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的成功象征,舍利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尊称。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告诉未来的成功者: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中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的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等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某些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会因为物质条件、个人感受、世间百态、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等而有所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否愚昧以及是否考虑生老病死问题而有所差异,不会因为你是否正在遭遇或曾经遭遇过苦难的折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是否聪明和拥有多少财富而产生变化。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可以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前面还有高山吗
却说唐僧一路前行,一路念诵《心经》。老话说:“念兹在兹。”他不久便彻悟了《心经》的大义。在这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的求索中,时光也在默默地流逝,又到了芳菲落尽、树高蝉鸣的夏天。
这一天,师徒三人经过一处村落。看看太阳也快下山了,师徒三人便决定在这里投宿。唐僧下了马,拄着九环锡杖,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只见一个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地念着佛经。唐僧上前施礼,说:“施主,贫僧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经,路过这里,刚好天色已晚,希望能够在您的府上借宿一夜,请您行个方便!”
那老者一咕噜跳了起来,一边整理衣襟,一边摇头说:“借宿一夜当然没问题,只是这西天却去不得。你们哪,明天一早还是回去吧!”唐僧奇怪地问:“为什么?”老者解释说:“取经不难,难的是一路翻山越岭、道路艰险难行。从这里向西去,大约30里远近,便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黄风岭,山中多有妖怪。想要经过这座山,难哪!”
原来,《心经》并不能变沟壑为坦途,并不能改变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事实。那么,这部被成千上万的佛教徒目为神物的《心经》究竟有何用途呢?深得《心经》要义的唐僧已经知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翻山越岭的秘诀在于“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困难既然摆在前面,惟一的办法就是设法排除畏难情绪、进而解决困难。
…
箴言十(4)
…
换而言之,高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自制的高山反应。而《心经》的作用就在于,尽管我们无法改变高山存在的事实,但我们的确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去翻越高山。
…
箴言十一(1)
…
不要让妄念困扰团队的目标
可怜的孙悟空这才知道,打杀山中的老虎容易,打杀心中的老鼠却难;战胜客观上的困难容易,战胜主观上的妄念却难。
半山中的一阵妖风
现在,唐僧师徒已经进入了八百里黄风岭山区。唐僧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立马站定,欣赏高山峻岭的壮丽风光。虽然还没有到达山顶,但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已然可以想见。
忽然,一阵旋风刮来,唐僧心中的英雄豪情顿时化做了惊慌不安,望着孙悟空说:“好恶的一阵风啊!”孙悟空说:“起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你怕什么呢?”唐僧说:“此风与那天风不一样。此风浩浩荡荡、渺渺茫茫,足以让赶路的行人迷失方向、让挑柴的樵夫寸步难行哪!”孙悟空让过风头,一把抓住风尾闻了闻,有一股腥臭气,说:“没错,此风的确有些蹊跷。闻闻这风的味儿,说明附近不是猛虎就是妖怪。”
话犹未尽,山坡下就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吓得那唐僧一跟头从白马上滚了下来。猪八戒一见,扔下行李,掣起钉钯劈头就打。只见那只猛虎直挺挺站了起来,伸出爪子往前胸一抓,竟然把自己的一张虎皮剥了下来,全身血津津地高声叫道:“我是黄风大王麾下的先锋,在此山中巡逻,要拿几个凡夫俗子回去给大王做下酒菜。你们是哪里来的和尚?敢从此山经过,这不是送肉上砧板吗?”
