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响聊聊职场-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那不是一般人干的活。
下页
10。扫大街也要扫出尊严(3)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了一整年,他常常睡着了突然惊醒,梦见被老板开除了。梦里被开除了半年,有天半夜惊醒后他再没睡着,坐在床边上想了一宿,他告诉自己,不能再怕被开除,因为所有的资源在自己手上,全公司没有任何一个人比自己更懂这个节目,没有任何一个人比自己更努力,所以不用怕,公司把自己开除是公司的损失,公司没这么傻。从那以后,他才没再被吓醒过。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他做满一年,那档节目也在那一年成为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娱乐资讯节目。
有一天,刘同拿着自己的三本书,全部签上了名,去老板的办公室说,老板这是我出的书,送给你。老板觉得他好有才华,之后讲了好多青年才俊之类的漂亮话,还说他和公司都很有眼光,没看错人什么的。
刘同接着话说,老板你还记得吗?我来这个公司第一天,你说我是来骗公司钱的,我用一年的时间,告诉你我不是,而且在这一年里,节目很多的麻烦你都没听过,都是我在扛,我非常辛苦、非常努力。老板说就欣赏你这样的员工,你没有让领导失望。
刘同接下来的话更拽,跟电视剧里的对白似的:对不起,我对你和你的公司其实早就失望了,也许你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我想跟你说,任何一个北漂的人,如果不是家里或自己有困难,谁愿意出来打拼,谁愿意看人脸色行事?你一直在侮辱我和我同事的尊严,你骂我们脑袋里都是屎,你骂我们从小没有爹娘教,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别人这么对你的儿女讲话,你会怎么想?所以我想告诉你,这家公司一定走不长,谢谢你这一年给我的机会,我祝你未来越来越好。说完,他走了。
在职场的书籍中,这种行为可能是不被提倡的,意气用事都会被指为不理智、不成熟的职场行为,这个故事也很容易让人涌起意气用事的冲动性热血。但仔细分析刘同的行为,其实意气用事是最后一刻,在老板私人的办公室里,冒出了一个20出头小伙子的傻气。虽然不知道这家公司现在怎样了,但老板离了他,公司照样转。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那一年中,他扎扎实实地工作,也正是那一年,刘同才真正意义上地成了一个电视人。
刘同自己也说,当时那是极大的摧残和特别黑暗的记忆,但过了几年之后他突然发现,如果没有那段经历,他怎么可能有今天。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总会有一些人激怒你,会有些人令你讨厌,但当你实现你梦想的时候,反而突然会觉得,那些人的存在其实还蛮好的。
我倒更喜欢那句话,“谢谢你这一年给我的机会”。
下页
11。聊天聊出的好节目(1)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苦了一年,就这样潇洒地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下个月的薪酬。去哪儿呢?
回光线。
其实半年以前光线就一直在挖刘同,挖他回去,可他总觉得自己还没干出什么成绩,回去丢人。因为他是从光线出去的,这再要回去,得想清楚,他就是奔着不再离开的念头去的。
那个节目做了半年后,他在圈内颇有知名度了,光线的人就跟他说,你在外面做,还不如回来算了,回来做《娱乐现场》的主编,这话跟他说了半年。
我说你这基本上是骑驴找马了,知道下面有退路,才敢跟人家老板那么横。他说是的,他确实挺没那个种的,他不做“老子豁出去了”那种事儿。在我看来,这不是没种,不是,敢叫板一定是因为自己清楚最差的结果可以承受,这是聪明。
回光线接手的节目是一个访谈节目,一个快要停掉了的节目,那个节目“裸奔”了好久,这是行话,就是说这个节目没有赞助商,没有企业冠名。
做电视的很现实,要么赚钱,要么节目就死,当时国内的访谈节目遍地都是,这个节目没有赞助商,每次都还要请艺人来。节目要被拿下了,怎么办?想辙呗,当时主持人谢楠和柳岩都是20出头,这个年纪做不了访谈,太年轻,有点分量的嘉宾来了,说的生活她们完全没经历。他们就想,有没有可能放八个人,“围攻”嘉宾,不管谁接不下去了,总有一个人接得上,八个脑子对一个,于是就有了记者团,就诞生了《明星记者会》。
