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锹钪帷!ǎǔ觥短皋础罚�
【译文】
北齐的卢思道出使南陈。南陈的国君让满朝的达官显贵跟卢思道在一起聚宴饮酒。宴席上,南陈国君提议用联句的方法作诗。有一位南陈的大臣先念出一句,乘机讥讽北方人。这句诗是:榆生欲饱汉,草长正肥驴。因为北方人用榆钱、榆叶和树皮粉成末放在面里一块吃,而南方的吴池不饲养驴,因此联出这句诗。卢思道听了后,提笔就联上一句诗:共甑分炊米,同铛各煮鱼。因为南方人无情无义,非常小气,在一个锅灶上做饭,却各吃各的,因此卢思道联上这句诗。在坐的吴人听了这句联诗后,都很不好意思。又有一次卫尉卿京都地区人杜台卿,跟中兵参军清河人崔儦玩掷点的赌博游戏,说好投掷十子只赌一只野鸡。卢思道在一旁说:〃遮住成都(按:此处指蜀的成都。)只需一只野鸡!〃崔儦有一次跟卢思道说:〃昨夜雷声特别大,可是我睡得死,一点也不知道。〃卢思道戏谑地说:〃这样大的雷声,也没有使你这个冬眠的虫豸苏醒!〃太子詹事范阳人卢叔虎有十个儿子,老大字畜生,最有才干。卢思道对人说:〃我堂叔有十个儿子,都赶不上畜生(按:谐音'牲'。)。〃卢叔虎,是北齐王客郎卢中泽的孙子。散骑常侍陇西人辛德源对卢思道说:〃我昨天写一首吟诵羌族老太太的诗,琢磨了一天只写出一句来:〃黑色的陂巾陂在肩窝上(按:笔者认为〃陂〃,是〃帔〃的误写。)。卢思道接过来说:〃何不接下来写黄色的饰物插在脑门上。〃卢思道一次对通直郎渤海人封孝骞说:〃你既然姓封,大概是大猪的后代吧。〃封孝骞回敬道:〃你既然姓卢,一定是黑狗的后裔了。〃(按:封豕是大猪;卢是黑犬。)
石动筒
北齐高祖尝宴近臣为乐。高祖曰:〃我与汝等作谜,可共射之。'卒律葛答。'〃诸人皆射不得。或云,是蟆蛹8咦嬖唬骸ǚ且病!ㄊ苍唬骸ǔ家焉涞谩!ǜ咦嬖唬骸ㄊ呛挝铮俊ǘ捕栽唬骸ㄊ羌灞!ǜ咦嫘υ唬骸ǘ采渥攀且病!ǜ咦嬗衷唬骸ㄈ甑戎钊耍易饕幻眨椅晟渲!ㄖ钊宋醋鳎参铡8丛啤ㄗ渎筛鸫稹!ǜ咦嫔洳坏茫试唬骸ù耸呛挝铩!ù鹪唬骸ㄊ羌灞!ǜ咦嬖唬骸ㄎ沂甲髦我蚋鳌!ǘ苍唬骸ǔ写蠹胰阮踝油罚饕桓觥!ǜ咦娲笮Α8咦娉⒘钊硕痢段难 贰6庇蜗墒堤境粕啤V钛拷栽疲骸ù耸ぃ先缡ブ肌!ǘ布雌鹪疲骸ù耸泻文埽袅畛甲鳎词ひ烈槐丁!ǜ咦娌辉谩A季糜镌疲骸ㄈ晔呛稳耍匝宰魇す币槐叮癫缓纤馈!ǘ布丛疲骸ù蠹壹戳畛甲鳎舨皇ひ槐叮市暮纤馈!ḿ戳钭髦憾苍唬骸ü薄队蜗墒吩疲�'青溪千余刃,中有一道士,臣作云'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岂不胜伊一倍。〃高祖始大笑。(明抄本〃笑〃下多七百四十八字,〃至〃高祖大笑动筒止,今据补。并将缺字用燉煌本(启颜录)校补。)又齐文宣帝曰:□□□□□□□□□曰:〃恕臣万死即得。〃帝曰:〃好。〃曰:〃臣昨□□□□□□□□□□落密瓮里,臣为陛下却还复上天□□□□□□□□□真乎。对曰:〃臣作夜梦随陛下行,落一厕中出来。□□□□舔之。帝大怒,付所司杀却。曰:〃臣请一言而死。〃帝曰。□□□陛下得臣头极无用,臣失头□□□。笑而舍之。高□□□斋会,大德法师开讲。道俗有疑,滞者,即论难议。援引大义,说法门,言议幽深,皆在雅正。动筒最后论议,谓法师曰:〃且问法师一个小议,佛常骑何物。〃法师答曰:〃或坐干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动筒云:〃法师今不读经,不知佛所乘骑物。〃师即问云:〃檀越读经,佛骑何物。〃答曰:〃骑牛。〃法师曰:〃何以知。〃〃经云,世尊甚奇特,非骑牛。〃座皆大笑。又谓法师曰:〃法师既不知佛常骑牛,今更问法师一种法义。比来每经之上皆云价值百千两金,未知百千两金总有几斤。