猪八戒骂道:“你这个孽畜,我等不是什么凡夫俗子,而是上西天取经的使者。你赶快让开大路,别吓坏了我师父,否则小心我手中的钉钯!”那妖怪不容分说,一只虎爪向着猪八戒劈脸抓来。猪八戒将身体一闪,抡起钉钯就打。孙悟空也不甘落后,掣起金箍棒来助阵。那妖怪抵挡不住,只得落荒而逃。
兄弟俩奋起直追,要将那妖怪赶尽杀绝。谁知那位妖怪竟将自己的虎皮盖在石头上,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自己却回头将坐在路旁念经的唐僧摄入了黄风洞中,准备把唐僧献给黄风大王美餐一顿。
灵猫捕鼠
黄风洞中的这位黄风大王,本是灵山脚下的一个黄毛貂鼠,因为偷吃了琉璃盏内的灯油,害怕佛祖怪罪,所以逃到此处,占山为王。我们已经知道,灵山就在我们心头,这只占山为王的老鼠,原来就是我们经常会有的妄念。在这里,则是指唐僧心中的妄念。
唐僧为什么会有妄念呢?当初乌巢禅师为了帮助他们消弭高山反应,特地给唐僧传授了一篇《心经》。唐僧默默记诵在心,常念常存。谁知,不念经好像还好,一念经就觉察到妄想杂念统统都起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个妄想杂念并不是念经念出来的,而是你本来心里头就这么乱,一直未发现而已。现在因为想收心,才发现心中乱得厉害。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如果心有妄想杂念,只需要用“紧箍咒”和戒律这样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即可。可是,对于唐僧这样的团队主管,心有妄想杂念就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了。
在佛教中有一个比喻叫“灵猫捕鼠”。把正念比做猫,把妄念比做老鼠。老鼠一露头,立即就被发现了,这就是猫的警觉性。许多佛教徒在打坐时,在内心都有过猫鼠大战的体验。但是不是每一只老鼠都怕猫呢?却也未必。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里,有一座普普通通的房屋,在那座房屋的破洞里,住着一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当阿黄还是一只小老鼠时,鼠妈妈就告诉它,命中注定,鼠类终有一天会丧身于猫爪之下。
阿黄可不甘心重复鼠类的悲惨命运。它想啊想啊,直到某一天,它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非常简单,可是却相当疯狂。它决定试一试,即使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于是,阿黄鼓足全部勇气,出现在猫的面前。尽管它很害怕,害怕得要命,但它还是拼尽全力,发足狂奔,向着猫直冲过去!“吱吱—”它尖叫着,张牙舞爪。
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只老鼠发疯了吗?难道它不知道猫的利爪会终结老鼠的性命吗?它怎么会这样疯狂而又怪异呢?显然,这只老鼠一定发疯了,或许传染上了某种疾病!情况万分危急!惟一的方法就是逃命。于是,猫一下子蹿上主人的裤腿,钻进他的怀里,弄得主人大惊失色。
同样的情形,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地重复着。猫被老鼠追赶得精疲力竭,终于垮掉了。从此之后,阿黄便率领鼠类在屋子里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倒是那只猫,一听见老鼠的动静就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所有的猫都深以为耻。为了重新树立这个种族的荣誉,它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把这只疯狂而又罪恶滔天的老鼠教训一顿。于是,一只接着一只,英勇的猫们前赴后继地进入了那间鼠患横行的破屋,可每一只都以可耻的失败而退缩了回来。形势看上去异常严重,直到有一天,有人忽然想起,在村子的另一头,住着一只名叫灵吉的老猫,也许它能够解决问题。
当灵吉走进屋子时,所有的猫都有些失望,因为它们期待的救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它应该是一位体魄健壮、年轻潇洒、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英雄。可是这位灵吉,长得那样矮小,老迈而又衰弱。它的皮毛是如此粗糙,一点光泽也没有,上面还有几块令人恶心的伤疤。它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肩负的巨大责任。
…
箴言十一(2)
…
老鼠们也没有把灵吉放在眼里,它们放肆地大笑着,明目张胆地在屋子里蹿上跳下。尤其是那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它熟练地翘起鼻子,摆动舌头,像从前一样故技重演。可是,灵吉好像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它不慌不忙地、慢慢地向前迈动着脚步,爪子无声地踏在地板上……突然之间,所有的喧闹和笑声都停了下来,屋子里一片寂静,静得吓人。
阿黄还在继续着它那古怪的动作,可是灵吉却在一步一步地逼近它。阿黄有些慌了,它的动作越来越夸张,越来越恐怖。可是,它的对手根本不加理睬,它的所有表演都是徒劳的。它忽然意识到情况不妙,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它发现自己已经被逼在角落里了。那只名叫灵吉的老猫是那样柔和而又不容抗拒地把它踩在脚下,有力的猫爪让它动弹不得。它浑身僵直了起来,一声不情愿的尖叫从它细细的喉咙中挤了出来……
故事中鼠患横行的破屋,其实就是黄风大王的黄风洞。故事中的那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其实就是唐僧面对的黄风大王。不可一世的阿黄最终没能逃脱灵吉的猫爪,不可一世的黄风大王又将遭遇怎样的命运呢?
