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乱世风流-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国宾客全都静静的等待这赵子羽的下文,场面顿时安静得很。
赵子羽扫了一眼众人,说:“我齐国刚刚发明了一种建筑房子用的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和另外一种特殊的泥一起可以建造出高达百尺的楼房。这种材料叫砖,我这里有一块样品,大家可以看看。”
后勤人员接过赵子羽手中的红砖递给下面的宾客们传看,高裘虽然身为商贸部长,但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件东西,也瞪大了眼盯着四四方方的砖块看的不停。
等下面砖块传看的差不多了,赵子羽拍拍手,引起大家的注意后说:“各位,你们刚才看的就是名字叫砖的东西,建筑房屋时只要用特殊的泥将砖块一块块交错摆好就行,方便的很。另外砖的重量、强度、耐久性远远高于现在建房子用的土坯,土坯怕水,砖不怕,土坯容易被老鼠等打洞,砖不怕,土坯建成的墙高度有一定限制,砖没有。各位,大家有没有兴趣?”
虽然砖有很多优点,但仅仅这么一块,连用砖建起的房屋都还没有一座,加上大家都注意到赵子羽介绍时说过,砌砖还需要一种特殊的泥,不知道这些东西算下来成本有没有土坯低,加上砖这种东西,一块两块不见重量,但建成一座房屋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块两块砖啊,这东西运输起来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了,所以赵子羽问话后,各国并没有像先前那样热烈回应。
越国大夫查未予站起来说:“主席,不是我国商人不想代理砖这项生意,只是我们有几个疑问想问一下主席,还请主席解答。”
赵子羽笑着说:“尽管问!”
查未予点点头,问:“主席,你方才说砌砖墙需要用到特殊的泥土,不知道这种特殊的泥土是什么?另外要建一座房屋需要大量的砖,到时光运输就是一件大事,这样成本算下来要比土坯墙高的多,现在天下百姓用得起砖的人不多吧?”
这些事情赵子羽早就想过,听到查未予问话后,赵子羽说:“这个查未予大夫不用担心,这次我齐国卖的不是实物而是技术,就是制造砖和泥的技术,当然这种技术哪个国家需要都必须向我齐国缴纳一部分钱。大家觉得怎样?”
查未予毕竟是越国使者,当官的,方才那些都是苗旺提醒他问的,现在赵子羽抛出这么一种看不见的商品,查未予竟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这时,苗旺站起来,朝赵子羽行礼说:“主席,我是越国卿士和商队代表苗旺,据我所知,天下所卖的土坯价格大约是在一铜六块左右,不知道砖的成本是多少呢?”
赵子羽看了一眼苗旺,说:“这个涉及到造砖技术方面的问题,不方便透漏,这样说吧,砖的成本大约跟土坯持平。大家是不是在想制作土坯的整个过程?先把泥土粉碎,然后混上麦秆和成粘稠的泥,然后用土坯模具一块块打出土坯,然后再晒干。告诉大家,砖的制作过程有一些和土坯相仿,但后面的步骤完全不同,大家想不出来的。”
苗旺又问:“如此说,砖也是用土制成的了?”
赵子羽摇了摇头,说:“不尽然,砖的确是用土作为原料制成的,但是制成砖的土是特殊的土,并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制砖。我知道大家在想自己国内有没有这种制砖的土,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每个国家都有。但是这种土外表看起来和其他土没有区别,辨别这种土也需要一种技术。”
又是技术,各国使者和商业代表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这件闻所未闻的事,赵子羽竟然要让他们掏钱买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简直颠覆了商业的概念。
赵子羽接着说:“各位,直说吧,这次的贸易是这么进行的:我齐国把制砖和制水泥的技术卖给大家,寻找制砖用的土壤,制砖过程中需要的其他材料及材料的寻找技术我齐国也一并卖给大家,大家觉得怎样?如果觉得合适,大家商议出一个价格来,只要合理我齐国就出卖这项和同这项相关的技术。”
众人先是跟自己国内的人商议一阵,然后各国又纷纷交流,最后作出决定,由越国苗旺说出:“主席,我们商量了一下,虽然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买卖技术的事情,但由于砖这种东西的潜力巨大,所以我们决定购买。价格上主席怎么定?”
赵子羽想了一下,反问苗旺:“苗旺卿士认为这个技术值多少钱呢?”
苗旺尴尬的摇摇头说:“实话说这个东西不好衡量,主席有没有什么标准呢?”
赵子羽笑笑说:“有。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一,该项技术有没有潜力;二,该项技术所产出的产品需求量是否巨大;三,该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竞争力是否很强。另外买卖技术还有几种模式,第一就是永久性把技术卖给你们,你们一次性交够多少钱就行。第二按时间出卖技术,比如说你们按照出卖砖所得的利益每年交给我们齐国多少钱。第三按比例算,比如说按一百比一的比例,你们销售砖块,每得到一百金我们齐国分得一金,如此类推。大家觉得怎么样?”
