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如真-天下第三逆贼传-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直濑道三其实是在十二月份,收到光秀的邀请后便从京都启程了。然而,和后世史书中所记载的一样,从山阴道向西去的曲直濑道三,正遇上十月份总崩溃的,在凌厉的寒风中踏上归途的尼子大军。要知道,战国时代职业军人很少,大多数被征召的士兵都是在本国有土地、有家人的普通农民。这些人绝不可能被敌人收编,他们即使想尽办法,也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
因此,尼子大军的崩溃,可以说是当年最悲惨的一件事情。尼子军的粮草早已被敌人夺去,匆忙逃回国去的将领们也全然忘记了曾为他们拼死拼活的士兵步卒。换句话说,这成了一次无组织、无纪律、无军资、无医药的大败退。在秋季过去,严冬来临的时节,有数千名伤兵或者因为缺医少药,或者因为饥寒交迫而死于途中。从安芸到石见、从石见到出云国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尸骨。飘零的雪花筑成一座座冰冷的棺木,大道小路上连绵延长的冰棺仿佛在控诉战争挑起者的恶行,其悲惨的人间景象,绝非是常人所能想像的。
一路上为伤兵施药治疗,曲直濑道三无法加速他的行程。但运气更不好的是……
“世道险恶,路途艰难,这些事情不提也罢。在入城前,老朽还借道拜祭了尼子下野守的供养塔……啊,老朽带来了妻木家熙子小姐的书信,她问光秀何时能够回去美浓。原以为毛利军刚刚结束石见国的战事,不可能这么快又出征呢。”
吉田郡山之战结束以后,光秀在吉田为尼子久幸建了一座供养塔。这种为战败者立碑述功的作法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曲直濑道三也是出于好奇之心,前往参拜而耽搁了一天。
本以为陶家与毛利的战争不会开始得如此仓促,可是他错了。
“那么现在,曲直濑先生准备怎么办呢?”阿国问道,“把熙子小姐的书信留下,让阿国来转交好吗?”
“不。老朽打算追上去,再劝一次光秀,离开西国而和我一起回去妻木城。”
阿国渐渐明白曲直濑道三的来意了。
妻木城,光秀经常提到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叫熙子的女孩。对于光秀来说,那也许代表的是一块永无战争的桃源之地。
阿国轻蹙柳眉,转头望向内庭中开放的樱花。在上一个樱花开放的季节,她才刚刚认识光秀。是的,虽然之前还有两年的相处,阿国仿佛觉得她和光秀和命运在那一时点,才正式交汇似的。
那么自己又代表什么呢?熙子如果代表熄灭战争的女神,自己又是什么呢?
“不,阿国想劝曲直濑先生不要去。”阿国委婉地,却又语气坚定地劝说道,“光秀在出征中,如果现在跟您回去,就是临阵脱逃。以后,他一生都会被世人所不齿。此外……”
“此外,阿国小姐还担心光秀随老夫回去以后,心会被熙子小姐夺去而忘记阿国小姐是吗?”
“当然不是。”没想到曲直濑道三会说出这么老不正经的话来,阿国脸上微微泛红。然而她的语气,依然是严肃无比。“又到了樱花开放的季节,可是樱花为何受到世人的欣赏,曲直濑先生知道其原因吗?”
“什么?”曲直濑道三没有听懂。
“在风暴袭击大地的时候,看似柔弱的樱花便会飞舞起来,形成一道阻挡风暴侵袭的难以形容的美丽风景。难道曲直濑先生不认为樱花之美不是在树上,而是在暴风骤雨中飞舞的时候吗?”
