一个读秒。明明局面大优,局势也不复杂,他也读秒。这样的比赛当然没有专门的读秒员,读秒员都是教练们临时客串。和李小强下棋的都被折磨得愤然投子。教练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李小强想做什么。
李小强其实就是想体验一下职业比赛的氛围。前世李小强棋是下很多,听电脑的读秒声也听过很多,人工读秒哪听过啊?有这样的好机会,当然要体验体验。
“这孩子的棋路很怪,不过实力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强,前半盘的基本功好像有欠缺。不过潜力很大,对胜负很敏感,也很会比赛。”
比赛进行了4轮后,教练们对李小强得出了这样的初步印象。李小强在比赛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盘盘都要长考。明明一个不算复杂的定式,下到一半就开始长考,长考过后下出的棋就脱离了正常的轨道。“难道这孩子真的没有学过定式?真的只是学过古棋?”有部分教练开始半信半疑。
没错,李小强是在比赛中尝试一些新手段。这些手段李小强只是见过,但是自己很少用,对里面隐含的深刻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好好的梳理梳理。这些手段倒不能说都是“飞刀”什么的,可能就是一些“变招”。
李小强认为用这样的机会练习最好不过,一是时间充足,在一种比赛的气氛下用出来自己的体会更深。二是对手有一定的水平,不过还是要比自己差点,就是吃点亏也不要紧,后面还是有机会扳回来。不过在第4轮时,还是差点出了问题。
第4轮比赛,李小强遇到中原省的周大洋,周大洋也是“七小龙”之一,曾经号称“李石佛克星”,行棋厚实,以善于利用厚势著称。中原省是传统的围棋重镇,这个时候的周大洋实力已经很不错了,和常韧圣他们的水平差不多。
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法,李小强开始变着。可是这盘棋很早就吃了大亏。应该说按日本围棋的理论,这个年代对一些边角的变化还是研究得很多。后世的一些变着,需要根据全局的形势和子力的配合才能用。李小强就是对这种局面理解不深,发现自己忽略了一步很严厉的“引征”手段。等李小强发现了的时候已经骑虎难下,只好进行了一个不成比例的转换。
熊国涛在边上急得抓耳挠腮,这个时候,李小强的用时已经用完,开始进入读秒。而对手时间还有一大吧。正当旁观者认为李小强这次在劫难逃的时候,李小强在读秒声中不慌不忙,步步紧逼。硬是在冲刺时提前一步撞线。
应该说这盘棋李小强赢得还是有点侥幸。周大洋看到李小强已经读秒,想在时间上‘欺负欺负‘他,所以后面的行棋也加快了速度,这样一来,有些下法就不够精细,最后关头被李小强逆转。比赛结果出来,周大洋眼泪都快出来。
第五轮,常韧圣碰到罗神猪,常韧圣赢,周大洋碰到邵伟刚,周大洋赢。
第六轮,李小强碰到常韧圣,李小强赢,罗神猪碰到另一个“七小龙之一”的黔省刘青,罗神猪赢。
六轮过后,只有李小强一个人六战六胜,保持不败。
“谁能阻止李小强?”成了赛场的最大话题。李小强已经成了全民公敌。
本来大家对李小强夺冠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不过现在。。
首先是大家发现李小强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强,其他棋手并不是没有机会,第4轮李小强对周大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次是李小强下棋太遭人恨了,你要是盘盘都是完胜也没有什么,偏偏有的招法看上去是那么难看,这让观战的教练们很受不了。教练们都是很讲究棋形的。
“看一个人的水平,只要看他下出的棋形就知道了。”
这是日本围棋理论一个很有名的观点。这个年代国内的教练也受其影响。所以教练们对李小强用这么难看的下法还能赢自己的得意弟子有点不能接受。
还有一个就是李小强盘盘读秒让他不受待见。轮到负责李小强下棋读秒的教练一开始就苦着个脸。
第7轮,李小强碰到罗神猪,中间要休息一天。教练们对罗神猪寄以厚望,纷纷行动起来。。。。
57。第57章 磨刀
要判断一个孩子的围棋水平什么情况下最难?答案很简单,当他总在赢棋的时候。就像现在的李小强。如果是常韧圣和罗神猪他们,教练们现在就能很快给出判断。这两位目前有职业初段的水平。(按当时的判断,和后世的职业初段不能比。)虽然他们两的风格迥异,但是就他们的综合水平来说,教练们心里还是有底的。
