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算路,也有古大力李石头那种“突击型”的算路。而现在的李小强呢,可以说现在的李小强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和古大力李石头等人的特点不尽相同。但是在大方向上,现在的李小强基本上也可以归类为“突击型”。

这种类型的棋手最大优势是什么呢?说穿了就是算路深。当然,这里所说的“算路深”,并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能比别人多算几步。而是一种综合算路,这些人能经常算到别人算不到的地方。不过这类棋手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给他们充足的时间。

“想想也是,在这种快棋赛中,你的“小强长考”根本就无从发挥了。。。”

当李小强把其中的道理分析给张大记者听,当然他省略了古大力等人的例子。张大记者和梅泽由香里很快就明白李小强的意思,并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

比如今天的比赛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围棋比赛是棋手综合能力的较量。就算李小强现在的综合能力要比李石佛高一点点。但是在这种快棋比赛中,李小强有些优势就发挥不出来,比如像“小强长考”这种东西。

在真实历史中,除了古大力的例子外,其实李石头的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在真实历史中,关于李石头参加三国擂台赛的问题,大家讨论他要不要拿张“外卡”参赛的新闻倒是经常闹得沸沸扬扬。可是大家却经常忽视这样一个问题,李石头为什么要拿“外卡”?不就是因为他经常在这种赛制中通不过国内预选吗。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李石头在国际赛场中战绩彪炳自不用说,真实历史中他获得的世界冠军仅次于李石佛。但是在他们国内的赛场呢?大家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其实在他们的国内赛场,李石头从来没有建立过真正的统治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在国际赛场,几十年下来基本上是以慢棋为主。而在李石头时代的韩国棋坛呢,他们国内最流行的是快棋。

“小强,你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这个问题却是梅泽由香里问的。当李小强的自我检讨结束,他们已经到地方了,在下车的时候,梅泽由香里突然问了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现在的李小强当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不仅是围棋,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你能发现问题,不代表你能解决问题。不过话说回来,李小强认为能在这个时候发现问题总是好事,总比一直发现不了问题,然后莫名其妙继续输的强。

至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嘛,李小强首先想到的就是两点,第1是寄希望于自己的整体实力能够再次提高一个台阶,如果自己的整体水平能达到碾压李石佛的程度,那么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第2种方法呢,就是需要自己在下快棋赛的时候有意识的做出一点改变,少下那种没把握的棋。

当然,这种东西也就是说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到却千难万难。和第1种想法相比,好像第2种方法更有操作性。但是李小强清楚,即便自己有了这种意识,想要做出改变也会非常艰难。要知道,自己形成现在这种棋风特点,那可是经过10年苦练。人的思维惯性是巨大的,想在不同的围棋思维之间转化自如,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办到。

“也许,我可以学学吴先生吧,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办法。。。”

李小强是这样回答梅泽由香里的。说起在不同围棋思维之间转换自如,李小强首先想到的就是吴清源先生。好像在历史上所有知名棋手中,也只有他在这点上做得比较出色。

吴清源先生所处的年代,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下“不贴目”的围棋。下这种围棋其实就需要2种思维,一种是执黑的思维,一种是执白的思维。在这方面上,吴先生应该算是做得比较出色。吴清源先生曾经写过两本布局书非常有名,一本叫“黑布局”,一本叫“白布局”,连这个都要分开来写,这其实就是介绍他两种不同的围棋思维。以前日本棋界有人评价吴先生“执黑像秀策,执白像秀荣”。这当然就是表扬吴先生在思维转换方面做得不错。可惜的是,即便天才如吴清源先生,李小强也认为某些方面,他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转换自如。

比如在吴先生时代后期,围棋界从“不贴目”时代过渡到“贴目”时代。吴先生下贴目围棋的战绩就要大为逊色。这固然和他已经不在巅峰期有关,但在棋谱中也明显能够看出,和不贴目围棋相比,吴先生明显不太适应贴目围棋。在这两种围棋中,吴先生的思维还无法做到转换自如。

“好了由香里,我们就不要再纠缠这个问题了。你要知道,今天可是我输了棋,再讨论下去就相当于揭我的伤疤。我今天可是专门来借酒消愁的。走走走,我等下就专门找方老喝酒,而你呢,你也可以趁机向方老多学习一点东西。。。”