曲直濑道三无比惊骇地望着眼前这位美貌绝伦的少女。确实,古人有如此赞美樱花的诗句:
“风暴与花竞为敌”。
这似乎是充满了悲哀的诗句。并且,曲直濑道三无法理解,这种风暴中的美景。
至此,曲直濑道三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位阿国小姐,她与温室小花般玲珑娇丽的熙子确属于两种类型。在她的心底,也许藏有一座并不经常喷发的火山。刚强、好胜的性情,以及热烈、执拗的个性,一切都似乎压在火山底下,等待着喷发的时机。
“我原以为,阿国小姐也不想希望光秀涉足危险……”
“不,我不认为他会遭遇到极大的危险。”阿国用力摇头道,“倒是对光秀来说,明智城堡中碌碌无为、消磨时光的生活更让他感到烦恼。路过尸横片野的石见、山阴平原,曲直濑先生也许会这样想,挑起这战争、帮助进行这战争的人是造孽。可是您用尽草药、耽搁时日,沿路救活了多少人?不能遍治天下伤者,是因为您的医术不行吗?阿国认为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您的仁慈本身并不足以拯救世人。在去年,在小女子和光秀一起从明智城出发前往出云大社的路上,也曾见过许多穷困潦倒的人。光秀想阻止他们的命运,可是在他散尽金钱以后,才突然领悟到一些更重要的事情。那时候他就说道,‘原来在这个东方人的世界里,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我将斋藤道三的宝刀送给他们,他们能想到的只是将其奉献给自己的领主,以讨来下一顿米饭。早知如此,不如把宝刀留在身边,用锋利的刀刃开辟出一片净土来的好。’”
“光秀需要的,是迎接战争的勇气。阿国小姐,你想让光秀用自己的力量开辟出一片净土?”
阿国抿着嘴笑笑,摇了摇头。
“您误会了,曲直濑先生。阿国只是个平凡的女子,不象光秀那么喜欢幻想。所谓的桃源、净土,怎么可能真正存在于世上呢?阿国只希望光秀能够在追求梦想的途中成熟起来,找到他将来应走的路。”
对于阿国的话,曲直濑道三无法完全理解。他是一介医师,而不是一个武士。既不明白世间复杂的道理,也不会责备任何人。曲直濑道三背着手,在房中踱着步,徘徊和思考了半天。此时此刻的他,不知为何想起了应胤所说过的话。
“明智光秀这个人,可能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史上最邪恶的魔鬼。”
诚如应胤所说,曲直濑道三感到越来越无法理解,包括正在引领光秀走上恶魔之路的出云阿国。
他应该怎么办?不知不觉,天色越来越暗。曲直濑道三感到刚才还近在眼前的庭院,正与庭院外面的城堡曲轮一起,被吸进了一片漆黑之中。
“曲直濑先生,您还是把熙子小姐的信留下吧。”阿国于是再次劝道。
“不,绝不。”
曲直濑道三也有着执拗的性格,这让阿国有些意外。不过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去追光秀的想法。这一天的晚上,曲直濑道三离开了吉田郡山城。我们知道,直到十年之后毛利元就病危,曲直濑道三才再次前往吉田郡山城。
可是现在的时点,曲直濑道三大概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再来毛利家的城堡了吧。
天文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离开吉田郡山城向西前进,与东去的曲直濑道三正好背道而驰的光秀,在安芸地方的银山城下挑起了当年的第一场战事。
这时候,一场不论是死亡人数还是悲壮程度都将远远超过去年吉田郡山之战,甚至超过日本国至今为此任何一场战事的毛利、陶家间的战争,似乎已无人能够阻止它前进的车轮了。
第七十二章 决战严岛~前篇(四)
    第七十二章决战严岛~前篇(四)
“明智氏的小子,只是有点玩弄铁炮的小聪明罢了。”
天文二十三年的三月,说出这番话来的人是草津城主羽仁有繁。
天空中的羽箭,象是突然出现而后迅猛投入林中的吸血虫群。一批吸血虫穿透树叶啪嗒啪嗒的雨点般落下,总有人类的惨叫声与之呼应。
相比之下,从林中射出来的羽箭则要稀疏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种稀疏达到一定程度时,林外便有士兵开始呐喊骚动。
这时候,一个战袍上满是鲜血的少年骑着马穿过树林。
“父亲大人,我军已不能维持,请下令撤退吧!”
