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 抗日高潮的进一步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下与日谈和的企 望,不顾日方的恫吓威逼,调兵遣将,部署抗战事宜。
日本政府认为“由于不能忍受中国方面的态度”。于1月16 日,由近卫首相发表政府声明: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给予中国国民政府最后反省机会已 及于今日。然而,国民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策动抗战。
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 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之调整两国邦交,协 助新中国之建设。
蒋介石对日本的政府声明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以同样强硬 的态度回答日方:宣布召回驻日本的大使,关闭大使馆,同日本 断绝外交关系。
这一手出乎日本意料,也于1月20日赶紧召回日本驻中国大 使。
此时,两国之间,都唯恐自己态度不够强硬。断交,处于实 际战争状态。仗,尽管打。大打大陪,小打小陪。但是,谁也不 去首先履行那纸宣战的公文。
近卫首相向全世界宣布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还要另外扶持 新生中国政权,这大大刺激了蒋介石的自尊心,毅然辞去所兼行 政院长等行政官职,宣布从今以后,专门率军打仗,与日本侵略 军作战。
6日本近卫内阁认为,蒋介石要坚持长期抗战,主要依靠外国 支援,在近卫首相宣布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同时,还制定了 “国际施策”。其核心内容是:破坏第三国对蒋的支援,使各国外 交使团脱离中华民国政府。特别要作好法、英、意、德,捷克等 国的外交工作,使其停止从物质和道义上援蒋。
在希特勒德国及其伙伴意大利的全球战略中,远东是其重要 一环。因此,他们既同日本又同中国建立比较密切的军事关系。特 别是德国,大批的德军顾问,从1928年起就一直在蒋介石的军中 供职。在许多部队中,德军顾问配到了营一级的单位,德国曾卖 给蒋介石数量可观的枪械,以及飞机、坦克、装甲车这些现代化 的军事装备。
日本外相广田为了破坏德、中关系,抓住希特勒与共产主义 不共戴天之仇这一特点,到德国大肆游说,指责蒋介石政权跟斯 大林打得火热,在希特勒的耳边吹“中国逐步接近共产党”:“国 民政权将陷入共产党的谋略中”:“蒋介石的抗日行为是受了斯大 体俄国的唆使;抗日路线是建立在容共、联共的基础上,是苏共 的帮凶等等。
经广田外相这一出色外交挑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中国抗 战的看法有了明显转变,由最初的同情中国抗战,转向怂恿日本 打中国。
1937年9月初。
蒋介石派孔祥熙去柏林活动。孔要求会见希特勒,希特勒拒 不接见,并于10月下令中止向中国提供军用物资的协定。
德、意两国情况如此,而美、英等国又怕惹火烧身,采敢中 立态度,不介入日、中冲突。
国际形势对中国十分不利。
1938年1月中旬。
蒋介石在汉口军委会驻地,召见军委会高等顾问,武将外交 家蒋方震将军,分析讨论目前中国面临的外交困境和打开困境的 办法,主要策划了对欧洲的外交谋略。会谈之后,蒋介石决定派 蒋方震出使欧洲,同日本展开外交战,争取国际同情和援助。蒋 介石指示蒋方震,要尽一切手段,破坏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 家的合作,至少要说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要和日本槁得那么热 乎,不要支持日本打中国,同时,使其不阻止和妨碍中国政府的 自主抗战。
蒋方震,字百里,时年五十五岁。百里从小聪慧过人,被誉 为神童,曾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成绩名列榜首,受到日 本天皇亲赐指挥刀的奖赏。后又去德国军校深造,因才华横溢,深 受德军最高统帅兴登堡元帅和著名军事家伯卢麦等人器重。百里 在军事上造诣高深,精通英、日、德数国语言。百里此次以蒋介 石的特使身份出使欧洲,深感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因为,日本外 相已在中国之前,与德、意法西斯领袖说了中国许多亲苏通共的 坏话,为了完成使命,这位外交家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才找到了 一个巧妙的角度——以其人之技,治其人之身,干脆,我们也说 日本人亲苏、亲共,以离间德、意、日之间的关系。
