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杀斯大林的计划-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五月底,在内务人民委员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内务人民委员部已
接到通知,斯大林下命令要逮捕我,叶若夫要让米哈利斯和富利诺夫斯基出
发去哈巴罗夫斯克。问:你说的朋友是谁?


答:请允许我不说出名字。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是次于叶若夫长官的人物。

问:米哈利斯和富利诺夫斯基是什么人?

答:米哈利斯是红军政治行政部部长,富利诺夫斯基是内务人民委员部
副部长。他俩都深受斯大林的信任,米哈利斯和富利诺夫斯基分别负责红军
和内务人民委员会内部的清洗工作。我决心要在这两人到达哈巴罗夫斯克之
前逃跑。问:阁下为了什么事惹恼了斯大林?

答:去年八月底以前,我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局局长,接受叶若夫
下的监视红军远东司令部动向的命令,到远东上任来了。当时由于斯大林已
清洗了党内右派,引起了红军内部接近右派的军官们的反抗,所以斯大林计
划要揭露他们。我的任务是,发现以勃柳贺尔元帅为司令的红军远东司令部
内部的不满分子,并向在莫斯科的叶若夫和斯大林报告。但是我未能发现元
帅造反的证据,无法向莫斯科报告。因此,斯大林和叶若夫认为我是不满分
子的同情者,要清洗掉勃柳贺尔元帅和我。

问:斯大林的清洗工作是严厉的。他育那么多的政敌吗?

答:斯大林除了自己外,他任何人也不相信。根本没有正当的理由,他
就处决了数以万计的党员和军官,把他们的家属和朋友送进集中营,强制劳
动。

问:那样不是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吗?

答:是的。托哈切夫斯基元帅'注1'被处决以后,约有两千名红军军官
被革职,留下来的军官都心惊胆战,担心不知什么时候被革职,根本谈不上
致力于军务。

问:托哈切夫斯基元帅为什么被处决?

答:当时宣布说,他私通德国,妄图造反。

问:这是事实吗?

答:真假不明。据我想,斯大林害怕红军的不满分子团结在托哈切夫斯
基元帅周围,不满情绪会爆发。当时由于斯大林搞清洗,俄国共产党的力量
正在削弱。另一方面,红军的发言权却相对地扩大。元帅向斯大林进言,劝
他停止进行惨无人道的清洗。但斯大林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是不会停止清
洗的。同时,斯大林也估计到,只要他继续搞清洗,迟早一定会遭到红军的
反抗,于是先发制人,清洗了托哈切夫斯基元帅。

问:远东司令勃柳贺尔'注2'为何受到斯大林的怀疑?

答:大概是因为勃柳贺尔元帅的人品和想法与斯大林不合吧。元帅的性
格是独善其身,放荡不羁。他不肯拍斯大林的马屁。此外,他坚持认为,为
了帮助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苏联应当对日本采取攻势。这种意见和斯大林
的追求现实的外交政策是不相容的。

问:你没有想过向元帅阐明情况,联合起来造莫斯科的反吗?

答:红军的将军们全都是糊涂虫。他们认为,自己的被捕是由于受到误
解或落人陷阱。他们相信,只要向斯大林解释清楚,就会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因此,他们主动要求莫斯科传讯。他们说什么:斯大林也不是那么厉害的人,
斯大林受了叶若夫之流的亲信们的蒙蔽。斯大林暗地里却嘲笑将军们像绵羊
一样驯服。

问:勃柳贺尔元帅不可靠吗?

答:我认为,即使向元帅说明形势,元帅也不会起来造反的。于是我选
择了独自逃亡的道路。


问:群众讨厌共产主义吗?

答: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难以简单回答。但在列宁时代,人们确实对
共产主义抱有希望。

问:是不是说在斯大林领导下群众失望了?

答:在老党员、军官、知识分子和工人中间,是这样的,但是农民不同,
过去曾是佃农的集体农庄农民崇拜斯大林。

问:请你谈谈斯大林以外的其他苏联领导人的姓名和地位。

——(中间省略)——

问:在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将要取代斯大林的人?答:大概一个也没有。
他们只不过是些第二流人物,看斯大林的颜色行事,讨他好,一心一意地巴
结他。问:斯大林时代是不是要持续好久?

