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欲北投乌桓,乌桓王怕得罪曹操不敢收留高干。于是高干便想南下投荆州刘表。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在半路上被曹军抓住被杀了头。

    并州离荆州如此之远,众人皆劝高干不如东投大公子袁谭,好歹也是亲戚。但是并州到渤海郡隔着整个冀州呢,思来想去,如今天下敢得罪曹操的诸侯莫过于徐州陶应、荆州刘表以及扬州孙策,所以高干便欲选择就近投靠的原则,投靠陶应!

    会见完高干的使者,陈登不敢擅自做主。于是陈登便欲派信使前去禀告徐州的陶应,幽州军政长官高览与高干是相识,便道若前去禀告主公,则并州亡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现在是危机时刻呢?陈登细想之下,并州之地乃是吕布老家,跟徐州亦有渊源,此时若不救并州,恐为曹所占。

    所以商议一日后,陈登便准高干投降,又派高览率军五千前去阻挡曹操北上的军马。高览领兵出发后,陈登又派人日夜兼程前去禀告徐州府,一边又写信给离自己最近的辽宁府和冀州府渤海郡,请求辽宁府增兵支援幽州。

    这边曹操刚在上党一战击溃高干后,高干不得已领溃兵北上。谋士郭嘉建议不如允许高览投降,若逼急高干恐怕又会投陶应,给别人做了嫁衣。

    曹操亦知高干秉性,但又怕逼急了高干去投了幽州,于是忙停兵派人去说高干。使者刚到高干大营才得知高干已经投降了幽州,而且高干的大旗也换成了徐州的大旗!

    不光如此,就连壶关以北的城池也接连赶制徐州大旗,然后插到城墙以换取安宁。曹操曾与徐州有过战败约定,两边互不侵犯,陶应又曾跟曹操说过,只要是竖起徐州大旗的地方,若曹操攻,陶应就会断了他一切的粮草补给,同时率领徐州所有兵马跟曹操血战到底!

    所以并州之地便连夜赶制旗帜,表明自己已经投靠徐州,他们已经是徐州的子民,徐州会给及他们公民的权利,亦保证他们的安危!

    使者回见曹操,曹操气愤异常。自己丢了整个幽州,好不容易北上征败高干,他又岂能让并州之地落到徐州之手?

    所以曹操不顾陈登使者的劝告依然进兵继续北上攻打上党郡其他诸城,妄图攻下上党,再继续北上。听到曹操继续出兵后,高览慌忙率兵与高干一同进驻襄垣固守襄垣。曹操兵围襄垣,高览令人加固城墙,曹操攻近半个月依旧没有攻下襄垣城。

    转眼间,时间便从十月到了十一月,并州的冬天来的异常的早,北风呼呼的吹着,让曹军深感疲惫。

    见徐州兵马进驻到了襄垣,一时攻之不下,而且寒冬又到来了,郭嘉又建议曹操不如退回许都以观其斗。如今并州,高干虽然精兵损失惨重,但是以他在并州的影响力,不到半年的时间便会重新招募到一支兵马,到时候他肯定不会屈居在徐州之下,所以其定会再次反叛徐州。

    若攻之太急,高干反而会同高览拧成一股绳子,这样打下去,兖州便会元气大伤,更是白白便宜了徐州陶应。

    程昱亦劝曹操,无奈之下,曹操便退兵欲返回许都,留袁绍降将吕旷把守壶关。

    当曹操退兵后,高干这才送了一口气。从幽州到徐州,使者走驿站用了近半个月时间才将信送到陶应的手上。

    听闻并州投降,陶应心中甚是喜悦。但是谋士却言高干非真降,他是袁绍的外甥,骨子里就有割据成王的想法,根本不会投降与陶应。

    陶应又问计于贾诩,贾诩言不如招高干来徐州,若高干敢来则其为真降,若不敢来,则是假降也!