百里将军来到罗马,想了不少点子,费了许多周折,才争取 到意大利独裁领袖墨索里尼的接见。
会谈开始,百里单刀直人,把话题扯到最近日、德、意三国 成立防共协定问题上。他说:“尊敬的领袖,近来外间舆论纷纷传 言,说贵国将参加德、日防共协定。敝国人士对此深为忧虑。”
法西斯领袖抬起肥硕的大脑袋,满腔杀气。
百里胸有成竹,不卑不亢他说。“日本只是在口头上高喊反苏 反共,其目的是借德、意反共,而自己好从中渔利。”
墨索里尼脸上的杀气渐隐,变成了狐疑。
百里接着说:“日本高喊反苏反共,可是他们有一点反苏反共 的实际行动吗?实际上日本在暗地里和苏联偷偷摸摸拉关系,在中国问题上,就充分暴露了日、苏勾结的阴谋。苏俄一直想染指 中国领土,策划外蒙分裂出中国;日本欲灭亡中国,继派兵强占 中国东北之后,又向关内进攻,日本的战略企图是从我国东北,自 北而南推进。他的关东军绝没向苏俄开一枪、射一弹,而是向南 进攻。苏俄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动,早就与日达成默契,暗地支 持。
墨索里尼十分惊愕。
百里进一步指出:“中国是德、意两国在远东忠诚的朋友。日 本既和苏共搞在一起,就不可能是德、意两国的真正朋友。日本 进攻中国,破坏中国独立统一,实际上是破坏德、意两国在远东 的利益。”
百里的话,使墨索里尼的看法有很大转变。对德、日、意防 共协定问题,感到尴尬。他结结巴巴地,极不自然他说:“关于意 大利参加防共协定的事,我想,这是个无所谓的问题。德、日签 订了防共协定,而中国与德国友好如初;假使意大利参加这个协 己我断言,绝无伤害中国之意。”
意大利领袖表示“绝无伤害中国之意”,已达到了百里此行的 目的。
接着,墨索里尼又安排他的女儿齐亚诺夫人会见百里。齐亚 诺夫人秉承其父之意,力劝中国不要与日本再打了。因他们认为 中国打不过日本,会在战争中被日本灭亡。
百里竭力向意方解释,“中日之战是由日本侵略中国引起,中 国只是为了保土保民进行应战抵抗。日本不停止侵略中国,抵抗 也就不可能停止。”
百里从罗马来到柏林,会见了纳粹党法定接班人、空军元帅 戈林。百里仍像在意大利时那样,以狠狠揭露日本政府亲苏通共 来展开外交。
戈林腆着个大肚子不相信中国特使的“揭发”。说日、苏两国 有着很深的历史仇恨,现在又都在亚洲有着厉害关系(都欲称霸 亚洲),因此,日本防共不是假的。
百里见在意大利利用的经验不灵,灵机一动,又冒出一个新 点子。
他针对希特勒搞的打倒大资产阶级,扶持中产阶级,消灭无 产阶级(贫困)这一纳粹党的国家社会主义路线,绕着圈子说: “日本是东方的工业国,其财富十之七八握在私人大企业家之手, 而军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而 言,日本早已具备。二十年前,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在日本销行一 百万册以上。”
照此说来,日本这个工业发达,无产阶级众多的国家,不但 有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潜在危机,而且在二十年前,就有那么多 人接受马克思的理论,说明那里共产党的势力已相当强大,随时 有被共产党夺取天下的可能。你德国发誓要摧毁马克思主义,却 又与这样的国家称兄道弟,结为盟友,不是很危险的吗?
戈林觉得很惊奇,不住地搓着胖乎乎的双手,睁大眼睛想插 话。
百里却像放连珠炮似地无情揭露日本政府秉承天皇旨意通共 的罪行。他说:“日本外相广田就是个亲苏亲共分子,他曾口出大 言,说有我广田在位,日苏绝不会发生战争。日苏两国关于中东 铁路的悬案,就是在广田一手操办下,得以‘友好’解决的。”
更使戈林吃惊的是,百里煞有其事地揭露出,“日本在同德国 签订防共协定时,广田却瞒着德意两国,私下与苏俄结盟。广田 还特地向苏联驻日大使悄悄声明,日本虽然签订防共协定,但日 本绝不对苏联有不友好的行动。苏联报纸还曾公开报道过此事。 日、苏暗地勾结已成为国际上一个半公开的秘密了,不知贵国有 何感想。”
戈林听了中国特使的这些话,闪着狐疑又惊讶的目光,说 “你的话倒是很新奇,”于是,这位希特勒的法定接班人,就转而 担心中国打不赢日本了,他深表同情和关心的说:“中国军民的牺 牲精神,全世界都已看得很清楚了,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 同情,不过,你们得充分注意自己的实际力量,我认为你们的力 量到底还是不够呀!”
