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遗梦青风卷-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这里的,都是信命的,觉得拜了龙王,就能风调雨顺,不拜就会遭天谴,若是拜了龙王仍旧风不调雨不顺又如何?难道将这泥像推了做成路,万人踩么?”

    伯桑笑道:“你说话低声些,省得招来非议,毕竟,在此,龙王最大。”伯桑话音刚落,就看到不远处跪着的织娘,心中隐隐作痛。

    这时庙祝进来了,是个中年男人,庙里的都是些年纪不大的道士,庙祝也不知道在读着个什么东西,像是在做什么仪式,后来,就从后堂进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是个道士,看穿着,应该是级别最高的道士。老者白发飘飘,眼神似乎不太好,看到眼中有白点,腿脚也不利索,需要人扶着才能走路,这时就听伯桑前面一个妇女议论:“今年的点睛仪式,华光道人也来了,看来今年定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了。”旁边一个男人道:“谁说不是呢,现在苛捐杂税那么重,若是真的再种不出米粮来,可如何是好啊……”

    “爹,原来今天二月二,他们在举办什么点睛仪式,龙一点睛,不就飞走了么?”伯婴问道。诡影捂着嘴偷偷在伯婴耳边道:“只有真龙点睛才会飞走,假龙怎么点都是假的,可是话又说回来,真龙飞了不回来,假龙点了也没用,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声音虽小,三人头听见了,伯桑噗嗤一声笑了,伯婴也止不住的乐,三人在这仪式面前到时觉得有些讽刺,不敢笑出声来,怕惊扰了信徒。

    这时,却见几个道童搬着高台到了龙王像前面,两个小道童搀着那个叫华光道人的老道,晃晃悠悠的走上了高台,只见他手持毛笔,笔尖蘸着黑墨,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高台,一声锣响,那华光道人点了龙王的左眼,群众欢呼鼓掌,二声锣响,仍旧欢呼雀跃。吵杂的人声刺耳,伯婴捂着耳朵大声道:“诡影,你看到真龙飞走了么?”

    诡影也觉得人声吵杂,几乎都听不到伯婴说话,大声问:“你说什么?”

    伯桑正想发笑,这时他们却听见一声龙鸣,三人都惊讶了,就看到一个龙形的东西从龙王的泥像里飞腾而出,在庙内盘旋了三圈,冲到了天外。这时第三声锣响,华光道人手持毛笔,奋力向百姓们一甩,墨汁险些甩到伯婴,伯婴惊呼一声,向诡影身边靠了靠,心里骂道,可是却不敢发出来。

    再看那些信徒们,有些人脸上甩到了墨汁,不但不生气,反倒好似得了万福一般,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这时庙祝大呼:“礼成,待午时一到,龙王出游,现在请大家听华光道长说法。”

    庙内又是一阵欢呼,却立马静了下来。众人纷纷找原地坐下,这时,见织娘的丫鬟扶着她从人群里缓缓离开了,伯桑一路目送织娘离开,伯婴瞧在心里,佯装道:“诡影,这里闹哄哄的,咱们也瞧够了,还是出去踏青吧!”

    诡影心里偷着乐,想着果然袁厌崖不在了,伯婴倒是真的会主动和他说话,附和道:“我也正有此意,伯大哥,我们走吧。”

    二人一搭一唱,伯桑怎会不知,缓缓走了。

    出来的时候,又经过那两个巨大的香炉,因为人实在太多,一步一挤实在难行,又闻了许久那刺鼻的香味,三人一挤出来,微风一吹,伯婴似是死中得活一般,感叹道:“若是在不出来,我觉得我都快憋死了。”

    诡影也觉得那供奉的香烟实在难闻,却没有多想,就看到丫鬟扶着织娘,也没有上马车,只是远远离开了。

第175章 双头鼋(1)() 
出春的美景,当真是美不胜收,走在道路上,虽然衣裙略微被雨水朝露打湿,三人看着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伯桑感叹道:“还是要多出来走走啊,不然春雨真的一浇,在屋里都发芽了呢!”