在羽仁军的本阵中,羽仁有繁从老远便一直注视着奔来的少年,眼中充满了悲悯之情。
少年是他的嫡子,羽仁藤直。
“桂大人那边如何了?”
“听说也无法维持了,正向樱尾方向败退中。还有……银山城已陷落。”
羽仁有繁仰望天空,半晌才叹出一口气来。
背靠银山城布阵与毛利军作战的西安芸豪族联军,右翼的支点是樱尾城主桂元澄,左翼是他羽仁有繁。如果同时撤退的话,整个战线恐怕就要崩溃了。
羽仁有繁怎么也想不通,骁勇善战的自己是如何战败的?
为避免在敌人的铁炮之下遭到无谓的损失,他将阵营布在树林中。然而遗憾的是,羽仁军引以为豪的弓箭队在与敌人的交锋中仍然处于下风。原因也许是,士兵们不习惯在盛开的樱树林里作战。
当毛利军的箭矢疯狂从树巅陨落时,羽仁军射出的箭矢却被树枝阻挡,有的失去了力量,有的失去了准头。同样的树叶屏障,为何敌人的箭矢就能够残酷的穿透它?羽仁有繁想不通这件事情。平生第一次,他感到大自然的不公正。然而此时,他又不得不承认这次的失败。
“全军,向草津城退却!”
本应向银山城退却,无奈银山城已经陷落了。
现在,西安芸地区的银山城城门已经大开,整齐入城的是忠于毛利氏的军队。
“这到底是什么魔术?西安芸地方最精锐的羽仁弓箭队,你是怎么打败他们的?”在入城的时候,吉川元春还在反复问这个问题。
“这不是魔术,只是牛顿的苹果落地罢了。”
“什么苹果落地?哪有苹果?”吉川元春更加糊涂。远远望去,他只能看到风中飘散的樱花。到了末了,他还派人进去树林,要找一找是不是真有什么苹果落在地上。
光秀能听到背后龙姬的清脆笑声。遗憾的是,这么好听的声音他无法与别人一起分享。扯到牛顿身上有点滑稽,但他的苹果的确帮了自己的忙。天空坠落的箭与向上射去的箭,在穿透树梢盛开的樱花花瓣时,两者受到的阻力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只是凭着这点细微的差别,毛利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细微决定命运。也许有一天,光秀的命运也会被‘细微’所决定吧。”
光秀点点头,他很同意龙姬的说法。
“我军暂时先驻在银山城。元春,你派人前往樱尾和草津城进行调略工作。”光秀这样对吉川元春交代道。
“樱尾城方面……我应该亲自去一趟。”吉川元春慎重地回答。
银山城的军事会议上,光秀与吉川元春达成了暂停进军的共识。要知道,毛利军虽在银山城下打了胜仗,从去年开始的连续征战却已让士兵们的怨气到达顶点。如果乘胜前进,那只会中了陶晴贤的下怀。因为陶晴贤的目的,也许是利用各地的豪族军队来将毛利军拖垮。这个目的一旦达成,陶家的精锐大军便会犯境而来。
现在与毛利军作战的,其实并非陶家本族的部队。而是效仿石见国的豪族们,西安芸的豪族组成的反抗毛利氏的联军。
只不同的是,西安芸本是根基牢固的毛利领地。
西安芸豪族联军的领袖人物,是樱尾城桂氏,还有草津神领众羽仁氏。这两个家族曾经都是效忠于相合元纲的忠臣,其中那位桂元澄还参加了去年的吉田郡山之战。只是拒绝参加其后的尼子领地侵攻战,桂元澄独自引兵回了樱尾城。而羽仁有繁则性格刚果激烈,他在相合元纲死后便宣布脱离毛利家,投靠西边的陶晴贤去了。
光秀认为,陶晴贤已经清楚地看到了相合元纲死后,西安芸地方的不稳迹象。他展开政治调略,让西安芸豪族和石见豪族一样组成联军,把毛利军引入苦战的漩涡。这样分析的结果,他就不得不承认陶晴贤的军事才能不仅仅是在战场之上。