    于是陶应便发信前去邀高干来徐州一叙,信使出发后,陈登信使又至说曹操不停劝阻,依旧攻打插有徐州旗帜的并州城池。听闻曹操又执巨野之约于不顾,陶应气愤异常,当场发飙欲与曹操断交,举兵攻打曹操!

    众人皆劝,贾诩言如今曹操兵力皆为久战之师,而且如今尚有汴京三城在兖州腹地,若攻曹操,曹操必然出兵攻打三城,这三城财产万贯,得不偿失啊!

    但是不打曹操又难解心头只恨!陶应一直的梦想就是对曹操开战以报自己这么多年的耻辱,但是自己却一门心思放在工业改革上去了,如今徐州已经强大到足以问鼎中原了,哪里还愿意守曹操的气?

    见陶应开疆拓土决心很重,贾诩觐见道,如今并州初降,若攻曹操,难免高干反叛,到时候曹操联合孙权,徐州数年的发展恐毁于一旦也!

    若攻曹操,必先安稳住北方并州,这是必然之策!

第二百九十五章 占领北方() 
冬日的雪花在彭城的天空上飘荡着,转眼间就到十二月,使者从北方返回,言高干以并州人心不稳为理由拒绝来徐州。陶应知道其心始终不在徐州,于是便写信给高干,让其领兵攻打壶关,收回上党郡!高干又言自己兵马不足,请求陶应借他三万兵马攻打壶关。

    贾诩献计,不如将计就计,高干想学孙权借兵发展自己,那么自己就可以在兵马里做手脚杀了他!于是陶应便问贾诩派何人去杀高干为妙,陶应想让河北名将文丑前去,毕竟文丑名镇河北,杀了高干后,亦能在并州站稳脚跟。

    贾诩却说不能派文丑前去,因为文丑本来就是袁绍手下大将,那高干又是袁绍的外甥,若文丑领三万兵马投靠了高干,简直就是给人家雪中送炭!

    陶应问谁能担当此任,贾诩说不如派大公子诸葛亮前去为好。贾诩知道诸葛亮的能耐,也知道陶应一心想扶植诸葛亮,所以趁此机会,不如卖给诸葛亮一个人情。而且贾诩听问儒将李典最近心情有些低迷,怕李典会记恨陶应再投奔扬州孙权,所以趁机也让李典前去并州吞并高干的兵马。

    李典为最初跟随陶应的将领之一,而且深得陶应重视。每次陶应出征前,都会让李典镇守彭城,而且这几年来,李典一直都是彭城守卫军——金翅军的统领,如今却不知道为何故,突然被发配到大公子诸葛亮手下去当家将去了,而且还去了一个小郡去做将领!这让李典深为之耻辱。

    陶应不知李典心思,李典虽然心中不爽,却从未表露出来。一日贾诩去淮南,李典在府中宴请贾诩,让贾诩跟他解惑,自己究竟是哪里做的不够好,怎么沦丧到去了一个小郡去当一名家将了。贾诩便安慰李典,陶应欲重用诸葛亮,有让诸葛亮将来代替自己当徐州军部总都督之意。陶应调李典去淮南郡,便是有意栽培李典,让其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会更上一层楼!

    贾诩说完,李典仔细回想,似乎陶应还真有此意。因为陶应不止一次说诸葛亮有大都督之才,但是让自己镇守在淮南,李典颇为不愿。因为淮南郡久无战事,看着跟自己一同投靠陶应的将领们一个个飞黄腾达了,就连后来投靠的太史慈都当了太守,而自己却整日镇守和平之地,一点战功没有,以至于李典都不敢在他们身边说话了。

    所以贾诩便建议让诸葛亮北上定并州,然后积攒军功之后,便可以委任他更大的官职了。陶应采用了贾诩的计谋——派义子诸葛亮带领先锋张辽,大将李典、张郃以及骁将陶忠前往并州去协助高干攻取壶关!命令下达后,诸葛亮在淮南郡收拾一番后,便准备粮草和军械准备北上。

