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冲聪明无比,世间少有的神童,很小便以机智聪明出名,更是为后世留下了曹冲称象的经典故事。虽然聪明,但是曹冲却早逝,为了能让他安全的活下去,陶应便准备将他换到徐州来。在徐州,没有人会害他,而且徐州医疗发达,或许曹冲会活下去。

第二百七十九章 神童曹冲() 
202年的秋有些凉意,陶应坐在一张自己设计的躺椅上闭目思考着一些问题。九月份的到来,曹操一边答应着陶应愿意将曹冲送到徐州为人质,前提就是让曹丕回到兖州,一边又发兵再次北伐黎阳。黎阳是冀州邺城的屏障,若黎阳破,曹操便可以直接兵发邺城,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袁谭占据黎阳,让袁尚拨给自己兵马,袁尚怕袁谭做大,因此不给其兵。但是随着曹操的北上,袁尚亦知若不救袁谭,自己亡也,于是便亲自带兵从邺城来守黎阳。

    曹操的北上,随着战事的开始,袁尚不得不从南皮抓紧时间定制更加厉害的大炮,然后再购置更多的抛石车和钢刀。为了在武力上压制住渐渐强大的曹操,陶应便答应袁尚,卖给兖州二十枚二代陶陵炮。而为了能够压制住曹操,袁尚又派使者答应让袁谭出任幽州刺史,而陶应付出的条件就是不对曹操出售二代陶陵炮。

    九月末,陶应刚将二十枚陶陵炮赶制出来,那边却从传来消息,原来曹操已经攻克黎阳,袁尚与袁谭不得不撤兵。

    撤兵后,袁谭带兵回了渤海,袁尚领兵回了邺城驻防。曹操欲领兵继续攻击邺城,徐州总商行忙日夜行军,从南皮将二代陶陵炮运到了邺城。二代陶陵炮很快便架设到了邺城之上,曹操领兵围攻邺城,进攻月余损失惨重,见不能攻克,而且听闻曹操北上攻冀州,陶应又写书,若曹操不撤兵,他便领兵从山阳攻许都,所以曹操不得不领兵南下保许都。

    曹操南下时,袁尚又派兵让郭援与高干等人领兵从西边攻打曹操。郭援领兵攻河东郡,此时镇守在河东郡的钟繇忙调兵遣将来对付郭援的进攻。

    钟繇怕抵挡不住郭援的进攻,于是又写信与曹操,曹操便又写信让西凉马腾助阵。马腾此时虽然效忠朝廷,但是他也是知道天子已经被曹操把持。但是此时,放眼天下,跟自己交接的,袁绍死亡,河北四分五裂,就剩下曹操势力最强大,于是马腾不得不依随曹操。

    于是马腾便派遣自己的儿子马超领兵前来协助抵抗郭援。经过数月的战争,马超部将庞德斩杀袁尚部将郭援,将郭援头颅献给了钟繇。

    钟繇见郭援头,失声痛哭。不为别的,这郭援不是外人,而是他的亲外甥啊!但是此时,他却为国贼,而自己却是大汉臣子,哭也无用。

    于是钟繇又将郭援头颅献往许都。消息传到徐州后,陶应便在彭城月报上狠狠抨击了钟繇。钟繇或许不为人所熟知,但是他的儿子钟会却在曹魏后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对于马腾出兵,陶应也是十分不满。他居然跟曹操混在一起,马超与庞德如此勇猛,岂能让他们助纣为虐?陶应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解放北方的时刻到来了!202年年末,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陶应下令在年底结冰之前,水军运送各作战部队从青州三个港口出发必须抵达营口港。

    军部亦拿出了作战方案,为了实验自己三年积攒的力量,陶应更是用尽了自己的心思。别人都在练兵的时候,如果自己一味的发展,就算自己的文明超这个时代一千年又有什么用?就例如后世的明朝和清朝,文明要靠强大的武力来保证不被野蛮所侵占!

    所以陶应将自己生产的改装了三代炮的各种战舰也用在了对辽东的作战上,不仅如此,这次陶应同时又将炮兵编入了攻城作战部队。除了负责冲锋陷阵的骑兵外,先头部队同样装备了重炮。在重组作战编队时,唯一被加强的部队便是镇守在琅琊的高顺的陷阵营。

    陷阵营原本只有兵马不到八百人,作为一个比彭城国要大两倍的琅琊国镇守军,陶应愣是将陷阵营扩编到了四千人。四千人的编制中,光炮兵便有近五百余人,大炮近三十余枚。这大炮的装备量都快抵得上一个诸侯国了都!

