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门道教-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庸之道。无为者随其自然,顺应天意,天数若是要他妻儿身死,他也不会可怜悲哀。魏征虽然与单雄信等四十六人结义,但到该舍弃之时,他一样舍弃,舍弃对他而言只是一种另类解脱。

    与此同时,谢映登深深叹息一声。说道:“大哥,兄弟情分,你竟然看得如此稀薄,难道你心中就真的没有半点情义可言?”言罢,谢登辉又叹息数声,这才依令前去。

    再说狄青接连攻破十五座城池之后,终于碰到了一位像样的大将。那便是鱼鳞关总兵尤通尤俊达。尤俊达骑着嘶风马。执着日月朝天刀,对狄青喝道:“好贼子!尤俊达在此,你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狄青笑道:“我看你有何本领,在此凭空说大话!别到时候,向我跪地求饶。”

    尤俊达闻言大怒,策马急奔,挥刀就砍,口中喝道:“十一弟,且看七哥为你报仇。”

    两人一阵好杀。你来我往,顿时一片刀光剑影,战得数十招,尤俊达力怯,忙勒马转身就逃。狄青见尤俊达逃走。先令副将占领城池。然后自己忙领一军向他追去。追得五六里远,狄青忽见前方烟尘滚滚。知道唐军又有援兵到来。狄青夷然不惧,对着手下将兵叫道:“好男儿建功,便在此时,你等何不随我杀上去?”

    众兵皆道:“愿随将军杀上去。”

    大唐这边领军前来地将领正是上林道二将齐彪、李豹。两人看到尤俊达被狄青追杀,勃然大怒,忙引军上前撕杀。齐彪挥舞着铁棍,叫道:“你这厮竟然敢杀害我们十一哥,惹得我等二十四路人马到来,可恶至极!”

    尤俊达看到齐彪、李豹杀至,忙掉转马头,也杀了上去。狄青见状,大喝一声,抡起狼牙棒就打。三人哪知狄青乃是青龙转世,天生巨力,每阵皆身先士卒,毫不知累。群殴之法,狄青已不是第一次见到,当然不怕!只见四人战了半个时辰,杀得天昏地暗,狄青终究技高一筹,先是一棒把李豹砸掉脑袋,接着回头仰身,一棒重重击在齐彪的护心镜上。

    两道真灵往封神台飞去。

    齐彪倒地身亡,尤俊达既怒且惊,慌慌张张掉转马头,逃命而去。这时,任守忠领着后军赶来,狄青遂对他道:“敌人将有二十四路兵马杀来,我们何不趁其未到,多夺数座城池?”

    任守忠道:“喏。”

    狄青两人一阵急赶,引着兵马杀至下一座城。大宋士气正盛,气势如虹,半天不到就攻下此城。狄青提着守城将喝问道:“尤俊达何在?”

    守城将吓得哆嗦,忙道:“尤将军从北门逃走了。”

    得到此讯,狄青忙引着兵马追赶。再说尤俊达惶急逃命,逃得半日,见到前方有援军到来,心下大喜。原来是尚青山、夏玉山、尉迟南、尉迟北四将引兵到来。尤俊达与四将见面之后,把先前之事告知四人,四将皆是又怒又悲。五人才相见不久,便见狄青杀到,尚青山大怒,纵马杀上去,口中叫道:“你杀我兄弟,今时便让你偿命!”

    尤俊达等四人见状,忙提马围了上去。旁边任守忠看到众将杀至,忙斜插入,架住夏玉山。夏玉山、任守忠两人武艺半斤八两,一时杀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而狄青被尤俊达四人围住一通好杀,却是手忙脚乱,渐渐抵挡不住。主将打得山崩地裂,手下兵士也不空闲,也杀得昏天暗地。箭雨横飞,长枪飞舞,刀光剑影,杀得血流成河。

    过了一个时辰,大宋士兵首先抵挡不住,纷纷狼狈溃逃。兵败如山倒,狄青无奈,只得荡开杀到的四把兵器,策马就逃。尉迟南看到此景,叫道:“休要逃了狄青!”

