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香满园巧种田-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玉岫也只是听了,并不多说话。含翠虽然有些小心思,可却是是个心思细腻的,要是调教好了,将来也是个得力的。只是,最近她的心思越来越活络了,还是要找个机会敲打敲打才行。

    倒是含朱这丫头,实在是个朴实的,这会子怕是又给她做嫁衣去了。也难为她这般的尽心尽力了。

    林玉岫一贯以来就不会做针线,就算是到了后世之后,跟着学了不少的时间,可也就是能应付简单的衣裳制作,要制作嫁衣这样高端定制的好东西可没自信。

    倒是她身边几个丫头里头,含朱的针线活最好,而且也知道林玉岫自己没法子做出一件嫁衣来,索性就找了一匹宫里赏的大红锦缎裁剪好了让林玉岫先缝制了几针之后,就自己拿去做了。

    且不要说含朱的手艺好不好,单单是她的这份心思,就是比人比不上的。

    “这些日子,屋里的事你多操心,含朱忙着,你就别让她费心了。还有,这小笼包子要趁热吃才好,你着人给含朱送过去。”瞥了一眼还搁在桌子上的小笼包,林玉岫又开口多说了一句。

    含翠脸色稍微有些僵硬,可随后就笑着应了,当下就让小丫鬟流烟端了小笼包子去找含朱。

    “其实含朱也不用这么辛苦,礼部难道还能不准备姑娘的嫁衣不成?咱们自己做的,哪里能有礼部准备的好,听外面的人说,为了太子大婚,礼部安排了一百多绣娘赶制呢。”含翠一面将已经空了的炕桌端下去,一面微微笑道,她似乎也就是无疑这一说一句,可林玉岫听在耳中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林玉岫盯着含翠看了再看,觉得含翠这话很不中听,实际上她也想自己做一件嫁衣,毕竟是女孩子,若是能穿着自己做的衣裳出嫁,被人关注的时候,也是一种难得的炫耀。

    但是,她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觉得手艺不成还是别惹人笑话,所以才不曾冻到。

    倒是含朱的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主动的提出要做嫁衣。对于含朱的手艺,她可是清楚的很,就她那样的本事,只要做出来不会比礼部的差。

    虽然她是太子妃,礼部会尽心尽力的准备,可礼部的东西,只是追求华丽,肯定少了心思在里头,难免会呆板一些。

    含翠这丫头的小心思也太明显了,这样下去可不成。才想着要敲打敲打她呢,这就送上门来了。

    她这段时间观察着,这几个新来的丫鬟倒不像是之前的几个,竟是存了互相争宠的心,若只是争宠也就罢了,万一将来被人利用可了不得。

    “以后,你们几个都要跟着我去宫中的,到时候,我们主仆也要彼此依靠才成。我可不希望我身边的人互相倾轧,不能团结,要不然,我倒是不敢带着去了。”林玉岫半晌忽然开口,这话说的很是柔和,可是听在含翠的耳中,算得上是字字诛心了。

    含翠听了林玉岫这话,脸上红了起来,她确实是有些对含朱不满意,没想到姑娘已经发现了,还如此对她说了出来。姑娘这话可算是很清楚了,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人互相不对付。

    含翠只是一时之间油脂蒙了心,并不是真的就糊涂到不可救药了,当下就开始自我反省起来。

    确实是她的不是,竟然看着含朱得宠,就存了争宠的心思,其实姑娘对身边的人那个不好呢?自己只要是尽心尽力,将来总有自己的好,又何必与含朱争一时之气?

    姑娘将来做了太子妃,身边多的是出头的机会,总有自己的出头之日呢,若是惹得姑娘不痛快反而不好。

    “姑娘说的是,是我见识浅薄了,以后我会跟含朱好好相处,尽量帮着含朱。”含翠忙就态度诚恳的说道。

    林玉岫原也就是随意这么敲打一句半句的,见含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且态度十分的好,并且隐含的承认了含朱大丫头的地位,自是不会深究,当下笑着说起了别的话。

    含翠也算是送了一口气,姑娘这是没往心里去呢,这就好了。

    “姑娘,赵公子将给姑娘准备的嫁妆送过来了,姑娘可要看看?”忽而,一个小丫鬟进来问道。

    赵家的嫁妆,林玉岫心里一沉。

    虽然已经应下,可是到底林玉岫还是觉得不太自在,不管怎么说,赵家与她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这份情谊虽则真实,可若是传开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说些闲话中伤自己。

    以前的时候,她倒是无所谓,可是最近却觉得,还是要注意名声才行,毕竟,现在盯着她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呢,只要一个不小心,说不得就被人盯上了,说不一定还会为以后的生活埋下祸根。

    可是若不要,又会伤了赵元溪的心,还真是难呢。

    也不知道赵元溪是不是早就将自己的名字挂在赵家族谱上了,若是真的上了族谱倒是好说,万一没有呢?