答:如果斯大林因病或意外的事故而死亡,那又当别论。不过,他有非
凡的精力,行动也很谨慎。他通过内务人民委员部巧妙地抑制了人民的不满,
因此,造反是没有成功希望的。

问:内务人民委员部不反对斯大林的清洗工作吗?答:斯大林的猜疑心
很强,对谁都怀疑。逮捕的人少了,他就认为内务人民委员部里有叛徒,他
们包庇嫌疑分子。因此,内务人民委员部害怕受到怀疑,连那些无罪的人也
被抓起来。内务人民委员部内甚至流行这样一句玩笑话:“这个月我的指标
是抓几个人”。

问: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活动情况如何?答:从我去年八月到远
东上任时起,到现在已逮捕了约二十万政治犯,枪毙了约七千人。每月的平
均数远比全俄国的平均数少得多。因此,也许我被认为是对任务执行不力,
怀疑到我了吧。在现行的体制下,任何人都想证明自己的忠诚,密告无罪的
他人,诬陷别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问:下面问一问你逃亡的方法。你什么时候从司令部所在地哈巴罗夫斯
克出发的?

答:六月九日,我以视察边境的名义,和副官一起离开了哈巴罗夫斯克。
当然,启程时谁也不会感到奇怪的。乘汽车来到第五十八边防警备队司令部
所在地乌苏里斯克,十日和十一日上午视察了该地区的边境。然后,在十一
日中午离开乌苏里斯克乘汽车来到第五十九边防警备队司令部所在地斯拉维
扬卡。到达斯拉维扬卡是十二日上午十点钟。吃过午饭后,我和随行人员一
起乘汽车一个接着一个地视察了边境附近的前哨连队。

问:为什么逃亡路线选择在珲春附近呢?

答:因为边防归我营,我熟悉边防情况。第五十九边防部队的防守重点
在北边,珲春正面薄弱。因此,我从下决心逃亡时起,就决定在珲春地区越
境。

问:越境时的情况怎样?

答:十二日深夜到达最后一个前哨连的阵地。从这里我乘汽车去视察了
边境的前哨排。在随行人员不备的情况下,我越过边界,跑到满洲境内来了。
其实随行人员肯定想也没有想过身为部长的我还会逃亡的。

问:这样,你就被珲春边境警察队发现了,是吗?答:是的。

'注1'国防人民委员部代理部长扦哈切夫斯基元帅因“德国间谍”的嫌
疑于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八日被铺,六月十二日或十三日被枪决。

'注2'远东军司令勃柳贺尔元帅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八日被解除职务,


调回莫斯科。以后元帅称号被褫夺,并遭软禁,同年十一月上旬,以“日本
间谍”为由被枪决。


必须赶紧护送

虽然日本新闻界连篇累牍地报道了留西柯夫逃亡事件,但对其以后的消息却没有任何记载。如
果他获得了自由,或者他的妻子也逃亡成功,并且,留西柯夫和妻子又相会了的话,那末这些都是当
时的报纸应当报道的新闻,然而这类新闻却没有任何记载。

留西柯夫是六月十三日逃亡的,但到了七月一日才由陆军省报道部首次公布这一事实。这既表
明,留西柯夫处在陆军的严密保护之下,而被匿藏着,同时也表明,陆军省报道部对留西柯夫逃亡事
件设立了报道管理体制。因此,与留西柯夫有关的消息从报纸上消失,就意味着陆军省报道部已经不
发表这方面的消息了。

那么陆军为什么不发表有关留西柯夫的消息呢?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我想再次尝试采访大贯将
隆。

'八'大贯将隆(一月十三日采访)

大贯:你或许会觉得我不礼貌,因为在接到你的电话后,我了解了一下
你的情况。在会见新闻界人士时,我总是这样做的。

作者:你会见我,就意味着考试合格了吧?!

大贯:因为特别是像你这样的写通讯报道的记者不负责任地乱写啊。以
前曾有个写通讯报道的记者,发表了一些胡说八道的新闻,说什么我这个日
韩贸易调查会从韩国中央情报局领取津贴。在会见记者时,我否认有这样的
事,可是他在报道中还是说我承认有这回事。你好像没有干这种事。

作者:蒙你信任,我感到光荣。

大贯:但当我在电话里听说你要打听留西柯夫的情况时,刹那间,我倒
不知如何是好啊。因为我未曾想过四十年前的旧事如今还有人在调查呢。究
竟你对留西柯夫逃亡事件哪些地方有兴趣而要进行调查呢?

作者: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苏联高级官员留西柯夫于一九
三八年六月十三日逃亡到满洲的事实。我想调查它有什么样的背景和内容,
于是翻阅了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但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大肆报道了逃亡事件,
但是都没有一条内容是具体的。留西柯夫被隐藏在什么地方?他说了些什
么?今后又打算怎么办?所有这些都没有涉及啊。何况留西柯夫在逃亡以后
的命运如何?没有报道。我想了一想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因为陆军当局对
报道进行了管制,这可从事件是六月十三日发生的,而到七月一日才公布这
点看得出来。那么陆军当局为什么要对留西柯夫事件的报道进行管制呢?或
者说陆军当局想要对舆论机关隐瞒什么事实?

