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容忍不了别人的嘲笑。
不要以为你的嘲笑可以让你逞一时口舌之快,也不要以为老板听不懂或不计较,好好记住什么是〃祸从口出〃吧。
秘密十二 同事很有可能出卖你的话
被出卖的感觉许多人都明白,一旦被出卖,感觉全世界都骗了你,感觉你只是工具,你被人利用了,从尊严和人格上,都被污辱了。而同事之间的出卖更是家常便饭。许多人不仅要问:同事究竟是相互扶持的同行,还是彼此缠斗的豺狼?如果把职场比喻成为一片汪洋,每个在海中奋进的泳者,除了锻炼自己的泳技实力,也要顾虑起伏的潮汐,行有余力,还可以当个救生员来拉同事一把。然而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救生员的工作,毕竟想要救人,得先学会自救。热心的救生员或许曾救过无数的人,然而,也有救生员在执行救人任务时,惨遭对方拖下水。曾经在职场上有过被人出卖经验的人,没有不为自己捏把冷汗的。别以为平日同事对自己照顾有加,就可以全然不顾一切对他掏心掏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闲暇的时候喜欢议论他人,但是千万要记住,议论也要分场合和对象。在午休时,或是在闲暇的时候与同事聊天,不注意说了关于上司和公司的坏话,说不定就会被谁听了去。结果传到了上司的耳中,上司对你的态度就会有很大的转变。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祸从口出〃。所以,和同事不能议论上司,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同事之间的相处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全部交心,即使是关系非常要好的同事,相互发一些有关上司的牢骚,也是不明智的行为。同事之间应该是相互勉励、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关系非常好的几个同事聚在一起喝酒,谈论的话题总是有关公司和上司的,总爱发表一下对公司或上司的意见或不满。
在工作过程中,因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难免有差异,对上司所作出的一些决定有看法,在心里有意见,甚至变为满腔的牢骚,有时也是难免的,但就是不能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几个人的传话,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待上司听到了,便成了让他生气难堪的话了,难免会让上司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
前不久,小张抱怨说自己被同事出卖了。他们两个是一同进的公司,工作表现也相差不多。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公司有裁员的打算。因为他们是好朋友,所以无话不谈。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同事说:〃最近人心惶惶,一点也没有工作的心思,所以我就上班玩游戏打发时间。〃这个同事非常好奇地问他难道不怕被老板发现吗,他沾沾自喜地说自己有妙招,打的是隐蔽性极强的巨人游戏。
可想而知,他的同事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将这件事告发了。就在他游戏玩得正酣之时,老板站到了他的电脑面前。铁证如山,他无言以对。他只能看着愤怒的老板离去,并且等待着被裁的消息。
这个时候,朋友已经不是朋友。职场便是一个利益场,〃朋友〃这个概念显得非常苍白。如果口无遮拦,恣意妄为,则可能会给自己铸成大错。
是的,在职场上,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话,或者自己违反纪律的话最好不要讲,这纯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同样,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话也不要随便外传。这样的话说出去以后,一样会招来〃杀身之祸〃。克里斯的亲身经历也许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
克里斯放弃了原本发展不错的外资公司,与上司一起跳槽。因为他是老上司极力推荐的人选,新公司老总还算器重和信任他,把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放心地交给他去做。这让他较欣慰。尤其让他高兴的是,只要他一从老总办公室出来,大伙就对他亲热起来,问长问短。时间一长他发现,原来,大家总是想从他口里套到公司的有关机密。为了和大家打成一片,他就把一些事告诉了大家。可后来他发现,如此的〃牺牲〃并没换来同事的真心。一天同事在背后说:〃一个连老板都敢出卖的人,估计不是什么好人,谁敢和他走得近!〃听到这种话,他欲哭无泪,也很心寒。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有同事将他所说的秘密告诉了老总。老总知道后非常愤怒,一个自己如此信任的人却可以随便将公司未公布的机密透露出去,一怒之下,只能将克里斯开除了事。
