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话那头的池峰城应该是发出了几声苦笑,这也难怪,这才是第一天,庄子里面的部队就损失了3ooo多!这样快的兵力消耗速度,随便换了哪个指挥官都同样会觉得寒心!
“副座,汤司令的2o军团出击了吗?”
池峰城憋了半天,还是问出了他最担心的问题,池峰城不怕打烂仗,也不怕拼光老本。他怕的是31师官兵的伤亡换不回应得的回报!
其实在黄浩然的电话打进来之前,池峰城的司令长官孙连仲还有他的军座田镇南都先后给池峰城打了电话,池峰城已经知道了汤恩伯汤司令今天白天干的事情。
“凤台,我不想骗你,汤司令的2o军团今天还在调动之中,没有出击。李长官已经去了电报催促,相信汤军团不日就将从日军的背后出击!”
“不日?那又会是哪一天?副座!今天一天,我部就伤亡了三千多官兵!此刻通过浮桥撤往运河南岸的担架就像是一条长龙!明天鬼子一定会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势!让27师开上来吧!”
黄浩然没有在电话里面说谎话,已经让池峰城感到很安慰了!汤恩伯的德性池峰城非常了解,这位汤司令连李长官的命令都敢阳奉阴违,又怎么会乖乖的听黄浩然的调动?但愿李长官能够压得住这位汤司令吧!要不然的话,杂牌军在津浦路北线殉国了这么多人,可就太亏心了!
丢开汤恩伯这个小人不谈,池峰城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援兵了,原本池峰城觉得庄子里面摆上三个师级番号实在是太多了一些,现在他却觉得有些少!
188团和181团的兵力都减员了五成以上,3o师的部队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今天池峰城已经动用了183团这支预备队,现在他唯一还能抽调的部队就是担任台儿庄运河南岸警戒任务的182团。可即便是他使用了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恐怕也很难熬得过明天白天,他现在非常希望能够有一支生力军进入台儿庄。
“太早了!凤台!你的部队之所以在庄子里面损失的这么快,就是因为兵力太密集!台儿庄的空间是有限的,鬼子又有飞机大炮助阵,你部只有采用保持少量兵力与敌交战,大部进入工事休息的战术才能减少损伤!虽然这种添油战术死板了一些,但是却适合台儿庄的情况!不要计较局部的丢失,只要你们还有一个人扎在庄子里面,日军就不算是占领了台儿庄!我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凤台,你告诉我现在庄子里面还有多少我们的部队?”
黄浩然能够体会池峰城的心情,却不能答应池峰城的要求,台儿庄不过是个庄子,把几千人的部队塞在里面,一颗炮弹落下来都能炸倒一片!31师今天白天的巨大损失,其实和池峰城的密集防守战术存在着相当的因果关系!现在庄内的人员密度好不容易出现了下降,如果再把新的部队填进去,那不就等于是在给日本炮兵送靶子吗?
“除了司令麾下的187师7o1团,总兵力不到三千!”
池峰城的31师是两旅六团制的编制,这种编成方法虽然和黄浩然麾下的基本部队99师看起来差不多,可内里的实力却是天差地别!
99师从团一级往下都是“四四制”编成,一个团的兵力可以达到25oo人以上。而31师的团以下单位采取的三三制,一个团的兵力还不到15oo,虽然是六个团的大单位,却只有一万多一点的人马。兵力只相当于半支99师,战斗力更是不足99师的两成!
“也就是说现在在庄子里面还有近五千兵力?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凤台,你必须在天亮之前,撤一部分部队出来!还有,你们要利用好鬼子不擅长夜战的特点,既然人家进了庄子,那就该好好迎接一下!晚上你把小鬼子揍踏实了,明天他的疯狂劲就会收敛很多!白天鬼子有飞机大炮助阵咱们拿他没办法,但这晚上必须是咱们的天下!否则的话这仗可就没法打了!”
池峰城对黄浩然认为“庄内兵力太多”的看法有些不太认同,第2集团军和日军的战斗力差距很大,如果再不采用人海战术加以弥补,这场台儿庄保卫战就会更加艰难!如果这些话不是黄浩然这位对日作战的“常胜将军”说的,池峰城一定会认为说话的人是个疯子!而现在这样的话从黄浩然的口中说出来,池峰城却不得不仔细掂量掂量!
黄浩然对日作战的战绩那是明摆着的,这就说明黄浩然在对付日本人方面必然有着独特的认识。否则的话为什么武汉政府的那么多将领都节节败退,而黄浩然却接连获胜?这里面定然有他的道理!