    为了好好给曹操一个教训,同时不让他插足并州的事情,贾诩又建议选择时机在中原与曹操一战。而与曹操一战只能赢不能输,若输了,则徐州统治的这么多地盘都有可能丢失。

    所以为了打这场战争,陶应便准备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便是先将汴京三城的百姓撤出三城,转往徐州府或者并州府。然后在三城囤积足够两万大军吃一年的粮草。

    第二部便是联合荆州刘表以及扬州孙权以献帝血诏来由共同出兵讨伐曹操,这样便可以获得政治上的优势。

    这两招之后,第三招便是徐州分五路大军讨伐兖州,若成功则可以一举击败北方最大的诸侯曹操,就算失败以会重伤曹操,让其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自古在中原大地上,两雄就难以并立,而且还是陶应与曹操这样的枭雄更是难以并存!

    206年七月,北方又进入到收获的季节。近十年的时间,陶应不断推出各种适宜各类土壤的化肥,而且又大力建设灌溉设施,所以这年徐州的产粮量又刷新了徐州历史新高,光豫州府之地产粮便可供应起七万大军一年的军粮。

    粮草堆积如山,特别是军屯区的粮草更是仓仓爆满。这一年曹操又欲向徐州买粮草,陶应回使者道,徐州刚收复北方辽宁府、幽州府、并州府,三府之地百姓众多,粮草多运往这三处赈济灾民去了,无法再往兖州卖粮。

    曹操使者又提出欲购买徐州的化肥、农药和粮种,陶应同样拒绝了。这些都是徐州经过近十年慢慢探索出来的,陶应岂能卖给他们?

    不光这些,曹操得了冀州之地,又在冀州招募士兵近三万人,因此曹操缺少兵器,向陶应购买,陶应以徐州所产之钢皆用在了铁路的修建上,兵器很少打制为理由再次拒绝了曹操。

    而206年,陶应只修了一条彭城至寿春的铁路,所需钢材仅仅彭城便可以供给。这一年,陶应放缓了徐州的发展,转而将力量转向了军事。

    陶应计划三年内在徐州招募五十万大军,北方辽宁府、并州府、幽州府驻军十万,青州府、徐州府、豫州府驻兵二十万,南方九江府、江南府驻兵十万。三年内训将他们训练成一支攻防兼备的徐州雄狮!

    为了实现这一军事大国的计划,陶应更是在幽州府设立近千马场,同时又在北方草原设立集市,与乌桓、高句丽等民族互市换马。同时切断所有销售到兖州的战马渠道,切断一切与兖州的交易,让兖州陷入经济崩溃的边缘。

    九月份,诸葛亮抵达并州,高干欺诸葛亮年幼,便欲联合河北名将张郃一同杀死诸葛亮,然后控制诸葛亮的三万兵马。张郃久在徐州生活,知道徐州的变化与强大,又岂肯与陶应为敌?更何况陶应如此重用他,让他辅佐陶应义子诸葛亮,他更不愿意辜负陶应的知遇之恩,于是便将高干的计划告诉给了诸葛亮。

    二十四岁的诸葛亮早已是智谋出众之士,比之历史之上的诸葛亮更多了些睿智。毕竟他是在徐州府长大的,他接触的都是名将,又跟随陶应经历了如此之多的战争,哪里是历史上那个在卧龙岗种地的孔明能比!

第二百九十六章 恶贼高干() 
并州,天气依然有些燥热。诸葛亮在襄垣休息半个月后,大军恢复了元气便欲南下讨伐吕旷。听闻诸葛亮要出兵,高干兴奋异常,当场请求要为诸葛亮先锋。诸葛亮应允,于是高干便率领着自己近五千兵马为先锋前去攻打壶关。

    高干走后,陶应又令李典殿后,自己坐镇中军让陶忠镇守襄垣,令张辽总督粮草,张郃为前部浩浩荡荡的朝壶关杀去。

    高干听闻诸葛亮让猛将张辽总督粮草大叫一声真是天助我也!有张辽在,他还唯恐不能成功,却不想诸葛亮果然是庸才,居然让这等猛将去押运粮草,简直可笑!

