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沃尔森对此投入的研制开发经费,远远超过美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20亿美元,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私人企业投资。360型的订单堆积如山,创造了IBM前所未有的创业新纪录。到1966年底,IBM装配360型计算机8000台,公司年收入超过40亿美元,纯利高达10亿美元,这是小沃森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
1970年下半年,小沃森心脏病发作,出院后工作常感力不从心。年仅57岁的他,为了事业决定让位。董事长由非沃森家族的利尔森接任。这一年,IBM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75亿美元,比起他刚接任公司总裁的1952年,公司利润又翻了10多倍。
IBM的董事长又换了几茬,而公司在计算机业的霸主地位却始终屹立如山。2000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880多亿美元。
024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
中国台湾首富蔡万霖的致富传奇
蔡万霖,台湾竹园人。蔡氏的事业以保险和营建为主,他的霖园集团以国泰人寿和国泰建设为两大支柱。此外,蔡家还持有不少房地产。以蔡万霖、蔡万才为代表的蔡氏家族是台湾最大的金融资本家。蔡万霖是当今台湾第一巨富(1800亿新台币),曾任台湾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霖园关系企业集团核心人物,1987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世界富豪排行榜,蔡万霖首次进入世界亿万富翁前10名之列,此后连续多年在全球十大富豪之内;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霖园集团的掌门人蔡万霖以46亿美元排名全球第96位,有〃聚财之神〃的美名。台湾首富蔡万霖的赚钱韬略
蔡万霖独特的经营策略
1扎实经营稳扎稳打,不浮躁,不急进,强调质量并重。蔡万霖接手〃国泰人寿〃时,公司管理开始出现弊端。面对出现的问题,他及时刹车,首先将以往规定每年50%的增长目标降为30%,并成立售后服务部门,结果业绩大大提高。还有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这种经营特色,他的〃三井〃公司在闹市中投资兴建楼房时,每一辆从工地开出来的车都必须保持轮子不带泥土,以保持街道的整洁。在他的许多投资施工现场,管理之严谨,都令建筑界诚服。
2人人都是小富翁。〃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是蔡万霖的座右铭。而蔡万霖更形象地制作了一个口号:〃人人都是小富翁〃,出手奖赏下属,大方之至。1986年他拿出4亿元股票,供科长级以上员工入股,这就等于每位入股者白赚100万元。其公司的年终奖金,几乎年年都在相当于6个月以上的工资,经济效益紧紧拽住了员工的心。
3〃一毛钱也不能拿〃!此举在于严明纪律,杜绝贪污。蔡万霖在全公司选调精明强干之才到各地检查,凡被查出挪用公款者,一律革职。在〃国泰人寿〃供职的员工都知道:〃跟他做事,一毛钱也不能拿〃。他对儿子的管教也以严厉闻名,3个担任国泰关系企业副董事长的儿子,若晚上外出应酬,都不敢回家太迟,因为父亲会〃搬张椅子坐在门口等候他〃。
4中高级主管3年轮换。此举在于提高经营效率,防止营私舞弊及拉邦结派。他曾在8年中,更换了3个总经理,为公司创造了充满竞争的氛围。蔡万霖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总结了如下的〃四大经营〃口号:
经营脚踏实地,工作精益求精;
注重商业道德,讲究职业良心;
重视保护权益,负起社会责任;
加强员工福利,兼顾股东利益。
蔡万霖的管理企业之道:精、狠、准。
蔡万霖经营管理企业有精、狠、准三诀,注意人才培养,强调管理纪律。他不但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平时,他坚持到办公室上班,生活素来简朴。他还经常到各公司检查督促工作,但不喜欢应酬和出头露面。从〃国泰人寿〃初创到现在,一直沿用〃黄埔式训练〃,即每年将招进的大专毕业生,任储备干部,分配到各地进行培训或做业务监督工作,采用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正规化的管理。如每天早上八点半,各部的员工都要做早操、喊口号,高唱〃国泰之歌〃,以振奋员工士气。
蔡万霖的聚财秘诀:〃国泰房产,只租不卖〃