池峰城将黄浩然的话在脑海里面仔仔细细的过了一遍,终于,被他想通了一部分!
黄浩然的这套战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白天的时候用添油战术和鬼子耗时间;二是夜间再集中兵力对日军发起反击。
有庄内大量的工事和战壕作依托,池峰城白天想要拖住日本人并不是难事,最多也就是会丢失掉了一部分阵地。黄浩然先说明了要池峰城别计较局部阵地的得失,然后又要31师组织夜间逆袭,这就是在告诉池峰城,阵地白天丢掉了不用怕,等到晚上再拿回来就是了!
避开日军的锋芒,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这套白天吃亏晚上再往回讨便宜的战术还真是和鬼子磨洋工的好计策!
池峰城想通了这些之后,心情明显好了许多,他在电话里面顺着黄浩然提出来的思路又发展出了几种新战法,让夜间反击的计划变得丰满了起来。
结束这次通话之后,池峰城给位于西城区的7o1团团部去了电话,要在夜间对日军展开逆袭,还真需要7o1团伸出援手!
白天基本没有打什么仗的7o1团现在还是个两千多人的步兵团,几乎占到了庄内总兵力的一半!池峰城自然不可能放着这么大一股力量不使用!
7o1团团长于文远很爽快的答应了池峰城的请求,派出了两个步兵营担任这次夜袭任务的助攻,今晚的主角自然还是池峰城麾下的31师!
7o1团1营营长马仁义带着他的部队接管了31师181团的一段阵地,原本有14oo多人的181团在白天的战斗过后锐减到了6oo余人,1营的总兵力也在6oo上下,拉上来时候的声势居然压倒了阵地上的181团。
1营把守的这段阵地对面的日军依托着一座小庙构成了一块前进阵地,1营得到的命令就是阻止小庙里面的日军增援遇袭的日军阵地,当然,如果1营能够将小庙里面的日军全部歼灭,池峰城肯定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王八盖子的!这庙里面供着的可是咱们中国的神仙!居然护着小东洋!营座!你说这神仙会不会当汉奸呢?”
2连长洪早发的问题总是这么刁钻古怪,马营长相信除了洪早发,就根本不会有人想到问这样的问题!还神仙当汉奸?这话简直就是狗屁不通嘛!
“我说洪连长,你就不能想点正常的东西?比如,怎么解决掉庙里面的小鬼子?要不,你去问问你刚才骂的那几位神仙,让他们帮你想想办法?”
马营长说的这番话分明就是在调侃洪早发,也亏的洪早发居然还能正儿八经的接上话来:
“问过了呢!神仙也说他们怕小东洋!躲在庙里头不敢出来呢!这些王八盖子的!”
“问过个锤子!你说的话,连鬼都不信!”
马营长表示了他对洪早发的鄙视之后,坐在地上靠着工事的墙壁开始休息,反正1营的首要任务是阻止鬼子出兵增援,搞不掉这座小庙也不是什么问题。
“营座!起风了!是东南风!”
洪早发不知道又是哪根神经搭错了线,居然又从神仙扯到了风的头上。
“刮风就刮风呗!说出来能管个球用?又不是你家的神仙吹出来的!更不会吹跑对面的小鬼子。。。。。。”
马营长闭上了眼睛养着神,嘴里面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洪早发说着话,权当是解闷。
“东南风。。。借东风。。。孔明火烧赤壁。。。。营座!要不咱们干脆也放把火?我看对面那座庙外面用了不少的木头!八成一点就着!”
洪早发的这几句话让马营长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马仁义先是冲着对面的小庙看了一会,然后又伸手试了试风向,最后他一把抓住洪连长的肩膀拼命的摇晃着;嘴里面大声喊道:“老洪!咱们就按你说的借东风!防火烧!”
“三国上说放火烧人有伤天和,孔明就是烧的人太多了,才会早早就死了。。。。。。”
洪连长突然又没头没脑的冒了一句话出来,顶的马营长差点就没倒过气来!!
“收起你那从说书先生那里偷听来的三国吧!从来就没看过你给茶钱!也许人家说书先生骗你也不一定!”
马营长这算是揭了洪早发的短,其实他们这些川军兄弟在成都的时候都差不多是一个德行,逛窑子泡茶馆钻戏园子,又有谁正儿八经掏过钱?
四川的军阀们将本应给发给官兵们的军饷扣下来买田地养小老婆,川军内部的军官也是大肆搜刮,别说是小兵了,就连马仁义和洪早发这样的营连长手头都不宽裕!
