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 500卷-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撸嘉薹üタ耍扇幢焕詈敝テ疲纱吮怀谱骼钅υ啤4撕罄慰ず睢⒑幽辖诙仁垢欤僖恢弊龅绞讨校ㄔ紫嘀唬涝阢曛荨4巳艘彩粲诰D铣蓻I之流的人物,唐朝灭后又到梁朝去当了官。


韩伸
有韩伸者,渠州人也。善饮博,长于灼龟。游谒五侯之门,常怀一龟壳,隔宿先灼一龟。来日之兆吉,即博;不吉即已。又或去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诸方纵人牵之不去。即取人钱货,如征赤债。或经年忘其家而不归,多于花柳之间落魄。其妻怒甚,时复自来耻顿,驱趁而同归。如是往往有之。又尝游谒于东川,经年不归。忽一日,聚其博徒,契饮妓而致幽会。夜坐洽乐之际,其妻又自家领女仆一两人潜至,匿于邻舍,俟其夜会筵合,遂持棒伺于暗处。伸不知觉,遂塌声唱《池水清》,声不绝,脑后一棒,打落幞头,扑灭灯烛。伸即窜于饭床之下。有同坐客。暗中遭鞭挞一顿。不胜其苦,□后遣二青衣,把髻子牵行,一步一棒决之,骂曰:〃这老汉,□落魄不归也!〃无何,(何字原缺,据许本补)牵至烛下照之,乃是同坐客。其良人尚□头潜于饭床之下。蜀人大以为欢笑矣,时辈呼韩为〃池水清〃。(出《王氏见闻》)
【译文】
韩伸,渠州人,善于饮酒赌博,也很擅长烧龟占卜,经常游历拜访王侯权贵之家。他常常怀揣一个龟壳,头一天先烧一龟壳占卜,如果明天显示出吉兆,就去赌;不吉利则不赌。或者显示出去哪个方向赌博吉利,不去那个方向赌博,其他方向的人纵然来拉他也不去。索取人家的钱材,就像征讨债物一样一扫而光。有时候竟一年年地忘了自己的家而不回来,多是在花街柳巷鬼混。他的妻子十分气怒,多次找上来羞辱他,驱赶他一起回去,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有一回,他又游荡于东川,一年多没有回去,忽然有一天,他正聚集赌徒,携带着陪酒的妓女在一处幽会,晚上正坐在一起欢乐之时,他的妻子又带着一两个女仆从家偷偷地找上来。她先藏在邻居家,等到晚上他们聚在一起饮酒作乐时,她便手持木棒在暗处监视,韩伸一点儿没觉察到,还在踏着拍节唱《池水清》,歌声不断,突然脑后挨了一棒,打落了他的头巾,又扑灭了灯火。韩伸立即钻到饭桌下边,有个与他坐在一起的人,在黑暗中遭到一顿揍,吃尽了苦头。随后她又让两个女仆牵着那个人的发髻行走,走一步打一棒子,并骂道:〃你这汉子,到处鬼混,就是不回家!〃不多时,把他牵到灯下一照,才知道是那个同席的人,她的丈夫还仍然藏在饭桌下呢。蜀人对此事大为欢笑,当时人们都把韩伸叫做〃池水清〃。