用这样的方式,效果真的蛮好。有人问了个特别傻的问题,把嘉宾问得生气了,开玩笑说你给我出去,那个人就真的出去了。嘉宾就蒙了,问他怎么真出去了,记者团的其他人就帮腔,你不是生气了嘛,就让他走呗,咱们接着聊,你要想把他叫回来,我们就叫他回来。特真实。
这样既解决了节目没有更多的钱,去请大牌主持人的问题;又真的可以解决现场的尴尬,让气氛变得活跃;而且,培养了很多日后在光线独当一面的主持人和记者。
下页
12。聊天聊出的好节目(2)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刘同觉得,这对他而言也很重要,因为光线慢慢地成了一个娱乐中心,每天都会有明星到访,他每天听一个人讲故事,现在的人都没时间跟家人朋友聊天,但是居然有人会跟访谈节目上的这些人聊两三个小时。听一个人聊两三个小时,就了解了他很多事,一年就是1000多个小时,了解了三四百个人。而基本上,到访的明星都是一线二线的,这意味着,一个电视人,在这一行发展下去的话,在这儿做一年,到任何公开场合碰到的都是熟人,都知道每个人最深的故事,人家看到你也会觉得很亲切,工作上的合作也更有化学反应。
娱乐圈里有的人每天混夜场,为什么?跟人认识,喝几十杯酒,能说上几句话,大多还都不说真话。但是在这个节目,三小时后,不用喝酒,大家就变得特熟,他哭给你看,你哭给他看,心能走得特别近。
我就问刘同,你一个做幕后的,为什么一开始老是出现在幕前?讲话还特别那个?他说这要感谢他们家有些艺人常常放他的鸽子,明明今天是谁来做,临录像前突然有事来不了了,他就自己化个大浓妆顶上去,听到其他人问得不爽了,就站起来说这个问题问得不对,应该这样问。
因为做幕后的人,更了解整个提纲,反而更能控场。只要长得不是极度难看,就算丑也丑得非常有特点的,都可以上电视。就这样,四五年了,节目从叫《明星记者会》到现在叫《最佳现场》,刘同基本上都会在,问好多问题,听好多故事。
像他现在常写明星专栏,都不用再重新采访,随时从自己的资料库里调。这人曾经大哭是为什么,曾经讲过哪些话,都种在他脑子里了。这个节目,不仅让他们公司的主持人越来越好,也让他自己受益匪浅。所以,现在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现场,在那儿不问问题,听别人讲他都觉得能学到好多东西。
做这个节目,自然会认识很多艺人,每天都有艺人来上节目,自然也会认识很多经纪人、宣传、助理。他都是自己约节目需要的人,约了两三年,他基本上把娱乐圈里的人都约遍了。后来正赶上他们艺术关系部的总监生小孩,老板只能找个人填空,就让《最佳现场》把这部分工作一起负责了。广告部的人很喜欢带他出去谈合同,为什么啊?因为他最了解娱乐圈动向啊,比如人家要请A明星,就问他A明星最近干了些什么,哦他昨儿刚打了人,那不好,就改B明星吧。慢慢地,客户就很信任他。
良性循环来了,客户信任,经纪人就很信任,经纪人信任,艺人就很能讲,节目会好看,宣传就很希望艺人来上这个节目。那时候,节目在北京的地面频道播出,在北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排第一,北京能看到的所有的节目里排第一,刘同和团队伙伴的电视信心也芝麻开花。
在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也不是坏事儿,没危机就不会逼着自己想对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好了对策,找准了方向,踏出第一步,即便目标是一百步,踏踏实实走下去,总会到达那一步。
只要出发,就会到达。
下页
13。不撞头,不知道前面是墙(1)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28岁之前的刘同,职场动荡,在一档节目做两年多,已经是那时候的他做得最长的一段时间了。那时候他就是那么的飘忽,飘忽得有些不靠谱。
有一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只是这样,就跟老板说不做节目了,要去做广告。因为他觉得自己跟广告接触很多,就想做广告才能给公司创造直接收益。他也如愿以偿了,被老板调去做广告的副总。
可他毕竟从来没做过,人家其他做广告的,一个业务员可能都已经是老手了,他没有业务能力去管那些总监,只能自己也去跑销售。打电话时,还装:“你好,我是光线传媒的销售。”好不容易约个客户跟人家见面,经常是他一个人口若悬河地跟人家聊。
他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他给一个客户发短信约谈,人家答应了,他觉得好开心。第二天再给人家打电话,打一个对方没接,他想可能人家很忙;过一小时之后再打,心想一小时过去了,对方也应该接了吧;还是不接,他想这人太没礼貌了。后来再打第三个,被挂掉了。那就等你回电话,一天,两天,三天都没回。刘同就会想,太不尊重人了,大家都是人,为什么不尊重我?