通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出卖自己的也许不是同事,正是自己。如果自己不是那么信口开河,随便乱说,也不会被别人抓住把柄了。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
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
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说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时,腹部还有个小眼不能完全蜷起。如果朝那个小眼吹气,我受不了痒,就会打开身体。这个秘密我只跟你说,千万要替我保密,要传出去被狐狸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乌鸦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
不久,乌鸦落在了狐狸的爪下。就在狐狸要吃乌鸦时,乌鸦想到刺猬的秘密,对狐狸说:〃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刺猬的死穴。〃于是狐狸放了乌鸦,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真正出卖刺猬的是它自己。它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弱肉强食的森林里,能保护它的只有一身硬刺。它却为逞一时口舌之快,把自己的破绽告诉了乌鸦。
职场犹如战场,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那层别人所不能拥有的〃铠甲〃,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即使面对关系颇好,跟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同事也不能随便说出去,否则这个同事遇到困难之时,也许会将你的这个秘密作为交换的筹码,去取得自己的利益。
自己都不能替自己保守的秘密,又怎能要求别人替你保守呢?所以,保护自己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可以与同事抱着交朋友的心理,但事事要留三分,话到嘴边绕三圈。
有位做母亲的感觉很苦,因为她与自己上小学的儿子不能沟通。她苦口婆心地与儿子谈,却总是没有效果。
这一天,儿子在学校又惹事了,母亲却突发咽喉炎而失声,当她拉着孩子的手与他面对面坐下时,她很急、很气,但不能说一句话,只是紧紧地将孩子的手握在手心,很久。
第二天,儿子对母亲说:妈妈,你昨天什么都没说,但我全明白了。
出乎意料的效果,让母亲热泪盈眶。
是的,有时候,没有声音强过有声音。在职场上,为什么不让自己多做事,少说话呢?所谓〃祸从口出〃,如果少说话,不但不会有被同事出卖的危险,而且更不会因为你说得少,就不能表现自己。大多数上司看中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说了什么。
所以,在职场上,凡事都要有分寸,说话要有分寸,谈论事情要分场合,议论他人要看对象。一次无心的议论也许会变成他人的成事跳板,对自己无疑是一大坏处。对于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要说,哪怕自己憋得不行,也不能轻易在同事面前抱怨或者倾诉,可以找自己生活中的朋友或者同学来排解。
秘密十三 揭别人短的话
1?职场上的同事,可以是朋友,但当利益来临之时,朋友的关系也会随之变质。
2?不要事事都掏心窝子似的告知他人,因为总有一天这也许会成为危害自己职业安全的撒手锏。
3?老板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他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相信员工所告发的事情,或者经过自己亲自调查后会相信,所以不要轻易给同事留下告密的把柄。
秘密十三揭别人短的话
〃逆鳞〃一说可能许多人并不太了解。逆鳞就是龙喉下直径一尺的地方,传说中龙的身上只有这一处的鳞是倒长的,无论是谁触摸到这一位置,都会被激怒的龙杀掉。人也是如此,无论一个人的出身、地位、权势、风度多么傲人,都有不能被别人言及、不能冒犯的角落,这个角落就是人的〃逆鳞〃。
因为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的缺陷、弱点,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堪回首的经历,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提及的伤疤,是他们在社交场合极力隐藏和回避的问题。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无论是对什么人,只要你触及了他这块伤疤,他都会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反击,从而获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但是总体来说,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张小姐是某机关办公室文员,她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可每当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出来的话总是很〃刺〃人,而且她的话总是在揭别人的短。