〃遂无以对。□尝作内道场,时有法师先立〃无一无二无是无非义〃。高□升高坐讲,还令立旧义,当呼儒生学士,大德名僧。义理百瑞,无能得者。动筒即讲难此僧必令结舌。高祖大□□□高坐褰衣阔立,问僧:〃看弟子有几个脚。〃僧曰:〃两脚。〃又翘一脚向后。一脚独立。问僧。〃更看弟子有几个脚。〃僧曰:〃两脚。〃动筒云:〃向有两脚,今有一脚,若为能无一无二。〃僧答云:〃若其二是直,(《启颜录》〃直〃作〃真〃,下同。)不应有一脚。脚既得有一,明二即非直。〃动□□以僧义不穷,无难得之理者。乃谓僧曰:〃向者剧问法师,未是好义。法师师云:'无一无二,无是无非。'今问法师,此义不得不答。弟子问天无二日,上无二王。今者天子一人,临御四海,法师岂更得云无一?易有乾坤,天有日月,星辰配于天子,即是二人。法师岂更得云无二?今者帝临广德,无幽不烛,昆虫草木,皆得其生。法师岂更得无是?今四海为家,万方归顺,唯有宇文黑獭,独阻皇风。法师岂更得云无非?〃于是僧默然以无应,高祖抚掌大笑。高祖又常集儒生会讲,〃酧难非一。〃动筒后来谓众士曰:〃先生知天何姓?〃博士天子姓高,动筒曰:〃天子姓高,天□必姓高。此乃学他蜀臣秦密,本非新义。正经之上,自有天姓。先生可引正文,不须假讬旧事。〃博士云,不知何经,得有天姓。动筒云:〃先生全不读书,《孝经》亦似天本姓也。先生可不见《孝经》云,'父子之道,天姓也!岂不是天姓。〃高祖大笑。动筒(以上据明钞本补。)又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云: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几人未著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孔子弟子,已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辨之。〃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也。岂非七十二人也。〃坐中皆大悦,博士无以复之。(出《启颜录》)
【译文】
北齐高祖有一次设宴招待身边亲近的臣子,在一块儿乐呵乐呵。宴席上,高说:〃我给你们说个谜语,你们可以一块儿来猜。卒律葛答,请猜吧。〃这些近臣们都没有猜中。有人说:〃是响箭吧。〃高祖说:〃不是。〃石动筒说:〃我已经猜着啦!〃高祖问:〃是什么东西?〃石动筒回答说:〃是煎饼。〃高祖笑着说:〃石动筒猜对啦!〃高祖又说:〃你们这些人,也可以给我说一个谜语,我为你猜猜看。〃出席宴会的大臣们,谁也没有出谜语,只有石动筒出了一个谜语,说的也是〃卒律葛答〃。高祖猜不中,问:〃你出的迷语打一何物?〃石动筒说,〃是煎饼。〃高祖说:〃我刚才出了一次了,你为什么还出呢?〃石动筒回答说:〃趁大家在那烧热鏊子的时候(按:借指刚才说笑热闹。),又烙了一张。〃高祖听后高兴地笑了。高祖曾经让文武百官都来读《文选》。《文选》中有一首郭璞的《游仙诗》,高祖边读边赞叹不已,连说好诗。在场的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们也都附和着说:〃这首诗确实好哇!对仗工稳,文词清丽,正如皇上说的那样啊!〃石动筒立即站起来说:〃这首诗有什么好的,值得你们称赞?如果让我作一首,一定能强过郭璞一倍。〃高祖听了后很不高兴,沉默好长时间才说:〃你是什么人?自我吹虚说作诗能胜过郭璞一倍。这不是应当犯了死罪吗?〃石动筒立即回答说:〃皇上马上让我作一首,如果不胜过郭璞一倍,心甘情愿被处死。〃高祖立即让石动筒作诗。