但是李小强呢?他目前应该是什么水平呢?教练们就说不太清楚。因为李小强这孩子实在是太怪了!表面上,说他的水平比其他孩子高一截好像没有什么疑问。那么究竟高多少呢?两段,还是三段?或者说他的综合水平也就职业初段?只是因为他“更会比赛”而已。现在教练们还没有办法判断。这样的问题教练们都很有兴趣,当一个好的围棋教练,对弟子的了解是很重要的,这里面包括孩子的棋力,特点。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特别是最后一点很重要,这样就可以在后面的培养中做到有的放矢。
李小强现在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让教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平“来路不明”是一个,前半盘的“基本功”好像不强是一个,综合水平到底有多高也算一个。因此:
“让李小强输一盘看看”成了很多教练的共识。这里面也包括了国家队的罗教练和吴教练。
这当然不能说是教练们的“恶趣味”,只是他们作为一名围棋教练的职业习惯而已。于是在6轮比赛后的休息日,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打到李小强”。在里面就是对锦标看得最重的熊国涛也兴致勃勃。因为这样的比赛轮数很多,其他孩子竞争也很激烈,偶尔输一盘应该不会影响最后的夺冠。再说了,李小强能够成为众矢之的,本身就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比赛进行了一个礼拜,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李小强也和其他选手慢慢熟络起来。这些都是未来中国围棋的顶梁柱啊,在李小强的刻意交结下,一帮半大孩子很快打成一片。当然也有的孩子胜负心事很重,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心事单纯。其中表现最活泼的是申城的刘二和黔省的刘青。加上李小强和罗神猪,四个人有成为“******”的趋势。这只是性格问题,几个人都生性好动,性格豪爽。像常韧圣这样的乖宝宝,虽然很渴望和同龄的孩子一块玩,不过稳重的性格让他有点放不开。
比赛的休息日,一大早李小强就开始到处串联,计划去旁边同属于体委训练局的游泳队玩。李小强是想去游泳,这个年头国家游泳队游泳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不过不是还有一个高水平的跳水队吗。跳水队也有一帮年龄不大的队员,李小强决定跑去跳跳水玩玩,最起码也想下泳池游一下泳。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刘二和刘青的热烈响应,李小强到处找罗神猪,却发现一下没有找到。李小强也没在意,和刘二刘青他们几个小孩兴高采烈的跑去玩去了。
罗神猪跑哪去了呢?罗神猪被罗教练拉去做秘密训练去了。在教练们看来,罗神猪是最有希望“阻击”李小强的人选之一。罗神猪智商很高,对新鲜东西接受很快。为了想出一个好办法,罗教练还把马小飞抓过来帮忙。马小飞现在也才20出头,已经是国内仅此于聂旋风的第2号人物了。马小飞以下棋办法多闻名,后来还写了一本“围棋与三十六计”的著作。在罗教练看来,找马小飞出主意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马小飞一开始并不怎么情愿,这段时间围棋队的气氛有点沉闷,原因是擂台赛目前中方已经3比5落后了。日方的小林觉已经三连胜,8月底马上擂台赛又要在京城开赛。作为中国的副帅,马小飞压力也很大。不过听了罗教练的想法,马小飞也来了兴趣。马小飞对罗神猪和李小强也一直在关注,后来他还成了罗神猪的师傅。对李小强兴趣更大,上次和藤泽秀行下出的那步“碰”还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
“看了这孩子的棋谱和你们介绍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认为这孩子对一些定式不太熟?是不是可以在这里面想想办法?比如,挑一个复杂的大型变化,让小猪临时掌握一些厉害的变着,主动出击,你们看这样怎么样?”
