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会稽人,这个除了诸葛瑾,貌似还真没人知道了吧!于是诸葛瑾忙跟陶应说起来收贺齐的经过。

    原来当陶应领兵南下收复苏州郡时,这贺齐便领着几个同乡准备来投靠陶应。几个人还未进苏州城便遇到了外出了诸葛瑾和弟弟诸葛亮。诸葛瑾见贺齐高达勇猛,于是忙下马问他往何处去。

    贺齐便道自己是会稽人,听闻二公子陶应知人善任,因此欲前来投靠。诸葛瑾见他是个人才,自己军中正缺少猛将,于是指着诸葛亮说道:“这是我弟弟孔明,他就是主公唯一的义子,如今你未立尺寸之功,主公亦不知你是何等人才,不如且呆在我军中,以后立下大功,我定然在主公面前举荐你!”

    于是贺齐便留在了诸葛瑾军中。昨夜,诸葛亮猜透了吕布的计谋后,便将计就计,建议自己的哥哥领兵在城外伏击张辽,让自己军中的猛将贺齐率领自己军队中最精锐的丹阳兵假扮城吕布的人马,然后由贺齐统领着在路上等待张辽。

    果然当张辽后退后,刚撤到半路上,贺齐便领兵紧随着张辽而去。贺齐一直找机会下手,但是一直没机会。一直到张辽抵达自己大营,刚想进大营,不想突然从大营中冲出来一支兵马,原来是驻守在丰县的吕虔绕过小沛早就藏在了不远的大山里。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吕虔袭营() 
晚上看见了火光,因此趁夜想去袭营,吕布大营离得较远,而且吕虔自知不是吕布的对手,于是便过来将张辽的大营给洗劫了。曹操曾赞吕虔有勇有谋,吕虔劫了大营,心里寻思张辽肯定还会回来,不如在大营设计擒他,正好也报小沛之仇。

    于是吕虔便埋伏在大营里,张辽军刚进大营吕虔便领兵四处杀出,见突然来了天兵,张辽大军军心不稳四散而逃。张辽虽然疲惫不堪,但是为了活命,只得在乱军之中杀出。黑夜中也不知道对面有多少兵马,士兵散后,贺齐忙率领近三百丹阳兵也从吕虔的军马中杀了出来。

    张辽发现贺齐的同时,贺齐也发现了张辽,于是贺齐忙领丹阳兵保护着张辽朝吕布大营奔去。脱离了吕虔的包围,张辽欲回吕布大营,贺齐忙劝道:“将军不可,徐州二公子多次败于曹操,曹操何等聪明皆不是其对手,我观此次劫营并非他真正目的,恐怕他早就在去元帅的路上设了埋伏,就等将军落网呢!”

    于是张辽便领兵躲在一个山脚处休息,想等天亮之后观察好形势再做决定。贺齐知道张辽勇猛,因为在跟吕虔作战时,张辽单骑杀的吕虔不敢近前,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张辽逃跑的。

    因此贺齐不远硬取,只想见机行事。在山脚休息后,贺齐让士兵在山脚把风,奔波了一晚上张辽疲惫不堪,于是贺齐便劝张辽休息一下,自己把风,等到天亮后再聚拢溃兵,重新把大营夺回来。

    一路上贺齐护送自己杀出重围,要是叛贼肯定就杀了自己了,张辽没有怀疑深藏不露的贺齐,便躺下休息了。张辽睡着后,贺齐瞧瞧拿走了张辽的大刀,几个人又用绳子突然勒住张辽,将张辽擒住了。

    陶应听贺齐叙述完,忍不住称赞起贺齐来。光奖励贺齐一个人显然不够,陶应又以诸葛瑾荐贤有功,给予诸葛瑾加官进爵奖赏。

    天大亮之后,吕虔又领兵来到城下拜见陶应,陶应出城迎接吕虔。这还是陶应第一次见吕虔,原本以为吕虔是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却不曾想这吕虔居然是个儒将!