有一回,自己部门的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别人都称赞〃漂亮〃、〃合适〃之类的话,可当人家问张小姐感觉如何时,她直接回答说:〃你身材太胖,不适合。〃甚至还说:〃这颜色你穿有点艳,根本不合适。〃
这话一出口,便使得当事人很生气,而且周围大赞衣服如何如何好的人也很尴尬。因为,她说的话有一部分是事实,比如说该同事就是比较臃肿。虽然有时张小姐会为自己说出的话不招人喜欢而后悔,可很多时候,她照样说特让人接受不了的话。久而久之,同事们把她排除在团体之外,很少就某件事去征求她的意见。
尽管这样,如果偶然需要听听她的意见时,她还是管不住自己,又把别人最不爱听的话给说出来了。
现在在公司里几乎没有人主动答理她,张小姐自然明白大家不答理她的原因。
我们常说瘸子面前不说短、胖子面前不提肥、〃东施〃面前不言丑,对让人失意的事应尽量避而不谈。避讳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朋友的态度问题。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为自己留口德,避免〃祸从口出〃,这是张小姐亟须改进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人在吵架时最容易暴露其缺点。无论是挑起事端的一方还是另一方,都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并产生了敌意,敌意的表露使双方关系恶化,进而发生争吵。争吵中,双方在众人面前互相揭短,使各自的缺点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有人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相互揭短的副作用。
某公司的一个部门里有两个职员,工作能力难分伯仲,互为竞争对手,谁会先升任科长是部门内十分关心的话题。但这两个人竞争意识过于强烈,凡事都要对着干。快到人事变动时,他们的矛盾已激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好几次互相指责,揭对方的短。科长及同事们怎么劝也无济于事。结果,两人都没有被提升,科长的职位被部门其他的同事获得了。因为他们在争执中互相揭短,在众人面前暴露了各自的缺点,让上级认为两人都不够资格提升。
办事聪明的人会及早预料到上述结果,不会冒冒失失地挑起争端,反而会做好表面文章,让对方觉得你对他是富有好感,凡事为他着想的。《菜根谭》中有句话:〃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不思他人之旧过,则可以此养德疏害。〃只要你对他人心存厌恶,再巧妙的方法也不能掩盖,而假装出来的友善终有一天会让你自食其果。
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敌人也可成为朋友的,而多一些朋友总比四面树敌要好。把潜在的对手转化为自己的朋友,这才是最好的办法。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言论自由的现代社会,人们一样也有忌讳心理,有自己与人交往所不能提及的〃禁区〃。对让人失意之事应尽量避而不谈,为自己留口德,就是避免了〃祸从口出〃。
在办公室中,尤其是那种当面揭短的话更是不能说,这样不但会使同事之间的关系恶化,还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无论是揭别人的短,还是与别人相互揭短,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当面揭别人的短,更是后果严重,这个人是自己上司的话,自己只能卷铺盖走人了。
但事实是,有些人认识到揭短的害处,甚至会奉劝自己的朋友,自己却在行为上不能克制。只能提醒别人而不能提醒自己,这同样是很危险的。
在一座小城里,有一个老太太每天都会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她总觉得它马上就要倒塌,很危险。于是见有人向那里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那堵墙要倒塌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但那堵墙并没有倒塌。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接下来的三天,她仍然在提醒着别人,但许多人都从墙根走过去了,也没有遇到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它怎么没有倒呢?明明看着要倒的啊。〃她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下仔细观望,然而就在此时,墙终于倒塌了,老太太被淹没在石砖当中,当场气绝身亡。
秘密十四 把责任推给别人的话
是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提醒别人的时候也提醒自己呢,提醒自己给别人留点余地、给别人留点尊严。每个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容许别人的不足,也是对自己的宽恕,因为世界上没有完人,包括自己。
1?不要以为随便揭别人的短,可以让自己显得更加高尚。错了,这么做只能说明自己没有道德。