既然一时间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李小强决定不再探讨刚过去的比赛。他现在只想和朋友一起吹吹牛聊聊天,好缓解一下郁闷的心情。

梅泽由香里抿嘴一笑,她跟着李小强走了进去。

张大记者挑选的酒馆不大,但环境不错,很适合就几个人喝酒聊天。李小强发现,梅泽由香里这几年好像是长进不少,在这种场合她的话虽然不多,但胜在乖巧,插话的时机也非常合适。养眼加乖巧,几个人一顿小酒也算是喝得其乐融融。

大家聊聊中国古棋,聊聊当今世界棋坛的现状,除了不聊李小强今天的输棋外,最终又聊到正在进行的三国擂台赛上面。

李小强今天输掉比赛后,明天将由武宫正树攻擂。当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梅泽由香里横了李小强一眼:

“武宫先生的快棋还是很厉害的,我想他应该可以替你报仇吧。”

“呵呵。”

听了梅泽的话,李小强明显露出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要说作为4届“亚洲杯”冠军得主,作为目前日本在位“名人”。如果李小强不是一位重生者的话,他在这个时候是有可能会看好武宫正树。可惜李小强知道李石佛对武宫正树的“历史战绩”。因此他无论如何无法看好武宫先生。在这一刻,李小强甚至在期待马小飞和李石佛的比赛。因为他很想知道,两人巅峰以前的对决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你呵呵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们日本队真可伶啊,这次可能又要垫底了。”

“你。。。”

梅泽由香里一张小脸气得通红。必须承认,有些女人发怒像撒泼,有些女人发怒像撒娇。而梅泽由香里明显就是后面这种情况。

纵然李小强心有所属,纵然李小强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持他和梅泽由香里的距离。但是在这一刻,李小强看呆了。

514。第514章 申城二刘

“李小强少见不发挥的一局!“真露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中方守擂失败。。。”

“密集赛程导致状态欠佳,三国擂台赛李小强脆败原因探析。。。”

“李小强VS李石佛第10场较量,李小强输在体力上。。。”

三国擂台赛申城站的比赛进入到第3天,输掉比赛后的李小强已经无所事事。这天上午,百无聊赖的李小强翻看着关于昨天那场比赛的报道。大致看完相关评论后,李小强感觉绝大多数国内媒体对自己的态度好像不错。国内的“小强黑”不是没有,但是数量极少。

比如对于昨天的比赛,大家虽然对最后的结果表示失望,但并没有多少非难之辞。看了众多评论,大家为李小强的失利寻找了诸多理由…………虽然在李小强自己看来,媒体上分析的理由基本上没有一个靠谱。但李小强还是感受到其中的善意。因为大多数的报道,怎么看怎么像为自己开脱。

想想这种情况也是正常,李小强现在之所以那么讨好,首先一个就在于他的外战成绩一直比较出色。李小强认为这点很重要,他甚至设想如果昨天是马小飞输棋的话,估计媒体就不会有这么客气了。

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目前中国围棋的整体成绩不错,大家能够用比较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一时的胜负。李小强认为这点也很重要。要知道,这世上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你越有本事,你的实力越强,你就可能更容易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与之相反呢?你就可以越容易尖酸刻薄。比如在真实历史中,中国围棋的“黑暗十年”国内媒体对中国围棋那种尖酸刻薄的态度实在不要太多。

第三个原因,那当然因为现在毕竟还不是网络时代,各类专业喷子或者说“专业黑”,他们现在还并没有找到蓬勃发展的合适土壤。

“小强。。。老大。。。”

“哟,是你们俩呀,我说你们两个家伙,我来好几天了你们都不知道来看我。。。”

李小强起身招呼来访者。进来的两位,是李小强国少队时期的队友,国内业余棋坛著名的两位天王,有“申城二刘”之称的刘大和刘二。

去年的国家队调整,这两位不幸的被调整出国家队。本来按照刘大目前的水平,他完全有实力继续留在国家队。只是在体检的时候查出他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据说相当严重,严重到可能适应不了激烈的职业比赛。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才把他放归地方队。

