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随章侃-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车骑将军其位仅次于大将军,日后曹操得献帝原想任大将军,但是后让于袁绍,自任车骑将军,冀州也是大州,皇甫嵩得此两职,可谓之位高权重。)
11:(皇甫嵩此时乃是重臣,说话分量十足,自然要听了。)
12:(此时不急怎么行,同是领一军,那军已经大胜,赏赐都下来了,自己这边还在磨蹭,怎么得了。)
13:(随口说说这献捷,这古代军功甚重,你打输了,不如实禀报,那就是有杀头之罪,即便想瞒天过海,那也要能打通朝野所有的关系才行,在旁的监军,在朝的言官无数,要打通这些关系,需要大本事,假如你有这本领,还用出去打仗?所以不老实说也不行的,当然也有说的方法,比如遭遇大败,但是却有部分小胜,那就夸大胜利战果,对败仗轻描淡写过去。自然这也要自己实力未损才行,或者皇帝明知如此,还要重用你,不然总是瞒不过去。或者推卸责任,这就不用说了,奸臣害忠臣一向如此。我们就说这真正的大捷吧,禀报上去,一般会核查,象朱儁这样得了敌军首领的首级,一般便是被确认了,但是也要小心,万一这首级是假的,过几天那人又冒出来,你就要问个欺君之罪了。这献捷还要选时机,要不乘很多好消息的时候一起送上去,那叫喜上加喜,自然赏赐丰厚,或是一片哀声,你再送上去一个捷报,自然是万绿丛中一点红,龙颜大悦,为了标榜,自然赏赐极高了,朱儁的功劳比不过皇甫嵩,也就是喜上加喜了。)
14:(平大乱容易,但是大乱之后那些小乱,才是最头疼的。)
15:(这番作战颇有声东击西的味道,这刘关张自然还是作为先头诱饵的命了。)
16:(投降也不许?这是那番道理?我们细细看下去。)
17:(粗看也有道理,但是仔细看也没道理,这投降了再叛那是你治下无方,怪不得别人,假若你真有才,那对这些叛军严加管教,何尝不能劝之为善,纵使有人会时叛时降,但那时再加处置不迟,你这不许投降,只怕最后会落个叛军人人死战的局面,那就更难剿灭了,这朱儁也不知如何想的,莫非前面吃了这种亏?再说一下,这农民起义,时叛时降确实麻烦,那朱儁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这处置方法太过草率。)
18:(这番话便是按了书中主张的刘备这“仁”性格了,一来这一方法确可使攻打方减少阻力,二来其实也是让那些叛军能逃多少是多少了。)
19:(第三位主角上场了,孙坚也是一代武将,可惜死的太早,还有孙策也是,留下孙权只能守成,不能进取。在演义中他的功劳被关羽抢了去。当然这段介绍还是和刘曹两人一样,摘自史书。)
20:(原来是武圣孙武之后。)
21:(少年颇有胆略,以一对十多人,看似容易,其实颇难,孙坚能用虚实,确实有兵法之道。这虚张声势之计,一般就是吓人用的,那十几个盗贼岂会怕那少年,只是担心这少年后还有官兵,只要一怕一逃,那气势一泻,便不能作战了。抗战时期日军几人能驱赶我平民万人,不是怕这几个日军,而是担心这日军大部队在后,那就算那些日军躺在自己身前让他杀也宁跑快点,自己的命总比别人的命值钱,大家都做如此想。这种心理也是以少御多的关键。)
22:(那年头皇帝真好做,随便拉个旗号就可以做皇帝了。)
23:(这里说一句,谁说南人不如北人骁勇,这春秋的楚国不说,那西楚霸王可是江东人氏,那江东子弟兵横扫天下,谁能挡之,再说这三国,孙坚孙策两父子带兵何尝不是骁勇无比,再过得百年,刘裕北伐可遇敌手?可这南方越来越富,没想这战力越来越弱,真是可叹可叹。随便说一句,那项羽时期江东一处起兵还能凑起骑兵,这到了宋朝再弱,也不至于连马都凑不到吧,这我看宋朝并非没马,完全还是战略思想的问题。)
朱儁大喜,便令坚攻打南门,玄德打北门,朱儁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24)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玄德张弓一箭,正中孙仲,翻身落马。朱儁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儁班师回京,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25)儁表奏孙坚、刘备等功。坚有人情,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26)惟玄德听候日久,不得除授,三人郁郁不乐,(27)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玄德见之,自陈功绩。(28)钧大惊,随入朝见帝曰:“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29),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30)十常侍奏帝曰:“张钧欺主。”(31)帝令武士逐出张钧。十常侍共议:“此必破黄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生怨言。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待后却再理会未晚。”(32)因此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33)