    任守忠闻言一惊,胆怯之下,被夏玉山一刀砍成两半。任守忠并非五教弟子,榜上无名,白白枉死。夏玉山杀了任守忠之后,也追杀狄青而去。狄青一路狂奔,眼看就被尤俊达四将追上之时,一道人影飞来,口中叫道:“元帅休怕,贫道救你来了。”

    此人正是青莽道人。青莽道人放落下身形,就见尚青山五人杀到。尉迟北喝道:“道士,此乃我们唐宋两国之事,你是方外之人,休要多管闲事。”

    青莽道人闻言,哈哈大笑道:“你等逆天行事,贫道正要前来管一管。”

    言罢,青莽道人衣袖一挥,发出一阵龙卷风把五人卷了起来,然后高高抛下。五人只是大叫一声,落下来便立即死去。五道真灵飞向封神台,被杨排风引进封神榜。凡人在青莽道人此等妖王眼中,不异于草芥蝼蚁,小小一个御风法术就可夺其性命。

    狄青忙上前拜谢青莽道人救命之恩,青莽道人稽首道:“元帅以有道伐无道,贫道理应相助。”

    两人见礼完毕,收复散兵游勇,再上品棺木装殓任守忠之躯,待让众兵士吃过晚饭之后,就又杀往下一城。一天之后,狄青竟又攻下一城!此城名唤藏龙城,据传说此城底下埋着一条巨龙之躯,原名为“葬龙城”,只是葬字不吉利,才又改名为“藏龙城”。狄青一到此城,就感到喜欢,竟生起在此长居久住的念头。既生此念,狄青便觉得在此等待唐军到来,更胜过长途远征。

    青莽道人看到狄青竟打算在此驻军,立时暗叫不妙,忙劝道:“元帅,此城之名颇不吉利,我们不可在此久留!”

    狄青闻言,顿时笑道:“仙长多虑了,我看这藏龙二字就特喜欢,何来不吉之说!”

    狄青已打定主意在此迎战唐军,任青莽道人说破嘴皮,就是不肯离去。青莽道人无奈,只得听之任之。过不了一日,就见毛公遂、吕公旦、樊虎、连明、金甲、童环、黄天虎、李成龙八将率军到来。此八人也是四十六友中人,各为一方总兵。八人来到之后,就在城下列阵叫战。

    狄青看到敌军到来,就要出城迎战,却见青莽道人阻止道:“元帅且慢!听我一说,待大唐众军到齐,我只要略施法术便可把一干人等手到擒来,岂不胜过出去厮杀?”

    狄青一听,此是正理,遂依青莽道人之言,高挂免战牌,不肯出战。   (眼快看书 。yankuai。)

 第一百九十七章 狄青身殒,青龙归位(下)

    狄青坐镇藏龙城,不肯出战,吕公旦八将虽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却也奈何不得他。(眼快看书 。yankuai。)这日,大唐这边又来了五将,乃是金城、牛盖、张转、杨合、李济五路总兵。如此一来,大唐就有近似十六万人马至此,而且全是久经杀伐战场的精兵。狄青看到此情景,便暗暗心惊,若非有青莽道人这等人在,他早就思忖如何从这天罗地网之中脱逃了。

    十三路兵马到齐之后,青莽道人入营帐对狄青言道:“请元帅登上城楼,且看贫道如何断去大唐十三路臂助。”

    狄青闻言,依言登上城楼,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马尽入眼帘。铠甲闪闪,剑锋枪利,一列列士兵在前严备;嘶叫连连,横劈竖砍,一方方官军在后操练。果真是百战精兵!

    青莽道人向狄青请示一番,立即令士兵打开城门,自行出去迎敌。黄天虎十三人看到一位道士走出来,既诧异且惊,但凡道士、和尚、单身青年女子,莫不是有一身非凡本领之人,非圣即怪。当下杨合走出阵来,对青莽道人一礼道:“道长仙乡何处?因何而来?”