这个人,也许是位真正意义的战略大家吧。与这样的人作战,是件非常吃力的事情。战争会走向何方?光秀很难预测。
三月底,吉川元春带着一脸晦气从樱尾城回来。不仅是樱尾城,草津城的调略工作也以失败告终。看来,西安芸的各豪族丝毫没有因为银山城外的败战而动摇对抗毛利军的决心。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在自己城头上树起了标志陶家(也是大内家)的唐花菱旗。
无可奈何之下,四月初,受毛利元就连连催促的光秀只好继续率军西征。他不是很明白,那些豪族明知已无胜机,为何还要执着应战?银山城之役,他用铁炮队给桂军以致命一击,用弓箭队狠狠的教训了羽仁军。他的目的本是威慑,是想早点结束这场徒然消耗兵力士气的战争。
那些西安芸的豪族,他们对毛利氏的仇恨为何到这种地步?
四月六日,毛利军与西安芸豪族联军的激战再燃。然而,丢掉了银山城的西安芸豪族们,他们已经失去了致胜的机会,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事情。六日之战,豪族联军再次遭受挫败。中旬,毛利军攻克八木城;下旬,攻克己斐城;五月初,将樱尾城团团围困,与前来增援的羽仁有繁在城外进行了一场大战。羽仁军又吃了大败仗,被截断退路的羽仁有繁只得丢下自己的居城草津城,率残兵往周防国的山口方向退却。几天后,在吉川元春的苦口劝告之下,樱尾城主桂元澄开城投降了。
连续苦战的终结,光秀以为可以喘上一口气。然而此时,一道不合情理的指令却从吉田郡山城中传了过来。
“桂氏叛逆,应予灭族。”
经过本城常光的事件,毛利元就还不能吸取教训吗?
第七十三章 决战严岛~前篇(五)
    第七十三章决战严岛~前篇(五)
第一眼见到桂元澄的时候,光秀想起了西国的另一位名将,本城常光。
光秀没见过本城常光,不过却也听说过其骁勇善战的武名。有人说如果本城常光不是重病卧于山吹城,而是参加了吉田郡山之战,那么毛利氏胜利的结局将会改写。光秀心想,毛利元就也许因此无法容忍本城常光的投降,而并非是单纯的疑心病重。毛利元就对任何人都存有疑心,可是单单处死了本城常光。现在,他又想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置桂元澄。
这个桂元澄在西安芸地区很有影响力,光秀猜道。就好象本城氏在石见地区很有影响力一样。第一个印象,这是位耿直和坦率的武士。因为战败而表现出的沮丧和不服气,都直接写在了那张长方形的脸上。
这样的一位武士,在忠心耿耿的服侍了毛利家几十年以后,怎么会听从陶晴贤的挑拨,突然起兵反叛呢?光秀感到十分好奇。
光秀随后才了解到西安芸诸豪族,包括樱尾城主桂元澄、草津城主羽仁有繁等人,他们都是属于毛利氏中的元纲派系。毛利元纲,也就是本书在之前一直称为相合元纲的人物,可想而知在其生前拥有多大的影响力,又是多受毛利元就的忌惮。话回溯到毛利元就杀害元纲的时候,当时西安芸的豪族纷纷举兵营救,桂元澄的叔父坂广秀便是第一个到达可爱川畔的。只可惜仍晚了一步,悲愤交加的坂广秀便在元纲的身边切腹殉主了。对于此事,毛利元就一直耿耿于怀。去年,吉田郡山参战的桂家为平定自家领地的宗教叛乱,未能参加之后的石见国侵攻。土头灰脸从石见国回来的毛利元就于是迁怒于桂家,以不忠之罪令桂元澄的父亲桂广澄也切了腹。相合元纲之死所造成的裂痕、两位长辈的仇恨,桂家与毛利家的总总恩怨,使毛利元就对桂元澄的心病难除。