    赵元溪的心思,林玉岫知道,所以才有此担心。

    林玉岫起身,带着含翠去外面看,果然院子里已经摆了不少的箱笼,赵元溪正站在院子里,不知道在对下面的人叮嘱些什么。

    “大哥来了?”这是林玉岫对赵元溪的新称呼,既然是兄妹,总要有兄妹的样子,所以上次见面的时候,二人就正式定了这样一个称呼。

    “我来了,这些都是新近送来的,你看看是不是喜欢?若是喜欢,就收拾起来上册子,若是不喜欢,咱们再找喜欢的。”赵元溪随手指着地上这些东西说道。

    林玉岫笑道:“既然是大哥准备的,哪里有不好的?回头让梨花过来帮忙搬到厢房里去,我慢慢的看,再让人一件一件的都登记清楚。”

    赵元溪笑一笑,也不多说话。玉岫这话听起来虽然像是奉承,可赵元溪却清楚,这其实是一句实话,为了能匹配玉岫的身份,他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和金钱,才得了这些东西,又是他一件件精挑细选过的,万没有瑕疵品,自然样样都是好的。

    “你再看看,若是还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打发人来说一声,我帮你准备。”赵元溪浅浅的笑着说道,温润如玉。

    林玉岫在这一瞬间都觉得,眼前的男人根本就不是个商人,而是个如玉一般的翩翩佳公子才对。

    “既然大哥这么说,我自然不会客气。我们且进去喝茶吧,最近又弄出两样新鲜的茶来。”林玉岫也笑道。

    “不了,我还有其他的事儿要忙,你那茶给我留着,我下次来了喝,若是有多的,回头让人给我跟元雅送过去些就更好了。”赵元溪爽快的笑道。

    “怎么总是那么多的事?连喝杯茶的功夫都没有了。罢了,我回头就让人多包些花茶给你和元雅送过去,还有旧年储存的雪水也送些去。”林玉岫嘟囔了一句。

    赵元溪看看林玉岫,不觉又笑了道:“我可是两个妹妹呢,怎么能不忙着准备嫁妆?玉岫,不瞒着你,内务府已经定了咱们家皇商的地位,以后生意会越做越大,到时候还有的忙呢。”

529 窦家的人() 
林玉岫一愣,也就不多留人了,只简单的与赵元溪说了几句恭喜的话,加上几句叮嘱赵元溪万事小心,不要与人争锋等等的话,亲自送了赵元溪去门口。

    赵元溪走到门口,这才想起来,还有些话没说清楚,忙就又道说新近物色了一批好木头正在打制家具,等回头打制好了再送过来,让林玉岫这边不用准备家具了。

    他还说了,这批木头不少,所以准备了两套家具,一套给林玉岫,一套给赵元雅。

    林玉岫听的心里感动,一批好木头,只做了元雅与自己的,他难道就没想过他自己吗?

    他年纪已经不下,很快就要成亲了,怎么能不为自己多留一点东西呢?

    送走了赵元溪回到院子里的时候,梨花已经将这些东西都搬到厢房里。

    林玉岫走进去挨个儿打开赵元溪送过的箱子和匣子,一件件的仔细打量着这些东西,果然都是极好的东西,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找到的这些,更不知他花了多少的银子。

    虽然赵家有钱,可是这几件屡屡大伤元气,赵元溪为自己准备这么多的嫁妆,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生意的运转。

    林玉岫有些担心的想着,好在现在赵家可以与朝廷搭上关系了,做皇商,那可是很赚钱的事儿,只要是有好东西,有人支持,就能赚的钵满盆满的。

    含翠跟在林玉岫的后头,挨个儿看着林玉岫打开的箱笼,忽然就道:“姑娘,您瞧瞧,这块玉可真是难得呢,瞧着就像是凝脂一般。”

    林玉岫听了含翠的话,朝匣子里看去,果然有一块玉,雕刻成一只玉狐狸的形状。

    含翠小心翼翼的将那只不过比拇指大一点的小狐狸从一只精美的小盒子里拿出来,又开口道:“竟是触手生温,莫不是传说中的温玉?”