而刘二的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一方面他这些年的围棋水平确实进展缓慢,而且他和常韧圣等人相比,刘二的年龄也偏大,从发展潜力来看处于劣势。第二方面呢,可能也由于刘二是申城籍棋手,在目前的国家队里面,申城籍棋手还是偏多,老一辈有陈超越曹大方钱于平杨晖等人,年轻一辈也有邵伟刚常韧圣等人。另外在新一届国少队,申城籍小棋手好像也不少。因此可能是为了搞平衡,刘二才无奈的离开了国家队。

自从他们离开国家队以后,这还是大家第1次见面。在“二刘”当中,李小强一直和刘二的关系更好一点,刘二从小就叫李小强“老大”。而刘大呢,也不能说关系不好,只是刘大平时沉默寡言,这点和李小强有点像。两个闷葫芦碰在一起,在国家队时候两人的交流就不多。因此他们这次过来,主要是以刘二和李小强聊天为主。刘大在大部分时间都在默默听着。

“怎么样?你们现在还好吧。。。”

话匣子就从这样的简单问候中开始打开。不过李小强心里清楚,他们两位目前的处境应该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俩离开国家队后,名义上是回到申城队。但申城队人才济济,所谓申城队队员,基本上也都是国家队队员。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俩在申城队其实也没有位置。

“还能怎么样,我们现在都在考虑职业转业余的事呢。老大,我们这次过来,其实就想问问你的意见。。。”

这么多年的朋友,刘二说话也没有绕圈子,他直接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他们俩回到地方队后,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其实还面临没有比赛可下的窘境。可以说他们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就在他们去年离开国家队以后,他们唯一参加的比赛,就是去年的“晚报杯”。这还是一个特例,因为申城是去年 “晚报杯”的东道主,他们组了两个队参赛,作为对东道主的照顾,才允许他们这两位职业四段棋手参加业余比赛。

但是到了今年肯定不行。为了规范业余比赛,今年中国围棋协会有硬性规定,只有业余棋手才能参加业余比赛。

当然,和国内其他很多东西一样,所谓的“硬性规定”其实都有变通的余地。比如棋协还有一条规定,允许职业四段以下(含四段)棋手可以自己打报告申请放弃职业棋手身份,从而转为业余棋手,进而可以参加业余比赛。

刘二刚才所说的“职业转业余”,其实就是指这件事。

李小强当然也理解他们俩的纠结,这就像一个人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他好不容易获得一张文凭,现在为了其他现实问题突然说要放弃,那谁都会产生一定难以割舍的情绪。更何况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因此他们谨慎一点,多征询一些人的意见,这当然也十分正常。

“好啊,我非常支持你们职业转业余。。。”

现在见刘二征询自己的意见,李小强的回答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很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因为对于李小强这样的重生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考虑。在真实历史中,“二刘”就是在转入业余棋界后才体现了他们的价值。一位成为中国业余棋手的领军人物,而另一位则成为后世赫赫有名的“金牌教练”。因此在李小强看来,对于他们两位来说,与其在职业棋坛混成什么“中坚棋手”,那还不如到业余棋坛打出一片新天地。

刘二仔细观察李小强的表情,看看李小强是不是在随口敷衍。要说这么多年下来,国少队那帮队友对李小强都很信服。这可不仅仅只体现在围棋上,“老大说的总没错”在刘二他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现在见李小强态度真诚,而且他们过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心中做出了某种决定。现在见李小强表态支持,只是让他们更加下定决心而已。

“那就好,那就好,既然老大支持,我看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仿佛做完重大决定后,刘大和刘二都突然变得轻松。大家回忆过去一起过集体生活的点点滴滴,尤其彼此揭发大家年轻时候的糗事,房间里时不时响起哈哈大笑。

“刘二,我记住你这家伙从小就伶牙俐齿。怎么样?有没有想过教小孩下棋呀?”

“老大你怎么知道。。。”刘二的眼中透着一股惊喜,要说他现在确实存在这样的想法,转为业余棋手后,生计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好在申城的经济环境和围棋环境在国内首屈一指,想当围棋教师或者围棋教练的话那也不怕没有机会。只是他们俩刚刚准备“转型”,这个时候心里还不太有底就是。

刘大和刘二对视一眼:“。。。我们是有这个想法。。。”

“需要我帮忙吗?”李小强不等“二刘”说完,就直接开口说道:“都是多年兄弟,其他的忙我帮不了,但是帮你们站站台什么的,我想我还是可以做到。”

“二刘”听了大喜,刘二甚至得寸进尺的说道:“老大你也别说什么站台不站台了。我们甚至还想直接打你的招牌呢,你看这样可以吗?”