    吕虔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有些瘦弱,但是他眸子里透漏出精明的光芒来,看上去就知道是个聪明无比的人。

    同样安慰了吕虔几句后,陶应仍旧任命吕虔为沛国国相,吕虔亦跪下发誓一定会夺回小沛,重新统一沛国。

    重新整顿了人马后,陶应问于禁伤亡情况,这一战,陶应损失兵马近三千余人,吕布损失兵马超过五千人,吕虔与诸葛瑾又俘获张辽人马近两千人,其余人都逃往了山里。此时三军无主,正是招降他们的好时候,于是于禁忙又令人去四处追剿逃散的张辽军马和吕布军马。

    话说当吕布回到大营之后心里高兴无比,这一战虽然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一举摧毁赵云大营,然后趁于禁领大军出来援助之时张辽攻破广戚,但是至少活捉了陶应手下头号先锋赵云,就足够了!

    正当吕布高兴时,突然有兵来报,道张辽大营已经被陶应大军攻破,张辽将军生死未知。听闻折了八健将之首的张辽,吕布气的哇哇叫。来到徐州之后,八健将之一的成廉便带着自己的家眷投靠了陶应,这本来就让他气愤无比,如今又折了一将,吕布岂能不气?

    一气之下,吕布便欲将赵云斩首泄气,但是吕布突然有接到陶应的一封信。陶应在心中说自己抓了张辽,愿意与吕布交换赵云。

    听闻张辽还活着,吕布这才唤人留下了赵云。

    吕布回信愿意交换人质,于是二人约定傍晚十分在城外交换人质。八月的傍晚,晚霞染红了天空,若没有这该死的战争,这时的广戚城,老百姓肯定都会搬出椅子坐在院子里乘凉。而村里的百姓,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此时肯定正在回家的路上。

    而如今城内的百姓人心惶惶,不敢出门,城外的百姓早已逃往他乡。一场战争让广戚城外又回到了三年前。

    吕布引一支千人的骑兵赶来,陶应本欲出城,但是于禁怕吕布在乱军之中冲过来,众人肯定抵挡不住,因此便让陶应在城上等候,陶应哪里肯,于是众人只好小心护送着。

    甚至为了能够保护陶应的安全,于禁连驻扎在武原的太史慈也调来保护陶应了。此时的武原,曹纯与李典二人已经领兵出了武原以石亭镇为跳板攻下了东海郡虎贲城。虎贲被破,曹纯一路上又朝东海郡守郯城而去,郯城守将慌忙向吕布求援。

    而此时的尹礼也率军从海西直奔厚丘,厚丘在尹礼的到来后,直接开城投降了。吕布统治徐州期间,为了满足其军事上的需求,不停的征兵,为了养兵,开始大肆收税征粮,百姓多欲叛之。

    厚丘守将也不是吕布旧将,更不愿意为吕布卖命,因此尹礼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厚丘,然后又出兵继续北上。

    北方韩当率领兵马攻下了胶州湾周围数县,将原本的青岛郡只有一县变成了拥有三县之地。青州袁谭趁机南下,不想却碰到了高顺的阻挡,高顺陷阵营打的袁谭大军无手无还手之力,除了北方被阻挡主了外,南方数城皆被攻陷了。

    分而击之,此时吕布虽强,但是却没能有足够多的大将来镇守各地,只有凝成一根绳子才有力气打人,而吕布却没有。

    城外,吕布在一箭之地外停住了马蹄。陶应也停下战马,身后一字儿排开着各位将领。陶应身边两侧分别站着自己的统帅于禁,自己的保镖周泰。接着便是猛将太史慈、智谋之将诸葛瑾、常胜将军贺齐等人。

    吕布打马走到阵前,陶应也走到阵前,这是两人反目以来第一次相见。陶应想在道义上压倒吕布,于是大骂道:“吕布,你为何叛我?”