24:(孙坚不可不谓之胆色过人,连斩数十人,还能面对马将夺槊,实在是勇气过人,另说一句,古代有些城墙的城墙之上是可以由马行驶的,当然宛城是否如此就不知了。)
25:(倒也封了个车骑将军。)
26:(人情重要啊,象刘备这个穷白身就只能郁闷了。)
27:(自然不乐,本是豁出命来求功名的,却叫等候,又不是那花钱买来的候补,早知如此,还不如学千年之后的湘军,抢他些银子回家养老去,也不在乎这些功名。)
28:(只见应加一句:玄德听闻这张均素有清名。)
29:(灵帝这卖官确实卖得狠极,大凡肯花钱买这官的自然要从这位置上赚得钱去才行,要是刘备能在黄巾那处搞点银子,只怕买的官还比赏赐的官大些。)
30:(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你要杀这宦官,也要找些象样的理由,比如说他们谋反,再找些龙袍玉玺出来,不然你这话说了出来,杀些不认识的皇帝说不定还认可,可这些亲密的宦官又如何舍得。何况这卖官鬻爵那些不是皇帝认可的。)
31:(这欺主倒也说的没错,这卖官鬻爵虽然是十常侍主事,可总是皇帝认可的。日后明朝徐阶扳倒严嵩,上列的罪状惟有杀杨继盛特意去掉,无他,就是因为此事是明世宗认可的。)
32:(这些宦官也颇知手段,所以说宦官也不是无能之辈,那些名士搞不过,也不奇怪。)
33:(县尉也就是等于我们现在的公安局长,古代人口少,这县尉也管不了多少人,俗话说县令是七品芝麻官,这县尉就比芝麻官还小了,确实是微名,不过再微名也要做啊,怎么也是点功名。)
玄德将兵散回乡里,(34)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到任之后,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35)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36)玄德疑在遣中。适督邮行部至县,玄德出郭迎接,见督邮施礼。督邮坐于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37)关、张二公俱怒。(38)及到馆驿,督邮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阶下。良久,督邮问曰:“刘县尉是何出身?”(39)玄德曰:“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40)督邮大喝曰:“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41)玄德喏喏连声而退。(42)归到县中,与县吏商议。吏曰:“督邮作威,无非要贿赂耳。”(43)玄德曰:“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次日,督邮先提县吏去,勒令指称县尉害民。(44)玄德几番自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不肯放参。
34:(不散回乡里,朝廷不放心啊,这每次大乱之后的乱事,一是叛军余党作乱,二就是赏赐不公,不满的官兵或地方军队作乱。)
35:(这些都是史实,也就是日后被认为三人乃结义兄弟的一个原因,当然,这现代好事者便说这三人吃睡在一起是同性恋了。不过“食则同桌,寝则同床”这类的意思其实只是代表刘备很信任关张两人,古代表示亲近信任的话便是将自己的安危交与人手,比如假如要获得刚收降的叛军信任,特意在叛军营中休息,这都是代表很亲近信任的意思,也就是这样才能收揽人心,不然吃饭都分级别,谁还理你这个前不久还是白身的人。而且,不单关张两人如此,其他人刘备也是同席而坐,同桌而食,这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汉代确实少见,所以刘备得人心不是说说而已。)
36:(这天下还没大定,就开始卸磨杀驴,也太急了些吧。)
37:(刘备待之以礼,督邮却傲慢无礼,即便到现在,也使人不舒服,何况极其重视礼节的古代,督邮虽然是监察长官,但是无礼确实不该,说起督邮不单惹了刘备,日后陶渊明也是因为督邮的来访而辞职。当然,尽管如此,督邮这一制度确实是有必要的监察地方长官的制度,只是刘备遇到的这位不太干正事罢了。)