李小强一听就笑了,刘二的意思他当然非常清楚。比如说在申城开个“二刘围棋学习”,或者开个“李小强围棋学习”,那么哪个更有吸引力?哪个更容易招生?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李小强现在只是不知道,刘二打这个主意是早有预谋?还是刚刚冒出这个念头。

“打我的招牌不是不可以,但是你们可不能把我的招牌给砸了。如果你们能够弄出一个详细的章程,我想这事并不是不能考虑。对了还有一件事要跟你们说清楚,就算你们真的打我招牌,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参与具体事务。”

听了李小强的话后,刘大和刘二更加惊喜,因为听李小强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说明这事还真有戏咯?最后还是刘二更机灵一点:

“那当然那当然,老大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国争光,哪能让你干那些俗事呀。说实话我们来之前还真不敢奢望打你的招牌,现在既然老大同意,那我们真还要再合计合计,争取好好弄出一个章程来。。。”

李小强重生之前是业余棋手,他对业余棋手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如果真的要开什么“李小强围棋教室”的话,他还真愿意和刘二这位后世的金牌教练合作。因此尽管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三个人还是就此事展开热烈的讨论。

3个人聊得很嗨,聊得兴高采烈,一直聊到快到中午吃饭时间。李小强起身:

“走走走,中午我请你们吃饭去。。。”

房间又响起门铃声音,走进来的是张大记者,梅泽由香里和徐颖。

张大记者一看就乐了:

“哟,这么热闹啊。。。”

515。第515章 心中有鬼

“你们的意思是,今天下午让我去挂盘解说?”

“不是你还能有谁。。。”张大记者笑着对李小强说道:“谁让你昨天输棋了呢,假如你今天还能坐在那里下棋的话,这差事也轮不到你。怎嘛?不愿意啊。”

李小强不是不愿意,只是一时间没想起这茬。成为职业棋手以后,李小强就很少讲棋,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他的年龄问题。一个20岁不到的小青年在台上冒充老师侃侃而谈,这个画风实在不搭。因此除了偶尔那么一两次外,李小强基本就没干过这事,别人也不会邀请。

但这次的三国擂台赛不一样,由于比赛在申城进行,国内的知名棋手基本都没过来。而马小飞明天就要上场比赛,今天继续叫他挂盘讲解显然不合适。因此这个任务很自然的就落到李小强头上。

“我怎么会不愿意?能和徐颖姐搭档讲棋,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美差。”

李小强和徐颖开了一句玩笑。徐颖的年龄要比李小强大好几岁,因此这声“姐”也叫的出口。其实从李小强的本心来说,他现在根本不想去讲什么棋。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昨天刚刚输了棋,现在马上又要去讲赢自己人的棋,心里总有点怪怪的。

另外一个,李小强现在的心思,早就飞到几天以后的“东洋证券杯”半决赛上面去了。棋手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你越输棋,就越是想捞回来。这跟普通人打麻将输钱后想翻本的心情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李小强这次瞄准的,是人家老聂就是。

“今天和你搭档的不是我,是她。”徐颖笑着指着边上的梅泽由香里。

“啊?”

还没等李小强表示完惊讶,徐颖继续补充:“今天只是预演,明天的比赛才算重头戏。因为体育频道要对明天的比赛进行直播。”

“哦?”

现在李小强差不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三国擂台赛比到现在,也算是进入最后高潮了。体育频道如果想挑一盘进行直播的话,那明天那盘棋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原因无他,因为明天那盘比赛才确定有中国棋手参加。

李小强又追问其中的细节,为什么和自己搭档的是梅泽由香里?徐颖又干什么去了?徐颖就告诉他,原来这次体育频道没有主持人过来,他们邀请徐颖担任直播主持人。那么这样一来,挂盘讲解就缺少一位提问的角色,或者说缺少一位“捧哏”。也不知道是哪位出的馊主意,李小强估计张大记者的嫌疑最大。就说正好有位日本美女棋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