    吕布自知无理,却无羞耻地回到:“我何时叛你?我为你徐州开疆拓土,你反而来责备我,是何道理?”

第二百一十九章 交换战俘() 
吕布似乎说的有道理,虽然他攻下了北徐州,那的确不是自己的地盘。陶应见他依旧如此不要脸,便讥笑道:“既然如此,我是不是要感谢你呢?那你开疆拓土,为何开到了我广戚城边?”

    人皆言吕布有勇无谋,但吕布却并非如此。他能做到一方诸侯,自然有他的智慧。吕布从容地回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皇上封我为徐州牧,总领徐州之地,我便有责任替皇上收复土地!”

    吕布竟然将皇帝也搬了出来,陶应笑道:“曹操把你当猴子耍了,汝岂能不知?既然无知,我便让你知道我手段!”

    两个人说完便有打起来的冲动,吕布自恃自己勇冠三军,于是指着陶应大喊道:“你可敢战我!”

    单挑似乎是这个世界打仗不成文的规矩,但是陶应哪里傻到跟吕布单挑?以卵击石,他才不敢,于是陶应指着身后的张辽说道:“今天先交换俘虏,交换完后,再与你战!”

    陶应说完,便让贺齐将捆绑着的张辽推到了战场中间,那边也将捆绑着的赵云推到了战场中间。此时,头发凌乱,一身污渍的赵云再也没了之前的傲气,反而变得虚心了很多。低着头一直朝陶应这边走,他还在想辱没了陶应军不败的战绩,该如何谢罪。

    二人各自回到本阵,赵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大哥……”

    陶应只是将赵云扶起来说道:“三弟,今日权当吃一盏长一智,以后当谨记今日之耻,凡是莫要冲动,万事皆要慎重!”

    扶起赵云,小兵将赵云身上的绳子割断后,那边也救下来了张辽。吕布骑马上来叫阵,陶应懒得与他打,于是挥挥手喊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战!”

    吕布抬起头,夕阳已经半个落在山脚,似乎很快夜幕就要来临了。

    这一日又收兵而归。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八月中旬。北方的越来越燥热,士兵躲在军营里口渴难耐。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吕布军粮渐渐耗尽。吕布不得不让张辽前去打粮,但是周围之地,粮草皆被百姓带往他处。

    而且张辽一走,陶应便派大军前去攻击吕布,双方在城外大战不下与近十次,战场之上死亡不下与近万人,却依旧不分胜负。

    八月中旬,天已经燥热的不行了,郯城又传来消息,曹纯已经率领大军围攻郯城近一周时间。原本郯城作为徐州首府,城高易于防守,但是城内百姓思念二公子久已,所以很多大族皆蠢蠢欲动。

    加上此时曹纯攻城时,用了特别先进的攻城装备,所以郯城守将感觉守城越来越吃力。为了快速攻下郯城,曹纯便将绑了纸的信射进了城里。信上写到,若杀守将投降,一律免死,不然城破之后便大肆抢掠。

    曹纯只给了他们三天时间,时间刚到,陶应便让人用投石车将装有油的罐子点燃后抛近了郯城县,一时间大火在郯城县蔓延开来。见郯城失火了,守将郝萌慌忙令人救火。但是此时世家见吕布大势已去,很多人便组织起家丁门客近万人开始攻击府衙。

    家丁门客攻击府衙被曹性率兵击退,家丁开始攻击守卫最为薄弱北门。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被征召进了吕布兵马,他们镇守在郯城各们上,见城内起了大火,世家开始攻击守军,于是他们也忙射进将信带出。

