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这十几个军,三十几个师,原都是徐绍桢第九镇的老部下,前者两江总督张人骏疑心徐绍桢欲反,将第九镇调出南京,移师秣陵关。于是徐绍桢怒极而反,率部强攻南京,因为没有子弹,部属心里不安,于是徐绍桢就撒谎说:不要怕,南京城里,张勋的江防军已经跟我们说好了,到时候会应接我们入城的。第九镇的兄弟信以为真,兴高采烈跑到了雨花台,结果惨遭守军拿枪乱打,大败而逃。
徐绍桢逃到了镇江,余部被怒不可竭的部下林述之强行占有,徐绍桢要不回来兵权,只能坐困愁城,独自垂泪。正所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时候,溃散的部下一个个的找来了,进屋就啪的一声,把手枪拍在桌子上:徐绍桢,你这个大嘴巴,撒谎撂屁,害得我们兄弟们死伤累累,狼狈不堪,你说这事咋办吧?
徐绍桢就哭道:兄弟们,说谎话是我不对,可我那不也是希望鼓舞士气吗?记得我给你们讲的兵法吧?夫战,勇气也。勇气这东西,天上不生,地下不长,不靠撒谎怎么成?
兄弟们就说:少瞎掰了,我们为革命付出如此惨烈的牺牲,就这样算了?怎么着,你也应该提拨一下我们,当个师长不算太亏吧?
师长?徐绍桢哭了:兄弟啊,我是第九镇统制,一镇是为一师,我才是个师长,怎么提拨你当师长啊?
兄弟们道:少装蒜,谁不知道你现在已经是联军总司令了,你打了败仗还升官,封我们一个师长还舍不得,太自私了吧?
徐绍桢:……我是联军总司令了吗?真的假的?
兄弟们:要是假的,我们怎么敢开口要师长?你当司令了,手下连个师长都没有,这象话吗?让我们当师长,这也是为了你好,给你撑台面。
徐绍桢:那好吧,你们现在统统都师长了!
就这样,徐绍桢的部下,差一点的升任师长,好一点的当上了军长,只不过,兵员总数并没有变化,大部分师长军长,就是老哥一个光棍一根。
军长师长的来历弄清楚了,不是说还有一条怪狗吗?
说到那条狗,真是太重要太重要了,此狗实属不凡之DOG,它将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参加南京攻防战,并影响整体战局,载名史册,留芳千古,撰写回忆之录,以供后人追思怀想。
【03。这个男人有点怪】
说起这条狗,那真是一条老资格的革命狗了。早在光复会最后两个女生,尹锐志,尹维俊手持炸弹,留日学生蒋志清手持那柄要杀掉光复会领袖的手枪,率敢死队齐心协力,合攻杭州的时候,这条狗就汪汪大叫着跑来,冲杀在敢死队的最前面,为光复杭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条怪狗,它怎么就这么爱叫嚣战争呢?
原来,此狗并非凡家之狗,它本是浙江新军第二十一镇第三十一标的吉祥物,很小的时候就被人抱到了兵营,与士兵们同吃同睡同操练,称得上一名军事素质过硬的老战士了。
浙江光复之后,沪大都督陈其美下令:浙军立即出动,协助徐绍桢攻取南京。当时浙江方面也跟徐绍桢的遭遇一样,众多的革命者挤爆了都督府,碎桌子砸碗,鸣枪丢炸弹,要求当军长师长,浙江就借这个机会,让所有的浙军全去部出发,取道上海打南京。
但浙江新军第二十一镇才刚刚成立,虽说称镇,兵力不足一个混成协,号称是师,兵力不足一个旅,每个营沿不足200人,全部的浙军凑在一起,也不过3000人尔。到得这3000全部出征,第三十一标的吉祥物宠物犬当然要随大部队行动。到了上海,浙军要求上海务须提供充足的伙食,至少要让宠物狗吃饱,陈其美应允,浙军大喜,这才浩浩荡荡带这条狗来到了镇江。
诸军齐至镇江,江苏大都督程德全也来了,亲自登台讲话,鼓舞三军。可老程抑扬顿挫,就是把状元公张謇拿给他的文言文稿背了一遍,大家听得好不痛苦。幸好有那条狗时不时的叫上几声,带给大家一线温暖。
程德全讲了话,巡察过三军,就回去了。这边诸军将领都来找徐绍桢:老徐,应该开个军事会议吧,商量一下这仗怎么个打法?