    话说当高干杀到壶关城下时,经过一番大战,城门被攻破,高干杀进了壶关,在壶关生擒了吕旷。占领壶关后,高干忙去诸葛亮大营报喜邀功,并邀请诸葛亮进城安抚百姓。

    李典赶到壶关,抬起头望着拥有天险之称的壶关,在看看那受损程度不高的城墙忙对诸葛亮道:“都督,壶关如此险峻,高干兵马不足五千如何能这么快攻破,恐怕其中有诈,都督不可以身冒险!”

    诸葛亮却摇摇羽扇道:“高将军神勇,又有张郃将军在城中,切莫多疑!”

    诸葛亮说完便领侍卫不足百人进城安抚百姓,高干亲自来出城迎接。

    李典怕诸葛亮中计,于是赶忙领着近二十余侍从跟在诸葛亮左右进了城。几人刚进城,突然砰一声响壶关的大门便被关上了。

    关上城门后,诸葛亮指着高干道:“高将军这是何意?”

    高干从马上优哉游哉的下来回到:“无他,请将军见一人!”

    高干说完一招收,周围侍从很快从拐角处押送一人走了过来。那人诸葛亮不认识,问左右这是何人,左右侍从说是壶关守将吕旷!

    吕旷被押送到诸葛亮面前,侍从一松手,诸葛亮这才发现,原来吕旷并未被绑着!

    诸葛亮想问高噶这是何意,高干与吕旷却哈哈大笑起来。诸葛亮问张郃在何处?不一会张郃便领近五百刀斧手赶了过来,赶过来后便将诸葛亮等人团团围住了。

    见诸葛亮插翅难飞,高干这才嘲笑道:“听闻陶大将军智谋出众,想不到诸葛将军竟然如此拙劣,还企图让我等追随左右,真是天大的笑话!”

    高干笑完,诸葛亮一脸的冷笑。

    “若你现在知错,我还饶你条性命,再执迷不悟,悔之晚也!”

    诸葛亮一句冷言,高干有些警觉的望着身后,身后张郃望着身边的吕旷,吕旷又望了望高干,三个人皆有些冷汗冒了出来。不用说,这诸葛亮如此的冷静,肯定会有后手,难道他早已算到自己已经图谋他很久了么?

    不想被诸葛亮吓着,高干一指诸葛亮喊道:“匹夫我看你如何活命!”

    高干说完便令吕旷杀了诸葛亮,旁边李典慌忙挡在了诸葛亮面前,吕旷拎着刀一步步朝诸葛亮走去,一路的犹豫,紧握着刀的手沁出了点点汗珠。

    吕旷刚走到高干身边时,诸葛亮朝吕旷点了点头,吕旷慌忙举刀欲砍高干,高干亦瞧出端倪突然拔刀一刀砍死了吕旷。吕旷部将见高干杀了吕旷忙大骂一句叛徒,说完便挥着刀冲上去将高干乱刀砍死在了地上。

    杀死高干后,诸葛亮问他们是否愿意投降并州,吕旷部将多为河北将士,如今又能回河北老家,他们岂会不降?所以当场便有十几元吕旷部将跪地投靠了诸葛亮!

    在壶关看着吕旷与高干相互杀死对方后,诸葛亮打开大门,张辽领兵进城将高干的部将近三十人全部斩首,又收复了高干军队与吕旷军马,在壶关一战未损失一兵一将便得了近一万兵马。

    占据壶关后,诸葛亮令人抓紧时间修补城墙,将这道北方的天险之关重新打造起来!李典问诸葛亮为何吕旷会杀高干,而高干又杀了吕旷,诸葛亮挥挥羽扇笑了起来。

    原来,当张郃将高干欲反叛的消息告诉诸葛亮后,诸葛亮突然灵机一现便想到了这个将计就计的办法。高干怕以自己的力量无法杀死诸葛亮,所以以防万一,他又拉拢了曹操部将吕旷。吕旷是个墙头草,曹操攻打袁绍,他投降了曹操,然后又骗自己说投降自己,让自己丢了壶关。所以高干知道只要给他足够多的好处,他肯定会帮自己杀了诸葛亮,然后夺了诸葛亮的三万大军。

    于是高干便派人去联络吕旷,两人一拍即合!