大贯:你是想知道这些,所以才来调查留西柯夫事件的吗?

作者:是的。关于留西柯夫逃亡事件,在陆军省报道部公布以后,报纸
作了大量的报道。但过了几天以后,有关留西柯夫的报道就一行也没有了。
消息来源只有陆军省报道部一家,因此,不妨认为这是由于陆军省不再公布
有关留西柯夫的消息。这样一来,有关留西柯夫的线索也就完全断了,从而
也就从日本人的记忆中消失了。说得极端一点,留西柯夫的存在被抹杀了。

大贯:那么你想要我谈什么呢?

作者:首先请你谈一谈留西柯夫供述了什么。留西柯夫这样的大官逃跑
是前所未闻的。他所提供的情报当然涉及到苏联最高机密。具体地说,他提
供了什么样的情报?

大贯:那是相当珍贵的情报。我们最想得到的是有关远东苏军的情报,


其次是苏联在满洲的情报工作和破坏活动的实际情况,再其次是苏联的内政
情况。对于这些情况,留西柯夫都毫不隐瞒地供述了,所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情报。至于军事情报,和我们所获得没有什么区别。旧军队的情报工作搞得
如此漂亮。话又扯远了。前几天,我和自卫队的一位负责干部闲谈。他叹息
说,自卫队最大的弱点是收集外国情报不力。大多数国民对收集情报工作都
持有偏见啊。制定作战计划的前提必须是正确地掌握敌人的状况。

这个问题姑且不谈。留西柯夫带夹的军事情报和我们收集的情报在大的
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觉得留西柯夫逃亡不是伪装的。

作者:请举例说,有些什么情报?

大贯:留西柯夫随身带来的逃亡礼物有:标明苏联在边境附近构筑上事
情况的地图、边境警备队和红军的部署图、兵员数目之类的文件等,甚至还
有边境警备队军官名单。因此,我们掌握了苏联远东军的全貌。他的情报具
有不可估量的军事价值,同时也使我们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也是事实。远东
的苏军正在稳步地整备和加强,而日军却因日华事变而不能随意地进行对苏
战备。那时,远东苏军如果发动攻势,日军是不堪一击的。

作者,苏联方面的情报工作和破坏活动的实际情况怎样?

大贯:对于这个问题,留西柯夫也毫无隐瞒。他是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
员部系统的情报机关的总头目,知道情报人员的姓名和组织。据他提供的情
报,知道了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网是由三个系统组成的。第一个是苏联设
在哈尔滨、奉天、黑河、齐齐哈尔、满洲里、大连的领事馆里的情报网。它
直属莫斯科的内务人民委员部远东部。留西柯夫把领事馆内负责情报人员的
名单都告诉了我们。

作者:其他的情报系统怎样?

大贯:第二和第三个情报系统是属于设在哈巴罗夫斯克的内务人民委员
部远东部,由使用“莱欧”'注1'和“高”

'注2'假名的人指挥的。“莱欧”负责收集情报,“高”负责破坏工作。
“莱欧”领导的机关负贡调查在满洲的俄国人的情报。“高”领导的机关和
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满洲委员会联系,从事反日活动。留西柯夫也把
这两个机关的情况都供述给我们,因此,我们能够把这两个机关的工作人员
都逮捕了。

作者:“莱欧”和“高”也被捕了吗?

大贯:很遗憾,留西柯夫也不知道这两个人的真名。这两人在留西柯夫
到哈巴罗夫斯克上任之前,就在满洲活动,只用假名交接情报。留西柯夫知
道姓名的,只是他到哈巴罗夫斯克上任后派到这两人手下工作的人员。即使
如此,数目也是相当多的。

作者:没能根据被逮捕的人的供词把这两个人抓起来吗?

大贯:不是我负责搜查的,所以不清楚。大概是没有抓到吧。

作者:那么留西柯夫交待的苏联内政情况是怎样的呢?

大贯,简单地说,斯大林政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不稳。斯大林想通过恐
怖主义来加强他的地位,而恐怖主义却进一步降低了斯大林的声望。希特勒
在德苏战争前夕就说过,只要踢一踢大门,俄国这所房子就会倒塌的。一九
三八年当时的苏联正是这样。只是一九三八年,日本因日华事变,德国因受
英法约束,都没有工夫去踢苏联的大门。斯大林可能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才
采取了清洗手段的。


作者:明白了。当然这些情报中,也包括不能向外界公开的内容吧?