百里趁机说:“我们坚持自主抗战的原则。不过,我们也承认, 我们的物质条件还比较落后,对贵国的经济互助和军事上的科学 指导,不能不寄以厚望。”
戈林说:“可以再研究。”
7 1938年1月。
日本军力其实外强中干。他们宣布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又 接连发出战争恫吓,使尽各种手腕,从外交上孤立中国,其目的 只有一个——威迫蒋介石承认战败,并主动向日本政府乞求停战 议和。但是,当蒋介石至少在表面上表示出软硬不吃,以更加强 硬的态度,宣布誓同侵略军血战到底时,他们一时也并不能把他 怎么样。
此时,日军统帅部和内阁一些大臣,对中日战争有些泄气,不 得不承认日军企图通过速战速决,在短期内解决中国的计划已经 失败,而陷入痛苦的长期战。日中的这种长期战争到底要打多久? 当时,最乐观的估计是:至少要打五、六年。
内阁和统帅部一些冷静的人看到:当时日本的军力:如同一 快橡皮条,攻占华北一部和上海、南京之后。橡皮条已经绷得很 紧了,若再贸然深入,就有将橡皮条绷断的危险。而中国的国土 还空旷得很,后劲还强着呢,蒋介石现有的两百多个师,其中还 有近百个是中央精锐师。
日军统帅部认真分析了日、中两国兵力、国力之后,提出在 1938年8月以前,绝对不能发动新的作战。为了巩固已占领地区, 必须增加新的兵力,整顿和整肃军纪、1月30日。日军参谋本部决定,为了对付中国军队,“陆军军 务方面,应建设以六十个正规师团,三十个临编师团,二百五十 个飞行中队为基干之昭和军制。”
2月16日。
日军召开大本营御前会议。
天皇认为:武汉、广州肯定是要打的, 但现在却军力不支。因 此,1938年着手整备,不扩大占据地域,储备机动兵力,至1939 年彻底进行积极作战,一举导向解决中国事变。
显然,又企图来一个速战速决。
但是,在这速战速决之前,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时间,待力 量储备到相当程度时,才来一次意想不到的狂扑,企图一下子把 蒋介石的主力全部扑灭,达到灭亡中国之目的。
天皇决定:  1938年内绝对不发动新的进攻。
但是,他既然已经把一架可怕的战争机器启动,又放到遥远 的中国大陆来,现在欲想让这架发疯般运转的机器有所收敛。就 不是他们的主观意志能够转移的。
侵华日军在攻占了“敌国首都南京”后,其骄狂的气焰达到 了极点,各路日军竞相争抢新的地盘,挥舞着战争的屠刀,在中 国的土地上逞凶逞狂。
这些“得胜”的骄兵骄将猖狂到了何等程度,竟然为抢夺地 盘而几乎互相火并起来……
1938年 1月10日。山东青岛。
还在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海军和陆军就有约在先,待陆、 海军有关部队都准备好之后,再共同向山东半岛进攻,共同占领 该地。当华中日军攻占南京后,华北日军一股(陆军)却“乘 胜”向山东方向猛窜。海军一看急了,决定不再遵约,提前向山 东进击,并决心在陆军到达之前在青岛登陆。
海军集中了大量陆战队。对陆军还保密打烟幕,以进行教育 训练为名,从陆军运输部借来运输艇二十艘,加上第4舰队,不 待陆军的海运据点建设队到来,即单独海运山东半岛,在青岛地 区登陆。
1月29日。陆军第5师团按陆海军统帅机关约定计划的时间 赶到青岛时,海军已经占领该地九天了。他们见港口码头,交通 运输和该地区所有的警备,行政机关都被海军抢占了。陆军千里 踏浪海运而来,吃尽苦头,却一点油水也没捞到,气得火冒万丈, 大骂海军自私、无能、混蛋。海军则利用抢得的港口码头,交通 运输大权卡陆军,两军自此闹得剑拔弩张,长期形成尖锐对立。
日军骄狂无忌地南北乱窜,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此时的中国 军队,经过蒋介石杀韩复榘,以威镇军以后,确实在相当程度上 提高了军纪、军令的执行程序。
韩复榘因不服从命令被判处死刑后,中国军队上自战区司令 长官下至普通士兵无不受到极大震动。蒋介石的革命军人连坐法 等军法军规得以一定程度的执行。从那以后,中国军队在长江方 面的所有作战,都必须坚持战后检讨会,大战大检讨,小战小检 讨。战区级的会战从战区司令长官开始检讨,师团级的战斗、由 师团长检讨,军委会总部组织指挥的大会战,由实际指挥者检讨。 陈诚、白崇禧、何应钦等总部长官亦在后来数年的战争中作过检 讨,根据会战实际情况,有的受奖,有的受处分。薛岳等战区司 令长官亦次次会战,次次检讨,功过成绩十分分明,有时受奖,有 时受处分。
长江方面正面主战场之中国军队主力经八年而未被日军歼 灭,较严明的纪律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韩复榘被枪毙后不几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命令原韩 复榘的第3集团军,向运河以西出击,袭取济宁、汶上一带日军 据点。该部各军与敌短兵相接,展开巷战、近战,作战之勇敢顽 强,牺牲之惨烈,都是在这以前所没有过的。
3月23日。汉口。
近段时间来,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像鹰隼一样犀利的眼睛, 紧紧盯住在中国大地上乱窜的日军。当日军最精锐的第5、第10 市团豕突狼奔,孤军深入,骄横无忌地闯入徐州门户台儿庄地区 时,蒋介石突然发出一串冷笑:“他们败了!”