石动筒说:〃郭璞游仙诗写的是:'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作的诗是'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难道不是胜过他一倍吗!〃高祖这才哈哈大笑。又:北齐文宣帝(按:既高祖。)说:〃□□□□□□□□□。〃石动筒说:〃皇上宽恕我的死罪,我马上说给您听。〃文宣帝说:〃好,请说吧。〃石动筒说:〃我昨天晚上作梦跟随皇上□□□□□□□□□落在一个蜜抽渣子里,我还以为皇上又上天□□□□□□□□□。〃文宣帝说:〃真的吗?〃石动筒说:〃我昨天晚上作梦跟随皇上走,落在一个厕所中。出来后,□□□□用舌头舔它。〃文宣帝大发雷霆,下命将石动筒交付主管的官吏处死。石动筒说:〃我请求皇上允许我再说一句话,死而无憾。〃文宣帝说:〃好吧。〃石动筒说:〃皇上斩下我的头一点用处也没有,我没有了脑袋□□□。〃文宣帝笑了,不斩石动筒的头了。高祖曾经到过讲授佛经的讲堂,由大德法师主讲。僧人和世俗人里有人听不太懂,或有些地方不好理解。皇上让大家在一起议论一下,一些人旁征博引一些大道理,讲述进入佛门的途径,讲的都很高雅正确。石动筒最后一个发言,问大德法师:〃我暂且请教大德法师一个小问题,佛祖经常骑乘什么?〃大德法师回答说:〃有时坐千叶莲花,有时骑六牙白象。〃石动筒说:〃大德法师你现在不阅读经书,不知道佛祖乘骑的是什么。〃大德法师问:〃施主读看经书,你说佛祖骑的是什么?〃石动筒回答说:〃佛祖骑的是牛啊。〃大德法师问:〃怎么知道是牛呢?〃石动筒说:〃经书上说,世人敬仰的佛祖特别奇特(按:特,既公牛的意思,泛指牛。),不是骑牛吗?〃在场的僧人和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石动筒又对大德法师说:〃法师既然不知道佛祖经常骑牛,现在我再问您一个佛经上的问题。近来,我读经书,常常遇到上面动辄说价值百千两黄金。我不知道百千两黄金总共有多少斤?〃大德法师又回答不上来了。高祖曾经在宫内设置道场,当时有一位法师讲解佛经,讲授的题目是〃无一无二无是无非〃。高祖登上高位坐在上面讲话,还让大家研讨〃无一无二无是无非〃这一旧题。当场让有学问的人士和在国学学习的学士,以及大德法师,谈这个议题说法各式各样,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谈得特别透彻,让人信服。石动筒当即说我要讲,一定能让大德法师没话可讲。高祖大□□□高坐,石动筒手提衣襟远远地站在那儿,问大德法师:〃你看我有几只脚?〃大德法师说:〃你有两只脚。〃石动筒这次翘起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只脚站立着问大德法师:〃再看看我有几只脚?〃大德法师回答说:〃两只脚。〃石动筒说:〃我刚才有两只脚,现在只有一只脚了。若不然怎么能无一无二呢。〃大德法师:〃如果有两只脚是真实的,不应该有一只脚。脚既然只有一只,那么,眼睛看到的两只脚就不是真实的。石动筒□□认为大德法师这样翻过来调过去的诡辩没有终极的时候,不能找到难住他的道理,于是对大德法师说:〃刚才我伧促地向法师提出的,不是个好议题。法师说无一无二,无是无非。现在问法师一个问题,不行不回答。我请问大德法师,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朝中没有两个皇上。现在,皇上一个人,驾御统治普天下。大德法师难道您还能说无一吗?易卜有乾卦、坤卦,天上有日有月。将星辰伴着天子,就是二人。法师您难道还能说无二吗?现在,皇上广施恩德,没有黑暗的地方不能照亮的。