    青莽稽首道:“贫道道府既在云水之间,又在浮尘之中。虽是清净,贫道却无法修得大道,掐指一算,方知原是人皇重立,须得下山辅佐人皇,取得功德。今日前来,正是助有道伐无道,阻止你等助纣为虐。”

    杨合闻言,勃然大怒,喝道:“好妖道!满派胡言乱语,原来是为了帮助大宋,阻我天兵!”

    一言不合,杨合挥起兵器就杀向青莽道人。青莽叹声道:“你等皆为凡人,如何知道天数气运!你们执意送死,奈何。我的双手又要沾染满血腥了。”

    言罢,青莽道人迎战上去,斗得几个回合。他倏地喷出一口青气,杨合一闻到青气;立即落马。青莽道人上得前面,念句“无量天尊!”,一脚把杨合踹死。其他十二位总兵惊怒交加,悲凄之下,皆策马杀上前来,围住青莽就打。

    青莽道人连连叫道:“我不想杀人,你等为何偏偏上来送死?”他口中虽这样说,但下手仍毫不留情。青莽道人取出一支幡,此幡色泽青黄。隐隐有些许腥臭,只见他执着幡迎风晃了数晃,幡顿时变大。

    “倒也!倒也!”青莽道人执着幡连摇,口中叫道。青莽道人话音方落。立见毛公遂等人闻声而倒,皆不由自主摔下马来。狄青见状,大喜过望,令士兵出城,把黄天虎等十二人绑了,押回城内。又命副将数名各领一军冲杀向唐军,只是唐军虽失主将,仍抵死挡住宋军进攻,安全撤退。擒住黄天虎八人之后,狄青摆下筵席敬谢青莽道人今日之功。青莽道人喝了数杯之后。对狄青言道:“待大唐另外数路大军到来,一并把那主将擒了。方显得贫道的手段。”

    狄青闻言,喜道:“正要有劳仙长大显神通。”话毕,忙连连举杯向青莽敬酒劝喝。

    翌日,左武侯大将军单雄信、剑南道尚威将军王君可、折冲府上府镇殿将军谢映登、特府东都洛阳拱卫使王伯当共四路人马杀到藏龙城。此四人与先前黄天虎等人不同,他们皆是身经百战、所向披靡的百胜将军,为归顺大唐前便是威名显赫一时无两的人物。青莽道人虽然自傲,但看到四人之后,仍然不敢托大。

    谢映登看到单雄信三人。忙策马上前。拱手施礼道:“小弟见过单五哥、王六哥、王八哥!”

    单雄信冷哼道:“谢将军请慎言!军旅之中,只有上下级之分。没有什么五哥、六哥的称呼!”

    谢映登知道单雄信的心性,闻言也不以为意。(眼快看书 。yankuai。)王君可却是策马上前数步,一拍谢映登的肩膀,笑道:“我们兄弟好久不曾见面,今日一见,却想不到九弟风采更胜往昔。”

    谢映登淡淡笑道:“小弟与众位兄弟不同,志不在功名利禄,更喜欢寻仙问道!人只要欲求少了,无忧无虑,自然就活得自在,看起来便年轻了少许。”

    王君可闻言,大笑道:“九弟,听哥哥一劝,人生短短寒秋,我们兄弟等人尽情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岂不胜过一人升仙?”

    谢映登含笑不语,王君可见状,知道人各有志,实在强求不得,只好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兄弟四人聚过,当即拍马上前叫阵。大唐大军压上,狄青吩咐士兵打开城门,与青莽道人出去会敌。

    看到狄青,王君可火气上来,拍马杀了上去,口中兀自叫道:“狄青匹夫,快快下马受死!”