苗旺说:“主席,你说的倒是合理,容我和各位商议一下再做打算。”赵子羽点点头,说:“恩,好!”各国宾客又陷入了热烈的商议之中。
ps:我下午有事,大约要到晚些时候更新,应该是六点左右。
第五十七章商业崛起7
    赵子羽承诺将所有技术卖给各国,并且列出几种出卖方式给各国的人选择,说白了就是想把东西卖出去,就是想给各国人一种急于出手的感觉。明眼儿人一看铁定会选择一次性买断的方式,一劳永逸的事儿谁都愿意干。
果然不出赵子羽所料,下面乱哄哄的商议一阵后,越国卿士苗旺站起来说:“赵主席,原则上我们想要通过一次买断的方式进行买卖。当然前提是它的价格不是太离谱,不超过我们能承受的范围才行。”
赵子羽摆摆手说:“呵呵,一次性买断的价格肯定比阶段性买和按比例付钱要给的多,但这也只是一次性的,按长远来算一次性买断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各位放心,价格绝对公道,商人讲究诚信,想一次性吃饱而把事情做得太过分的事儿我齐国绝对不会干的。”
苗旺依旧不放心的问:“如此说来赵主席也认为一次性买断是最好的方式了?不知道赵主席把各项技术的价格定的怎么样?”
赵子羽略微想了一下说:“土坯的价格是一铜六块,砖的价格等同或者稍高于土坯的价格,这样吧,制砖的技术就按两千金算好了,其他的技术全部免费奉送,另外我齐国免费派技术人员到各国指导制砖技术,什么时候教会什么时候让他们回国,当然吃住这些就要各国自己解决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一阵讨论后各国一致同意按照两千金的价格购买全套技术,协议当场签订,先交五百金作为定金,等春节过完,齐国技术人员随同各国使者一同回国时再交另外一千五百金。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有效期永远。
赵子羽看了一眼高裘手中的一叠协议,心中乐开了花。制砖技术能卖到两千金已经远远超过赵子羽的预估,但赵子羽并不是因此开心。赵子羽开心的是将来齐国生产的制砖机就有销路了,另外最好的烧砖燃料是煤灰,普通煤炭都不行,到时候再开发出粉碎机等,钱途无量啊!
下午商贸部长高裘安排了齐国商人和各国商人进行交流,在农业、手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尤其是盐业,商贸部部长高裘亲自主持,跟内陆的秦、晋、郑、楚、鲁、宋等国都达成了数额巨大的协议。
正月初八,赵子羽一大早跑到农业部找田丰这个农家大师商量事情。田丰是各部部长中最清闲的一个,除了年前丈量土地,协助内务部统计人口之外就没什么事儿干了。好在赵子羽交代田丰要测量远离河流的可用空地,开发高产新品种,农业部才算是有了些事儿干。不过开发新品种这种事儿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田丰也不着急。
赵子羽跟田丰商议的事儿就是开发高产品种的事儿。田丰正惬意的喝着茶水,跟几个厅长说着什么,听到卫兵通报,赶紧出门迎接。
坐下后赵子羽直接说:“田丰部长,我这次来是想跟你商议一下农作物新品种的问题,我觉得现在每亩地粮食的产量太低,远远达不到我想要的标准,这还是在靠近河流的肥沃之地,贫瘠的土地就更不用说了,田部长作为农家的大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田丰琢磨不透赵子羽话中的含义,说:“主席,我国上品土地的产量能达到三百斤,相对于西边的一些国家已经很不错了,主席认为产量不够吗?”
赵子羽摇摇头,说:“不够远远不够,我认为肥沃的土地最少应该能达到亩产八百斤,现在的产量还不到我要求的一半,不行不行。田部长,你曾经到各国都去过,对各国的作物都很了解,有没有特别高产的小麦品种?”
田丰略微一想,说:“南方各国种植的是水稻,不过南方有一种野生的黑小麦,结的麦穗倒是很大,但十分稀疏,产量应该跟我们现在种植的高小麦差不多。”
赵子羽眼睛一亮,问:“田部长,现在部中的库房里有没有这种黑小麦的种子?另外南方水稻的产量如何?”