李令
渚宫有李令者,自宰延安。本狡猾之徒也,强为篇章而干谒。时有归评事,任江陵鹾院,常怀恤士之心。李令既识归君,累求救贷,而悉皆允诺。又曰:〃某寻亲湖外,辄假舍而安家族。〃归君亦慜诺之。李且乘舟而去,不二旬,其妻遣仆使告丐糇粮,归亦拯其乏绝。李忽寄书于鹾院,情况款密,是异寻常。书中有赠家室等诗一首,意欲组织归君。归君悔恨而不能自明,与武陵渠江之务,以糊其口焉。举士沈擢每述于同院从宾,用兹戒慎也。李令寄其妻诗曰:〃有人教我向衡阳,一度思归一断肠。为报艳妻兼少女,与吾觅取朗州场。〃(出《云溪友议》)
【译文】
渚宫有个叫李令的人,是从延安开始出任小官吏的。他是个很狡猾的人,勉强写了几篇文章便到处求见拜方。当时有个姓归的评事,任职于江陵鹾院,常怀有一种爱惜救济读书人的心意。李令结识了归君,便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请求救济或借钱,归评事全都应许。有一次李令对他说:〃我要到外地去寻访亲戚,一旦找到就借房安置家眷。〃归君也答应了他。李令坐船走了,不到二十天,李令的妻子便让仆人来求要干粮,归君仍旧对她的贫困给予了救济。有一天李令忽然寄到鹾院一封信,情谊恳切,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而书中还有赠给家室的一首诗,暗示要罗织罪名陷害归君。归君十分悔恨而又讲不清楚,只好到武陵渠江去做事,以便能糊口维持生活。举人沈擢常常对鹾院的人们讲起这件事,以此来告诫大家交人要千万谨慎。李令寄给他妻子的诗是这样写的:〃有人教我向衡阳,一度思归一断肠。为报艳妻兼少女,与吾觅取朗州场。〃


孟弘微
唐孟弘微郎中诞妄不拘。宣宗朝,因次对曰:〃陛下何以不知有臣,不以文字召用?〃上怒曰:〃卿何人斯,朕耳冷,不知有卿?〃翌日,上谓宰臣曰:〃此人噪妄,欲求翰林学士,大容易哉!〃(哉字原空缺,据许本补)于是宰臣归中书,贬其官,示小惩也。又尝忿狷,挤其弟落井,外议喧然。乃致书告亲友曰:〃悬身井半,风言沸腾。尺水丈波,古今常事。〃与郑讽邻居,讽为南海从事,因墙颓,侵入墙界五六丈。知宅者有状,请退其所侵。判其状曰:〃海隅从事,少有生还。地势尖斜,打墙夹入。〃平生操履,率皆如此,不遭摈弃,幸矣哉。(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朝的郎中孟弘微,是个荒诞虚妄、无拘无束的人。宣宗朝时,有一回他回答皇帝问话说:〃陛下为什么不知道我?为什么不看重我的文才而重用?〃皇帝怒道:〃你是什么人?我耳朵沉,不知道有你这么个人!〃第二天,皇帝对宰相说:〃此人鼓噪虚妄,想当翰林学士,想得太容易了!〃于是宰相们把此事交由中书省处理,贬了他的官,示以小小的惩罚。又有一回,由于愤怒,把他的弟弟推到井里,外面的议论声很大,他便写信告诉亲友们说:〃他不过只是身子悬在了井的半空,外面的传言就沸沸扬扬了。本来只有一尺深的水,硬要掀起一丈高的浪,这是古今常有的事。〃他与郑讽是邻居,郑讽是南海的从事官。由于围墙倒塌,他便乘机多占人家院地五六丈,管理房子的人给他写了文书,请他退回所占之地,他在文书上写的回答词是:〃在天崖海角当从事官的,很少有活着回来的。是因为地势斜歪,砌墙的时候不得不从他的院地砌过去。〃平生的操行,就是这样。没有被抛弃,也就算万幸了。〃


僧鸾
僧鸾有逸才而无拘检,早岁称乡衔,谒薛能于嘉州。能以其颠率,难为举子,乃佴出家,自于百尺丈像前披剃,不肯师于常僧也。后入京,为文章供俸,赐紫。柳玭甚爱其才,租庸张睿,亦曾加敬,盛言其可大用。由是反初,号鲜于凤,修刺谒柳,柳鄙之不接。又谒张,张也拒之。于是失望,而为李铤江西判官,后为西班小将军,竟于黄州遇害。(出《北梦琐言》)
【译文】
僧鸾具有超人的才智,而行为却无拘无束,过去名叫乡衔,去嘉州拜见薛能,薛能认为他太颠狂,不能当举子去应试,随后他便出家当了和尚。他自己在一个百尺高的石佛像前为僧,不肯拜普通的和尚为师。后来他去了京城,当了文章供奉,并赐给他紫色官袍,相当于三品以上朝官的荣誉。柳玭很爱惜他的才能,租庸(官职名)张睿也曾备加地敬重他,盛赞他可以重用。于是他还俗,名号叫做鲜于凤。当他再次递了名帖去拜见柳玭时,柳玭不接待他。又去拜见张睿,张睿也拒绝了他。因而他很失望,去投奔江西李铤当了判官。后来当了朝中的小将军。最终在黄州遇害。