    狄青闻言,舞起狼牙棒,也迎了上去。两人一阵好杀!只见龙腾虎跃,煞气冲天;又见兔起鹊落,快似鬼魅。一人一力降十会,一人一巧破万斤。武艺半斤八两,技艺各有千秋。真是将遇良才!虽是如此,王君可却心知自己无法支持长久,再过数百招便会力怯,到时终究难免落败。

    青莽道人看到此景,立即祭出他地法宝来,欲故技重施,把四人擒了。谢映登看见青莽道人祭出一支幡,知道他要行旁门左道之法,忙不迭取出一物,仔细一看,却是一个小篓子。篓子看起来破烂不堪,谢映登伸手一探,取出四粒大如桂圆的丸子,自己服下一粒,待青莽道人晃动幡时,单雄信三人皆倒地,只有他浑然无事。

    谢映登恼怒青莽道人施展妖术,持枪腾空,飞身向青莽道人一刺。青莽道人不曾想到谢映登竟然不惧他的法宝,一时不备,立即被谢映登往肋下捅了一枪。青莽道人吃痛之下,翻身打个滚,化作一道黑烟,卷住狄青就往城里逃去。狄青与王君可打得难分难解,忽然见到王君可摔倒在地,顿时大喜。正欲上前割下头颅,又突然被青莽道人裹挟而逃。

    狄青站在城头上,看见谢映登正指挥兵马屠杀着来不及逃进城内地宋军。不禁勃然大怒。他败得实在莫名其妙,连累手下士兵活活受罪。狄青令士兵提来黄天虎等十二将,命令道:“把他们杀了祭旗!”

    行刑官得令,命刽子手把大唐十二位总兵砍了头,然后把脑袋呈上来。刽子手依令杀了黄天虎等人,狄青又命手下士兵把十二颗人头挂在城头。王君可方被谢映登救醒,就看到黄天虎等人被杀,不由悲从心起,噙泪叫道:“可怜我众位兄弟,几经风雨阻难。才有今日,却不料在此突然送了性命!”

    谢映登闻言,也是黯然伤感,只是他知道天数有定。而人力有限,倒看开了许多。谢映登安慰王君可数句,便自行走开,回到自己的营帐里。谢映登观看了一会星相,便唤来副将吩咐道:“今晚宋军将会前来劫营,到时你可乘机率兵撤退,混乱之中,自可保你等一命无忧!”

    副将闻言大惊失色,叫道:“将军既知道敌人会来劫营,为何不早作准备痛击彼等。反而出此下策,做那懦夫。失却良机?”

    谢映登道:“天数不在于我,强自挣扎又有何用?我们的忧患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内外逼迫,无可奈何!”

    副将正色道:“末将只知道尽自己的本分,不知生死!”

    谢映登叹道:“罢了!罢了!我言尽于此,是生是死,随你选择。”

    副将当下拱手告退,留下谢映登一人沉思。再说狄青、青莽两人正坐定帅府。商量着如何解决当前困难。就见一位将官冲冲走进来,对狄青附耳轻语。狄青闻听之后。立即脸露喜色,拍掌叫道:“太好了!”

    青莽道人见状,出声问道:“元帅为何惊喜?”

    狄青笑道:“唐将单雄信、王伯当欲弃暗投明,你说是不是好事一桩?”

    青莽道人闻言,也笑道:“果然是天大的好事。”顿了一下,他不无疑惑道:“只是这两人为何肯倒戈相向?会不会是诈降?”

    狄青道:“仙长放心,这两人绝不会是诈降,而且本帅坚信他们反唐的理由非常充分。”

    青莽道:“此话怎讲?”

    狄青起身踱步道:“有两点。一者他们妻儿皆被两人秘密送来当人质,二者李唐与单雄信有杀兄之仇、与王伯当有杀主之恨。所谓天地君亲师,无论杀兄抑或杀主皆是不共戴天之仇恨。”

    青莽道:“若真是如此,真乃天助我大宋!”

