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三星实习到9月结束,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始求职,简历制作方面,针对开发类职位,主要强调三点:1、专业基础扎实,尤其是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设计与分析,对各种算法熟悉;2、在三星的实习经历和其他工程项目经验,以证明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主要强调前者;3、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毕竟在实验室是研究为主,需要有东西证明相关的成果,主要强调论文发表在具广泛影响力的一级学报上。服装自己倒是觉得不用太正式,从小到大一直没穿过西装,并且由于打算应聘的全是技术类职位,因此也不用买正装。
接下来就是大家熟知的“投简历——笔试——面试——等offer——选择”的过程,从9月份在中华英才网上填写MOTO营的简历到12月在北阁投给SUN的最后一份简历,我一共投出了26份简历(其中有11个公司的招聘流程没有笔试,直接面试),收到9个笔试通知,参加了其中6次,16个面试通知,参加了其中15次,最后拿到5个offer。按照水木清华BBS上求职六霸的划分:
凡有校内宣讲会都出席旁听可称为听霸;
凡有公司招人都投简历可称为投霸;
凡投出简历都给笔试可称为笔霸;
凡参加笔试都有面试通知可称为面霸;
凡面试都过关斩将拿offer就称为offer霸;
最后一类:整个过程屡屡被拒,机会全无,江湖人称——巨无霸。
我只能算是面霸,笔试倒是没有失手过,当然这也许和参加的笔试不多有关。我所参加的笔试中,微软亚洲研究院、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上海)和花旗银行软件中心是专业知识测试,其它如IBM中国公司、北电网络中国研发中心和MOTO营则是英语测试。面试参加了不少,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个:
M公司:面试只有一轮,一开始是两个实习生问了大概20分钟专业问题。他们刚来的时候吓我一跳,穿的也太随便了,而且怎么看都是和我是同龄人,并且肯定是在校的学生,但当时挺紧张的,也不敢多问,结果他们非常友好,首先说明了自己是实习生,两人都是博一,果然是同龄人。然后又和我随意讨论了一下自己在实验室的课题,之后才对着我的简历问了些相关问题,总的来说,感觉非常轻松,像是在参加实验室的讨论班。在这之后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项目经理,非常坦诚和大器,她坦言公司当前这个项目非常缺人,需要能马上开始实习,并且实习之后能否留在公司要看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计划,因此对实习结束后能否留在公司她们在此时并不能给出明确答复,然后向我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情况以及公司情况。虽然我最终没有选择在M公司实习,但是这位项目经理让我感觉到了大公司所具有大器和坦诚,也坚定了我要在外资研究院或开发中心工作的想法,在这之后的N公司和I公司的多轮面试使我更加坚定这种想法,除了大器和坦诚,外资研究院或开发中心工作还有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规范的、更务实的管理机制。
C银行:面试同样只有一轮。我从北京到上海坐了14小时火车,等待面试等了差不多一小时,面试总共不到15分钟。C银行面试要求带齐所有的证书,成绩单,不只英语四、六级证书,连本科时候的各种获奖证书也必须带齐。整个面试过程中,既没有任何专业问题,也没有考察英语水平,而且问的问题不多,但这些问题却很难回答。例如:我本科时候绩点较高,而研究生期间的绩点则一般,他们就问是什么造成这个差异,我只好回答自己觉得读研期间研究工作和做项目更重要一些,所以学业就不像本科时候那么重视。对方立即指出那么本科时候获奖较多而研究生期间一个奖都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如此连续的3、4个问题,我都只能重复同样的话来回答——读研期间做研究发论文而其他的没有很重视。总的来说,这次面试感觉很差,面试结束后我就知道希望不大了,但也并不是太在意。
其它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还有,M研究院一反其它外资研究院对英语要求特别高的要求,笔试面试都是纯粹的专业问题,他相信专业能力才是最关键的,而英语口语只要在特定环境下是能较为轻易的锻炼出来的,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不过我的口语的确不好,否则参加的两次全英文面试就不会全军覆没了。
这就是我自己在2003年末求职中的一些亲身经历,从最初为什么要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到对自己定位和选择适合自己职位,再到前期准备——实习,再到简历制作和投简历、笔试、面试。我觉得提早做准备和对自己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是比较关键的环节。立此存照,希望能对“后人”有些启示。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