蔡万霖在经营上非常有〃眼光〃,当他看准台湾的保险业必有一番大发展时,便毅然决定以〃十信〃这只〃金鸡〃跟他的侄子蔡辰州交换〃国泰人寿〃的股份,并迫使他另一个侄子蔡辰男退出〃国泰人寿〃的股份,此后使〃国泰人寿〃的资产和营业额迅速突破2000亿元(新台币),囊括了台湾30%以上的人寿保险市场。1981年,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及台湾当局种种措施的限制,使台湾建筑业陷入箫条,许多相当规模的公司纷纷倒闭,但蔡万霖却审时度势,采取特惠购房办法,突破逆境,使他的公司在同行业中房屋销售最佳,获得台湾〃建筑界巨人〃之誉。最近几年,蔡万霖看准台湾土地资源有限,大肆经营房地产,拥有的土地比25年前增值100倍,坚持以兴建大楼为支柱,在台湾各地兴建的办公大楼有一百几十栋。特别是蔡万霖对所建的高楼大厦坚持只租不卖的策略,使他的财富滚滚而来,仅房地租金收入每年就高达台币10亿多元。蔡万霖的〃三量〃名言及经商奥秘:
要做企业家,就要用〃三量〃,这是蔡万霖的名言。所谓〃三量〃,即胆量、肚量与力量,三者缺一不可。
〃以壮行色〃是蔡万霖重要的经商奥秘。他和他的哥哥蔡万春一样,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宁可住大饭店的小房间,也不愿住小饭店的大房间。如要谈公事,就到大厅去,〃以壮行色〃这是他的经商奥妙。
8岁农家子取道经商路
蔡万霖,1924年出生在台湾苗栗一个自耕农之家,经历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炼后,白手起家。8岁时起就跟兄长蔡万春到台北从贩卖蔬菜、大米、酱油,开杂货店逐步发展起来,后来靠经营〃一元钱就可以开户〃的〃十信〃存款公司迅速发迹,进而经营金融、保险、信托等业务,其中最为荣耀的是国泰人寿保险业。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和善于经营,他的企业集团不但成为蔡氏家族的〃领头雁〃,而且迅速跃居于台湾诸公司之首。
第39节:大财团都在炒地皮
作者 : 张剑
在为了谋生从小打工的情况下,蔡万霖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现代教育,在老松国小毕业后,考入台北成渊中学夜校(今博爱路中信局现址),白天打工,晚上读书,并完成高中学业。
当时的蔡万霖,就非常注意招工广告,有机会就去应征。一天,他在台北火车站看到日本轮船公司台北分公司招工广告,便报名应征,却因个子太矮未被录取。但蔡万霖并不灰心,仍不断寻找工作,终于在罗斯福路一家砖瓦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十分珍惜,努力工作,获得工厂老板的青睐,给他的工资较其他人为高,并说这个矮个儿小伙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还真被他言中了。
后来,他与哥哥蔡万春、弟弟蔡万才及林顶立等人共同成立国泰产物保险公司、国泰人寿公司、国泰建设公司等,建立了以〃国泰〃为标志的蔡家天下。不过,蔡家大权一直掌握在哥哥蔡万春手中,蔡万春成为蔡家的代表,其他蔡家兄弟在社会上的声望也不很大。只是1979年分家后,蔡万霖才脱颖而出。
1979年分家时,在蔡万春的主持下,通过家族成员相互交换股权,蔡万霖取得国泰人寿、国泰建设、三进工程与国泰汽车工业等4家公司,并以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为核心组成一个新的集团,当初也称国泰人寿集团,后来才改为霖园集团。1979年年底,集团4家公司资产总额高达168亿元,营业收入119亿元,已是台湾大财团之一。其中,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一直居同业龙头地位,同年度保险新契约突破2000亿元,有效期约2285亿元,维持5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国泰建设公司也一直是台湾最大建设公司,业绩辉煌,先后兴建住宅2万余户,博得〃房屋总汇〃之美誉。三井工程公司于60年代初成立于云林县,为甲级制造厂商,因经营不善于1975年改组为国泰关系企业的一员。1964年成立的国泰建设公司以〃产权清楚、按图施工、如期交屋、永久服务〃四大保证为经营宗旨,获得社会好评,已是台湾第五大建筑业公司。在蔡万霖的率领下,他的企业虽不多,却每个都是盈利颇佳的企业,在不到10年时间里,发展成为台湾第一大财团。这不能不承认蔡万霖高明的经营手法。在长期的创业与经营过程中,蔡万霖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经营哲学与方法。他讲,自己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庞大的事业与成就,是因为生活严谨,自奉节俭,理财有方。
对于集团金母鸡的国泰人寿保险公司每天上100亿元的营业额,如何运用颇有学问。蔡万霖对于公司巨额营业额,采取分散经营方式,以降低风险,他将所得资金的1/3用于贷款,赚取利息;1/3投入股票市场,并凭他高超的股市操作技术,赚取可观利润;1/3投入房地产。目前霖园集团以保险、金融与房地产业为主体事业,主要关系企业有国泰人寿、国泰建设、三井工程、第一信托、东泰产、物保险等公司、霖园集团公司数量虽少,营业额却最大。
蔡万霖的聚宝盆
蔡万霖于1979年接手该公司董事长后,发展更为迅速。该公司将人身保险业务推广到台湾的各个角落,设置了很多分支机构,远及澎湖岛。目前公司名下有100多栋大楼分布在全省各地,除供自己的企业使用外,其余出租,年租金就达数十亿元。1985年起,该公司一直是台湾第一大民营企业。
