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一看黄浩然的家世背景,黄家是苏皖一带比较有影响的人家。这样的人家在南京的政府里面多少认识几个说的上话的人物。徐州军事法庭主审的法官接到要求关照黄浩然的电话也是一直不断。

    黄浩然在审讯的最后舒服的坐在被告席上和主审的法官谈起了法治精神,旁边的书记员和陪审团感觉他们快要疯了!

    于是在传唤黄浩然过了几堂,看了几场闹剧之后,军法处也索性对黄浩然的案件来了个冷处理---既不宣判,也不释放,看看发展再说。。。。。。!

    黄浩然就在牢房里面过上了等于是无期徒刑的日子。

    由于家里的长辈早就在徐州的监狱里面使了钱,做了安排。黄浩然住的单间,铺盖都是新的,除了没有什么自由以外,活的倒也自在。

    他只是有些奇怪自己一直被关在这里,就凭他带回来的日军地图和军事文件也应该足以抵消丢到阵地的罪过了,更别说他还带回了日军的密电本。

    黄浩然已经开始想到有人占了自己的功劳了!

    占了就占了吧,也不用把老子给灭了口吧?。。。。。。

    。。。。。。。。。。。。。。。。。。。。。。。。。。。。。。。。。。。。。。。。。。。。。。。。。。。。。。。。。。。。。。。。。。。。。。。。。。。。。。。。。。。。。。。。。。。。。。。。。。。

    (  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 。duduwo。  )

第二卷:蛰伏 第二章:访客

    欢迎读者登录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更新超快,百度搜索: 读读窝    2。2访客

    黄浩然正叼着根稻草靠在铺上动着脑筋,一个狱卒端着一盘酒菜打开牢门走了进来。

    两个炒菜,一壶白酒,还有半支烧鸡,今天的伙食不错!

    狱卒谄笑着站在看着黄浩然接过放着酒菜的盘子吃喝,似乎有话要说。

    黄浩然撕下烧鸡的翅膀,拿在手里,一边吃一边问:“兄弟这样看着我,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狱卒就等着黄浩然开口呢!连忙顺着黄浩然的话茬接上:

    “被黄先生看出来了啊?我们这些俗人啊,就是带不住事。。。这几日也不知是为了什么,进来的盘查越发的严了,就这点酒菜也是小人好不容易才带进来的,一路上打点,居然花了三块大洋,这些混人,居然连黄先生的油水也敢卡,上面早有话下来要好好伺候您的。。。。。。”

    黄浩然知道狱卒是在对自己诈财,民国的物价黄浩然还是了解的,32年的民国还受着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工商业都是萎靡不振,物价是一直下跌的局面,一包25公斤的进口面粉才不过两块多银元,这些简单的酒菜哪里能值上三块大洋?

    黄浩然明白“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的道理。这些小狱卒虽然不能为难自己,但寻些机会给自己添堵那是十分的容易。况且,贪财的人都胆子比较大,自己正好有件事要这个狱卒给自己办!

    黄浩然故意从口袋里面拿出一摞银元,足有二、三十块,放在菜盘上,随便捡了几块递给送酒菜的狱卒。

    果然,这个小人盯着盘子里的银元直吞口水!

    黄浩然打铁趁热,客气的对狱卒说:

    “这些钱兄弟只管拿去用,以后若是手头不方便只管来找哥哥,哥哥人在这牢房里面,家里送了的这些银钱也没有什么用处!”

    狱卒老王听见自己和这个“财神爷”挂上了交情,高兴的坐在黄浩然的对面要陪黄浩然喝上几杯,谈笑间眼神怎么也离不开盘子里面的银元。

    几杯下肚,黄浩然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开口说道:“兄弟怕是最近手头不方便吧!?”

    狱卒老王脸上一红,以为自己来诈财的事情被黄浩然看破,想到黄浩然和监狱长的关系,心中有些害怕,拿着酒杯的手腕也微微的抖动。

    黄浩然哈哈大笑着将盘子里面银元拢起来,一把推到了老王的面前。

    “兄弟怎么这样见外,这些先拿去,不够再来!”

    老王没想到黄浩然如此,看着面前的一堆银元,连忙说到:“这如何使得!”

    手却是按在银元上面不放!

    两人假意推让了几次,老王赶紧将面前的银元揣进了怀里,一边还看看外面有没有人注意到。

    钱财入袋,老王觉得自己应该帮黄浩然办些事情,于是问黄浩然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就是女人他老王也能给弄进来!