很自然的,在围棋上要想出其不意,“飞刀”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大家纷纷点头,都说这个主意好。只有熊国涛笑而不语,通过在洪城半个月的“集训”,他在这些人中应该说是对李小强了解最深的一个。他隐隐感觉到这不是个好主意,不过他也对最后的效果很好奇。
教练们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起具体的办法。要挑复杂定式,那很自然的就想起号称最复杂的三大定式:“大斜千变”,“大雪崩”和“村正妖刀”定式。最终大家决定挑选“大雪崩”,其他两个定式对全局的判断和一些比较高级的手法(例如弃子战术)要求比较高,也比较虚,大家担心一天的时间不够。“大雪崩”相对来说偏重于计算,在几个分岔路上讲解清楚就可以,以罗神猪现在的水平接受起来很快。
马小飞索性好事做到底,亲自和罗神猪详细的讲解了一些“飞刀”,和当初李小强传授老王的情况差不多。不过在棋的深度上那肯定就没有办法比。整整一天,教练们都很兴奋。知道明天有好戏看了。罗神猪也很兴奋,能够学到一些“绝招”当然很兴奋。所以罗神猪一整天都聚精会神。
整整一天,李小强他们在泳池玩得兴高采烈。现在的刘二和刘青对李小强都有点崇拜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李小强随便和“大人”说几句话,大人们就让自己这些小孩在这玩,换了自己,绝对不敢去和大人说这么多话。
第2天,“棋童杯”第7轮比赛开始。李小强一进赛场就感觉到一点异样的味道。这一天,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58。第58章 当飞刀遇上飞刀
李小强和罗神猪的第七轮比赛开始。这个时候,李小强6战全胜排名第1,罗神猪5胜1负和邵伟刚常韧圣他们紧随其后。要说这盘棋是焦点之战也不为过。不过李小强还是在里面感受到了一丝的不同寻常。
开局是很普通的进行,罗神猪高挂李小强的小目,当李小强下托时罗神猪很快把子下到了星位“挤”。李小强感觉到罗神猪的手都有点发抖。李小强心里奇怪,不就下个“雪崩”吗?有什么好激动的?这样的手段虽然复杂,不过用的人也很多啊。去年在翠微鲁帆云一个业2也能在自己面前操练这个定式,你罗神猪都有职业水平了,下个“大雪崩”有什么好激动的?真是莫名其妙。
不管李小强在心里怎么“鄙视”罗神猪。李小强发现自己这盘棋被关注得特别多。这样的比赛不像正式的成人比赛那么严肃,教练们都习惯在赛场来回溜达,到处巡场。李小强发现到自己这桌来巡场的人比以往多了很多,一开始李小强没有在意。毕竟目前自己排名第一,这盘棋受到多一点的关注很正常。不过李小强很快发现不对。
倒不是说李小强发现了教练们的什么不对,那些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不是李小强这个小狐狸能对付的。李小强是发现了罗神猪的不对劲,李小强也和罗神猪下过棋,知道罗神猪下棋的一个特点。就是下了一步棋后喜欢看对手一眼,也不是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纯属罗神猪的一种习惯。绝不会像现在这样,罗神猪一直低着头,眼神绝不和李小强相碰。
更让李小强奇怪的是这个时候李小强在赛场看到了两个熟人。一个是申城晚报的张志东张大记者,一个是国家队的马小飞马九段。看到张志东没有什么奇怪,李小强知道申城晚报在围棋报道上一直不遗余力。“棋童杯”也算一个全国性的比赛,再说月底擂台赛马上又要开始了,国家队正在积极备战。张志东这个时候出现在京城很正常。马小飞的出现就让李小强很奇怪,事实上前6轮李小强一直没有在这个赛场看到马小飞的身影。马小飞那么心高气傲的人看不上这样的小孩子比赛很正常。
棋局开始下得很快,很快罗神猪下出了“大雪崩”中一步少见的变着。李小强很快陷入了长考。。。
虽然说头天教练们准备了很多有关“大雪崩”的变化,不过棋盘上能不能出现“大雪崩”谁也说不清楚,出现这样的形也是需要双方配合的。现在棋盘上终于出现了这个形,而且罗神猪终于也用上了准备好的“飞刀”了,教练们终于不淡定了,性急的教练干脆也不巡场了,就站在边上不走了。更无耻的是张志东张大记者,先是和马小飞嘀嘀咕咕说着什么,听得他眉飞色舞,看那样子,要多猥琐有多猥琐。最后干脆拉把凳子一屁股坐到了棋盘边。先是对李小强笑笑,一副准备看好戏的样子。
李小强没有理他,给他一个白眼,继续埋头长考。这个时候,李小强已经隐隐约约的知道了什么,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大致情况也猜得八九不离十。李小强当然不会愤怒,他只是有点。。。“悲哀”,而且这个“悲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自己的对手罗神猪感到悲哀。
李小强继续埋头长考,说在“长考”好像有点不太准确,嗯,应该说李小强现在是在“回忆”。
目前的局面让李小强回忆起一盘自己印象深刻的对局,不过因为时间太久远了,李小强要好好的回忆一下。
李小强回忆的是一盘当年台北“红脸棋王”周九段用一把“飞刀”大破韩国李石头的对局。李石头是什么人?在棋盘上一般只有他“阴”别人的份,什么时候被人阴过。可是那盘,李石头是确确实实中刀了。在一个“大雪崩”变化中,被周棋王一刀锁喉。
能让李石头中刀的变化,李小强记得自己也大感兴趣。当年的一些专业性围棋杂志也专门就这把飞刀做了一个专题。李小强也是狠狠的研究了一下。
总体来说李小强前世也算是一个“技术流”,不然也不可能25岁还是个业3,通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