38:(这是为后文张飞发怒做铺垫,你别看文中张飞时常发怒,但是也没几次怒后就直接动手的。)
39:(这话里有话,是在问你背景如何,有没有后台呢。)
40:(这刘备也是笨,你说那无用的刘姓宗室何用,天下姓刘的多了,这刘姓不值钱了,而那讨黄巾又如何,现在平叛死了,朝廷已不要你了。还不如把卢植是我师,与皇甫嵩、朱儁两车骑有旧这等事说出来。)
41:(这打听底细知了,原来只是了刘姓的穷白身,没有后台那还怕什么,自然摆出一副官样,且不管你是真是假,先扣一顶冒认皇亲的帽子先,再说自己乃是奉朝廷令,显得公事公办,不过话还没说死,先发一通威风先。)
42:(这也有些过了,历史上刘备岂是此等懦弱之人,先放一边,等会还还一个刘备真实面目来。)
43:(还是这小吏懂得人情世故,这发威不为其他,要阿堵物是也。)
44:(这督邮倒是懂手续,先要找个人证先,这古代判案倒都是要人证物证俱在,只是假若象督邮这般作伪,纵手续齐全又如何?)
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45)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傍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46)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47)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恢见玄德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不题。(48)
45:(张飞早期每每喝酒,便要出事。)
46:(前文说关张两人俱怒,这张飞打了督邮,这关羽更狠,直接杀了先。)
47:(这鞭打督邮一事终了,不过这也是演义,历史真相其实是刘备打的督邮,古书上记载刘备求见督邮,不得见,心中愤怒,便假称奉太守命密逮督邮,其他人不知就里,便被刘备抓了督邮,到了州界上,先是鞭打,后是要杀,督邮苦苦求饶才免其一死。这才是刘备的枭雄本色,演义中为了突出这刘备的仁义,故把这事栽到关张身上,也是为了演义中各人的性格能够吻合做的艺术加工,不过这般也显得刘备太没用了些。)
48:(天下大乱时,这逃犯便是有机会了,这刘关张有人庇护,关羽那逃亡四五年也未被抓住,可想汉末情形了,要是汉武帝那时,纵是大侠郭解,庇护犯人也不免一死。当然,古代条件有限,一般犯人倒真是很难抓住,即便是现在,又谁能保证每个在逃犯都被抓住呢。)
却说十常侍既握重权,互相商议:但有不从己者,诛之。赵忠、张让差人问破黄巾将士索金帛,不从者奏罢职。(49)皇甫嵩、朱儁皆不肯与,赵忠等俱奏罢其官。帝又封赵忠等为车骑将军,张让等十三人皆封列侯。(50)朝政愈坏,人民嗟怨。于是长沙贼区星作乱;渔阳张举、张纯反:举称天子,纯称大将军。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51)
49:(上面有十常侍索贿,下面才有那督邮学样要钱,可十常侍后来可没督邮那般的运气可以免死。)
50:(当年非不立功者不得封侯,那几个宦官有何功劳,也能封侯,那侯也真是贱值了。)
51:(为何藏匿?这宦官和皇帝说四海承平,您就安心享福吧,这现在谁四海动乱,那不是有欺君之罪。)
一日,帝在后园与十常侍饮宴,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恸。帝问其故。陶曰:“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帝曰:“国家承平,有何危急?”(52)陶曰:“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十常侍皆免冠跪伏于帝前曰:“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愿乞性命归田里,尽将家产以助军资。”(53)言罢痛哭。帝怒谓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54)呼武士推出斩之。刘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52:(这国家还承平呢,也是,在皇帝看来,这皇宫四周确实平静无事,就算奏章之上各地也是一片大好气象,那不好的怎么能让你看见。)