徐绍桢:开会?对对对,是应该开个小会,大家都去会议室坐。
众将领到得会议室坐下,徐绍桢也坐下,大家看着徐绍桢,徐绍桢也看着大家,相互看了好长时间,大家顿感全身上下说不出的别扭:看什么看,又不是洞房里看新娘子,都是大男人,有什么好看的!老徐,你先把地图挂出来,咱们研究一下进军的路线。
徐绍桢:……地图?不好意思,你们谁有带地图了吗?
众人面面相覤,这徐绍桢,有够糊涂,他是第九镇的统制,驻防南京,怎么会连张南京的地图都没有?再往下一想,众人齐齐的出了一身的冷汗:先别说徐绍桢,自己好象也没摸过地图,连地图都没有居然还能赢,真不知道以前的仗,都是怎么打的。
谁也没有地图,这个军事会议就不太好开了。最后还是浙军朱瑞,厚着脸皮出去,找部下问:你们谁有南京方面的地图……最后找来两张。
两张地图是远远不够用的,参战的诸军,每个军官手里至少应该有一张地图,不然的话,你下命令让他到达什么地方,他哪里晓得路应该怎么走?
算了,这里有14000人呢,还有一条狗,不信找不到南京的城门。再让徐绍桢说一下南京城中,张勋江防军的实力,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吗。
徐绍桢一开口,就差点把大家吓死。
徐绍桢说:张勋,是北洋军中没什么出息的将领,与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根本没法子比。因为张勋模样长得怪怪,挺大个老爷们,却生得花容月貌,如花似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脸蛋比个小姑娘还要粉嫩,所以他最多只能带40个营,不超过5万人,被北洋同僚所耻笑,瞧不起他。
张勋,北洋最没出息的将领,比大姑娘还美貌,只能带40个营5万人——比诸省联军的总兵力,多出3倍不止。
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中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尽集于北洋,袁世凯那厮有一双吓人的眼睛,最是识人,他把有本事的人全给划拉到北洋去了。北洋之中最差劲的,拿出来一个,比如说张勋,也是在座的诸位捆在一起,都比不了的。
余者不成气候,才零星四散各镇,正是因为这些人军事能力比不了北洋,才琢磨着是不是弄个革命,替自己找点机会出来。而北洋都是人尖子,很容易获得与他们能力相称的地位与名利,所以,北洋不革命。
除了张勋所部5万人,宁汉将军铁良,也已经到了南京。
有此人在,可挡十万之兵。
还有还有,原驻山东的北洋张怀芝部,也正在向南京方面移动。
诸位,这个仗,还要不要打?
还有没有希望赢?
【04。乌龙山上有天才】
考虑到南京江防军的实力,真要是打起来,联军这边好象没戏。
不过话又说回来,陕西光复,山西光复,全国诸省光复,都是以其柔弱之势,去光复强大的地方政权。单拿武昌来说,黎元洪那么胖,还赶鸭子上架领导全国革命,冯国璋那么凶,也没听说他拿黎元洪怎么样了。南京这边虽然攻方人少守方人多,但也未必就赢不了。
革命党玩的就是以小搏大,以少胜多,等你势力强大的时候,就是人家来革你的命了,不再是你革人家。
既然如此,这个南京,闭眼睛打啦!
怎么个打法呢?
