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受用无穷;相反,以安全第一的养育理念,只能贻误孩子成长的大好时机。
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不太安全的玩法,使南南的平衡能力锻炼得特别好,后来她八九岁时我们准备给她买辆自行车,我带着她一块儿去报社旁边的车铺挑选,挑定后,她推着车进了报社大门就能顺溜地骑行了,我跟在后面直担心,一边追一边不停地嚷嚷:“小心!小心!”如果不是看到她确实骑得很平稳,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们并没教过她呀。后来女儿说,她已骑过几次同学的自行车,早就会骑了。再后来学滑旱冰,穿上冰鞋,几乎没费多大劲就会滑了,一点不用担心会摔倒。因此,南南学滑旱冰以及水冰,都没怎么摔过跤。这使她少受了许多痛苦。
◎玩法新奇、刺激、快乐
有些家长总担心有的玩法会损伤孩子身体,比如以孩子身体作道具的玩法。其实不然,只要操作得当,一般都很安全,孩子也非常喜欢这类新奇刺激的玩法。
稍大一些,大概两三岁,我们给她买了辆三轮车,她骑的时候少,推的时候多,推着跑,在报社的大院里撒开了跑,甚至坐在车前面的车把上(图19、20:别说女孩,男孩子有几个是这样“骑”车的?),让人看着够玄的,可她一点不害怕。我们也曾阻止过她玩这些“高难动作”,但终是禁不住,就只能密切监视她的行动,只要不出危险,就任由她去玩。
此外,南南还有一系列“高难动作”:外出游玩、散步,她不好好走,也不让我们抱,而喜欢让我们一边一人攥着她的两只胳膊“荡秋千”。(图21:一岁多的南南最喜欢让爸爸妈妈“提小鸡”。)还喜欢学狗爬。(图22:爷爷来北京出差,南南缠着爷爷攥着她的双腿在报社大院里学狗爬。)
此外,我们还自创了一些好玩的项目。很小的时候,爸爸喜欢把女儿抱起来抛向空中,再迅速接住。这个项目很刺激,有惊无险,女儿乐得哈哈笑——称为“举高高”;爸爸端着女儿的头,往上提升,女儿也觉有趣——叫做“捧贡果”;女儿最喜欢“倒提童子”:爸爸倒提着女儿的双腿,头朝下,有时还要走几步,或转几圈。南南虽然脸憋得通红,但她不仅不害怕,反而很喜欢,经常要求:“爸爸,倒提童子”。爸爸也尽量满足她的要求。有一次全家出去玩,走在路上,南南突然提出“倒提童子”,爸爸只好提起来,妈妈趁机给照了下来。
长大一些,爸爸举不动、捧不动、也提不动她了,她就自己倒立,凡是遇到一面墙,她双手一撑,就倒立上了,一倒多半天,小脸憋得通红才下来。由于女儿有这个爱好,搬进单元住房后,我们特意在阳台上空出一块地方供女儿倒立用。女儿倒立的爱好一直沿袭到十三四岁,上少儿班之后两三年。至今我们也不明白,“倒提童子”、倒立到底有什么乐趣?是不是因为看到的都是与真实世界不同的倒着的景物而有意思?后来我们从一些报刊的医学文章中了解到,倒立能使血液流往头部,对锻炼头脑有一定好处。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8)



总之,凡是能自己动手动脚、自己能控制使用的玩具,她都喜欢。凡是要钱的电动玩具,她都觉得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都不喜欢。
南南爱玩不要钱的项目,也使我们省了不少钱。同时,也使她的身体得到很好锻炼。而手脚的运动则会促使头脑的发育。这真是两全齐美。你想,如果坐小火车、碰碰车、猴子抬轿等,钱花了不少,孩子的手脚都没得到运动,并没有起到锻炼的作用。
因此,我们提醒年轻的父母,带孩子到户外玩耍的时候,尽量少玩电动玩具,多让孩子玩手动玩具,而且鼓励他们去玩那些带有一定风险的玩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带孩子外出玩耍,不要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是因为孩子在家呆得烦了,不得已出去透透气,当成一种消极被动行为;而应当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当做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助其身体发育,激活脑力的有益行为。
我们看到国外的有些成功教育经验中,带孩子外出玩耍也是一条主要经验。卡尔·威特的父亲就经常主动带孩子出去玩。
◎酷爱蹦床,体验飞翔的感觉
后来新出来的一种收费项目南南很喜欢,那就是蹦床。蹦床兴起时,她已经五六岁或六七岁了。只要在公园里看到有这个项目,她一准去玩个够。似乎蹦床就是专为她这样好动的孩子设计的。一上蹦床,她就像老虎回到了山林,越蹦越高,越蹦越爱蹦。她为什么喜欢蹦床?我们分析,蹦床需要自己去蹦,是主动的,而且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蹦得老高,可找到飞翔的感觉,有一种付出了努力得到回报的成就感。(图25)
其实,很小的时候,南南就喜欢“蹦床”了。当时姥爷姥姥家的床是钢丝床,南南不知怎么发现了这床很有弹性,在上面蹦起来很有意思,就特别喜欢在床上蹦。当然,钢丝床没有真正的蹦床弹力好,不能蹦那么高,但当时没有蹦床,这也就很不错了。蹦了不久,姥爷姥姥发现,钢丝床已往下坠了,大人睡在上面已大不如前。他们开始阻止南南再在床上蹦,但时已至此,哪还禁得住?姥爷姥姥的钢丝床不仅是南南的“蹦床”,也是她表演的舞台,她常常在床上展示她的“舞艺”。(图26)
后来南南回到北京,又在我们床上蹦,把我们的席梦思也蹦坏了。而且往往不脱鞋就上床,我们说过多次都不管用。兴致来了,上床就蹦,哪管穿鞋脱鞋?