田丰回答说:“有,当时我到各地游学时曾采集了所遇到的各种作物种子作为标准。南方水稻的产量略高于小麦,大约在亩产四五百斤的样子。”
赵子羽点点头,心中有了计较,说:“这样,今年种植冬小麦时专门开辟出一块远离其他土地的田地作为实验田,种植小麦时叫我,我亲自指导你们该怎么种,等明年五月小麦成熟时,再看效果。”
齐国种植的是冬小麦,收割过小麦后种植的是谷子也就是黍,整个齐国的农作方式就是这样,两年三收这么一种方式。赵子羽知道太平洋的那边有玉米、花生、红薯,但这在冶炼出大量钢铁,制造出大型船只之前都弄不过来,至于烟叶,赵子羽压根就没考虑。
赵子羽说:“田部长,让秘书做下备忘录,记下以下几点:第一,今年东小麦种植,试验田;第二,南方水稻种植的变革,第三,东海那边。就这些,记下来了,小麦要在九十月份提醒我,至于后面两点,到年底再跟我说。”
出来农业部,赵子羽又去了一趟稷下大学,专门找墨子。四周的卫兵见是赵子羽,自然没有阻拦。现在的墨院一改往日的冷清,显得热闹非凡,墨门弟子昨晚赶到临淄,全部被安排到了墨院中。随墨门弟子一起运来临淄的各种工具、原先记录各种技术的竹简帛布、许多模型整整运了二十多车。
其中最让赵子羽感兴趣的就是一只木头制成的靠着一个发条和一个类似螺旋桨推动的鸟儿,据墨门一个弟子介绍这只鸟儿可以在天空飞翔半个时辰。这只鸟儿被墨门命名为木鸢,是墨门三宝之一。另外两宝分别是一艏轮桨密封船,可以在水下航行,名叫墨鳞舟;一个木头人,估计也是通过发条带动,可以行走,坐下,端水等,名叫机关人。
赵子羽看过三宝后除了感叹还是感叹。墨子仿佛见多了像赵子羽这样感叹不已的情况,瞟了一眼赵子羽后就趴在实验台上忙自己的工作。
赵子羽上前拍了拍墨子的肩膀,说:“墨子先生,二月份,最迟三月份就可以将煤炭和铁矿石运到临淄,到时炼出钢铁后请墨子先生先生产出几辆自动车子,最好是能大量载重的那种。”
墨子头也没抬,说:“怎么,不生产水车了?”
不知怎么的赵子羽对墨子有那么一点畏惧感,大约是在读博士时导师过于严厉而留下的后遗症吧,听到墨子的调侃,赵子羽略带尴尬的说:“水车也要生产,但是不是现在,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快速,大量运载铁矿石、煤炭等货物的车子。”
墨子哦了一声,说:“我有个想法,等把汽油机发明出来后再把大型蒸机安装在墨鳞舟中,这样墨鳞舟就可以自动在水中跑了,这个想法怎么样?”
赵子羽一愣,心说墨子果然是墨子,这么一个人如果放到现代,那还会有爱迪生这么一号人出现呢!赵子羽拍手说:“厉害,墨子先生果然厉害。你的相法也给了我一个灵感,我们不仅可以把蒸汽机装在墨鳞舟上,也可以把它装在渔船上。另外,等钢铁生产出来后我们可以制造由钢铁构成的船只,从而让船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墨子眼睛一亮,说:“这感情好。当初制造墨鳞舟时我遍寻天下名木,最后在极南的地方发现了一棵生长在水中的巨大黑色木头,这种木头就是上古沉香木。由于这种木头生长在水中,所以不怕水的侵蚀,另外沉香木的硬度也很高。这样我花费了几年时间才造出这么一件宝船来。现在好了,等有了钢铁,我就可以造出更大的,自动运行的墨鳞舟,到时就可以到东方和南方的大海中遨游了。”
赵子羽又和墨子谈了一下木鸢的事儿,最后决定暂时不把飞机这件事儿提出,否则墨子铁定不会安心研究汽车了。
告别墨子,赵子羽回皇宫吃午饭,席间自然是食物美色兼收。下午赵子羽本想休息一下,但刚刚躺下,卫兵报告说司马穰苴有事儿请赵子羽过去商量。“真是劳碌命啊”赵子羽暗叹一声,懒洋洋的爬起来往国防部走去。
ps:本来说六点左右更新,现在七点二十五了,跟大家说声对不起。
第五十八章北方攻略1
    赵子羽赶到国防部时,司马穰苴正焦急的等待着他。听到通报,司马穰苴拿着一张纸条出门就喊:“校长,你看!”
赵子羽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着:狄戎小规模部队进攻犬戎东北边界几个小部落,并不断在两部边界增兵,据一些列情报显示,近期狄戎可能动手。署名是一把小剑。赵子羽捏着纸条半天没有说话。最后抬起头说了句:“树欲静而风不止,若能停两年再进攻犬戎该有多好!”