    黄浩然看着笑的像个龟公似的老王,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缺,只是想看看报纸,老是没有外面的消息总是有些闷得慌!

    “报纸。。。”老王听见觉得有些为难,牢房里面对这些管的很严,就怕犯人利用这些传递消息。

    黄浩然看见老王在犹豫,故意说若是办不到也不为难他。

    老王隔着衣服摸了摸怀里的银元,想到黄浩然也不是一般的罪犯,于是咬着牙跺跺脚,答应了。

    黄浩然闻言一喜,连忙表示自己也不用看着最新的报纸,晚上几天的也可以,而且只要夜里面送来,天亮以前就拿回去,绝不给老王半点为难。

    老王听了更是感觉黄浩然没有什么不好的动机,还替他想的这么周全,如此这般绝不会出什么问题!于是出了黄浩然的牢房就找上司换班值夜!

    五块大洋递上,老王拿到了调班的命令。。。。。。

    黄浩然从此看上了报纸,一开始老王只拿一些过期的小报进来,看见黄浩然也不挑剔,回回还给他几块大洋表示谢意,老王慢慢的不在对报纸的种类上刻意筛选,上班的时候在路上随便找个报童买上一堆送给黄浩然看。

    于是黄浩然慢慢读上了《大公报》、《中央日报》之类的主流报纸。。。。。。

    他仔细的翻阅了被抓进来以后出版的所有报纸,自己做下的事情没有找到只字片语,看来不像是被人冒了功劳。

    黄浩然现在需要一个人把舆论的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样他才好凭着自己应得的功劳把自己捞出去!

    闲暇不看报的时候,黄浩然就给这些看管监狱的士兵讲自己在上海的战绩。

    三分真事再加上七分的夸张,听的这些大头兵把黄浩然当成了英雄人物一样供着,只当他是水浒中那落难的宋江,不敢有半点的为难。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4月初,终于有人进来监狱探视。

    黄浩然心中十分高兴,他终于有了传出讯息的通道!

    来探监的人是黄浩然在家乡芜城的结拜兄弟。姓汪、名焕之。

    汪家也是芜城数得着的大户人家,只是祖上一直没出过什么人物。

    黄浩然家上几辈有个小姐嫁给了汪家做夫人,所以两家算是沾些亲戚。

    汪焕之小黄浩然几岁,在芜城总是唯黄浩然马首是瞻,称呼黄浩然为“大哥”,他自己的排行是老三,上面还有个结拜哥哥,叫沈元龙。

    汪老三带来了黄浩然平时里面爱吃的东西还有一些生活用具,没想到黄浩然这里是什么都不缺,心想自己也是多事,大哥什么时候吃过亏了?临阵脱逃这么大的罪过?换十个人也早被砍了脑袋!可一到大哥着是半点事没有!

    不过这次见到自己的大哥给了他太不一样的感觉。

    汪焕之感觉到面前的这个大哥给了自己一种压制性的感觉,从大哥眼里不经意间闪现的一些东西让他不自觉的战栗。

    这种有些危险的压迫感和以前那个混世魔王的大哥给自己的压迫感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的大哥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汪焕之小心的回答着黄浩然的问题。

    他发现大哥的问题里面已经没有了过去一贯喜欢的“风月”,而是更多的问起了当下的时事。。。。。。

    。。。。。。。。。。。。。。。。。。。。。。。。。。。。。。。。。。。。。。。。。。。。。。。。。。。。。。。。。。。。。。。。。。。。。。。。。。。。。。。。。。。。。。。。。

    (  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 。duduwo。  )

第二卷:蛰伏 第三章:脱身之计

    欢迎读者登录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更新超快,百度搜索: 读读窝    2。3脱身之计

    汪焕之的回答让黄浩然又知道了不少报纸上看不到的情况:

    现在民众对与淞沪抗战不败而败的局面十分不满,上海和南京这些大城市都爆发了反对签订和约的游行,十九路军更是在报纸上呈书请战!最高当局这些日子被搞的焦头烂额,日本人、民众和舆论夹得最高当局下不得台来。请用 。。

    “最终还是要和的!”黄浩然眯了一口汪焕之送来的好酒,从嘴里吐出七个字来。

    汪焕之听的一惊,大哥身在狱中,居然断言南京“必和”!

    言语间似乎不像是随便一说。

    汪焕之给黄浩然续上一杯,自己把自己面前的酒先干了,小心的问道:“大哥何言‘必和’?要知道现在的报纸舆论都是主战的!”