大贯:当然娄。保守我们所获得的情报的机密,是情报战的重要战略。
因为如果对方不能弄清因泄露情报而遭受的损失程度,它就不能采取有效的
对抗措施。

作者:那么,留西柯夫提供的情报中有使日本难堪的吗?
大贯:直接的没有吧。把留西柯夫谈的远东苏联红军的装备等情况对新
闻记者讲了,这要是传到苏联,它采取对策,那就糟了。
作者:是否曾担心过留西柯夫并没有改变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如果释放
了他,还去宣传共产主义?
大贯:留西柯夫自称为托洛茨基派,逃亡以后不是抛弃了共产主义了吗?
在我审讯他的时候,他一次也没有赞扬过共产主义。

作者:那又为什么要把留西柯夫藏起来呢?护送到东京以后,留西柯夫
怎么样了呢?没有这方面的材料是奇怪的。可以想象得到的是,也许发生了
使留西柯夫的身份不能公开的情况。陆军当局不能发表的原因是。。

大贯:你想象的是什么呢?

作者:陆军当局或许和苏联搞了秘密交易,把留西柯夫强制引渡给苏联,
或者在陆军当局审讯中,留西柯夫死于意外事故。陆军当局对报道机关隐瞒
留西柯夫逃亡后的消息,是因为有不便公开的缘故吧。这个不便公开的缘故,
可能不是上面谈到的。

大贯:你们真是异想天开啊。留西柯夫在东京受审讯后,应当是被释放
了。我觉得这中间是没有什么机密的。没有有关他的报道,是因为他已不是
值得报道的人物了,只不过如此而已,焉有它哉?

作者,是吗?报道机关对逃亡事件作了那么大量的报道,所以不可想象
以后就毫不关心了。报道机关想采访留西柯夫,都被陆军当局挡驾了,这可
能是真的吧!这些,我今后一调查就会明白的。留西柯夫在朝鲜军司令部受
审讯后,是由斯波少校护送来东京的吧。

大贯:是的。当时的第二部部长本间雅春对留西柯夫非常感兴趣,就派

斯波少校去了。
作者:留西柯夫是什么时候被护送到东京来的?
大贯:很可能是六月十九日。斯波少校和辉春特务机关的人员是用飞机

把留西柯夫护送去的。
作者:此后,留西柯夫怎样了,你不知道吗?
大贯:不知道。
作者:那就奇怪了。因为留西柯夫提出的四条交换条件是否履行了,难

道大贯先生不是有加以确认的责任吗?
大贯:啊,我想那些条件是履行了。因为本间雅春先生不是那种信口开
河的人。
作者:那就是说,留西柯夫在参谋本部的窜讯结束后,拿到五十万日元,

获得了自由,到第三国去了。是吗?
大贯:没有得到证实,我想会是那样的。
作者:我还是弄不明白。即使五十万日元这件事是机密,而人身获得了

自由啦,到第三国去啦,这些都是报纸应该报道的新闻。我翻阅了截至一九
三九年五月的报纸,没有这样的新闻报道。若是一九三九年五月以后释放的,
那又当别论。不过,不能说对留西柯夫审讯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大贯:考虑到留西柯夫的人身安全,陆军当局是不会公布那件事的。保
障人身安全也是留西柯夫提出的条件之一嘛。

作者:的确,也可以这样想。你估计谁会知道这件事?我想要找他们调
查一下。

大贯,原来是这样。这也是难办的。反正打那以后己过了四十个年头,
我的记忆也淡薄了。。当时的参谋本部的人员大都故去了吧,活着的还有
谁?

作者:负责审讯的是参谋本部的什么机关?

大贯:关于这一点,因为当时我在朝鲜军司令部,所以不了解参谋本部
里边的情况。

作者:在那以后,你还听到过有关留西柯夫的消息吗?大贯:没有。有
关他的情况由于忙已忘掉了。

作者:我想要是斯波少校的话,他是知道的。

大贯:他在诺门坎事件时死于车祸了。他倒是一位有前途的人,可是。。

'注1'肯尼思·马吉德纳尔德在《决定战争命运的间谍们》(一九六九年在纽约发行)一书中谈
到被称为“莱欧”的苏联间谍的活动情况。据说“莱欧”在一九四一——一九四五年的德苏战线背后
从事收集情报和谋略活动。这个“莱欧”和一九三八年前后在

满洲的“莱欧”是否是同一个人不得而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