    城外曹纯得了信,便下令大军攻城。士兵们举着盾牌开始攻城,城上郝萌军队想抵抗,但是城上徐州百姓组成的军马却在城上与郝萌军马厮杀起来。

    曹纯趁机开始撞击城门,巨大的破门车开始咚咚的撞击南门。南门摇摇欲坠,不多久,士兵趁乱攻上城墙,城上内战不断,城内也是乱成了粥,郝萌见大势已去,只好引兵同曹性一同从北门杀散世家大族的守军逃亡琅琊国境内。

    曹纯攻占了东海郡首府,忙发信向广戚。吕布攻广戚一个月不下,军马损失惨重,而此时每当吕布攻城,陶应便紧守城池,吕布欲走,陶应便紧追不舍。往返一个月,当郝萌与曹性领兵抵达广戚城下时,得知丢了郯城,吕布大怒。

    这一战不光没夺到多少东西,居然还丢了这么多城池,怎能不让他气愤!有了曹性与郝萌的加入,吕布又招小沛刘备共同攻打广戚,想破了广戚然后一举攻下彭城,到时候与刘备共享财富。

    刘备知道吕布言而无信,岂肯再信他?有了曹性的助战,吕布攻城愈加猛烈起来。刘备城小,不愿意得罪于二公子,因此只能袖手旁观。陶应有袁谭的相助,吕布岂能孤军奋战?因此在陈宫的建议之下,吕布便又送信给淮南袁术。

    当初刘备攻打淮南时,吕布便帮了袁术一把,虽然最后袁术耍了自己,但是陈宫知道袁术得了玉玺,想在四世三公的位置上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吕布便答应到时候取了徐州之地作为献礼投靠袁术。

    信使出发前往淮南,在淮南奏请袁术后,袁术为了防止吕布有诈,于是在谋士的建议下,要求吕布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到时候自己称帝,儿子就是储君,而吕布的女儿就是皇后。

    信使又跑回来禀告给吕布,吕布的女儿正被陶应扣押在彭城,哪里能给袁术送去?因此,吕布让袁术发兵去彭城营救自己女儿。

    广戚城外,吕布与陶应各有胜负。九月就要到来了,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粮草都不多了,陶应数次出城迎战吕布,皆抵挡不住吕布的与张辽军马的勇猛。更何况智谋之士陈宫也率军前来助战。

    由于多年的作战,此时从后方传来消息,彭城国已经粮草不多,国库空虚,已经快发不起兵饷了。陶应让张昭想办法,张昭说若想继续打下去,就必须继续征兵,那征兵需要银子,而彭城国这几年建造彭城城墙和大殿以及各种学校,钱财已经花完。

    而且还要支付如此之多学堂的经费,更是入不敷出。目前彭城虽然能够大量印制钞票,但是现在钞票贬值严重,已经渐渐出现钞票危机了。

    如果彭城人知道了这件事情,肯定会出现大量兑换金银热潮,到时候整个彭城的经济就真的垮了,彭城就白经营了这么多年,所有的学堂也将没有钱财支持,纷纷倒闭,到时候修建再豪华的彭城,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子了。

    九月初,曹纯与尹礼兵分两路一直打到了琅琊国界。攻完东海郡,曹纯让李典与尹礼驻扎在东海郡,自己领兵一万前来广戚助战。曹纯刚到兰亭便遭到了陈宫军马的伏击,兵马损失近千后,曹纯不得不退往石亭镇驻防。

第二百二十章 各归各家() 
在兰陵被击败之后,曹纯将兵马驻守在石亭镇。天燥热无比,由于广戚一代开垦良田较多,很多森林都被砍倒了,所以在无遮拦的阳光下暴晒,再加上那么厚重的铠甲,又无降暑措施,很多士兵皆因中暑而丧失了战斗力。

    陶应采取了张昭的计策,坚守不出。经过两个月的拉锯战,吕布兵马不支,在汉帝使臣的调节之下,四面楚歌的吕布不得不答应了停战协议。

    停战之后,吕布便领兵退守鲁国与琅琊国,东海郡则重新归了陶应所有。得了东海郡,这一战,陶应损失兵马近万人,战争死亡的将士,按照律法是要赔给家属阵亡费,这一万余人阵亡费都要花去彭城一年的所有税收。