好在他们的腰上别着短枪,有这玩意走到哪里都可以白吃白玩,实在是逍遥!
“诸葛武侯你也敢随便乱说?营座,你是不是不想回四川了?”
洪连长说不过马仁义,只能将诸葛孔明抬出来压马仁义,四川人都以孔明为骄傲的,因为孔明是在四川辅佐刘备称帝的,建立了蜀国,达到他的顶峰时期。
到现在,四川还被人成为巴蜀,可想而知三国在四川人心中的地位高到了何种程度!
“晓得啰!不说就是!我还有事要问你!你听的说书先生有没有教你怎样放火?知道的话就说哈子嘛!”
洪早发听出了马营长这是真的有事情要请教与他了,洪连长显得非常的兴奋,他可算是找到了出风头的机会。
“放火啊,三国里面孔明就放过好几把!有博望坡、赤壁、还有火烧藤甲兵!我看孔明放火无非用的两样东西,一是火油,二是火药!”
马营长心想这倒是不难,火药最容易解决,火油也容易搞,为了抵御小日本的战车,5战区在台儿庄储备了一批煤油用来制作燃烧瓶,7o1团也有份。
“好!我们就去火烧藤甲兵!”心中既定,马营长一拍大腿便要转身去下达作战命令,洪早发择撇了撇嘴,小声的嘀咕着:“哪来的藤甲兵?明明是火烧小东洋!”V
第六卷:南京!南京! 第一百零八章:庄内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装甲均是均质钢板,其厚度依据车辆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均比较薄(多数在5-91du-I只有5-1omm)。当时设置防护装甲主要考虑的是保护乘员免遭枪弹和炮弹小碎片的伤害。坦克诞生初期,德国人的办法就是利用野战炮对坦克直接瞄准射击,以及靠近坦克向坦克外面投放炸药包、集束手榴弹、Rs弹或爬上坦克向车**击等,但效果不太明显。首先是野战炮对运动中的坦克的直接命中精度不高。例如,1916年9月15日在法国索姆河战斗中首次投入使用的32辆坦克中,只有一辆被德国的野战炮直接命中摧毁;其次是靠近坦克难度很大。
看看德国a7V坦克内部结构乘员位置图就知道了:这玩意和豪猪似的,浑身是刺怎么靠近阿
乘员所戴的面罩不是为了防毒气,它的来源如下:在早期生产的坦克上,到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装配不合理的车门、窥视孔、观察缝、枪炮发射孔、手槍射击孔等等——因此,在装甲上布有大量缝隙,而处于烘热状态的熔化铅可以乘隙钻入车内。当带有铅芯的子弹命中坦克表面时,弹体首先被撞扁,接着铅芯被从壳**挤出,形成一个以圆周状向外辐射的“溅射体”。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铅芯已近乎变成流体,并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四周扩展。在1 ft(o。3o5m)范围内,这种“溅射物”具有致命性的杀伤效果,并且这种高速运动的铅质流体,可以通过各种裂缝进入坦克内部。在通过缝隙和接合部进入坦克战斗室的铅质“溅射物”的作用下,无论是炮手还是车长都逃脱不了死伤的命运。这种作用对士气的影响十分严重。为了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曾经试制过一种十分原始的防护面具。这种面具由一付护目镜和一个缝在皮革上的锁子甲面盾组成,护目镜和面盾接在一个重量非常轻的头盔上。这种办法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然而,没有人能戴着它进行战斗,因为戴护目镜向外观察时,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而戴着皮革面具又热得使人无法忍受。因此,坦克乘员们宁愿冒伤亡的危险,也不愿使用这种东西。
自1915年以后,德军曾经给其机枪射手和阻击手发放过一种特殊型号的子弹,这种子弹就是著名的“k”型子弹。k型子弹比普通子弹重,并且含有一颗碳化钨弹芯。这种子弹的加工非常精细,弹丸的重量与发射药的重量严格相匹配,这就使得所有这种子弹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和弹道。它们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对远距离目标和带有防护的目标进行精确瞄准射击。这种重型碳化钨弹芯子弹的远距离射击精度比普通的铅芯子弹要高,这就给阻击手对8oo yd(731。2m)甚至更远距离的目标进行射击提供了条件。在稍近于8ooyd的距离上,它可以穿透用以防护前沿堑壕内的哨兵与了望哨的薄纲板。但在阿拉斯(arras)战斗中却发现这种子弹还能穿透英军mk I和 mk II型坦克的装甲板。这两种型号坦克的装甲薄得要命,它们的厚度在o。2…o。4in(5。98…1o。16mm)之间,而且使用的是一种在商业上被称之谓“锅炉板”的软质钢板。然而,对于这种“锅炉板”的缺点,德军最高统帅部并不知道,那是在阿拉斯战斗已经开始2天之后,即在1917年4月11日,在布里阔特(Bu11ecourt)的一次猛烈反击中,德军缴获了2辆英军坦克以后,k型子弹的实际效能才被德军发现。