    不光如此,为了让这个昔日在吕布手下威名赫赫的攻城部队战斗力达到徐州最强步兵水平,陶应还给他们配备了先进的云梯、炸药桶、重甲、钢刀等等装备,并把他们的待遇提升到地字辈水平。徐州最强大的部队,便是天地为备份。

    天子旗号兵马两支,一支便是赵云率领的原白马义从军,从公孙瓒那里学来的战术。第二支便是承担着自己地盘剿匪重任的不被外界所熟悉但是徐州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贺齐率领的天鹰军。地字辈分的军马同样两支,第一支便是历史上担任虎豹骑指挥官的曹纯所率领的地狱恶魔军,第二支便是陶应着力打造的地上最强步兵高顺率领的新式步兵改革样本——陷阵营!

    军马部署完毕后,为了来年能一举攻下辽东,陶应更是让自己的间谍机构测绘学堂抓紧时间要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将辽东的地图画出来。这个秋天和冬天,整个徐州都沉浸在站前的准备中。

    正当陶应沉浸在自己收复辽东,然后占据铁矿,将辽东打造成徐州最大的炼钢基地时,财政部却跑来告急,说徐州的钱不够花了!

    军费只够维持军队的开销,军粮也趁机高价卖了,然后所得的钱都投到彭城的建设中去了!特别是刚成立的交通部,他们花费了徐州近三年的财政支出,他们要加宽河道,要修建渡口等等,花费巨大。而且诸葛瑾又野心勃勃,要五年内开通通往各地的客船运输。

    不光如此,随着彭城各大工厂的成立,徐州生产的物品被人民所热捧。于是徐州总商行便联合交通部开通了国营水运专线,他们共同出资打造水上运输蒸汽机船,然后用他们将徐州的物资运往徐州各地。

    为了这个客运专线,徐州又付出了近两年的财政收入才能将这支货运专线如同客运专线一样便通整个徐州。听完这个消息,陶应皱了皱眉头。陶应问政务部张昭是什么意见,这样重大的事情为何没人告诉自己呢?财政部官员却说是政务部批准的,政务部不批准,他们才不会放款,如今军部又过来要钱,国库真的不足以再支撑这样一场战争!

第二百八十章 解决军费() 
要打仗了,没军费,这下可愁坏了陶应。难道自己又要进入到了陈登主政徐州的时代了么?陶应还清楚的记得,那时候自己刚占据彭城,为了扩大地盘,便招兵北上战徐州。然后陈登也是借故说没有钱,幸好自己支开了他。

    不过那是个惨痛的代价,穷兵黩武让自己的百姓损失惨重,饿死的人成千上万,这让陶应一生谨记徐州崛起的原则。徐州之崛起,不若兖州、冀州,徐州崛起当以民为本,先顾百姓后谈扩充地盘。不然老百姓皆像兖州一样,过的那般穷苦,如何能够在未来发展起来呢?

    所以,这个秋季和冬季里,陶应最大的问题的就是如何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一没钱的时候,陶应总是第一个想到负责担任自己外交和商务部的官员头子——鲁肃!

    繁华的彭城陶府内,书房中,夕阳的余晖刚落下,鲁肃便急匆匆地从院内走进了陶应的书房。陶应坐在自己设计的摇椅上正专心的看着一本书。那本书是刚绘制而成的营口一代的地图,这个是刚传来的,虽然已经绘制一年了。

    鲁肃撩起珠帘走进书房,朝陶应一稽首,陶应忙起身让鲁肃免礼。书房里放着一排制作精美的凳子,鲁肃知道自己这个年轻的主公没有多大的架子,于是刚想去在凳子上坐下,陶应却将鲁肃拉过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躺椅上。

    鲁肃躺了下去,摇了两下,还别说这摇椅还真挺舒服!

    “怎么样,这摇椅我闲暇之时发明的,躺着舒服吧!”

    陶应在一旁像个卖躺椅的似得介绍着,而且还道这躺椅在夏天更为舒服,就是夜晚到来了,身上盖个薄薄的毯子还能当床睡呢!

    鲁肃也在旁边点头称赞,还真别说,自己这个主公爱好发明,发明出来了一堆东西,还真没有一样让人不感到新奇呢!

    “主公这椅子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这椅子要是传出去,定然会成为王侯将相家争相购买的良品啊!”

    果然是当了徐州总商行的职业病,鲁肃见到这个后,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要是将他卖出去,肯定会大赚一笔钱!

    一提到能挣钱,陶应更是高兴的说道:“好,那待会我就将制作方法交给你。回去后,你召集能工巧匠来生产一些拿出去卖试试,最近国库刚好空虚,我正愁着呢,就是不知道这多久能挣够钱呢!”

    一说摇椅挣钱的时间,鲁肃想了想说道:“想要挣钱,得先找木匠来制作,如今那些技术好的木匠基本都去了最为缺人的船厂。想要能有人来制作木制的椅子的人都很少了,如今家具桌椅价格都是暴涨。因此,这说挣钱时间,真的不敢推测啊!”