路德延
河中判官路德延,相国岩之侄,岳之子,时谓才俊。擢进士第,西平王朱友谦幕僚,放恣凌傲,主公容之。友谦背梁,乞于晋阳。并使初至,礼遇方谨,路公筵上,言语及之。友谦忧愤,因投德延于黄河,以纾祸也。先是纪纲之仆近判官入谒幕次,遂有请易舍之说。盖义兄弟同处,不欲闻郎官秽谈也。路子得非其人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河中节度使府的判官路德延,是宰相路岩的侄子,路岳的儿子,当时被称为才学出众的人,曾考中进士,后来做了西平王朱友谦的幕僚。此人放纵狂傲,主人都宽容了他。后来朱友谦背叛了梁朝,求助于并州。当并州节度使刚刚到来时,路德延在礼节上还较为谨慎,后来在宴席上,他的话便触及到并州节度使。朱友谦很忧愤,因而把路德延投进了黄河,以便解除祸患。先是让他的仆人到路德延的住处去拜见问候,接着就劝说他换一处居舍,去和他的结义兄弟住在一起,免得听那些郎官们噪杂的秽语脏话。路德延就是死在这个人手里。


萧希甫
萧希甫进士及第,有文才口辩,多机数。梁时不得意,弃母妻渡河,易姓名为皇甫校书。庄宗即位于魏州,征希甫知制诰。庄宗平汴、洛,希甫奉诏宣慰青、齐,方知其母死妻嫁,乃持报于魏州。时议者戏引李陵书云:〃老母终堂,生妻去室。〃后为谏议大夫。性褊忿,躁于进取,疏宰臣豆卢革、韦说,至于贬斥。又以毁誉宰相,责授岚州司马焉。(出《北梦琐言》)
【译文】
萧希甫考中过进士,很有文才和口才,也很有心机。在梁朝时很不得志,于是丢下母亲和妻子渡黄河而去,并改名换姓叫皇甫校书。后唐庄宗在魏州即位时,选用萧希甫任中书舍人。庄宗平定汴洛后,希甫奉命去安抚青齐之地,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死,妻子也改嫁,于是在魏州穿起了丧服。当时议论他的人引用李陵的话讽刺他说:〃老母终堂,生妻去室。〃后来做了谏议大夫。因他性情狭小急躁,急于高升,便上书陈述宰相豆卢革、韦说的过失。结果遭到斥责,又因为他犯了毁誉宰相的错误,被处罚而贬为岚州司马。





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
     余闻藏书家有宋刻盖缺七卷云,其三卷考之得十之七,已付之梓。其四卷仅十之二三。博洽君子其明以语我,庶几为全书云。隆庆改元秋七月朔日十山谈恺志。(本卷原缺,谈氏初印本有此卷,不知据何本补入。后印本将此卷抽去,另采他书补入十二条。故文未不注出处。并于卷首附增识语,以示区别。今将初印本附录于后,以资参考。)
刘祥 刘孝绰 许敬宗 盈川令 崔湜 杜审言 杜甫 陈通方 李贺 李群玉  冯涓 温庭筠 陈磻叟 薛能 高逢休 汲师
(以下俱原缺)
崔骈 西川人 河中幕客 崔昭符 温定