    吕旷亦不杀,他想当高干和诸葛亮进城后,将他们俩人全部杀死,然后拿着他们俩的人头去许都请功,到时候好处自然是大大的有!

    但是,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诸葛亮临出兵前故意让人透漏消息给高干,说吕旷已经暗地里投靠了诸葛亮,诸葛亮许诺杀死高干后让他做并州刺史!

    吕旷为人高干岂能不知?所以高干也留了个心眼,到时候只要瞧着情况不对,就先下手为强,杀死吕旷,然后跟张郃一起杀死吕旷的部将,然后再杀死诸葛亮,这样由得壶关,又夺了近四万兵马,足够自己守住并州了。

    所以当诸葛亮进城后,见诸葛亮如此冷静,二人便相互怀疑起来。张郃进城时,便偷偷告诉吕旷说高干欲杀他献城,所以当诸葛亮给二人一个颜色时,吕旷以为这是高干跟诸葛亮约定好的暗号,所以忙举刀就要杀高干。

    而见吕旷举刀,高干岂肯就诛,当场就杀死了吕旷。他没想到的是当吕旷部将来杀自己时,旁边的张郃居然不来救自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人家活活砍死了!

    这一战,几个人都是想刷小聪明,可惜却都远不如诸葛亮,所以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死字!

    杀死了高干后,诸葛亮令大将张辽镇守壶关,自己与张郃、陶忠前去攻打并州其他地方。听闻并州刺史高干已死,很多郡纷纷投降。亦有数城不降,诸葛亮只用了半年时间便很快的平定了整个并州。到年底时,徐州的旗帜便插在了并州所有州县的城墙之上。

    年底,诸葛亮将高干人头送往徐州,陶应又将高干人头送往许都请功,献帝不得不封诸葛亮为并州知府。如今汉帝连封官都按照陶应的要求来封了,因为一旦不按照要求封官,曹操真怕陶应真如孙权一般牛轰轰的要去兖州打他们。

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阳邓艾() 
诸葛亮平定并州之战时,整个兖州都沸腾了。曹操欲趁并州人心未稳之时出兵攻打并州,想打着替高干报仇的幌子夺取并州。但是郭嘉却言如今徐州已经断了兖州的粮草供应,又断了一切商品往来,陶应这是在想消耗自己,让自己内忧外患时来攻打自己!所以郭嘉以为不应该攻北方并州,而应该先将镶嵌在兖州的钉子——汴京拔掉!与其被动的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先快速击溃汴京,夺了汴京的粮草,然后趁陶应还未反应过来时,再攻梁国!梁国是一片大平原,梁国的粮草足够曹军五万兵马吃两年的,而且梁国只有刘勋驻扎,只须两个月便可夺下。到时候以战养战,利用在梁国夺来的火炮和粮草再攻打沛国,夺下沛国后沿着水路与陆地直逼徐州府彭城!

    郭嘉的建议让曹操犹豫不决,因为荀彧认为此时攻彭城定然攻不下!因为徐州在陶应的治理下,交通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这几年陶应拓宽了彭城府到梁国的两条河道,这样一旦梁国不能立刻攻下,徐州的大军便可以一日之内赶到梁国!

    而且这几年徐州军队四处征战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弱小的徐州了。驻扎在彭城的军马也是让兖州心惊胆战的地狱恶魔军和天威军,这两支兵马不说,光是那个虽然从未出战但是徐州无人不知的金翅军,就够兖州头疼了。

    所以荀彧的建议便是与其跟陶应撕破脸大战,不如学陶应韬光养晦。等老百姓的粮食足够多了,然后打造兵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