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人做事好性格-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教育,能努力地去避免、克服和改正。由于健康人格对现实世界及对自我的知觉是客观的、如实的,同时也能够接纳和容忍这些真实情况,因此他们常能热爱自己,都有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得他们能根据正确的信息采取行动,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完成更多的事情。
真正的自我认可并不是夸大自我的作用和能力,而是根据自己的天赋、体格、实际的能力和才干,确定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自己的目标、人生目的,以造就自己。一个人必须放弃所谓人在心智、体魄和功名方面潜能无限的理想,才能顺着名副其实的自我认可的道路卓有成效地进行。当然,每个自我认可的人在实现自己所选择的现实目标的时候,都是本着开拓被认可的自我这一精神去实现的,既不是在向一个假设的“某一天”会使自己心满意足的、想象的完善状态拼命攀登和接受的过程中实现的,也不是等待在“某一天”现实目标自然而然地“自动”实现。
2.适应原则
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不可能与现实的实际完全一致。所谓适应原则,是指一个人能使自己,亦能使他们与现实相适应地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要求一个人在和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完好地保持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适应上的完整统一性与达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目的。
人对现实世界的适应行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对人的整个健康状态的界定,是以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参数来对健康所做出的评价,包括对一个人在精神上、身体和体格上,对工作、生活、人际关系、婚姻和性、社会所处的完美状态及其适应力的综合评估,涉及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健康人格生活的适应原则,体现着人格结构的整体性。
适应原则在主观方面表现为一种满意和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心境,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是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生的旅途有着较强的自信心,能够清醒、明智地面对现实,积极地接纳自己,正确地解释自己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事件,克服内心的不稳定性,不会因个人在外部世界的种种不顺心的事而焦虑不安、忧郁、产生挫折感和消沉。相反,而是能使自己保持一种坦然、满意、享受人生的态度以及平静的心绪。因此,遵循适应原则的人,虽然他们的聪明才智有所不同,却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心理或行为的障碍,心理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心境反过来又促使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获得乐趣。
适应环境,并不意味着赞同和消极地与现实世界保持完全一致,而是指自我应该也能够在实际的自我、自我的目的、能力、成就同现实之间,保持一种继续不断的和创造性的联系,是个体同现实世界多方面的均衡、协调和整合,体现着一个人在身体健康、智慧、灵性、品质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一个人对现实的认识和自我认可在工作、生活、爱和闲暇各个方面的均衡性,自如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
适应原则虽不是指认可不满意的现实,但是,它还要求在通常的情况下,能够对烦恼和不安展现出一种借以安慰的、持续的、和谐的自我内心的宽容精神。否则,如果人们为寻求理想的配偶、工作、住房和朋友,由于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他们不能适应比他们理想观念低的状况,他们就可能从一个配偶到又一个配偶、从一个工作到又一个工作……不停地转移,于是无止境的寻找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最终是仍然很难感到满意。这时,他们也许就会变得玩世不恭、阴阳怪气、消极无为、遁世隐居;或者愁闷不安,或者四处讨伐、忿斥怒骂,而导致人格病变。
3.平衡原则
即使人格健全的人,有时他的各种需要、动机、欲求、愿望和向往也会因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或受到干扰而发生挫折、威胁和冲突,而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紧张、焦虑、苦闷、烦躁等心境。所谓平衡原则,就是指对人的关系和事件上要保持平衡、灵活和全面的看法。它要求一个人要有预见人生挫折、威胁和冲突的能力,善于平稳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保持与社会良好的接触,客观地分析、评价社会的得失,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要求相符合。若发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常能修正或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计划,以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而不是行为反映程度大大地超过刺激程度;情绪反应大大地超过行为反应。
平衡原则还要求现代人在遇到挫折、威胁、冲突的时候,能够保持自己的人格要素——自我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平衡性。在通常情况下,人格统一各要素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往往在自我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行为风格方面保持一致性。平衡原则则进一步要求,人在遇到挫折、威胁、冲突的时候,也能够把自己的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同作为人格核心的自我观念统一起来,而不是私欲和良心相冲突。欲望背弃了信念,行动和思想互相矛盾,主体意识不统一而形成两重或多重互相对立的分裂型人格。
4.智慧原则
智慧原则指作为人格健康的人,他(她)对人类社会的知识和文明持有一种基本肯定的态度和一种向往、追求知识的心理倾向,人格对社会个体的展示具有综合性、全面性、丰富性、具体性的特点,因此,要确立健康人格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文盲或半文盲不可能成为理想生活的建设者。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条件只能提供给他发展这种特征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一个人的勤奋、学识和社会阅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人格正系数。