    “战?拿什么战?三弟可知中日两国国力差距有多大?”黄浩然不屑的否定了汪焕之的假设,侃侃而谈:“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已把中国视为其征服亚洲的第一步,这么多年来一直发展工业,囤积资源,军队早已实现了现代化,还建立了预备兵役制度。而我们呢?从清末到现在的民国,隔几年就要打一场内战,别说重工业,就是民用产品尚不能自足,军队枪械大多都是进口,战略储备的概念恐怕都到现在还没有,这样几十年下来,此消彼长!再加上日本人是以有心算无心,东洋的实力已是大大的超过我中华了!”

    黄浩然将杯中酒一口饮尽,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别的不说,就说这次上海会战。第五军已是我中华精锐,与日军交锋胜负却不过是五五之数。而日本这次派来的第九师团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甲种师团!这样的师团,日本还有十几个!而我中华呢?还能拿出几支像第五军这样的雄狮?!!”

    “其实上海谈判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我料想南京政府就算面对日寇提出的再苛刻条件也要答应议和!南京现在所求的,不过是多几年喘气的时间而已!”

    “从甲午就欠下的孽债,又岂是三五年时间还得清的。。。。。。!!”

    说完黄浩然仰天大笑,一首《男儿辞》喷薄而出: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

    词牌间那股豪气激荡的汪焕之心潮澎湃!汪焕之真想与大哥一起引吭高歌。。。。。。!

    “都说上过战场的男人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此言果然不虚。。。。。。!!”

    汪焕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等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又和黄浩然说了些家里的事情和转告了些长辈的嘱托,黄浩然低头喝酒,只是听着。

    忽然汪焕之想起还有一个人和自己同来等在监狱外面,赶紧告诉黄浩然:“大哥!其实嫂子她也来了徐州,人就在外面的车里。。。。。。“

    黄浩然“噗。。。。。。”的喷了汪焕之一脸酒水,听到“嫂子”这个词,黄浩然有些愕然。

    “难道自己竟已是有妇之夫?那我那后宫美梦,该如何是好?”

    等黄浩然回过神来,他终于想起的确有这么一个人是汪焕之可以称之为嫂子的。

    孟施晴!一个和自己有婚约的女人!

    家里老人给黄浩然安排的包办婚姻!

    黄浩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有了这样一个未婚妻的事实,现在他连孟施晴是美是丑都没有半点映像,居然这个女人就要成为他这一世的伴侣?

    此刻,黄浩然和孟施晴隔着徐州监狱的高墙,黄浩然却感觉到自己的生命里一下子多了一个女子。

    月色如水,星空下徐州监狱外的马路上停着两辆黑色的道奇轿车,前面一辆是汪焕之乘坐的,后面一辆的车上的后排座位上坐着两个女子,其中一个是丫鬟的打扮,另一个是小姐。

    小丫鬟不停地冲着监狱大门的方向探头探脑,而小姐却一副出神的模样,似乎对里面的那个人并不关心。

    小丫鬟张望的累了,就缩在小姐的怀里撒娇,看着小姐面上波澜不惊的样子,终于忍不住问道:“小姐,你就一点也不担心姑爷吗?毕竟你们是要一起过日子的!”

    小姐怜爱的摸了摸小丫鬟的脸蛋,幽幽的说:“你还小,不懂!。。。。。。”

    又过了大概半个钟点,汪焕之从大门里面走了出来,喝了些酒的他面色有些潮红,临行的时候,黄浩然悄悄交待他做些事情,汪焕之牢牢的记下了。。。。。。

    汪焕之快步走到后面那辆汽车旁边,隔着车门传了几句黄浩然的话。

    都是一些让她保重身体之类的客套话。

    说完了汪焕之转身上了自己的车,匆匆的走了。

    小姐的车子跟在汪焕之的道奇轿车后面也离开了,汽车后视镜里面的徐州监狱渐渐的消失在夜色中了。

    “这个人,居然也会说这样贴心的话语。。。。。。?”

    小丫鬟听见小姐的自言自语,抬起小脑袋看着自己这位像水胭脂般动人的小姐,似乎想从她如水的双眸里面看出点什么。。。。。。

    却只是一汪碧潭。。。。。。

    牢房里面的黄浩然,努力的回忆着那个叫孟施晴的女人的一切,结果他失眠了。。。。。。

    三天后,各地出版的报纸上出现了替黄浩然喊冤的的文章,版面只比那些抨击南京政府的文章略小些。

    稍晚些出版的报纸对黄浩然的事情立即开始跟进,严厉批评南京政府迫害抗日英雄!说这一事件是南京政府为了议和而对军队进行弹压的力证!