在此之后,为了跟坦克进行作战,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给每个德军步兵战士发了5发k型子弹,而给每个机枪手则发给了—条满装 k型子弹的弹链。英国人也发现了“k”型子弹的侵彻威力,对行将发展的下一代坦克提出了“必须增强装甲防护力”的要求,将下一代mk-IV型坦克的装甲厚度提高到6-12mm,其防护力足以抵御“k”型子弹。德国人在得知“k”型子弹不能击穿mk—IV型坦克防护装甲时,开始着手研制一种专门对付坦克克的武器,并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武器--“坦克一格屋尔”(Tank-ce91duehr)反坦克枪的诞生。该枪是由毛瑟(manser)公司将制式7.92mm步枪按比例放大到13mm,并加长了身管,在11o米距离上,只要射角适当,便能够击穿mk-TV坦克的防护装甲。这个时候,步兵和坦克较量算是真正开始了。 德国人试验过一种反坦克枪,它是德国反坦克枪系列中尺寸最大、性能最好的一种。如果能够提前2年问世,它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个成名的机会,可惜到1941年才出现确实是为时过迟。这种武器就是41式反坦克枪。这种枪的口径为2omm,它是一种制作精巧、造价昂贵的武器,采用了半自动弹匣装填机构和空气冷却装置,它以1933年索罗通公司的设计为兰本。早在1938年人们就已看到,口径为7。92mm的枪弹的威力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增加子弹的冲量和动能。德国人为这种单人用武器选择了一种最切合实际的彈藥尺寸,然后,围绕这个最佳彈藥尺寸,对“索罗通”进行改进。由于这种枪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因此,有时称其谓“莱茵”枪,而有时又称其谓“索罗通”枪。
一根可以迅速进行更换的枪管通过一个枪尾闭锁螺帽同枪尾结合在一起。整个设计的出发点是后座部件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击发,这也就是说,在把反后座装置推回后方之前,后座力首先必须克服掉枪管与枪机这一组合质量所具有的动量,这就使得作用在射手肩部的后座力变得较为缓和。美军在对这种武器进行试验以后宣称,这种反坦克枪的后座力并不比7。第一次发射时,必须由人力将后座部分拉向后方,此时应转动位于右侧的手轮,手轮上环绕有自行车链条,通过链条,即可将后座部分拉向后方。在第一发完成*人工开闩动作以后,以后各发在发射时的火药气体作用下,枪机即可自动构成待发状态。它的弹匣系由左方供弹,弹匣容量为5发。其步兵用型号的全重,包括双脚架在内,大约为44kg。枪手班的人数不得少于2…3人。它的人员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却可以在228。5m距离上穿透3omm厚的装甲。这种威力虽然已经达到其它反坦克枪的2倍,但对于1941…1942年的中型坦克仍然毫无效力。37mm反坦克炮的炮弹尚且从T…34坦克上跳飞,而2omm口径的枪弹——不管它的飞行速度多快——也不会有更好效果。更何况,这种武器还有其它一些缺点。譬如,它的部件结构比较复杂,只有使用复杂的机加设备才能制。造;此外,它的运动机件对尘土和雨雪也比较敏感,因此,在使用中经常出现麻烦。同时又由于它必须由2…3人的射击组才能进行操作,因此在步兵连内很少有使用机会。然而,步兵连又恰恰是最需要它的单位,也只有在步兵连里,它那本来不大高超的性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办法,后来只得把它改装到步兵营,作为营一级的专用武器,尽管它也曾受到一些部队的欢迎,但并未普遍进行装备。这种反坦克枪后来有很大一部分被转交给意大利6军,意大利人曾将这种武器使用于北非和西西里岛战役。1943年,在意大利投降时所交出的清单中,就有这种武器的名字。
德国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与它的敌对国十分相似。主要的装备是一种轻型的牵引火炮,即35/36年式37mm反坦克炮,同时还有一种大量发给步兵部队使用的反坦克枪。在步兵营的辖属内,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枪,每个步兵连配备3支这种枪。37mm反坦克炮装备在专门的反坦克连内,每个步兵团辖属一个反坦克连。对这种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兰战役中得以确立的,然而,由于波兰军队装备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