刘祥
刘祥,东莞莒人也。宋世,解褐为征西行参军。少好文学,性韵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渊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杀袁刘,安得免寒士。〃永明初,迁长沙谘议参军。撰《宋书》,讥斥禅代。王俭密以启闻,上衔而不问。兄整,官广州卒,祥就整妻求还资。撰连珠,多肆讥讪。事闻,上别遣敕祥曰:〃卿素无行检,朝野所悉,轻弃骨肉,侮蔑兄嫂,此是卿家行不足,乃无关他人。卿才识所知,盖何足论。位涉清途,于分非屈。何意轻肆口哕,诋目朝士,造席立言,必以贬裁为口实。冀卿年齿已大,能自感励,日望悛革。如此所闻,转更增甚,喧议朝廷,不避尊师,肆口极辞,彰暴物听。近见卿连珠,寄意悖慢,弥不可长。原卿性命,令卿万里思諐,若能改革,当令卿还。〃后至广州,终日纵酒,病卒。(未注出处,谈代引自《南齐书·刘祥传》)
东莞刘祥,恃才傲物,尝谓一驴曰:〃汝努力如汝辈,已为令仆矣。〃复作连珠讥讽朝廷,寻被诛。(出《谈薮》,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译文】
    刘祥,东莞莒人。南北朝宋代时,一开始就做了征西行参军。从小喜欢文学,性情固执粗野,说话刻薄而又任意妄为,从来不避讳身份的高低尊卑。有一次司徒褚渊上朝时用腰扇遮着日光走路,刘祥从他跟前过去,便说:〃你这样的举止,好像是害怕见人,用扇子遮挡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司徒褚渊道:〃读书人这样讲话可太放肆无礼了。〃刘祥说:〃不杀死袁刘,读书人怎么能够显贵?〃齐朝永明初期,转任长沙谘议参军。曾撰写《宋书》,书中对让出帝位的事加以讽刺贬斥。王俭把此事密告皇上,皇上虽怨恨在心但并未追问他。刘祥的哥哥刘整在广州当官,死于任上,刘祥便去找刘整的妻子付债。并写连珠体文章大加嘲弄诽谤。皇上听说此事后,才另下诏令对刘祥说:〃人向来不讲操行,朝野共知,随便的就遗弃骨肉,侮蔑自己的嫂子,这些都是你的不足之处,与他人并无关系。你的才华识见,本不值一提。位列请要的仕途,并没有委屈你的身分,诋毁朝臣,著书立说,都是把史实进行删减篡改后作为材料。你的年纪已不小了。希望你能以此受到感触而勉励自己,不断洗心革面。我所听到的关于你的这些事。越来越多,朝廷议论纷纷。你还竟然不避讳尊长老师,信口胡言,公开的损害人家的名誉给大家听。近来又看到你的连珠体文章,其中的意思违逆傲慢,更不能令人容忍。今原谅你给你一条性命,命令你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去思过。如果你能改悔,自然会叫你回来。〃后来他到了广州,终日纵酒,病死。
东莞人刘祥,依仗自己有才学而傲视一切,曾对一头驴说:〃你应该更加努力,就像你们所有的驴子那样,那才能去当尚书令或仆射。〃后来又作连珠体文章讥讽朝廷,不久便被处死。