    林玉岫从含翠手中接过那只狐狸,捧在手心里,却觉得有些好奇了,怎么会有一只玉狐狸?在后世的时候,用狐狸做范本的饰品很多,可在这个时代她还真是没见过呢。大越的人一般做饰品都会选用龙凤蝙蝠等吉祥的图案呢,赵元溪这是从哪里物色了一件这样的饰品。

    玉果然是好玉,雕工也是一等一的,最要紧的是,林玉岫喜欢这个憨态可掬的小狐狸,虽然不是后世那种卡通模样的,可也是胖乎乎的,惟妙惟肖的样子让林玉岫觉得,这只小狐狸很有可能马上就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林玉岫仔细的看了,这狐狸中间还雕出一个圆润的小洞,是随身带着的。

    “这个我喜欢。”看着小狐狸,林玉岫当下脸上笑意满满。

    “姑娘既然喜欢,那我就打个络子串起来给姑娘随身带着。”虽然不知道这狐狸有什么意义,含翠还是尽心尽力的说道。

    要说做针线,她确实不如含朱,可是打络子就算是三五个含朱捆在一起也不比一个她。

    “嗯!”林玉岫点头,将小狐狸重新放在小匣子里,连小匣子拿过来交到含翠手中。

    含翠小心翼翼的捧着,不敢有半点闪失。自从跟着林玉岫,她也算是见了许多好东西,自然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不低,而且,还是姑娘喜欢的,可要加小心才成。

    此时,就在京城里一个不起眼的街道上,有一户人家,正全家子人坐在一处商议一件大事。

    此户人家不是别人家,正是靳言的亲生母亲窦昭仪的娘家。

    窦昭仪当年入宫之后,一直都不是很得宠,只是她福气好,无意间怀孕生了一个儿子。

    可偏偏这个儿子来的不是时候,何贵妃入宫之后,和快专宠,并且在窦昭仪之后不久就生下一个儿子。

    为了讨好心爱的女人,皇帝的眼中根本就没有靳言这个儿子,若光是如此也就罢了,在何贵妃也生出儿子之后,皇帝因担心何贵妃坐月子的时候流泪伤了眼睛,居然将长子靳言过继于丧夫的公主府中。

    窦昭仪遭遇人生最大的打击,又失去了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儿子,气急交加悲伤失望中一病不起继而亡故,原本还想因着女儿和外孙得些好处换些风光的窦家人这时候唯恐被连累了,哪里还能将女儿和外孙记在心上,他们连夹着尾巴做人都来不及,就更不要说慰问女儿和看顾外孙了。

    窦家的人在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当年就不该送女儿入宫,要不也不至于被何贵妃盯着这么多年,连个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家里头虽然有小辈人会读书,可只要考试就会落榜,一家子人到现在连个好日子都过不上。

    可是,没想到的是,时移世易,居然还有让他们翻身的一天。

    哪位受尽宠爱的前太子忽然没了,何贵妃也没了,窦昭仪的孩子居然做了新太子。

    从知道这个消息额第一天开始,窦家的人就激动了,他们觉得窦家翻身的时候到了。

    早先吃了无数苦楚的窦家人这一次算是吸取教训了,他们没有着急与他相认。

    当初的靳言在朝堂之上还不是很稳,他们担心靳言没有办法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若是贸然相认,万一再给窦家带来灭顶之灾呢?窦家可经不起再一次的打击了。

    直到一年之后,他们觉得没有危险了,才想法子见了靳言一面。表露出他们是他外家的人。

    对于外家窦氏的人,靳言没有什么感情,可到底是自己亲娘的家人,靳言也不好太过冷淡,因此看着这一家老老小小的哭成一团的时候,就算是心里没什么感触,可还是着人略作安排,也算是给与这一家子人的补偿。

    至于对他们太好的想法,靳言没有。要说心里对窦家没有写看法那是不可能的。

    靳言永远都记得,他小小的年纪,住在公主府中,总想着自己的亲人能来看看他抱抱他。

    可是,父皇眼中没有他,外家的舅舅外公之类的人却从来都不曾上门一次,甚至连一份过年过节的小礼物都不曾送过。

530 女儿入宫() 
有很长的时间,年幼的他以为自己的外家已经没人了,可长大之后,他刻意寻找之后。

    也就是到了那时候,他才知道,窦家的人就住在距离京城不远的稠泥县,虽然家里没有出仕做官的人,可到底之前也是大户人家的出身,家境也算是殷实,在稠泥县也算是能数得上号的人家。

    何贵妃确实有些忌讳窦家,可也只是断了窦家的人入朝为官的路罢了,并不曾断了他们的生计,窦家的人依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知道了这些,他只觉得寒心的厉害。当初他虽然生活在公主府,可以公主的为人,并不是无情无义,若是窦家有意,多少会给予方便让窦家的人来看看年幼的靳言。

