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如真-天下第三逆贼传-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武士,个个都是令人佩服的勇敢战士,柳生宗严觉得。刺客和忍者需要密药、金钱、利益的驱使才能保持忠诚,可是武士却可以只为信念而战斗。
有时候,他甚至妒嫉光秀和陶晴贤,这两个在众多武士的簇拥之下,不断为属于自己的信念而战斗的家伙。
想将明智光秀那小子杀死的念头,不知何时变成了想看到这场战争结局的好奇心理。这个诡异的故事,它的结局篇章如何书写?武士之间的战争如何收场?柳生宗严感到,因为被夺走阿国而产生的耻辱之情,竟被某种钦佩和感伤的心情给吞没掉了。
最好明智光秀和陶晴贤两个人,他们同时将宝剑刺进对方的胸膛。这样的话,面对他们俩人的妒嫉心可以象海潮一样得到满足而退却。
向西退却(在柳生宗严看来,应该是逃跑)的陶晴贤,很快稳住了阵脚。
一支插着陶家军旗的部队迎了上来,那是由羽仁有繁、羽仁藤直父子两人率领的,兵力约有二千的草津神领众。
羽仁有繁本是西安芸草津城主,也是被称为神之后裔的严岛神社神主。去年他们挑起了反对毛利元就的战争,战败后退入周防国,投入陶晴贤的帐下。
不过羽仁有繁虽有猛将的名声,陶晴贤却并不信任这个人。
“臣子的忠诚是不可依靠的东西。在我身边的羽仁父子,他们可能正在想如何割下我的人头,去向毛利家邀功请赏。”
柳生宗严默默的站在陶晴贤后面,略带同情地望着这位孤独的领袖。
陶晴贤从一开始就不信任来自安芸国羽仁父子,仅仅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才勉强同意羽仁军参阵。登上严岛以后,他立即把两人调去了最西面的大元浦,驻扎在偏僻的大元神社附近。理由很简单,羽仁父子本就是毛利家臣,谁能保证他们不是毛利方的内应,在战斗正酣的时候在陶军背后插上一刀?
似乎读出了陶晴贤心中的疑惑,此时羽仁父子双双跪倒在他的脚下。
“主公,请相信臣等父子!羽仁家即使战斗到最后一刻,也没有一个武士会向逆贼毛利氏屈服。”
“暂且相信你们的忠诚好了。我命令你们打通前往泷小路的道路,让我重新掌握大军的指挥权。陶家的未来,就拜托给你们了。”
陶晴贤并非开始信任,而只是不得不依靠这支力量罢了。
海上的硝烟渐渐散去。看来,桑原隆佑并未完成对他的承诺。现在,登陆而来的村上水贼,组成了一道阻挡陶晴贤东去的坚壁。
有谁能想到自己最不器重的羽仁父子,竟会在今天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棋子?
就在这时候,陶晴贤身边的伊香贺隆正突然将手指向泷小路方向。
“主公,大火!泷小路发生大火!”
沿着伊香贺隆正手指的方向,陶晴贤亦瞪大了眼睛。
那里正是泷小路。
火焰,象恶魔在弘中军背后雀跃。
站在父亲马印下面的弘中隆守,此时感到背脊一阵冰凉。
是谁放的火?难道在自己背后,敌人也隐藏有伏兵吗?
“隆守少殿下,我军侧面,出现了数量不明的敌军。请赶快……”
来禀报的武士尚未说完,便被不知何方飞来的羽箭射中胸膛,哼也未哼一声栽倒在了地上。
武士们立即将弘中隆守围起来。暗箭已经可以射到这里,可见敌人非常接近了。
“怎么可能?敌人怎么还有援军?”
“少殿下,请下令全军回转,迎击敌人,再晚就来不及了!”
一支插着毛利军旗的骑兵部队,从弘中军的左翼插入,朝弘中隆守的方向直扑过来。在弘中隆守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们已经近在眼前了。
是左翼而不是背后,弘中隆守多少松了口气。背后是大圣院,那里如果出现敌军,仍留在寺中疗伤的父亲便有危险。
“让侧翼的武士重新组织阵型,迎击敌人。”
“少殿下,那中路……”
“我不管这些。中路的命令只有一条,那就是前进,在取得敌将首级之前,任何人也不许后退一步!”
