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换常新。一般是用后面的新课文冲掉前面的旧课文。而南南每次听的内容都是以前学过的和正在学的内容,这样,不仅复习了新课文,还能将以前学过的课文反复不断地听,加深了印象。南南一般是先学会并背诵了课文,再回头来听人家的原声录音,既感到很熟悉,也加深了记忆,同时使听力和口语大大提高。后来,南南的听力和口语一直很好。
第二册课文较短,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对她来说也并不难。我们发现她很有兴趣,常常是写作业时也听着录音。大约只花了两三个月,第二册就背完了,听完了。为了巩固,又让她复习了一遍。两遍背诵、听力过后,才接着学第三册。
第二册学完两遍后,南南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英语的感觉也很快跟上来了,老师认为她语感特别好。其实,她从书上已学到了英语的表达方式。特别是英国人用英语(而非中国人用英语)的表达方式。
第三册的难度很快就上来了,课文变得长起来,全书课文前半部分比第二册要长一倍,后半部分比第二册可能长三分之二。这样,学习难度加大了。对于前半部分,我们要求她两天背一课,自己分段。后来学到后半部分,一课需分三次学完。
从第三册起,我们完全让她自学。一来生词太多,我们顾不上同她一起学,二来第三册对我们来说已经较难了。说实在的,我们在大学只学完第二册,第三册刚开了个头,几次自学都因太难而中止。因此,我们的水平已经不能辅导她了。但我们保留每周检查她的权利。说真的,当她非常顺溜地往下背时,我们真有点跟不上,往往只能应付地对照她有没有背漏掉什么词句,课文意思已经不能完全理解了。
说到学英语,还应强调一下,主要是孩子自学。先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记录在本子上,但并不强记。知道大概意思后,最终对照课文达到完全理解和记忆。然后再听课文录音。这样的好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听原声带,加强了理解和记忆。由于是反复不断地听,使南南听得很熟练,背诵起来就比较容易。
这样,不仅课文背会了,字词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学过的字词,南南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说实在的,女儿从没有死背过英语单词,但背过的课文里的单词全都记住了。一般说来,会读的单词,理解了它的意思,多读几遍,学生是应该能够拼写出来的。但过去(包括现在)有的老师教孩子学英语,总强调背诵单词的拼写,其实,那样往往事倍功半。因为,孩子不懂得什么意思,背诵单词是机械记忆,当时记住了,过不久就忘记了。我们过去就是这样。
而南南的这种学习方法,使她基本上从来不用花功夫背诵单词的拼写,而把别人背单词的功夫,花在了背课文上。与背单词相比,背课文当然好处更大,不仅理解了课文,扩大了知识面,而且记住了课文里的字词。后来的几任英语老师都认为,南南掌握的词汇量在同学中最大,甚至比专门在课外上了英语辅导班的同学词汇量都大。
背诵多了,那些文章的段落、语言就深深印刻在南南的脑海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她后来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极大好处。
到少儿班第三年,她已学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很有兴趣,和爸爸商量,准备向第四册进军。爸爸也同意。但我不同意。因为此时,她的物理、化学较弱。英语已经较好了,再学当然会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但理化还需要雪中送炭呀。更何况第三册还不稳固,也应该像第二册一样重温一两遍,第四册应该放到大学再学。三人经过协商,同意了我的这个意见。这样,到少儿班第四学年,一方面要补理化,一方面要面对高考,南南放慢了学英语的进度。但第三册照样在重温,第二遍背诵就容易些了,经常学着、听着录音,也没有生疏感。
…
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4)
…
这里再强调一下,南南这样学英语,并不需花费太多时间。也毋须大人花多少时间。南南是从易到难的,简单的课文很容易理解、记忆,她觉得很有趣,似乎在玩中就学会了。后来背诵课文,每天只需花一点时间就背会了,这点时间也许就是做完数理化题后换思维的空档时间,用这点时间,既转换了思维,又学会了英语,多划算!回家后家长检查她背诵,也就几分钟时间,即使是三册比较长的课文,每篇也就十几分钟时间。