    吕布退兵后,彭城国又百废待兴起来。陶应领兵回到彭城府衙,然后又召集幕僚开始商讨新的任命和发展计划。

    九月中旬,为了感谢汉帝的调停,陶应派遣使者前去上表汉帝,同时要求汉帝赐封给自己徐州牧的职位。

    使者带着礼物出发后,陶应又开始重新任命官吏。首先便是派遣大将军于禁领兵一万驻扎在广戚城防守吕布与刘备。大将军曹纯领兵一万驻扎在甾丘防备袁术的兵马。最近又得了东海郡,东海郡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是大平原,一望无际的原野,正是种植麦子的好地方。

    所以陶应特别重视这个地方,思来想去,能够担任太守之位的真是不多。自己身边能封出去的都封出去了,而那些每年刚毕业的官吏学堂的学生,他们又不能上来就担任太守之位,思来想去,陶应决定将严峻派往东海郡,担任东海太守。

    太守负责行政,而军事则又派尹礼与李典二人驻扎在东海郡。派往主官之后,陶应又将刚毕业的官吏学堂的学生近四百余人全部派遣到了东海郡任职。成绩优异着,通过考试,担任县令之职。按照成绩,以此类推,最差的还能担任镇长职位。

    新毕业的学生,都是学习的陶应的新式管理制度,因此他们会让东海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任命完了官吏,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末,新官赶赴东海上任,陶应才发现,现在人才真的是奇缺无比。

    郡县治则天下安,一个好的县令的确能让自己统治下的土地更为繁华。因此,在九月末的时候,陶应便往周围诸侯缔约同盟书,并且告诉大家,自己绝不会四处扩张,愿意与大家和平共处。

    但是若是有人胆敢侵犯自己徐州半步,自己将会举徐州之力与之鱼死网破!

    自此和平书颁发之后,陶应决定自己统治下的北方四郡同时进入休战发展期。期限为期三年,政策如苏州、广陵二郡相同。

    在得到夏丘国之后,陶应在张昭等谋士的建议之后,将夏丘国撤销,重新设立下邳国,下邳国首府下邳城。但是新的下邳国与原来的下邳国在领土之后有着很大的改变。首先,地域划分上,原本的两个郡错综复杂不利于规划发展,陶应便重新确定了他们的边界。

    新的下邳国与广陵郡则以淮水为界。淮河水以北归下邳国所有,淮河水以南则归广陵郡所有。

    行政区调整之后,陶应又决定改革吏治。首先就是将军事与政治分开,每个郡的太守只负责治理地方,这些官职渐渐从比较出色的村吏里逐级选拔。就例如治理地方比较出色的村长经过考核之后,便可以升任乡长,然后镇长再往上就是县令,然后太守。

    而军事则与之分开,每一个郡的军事长官由武将担任,军事长官与太守级别相同,一文一武共同治理地方。

    这一套政策出来之后,那些读书人便有了用武之地,而习武之人也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为了能够争取到真正的人才到自己的队伍里,陶应仿照后世的考试制度,每年都有一次文考和武考。

    文考分为状元、榜眼、探花,武考也分状元、榜眼、探花。这样公平的选拔人才,让读书人和习武之人皆能更好的为徐州效力。

    政策一出,一时间徐州下属各城皆读书声朗朗,练武之人也愈加多了起来。

    九月的时间里,陶应几乎每天都在彭城,召集着一群文人商讨着国家政策。如今土地多了,让他们变得富庶才是硬道理。然而变富前,有的吃才行。经过这场战争,沛国北边、广戚、东海郡良田尽毁,陶应又得勒紧裤腰带拿出国库的粮食来赈灾。

    逃难的老百姓重新迁回去之后,陶应又鼓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