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告别虚伪的形式-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长篇小说奖,恐怕也与批评家的失职和求真精神的丢弃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在九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中小圈子批评、“哥们儿姐们儿义气”的人情批评也严重腐蚀着批评的求真精神。这一点在对新生代作家的评论中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陈染、林白,还是韩东、朱文,也无论是卫慧、棉棉,还是韩寒、周洁茹……这些作家几乎都是在“叫好”声中走上文坛的,批评家们除了赞许之外似乎已经忘了还应做什么了,就更不用说去对他们的局限与不足做认真剖析了。这方面,王鸿生对张生的批评算是例外,他的一针见血的文字确实是求真批评精神的体现。 ① 除此之外,在九十年代“一哄而上”的跟风批评也是批评家求真精神丢失的一个标志。九十年代是一个文学和批评的热点层出不穷的年代,有些批评家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批评对象选择的主体性,而是以对热点的追踪作为自己批评的使命,这就使得批评远离个人,而具有了某种“集体”意味。所谓“《废都》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废都》面世后短短的一两年内就有十四本之多的批评著作,这些评论大多从趣味出发,几乎鲜有深入严肃的文本分析,即使有也被出版者篡改得面目全非。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批评家的求真精神,而是批评家被文化时尚改造的悲剧。二是审美的精神。审美精神是批评家艺术修养和艺术眼光的载体,一个批评家审美精神的缺乏与否是影响其批评境界的关键所在。从审美精神出发,批评家对待批评对象首先应具有一种艺术的态度,要尊重艺术的独立性和自足性。其次,在批评标准的确立上,批评家应坚持美学原则和艺术原则,应确立以美为中心、以艺术为中心的批评意识。事实上,只有统一在美学标准名下,文学批评才会克服相对主义,才会找到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可信的艺术判断的内在依据。也只有这样,不同的作家与不同的批评家之间、不同的作家与不同的作家之间、不同的批评家与不同的批评家之间、不同的文学观点与不同的文学流派之间才会产生真正的“对话”。从整体意义上看,我们应承认,在九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中,批评家对新的美学形态与美学精神的发现与呵护是不遗余力的,从艺术和美学角度去评判不同类型文本的努力也是卓有成效的。这表明批评家的艺术感受力、艺术判断力、艺术直觉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批评本身的创造性也因此得到了强化。比如,对新生代作家审美独创性的阐释、对身体写作和欲望写作艺术意义的界定、对新历史小说以及新写实小说审美新质的勘探、对新散文和新诗歌美学精神的诠析等等都从不同的侧面见证了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审美精神。进一步说,这种审美精神还直接外化为九十年代批评文体的新探索,前面我们提到的九十年代的散文、随笔体批评就可以说是批评家在文体意识上美学精神觉醒的标志,批评家把批评文体改造成“美文”的努力其实也正是他们非凡的艺术修养和出众的审美能力的体现。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看到九十年代文学批评在审美精神上游移和骑墙的一面。上文,我说过九十年代文学批评对主旋律作品的“沉默”与“失语”是缺乏求真精神的表现,而从审美精神的角度来考察,那又何尝不是审美精神迷失的体现呢?批评的“无声”客观上就是对这些作品审美局限性视而不见,就是纵容这些不能代表时代审美水平的作品走红,就是默认它们对那些高水准审美作品的遮蔽。而九十年代文学批评在高行健和《上海宝贝》问题上的“沉默”,在我看来也是屈从于政治意识形态而致使审美精神萎缩的一个例证。对于《上海宝贝》和高行键的《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作品,批评完全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做出独立的判断,而不应把对一个作家和一个作品的评判权力拱手交给文学之外的某种力量,并听之任之。    
    三是批判的精神。文学批评的批判精神是指批评主体应与批评客体保持一种超越性的关系,批评应有能力对客体做出独立的价值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不应该是一种依附或仰视的关系,而应持一种平视甚或俯视的关系。也就是说,批评家应有超越于批评对象的识见与眼光,应敢于提出问题,应有对不良的文学现象做出诊断与批判的勇气,既不为贤者讳,也不屈从于外在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批评家独立健全的批评人格和批评良知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说,在九十年代的批评实践中,批判精神的匮乏是较为普遍的。一大批水平线下的“主流”文学作品的流行甚或“经典化”,一大批三流或末流作家携带着业余水平的文本在文坛上的风生水起,以及诸多不良文学现象的大量蔓延,都可以说是这种批判精神匮乏的佐证。