各种生物、草木,都在皇上的恩泽下生存着,法师您难道还能说无是?现在普天下都是我大齐的疆土,各个小国都归顺称臣,只有宇文毓这只黑獭,单独跟我大齐抗衡。法师您难道还能说无非吗?〃于是,大德法师沉默不语,无话可答。高祖拍着巴掌大笑不止。还有一次,高祖将朝中有知识的人召集在一起开研讨会,讨论〃酬难非一〃这样一个论题。石动筒等到别人讲完了他才讲。石动筒问参加研讨会的人:〃诸位先生们,你们知道天姓什么吗?〃一位博士回答说:〃天子姓高(按:此处的'天子'指北齐文宣帝高洋。这位博士用偷换概念的方法企图难住石动筒。)。〃石动筒说:〃天子姓高,天不必姓高。你这是效仿'蜀臣秦密'的论辩,原本就不是什么新货色。正统的经书上,记载着天姓什么。先生可以引正经上的说法,没有必要假借那些旧东西。〃这位博士说:〃不知道什么经书上,记载着天姓什么?〃石动筒说:〃先生您啊一点也不读书,《孝经》上已经告诉你天姓了嘛。先生没见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姓也。',难道不是天姓吗?〃高祖听了后,大笑不止。一次,石动筒在国学里阅读那些博士们写的论文。其中,有篇论文中说:'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石动筒问这位博士:〃孔子的弟子中贤达的有七十二人,其中有多少人已经戴冠(按:古人男二十可戴冠,意为长大成人。)?有多少人没有戴冠?〃这位博士回答说〃经传上面没有记载。〃石动筒说:〃先生读经传,为什么不理解呢?孔老夫子的七十二位贤达弟子中,已戴冠的有三十人,没戴冠的有四十二人。〃这位博士问:〃你根据那篇经书得到这个答案的。石动筒说:〃《论语》上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啊。'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啊。加在一块,难道不是七十二人吗?〃在场的人听了后,都捧腹大笑。这位博士再也没话可讲了。
徐之才
齐西阳王高平徐之才博识,有口辨。父雄,祖成伯,并善(明抄本善下空一字,按《北齐书》徐之才传,疑当是〃医〃字。)术世传其业。纳言祖孝征戏之,呼为〃师公〃。之才曰:〃即为汝师,复又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孝征仆射莹之子。之才尝以剧谈调仆射魏收。收熟视之曰:面似小家方相。〃之才答曰:〃若尔,便是卿之葬具。〃(出《谈薮》)
【译文】
北齐西阳王属下高平县人徐之才博学多识,能言善辩。徐之才的父亲徐雄、祖父徐成伯,都擅长医术,世代相传。主管出纳王命的官员祖孝徵开玩笑地叫徐之才的父亲为〃师公〃。徐之才说〃即是你的老师,又是你的父亲。尹、父、师,立时就占了两项啊!〃祖孝徵,是仆射祖莹的儿子。一次,徐之才用长篇宏论来戏谑仆射魏收。魏收盯盯地看了他一会儿,说:〃看你这长相,活象个小户人家供奉的驱除疫鬼的方相神灵。〃徐之才回答说:〃果真如此,我便是让你死亡的恶煞。〃萧 彪 □□明帝与文士庾信、王褒等游处。有萧彪者,宝寅之子。素好减否,多所月旦。尝侍坐于帝,帝历问众宾何如,皆□□君子也。次问君何如人,答曰:〃那得是非君子。〃之问□□□□□□□答曰:〃那得是君子。〃时护在同州。他日帝□□右诈□□□□□□□□□□吾欲□□□□疾病可乎。使者曰。□□□□□□□□□□追答曰。缘君子事。彪乃惶惧,顿首乞留。帝曰。□□□□□□得□□彪乃遗书寄家,号恸而云。帝度其行□□□□之去。吾□别报冢宰彪还,信等咸在。彪甚悲喜□□□□□微笑□视彪巧觉。谓帝曰:〃北那得是君子。于□□□□□笑。(出《三国典略》)