◎旅游的乐趣和收获
经常带孩子外出见世面,开拓视野,不要让孩子老呆在家里。我们不仅主张孩子每天、每周要到户外活动,还主张经常带孩子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到陌生的地方去,去见世面,开拓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家里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生的。也许,这还是多年以后家里人经常的谈资
由于南南活泼好动,长大一些,除了周末上公园外,我们还经常带她到远一些的地方或到外地去玩。这中间有很多奇闻逸事。
※常去清华园玩,鼓励她考最好大学
南南四岁半时,我们家搬到亚运村。这里比人民日报离北京的海淀区“大学城”近多了,我们就经常带她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去玩。清华去得最多,记不清去过多少次,差不多走遍了清华的角角落落。
第一次去清华时,她可能刚满五岁,春节前后,天格外的冷。我们全家一起去,她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从亚运村到清华园,大约有七、八公里路程,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记得下车时,她冻得直哭,我们一看,虽然戴着帽子,但她小脸还是被冻得通红,戴着手套的双手冰凉,可她说的是:“我的脚好疼哟!”是啊,这么冷的天,就这么不能动弹地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坐了将近一小时,不冻才怪呢!
可不知为什么,她却喜欢上了那个地方,常常要求去。每到周末,想不出去哪儿玩时,南南就会说:去清华吧。不知为何,南南总喜欢去清华。也许是冥冥之中有种意念吧,抑或是南南和清华有缘,清华在向南南招手。常常是爸爸骑着自行车驮着南南就去了,因而父女俩去得最多。也难怪后来南南终于考上了清华,说起报到在哪个楼,爷儿俩完全清楚。爸爸说,他们爷儿俩闭着眼都能知道清华的主要建筑。上大学前,可以说,春夏秋冬四季都去过。即使是后来上了少儿班,南南听说班里准备组织同学们去清华参观,仍然掩饰不住激动。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9)



爸爸因势利导,给她讲,清华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你长大了要争取来这里上学,但能上这个大学的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因此,你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首先要成为班里、学校里的拔尖学生。南南是个好强的孩子,渐渐地,在她的心里,就逐渐埋下了要上这所大学的愿望。至少,这激励她要努力当个好学生。
南南在清华也照了不少照片。小小的南南,在清华的二校门外留的一张照片,很值得玩味。(图32:南南第一次去清华,当时大概只有5岁。这张照片值得多说两句:2000年11月28日,在南南14岁生日这天,我们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南南。我们在这张照片后面写上这样一段文字:“南南:很小的时候,你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上清华!大家都知道,全国的优秀青年都想上清华,因此,这对你是个极大的挑战。我们把这张照片送给你,既是给你鼓励,同时也想说明,考不上清华也不要紧,只要尽到自己的努力了,上哪所大学都可以。爸爸、妈妈。”当时,再过半年,南南就该考大学了,因此,我们是有意选择这张照片鼓励她。
说到为什么要送这张照片,还有段小插曲。由于少儿班孩子十四五岁就从中学毕业,将要考大学,老师就将14岁生日作为全班的成人仪式,要求每个家长送孩子一份值得纪念的礼物。什么是“值得纪念的礼物”?我们绞尽脑汁,想过送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觉得不合适,才想出送这张照片,因为南南经常拿出这张照片来看,经常以此激励自己。
※三岁半去大连,差点丢了