随着南南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大,我们给她买了许多课外读物。先是买了一些简易读物,如世界名著的简写本,一些国外笑话、幽默故事等,既好读,又有意思。这更增强了南南对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了语感,加强了对英语的熟悉程度。这些书大多是爸爸在旧书摊上淘来的,有的甚至是国外出版的。南南对英语的深厚兴趣,也调动了爸爸给她买书的积极性。爸爸一有空就逛旧书摊,每次总能淘到一两本好书。每周末南南回家,爸爸都有“厚礼”相赠。这时,父女俩都很高兴,充满幸福感。每周末,我接南南回家,路上南南就憋不住问我:这周爸爸又给我买什么好书了?我就说,你回家就知道了。少儿班前两年,课外作业少,南南看了不少英语课外读物。
在我们的帮助下,南南的英语突飞猛进,在学校也渐渐显示出来。不久,她的英语就明显提高,后来几年,一直在班里数一数二,别人都以赶超她为目标,这也使她更加努力学习英语,并越加有兴趣。在这样一群本来就出类拔萃的孩子中间能保持数一数二水平,可以想见,南南的英语水平已达到怎样一个高度。
在少儿班期间,南南经学校推荐,参加过多次全国性、全市性的英语竞赛,其中好像有自然英语、环保英语竞赛?得过二等奖、三等奖。没得过一等奖,成绩不是太理想,但老师认为,这样的竞赛比较偏,不是着眼于应用,而是考学生许多刁钻的字词,因此没必要为了竞赛去学习,因为少儿班的目的不是为了眼前的竞赛这样一些短期行为,而是着眼于长远的成才。因此,老师不会专门为了竞赛让孩子们去准备,只是让他们通过参与竞赛,多接触一些题型,了解别人的水平,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
从南南学英语,我们总结出,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所选教材与课本要接近一些,最好有一定联系,学了后能在学校“显”出来,这能增强孩子学习的成就感,也就增加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南南的英语学得好,首先是书选得好,《新概念英语》是英语的经典教材,文章短小精悍,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调动了孩子学英语的兴趣;二是从第一册学起,门槛低,入门易,简单易行,孩子的兴趣越来越浓;三是方法较好,学课文和听录音结合,不断重复,反复强化,理解背诵了课文,记住了单词,掌握了英文语法、文法;四是自学和家长监督结合,既调动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又拥有抽查监督的权利。这几点,其实很多家长都做得到。当然,课文可以自己选择更适合孩子的,但我们认为,方法可供参考,因为它比较有效,还不费家长和孩子太多劲。
为此,我们真诚地把我们帮助南南学好英语的方法告诉大家,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学好英语。
同时,我们也不想抹杀学校老师的作用。可以说,首先是老师调动了南南学英语的积极性,才使她后来对英语感兴趣,才愿意一步步学下去。我们家长也许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我们想强调的是,家长的这个作用不容忽视,就拿南南来说,如果我们不帮助她,她也许在学校学得也还可以,但决不可能达到今天这种程度。因此我们认为,家长一定要在关键时候帮助自己的孩子,而且也可能做得到。
(3)、数学本来较差,在爸爸“陪练”下,迅速赶了上来
南南刚进八中时数学较差,爸爸花了一两年时间陪着她自学奥数,思维水平大大提高
其实爸爸根本不懂奥数。爸爸的作用就是帮南南“念题”,帮助她根据例题去分析
南南所在的少儿七班,一半左右的孩子在市属或区属华罗庚学校上过学,受过正规训练。人们都知道,学过奥数且学得较好的才能升到华校。因此,少儿班是数学很好的一帮孩子聚集的地方。而南南,是在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才学了很短时间奥数。因此,刚进少儿班时,南南数学明显较差。班里专门请华校的老师来上课,她许多听不懂。一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总在班里排名中偏下。
…
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5)
…
怎么办?我们十分着急,还专门去找过少儿班教南南数学的张老师几次。张老师认为要让南南多做习题,同时认为奥数还是应该补上,因为它的那种与普通数学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启迪孩子思维极有好处。