当时他的思维就是,社会上人和人是平等的,你知道我找你,你不回我电话,就没把我当人看。又过了一个星期,他知道再不联系的话,这个单就没了。最后鼓起勇气再打一次,豁出去了。
响了一声,对方就接了,说对不起今儿没时间,明天下午能不能见一面仔细谈。他当时就傻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些广告人是这样的,可能忙到几天不能接电话,可能有更重要的人得面对,忘记了说好的时间也不会内疚,但是他们认准的机会也不会放过。
经此一役,他明白了,做广告要学会没心没肺一点儿,像他那样的文艺小青年,特敏感,一天到晚自己跟自己还演戏呢,演得天翻地覆,别人谁在乎?广告的尴尬,让他心中的文艺小青年旁边,多站了个普通小青年,以至于后来他也就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问题,而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了。
当然,他终究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广告人。尴尬了将近半年,他想真不应该转行,要不就认输吧,就又跟老板说还是做回节目吧。老板依然爽快地答应,还跟他说,其实当时安排他转岗时,就知道不会有很好的结果,但是参与一下广告业务,或许对做节目有帮助。
这个老板我没问是谁,但他说得太对了。在媒体行业,不懂销售的业务人,不知柴米贵,天马行空后以为做节目是艺术,其实做出来的产品没价值;不懂业务的销售者,一天到晚把自己看低,只会哈着客户,忽视节目的品牌价值,只懂吆喝贱卖,早晚被其他销售精英淘汰。
以前刘同以为,所有客户都要回扣,所有客户都去夜总会,觉得广告行业特别“脏”,但是那半年实践得出的感悟,让他相信其他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只要找到共同目标的客户,节目的发展和产品品牌的目的一致,就可以真正共赢,他相信可以找到专业、职业的客户,一定可以。
下页
14。不撞头,不知道前面是墙(2)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所以,他开始跟客户沟通,研究客户的长远需求,在客户面前保证节目的品质不被侵犯,合作后又在乎客户的权利,即便常常跟客户拍桌子、吵架,到最后都能成为朋友,因为大家都有成就感了。
对业务是这样,对人也是这样。所有道理的认识,都需要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往往伴随着阵痛,有些事,刘同现在想起来,都很内疚。
现在他是名制作人,柳岩、谢楠是名主持人;但好多年前,他还是年轻主编,两位花旦还是电视新人。
有一次《明星记者会》的主持人迟到了,可节目快开场了,他就让刚出道的谢楠去化妆,立即熟悉主持人台本,让她来主持那期节目,做代班主持人。谢楠那时候小,特别开心,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了,特别用心地准备好了。临开场前一分钟,主持人到了,他就跟谢楠说,你不用主持了,还是让主持人上,开场前一分钟把人家换掉了。
还有多年前的柳岩,主持日播节目,365天都在录节目,有一天小姑娘想请几天假,说是去医院处理个小毛病。刘同把脸一黑就问人家,为什么请假?你觉得这个节目对你来说不重要是吗?如果你觉得不重要,你可以走;如果你觉得你的离开,会对节目造成伤害,就不要走,结果柳岩就真的没有走。后来才知道,那次请假正是柳岩发现了胸部的肿瘤,要去开刀,跟一个男性同事只能这样开口。
听了这段,我都很不忿,我问他,当时你就觉得新人好欺负是吗?
他说几年后他慢慢成熟了,再回想起来真的很内疚,只是他当时真的想得很简单,什么事儿能比节目更重要啊,因为他觉得他自己就是两三年天天连轴转。大哥,你是男人啊!电视圈的女人不容易啊!要是只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忽略了电视里的人情味儿,这电视还不如不做,做出来的节目也是冰冷的。
在职场上,每个人都想别人好好对自己,都想工作越来越好,都想加薪、升职;每个人都怕别人对自己不好,都怕工作处处碰壁。道理很简单,其实就十个字: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你。要是人人都做职场上的好人,何惧被小人算计呢?