虽然,我们也一直能听到各种批判的声音,比如对茅盾文学奖等权威文学评奖的质疑、对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批判、对先锋文学的反思、对中国作家人格与精神困境的解剖、对二十世纪文学经典的重评等都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批评家的批判精神。然而这并不能掩盖整体文学批评力量日益“疲软”的事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九十年代的许多文学批判还有“变味”甚至“媚俗”之嫌。比如,王朔对鲁迅、金庸、老舍的批判,吴炫等人的《十作家批判书》,葛红兵的《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等虽然也不乏批判精神的火花,但总体上难免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印象或商业炒作的气息。这无疑是与文学批评真正的批判精神相距甚远的。因为,说到底,批判精神本质上是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它是建筑在清明的理性、扎实的研究、严谨的逻辑和周密的论证基础上的,不是靠故意的“逆向思维”,或不负责任的故作惊人之论就可以达到的。四是实证的精神。对于文学批评来说,“实证”无疑应是一种基本的学术要求。从批评的发生学来说,批评总是针对具体批评对象的批评,它理应与具体的批评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否则,批评的合法性根基就会发生动摇。而如果上升到精神的高度,“实证”实际上是对批评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品格的维护,它集中体现为对“一切从文本出发,一切从对象出发”的批评理念与批评立场的坚守。而崇尚有感而发、言之有据,反对信口开河、空发议论,则是实证精神的必然要求。在九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中,虽然那些坚持并彰显“实证”品格的批评家们仍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批评工作,但是从普遍的意义上说,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实证精神的缺乏正是这个时代文学批评的一个致命的问题。这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得到证明:一是在批评实践中不认真研读作品甚至根本不读作品即发表评论的现象非常普遍。批评家阅读量之低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一方面作家、作品数量在猛涨,一方面却是批评家阅读量在锐减,这之间的反差与矛盾确实发人深思。有的批评文章,好从宏观入手,大处着眼,进行文学“形势”的概括或预测;有的批评家只了解一下文本的故事梗概就可信笔写出几千字乃至万把字的评论;有的批评家没有对当前文坛的基本阅读积累,而只是追踪“时尚性”文本,导致批评文字常常随波逐流并丧失了个人起码的审美判断和审美原则。二是在批评实践中从理论到理论、“以玄说玄”、“以空对空”的现象比较突出。文学批评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新的批评方法的不断引进,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事实上,任何无视或否认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对九十年代文学批评巨大推动作用的论点都是不公正的,也是令人难以信服的。我们看到,在九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一大批新的文学理论、新的批评话语不仅丰富和扩大了文学批评的语汇,呈现了文学批评新的可能性,而且在与批评对象的契合上也更自然、更有说服力了。比如陈晓明等以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先锋小说的研究、王一川等以叙述学理论对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就是这方面颇为成功的例子。但是相反的情况也同样突出。在九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中,盲目追逐西方的文学理论,进行语言游戏和名词术语轰炸的批评文字也随处可见。什么后殖民、什么第三世界话语、什么全球化与现代性,等等,不仅离文学实际很遥远,而且理论本身也常常是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在九十年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是批评家从文学实践中总结和发现了新的理论,而常常是拿着先验的理论的帽子去套文本,甚至找文本。事情仿佛颠倒了过来,我们的批评家对一大批文本熟视无睹,却拿着理论“等米下锅”。这也使得有些批评文章虽然在评论某一个文本,但它的那些先验的理论话语不但不能有效地阐释文本,反而使文本变得更不好理解了。这正如有人嘲讽的,不读批评还好,一读反而更糊涂了。在我看来,一个批评家可能需有多方面的能力,但对文本的感悟力、判断力、阐释力永远应是第一位的。然而,理论的狂热似乎恰恰导致的就是批评的真正“失语”,亦即批评家文学感受力、文学阐释力的衰退。在这里,我们遭遇了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是新的文学批评话语、新的名词术语的铺天盖地、花样翻新;一方面是真正“有效”的批评语言的极度匮乏。比如,对于文学语言的评论我们几乎就只能用“失语”二字形容,所谓“流畅”、“清新”、“优美”、“生动”……我们对文学语言的这些评说,“放之四海而皆准”,几乎可以用来评论所有的文本,事实上等于什么也没说。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对文学作品语言在修辞、风格、结构、内涵等等方面的务实、具体、实证的研究,而不是抽象的大而化之的夸夸其谈。    