战胜困难容易,战胜妄念却难
主管的妄念常常是导致团队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主管的妄念会使得团队的目标变得不确定。譬如黄风大王麾下的那位虎先锋,它会剥下自己的皮,盖在石头上,让你信以为真。
老虎是困难的一种象征,但披着虎皮的石头只是困难的一种假象。当孙悟空奋起金箍棒,一棒子打下去,不仅没有打死想像中的那只老虎,反而震得自己手疼。猪八戒也奋力筑了一钯,同样劳而无功。
真正的老虎早已掳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兄弟两个漫山遍野地寻找,可哪里有唐僧的影子呢?就好像我们在工作中遭遇到决策失误,回头找不到领导的影子一样。我们的领导到哪里去了呢?他被绑在黄风洞里,正在痛哭流涕呢!
孙悟空终于找到了黄风洞,在洞外高声喝道:“妖怪!趁早儿送我师父出来,省得我掀翻了你的巢穴,踏平了你的住处!”那虎先锋手持两口赤钢刀,跳出门来,冲着孙悟空恶狠狠地叫道:“你师父是我拿了,准备拿来做顿下酒菜的。你若识时务,就赶快回去!不然,同样把你拿住,一块儿煮着吃了!”
孙悟空闻言大怒,一口钢牙咬得脆嘣嘣地直响,恨声喝道:“你有多大手段,敢说这等大话!休走!看棒!”那虎先锋急忙持刀按住,双方厮杀成一团。不过三五回合,那虎先锋便落荒而逃,谁知慌不择路,竟一头撞上了在山凹中放马的猪八戒,被猪八戒一钯筑出九个窟窿,一命呜呼。原来,所谓困难就是这样,看似恐怖,却经不起一顿打杀。
打杀了老虎精之后,孙悟空决定一鼓作气,索性再打杀了那个自称黄风大王的老妖怪。他便嘱咐猪八戒仍旧在山坳中放马,自己拖着那只死老虎,又来到黄风洞门口骂战。那老妖闻言,愈加烦恼,道:“这家伙也太过分了,我还不曾吃他师父,他却打杀了我的虎先锋,可恨!”出得门来,厉声高叫道:“哪个是孙悟空?”
孙悟空踏着那只死老虎,昂首回答说:“你孙外公在此,送出我师父来。”那老妖见孙悟空身体瘦小,不由得嗤笑道:“可怜你一个小鬼,有什么本事在我的门前大呼小叫?”孙悟空举起金箍棒,也冷笑道:“你这个老儿,也忒没眼力了!你外公虽然个子小,只怕你挨不起这一棒!”
那老妖哪容分说,捻着一柄钢叉,望着孙悟空当胸就刺。叉来棒架,棒去叉迎,在那黄风洞外,杀得好不凶狠。乒乒乓乓之间,斗了30回合,不分胜败。孙悟空急于求胜,便揪下一把毫毛,变做100多个小孙悟空,各执一根铁棒,将那老妖团团围住。老妖见了,张嘴呼出一阵狂风,将那100多个小孙悟空吹在空中,纺车儿一样乱转。孙悟空见势不妙,便急忙将身一抖,把那些毫毛收上身来,自己则举起金箍棒,奋力上前拼杀,迎面又被那老妖喷了一口黄风。孙悟空顿时觉得两只眼睛一阵刺痛,连泪水都流出来了,只好捂住双眼,败下阵来。
可怜的孙悟空这才知道,打杀山中的老虎容易,打杀心中的老鼠却难;战胜客观上的困难容易,战胜主观上的妄念却难—更何况是他的领导唐僧的妄念!