我们也分析,学点奥数对孩子思维和数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记得南南小学时,数学课本上每个章节后面有一些“试试看”的题,比较难,让学生试着做,但南南一般都做不出来,偶尔只有一两道做得出来。这些题其实就是奥数题。由于南南数学一直较好,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学校推荐她去考朝阳区奥校,结果考上了,每周上半天课。几次下来进步很快,再做“试试看”的题,多数都能做出来了。这说明,学点奥数好。
我们以前之所以没让南南学奥数,是因为社会舆论一片反对声:给孩子增添了太大压力,学了没什么用处。现在看来,进了少儿班,这一课还得补上。
怎么补?上奥数班?或请老师专门辅导?路上来回太花时间,效果也不一定好。南南爸爸与她商量,制订一个追赶计划,从头补起,争取“打翻身仗”。以自学为主,爸爸辅导为辅。我们问张老师学什么书好?老师推荐了几本奥数书,我们买了一套比较权威的奥数书,是华罗庚学校编的一整套,有好几本。这样可以学到最好的方法,少走弯路。
为何制定自学计划?因为一来南南住校,很少时间在家,二来爸爸妈妈都是学文的,并不懂奥数。但为何还要爸爸辅导?这要多说两句。南南不怕我,其实我对南南比较依从、将就,但南南从小怕爸爸,爸爸在南南眼中一直很有威严。同时,爸爸肯动脑筋,也善于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很有一套办法,这让南南从小就很崇拜爸爸。让南南跟着爸爸一起学习,让她觉得有所依靠,效果比较好。
其实,爸爸的所谓辅导,实际是和她一同学习,减少她一人自学的孤单感。父女俩是怎么学奥数的呢?一般是爸爸念例题,南南动脑,分析,做题。具体运作是:平常南南在校先看书,周末回家与爸爸一同学习。爸爸所起的作用往往就是帮着念念书而已。父女俩每到周末就关在南南的小屋里,爸爸和南南先是一同分析概念,搞清楚基本原理,然后爸爸和南南再共同分析例题,领会例题的意图、精髓,特别是例题主要培养、训练学生哪方面的思维能力等,再让南南做例题。念例题、做例题的主要作用,就是理解例题的思路。念完后,让南南再做一遍例题。
刚开始学奥数时,学得很艰难,进步很慢。许多题不知从何入手。主要是没有掌握奥数的思维方法。南南有畏难情绪。爸爸鼓励南南不要着急,慢慢来,多研究例题,分析例题的思维方式。做错了,再回过头来一步步分析例题,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南南就没想到?一般都是思路错了,学到例题的思路后,再让南南做一遍例题。这下,南南一般就能做对了。例题搞懂后,再按照例题的方式做课文后面的习题。做习题时,南南就自己对照后面给的答案。错了再做,做对为止。渐渐地,南南就慢慢摸到了奥数的思维方式。
应该说,奥数的思维方式和一般数学有很大不同,但真正掌握后,解题就比较巧妙了。后来,南南做题还真做对了,父女俩都很高兴。几次下来,南南就对奥数有了浓厚兴趣。
渐渐地,南南对奥数有感觉了。这时,爸爸适时向南南提出了“打数学翻身仗”的计划。因为由于南南的奥数较差,导致南南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排名较后。南南也想把数学成绩提高上去,爸爸提出的计划她很赞同。大概半年多过去,南南的数学开始有点长进,但是在班里的成绩从考试排名来看还不稳定。有时考试成绩上去一点,但下次考试也许又下来了。南南对“打翻身仗”信心不足。觉得比起其他上过华校的同学来,还有明显差距。这时,我们就不断鼓励她,特别是每次考试哪怕有了一点进步,我们都及时给她打气:你打了个“小翻身仗”,继续努力,下次考试就会打“大翻身仗”。学奥数有个漫长的过程,别人都学了好些年,你基础薄弱,还须继续努力,工夫到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南南是个不服输的孩子,她也不希望在学校落伍。其实,我们知道,她在心里也暗暗较着劲。听到我们的鼓励,她心里更增强了信心。
…
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6)
…
常常是,爸爸给南南念完题,就到厨房忙去了,让南南自己做题。有时爸爸在厨房的活儿还没忙完,就听南南高兴地喊:“爸爸,我做出来了!”爸爸赶紧过去,说:“让我看看和答案是不是一样”。一看,果然对了。这样,父女俩都很高兴。南南又开始做下一道题。有时,爸爸一看南南做的题虽然对了,但方法和书上有所不同,父女俩就分析南南的思路和书上有什么不同,哪个好,哪个差;好在哪,差在哪。应该说,主要还是书上的思路好,父女俩就分析书上为什么好?南南的方法为什么不好?但有时南南也认为自己的方法更简捷。这样的分析对南南数学的快速进步起到很大作用。
有时,过了一阵,小屋都没动静,爸爸知道,南南是遇到难题了。这时,爸爸就过去问南南,要不要帮忙?然后父女俩就重新研究例题,分析为何南南做不出来?思路卡在哪了?再对照琢磨难题,费一番工夫,最终能做出来。这样,父女俩别提多高兴了!