    当然,关于批评精神还有许多有价值的命题值得认真探讨,本文所分析的四个方面尚不足以揭示其全部的复杂性。但我希望这是一个开始,我们可以在对批评精神的反思中去寻找一个共同的“批评标准”,并逐步接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那个被遮蔽着和掩盖着的“真相”。    
    (发表于《山东文学》2003年6期)


第二章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路向(1)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在单纯的文学现象背后其实都无一例外地隐藏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各方面的解释。中国新时期文学自然也不违背这一规律,现在看来,它正是在一种既变幻又停滞、既封闭又开放、既纯粹又复杂的“合力”文化语境中诞生的特殊文学现象。而今天,当我们试图对新时期文学进行文学史判断和价值定位时,对它存身其中的“文化语境”的梳理和挖掘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紧迫课题。    
    考察新时期文学与中国近二十年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同时又更需要有分析的眼光。因为,历史不是一条直线,它不单纯体现为时间关系,其背后还有更复杂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关系。因此,我们对文化语境的剖析必然的也必须在时间层面和结构层面同时展开。从时间层面上看,中国新时期文化语境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语境的变化必然地刺激着中国新时斯文学的阶段性转型。从结构层面上说,处于新时期文化语境结构核心的仍然是政治话语,其与经济、思想、文化虽然维系着一种互动的张力关系,但决定整个文化语境的形态与性质的仍然是政治。而正是基于对新时期文化语境的此种认识,我们在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时发现新时期文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从一元到多元、从中心到边缘、从浮躁到放松的动态发展过程。本文的任务就是尝试性地揭示这个过程与文化语境的辩证关系。    
    一 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    
    文学“本体”确立的艰难 粉碎“四人帮”,对中国社会来说当然是一次历史性的巨大转折。但这种转折首先仍然表现在社会结构的表层形态中,而从精神意识和心理思维层次来说,“转折”的到来显然要艰难得多。具体到广大知识分子和作家来说,那种主体解放的热情可以说完全是自发的、感性的,而不是自觉的、理性的。站在世纪末的今天来回首新时期之初的文学写作,我们会发现思想的惯性、思维的惯性、语言的惯性共同铸造了一种“时代共名”,其具体标志就是与政治惯性的高度汇合、过去语言惯性的自然延伸、个人声音被集体言说惯性的淹没、现实主义大潮的惯性式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与文学主体性的不平衡状态以及经济领域的“洋跃进”与文学领域的“洋跃进”的契合,等等。    
    新时期之初,中国社会的共同的热情就是欢呼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是一个激情的时代,一方面是控诉罪恶,一方面是欢庆新生,个人的声音已经彻底融入了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声道,全中国此时实际上也就剩下了一种声音。整个民族虽然告别了一个“旧时代”,但事实证明这种告别是很难的。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仍在过去那个时代的“惯性”轨道上向前滑行。即使到了一九七八年秋天,邓小平已经官复原职十四个月,他还没有能够遏制我们庞大国家的历史惯性。这时候,掌握着中国方向的仍然是“英明领袖”华国锋,大政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改观,阶级斗争仍然是“纲”,“两个凡是”虽然受到巨大挑战,但仍然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思潮。