    伯婴道:“就是啊,爹,多出来走走,心情也会好些。”

    三人心情大好,两边都是集市的商贩,各种小玩意儿的一应俱全,三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竟然跟丢了织娘,伯婴诡影在后面看着摊贩的东西的时候,伯桑伸着脖子看着前面,依然不见了织娘的影子,伯桑不禁有一些失落,却也不敢表露出来;这时伯婴诡影二人买足了东西乐呵呵的追了上来,没发现伯桑的失落,三人又一起向前走着。

    走到了一个开阔的小径,两旁梨树吐芳,洁白的花朵迎风飘舞,那片梨树林也不知是谁家的,竟然无比开阔,一眼望不到头。伯桑不禁感叹道:“白如玉,翠如瑕,真没想到,咸阳还有这等美景,真是春光无限好啊。”

    伯婴却道:“只是,梨花似乎不太吉利,爹,我们换条道走吧。”

    伯桑道:“怕什么,难得遇到如此这般美景,绕道不是可惜了?”伯婴知道拧不过爹,只得跟在后面。

    一条小径,两旁种满了梨花,望不到头,看不清方向,伯婴只觉得浑身不舒服,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寒意,伯桑也不知哪里来的兴致,竟然独自乐了起来。

    走了不久,忽然瞧见,梨花小径的尽头,是一个亭子。只见亭子里有一红衣老翁,一绿衣老翁。二人正在下棋,身边跟着许多小丫头,像是伺候着的丫鬟。伯桑三人缓缓走到了亭子近前,伯婴看着那两个老头,低声在诡影身边道:“怎么这两个老头看着不寻常啊。”

    诡影点点头,道:“我也觉出来了,不像常人。”二人心生疑窦,却没看出哪儿有异常。只见那红衣老翁冲伯桑笑了笑,伯桑走上前去,拱手施礼,道:“老人家真是好兴致,不知此处是何地,通往何处?”说罢,指着梨花小径的另一头问道。

    红衣翁道:“那头是静莲龙王的洞府,我们是静莲龙王的家臣,知道今日有贵客临门,特在此恭候。”说到二人放下手中的棋子,纷纷走下亭来,二人跪下磕头,共道:“绿无衣,红无衣,见过神龙氏青龙居士伯桑伯大人。”

    伯桑见此情此景,略微动容,扶起二人道:“快些起来,伯某早已脱离神位,现在无功无名孑然一身,现在更是龙身已去,神龙氏这三个字,还是不要提及了吧。”

    绿翁笑道:“伯先生平易近人,老朽万分动容。”

    伯桑道:“不知二位在此等我,所为何事?”

    红翁笑了一下,道:“今日正式龙抬头的好日子,百姓纷纷出游踏春赏花怡情,龙王爷在庙中得见伯先生,见先生不敢怠慢,特命小人在此恭候,龙王爷有腿疾在身,不便远迎,还请伯先生不要介怀。”

    “你说的,可是今日庙中供奉的静莲龙王?为何会身患腿疾?”诡影问。

    绿翁笑道:“正是,静莲龙王是咸阳谷水一支管辖内的龙王,多年前与人争辩动手,落下腿疾,已经是几百年的事了,今日得遇伯先生,在洞府中备下了酒水,还请伯先生不要推辞。”

    伯桑一脸笑意,心中却不是很想去,伯婴看得清楚,道:“我爹和你们龙王非亲非故,往日,并无来往,此番如此,做何用意?”

    伯婴说话不留情面,红绿二人碰了一鼻子灰,一脸笑意僵在当下,那绿翁又道:“伯先生来看。”说着摆了摆手,示意伯桑近前,只见他手中紧握,不知道握着什么东西,伯桑鄙夷的看了一眼那人,见他一脸慈祥,倒也不像坏人,伯桑回头看了一眼伯婴,伯婴拉着伯桑的手,伯桑却拍了拍伯婴的手背,道:“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诡影也一直盯着那红绿二人的神情。伯桑近前了几步,只见那绿翁打开拳头,里面是一只朱钗,却没有柄,只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花朵,缀着明珠,倒也显得十分普通。伯桑问:“这是何物?”