赵子羽、司马穰苴、隰朋、宁越四人在屋内坐好后,赵子羽开口问:“正月初六那天我让你办的事儿都派出人手了吧?”
司马穰苴说:“恩,已经派出了人手,霸下那边估计再有四天左右就可以办成,犬戎那边应该要久一点,大约得等到初十左右才可以有消息。校长,对于狄戎进攻犬戎这件事儿,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趁着狄戎主力全在犬戎这边时占领狄戎?”
赵子羽摇了摇头,说:“太久了,消息传递的速度太慢了,必须想一个办法改善这种情况。你说的趁虚而入占领狄戎也不妥,狄戎是什么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根本没有像中原这般的县城,你到那里占领什么?占领几顶帐篷吗?再说了,我国人口不足,占领那么大的地方怎么管理?”
司马穰苴红着连说:“校长说得是,是我欠考虑了。那么依校长之见,北方的事儿该怎样解决?还有校长说的消息传递之事,校长的看法是什么?”
赵子羽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北方之事现在先缓一缓,这样,宁越你先跟高溪渚参谋长到第一军团任职,霸下军长回来后让他到第四集团军去,你到那边后要跟卫剑间谍部保持联系,务必时刻注意狄戎和西边秦晋两国的动向,稍后我会亲自带领一部分人到那边去。
至于消息传递的问题,这样解决,通知内务部、国务院让他们在各个交通干线上每隔三十里设立一个名叫驿站的地方,每个驿站都要是一个小型的兵营,要有马夫、厨子、后勤人员,常备卫兵六名,具体的规章制度你稍后跟内务部商议制定,最主要的是每个驿站必须常备五匹左右的快马。如果马儿不够就先把第四集团军的战马用了,稍后跟商贸部财政厅说一下,购置需要量的战马,最好是狄戎、犬戎、秦国这三个地方的战马。”
秘书将赵子羽说的话全部记录后传出命令,全国上下顿时行动起来。
赵子羽接着说:“北方现在风起云涌,我国各项工作刚刚步入正轨,现在还不是打仗的时候啊,拖吧,能拖一天是一天。司马部长,分在第二、三、四集团军的那三万新兵的训练工作一定要抓好,另外明天你让人到我那里取一套兵法,把我的这套兵法结合姜太公的兵法作为教材,让所有团长级别以上的人学习,部队中各级参谋更是要学精学透。”
司马穰苴答应后,问:“校长,按照你的指示,军队中所有战车已经全部淘汰,现在正在训练骑兵,可是长戈这种武器只适合车战,在马上用这种东西太不方便,剑倒是可以在马上用,但是剑身都是铜制的,往往经不起猛烈的砍劈,损耗很大,校长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子羽想了一下,说:“办法倒是有,但是现在还不能实施,唉都是资源惹的祸。翔云那边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
司马穰苴摇摇头,说:“他们很少跟国内联系,大约是怕走漏风声。所有消息全是通过间谍部传来的,一方面因为剑锋部不停转换地方,另一方面因为消息传递速度太慢,所以他们的消息不多。”
赵子羽听后点了点头,交代了两句,离开国防部,向勃古达那里走去。勃古达还是那样,蜷在羊皮大氅中捧着茶杯喝茶。赵子羽跟犬狼说没有茶叶这种话也就是骗骗啥都不懂的犬狼,勃古达自然是当成没听见过的。
两个人客套一番后赵子羽直接问:“老哥,如果我现在派兵以剿匪为名占领申国,犬戎会不会反对?”
勃古达吹了吹热茶,说:“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赵子羽一愣,问:“怎么这还分真话和假话?”
勃古达呵呵一笑说:“自然有真话和假话,你挑吧。”
赵子羽张口说:“真话!”
勃古达听后脸上居然一扫刚才的嬉笑,严肃的说:“现在能听真话的人不多了!好,就冲着你的这句话,我讲真话。老弟,如果你现在占领申国犬狼自然不会反对,不过手握大军的满也速就不一定了。原先犬狼要带兵攻镐京时我就苦苦相劝,不要进攻镐京,可是犬狼根本不理睬,将自己本部的军队尽数扔在了镐京那个火坑中。
满也速这个人不爱说话,但心中比谁都清楚,我说给犬狼的话全狼没听满也速倒是尽数采纳了,不管是先前的镐京还是后来的临淄,满也速部仅仅是出了一些老残弱兵,并且是出工不出力,最大限度的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原先满也速部落就和中心犬戎部落因为财物分配问题而闹过矛盾,后来犬戎从满也速手中抢过褒姒更是让两人之间的矛盾激化,这些犬狼全被蒙在鼓里。
现在东北的一些小部落趁着部落内部军力空虚,矛盾蜂起的机会勾结狄戎部落想要独立,正好给了满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