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的中心任务不是恢复和发展经济而是猛批“四人帮”,继续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正如一本书中所写到的:“按照华国锋对七亿农民的要求———或者应该说是对十亿中国人的要求,在即将到来的一九七七年,他们并不是要考虑恢复已经被‘革命’搞得百孔千疮的经济,甚至没有必要顾及填饱肚子问题,而是要将精力集中于一场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政治大革命’。他借用毛泽东对付日本人和蒋介石的一句名言,说这是‘大打一场人民战争’。” ① 虽然,批判对象变了,但批判的方式、批判的思维甚至话语方式都跟“四人帮”时代毫无二致。文学此时沉浸在被解放的狂热中,它与激情的政治时代保持了高度的合拍,以“伤痕文学”响应着时代揭批“四人帮”的主潮。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伤痕文学”诞生的必然性,也完全能够宽容“伤痕文学”的艺术缺陷,因为作家的话语冲动和情绪冲动本质上并不是为“文学”而发,他们只是为了在时代的洪流中汇入自己的声音。他们无暇顾及艺术问题,实际上他们此时也还没有能力顾及艺术问题。“四人帮”长期剥夺了他们写作的权利,他们需要一个艺术的恢复时间,但他们又不愿意再次被时代遗忘,于是他们只能迫不及待地操持着过去时代的“语言”,以过去时代的“思维方式”对过去时代进行着激烈的批判,这既是一种文学惯性使然,又是作家们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正是出于这种惯性的力量,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在新时期的“重新登陆”。不管我们现在怎样评价“伤痕文学”,我觉得至少在现实主义问题上其价值文学史无法回避:这就是现实主义在中国虽然是一统天下的主潮,但在许多时期特别是“文革”中实际上已异化成了“瞒和骗”的怪胎,正是“伤痕文学”用它的“血和泪”唤回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本性,重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传统,并据此标示了与那个“旧时代”的真正的文学决裂。    
    “伤痕文学”之后的“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也是惯性写作的继续,但其中也已经孕育了自觉写作的某些因素。除了上文提到的“全民族大批判”之外,当时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惯性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两个凡是”的提出与新的“个人崇拜”推行。它使新时代与旧时代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暧昧不清。胡耀邦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后开始了理论上的“文章救国”运动。思想解放、“反左”的呼声开始高涨。全民族开始从激情政治时代转向理性反思时代。朦胧诗及“反思文学”可以说就是这种语境的直接产物。本质上,朦胧诗就是“反思文学”的先声,它传达出的“我不相信”的怀疑精神,与政治领域胡耀邦等人对于“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的斗争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但我们之所以说“反思文学”仍然是一种惯性写作是基于如下理由:其一,“反思文学”与政治思潮仍保持着高度同步性,它在文学领域完成的是和意识形态领域共同的政治主题。如果说“反思文学”已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历史惯性的话,那么,对它来说现实的惯性仍然未能摆脱;其二,“反思文学”仍然没有进行必要的语言更迭。从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来看,“反思文学”仍然在用过去时代的“武器”进行着对过去时代的批判和反思,因此,这也决定了其意识形态特征的无法避免。从这里可以看出,语言更换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更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是“权力”问题;其三,“反思文学”较“伤痕文学”而言,显示了文学由激情状态向理性状态的升华。理性精神和思想的深度的获得无疑提高了新时期文学的品格,但必须指出,就“反思文学”而言,文学的本体地位和艺术的中心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或确立。而对“改革文学”而言,其作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心的呼应既表现了对于巨大时代惯性的认同,同时也表现出了某种“自觉”写作因素的萌芽。这表现在,新时期文学从“改革文学”开始已经完成了对于“沉重历史”的摆脱,而尝试着建立文学与当下现实的关系。从历史的控诉到现实的书写,文学“为什么”的性质和模式虽然未有改变,但文学面对一个正在发生的、未知的世界时必然需要作家更多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事实上,“改革文学”对于改革者形象的塑造,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文化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