53:(这坏人永远都是会做人,先是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还要加几句如:我也是怕皇上担心,才藏了起来,让皇帝您心情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开句玩笑)反正我是为了皇上您着想的,可怜那些大臣看不起我,老针对我,皇上你就看我伺候几年的份上,让我回乡吧,财产也不要了,自然这以后就知道你的嗜好,不能好好照顾你了,然后痛哭一下,只要这皇帝不是铁石心肠,自然就向着这些宦官了,明朝正德登基,辅政大臣要求正德杀身边的宦官,正德有所心动,他们就是如此哭述,结果说的正德反悔,反而重用宦官。)
54:(这句才是经典,说出了宦官得权的真谛,这宦官乃是身边人,和那些大臣亲密程度不同,这宦官是家人,大臣只是外人。)
武士拥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曰:“勿得下手,待我谏去。”众视之,乃司徒陈耽,径入宫中来谏帝曰:“刘谏议得何罪而受诛?”帝曰:“毁谤近臣,冒渎朕躬。”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皆封列侯;况封谞等结连黄巾,欲为内乱: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帝曰:“封谞作乱,其事不明。十常侍中,岂无一二忠臣?”陈耽以头撞阶而谏。(55)帝怒,命牵出,与刘陶皆下狱。是夜,十常侍即于狱中谋杀之;假帝诏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区星,不五十日,报捷,江夏平,诏封坚为乌程侯。
55:(虽说在现代人看来,这些大臣死谏太过迂腐,但是在我看来,这些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气节,敬重之。)
封刘虞为幽州牧,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56)代州刘恢以书荐玄德见虞。(57)虞大喜,令玄德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锐气。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张举见势败,亦自缢死。渔阳尽平。刘虞表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邮之罪,除下密丞,迁高堂尉。公孙瓒又表陈玄德前功,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58)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那何进起身屠家;因妹入宫为贵人,生皇子辩,遂立为皇后。进由是得权重任。(59)帝又宠幸王美人,生皇子协。何后嫉妒,鸩杀王美人。皇子协养于董太后宫中。董太后乃灵帝之母,解渎亭侯刘苌之妻也。初因桓帝无子,迎立解渎亭侯之子,是为灵帝。灵帝入继大统,遂迎养母氏于宫中,尊为太后。董太后尝劝帝立皇子协为太子。帝亦偏爱协,欲立之。当时病笃,中常侍蹇硕奏曰:“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绝后患。”帝然其说,因宣进入宫。进至宫门,司马潘隐谓进曰:“不可入宫。蹇硕欲谋杀公。”进大惊,急归私宅,召诸大臣,欲尽诛宦官。座上一人挺身出曰:“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60)进视之,乃典军校尉曹操也。进叱曰:“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正踌躇间,潘隐至,言:“帝已崩。今赛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说未了,使命至,宣进速入,以定后事。操曰:“今日之计,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进曰:“谁敢与吾正君讨贼?”一人挺身出曰:“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进视之,乃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侄:名绍,字本初,现为司隶校尉。(61)何进大喜,遂点御林军五千。绍全身披挂。何进引何顒、荀攸、郑泰等大臣三十余员,相继而入,就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即皇帝位。(62)
56:(宦官也并非无能,任用的将领到都是能打仗的。)
57:(天下大乱,这便有出山的机会了。)
58:(日后董卓之乱,袁绍想拥立刘虞为帝,被拒绝,后被公孙瓒所杀。)
5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