“西安芸豪族已不可信赖。如不除去,我军与陶家作战之时,后方必乱。”
羽仁有繁很可能预料到自己也不可能被毛利元就宽恕,才会丢下居城,引全族人逃入周防。然而光秀认为,越是现在这种时候,本城常光的覆辙就越不应该再重蹈。
光秀在樱尾城中,给毛利元就写了一封长长的柬书。
这一年,桂家是如何神奇地躲过灭门之灾的?历史学家们一直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然而近些年中,一些学者在整理严岛神社藏书《樱尾城关系年代表》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此柬书的点滴资料:
本书作者特将柬书的片断译文奉献如下。原文比较艰深,译文尽量通俗。
“中国古代的圣人曾说过,在主君打算责备臣子不忠之前,首先应该检讨自己是否尽到了保护臣子的责任。我与元春都认为,如果臣子不断反叛,应首先检讨主君的责任……请元就大人以宽宏的心情体谅臣子,而后再慎重决定处置……樱尾城虽易平定,但如对桂氏的处置不当,西安芸也许会成为第二个石见之灾也说不定……”
这封柬书送达吉田郡山以后,毛利元就并没有立即答复。就这样,樱尾城的桂元澄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半个多月。直到毛利元就的命令修正书传至樱尾城,已经是四月下旬的事情了。
“作为交换条件,将我军的旗帜插到周防国陶家的城堡上,那就可以了。”
桂元澄的人头没有落地,大家都松了口气。这中间的半个多月,可以猜想吉田郡山方面是并不平静的。阿国传来的消息,小早川隆景似乎对光秀的论调进行了激烈的反对。可她的消息也不一定准确,因为到了下旬,前来樱尾城传达命令的正是小早川隆景本人。
小早川隆景还带来了本族的精锐部队。小早川军的加入,证明毛利元就已下定决心要与陶家决一胜负。除此之外,毛利氏其实也别无选择。毛利元就明白,如果自己在这时候流露出一丝对陶晴贤的恐惧,那么毛利军只要撤出西安芸,墙头草般的西安芸豪族们便会再次倒向陶晴贤一方。
暂时,借用桂元澄在西安芸地区的声望和影响,混乱的西安芸局势总算是被平定了下来。
四月下旬,毛利军攻入周防国。
季节流转,到了六月。
天气转入酷热。对于日本南端的九州来说,这是个酷热难当的夏季。
陶晴贤还住在大友的居城之中。
“六月五日的战斗,我军折损了二百余名优秀的武士。宫川家的中村右卫门尉等人被砍头,首级被悬挂在樱尾城的城门上。”
正在向陶晴贤汇报战况的,是被称为陶家三大天王之一的,陶晴贤的心腹将领弘中隆兼。此时,陶晴贤心不在焉似的,嘴里不知在咀嚼着什么。而坐在弘中隆兼侧下首的高森城主宫川房长,则听得汗如雨下、背心湿透。
“宫川大人,您还不习惯九州的热度吧。”汇报完毕的弘中隆兼,轻蔑地向宫川房长瞟了一眼。
“是的,是的。真是……太热了。”宫川房长尴尬地回话道。
六月五日这场明石之战,是宫川军的大惨败。
四月,高森城主宫川房长与忠于陶家的其他周防豪族组成联军,至六月止,已与毛利家打了一个多月的仗。“毛利那样的小家族,哪里配与主公直接作战?要消灭他们,我等周防诸豪族出马足以。”担任周防豪族联军主帅的宫川房长,就是这么夸下海口的。
四月份侵攻入周防的毛利军,兵力共分成三路。明智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