    红翁道:“这是今日那粉衣女子发间之物,伯先生可知,那女子在龙王跟前许得什么愿?”红翁说得很小声,伯桑看着那珠花,确实想起了今日织娘正是带着这朵珠花外出。

    伯婴见他们行动鬼祟,像上前去探听清楚,诡影抓住她,在她耳边道:“那红衣老头说,绿衣老头手中是今早织娘头上戴的发簪,又问你爹,想不想知道织娘许的什么愿。阿婴你不要急,静下心来听,自然能听到,这二人功力并不高,藏不住。”

    伯婴听诡影如此说,只得耐着性子静下心来,仔细听,相隔不到十步,多少还是能听到一些,只见伯桑心中听到红翁说起和织娘有关,心里不免揪起,问:“她许何愿?”

    红翁道:“那女子求,愿与伯郎此生无缘,换伯郎此生无怨。龙王爷看得出伯先生与那女子宿世的因缘,不忍就此破灭,就施了计,将那女子诱来此地,知道伯先生也会路过此地,特在洞中相会。”伯桑听到此,起先只觉得失落,听到织娘如此说,却转念一想,这就证明织娘并未真正失忆,至少还记得自己,可是,却一直不愿承认。现在听到红绿二人如此说,心里像起了一丝希望却又很迷惘,眼前的二人丝毫不认识,静莲龙王更是萍水相逢,作此究竟为何?

    “伯先生,还等什么?佳人有约,逾期不再啊!”绿翁打趣道,伯桑脸上挤出一丝笑意,道:“那好吧,我们三人就随你等走一遭,只是小女不胜水力,恐怕……”

    “且慢,伯先生。”红翁道。

    “怎么?”伯桑惊讶道。

    “龙王爷说的明白,只请伯先生一人前往,至于这位姑娘和公子,就在此稍后吧,由我二人作陪也就是了。”红翁道,伯婴实在听不下去了,向前几步,正欲发作,诡影沉道:“龙王爷好大的架子,要伯先生只身前往,意欲何为啊?”

    绿翁陪着笑脸,道:“公子有所不知,龙王爷本不常见客,此番不过想行一善事,做个情面罢了,其实,龙王爷早年与人相斗,不光落了腿疾,连面容也毁了,更是不便相见外人,加上此事是伯先生与那女子私人之事,龙王爷好不容易劝服了那女子与伯先生相见,想来,我等还是不便打搅的好。”

    伯婴急道:“可是……”话未说尽,伯桑打断了她,道:“客随主便,你们还是在此等我便好,既然是织娘约我,想必,不会有诈,你们放宽心,我随他们去去就回。”

    “可是……”伯婴还是不放心。伯桑只笑了笑,拍了拍伯婴的肩头,转身冲红绿二人道:“二位,差人带我前去吧。”

    那二人冲身边的丫鬟们使了一个眼色,两边的宫女便一字排开,红翁道:“伯先生,跟着丫头们走就是,龙王爷的洞府就在前面不远处。”

    伯桑冲诡影伯婴二人点了点头,面上表情凝重不堪,伯婴心如乱麻,又看了看那红绿二人,看着伯桑渐渐远走,心里如何担心都无用。这时,绿翁道:“慢待了二位,还请见谅,只是龙王爷有他的苦衷,还请多多包涵。二位请亭子里请吧。”

    伯婴不说话,暗气暗憋,一跺脚走到亭子里,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诡影随其后,又看看伯桑远走的背影,心里也不觉忐忑了起来。

    伯婴坐在石凳上一声不吭,诡影坐在她身边,伯婴眼神看似空洞,其实脑内一直在回忆今夕往昔之事。

    她只觉得从今晨出来之时就一直不安,也想不透是为什么,想着前几天从袁厌崖那只鸟那里得知织娘今日要外出,她依稀记得是丫鬟提及,可是并未真正看到织娘应允,加上今日织娘穿红挂粉,更加奇怪,织娘平日里都是不施粉黛,为何今日出门请愿还要打扮得如此俏丽。

    她这样反复思索着,这时只觉得脑中仿佛如丝线抽离洞穿一般的疼。面上带出痛苦,诡影见状,忙问:“你怎么了?”