先攻天保城?先攻雨花台?同时攻打天保城和雨花台?还是干脆直接进军南京?还是四面开花,八面放炮,天保城、雨花台,南京城一勺烩了?镇军参谋长许祟灏认为应该先攻天保城,因为天保城地势较高,一旦攻下来,可以架起大炮,向着南京城狂轰滥炸,不信炸不死张勋。浙军参谋长吕公望附议,其实这个附议也是瞎附议,连地图都没得有,附议也不过是凑个热闹。
决定好了打什么地方,下一个议题,就是由谁来打。
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以林述之所率的镇军,朱瑞所率的浙军,和黎天才所率的粤军为主力,让他们老哥仨去打。洪承点所率的上海娃娃军,就不要上了,都是十几岁的上海小朋友,急什么呢,以后少不了他们的仗打,就当总预备队吧。让刘之洁率领的苏军,去打雨花台,实际上是起到牵扯作用。柏文蔚的淮军,就当警察用了,让他们维持治安,徐宝山的扬军,当交通警察用,让他们维持交通。
商量妥定之后,总司令徐绍桢下达命令:现在我命令,浙军朱瑞,取路攻打幕府山炮台。粤军黎天才,取路攻打乌龙山炮台。镇军林述之,攻打天保城炮台。苏军刘之洁,攻打雨花台炮台——这个命令,又称四炮台之令。
这个命令倒是蛮好,可是有问题啊,军事会议时,好象没人提到过乌龙山有炮台,也没人说起幕府山有炮台,这两座山,俩炮台,到底是处在天保城的什么位置啊?
还有还有,粤军的领导虽然名叫黎天才,可是才只有600个人,真要是打起来,到底行不行啊?
黎天才哭了,说:我不行,我真的不行。我这里长途跋涉,统共才600个人,人少我倒是不怕,可我不认识路啊,不知道你们让我打的乌龙山,到底在哪里啊?
这正是,我本天才黎天才,仗打乌龙乌龙山。黎天才的困境,引发了江浙人民的无比同情,就对黎天才说:老黎啊,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借给你半个骑兵连,这个骑兵连熟悉当地路径,有他们帮忙,你就放心吧。
黎天才大喜,问:你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从外地千里迢迢赶来,怎么你们的骑兵连,会熟悉南京的环境呢?
浙军吞吞吐吐的说:这个吗,是这么个情况,其实这支骑兵连也是我们借来的,借谁的呢?是朝徐绍桢借的。这是徐绍桢最后的家底了,是他的卫队骑兵。
黎天才听后变了脸色,说:开始我是瞧老徐不起的,打了败仗不说,还连个地图都没有。现在我才知道,老徐其实也是性情中人啊,连自己身边的骑兵卫队都给了我们,这仗要是打输了,只怕我们以后再没脸见老徐了。
浙军道:可是敌人人多……
人多也不能输!