    退一万步,就算是不见人,送一点小玩意儿过来还是没什么问题。

    可那么多年的时间,窦家就像是从人间消失了一般,从来不曾出现在公主府的门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所谓的外孙靳言根本就是他们避之不及的存在。

    说起来,何贵妃也真是个工于心计的的女人,若是当初她彻底断了窦家的根,靳言或许还不至于很难过,可当他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一些亲人过的很好,却不曾管过他一次的时候,心中的悲伤根本压制不住,何贵妃此举确实打击到了靳言。

    靳言自觉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只是,此时的靳言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生活在公主府中的靳言了。等着奉承他的人不知凡几,即便只是略作安排,很快就有些官员们揣测靳言的意思,对窦家的生活做了很周全甚至是无微不至的安排。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窦家的男丁只要是难看过眼的多少都得了差事,虽然职位不高,可总算入仕了。至于窦家的人,也搬到了京城里,并且在不算偏僻的街道上,有了一套五进带着跨院和花园子的大院子。

    那些帮忙安排窦家的人觉得自己做的很上道,窦家是什么人,那是太子殿下的外家,等将来太子殿下做了皇帝之后,这些人的身份更是会水涨船高,成为正经的皇亲国戚,现在帮他们一把,将来还不知道又什么样的大好处呢。

    对此,靳言不是不知道,可他却没有去理会,毕竟是亲娘的家人,他虽然不安排,可只要别人做的不过分,她就不会过多的去干涉。或许,窦家的人过的好了,他亲娘窦昭仪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一些。

    可靳言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窦家这些人却不满意现在这样的生活了。

    他们觉得,窦家现在的身份与以前可不一样了,他们是什么人?是国丈国舅,就该高高在上。凭什么还要被别人压制着过日子?

    历朝历代的国丈国舅们,那个不威风八面?为什么到了他们窦家,就只能屈居人下做个看人眼色的小官吏?

    归根结底是因为太子殿下自幼丧母,所以与窦家的人不亲近的缘故。

    这些人此时浑然忘记了,并不是因为太子自幼丧母才与外家不亲近,而是外家的人这么多年从来不曾管过这个可怜的小外孙,才有今天的局面。

    不过,他们很快就想出来解决之道,今日一家子人聚在一处,就是为了商议这件大事。

    “我们倒是慢了一步,要是早些,这个太子妃的位置何至于落入别人家。”窦家的老大,也就是靳言的大舅舅很是有些气恼的说道。

    好好的机会,就因为一家子人商量来商量去的才给耽误了,现在圣旨都已经下了,哪里还有改变的机会?

    哼,皇上一看就不是真心喜欢靳言,要不然为什么给她一个农女做媳妇?能压得住人吗?还是要想法子见见太子,劝劝太子另择良配才好,比如他们窦家的几个女儿就很好啊。

    “这有什么,就算是现在也不迟,一个农女出生的太子妃算得什么?别看这太子现在对她好,那是因为太子没有见过太多的女人,只要是太子见了京城里这些气质出众的女子们,肯定就将她抛在脑后。”另外一个年龄看起来小一点的男子开口说道。

    他是窦家的老三,之前也就罢了,最近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纳了五个姨娘,自然会说出这种话,在他看来,只要给了机会,好色那就是男人的本性,太子又怎么样?难道太子就不是男人了么?

    说罢了这话,这人还接着说道:“我们家的几个丫头容貌都随姑姑,长的很不错,要是送进去,不怕太子殿下不喜欢。”

    对于这一点,窦家的人很自信,窦家的女孩儿确实都是很漂亮的女子,而且适龄的女孩子有三四个,要是都送进宫去,肯定能霸主后宫。

    “我看还是不要全都送进去,这里头五丫头和七丫头两个容貌性情最好,就她两个去就成了,多了让其他人怎么看我们家呢。”首位上坐着的头发苍白的老太太开口说道。

    一次送四个姑娘进去,只怕是窦家要被人戳脊梁骨了,这种事儿可不能做。

    “娘,这怎么可以?”立刻,就有两个人站起来表示反对。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女儿被否决了的窦家老二和老五两兄弟。他们两个的女儿,行四行八。也都是窦家容貌很出众的姑娘,原本二人也是很有信心自家姑娘能得宠,怎么现在就一句话连机会都没了?

    凭什么自家的女儿就不能送进去?说什么五丫头和七丫头容貌性情好,明明就是老娘偏心大哥和老六,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