15。尊重生活的电视人会被生活尊重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我在《职来职往》里,面对一个求职电视编导成功的女孩,曾经说过一句话:加油!希望你做一个有良心的电视人。
其实,电视就是生活,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和生活密不可分。很多人洗澡的时候都喜欢哼歌,走路的时候也喜欢哼歌,但永远记不住歌词,于是出现了《我爱记歌词》。
女生宿舍里,一个同学谈恋爱了,室友就会问,他是干什么的?多大了?挣多少钱?开什么车?家里干吗的?就这么五个问题,于是出现了《非诚勿扰》。
《最佳现场》有一个环节,“我要的信福”,因为现在的很多人可能十来年都没写过家书了,有事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说明白了。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时间去听父母唠叨了,没时间去跟父母聊工作了。但父母真的很想跟我们讲一些话,只是不知道怎么讲起。
我的好搭档李艾,有一次上这个节目。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因病过世了,爸爸最后一次去北京治病,回广州的时候带了一个布老虎,要给李艾做礼物,小李艾特别开心。但那天她家里来了一个小表弟,小表弟才几个月大,爸爸直接把礼物给了表弟。后来爸爸就离开了,那成了爸爸最后一次给她买礼物,这件事成了李艾永远的负担。为什么爸爸最后的礼物,给了表弟,没有给自己?布老虎还被表弟到处扔,最后是李艾默默地把这个礼物收藏了起来,不管搬家去哪儿都带着,但她一直不能理解爸爸。
节目组带着这个故事找到李艾的妈妈,李艾的妈妈写了一封特别特别长的信给李艾:其实那时你爸已经感觉到,那有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的远行,于是给你带了一个布老虎,谁知道那天家里有小孩儿,你知道你爸的脸面很薄,不能只给你不给人家孩子,其实那个礼物就是专门给你买的,我们没有想到,这个居然成为你那么多年的负担,李艾,你要相信,你爸爸是很爱你的。
一封信,打开了李艾十几年的心结,她在现场一直哭一直哭,抑制不住。看这段的我,也控制不住,想到自己长那么大,是不是也有很多跟父母的心里疙瘩,为什么不大胆地去和他们聊聊,等到没有这个机会了,可能会把对父母的误解永远地误解下去。
刘同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嘉宾,刘之冰,是个演员,饰演了很多次军人,他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去过我们国家最东边的一个哨所,去慰问那里的战士。有个站夜班岗的士兵,看到他出去就说“首长好”。他出去的时候外面没下雪,过了两小时回来后,发现那个士兵的身上已经有了厚厚的雪,还在那儿一动不动,看到他回来了,依旧张开嘴说“首长好”。刘之冰特别感动,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放在战士的手上,说给你,冷了你就吃一口。战士不接,死都不接,说我在站岗我不能接。刘之冰没办法,就给他打开,直接给塞到战士嘴里,转身就走了。走了几步,战士的巧克力还在嘴里,声音还带着哽咽特大声地喊:“谢谢首长!”
我们现在越来越少有机会,能听到这样的故事了。电视里大部分时间,讲的是男女的爱情、商业的欺诈、明星的八卦,而感动有千百种,总有一种能直接钻到人的心里,让我们久久不能忘却。就算事情过去很多年,当我们因为工作和生活,心里有抱怨的时候,想到这些故事,我们心里也会莫名地产生一种力量,然后笑对烦恼,迎接生活给我们的每一次挑战。
刘同跟我一样,认为电视人应该努力让自己有良心。做不到太多,总得从自己做起。他来上《职来职往》,跟他面对自己制作的节目一样,都要提前向编导要到求职者资料,要知道自己在第二天录影时该说些什么。他自己记得录每一个节目时讲的每一句话,他觉得,这样才配得上站在摄像机的对面。
《响聊聊职场》京东商城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本站提供的书籍版权属于作者。书籍情节内容;书评属其个人行为;与网站无关。
    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您购买正版图书!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