【05。强大的山寨精神】
不提黎天才在徐绍桢的亲随马队帮助下,奔袭乌龙山。这里单说浙军兄弟们在朱瑞的带领下,带着他们的宠物狗,浩浩荡荡出发了。途经高资镇,下蜀街,桥头镇,龙潭等地,到达了一个很有可能叫岔口的地方。于是三军停下,将宠物狗先行保护起来,派了几个骑兵为将候斥候,去打探敌人的行踪。
不久消息得报,前面大路上,好多好多的敌人,正在一名白马将军的带领下,由西向东移动。
浙军大喜,立即将他们的秘密武器,端将出来。
说起浙军的秘密武器,那就有意思了。浙军原有12门超级古老的德造克虏伯大炮,传说就是这12门老山炮,在欧洲的普法战争时大显神威,一口气轰死了法国精锐步兵20万人,俘获10万人。后来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去了德国买武器,见此12门老炮大喜,斥重金后飘洋过海,运到了中国。此后这12门老山炮,在清国宝贝一样的世代相传,父传子,子传孙,终于传到浙军这里。视如珍宝,藏之深室,秘不示人。
浙江光复后,大家就兴高采烈的拖了这12门炮爷爷,准备来打南京,途经上海,见到了陈其美的二弟,蒋志清的二哥,前清国军咨府主任科员黄郛。当时黄郛问他们:弟兄们,你们要去打南京,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浙军便说:老黄啊,也没别的事,就是我们只有炮,没炮弹,给我们弄点炮弹来吧。
黄郛道:把你们所需炮弹型号说一下,我让人安排。
浙军说:炮弹的型号还真不知道,这事儿得问我爷爷,不过估计我爷爷辈的,也未必见过炮弹。
你们说的是什么炮啊?黄郛纳闷,过来一看,顿时大惊,立即伸手抱紧了炮筒,再也不肯撒手了:货真假实的老古董,文物市场有价无市的宝贝,真是比我爷爷还老,求求你们把这些炮送给我们上海吧,上海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浙军:少来,不忘记才怪,我们把这些古董炮留给你,但你得赔我们12门新炮。
黄郛:新炮倒是有,就怕你们不肯要。
浙军:你先说说什么炮吧。
黄郛:是这么一回事,你知道咱们清国乃世界头号山寨之国,创新能力半点也没有,唯其一个山寨之精神,空前之强大。前段时间,俄罗斯刚刚研究出来一种新炮,还没有出研究所,连火炮的名字型号还没有来得及定,图纸已经被我们的间谍偷回来了,俄罗斯那边还没有试制,咱们这边已经……嗯,规模化生产了。
浙军听得目瞪口呆:真的假的?那炮能不能打?
黄郛:打是能打的,就是这火炮没个名字,从来没有人用过。
浙军派了炮手过去一看,回报说:是好炮,比咱们的炮爷爷强多了。而且还有充足的炮弹。浙军大喜,立即将自己的12门克虏伯炮爷爷抵押给了上海制造局,拖着这12门山寨炮就上路了。连拖炮的马,都是上海跑马厅淘汰了之后,再拿这些淘汰马跟民间的马匹交换,换来的骡马来拉炮——也是山寨货。
浙军祭出的秘密武器,就是这12门山寨炮。
开炮!
【06。拉兄弟一把】
却说南京城中,宁汉将军铁良并张勋的40营江防军,并非是没有情报系统的。情报系统不仅有,而且工作细腻而扎实。但饶是这些间谍再细腻,再扎实,又如何能够探听得到12门山寨炮的秘密?无论是军事系统还是情报系统,都有一个鲜明的规范特点,但山寨货这玩艺儿,却是颠覆规范,以恶搞为特征的,所以浙军甫一开炮,就立即把江防军打惨了。
浙军打的到底是什么炮?
这事,把炮送给他们的黄郛不知道,打炮的浙军不知道,挨炮的江防军,又如何能够知道?
但北洋终究是北洋,江防军到底是江防军,炮声起处,虽然江防军被炸得扎胳膊扎腿满天飞,但密集的队形,却立即散开,士兵们慌而不乱,呈散兵状向四面八方乱射——被炸糊涂了,搞不清楚敌人在什么方位。
浙军亢奋了,冲啊,士兵们端起枪来向前冲,这一冲江防军就知道敌人在什么方位了,立即伏地展开狙击。
战事于中午时份打响,地点在孝陵卫和马群之间,浙军突然袭击,向前冲杀,突破了江防军的防线,直逼入孝陵卫附近的村落。要命的是江防军人数太多,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赶来,激烈的枪声响了整整一个下午。
黄昏时份,天气转寒,双方都打得累了,你一枪,我一枪,有气无力的枪声,越来越稀疏。这时候可怜的浙军们,有的因为过于亢奋,体力严重超支,往地下一躺就昏睡了过去,有的才想起来害怕,因而瑟颤抖,有的一直在害怕,人已经失去了机能反应。
指挥官朱瑞传令:战斗前哨阵地彻夜!