健康人格对待生活,怀有远大的、现实的奋斗目标,酷爱学习,追求知识,并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成就。
健康人格注重并善于从人类丰富的、优良的知识宝库中提取养料,培养自己的智慧和提高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知识海洋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行为的关系;学会战胜寂寞、绝望和烦忧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学会善于在工作中获取成就,处理好自己闲暇娱乐活动与工作的关系,形成自己良好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思想素养,使他人争相以己为友,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5.创造性原则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人人都有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禀赋,只是在这种能力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水平上有所不同。因此,作为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健康人格,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禀赋就是其本身内在的要求。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一个人的创造性潜能发挥时刻的心理体验)是自我实现人格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创造性原则,是指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更符合自己的特性,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尽管每个人都受到了现实世界的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限制是由一个人的经济和社会的条件,以及一个人特有的精神和肉体的能力所强加给他的),但是,只要他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不欺骗自己,就能明智地、客观地选择一定的创造目的和成功的生活方式。
健康人格生活的创造性原则主张:在一定的条件下或他人的帮助下人能够进行设想,选择重点,做出计划,并把价值观见诸行动。遵循创造性原则的人不相信“扑克牌算的命运”,不时地享有自我创造性所带来的成功喜悦的机会,同时,这种创造反过来又促使其积极地对待生活,促使其不断地进步,增强信心,使其更有效地生存,培养出一副更聪明、智慧的大脑,使其在工作、闲暇、人际关系和婚姻等方面更富有美感和健康的情趣。
6.团体原则
所谓团体原则,是指具有健康人格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乐于与人交往的特点,在与人相处时,对他人持有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诚挚、谦让、善良等),总是多于持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恐惧、欺骗、骄傲、敌对等),对自己所属的团体或群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之间关心的、真实的、信任的关系之中。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人交往和群居生活,乃是全人类共有的现象。马克思在谈到人的群体性和社会性时,曾经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作为抽象物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他的生活表现——即使它不直接采取集体的、同其他人共眠的生活表现这种形式——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因此,集体性和团体性,乃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的重要前提。
马斯洛把人的社交需要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爱和归属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友谊、爱情、配偶和孩子,希望为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爱和团体中,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孤独和心灵上的痛苦;可以减少恐惧,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不快乐的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如果爱的需要受到阻挠或威胁,往往会成为生理和心理的失调状态的基础,有时还会造成正常的死亡。人们渴望成为团体的一员,有所归属,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被家庭、团体拒绝于门外,他便会产生一种孤独感,精神上不免受到压抑。孤独的人感到空虚、失落,无处诉说,忧愁、抑郁,日积月累,便会产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人格病症。在团体中,人们则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身心品质,如身材、容貌、活动能力、智慧、知识、应付困难的本领……能为他人重视和赞美,在团体中处于适当的位置,获得安全感、平衡感和自信感;在团体中,能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增进人际间的情感交流,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团体原则蕴藏着人格健康的强劲动力,成为健康人格适应现实生活的重要前提。 



□ 灵活些,别难为自己


1.做人别太固执
固执己见似乎让人感到个性,但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顽固不化。