    伯婴扶着脑仁儿,道:“也不知道是想事情太过了还是怎么了,只觉得头疼。”

    诡影道:“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是不是,还在想着你爹?”

    伯婴点点头,道:“嗯,爹现在凡人血肉之躯,实在不能不担心。”

    诡影道:“是啊,其实方才我想跟着去的,可是不敢。”诡影也有自己的盘算,只是乍一听诡影如此说,伯婴有些惊讶,道:“为什么?”

    诡影道:“你爹自然也是考虑到了,他定不会如此盲目的跟去,其实这层关系很容易就想透了,你难道没想过么,万一,不是织娘做客龙王庙,而是,他们抓了织娘,会如何?”

    伯婴惊呆了,刚想叫喊,诡影捂住了她的嘴,伯婴掰开,低声道:“这一定是真的,怪不得我刚才的心就怦怦地跳,可是,他们抓了织娘,是要要挟我爹么,我爹时至今日,对他们而言,还有什么好处,他们?他们又是谁?”

    诡影摇摇头,道:“敌暗我明,现在除了坐以待毙,很难反守为攻。”

    “他们是妖精么?可是,若是妖精……”伯婴刚想说若是妖精,他们不会察觉不到才是,脑海中滑过了那庙中浓浓的烟雾,顿时明白了,睁大着眼睛看着诡影,道:“难道,是那庙中的浓烟?”

    诡影沉道:“我想,□□不离十了,如若不是,定是他们在我们不觉的时候施了什么手段,让我们不查,从而疏忽大意。”

    “不行,我要去救爹。”伯婴急道,只见她十指黑甲伸出,诡影马上抓住她的手,道:“别莽撞,此时要是惊扰了他们,才叫不好。”

    “什么意思?”伯婴不解,诡影耐着性子,低声道:“知道他们方才为什么请我们入这个亭子么?刚刚还见那红绿二人笑脸盈盈,可是我们一入这亭子,他们脸色立马变了,变得像块木头一样,你看他们,现在还在下棋,可是面上却丝毫没有任何表情。”

    伯婴回头看着不远处下棋的红绿二人,怒上心来,立马站起想去理论,只觉闹钟抽丝般的疼痛愈发厉害,伯婴眼前一黑,诡影眼疾手快扶住了她,诡影急道:“你这是怎么了?”

    伯婴甩了甩头,道:“头疼得厉害,好像有人从我头里把脑仁儿扯出去一般,怎么会这样。”伯婴话音刚落,看着那二人桌上燃着香炉,顿时什么都明白了,三步并两步,走到那桌前,拿起香炉正欲像二人砸去,可是香炉烫手伯婴吃痛放开,香炉掉在地上,未燃尽的香料和香灰撒了一地。一股子香味扑面而来,伯婴熏着只觉得眼睛很疼,退后几步,诡影扶住她,只见伯婴捂着眼睛,诡影急道:“你眼睛怎么了?看不见了么?”