这条命令是啥子意思呢?
就是说:阵地上的士兵,谁也不许睡觉,要彻夜警戒,防止敌人夜战偷袭。等到黎明拂晓,天欲明而未亮的时候,再突然向敌人发起猛攻,因为这个时辰,正是敌人精神意志最脆弱,睡眠最深沉的时候。你突然袭击过去,铁定打他个哭天抢地。
这道命令好!
这个战术也好!
只有一个小问题,战术常规,举凡下达战斗前哨阵地彻夜这道命令之时,首先要做的是把最前线的部队撤下来,他们已经打了一天了,累也要累死了,吓也要吓坏了,撤下来让他们吃顿热乎饭,再睡个饱觉。另派白天未参战的精锐部队,到最前线彻夜不眠盯紧敌人,但这支精锐部队,趴在壕沟里死盯着黑漆漆的前方,盯上一夜之后,因为过度的精神紧张和恐惧,基本上来说精神都崩溃了,临到黎明拂晓展开攻击,你必须将这支马上要崩溃的部队撤下来,再派一支生力军上去。新上去的生力军,吃饱睡足了,又是掐在敌人精神意志最脆弱的时候开打,没有个不赢的道理。
也就是说,朱瑞下达的这道命令,需要三支部队才能协调完成。
但他手里只有一支部队。
要拿一支部队完成三支部队才能干得了的活,这已经够让朱瑞痛苦的了。偏偏总司令部徐绍桢那里,却还觉得朱瑞这边的压力不够,不停的发电打电话,要求朱瑞拨出主力人马,去支援另外几路兄弟。
另外几路兄弟,被江防军打得更惨,也都在拼命的发电派人前来,苦苦哀求:老朱,看在民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你不会见死不救吧?肯定不会吧?
朱瑞哭了,他说:都想让我去帮他,可怎么没人来帮帮我啊。
哭了一夜之后,终于到了黎明拂晓。朱瑞站起来,举起手中的指挥刀,正要下令拂晓突击,激烈的枪声已经响了起来。
突击已然展开,但却是居于优势的江防军,突袭濒临崩溃的浙军。
【07。第三次投诉】
江防军那边,下达的是和朱瑞一模一样的命令:战斗前哨阵地彻夜!
居于优势兵力,江防军这道命令,下达的才叫有准头。
命令一下达,立即有一支后续部队有序进入前线,打了一整天的部队拖着疲惫的身躯,背着伤员扛着死者,下线吃饭睡觉去了。进入阵地的部队紧张的盯紧了浙军这边,临至拂晓来到,第三支生力军已经鱼贯而入,盯了一夜的部队撤下,新上来的部队呐喊一声,冲着浙军这边冲了过来。
猜猜浙军冲击到什么位置?
他们冲过了步兵的散兵线,一直冲到浙军大炮的位置,看了看那闻所未闻的山寨炮,顿时茫然:人呢?浙军他们人都哪去了?
此时浙军正在山沟和坟圈里睡觉。
原来,朱瑞的命令虽然下达,奈何这支部队已经打得筋疲力尽,开始还在前线阵地死盯着前面,不知不觉睡去,突然激泠泠醒来,才发现自己所处的地方寒风刺骨。嗯,什么地方避风呢?这荒山野岭的,只有远处的山沟和小坟包的后面,可以让大家稍许的避避寒。
如果这时候浙军真的听了朱瑞的命令,老实趴在前线阵地,江防兵此番冲击,浙军就算是彻底完蛋了。即使不完蛋,也肯定会被打得伤残累累,偏偏浙军自由主义倾向严重,竟然不听指挥官命令,导致了阵地上演空城计,江防军冲上来之后,先自吓了一大跳。
听到呐喊和枪炮声,浙军从山沟和坟圈里钻出来,向着困惑莫名的江防军开枪,并乘江防军不备之机,又强行夺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