    一想想,似乎鲁肃说的有道理。如今徐州木匠可是吃香的职业啊!水平特别高的木匠皆去了军部的造船厂,他们负责生产高级蒸汽机战舰。而次一点水平的木匠也去建造客运船和货船了,彭城十年内的计划就是让客船遍及徐州每一个城市,而且火车也要出现了,那时候木匠更是缺的要命。

    虽然政务部已经成立了很多的木匠速成班,但是还是跟不上徐州大发展的需要。因此这摇椅的事情真想挣钱,就真的成问题了。

    见陶应有些失望,旁边鲁肃却又忙献了一技道:“徐州自然没有木匠可用了,但是主公,渤海郡却有的是木匠。如今袁大公子与咱徐州最为亲近,主公在渤海郡设置了如此多的工厂,渤海已经成了冀州最为发达的郡,那里同样是人才济济,主公何不将桌椅等各种东西让袁大公子帮忙加工生产呢?”

    鲁肃说完,陶应想了想,也是啊!如今自己就跟前苏联似得,天天发展军工业,没人来生产桌椅,如今彭城的家具已经暴涨了十几倍,百姓都快睡不起床了。自己为何不找自己的好基友去呢?这样以来,自己基友挣钱了不说,关键是自己也会挣很多钱啊!而且,如果木制产业在渤海普及,渤海郡将成为最大的木制加工基地,到时候徐州的家具暴利时代岂不是要结束了么?

    自己这简介又为老百姓做贡献了呢!

    鲁肃果然不愧为鲁肃,陶应忍不住的将第一把摇椅便赏给了鲁肃。不过,这个成立工厂,招募工人,就至少要半年的时间,要成立徐州总商行注资的各种企业,那样垄断了木制业,同样会很难降价。于是陶应为了减少自己的投资,又做了一个决定!因为自己钱本来就不多,不然国库就不会空虚了嘛!

    这个决定便是鼓励私人投资木制企业,这样自己官营的控制价格,让他们同样来挣点钱,生产的人多了,到时候彭城的市场满足了,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那些私人的企业,同样要给自己交税,自己坐着不动就来钱,这中快感,想想都爽!

    于是陶应便将这件事交给了鲁肃,为了感谢鲁肃为自己做的贡献,这第一家私人境外企业便赏赐给了鲁氏家族,鲁肃听后自然是惊喜万分!

    虽然这个能挣钱,但是陶应想了想,如何能在一个秋天和冬天就凑集近百十万两银子的军费,还真是个问题。陶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鲁肃,鲁肃听后也是皱眉无比。这次北上开资的确大很多,但是只要攻下辽东,这个军费开资还是十分值得的!

    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军舰需要煤炭,运送煤炭需要钱,士兵安天拿军饷,需要钱。战死了需要抚恤金,伤了需要医药费。而且就算攻下辽东,光辽东的建设费用就远不止百万两银子。陶应甚至都想开印银票,反正徐州的银票已经流通了整个徐州,甚至在兖州、冀州和孙策的地盘上都能使用。

    但是一旦开印银票,就是导致银票贬值,到时候物价飙升,自己就要面临信用危机了啊,这个危害远比辽东给自己的危害还大啊!

    见陶应愁眉苦脸的样子,鲁肃又献一技,鲁肃说完,陶应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二百八十一章 卖军舰() 
打仗需要百万两银子军费,为了凑够钱打败公孙度,陶应也是拼了。陶应惧怕打仗,自己当初提高士兵的福利待遇,原本是指望他们更好的为自己卖命,却不想这是把双刃剑。他们果然为自己卖命了,但是徐州却为此要付上高额的补偿费用,以至于没事陶应连仗都不敢打了!但是这次不打不行了,所以,一咬牙,陶应便做出来一个让整个徐州人都难以置信的决定,那就是将彭城第一艘战舰——彭城号卖给孙权!

    如今孙权正在准备对黄祖作战,黄祖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如张飞、文丑等将领出名,但是此人却当真是个人才。孙氏在江东如此厉害,但是从199年一直打到207年,这么多年来,虽然屡次打败黄祖,但是愣是没占领江夏之地。

    可见这人在守土上还是非常有能耐的。而且死在此人手上的人更是让人无语,首先便是当世猛将孙坚!孙坚便是被其部将射杀,而且江东名将凌操、徐琨皆被此人手下射死。就连自己的大将甘宁都曾在此人手下为将,可见这黄祖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而此时的孙权却不如古代那么强大,因为陶应的出现,他没有占据江东六郡。如今他的地盘不过丹阳与庐阳二郡,势力比之以守土为责的荆州弱上太多。所以,想要发展壮大,孙权只能继续征讨自己的仇人黄祖。因为他旁边都是陶应的领土,陶应兵马强壮,装备又强,若攻之,只能自取灭亡,好在此时陶应把目光都放在北方没有盯着他。

    要不是北方有患,说不定陶应早就灭了他呢!