刘孝绰
刘孝绰,彭城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每言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阿士孝绰小字也。与到洽友善,同侍东宫。孝绰自以才优于洽,每于宴坐,嗤鄙其文。洽衔之。孝绰为廷尉正,携妾入官府,其母犹停私宅。洽为御史中丞,劾奏之,坐免官。高祖为藉用诗,奉诏作者数十人,孝绰尤工。即日敕起为谘议,后迁黄门侍郎。坐受赇为饷者所讼,左迁。孝绰少有盛名,而仗气负才,多所凌忽。有不合意,极言诋訾。领军臧盾、太府卿沈僧果等,并被时遇,孝绰尤轻之。每于朝集会,同处公卿间,无所与语,反呼驺卒,访道涂间事,由此多忤。
梁刘孝绰轻薄到洽。洽本灌园者。洽谓孝绰曰。某宅东家有好地。拟买,被本主不肯,何计得之?〃孝绰曰:〃卿何不多辇其粪置其墉下以苦之?〃洽怨恨。孝绰竟被伤害。(出《嘉话录》,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译文】
    刘孝绰,彭城人,从小就很聪明,七岁便能写文章。他的舅舅中书侍郎王融十分赏识他,常说当今天下的文章,如果没有我,就要数阿士写的最好了,阿士是刘孝绰的小名。孝绰与到洽是好朋友,一起在东宫任职。孝绰自以为才学优于到洽,因而每次宴会坐在一起,都要讥笑到洽的文章,到洽很怨恨他。孝绰任廷尉正时,把小妾带进了官府,而把自己的母亲仍留在家里。到洽当时任御史中丞,于是向皇上揭发了他的罪过,他因此获罪被免职。后来梁高祖征集藉用诗,奉命参加的作者有数十人,孝绰是其中最优秀的,当时便下令起用他任谘议,后来又转任黄门侍郎。又因收受贿赂被授贿人告发而获罪,受到降职处分。孝绰少年时就很有名气,依仗有才学而十分任性,常常是盛气凌人。凡有不合自己心意的人或事,便极力诋毁人家。领军臧盾、太府卿沈僧果等,都是因赶上时机而得到官职的,孝绰尤其轻蔑他们,每次在朝中集合会面,虽然一起做官,但从不与他们说话。反而称他们为马夫,询问些道路上的事,因此对他畏惧。
梁朝的刘孝绰很瞧不起到洽,到洽原来是个浇园子的,有一次他问孝绰:〃我的房东有好地,我打算买下来,可是他不肯卖给我,你有什么妙计能让我得到这块好地?〃孝绰道:〃你何不多送些粪便堆在他的墙下让他吃些苦头呢?〃到洽十分怨恨他,结果后来孝绰受到他的报复。


许敬宗
许敬宗,新城人。武德初、太宗闻其名,召补学士。文德皇后丧,百官衰经。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众共指之,敬宗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司马。累迁给事中,兼修国史礼部尚书。嫁女于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有司所劾,左授郑州刺史。永徽间,复拜礼部尚书。帝将立昭仪、大臣切谏。敬宗阴揣帝私,好妄言曰:〃田舍子胜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何哉?〃帝意遂定。第舍华僭,至造连楼,使诸妓其上,纵酒奏乐自娱。及卒。博士袁思古议曰:〃敬宗位以才升,历居清级。然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落。闻诗学礼,事绝于趋庭。纳采问名,惟闻于黩货。请谥为'缪'。〃
唐许敬宗性轻,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识,若是曹、刘、沈、谢,暗中摸索著亦可识。〃(出《国史纂异》。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译文】
    许敬宗,新城人。武德年初,唐太宗听到了他的名气,便招他入朝补授为学士。文德皇后死去时,文武百官都穿丧服系丧带,率更令欧阳询穿戴上后,样子十分难看怪异,人们都指责他,敬宗看见后却大笑,被御史检举,降职为洪州司马。他历任给事中、兼编写国史之任和礼部尚书之职。他把女儿嫁给了蛮人酋长冯盎的儿子,接收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被有关部门告发,又降职为郑州刺吏。永徽年间,复任礼部尚书。皇帝想要立一个妃子为昭仪,大臣们都恳切地劝阻,许敬宗暗中揣摸到皇帝的心意,便胡说道:〃一个农夫要是剩余十斛麦子,还想换换原来的老婆呢,天子拥有一个国家,立一个后妃,有什么可说的?〃于是皇帝拿定了主意。许敬宗的住宅十分奢华,并且建造互相连通的楼房,让一些妓女来往于楼上,纵酒奏曲而自我享乐。到他死后,博士袁思古议论道:〃敬宗是以他的才能得到官位的,而且历居清贵枢要之职,但是他竟把自己的长子丢弃在荒凉的边疆,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蛮人的部落,他们本该学习些诗文和礼节,可是他却没有尽到父教的责任。对于女儿的婚姻大事,只是听人家用多少钱财来交换。请给他追加谥号为'缪'字吧。〃
唐朝人许敬宗性情十分轻薄狂傲,见到的人,多是说忘记是谁了,或者说自己耳朵不好使,常常说:〃你是很难记住的,如果你是曹植、刘桢、沈约、谢眺,即使在暗中摸索也可以认出来。〃


盈川令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以神童举。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尝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