2?想在上司面前揭同事的短来突出自己是极为危险的。
3?如果你当面揭上司的短,那么就做好走人的准备吧。
秘密十四把责任推给别人的话
听过这么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三只老鼠合伙去偷油。它们在经过周密而又细致的侦察后,终于发现了一个装满油的油瓶。来到油瓶前,又是一番商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轮流上去喝油。
于是,三只老鼠采取叠罗汉的办法,一个踩着一个的肩膀,迅速向上爬……可当第三只老鼠爬到第二只老鼠肩膀上,刚碰到瓶口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响声惊动了事主,一声断喝,三只老鼠仓皇而逃。
回到窝里,它们立即召开会议,分析和查找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并追究这次行动有关老鼠的责任。
最上面的老鼠说:〃第一,我没有喝到油,刚碰到瓶口;第二,就算是我碰倒了瓶子,但是,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下面的老鼠动了一下。所以,我没有责任。〃
第二只老鼠说:〃我是动了一下,可也不能怪我呀,那是因为我下面的老鼠它抽搐了一下,我实在没办法呀。所以,我没有责任。〃
第三只老鼠说:〃你说的没错,我的确抽搐了一下,但我是听到门外有猫在叫啊,你说我能不抽搐吗?所以,我没有责任。〃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责任不在老鼠,而在那可恶的猫。〃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滑稽,让我们感觉老鼠们的好笑。可遗憾的是,在我们人类的圈子里,这样的故事也是会时常发生的。往往是遇到好事,大家争功劳;遇到问题,大家推责任。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了,往往不是敢于承担责任,而是想方设法地推卸责任;不是主动地查找自己主观的原因,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借口和〃挖掘〃各方面的客观原因。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责任是什么?其实责任就是工作使命。我们常能碰到一些员工把责任视为儿戏,总是让工作留下缺憾,让别人进行修修补补。其实,你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选择前者的结果,就是断送自己更多的工作机会,以至于最后被炒掉;选择后者,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成功机遇,让自己步步高升。可以看出,一个员工究竟有无责任,关系到自己的前途。
露丝和凯丽同在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部工作,她们平时都属于工作认真积极的员工。有一次,到了截稿时间的时候,她们的任务却都没有完成。主编开始挨个找她们谈话了,主编也许就是想了解下推迟的原因,并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
露丝被叫到办公室以后,如实地回答了主编的问话。她承认自己因为最近心情不太好,影响了进度,而且保证自己一定会接受处罚,并尽快完成任务。
出来后,露丝沮丧极了。她感到主编冰冷的脸上没有半丝笑意,这让她不寒而栗。凯丽看到露丝的表情就已经发觉大事不妙。于是她在心里快速地打了草稿,想好了应付主编的话。
进到办公室以后,没等主编发话,凯丽就将自己的〃草稿〃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她说之所以影响进度,是因为她所采访的对象没有配合,而且副主编没有及时审她的稿子等等。
主编没有再说什么,就让她回去了。她心里沾沾自喜,心想多亏提前思考了一下,才没有让自己背黑锅。
没几天,杂志社要任命新的编辑部主任,露丝被主编选中了。凯丽极为不解。主编的解释是,一件小事可以折射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通过上次的事件,他认识到露丝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作为杂志社的中层领导,能够有勇气承担责任是可贵的精神,也是他们所需要的人,而凯丽则正好相反。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最忌讳的就是中层领导推卸责任了。有人曾经讲过这样一些经历和感受:
我们公司的经理总抱怨老板不授权,权力太小,无法管理员工。可是遇到真正麻烦的时候,他们会把问题往老板那一交:〃你看怎么办?〃
这些经理不会去想,他拿的薪水比员工多,权力比员工大,那么问题就应该到他为止,不然老板要你做经理干什么?可是他们总是把权力与责任分开,权力就是拿的钱多,管的人多,没想过其实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你有多少权力,就要负起多少责任。
在我们公司,人事和财务工作不好做,因为这两个部门代表公司行使职权,最容易被经理们〃转手〃责任。当你正常过问他们事务的时候,经理们会很反感,认为你触犯了他的一亩三分地,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