因缺字过多,不译。
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
侯白 卢嘉言 陆操 薛道衡 刘焯 山东人 吃人 赵小儿 长孙无忌 任环 李绩
李荣
侯白
隋侯白,州举秀才,至京。机辩捷,时莫之比。尝与仆射越国公杨素并马言话。路傍有槐树,憔悴死。素乃曰:〃侯秀才理道过人,能令此树活否。〃曰:〃能。〃素云:〃何计得活。〃曰:〃取槐树子于树枝上悬著,即当自活。〃素云:〃因何得活。〃答曰:〃可不闻《论语》云,'子在,回何敢死。'〃素大笑。开皇中,有人姓出,名六斤。欲参素,赍名纸至省门。遇白,请为题其姓。乃书曰:〃六斤半。〃名既入,素召其人问曰:〃卿姓六斤半。〃答曰:〃是出六斤。〃曰:〃何为六斤半。〃曰:〃向请侯秀才题之,当是错矣。〃即召白至。谓曰:〃卿何为错题人姓名。〃对云:〃不错。〃素曰:〃若不错,何因姓出名六斤,请卿题之,乃言六斤半。〃对曰:〃向在省门,会卒无处见称。既闻道是出六斤,斟酌只应是六斤半。〃素大笑之。素关中人,白山东人,素尝卒难之,欲其无对。而关中下俚人言音,谓水为霸。山东亦言擎将去为拃(音其朝反)刀去。素尝戏白曰:〃山东固多仁义,借一而得两。〃曰:〃若为得两。〃答曰:〃有人从其借弓者。乃曰:'拃刀去。'岂非借一而得两?〃白应声曰:〃关中人亦甚聪明,问一知二。〃素曰:〃何以得知。〃白曰:〃有人问,比来多两,渭水涨否?〃答曰:〃霸长。岂非问一知二?〃素于是伏其辩捷。白在散官,隶属杨素,爱其能剧谈。每上番日,即令谈戏弄。或从旦至晚,始得归。才出省门,即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可以玄惑说一个好话。〃白被留连,不获已。乃云:〃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肉,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因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去。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素与白剧谈,因曰:〃今有一深坑,可有数百尺。公入其中,若为得出。〃白曰:〃入中不须余物,唯用一针即出。〃素曰:〃用针何为?〃答曰:〃针头中令水饱坑,拍浮而出。〃素曰:〃头中何处有尔许水。〃白曰:〃若无尔许水,何因肯入尔许坑。〃素又谓白曰:〃仆为君作一谜,君射之,不得迟,便须罚酒。〃素曰:〃头长一分,眉长一寸,未到日中,已打两顿。〃白应声曰:〃此是道人。〃素曰:〃君须作谜,亦不答迟。〃白即云:〃头长一分,眉长一寸,未到日中,已打两顿。〃素曰:〃君因何学吾作道人谈。〃白曰:〃此是阿历。〃素大笑。白仕唐,尝与人各为谜。白云:〃必须是实物,不得虚作解释。浪惑众人,若解讫,无有此物,即须受罚。〃白即云:〃背共屋许大,肚共碗许大,口共盏许大。〃众人射不得。皆云:〃天下何处有物,共盏许大口,而背共屋许大者,定无此物。必须共赌。〃白与众赌讫,解云:〃此是胡燕窠。〃众皆大笑。又逢众宴,众皆笑白后至。俱令作谜,必不得幽隐难识,及诡谲希奇,亦不假合而成,人所不见者。白即应声云:〃有物大如狗,面貌极似牛。此是何物。〃或云是獐,或云是鹿,皆云不是。即令白解,云:〃此是犊子。〃白又与素路中遇胡,负青草而行。素曰:〃长安路上,乃见青草湖。〃须臾,又有两醉胡。衣孝重服,骑马而走。俄而一胡落马。白曰:〃真所谓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