差点气坏了眼睛
却说猪八戒见黄风大作,慌忙牵着马匹,守护着行李,缩在山坳之间直念菩萨保佑。忽然抬头一看,只见孙悟空捂着双眼踉踉跄跄地回来了。猪八戒起身迎上前去问道:“大师兄,你怎么了?”孙悟空说:“我被那妖怪喷了一口黄风,吹得我眼珠酸痛酸痛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我们得赶快找一个眼医。”
奇怪,黄风与眼晴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孙悟空害的是青光眼,在中医属五风内障范畴。孙悟空是个急性子,肝胆火旺,而眼为肝之窍,被黄风大王闹得怒火愤愤,上攻于目,致使目络灼伤,脉络瘀阻,神水淤积。往白了说,黄风大王,也就是唐僧的这些个妄想杂念,不仅把整个团队闹得乱七八糟,孙悟空害的这眼病也是他给气出来的。
猪八戒说:“大师兄,在这半山腰里,天色又晚,连个宿处也没有,到哪里去找什么眼医呢!”孙悟空说:“我们沿着大路走,先找个人家住下再说吧!”兄弟两个,一个挑着担,一个扶着马,出了山坳,上了大路。此时渐渐黄昏,只听得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声。二人停步观看,乃是一家庄院,影影绰绰地有灯光。
…
箴言十一(3)
…
兄弟两个便上前敲门投宿。庄院中一位老者将他们迎进门去,请他们用了一些茶饭。然后命下人设铺,请他们就寝。孙悟空说:“不睡还可。敢问贵地可有卖眼药的?”老者问明原由,说:“我们这附近没有卖眼药的。倒是老汉我珍藏了一副秘方,名唤‘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
那老者便取出一个玛瑙石的小罐儿来,拔开塞口,用玉簪儿蘸出少许,给孙悟空点上,教他闭上眼睛,安心睡觉。一觉醒来便到了黎明,孙悟空抹抹脸,睁开眼,赞道:“果然好药!只需一点,就让老孙重见光明了!”瞧瞧,这“三花九子膏”可真是神效,现在上网的人多,眼睛都有点儿毛病,要是“三花九子膏”有得卖,绝对卖疯了。
孙悟空赞完了眼药,转头左右望望,四周全是些老槐高柳,哪里有什么庄院、客房、门窗,兄弟两个却在草丛中睡了一夜。这时,猪八戒也醒了,抬头看看,奇怪地问道:“怎么一夜之间,那户庄院人家就搬走了呢?咦!我们也是睡得死!怎么他家拆房子,一点动静也没听到?”
原来,昨夜的庄院是伽蓝菩萨设的一个局。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即佛教的护法,相当于寺院的土地神。因见孙悟空和猪八戒在荒郊野外落难,便设了这个局,管了他俩一顿斋饭,又医好了孙悟空的眼疾。
《灵猫捕鼠》的翻版
孙悟空对猪八戒说:“我既然医好了眼疾,且去打听打听,看看师父下落如何。你还是在这里一边看护马匹、行李,一边等我的消息。”将身一纵,来到黄风洞外,摇身变做一个花脚蚊子,从门缝飞了进去。飞到后园一看,师父被绑在桩子上,还活着呢。
又嗡嗡地飞到前面,只见一个小妖精,撞上厅来向黄风老妖报告说:“大王,小的巡山,看见猪八戒坐在林里,却不见昨日那个孙悟空。”老妖说:“孙悟空不在,难道昨日被我一阵黄风吹死了?”众妖在旁七嘴八舌地说:“大王,也许孙悟空并没有死,而是搬救兵去了,那可如何是好?”老妖说:“随他搬什么救兵!除了灵吉菩萨,我谁也不怕!”
孙悟空听得他这番言语,心中暗暗欢喜,立即飞出洞外,现出本相,来到林中与猪八戒会合,说:“这个老妖怪谁也不怕,单单怕一位灵吉菩萨,不知灵吉菩萨住在何处?”猪八戒说:“那里有一位老公公,你上前问他一声,何如?”孙悟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公公,上前叫道:“老公公,向您打听一个人,您可知道灵吉菩萨的住处?”
老公公其实是太白金星,特地化装前来指点孙悟空的。他告诉孙悟空,灵吉菩萨住在正南方的小须弥山中,他手中有两件法宝,其中有一颗定风丹,任凭黄风如何呼啸,都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另一件法宝叫做“飞龙杖”,正好可以捉拿黄风老怪。
这位灵吉菩萨大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