我当记者,出差机会较多。如果是寒暑假,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带着女儿去。南南跟着我去过的地方,能够记得起来的,有北戴河、大连、青岛、海拉尔、上海、杭州、昆明、兖州、泰山、曲阜、烟台、成都、重庆、三峡、宜昌、郑州、西安、延安等,可以说,东南西北都去过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去大连,南南差点丢了。1990年,南南随我参加大连服装节,当时南南只有三岁多。我带着她去逛大连最繁华的号称大连王府井的那条街。那天是周末,人格外的多,就像赶庙会似的。一开始,我手牵着南南,后来人越来越多,逆行的也多,牵着走很不顺畅。南南主动提出不要妈妈牵,要自己走。我不同意,这么小的人儿,万一被挤着、踩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但南南可能是觉得要躲避迎面而来的人很不舒服,坚决要求自己走。她说,我就紧紧跟在您后面,没关系的。没办法,我只好同意了。这样,母女俩一前一后走着。
走了不到10步,我回头一看,女儿好好地跟在后面,只差几步远。再走几步,我再回头:女儿不见了!这么快!她自己独自才走了十几步呀!我只好原地不动,四处张望,并大声喊着女儿的名字,但就是不见女儿的踪影。我想,女儿会不会想和我捉迷藏,躲进哪家商店去了?我一边焦急地等着,一边四处张望,又不敢走远,过了十几分钟,还是不见女儿出来。这下,我觉得事情不妙:女儿丢了!我赶紧到附近街两边的商店和商场一家家地去找,但压根儿就没有女儿的踪影。在大的商场,我向商场负责人说明情况,借用他们的高音喇叭和广播,一遍遍地广播找人,但还是没有任何线索。这下,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女儿会不会被人贩子拐走了?要这样,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商场的人和路人纷纷给我出主意,让我到附近的派出所去看看,没准孩子已经被人拣到送到那里了。对呀,怎么没想到这一点?我按照人们的指点,马上赶到附近派出所,一打听,还是没有女儿的消息。这下,我更急了,要是把女儿丢在这外地,怎么办呀!今后怎么找啊!我越想越着急。派出所的领导让我不要着急,说大连至今还没听说过有丢孩子的。我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听说许多地方都有人贩子拐卖孩子,但我当然希望他们说的大连不丢孩子是真的。他们让我再出去找找,他们也帮着找,见到孩子就把她带到派出所来。
我只好又出去找,睁大了眼睛,在那条商业街来回又找了两遍,还是没有。我彻底绝望了!最近抱着一线希望回到派出所,希望他们今后留意孩子的线索。没想到,当我再次来到派出所时,却见女儿在那里高高兴兴地玩着。这下,我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给了女儿一耳光。女儿一下就哭了。派出所领导劝我说,女儿找到了应该高兴才是,干吗打她呀。我一想,是呀,应该高兴呀,女儿终于找到了!这时,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我一边亲着女儿,嘴里一边喃喃地说:你急死我了,你去哪儿了?你要不见了,我怎么能一人回北京呀!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10)



定下神来,我问派出所领导,是如何找到女儿的。他们说看见她一人在那哭着找妈妈,我们想一定是你丢的那孩子,就带回来了。再问女儿去哪了?她说我没去哪呀,一直跟着你走,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四岁半,在海船上独自看海
还有一次,南南也差点丢了。那年南南和我们爬泰山下来,我要上班先回京了,南南跟着姥爷姥姥继续去烟台和大连玩。从烟台到大连的轮船上,南南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急得二老满船找。他们是傍晚上的船,刚上船,南南就对二老说,要去看大海。二老说天快黑了,看不见什么,明天再看吧。他们让她在船舱里呆着,就分头去上厕所、打水等,回来一看,外孙女不见了!这么大一艘船,什么人都有,够杂够乱的,该不会出什么事吧?他们立刻开始寻找,一个船舱、一个船舱,一个包间、一个包间地找,但都没找到。二老急了,船上还能把孩子给丢了?最后在船舷边找到她。原来,好动的她坐不住,自个儿看大海去了。至今都不明白的是,她到底看到什么了?