    伯婴痛苦的摇摇头,道:“那香,有毒。”这时伯婴蜷缩在诡影怀里,诡影只觉得愤恨心疼,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扶着伯婴回到石凳上坐下,诡影从腰间取出一个瓷瓶,打开塞子,放到伯婴鼻子下,用热力驱动,就隐隐闻到很清新的味道,好似初晨雨露一般,伯婴舒展了一些,这时慢慢放下了双手,只看到从伯婴眼睛里流出了乌黑的液体,伯婴缓缓睁开眼睛,诡影看到她的眼睛有些浑浊,眼睛没有神采,诡影道:“此时不可自乱了方寸,越是危难,越要镇定,这是无极宫的山树梨花泪,可洗尽天下污浊之气,留给你,我们现在要想想应对之策才是。”伯婴接过诡影手中的瓷瓶,点了点头,闻着那味道,伯婴好多了,也不再急躁,她冷静了一会儿,道:“事已至此,急也无用,只是,现在该如何是好?你看那两个人,真的和木头一样,难道,他们真的是木头变的?”

第176章 双头鼋(2)() 
诡影拿出左手,只见他左手食指上带着一个白玉戒指,他放到了鼻子底下嗅了嗅,其实他也中了那瘴气,只是他的修行要比伯婴高许多,毒发得没有伯婴那么快而已。只听诡婧道:“我猜,他们不是木头。”

    伯婴道:“如若不是,怎么现在愣生生的只下棋不说话,方才我在他们身边打翻那炉子香灰,若是常人,肯定有所反应才是。”

    诡影转身对伯婴道:“你看这亭子。”说罢拿起一个酒壶,向外砸去,伯婴本以为那酒壶会弹回来,谁知,酒壶竟然穿过了亭子外的屏障,变成了一堆粉末。只听诡影又道:“我起初也以为,这亭子就是像一个笼子一样,把我们锁起来罢了,后来看到那红绿二人呆蠢的样子,就知道,恐怕此时在我们眼前的红绿二人,只是一个壳子,真身,恐怕……”

    “恐怕什么?”伯婴问道。诡影反问:“这天地之间,你可听说过,有什么生灵,是善于困住生灵的么?”

    伯婴蹙眉思索了一会儿,道:“我从西方来中土不过四百多年光景,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我爹,甚少听过此等传闻,但是在西方我曾听师兄们提及,说在西方净土,有一个小岛,传说上面堆满了金银,无数人去寻觅,从不见归来,有渔夫曾亲眼见到,那其实不是一个小岛,而是一只巨大的龟,那些去而不返的人,多半都已经命丧龟口。可是我想不透,那小岛有金银这传闻,又是谁散布出来的呢?”

    说罢,诡影道:“不错,这类的传闻,不光在西方,在东土亦是如此,自古便有传说,龟一类的生灵,日精月华,又或者听经得道,就能生出一种本事,能将事物吞入腹中,锁纳多年而不出,有点类似貔貅,但是他们却无法多年积压,积累到一定程度还要吐出来,我想,我们现在,可能是在什么龟灵的肚子里吧。”诡影说罢,抬头望了一眼那做长方形的亭子,只觉得十分诡异,亭子的构造就像是龟壳的纹路。

    伯婴肚子思量着,道:“你是说,我们现在在那妖精的肚子里?那妖精是龟灵么?”

    诡影点点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能将我们困住的,而且还能有这种毒瘴的,应该错不了,一定是在灵川中的朱碧双头鼋。”

    “鼋?也就是,很大的水鳖?”伯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诡影道:“嗯,我曾听过往的路人说过,在离此三百里左右,有一处叫灵川的水潭,那里秀美无比,可是无人敢进,就是因为在灵川中有一只双头鼋,双头鼋因左首为红,右首为绿而得名;双头鼋霸占灵川已久,不光吸尽了灵川的灵气,令灵川内再无生灵,而且还常常在周围释放瘴气,让术士束手无策,这瘴气会让人四肢无力,有些人走入山林晕厥在地,便成为了双头鼋的腹中餐。现在想来,我们今早在庙中闻到的那个香味和这却不是同一种,庙里的香味不过是让我们的鼻子受阻,闻不出这妖精的味道罢了,刚刚若是我们三人一同走入这亭子,自然是伯桑大哥走在前面,他们只要抓了伯桑大哥,就可以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撤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