不过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只有少数几家人寿保险公司,国泰人寿公司也具有垄断性质。1987年,台湾开放外国保险公司设立后,人寿保险公司迅速增至30多家,竞争十分激烈,国泰人寿也面临巨大压力。其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从最高峰1982…1983年的60%降为1995年的427%,但仍不影响国泰人寿的龙头地位。
国泰人寿公司在经营上确有过人之处。蔡万霖强调〃重视保护权益,负起社会责任〃,〃争取人人保险,家家幸福〃。为了提高服务品质,公司自1986年起,提供50亿元资金作为保户贷款,这是保险业的创举。1988年8月起,规定凡是到国泰人寿保险公司投保的人到国泰医院就医,可以享受就诊优惠。经营寿险品种不断增加,目前主要有个人寿险、团体寿险、伤害险及健康险。1986年元月起开办台湾寿险业首创的投保户创业贷款及工商企业贷款。目前全省各县市设有22个分公司,并实现了有关承保、保全、理赔及收费等业务单位的电脑连线作业,经营效率大大提高。公司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员工可以认股分红,公司按每名员工的年资、职位等配发股票,达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最佳效果。正因为如此,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仍能稳住同业第一的宝座。公司业绩十分煌辉。
回馈百姓拥抱社会
蔡家之富除了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国泰建设公司等高利润企业外,拥有庞大房地产仍是其巨富的原因之一。由于蔡家企业众多,在台湾各地建立了大批楼房,仅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就有180栋房子,坐拥租金的收入和增值的利益就相当可观。其拥有的土地面积也不在话下。即使蔡家不经营企业,仅此土地就足以成为亿万富翁。
然而,蔡氏家族的社会形象不是很好,颇受争议,特别是〃十信事件〃与〃国信事件〃对蔡家形象影响甚大。而蔡家另一个被外界指责的是认为蔡家炒地皮,是带动台北地价上涨的罪魁祸首。1987年,蔡万霖的国泰人寿公司以每坪门坪约(1坪约333平方米)90万元得标,购买台北市南京东路华航公司旁边一片空地时,被认为是带动地价上涨的第一笔交易。这可能也不太公平,地价的上涨是台湾整个经济环境变化使然,大财团都在炒地皮,不是一个蔡家所能够主导的。
蔡万霖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建立了国泰综合医院、国泰人寿慈善基金会与国泰建设文教基金会三大公益事业,也受到社会的肯定。国泰综合医院成立于1964年,与台湾大学医院及附属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于1984年、1986年两度扩建,同时于1985年加入公保、劳保体系,已拥有650个床位,成为知名的大型医院,1987年,荣获台湾最优秀的金字招牌医院。
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于1980年8月捐资设立国泰人寿慈善基金会,以计划性、组织性、普遍性的工作原则,积极推动各项社会慈善活动,主要包括急难救助、慈幼福利活动捐助、敬老福利活动捐助、残障福利活动捐助、公立专科学校奖学金、大学奖学金及临时捐助等,到1996年,累计参与各项慈善活动捐助金额达5亿元。
1996年,台湾遭受特大台风袭击,响应当局〃大家动员起来,重建自己家园〃的号召,国泰人寿公司向省政府捐款1亿元,向台北市政府与高雄市政府分别捐款200万元与1000万元。蔡万霖个人也多次捐款兴建十信工商职业学校,其中一次捐款600万元兴建行政大楼,受到〃教育部〃颁奖表扬。
第40节: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
作者 : 张剑
蔡万霖因在企业上的卓越成就与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也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1980年10月29日,蔡万霖荣获美国纽约圣若大学以蔡万霖白手起家、在企业经营方面成就卓越,对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福利有重大贡献而颁赠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1993年2月,蔡万霖获得教宗若望保罗二世所颁赐的〃圣思维〃爵士勋章,以表彰霖园集团多年来赞助〃兰阳舞蹈团〃的行动。
海底蛟龙神秘掌舵
蔡万霖却因申请成立银行而按规定于1991年辞去国泰人寿等公司董事长职务,从家族企业的第一线退居幕后,只任国泰人寿保险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与三家公益事业的董事长,企业经营已交给第二代掌管。