一章学完,再回过头来做小结,分析本章重点,需要掌握的难点,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再在其它奥数习题集上找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做,温故而知新,这样就把这章内容掌握、巩固了。
别小看每周的周末这两天,可以学不少东西呢。花了一年多工夫,南南和爸爸把初中奥数学完了。应当承认,这段时间,父女俩学得相当艰苦,每周末一天半时间,基本不出南南的小屋。除了花一点时间背英语外,多数时间学数学。爸爸陪着南南攻关。
这两年为了南南学好数学,爸爸花了很多心血,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周末和节假日全部用在南南身上,能不出的差都尽量不出,能不去的聚会都辞掉了,和老朋友的来往也中断了,而且几年中没回过四川老家探望父母。
随着一点一滴的进步,南南学奥数的兴趣越来越浓。后来数学就追上来了,从到少儿班第二年起,南南的数学一直在班里比较好。说到底,南南的奥数主要靠爸爸这么盯着一步步学起来的。她自己在校学的很少,主要是没有积极性,有畏难情绪。
连数学老师都惊异于她的进步,夸她聪明。不知道她知不知道南南和爸爸付出的辛劳?少儿班第三年,在“迎春杯”数学竞赛中,南南还得了全国三等奖。这更增添了南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个事例说明,孩子学习一时差点并不一定要请家教,关键是家长要引导她上路,领她入门。家长不懂不要紧,陪着学习就行。家长陪孩子,并不需要动多少脑筋,只是让孩子觉得,有人在与她(他)一同战胜困难,给她(他)平添了一份力量。
南南后来成绩总体不错,与她的英语和数学领先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两门是主课,而且一般说来相对难一些。这两门学好了,整体压力就小了。而这两门主课,都是在爸爸的帮助下赶上来的。
写到这里,正好有个朋友介绍个朋友来,向我们讨教如何帮孩子学好数学。我们觉得这个例子很有普遍性,有必要在这里多说几句。这是一位女家长,说她自己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好多时间和心血,但就是不见成效。孩子是一个初三的女生,其他功课还凑合,数学总也学不好,但她一心想学好,也花了许多时间。她非常用功,每天几乎没有玩儿的时间,回家就写作业,做大量的题,十分勤勉,但就是不见成效。家长问我们,孩子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为什么还是学不好呢?她说,为了女儿,我也每天晚上陪着她一起写作业,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别人总说家长不帮助孩子,可我们该帮也帮了,可就是没有效果。为了让女儿学好,我们刚刚把女儿转到一所“贵族学校”,每年花3万多元。可学校认为女儿不行,这不,校长刚找我谈话去了。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办?看着她焦急的样子,我们分析,主要是学习不得法。
我们告诉她,学习要注重方法,学习要用巧劲,不能蛮干。(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许多人就是在这上面犯错误,在此不得不再费点笔墨)我们首先告诉她,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可取,孩子搞疲劳战术,是很笨的办法。须知,学习成绩好并不完全和勤奋划等号。我们得知,她们做题是做那种所谓的辅导书上的题,这使我们想起了“题海战术”这个词儿,没错,她们搞的就是“题海战术”,她们成了“题海战术”的又一个牺牲品。她们以为,多做题,就能学好数学,这完全错了。
…
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7)
…
如我们前面所述,我们女儿南南和爸爸一起学数学,学的是例题、概念,学会了例题,弄懂了概念,后面的练习题自然就会了。可许多孩子不是这样,他们往往做大量的题,结果不会的题照样不会,错过的题还会再错。这个家长说她女儿也是这种情况。这就对了。我们告诉她,你回去让你女儿从初一的数学开始自己复习一遍,如果有时间,最好从小学的数学开始自己复习,因为数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一开始就不好,基础就没打牢。首先是分析一道道的例题,把概念搞明白了再做后面的练习题,这样保准有效果。我们女儿就是这样学的,虽然后来南南厚厚的几本奥数书上许多题都还没做完,但数学已学好了。
我们告诉她,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