去杭州,在西湖边,把一身崭新的衣服染上了油漆。1995年夏天,南南随我去上海参加毕业十周年聚会,然后转道杭州去南南姑妈家玩。一天晚饭后,大家相约去西湖边,南南和表妹蕾蕾及邻居的几个孩子高兴得不行,大家一同前往。我给南南穿上了刚买的一套夏装。到了西湖边的白堤,孩子们不知在玩什么游戏,可能是捉迷藏,南南也很投入,藏到了一块大石碑后面。一会儿,等大人们过来,一看,南南背后红红的一片,衣服和裤子全染上了。仔细一看,是油漆。原来,南南藏身之处是“平湖秋月”石碑,刚刚刷过油漆。可其他几个孩子都没沾上,还是南南太投入,没注意周围情况。这身新衣服就穿过这一回,就没法再穿了。
※五龄童登泰山而小天下
南南酷爱运动,使她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4岁半时,她就独自爬上了泰山。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当时我们也没想到。
1991年7月,我和我父母带着南南爬泰山。当时泰山上还没有缆车,但有汽车可坐到半山腰,大概是中天门吧?但我们没有坐,而是从在城里所住的宾馆出发开始爬山的。那天早上六点左右,天刚亮,老少三代趁着晨曦就开始了行动。当时的计划也没有要爬上顶,而是爬到哪里爬不动了就下山。没想到,天生爱爬山的南南越爬越来劲,越爬越有兴致,一路上总是走在前面。有几次休息,她都坐不住,不停催促大家快走。结果到中午时分,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而南南,则是第一个冲上顶的,至今她还为此很感骄傲。以4岁半的小小年纪,爬了六个小时的山,居然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得了!当然,这中间,有我们的激励。后面还将详述。
然而,她毕竟才4岁多,经不起这么大的运动量。下山时,她就喊累了,走不动了,要大人背或抱。我们也没一味顺从她,毕竟我们也累了。怎么办?当时泰山上沿着山路有一溜电线杆子,两杆之间大约相距50或100米,于是,我们和她商量:她自己走一个电线杆子,我们三个大人轮流背或抱她一个电线杆子,行不行?她答应了。我们便照此办理。有时一边走一边说话,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她已走了两三个电线杆子,才想起来该抱了。这样,我们终于回到了中天门,坐上了汽车回到宾馆。
南南能完全自己爬上泰山,确乎超出我们的预料。虽然她平时爱爬山,但也就是景山、香山等小山,像泰山这样高的山、这样远的路程,当时确实不敢想象她能自己爬上去。我们当时想,这孩子长大了没准儿是块登山的料,当个女登山运动员也不错嘛。后来,进入清华后,南南果然参加了学校的登山协会。此是后话。
◎养成良好习惯
这也是树立父母权威,培养孩子守信的需要
我们带女儿出去玩,总是先讲好条件,并严格照办,既树立了父母的权威,又培养了孩子守信誉。
上幼儿园时,没有作业,每周末事先商量好去哪里,玩多长时间,带多少吃的喝的,完了就回家。其实主要是带几块糖果,不能多带,吃完就回家。上小学后,又增加一个条件,要先写完作业,在没有任何包袱的情况下外出游玩。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11)



说来奇怪,每次女儿跟着我出去,都要玩大半天,早上出去,要到中午晚些时候才能回来,有时甚至带上干粮,或上餐馆简单吃午饭;但要是跟爸爸出去,常常一两个小时就回来了。原来,爸爸带女儿出去时,常常带上几块糖或巧克力,说好吃完这几块糖就回家。爸爸没多少耐心,过不多会儿,就问女儿要不要吃糖,女儿当然说要吃。一般说来,吃一块是止不住院的,吃了一块当然就想吃第二块,这样,几块糖果很快就吃完了,吃完就该回家了。
总结一下以上所述南南在户外玩耍的情况,我们觉得这可算得上是我们养育孩子比较成功而且值得骄傲的一个办法。因为,许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做不到让孩子充分玩耍,做不到抽出足够时间陪孩子外出游玩。有个朋友看了这本书初稿后对我们说,每周末陪孩子出去玩大半天,真太难做到了。我们觉得很奇怪,当时我们每周只休一天,尚能抽出大半天带孩子出去玩,现在一周休两天,难道还抽不出半天吗?其实我们觉得,关键是大人愿不愿意为孩子作出牺牲。有的知识分子家长认为,有这两天时间,可以在家看书,写书,写文章,外出太浪费时间了,孩子就让他在家呆着吧,只要不影响大人就行。而有的家长可能在周末约人打牌、摸麻将、聚会、聊天、逛街购物,完全以大人的需要为中心,而把孩子的成长需要放在次要位置。
我们觉得,不管多忙,家长在周末都应该陪孩子外出游玩。这也是弥补平时对孩子疏于亲近的一个机会,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要认为孩子生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