太固执的人总会自以为是,很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后,就认定是最终真理,别人如果有不同看法,就肯定是他哪儿出问题了。太固执的人也很容易轻视别人,否定别人。太固执的人常常刚愎自用。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最后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太固执的人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在他们眼里,爷爷是小偷,孙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人从监牢里出来,他这一辈子肯定不会干好事;黑人永远是劣等人种;希特勒肯定是个固执狂……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当老师,班里的“差生”永远得不到翻身;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做老板,他的职员永远不能犯错误。世界“牛仔大王”李维的公司却有38%的职员是残疾人员、黑人、少数民族和一些有犯罪前科的人,他们在那里都干得好好的。
太固执的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一套是最佳的,对新事物,他们其实根本不了解,但他们却煞有介事地说出一大堆凭空想象的局限和不足,俨然像专家。他们会坚持认为计算机没有算盘准确,即使他儿子还是个电脑工程师;他会认为生儿子当然比生女儿好,即使他女儿成了名人,他也会坚持认为这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
太固执的人肯定没有好的人缘。要想改变这种坏脾气,首先得试着去理解人,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抱着一个信条:在不了解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之前,别妄下结论。
2.换条路可能会更好
“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做一件事可以有无数种方法,而只有一种才是最佳的,而你想到的可能是最差的。开动脑筋,试着换种方法,你会感觉豁然开朗。有了这种“换条路”的思考方式,你会发现很多最佳的方法。
聪明人总在想着如何“偷懒”,别人做这件事花了300元钱,我能不能少花些,别人做这件事用了两天,我能不能只用一天半。很难想象一个只找到一种方法就当宝的人如何去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即使你比别人笨一些,只要你多花些时间去想,就可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聪明人。所有成功者都是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才做出了惊人的成绩,“船王”包玉刚之所以能从一条船起家,由一个不懂航运业的门外汉一跃成为一代船主,就是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才是最佳的。当别人都在搞房地产的时候,甚至当他父亲也主张投资房地产时,他经过分析却决定投资航运业;当别的船主都在用“散租”的方式获取暂时的高额租金时,他却用“长租”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但同时却赢得了无数固定的大户顾客。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子孙而有特殊的遗传基因,而是因为他总能发现常人所用方法的弊端,同时又想出一套更佳的新的方法。
当我们发现自己环境不利的时候,那就试着去换一个地方。当你发现手下人不称职时,就坚决地撤换。当你发现靠每天一封情书向人求爱效果不灵时,就试试一个礼拜不给她写信。当你发现每天弥勒佛似的和人交往,别人还不领情时,你就试着换副阴阳脸。当你发现对儿子百依百顺,但他却更加无法无天时,你就试着狠心些,冷峻些。总之,发现“不行”你就得变,而发现“行”你也得变着“更行”,喊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丰田公司所采用的“参与制”,就是近乎苛刻地挖掘任何一个可能“更行”的机会。1977年,丰田公司全体员工提出了46万多条合理化建议,每人平均10条,为公司节省开支260多亿日元。
要想成功,就得时时刻刻想着:“是不是可以换种方法。”
3.不要走极端
要么很好,要么很坏,要么是踌躇满志,要么是万念俱灰,稍受鼓励就信心倍增,稍受打击就萎靡不振,虽然说人生是一场戏,但你也不能故意把它搞得大喜大悲,这对身心是很不利的。
有极端思想的人往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事情开始之前,他们总会把事情的结果想象得很美好。由于看了一张介绍炒股成功者的报纸,他们就会浮想联翩:如果我也去炒股的话,说不定我能赚个几十万,然后我就能买幢房子,另外再买辆摩托,当然也要给女儿买架钢琴。而一旦事与愿违,他们就会痛苦万分,极大的反差加上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定会让他们消沉一段时间。
有极端思想的人往往是易冲动、缺少全面考虑的人。他们对一件事情投入得特别快,他们会调动一切情绪专心于一件事。当他受了别人的启发,决定开始学外语时,他会专心致志地订好计划,而且立刻跑到书店买来外语书,还有一大堆参考书、工具书和空白磁带,他还会考虑到家里的录音机不行,马上去买个新的。但学了三天后,就觉得计划是否该改一下,参考书是否太深了。再过几天,就会问自己:学了外语到底有什么用?然后就可能像没发生过这事一样过起了原来的生活。
我们要试着去改变这种极端思想的做法。首先,要有接受挫折与失败的心理。在事情开始之前,要告诉自己:结果越美,往往困难越多。要出门旅游,你不能光想海边风景多迷人,在大海里游泳是多畅快,到山顶眺望是多么心旷神怡,你得想想在海边晒半天会很黑,夜里会皮肤发痛,那座山很陡,小心不能摔跤。其次,我们在事前不要把结果想象得太完美,可以告诉自己:能有七分成功就算很不错了。期望值不能太高,以免失望太多。我们也可以告诉自己:做事要多看过程,只要我们尽力就行了。万一我们不幸遭遇失败,我们应告诉自己: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平淡无奇的,我们只不过又回到了起点,让我们从头再来。
4.别总是后悔
因为一件事做得不完美而后悔,或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伤害别人而后悔,这都是难免的。但如果一个人经常性地话一出口以后就后悔,那就不大正常了。
这种坏习惯有时候是因为犹豫不决的性格造成的。有的人面对选择时,总会考虑得无比周到。从大到小、从前到后,样样都要考虑,到最后把自己给搞糊涂了,不知如何做出选择。好容易在别人的帮助下或在内心的催促下做出了决定,话一出口马上就会后悔,心里想:可能作另外一种选择更好。
考虑太多会使你“说了常后悔”,欠考虑也同样使你“说了常后悔”。有些人喜欢信口开河,说话不着边际,只管吹牛扯蛋倒也无妨,问题就在一不小心就可能伤了别人,那就只有道歉了。
由于犹豫不决而常后悔的人,总会有种失落感,本来做出选择是件很痛快的事,而对他来说却是痛苦的事。去购置一样东西本来是一种享受,而他却体会不到这种满足。上街去吃火锅,走过麦当劳门前,会禁不住想:吃麦当劳也不错。火锅已经在面前了,麦当劳的香味还萦绕在眼前,火锅的味道肯定减了一半。
如果你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你得在作决定之前先弄清楚:我选择的首要标准是什么。在作选择之前先把标准的顺序排好,如果只想买支笔,能写就行,那就挑支便宜的。在做出决定以后,只能想我选的东西有多少优点,别去想别的,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理。
而如果是欠考虑、易冲动的人,就要告诉自己:凡事要三思而后言。特别在感情冲动时,要立即警告自己:别光从自己角度出发,换个角度,和别人开玩笑,不能凭自己想象,你要想想他会不会生气。在批评人时,也要想想对方会怎么想,不能光顾自己发泄。在承诺别人时,不能光让对方满意,要考虑一下自己能否承受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