    狄青道:“是真是假,今晚便知。”

    当下狄青吩咐下去,让火头营备妥好酒好菜,待众军吃饱喝足,休息足够,准备夜袭。到得凌晨时分,狄青、青莽道人率军夜袭唐军营寨。宋军方一杀进唐营,果见单雄信、王伯当两人领军配合,引着狄青杀向王君可、谢映登之处。狄青见状,大喜过望,更是指挥着众军一阵猛攻。

    王君可白天悲伤过度,正伤神歇息,迷糊中听见马蹄声响、金戈脆鸣,一下子惊醒。王君可出得营帐,入眼就见手下众儿郎被宋军杀得四处逃窜,他惊怒交加,砍倒几位杀来地宋兵,高声叫道:“众军听令,向我靠近。”

    兵荒马乱之中,唯有王伯当的亲卫迅速集齐,抵挡住宋军的进攻。狄青看到王君可竟然开始集结人马,忙指挥骑兵冲击,待冲杀数下,刚被招集地大唐军兵立即又被打回原形,变得七零八乱。一波波冲杀,王君可身边地卫兵越来越少,到得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尚在来回拼杀。

    狄青颇为敬重王君可的为人及勇猛,忙策马上来,拱手说道:“王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是投降吧!”

    王君可右手持刀拄地,惨然一笑,悲凉道:“将军本应战死沙场,我的手下儿郎皆已离去,我如何能够苟且偷生?”

    狄青默然,王君可忽的对他道:“狄元帅,我能否求你一件事?”

    狄青叹道:“只要狄青能做到地,自无不允!”

    王君可摩挲着手上兵器。缓缓说道:“我死后,请把我与我众多儿郎葬在一起!”

    狄青点头道:“狄青一定办到。”

    听到狄青之言,王君可点了下头。突然抬头看往陪在狄青身边的单雄信、王伯当两人,惨笑道:“好兄弟!好兄弟!好,兄,。。。。。。”王君可猛然一挥利刀,一抹脖子,倒地而亡。

    单雄信、王伯当两人闻言,皆是脸现愧色,心下叹道:“忠义(孝义)自古难两全!九弟,今日哥哥负你,待到报得大仇。我自会下去陪你,以全当日结拜之义。”

    王君可自杀之后,狄青才发觉少了一人,谢映登至今都不曾现出踪影。狄青忙带着青莽、单雄信、王伯当三人赶向谢映登的营帐。却见谢映登稳坐在帐中,举杯饮酒。谢映登看到狄青等人到来,举杯一迎,笑道:“请坐。”

    狄青也不客气,在案几前坐下,倒酒就饮。青莽大惊,欲劝止却是迟了。谢映登笑问:“你不怕我在酒里下毒?”

    狄青答道:“你不会下毒的!”

    谢映登道:“何以见得?”

    青莽这时也醒悟过来,插口道:“就凭你一身不属于我的神通,就知你也是修炼之人,知道天数有定。自然不可能下毒!”

    谢映登冷笑道:“狄青,如今天数气运在你。我自然奈何不得你!但风水轮流转,谁知他日之事?”言罢,谢映登一身戎装倏地化作道袍。谢映登一身八卦丝条道袍,慈悲复目,多了几分仙风道骨。只见他对狄青道:“我们还会再见面地。”

    话音甫落,谢映登便已消失不见。狄青闻言,接道:“今日不知明日事,狄青却不曾想过那么多。”

    藏龙城之战。大唐损失巨大。而成就了狄青的威名。狄青威名远扬,顿时使得赵匡胤心下不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怕手下将领也如他一般黄袍加身,夺了他的基业。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实是多得阐教相助,就连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也是阐教门人。正因为赵匡胤夺了石守信等人地兵权,才使得阐教改变初衷,现在支持赵光义。

    赵普、蔡京、庞籍等人看出赵匡胤地心思,忙上奏于他,言狄青功劳巨大,应召回汴梁受封。赵普私下对赵匡胤道:“众多将兵曾见狄青化作青龙御敌,加上阐教支持他,待将来狄青说不定便会像您一样黄袍加身,夺了大宋基业!为陛下算计,不管狄青是忠是奸,都不能让他再建军功,增加威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