    为了对付黄祖,孙权使者曾多次跟鲁肃言,想要购买一艘徐州的蒸汽机战舰。因为南方多水战,因此若有了蒸汽机战舰,加上孙权军马的能征善战,定能打的黄祖抱头鼠窜!

    但是蒸汽机战舰乃是徐州的重舰,这个就连徐州也仅仅是有钱建造了这么几艘。现在想造都没钱了,所以若卖出去,那基本不可能,因为他们都担负着镇守一方的重任,卖哪艘都不合适!

    如今,陶应急需钱,而且是一大笔钱,如今能立即支付这么多钱的,似乎也只有小土豪孙权了。所以陶应一咬牙将徐州暂时最用不到的,而且是最小的,而且装备二代炮的彭城号给卖了!

    为了买这艘战舰,孙权更是下了血本,五十万两白银啊!那可是庐阳和丹阳多少年的财政收入啊!为了这艘彭城号,孙权更是下令全体军民省钱,为了省钱,孙权更是每日只吃一餐,自己的夫人也不再穿锦缎丝绸了。

    举国之力买了彭城舰,孙权成为汉末第二个装备了最新战舰的诸侯,孙权的水军似乎隐隐已经成为汉末独树一帜的强雄了!

    卖了彭城号,只是够自己一半的军需。陶应还想再卖一艘,但是鲁肃却即使的劝阻了他。若将战舰卖完了,回头政务部张昭不得举着剑在彭城追杀自己啊!

    陶应问另外一半钱该怎么办?鲁肃又献计说不如让中央银行发行辽东铁矿债券。如今徐州这么多大家族,大家族随着徐州崛起,挣了不知道多少钱,是该让放他们点血的时候了!

    虽然徐州的大型工厂基本都是国营,但是大家族们却在中间的建设期间承包了许多的工程,因此很多皆富的流油。别的不说,光徐州特大城市巨野有百万家资的大家族就不下与百户!巨野是第一个实行资本主义的特大型城市,当初陶应答应给几个重点建设城池每年数万银两的补助,但是钱财有限,所以巨野初建没钱,巨野太守便根据陶应写的一本书走了资本主义。

    很多家族垄断了巨野的各行各业,政府统一定价,百姓不觉得辛苦,反而能打工,所以他们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特别是曹操与袁绍作战期间,徐州总商行四处散播谣言,很多兖州富商纷纷逃难来了山阳郡巨野。因为他们怕到其他的地方财产会被没收了,而巨野却不会。

    因此巨野富商奇多,巨野也成了整个徐州仅次于彭城的特大型城市。所以,鲁肃献策,让大家族根据财产的多少,强迫购买国债,然后让他们掏钱出来打仗,打完仗,建设完辽东后,回本之后再还他们钱。

    打土豪分财产,这事陶应最爱干。要不是有法律约束着徐州,约束着自己,陶应早就将这群土豪全部撂倒分财产了。陶应觉得过得最爽的一次莫过于刚穿越来时打彭城土豪的时候,那中爽感,恐怕这辈子都没的享受了,毕竟自己鼓励工商,总不能带头破坏法律的神圣吧!

    于是冬季到来时,经过一个秋季的准备,徐州总商行成功的将卖针线改成了卖蒸汽机战舰了!蒸汽机战舰开到丹阳那一刻,整个丹阳都沸腾了,老百姓争抢去长江上去观看,孙权更是激动的几天没睡好觉。

    冬日到来时,五十万两银子的国债也发行完毕,光从山阳郡巨野、昌邑那几座城池的土豪那里就强迫他们买了二十万两的国债,其他的国债几个大城分摊完了。

    有了钱之后,冬日里,陶应屁股都坐不住了,公孙度是小诸侯,陶应又瞒着政务部,带着周泰随着徐州总商行的商队偷偷出了城朝北方而去。

    公元203年春,天气渐渐转暖,柳枝渐渐发芽后,北方的春天慢慢席卷了辽东大地。秋天到来时,陶应水军便占领了营口,并在营口设置连绵十几里路的大营。公孙度听闻陶应大军北上后,便集中水军想要跟陶应一战,但是因为冬天到来了,海面结冰只好作罢。

    公孙度又欲领兵南下,大雪纷纷,众将皆劝,公孙度不听,领兵南下铁城,屡攻不破,只好回老窝呆着去了。

    春天,海面的冰渐渐融化,海浪声拍打着营口的堤岸,听着这风雨声,让陶应竟然有些动容。大海的声音,他已经不记得多久没听过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营口水战() 
哗啦啦的海水声让陶应陷入回忆中,这回忆却被一声小兵的呼喊所打破。

    “报!敌军水军来犯营口!”

    小兵说完,陶应慌忙上马朝营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