    一时间原本已经呼喊的有些后继无力的国民舆论因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迫害事件”一下子又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学生们开始举着标语和横幅重新走上街头聚集,各个民主党派的宣传机器也是开足了马力抨击南京政府。

    各种关于黄浩然被“迫害”的流言和最新发现也开始在了民众之间流转。。。。。。

    。。。。。。。。。。。。。。。。。。。。。。。。。。。。。。。。。。。。。。。。。。。。。。。。。。。。。。。。。。。。。。。。。。。。。。。。。。。。。。。。。。。。。。。。。。。。。。。。。。。。。。。。。。。

    (  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 。duduwo。  )

第二卷:蛰伏 第四章:新科红人(上)

    欢迎读者登录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更新超快,百度搜索: 读读窝    2。4新科红人(上)

    一时间黄浩然变成了1932年4月里面整个国家最当红的人物,甚至有一些进步的女文学青年在报纸上刊登文章表示要和这位“抗日英雄”一起启发和探索她们剩余的人生道路。请用 。。

    雪片般飞向徐州军事监狱表示爱慕之情的书信让徐州市的邮政系统面临瘫痪,市政府不得不每天抽出一辆货车往监狱里面送信件。

    黄浩然在牢中的地位变得更加让人仰视,一大堆的狱卒被黄浩然拉来帮着拆信和回信,黄浩然光是签名都签得手腕酸痛无力。

    居然有几个胆大的狱卒借着黄浩然的名义给这些狂热的“粉丝”回了情信。

    很快这几封回信中的一封就登上了报纸,人们开始唏嘘黄浩然这位“抗日英雄”身在牢狱之中居然还有这般乐观的精神和对爱情的憧憬!

    情信登报的次日,开始有人围攻徐州监狱,尤其以青年女学生居多,徐州监狱的工作人员从汹涌的人群里面艰难地冲进来上班,脸上或多或少的都留下了几道爪痕。

    对于这些迫害“抗日英雄”的帮凶,女学生们当然没有什么好脾气,于是锋利的指甲就成了攻击的武器!

    整个徐州、甚至整个江苏、整个华东都因为他黄浩然是闹成了一锅粥!

    局面发展的失控很快就让南京政府坐不住了。

    政府宣传部的头头马上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各级大佬轮番打来追问详情,4月初的天气里,宣传部长居然汗湿了衬衣。

    宣传部上级动用了群不的人力和物力开足马力一通调查,发现的确有这么一个“争议人物”看押在徐州的监狱里面。军法处那边一直没有审出个结果。

    再查查市面上的报纸,最先刊登关于黄浩然消息的几家报社大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报,地点分布的也是天南地北。

    只要看一看这些《紫罗兰日报》之类的名字就知道不会是什么正经报纸,可文章里面把黄浩然的事情说的是有鼻子有眼,就跟他们亲眼看见了似的!

    也奇怪了,这小报记者怎么关心起时事来了,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

    不过对方是小报也有小报的好处,派些警察跑跑,就能关个十几、二十家的,还不会引起民愤。

    现在仔细想想那些个主流报纸多半是被南京政府对日本卑躬屈膝的态度给气过过头了,反正这些日子大家已经对南京政府泼了不少脏水,这一看见新的“罪证”,略微思索一下基本靠谱就给登报发了出去。

    结果那些骂的已经有些口干舌燥、有气无力的文人们看见了这样的“新鲜素材”立即添油加醋的推波助澜,这几处推手合力,终于制造出了这个舆论的漩涡!

    查抄报社的中统特务报告说那几家小报社都说稿子来源于邮递稿件,线索就算是断了。

    这几家小报刊登这篇稿件的动机也是因为最近的主流报纸都是对着南京开骂,搞得像他们这样以写风月八卦为主的小报销量直线下降。

    正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刚好有了这样一篇带些八卦传奇色彩的稿件到了手里,于是就上赶着刊登了,想借这舆论的漩涡分上一杯羹。

    结果现在弄得连安家立命的地方都丢了。

    中统那边还说查获了一封刚刚寄到这些报社的信件,从笔迹上看和之前的文章应该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不过由于前面的一篇文章引起的风浪太大,几家报社都害怕了,没敢刊登!

    宣传部长在心中大骂这些要钱不要命的蠢货,居然给自己添了这样大的麻烦!一面赶紧让手下把事情调查的经过汇总成报告再加上送来的邮寄原稿一起分送到各个大佬的案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