冯玉祥问:“何以见得?”
蒋介石煞有其事地以精通兵略、久经征战的统帅口吻说:“骄 兵必败。这是兵家之大忌。”
他当即电令李宗仁,迎头痛击乱窜之敌,务求取胜。
第二天,蒋介石偕同白崇禧等人亲临台儿庄前线督战。他为 了出击抗战以来日军攻占了首都,又宣布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这 一肚子恶气,下了个大大的狠心,不惜花大的血本,非要打败这 股不可一世的骄兵。当时,在台儿庄地区的中国军队已有孙连仲 第2集团军;汤恩伯第20军团;川军孙震部第41军;张自忠第 59军;庞炳勋第40军等部数十万人。为了使会战稳操胜券,又令 集结子武汉附近的黄杰、桂永清、俞济时、宋希濂、李汉魂各军 火速向徐州地区增援。
蒋介石坐镇徐州督战。3月27日和28日,台儿庄战斗异常惨 烈。蒋介石在电话上对李宗仁厉声喊道:“命令部队死守台儿庄, 若丢失阵地,军委会将严惩战区司令官及所有旅以上长官!”
参加台儿庄会战的将士,从李宗仁到士兵莫不恪尽职守,浴 血死战。计参战的部队有中央军、西北军、川军、桂军、山东军 等各派系,但令出一处,行动统一。如果说台儿庄会战是正面战 场第一次大胜利,不如说是中国自民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军队的 真正统一的大血战。
台儿庄会战于3月23日开始,4月7日结束,中国军队取得 大胜利,摧毁敌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主力。
日军承认伤亡共计一万一千九百八十四人;李宗仁向蒋介石报告:歼敌二万余人;蒋介石大笔一挥,在二字上头加了一杠,向全世界宣布:我军在台儿庄轻取日军精锐主力。我军士气益振,乘胜进击,将敌一举聚歼,遂造成空前未有之大捷。是役敌死伤三万余众,我缴获步枪万余枝,轻重机枪九百三十一挺,步兵炮七十七门,坦克四十辆,大炮五十余门,俘敌无数。敌板垣及矶谷师团主力业已被我歼灭。
蒋介石故意夸大战果,意在振奋民心,鼓舞士气,向全世界 面中国军队之威,灭日本侵略军之气,同时,也为了羞辱日本天 皇和日军统帅部。
此时中、外记者通过电台、广播、报纸、刊物,捕风捉影,添 油加醋,大肆渲染台儿庄的大胜利。有的吹得神乎其神,说日军 已经被蒋介石打败,并将其追到东海岸,小日本侵略军马上就要 被赶下东洋大海了。
中国人不发狂才怪。近百年来备受外国列强欺辱,积压在心 头的屈辱怨气,早就盼着中国也来一个真正的大胜利,早就盼着 直起腰来发泄一下这胸中的怒火。台儿庄捷报传开,全国各界,海 外华侨一片欢腾。广州、武汉等大城市,皆有几十万人举行规模 空前的盛大集会和游行,欢庆胜利。
武汉三镇。当地军民不分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般的兴奋 中,到处是欢呼雀跃的人群;街头报童高举报纸又跑又叫:“看报啦,看东洋鬼子吃败仗!”
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挂起青天白日国旗,连成一片,以 示爱国;街道上到处是横的竖的大幅标语:“庆祝台儿庄大捷”、“中国 必胜”;鞭炮声把全城都吵翻了天;报馆的人用汽车装了大捆大捆的号外,在街上铺天盖地地撒;五花八门的救亡团体竞相涌上街头,游行、喊口号、唱歌,即 兴演讲,表演戏曲,尽情地丑化侵略军;人们把台儿庄大捷的指挥官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脸,画在 一张张三块门板那样大的画板上,抬着走在游行队伍前面。
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在这 些活动中大显身手。他们发动和组织了各种庆祝活动,用以激发 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第三厅厅长 郭沫若等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亦走上街头,慷慨激昂地发表演 讲,号召人们团结御侮。
陕北延安。
毛泽东以这次大胜利的喜悦心情,发表演讲:国共两党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