蔡万霖是台湾少数不爱在外露面的大富豪之一,是一个十分神秘的人物。坐落在台北市仁爱路4段296号的28层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大厦就是这位世界级富豪的大本营。在顶层1500平方米的空间里,就是蔡万霖的办公室。他有专用电梯,身边时刻有保镖保护。他很少参加社交应酬,不在电视露面,报上的消息也很少。除了工作之外,他的消遣方式就是每周一次的高尔夫球及平时的太极拳。他也是一个十分简朴的人,不抽高级烟,抽的是台湾的〃万寿〃烟,坐的是台湾裕隆2400CC自产车。不过蔡万霖早期曾担任台湾垒球协会理事长,也一度活跃于政界,当选过台北市议员,只是在十信风暴与成为巨富之后,才变得十分神秘而已。
025麦当劳:商业帝国下的饮食文化革命
快餐大亨雷蒙·克罗克
在麦当劳公司总部的办公室里,悬挂着克罗克喜爱的座右铭:
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恒心。
〃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
〃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
〃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
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
雷蒙·克罗克是世界上最大的〃厨师〃,他有全球最大的饭店麦当劳快餐连锁店,可谓是每顿饭有几亿顾客同时就餐。克罗克其苦心经营的一生始终坚持的哲学是:〃一个人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落在头上的机会。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创造幸福,自己解决难题。〃克罗克的成功神话,已成为今天创业者效法的榜样。今天的麦当劳更成为美国文化的一种象征。闻名全世界的最大快餐王国麦当劳快餐连锁店,其创始人克罗克,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由一个推销员出身,凭借其敏锐的目光和超人的智慧,不但建立起了麦当劳王国,还推动了快餐连锁业的迅速发展。麦当劳王国的建立,不仅是一种商业革命,它更是一种饮食文化上的革命。
说起麦当劳,还应该提一下麦克和迪克两兄弟;是他们首先开办了这个事业。
有人认为克罗克是最具有美国精神的企业家。他身上的光环实在太亮了,以至于麦氏兄弟失去了光彩。克罗克在其苦心经营的一生始终坚持的哲学是:〃一个人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落在头上的机会。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创造幸福,自己解决难题。〃他在自传中说道:〃这是一个简单的哲学。但是我喜欢这个哲学,因为它确实有用。我发觉自己虽然成了百万富翁,但它对我仍然有用,就像20年代初时对我有用一样。〃克罗克的成功神话,已成为今天创业者效法的榜样。今天的麦当劳更成为美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麦当劳已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6000多家分店。仅1985年一年,就发展了海外分店597家,平均15个小时就开一个店的速度,使得它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麦当劳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是一个神话。这个以经营汉堡包为主的快餐王国,历经50年,到20世纪末,在全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000多家分店,每天销售汉堡包达25亿,年营业额达170亿美元。它的创始人是麦当劳兄弟,而真正创建麦当劳快餐王国的却是雷蒙·克罗克。克罗克是如何成为亿万富翁,又是怎样使麦当劳公司成为全球性快餐王国的呢?
少小休学
克罗克早年家境困难,高中只上了一年就休学了。他在几个旅行乐队里弹过钢琴,又在芝加哥广播电台担任音乐节目的编导。从1929年起,在随后的25年中,克罗克一直从事推销工作,先在佛罗里达帮人推销过房地产,后到美国中西部卖过纸杯。作为推销员,他品尝过太多失败的苦涩。〃在佛罗里达推销房地产失败之后,我彻底破产,身无分文。那时,我没有大衣,没有风雨衣,甚至连一双手套都没有。我开车进入芝加哥穿过寒冷的街道回到家时,简直要冻僵了。〃克罗克后来曾这样回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改弦易辙
1937年,克罗克当上一家经销混乳机的小公司的老板。混乳机是一种能同时混合搅拌5种麦乳的机器。他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惨淡经营,仅能勉强维持下去。到了50年代,已达天命之年的克罗克依旧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老板。也就在克罗克当上小老板的这一年,麦克和迪克这…对犹太人兄弟,通过对过去三年的餐厅收入的研究发现,8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于是,麦氏兄弟开始对经营方式进行重大改革,主要销售这种每只15美分的汉堡包,并采用自助式用餐,一律使用纸餐具,提供快速服务这种令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