弘中军的中路挺进还算顺利,那是弘中隆守不断投入后备部队的缘故。现在能够保护弘中隆守自己的最后一队武士,只剩下了区区百人。这样的打法除了这位初上战场的少年,大概谁也不敢执行。不过也因为这样,东面陶军的压力减少了许多,毛利军的损害也十分巨大。
如果没有这支突如其来的骑兵增援,弘中隆守已经看到初阵胜利的希望了。
然而现在,除了左翼突如其来的毛利骑兵突袭,背后的火灾也正在瓦解士兵的士气。虽然下达了让侧翼迎敌的命令,可是弘中军的侧翼,早在之前就被宫庄经友打得溃不成军了。
压迫在两面陶军中间的吉川元春本队,眼见已经进入了弘中军弓箭手的射程。只要再前进一步,吉川元春的人头便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在这种情形下,弘中隆守决不甘心撤退。
战争,只是运势的比拼。弘中隆守盼望着前方吉报传来。
只可惜,轻易突破了弘中军右翼的毛利骑兵,终于更早一步的到达了他的面前。
“保护少殿下,保护少殿下!”身边的武士们一边疾呼,一边用身体挡在他面前。然而依靠马速冲撞过来的毛利骑士,却将他们一个接一个砍倒在地。
这太残酷了!鲜血飞溅到弘中隆守脸上,他感到一阵发怵。
两三个毛利骑兵冲到他的身前几尺。眼见无法阻挡,弘中武士不顾一切的朝军马撞过去。有骑马武士从马上被推了下来,不过更多情况是冲上去的弘中武士被撞开,在马蹄之下被踏得肠穿肚烂,脑浆崩流。
弘中隆守被迫举起持枪,他胡乱地朝敌人挥动着。然而,他的枪劈不中任何人,这点他自己也很清楚。
或许,在他心中也不想伤害到任何人。指挥别人杀人就很困难了,要亲自操刀杀人根本不可能。
“少殿下,小心!”
小心什么?弘中隆守还没时间去想,一股沉重的力量就劈中了他的头盔。弘中隆守失去重心,从马上跌了下去。
武士们冲上去,将弘中隆守拼命抢了回来。头盔挡住了伤害,可是跌下马时大概摔伤了腿,弘中隆守一时竟爬不起来。
“你们赶快将隆守殿下送回大圣院,后面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弘中隆守睁开眼睛,说话的人是同族的将领弘中方吉。
“放开我,大胆的方吉,你竟敢……”
“你们还不快走?”
武士们不再理会弘中隆守的叱责,将他背上另一匹战马,向南面的大圣院急驰而去。
“少殿下,请原谅方吉最后一次无礼。您的命令,末将会彻底执行的。”
弘中隆守的命令反正只有二个字,那就是‘前进’。任何人来执行这条命令,都不会有太大区别。
弘中军背后的火势更大了。从大元浦方向遥遥望去,仿佛整个泷小路都陷入了火海。
“泷小路已经完了。”
无法看到真实战况的陶晴贤,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他应该早点将海上的战斗交待给桑原隆佑,自己上岸来的。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
“不会的,主公。隆方已经前去打探情况了,在他回来之前,请不要作最坏的打算……”伊香贺隆正还想劝说些什么。
陶晴贤摇了摇头。作最坏的打算,这是聪明者所具备的本能。他不禁绝望地想道,向东去的道路已经被切断,而失去联系的武将们,说不定一个接一个的向毛利军投诚了。自古以来败战的雪崩效应,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连柳生家的秘药,也没能挽救这场败战。
而自己身边的羽仁父子,他们又会做何选择呢?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严岛~正篇(二十一)
    第九十七章决战严岛~正篇(二十一)
羽仁有繁和羽仁藤直父子,此时战袍都已浴满了鲜血。
原本驻扎在大元神社的羽仁军,从早上开始便关心着陆、海两面的战事。然而泷小路战火燃起,他们却没有前往增援。这不仅因为羽仁氏的兵力薄弱,更因为接到了毛利军占领严岛神社,敌军正沿海岸展开的情报。
“父亲大人,严岛神社并非作战的要冲,为何毛利军要在这里展开?”年轻的羽仁藤直感到不解。
羽仁有繁也在思索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在海战的同时将兵力于海岸展开,是防止落败方逃上岸来的一种手段。古代的坛埔海战,源义经也是将陆军展开在海峡两岸,最终导致盛极一时的平氏灭族于西国的茫茫大海之上。
海上的战事进展并不明朗。难道,毛利方一早就有了必胜的把握?
“沿海岸展开的毛利军,人数总计有多少?”
“人数不详,不过战马数量很多,而且都是产自奥州的良种马。”
羽仁有繁倒吸了一口凉气。
陶军的战马基本都产于九州、四国,其特点是马矮腿断,与东国的良马根本无法抗衡。
“不管怎样,我军也立即开拔,前往大元浦的海岸。”
尽管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擅自出兵并非明策,羽仁有繁还是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羽仁军正好迎头遇上陶晴贤,随即也获得了打通泷小路的命令。
从大元浦到泷小路,要路经‘经尾’、大关寺、多宝塔。在经过大关寺的时候,一支意料之外的敌军拦住了羽仁父子的去路。
那是登陆而来的村上、毛利水军。在大关寺一带,水贼众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大内水军看来已经完了。而我们要面对的敌人,竟然是村上氏。”羽仁藤直心中有淡淡的哀伤。
羽仁家和大内的水军没有交情。不过居住在濑户内海两岸,他们和村上氏却有许多渊源。羽仁藤直和村上武吉年龄相仿,小时候就以兄弟相称。当初从陶晴贤那里要来各种赏赐,以此邀请村上水军加入陶家阵营的人也是他。
海战的失败、陶晴贤对自己父子的不信任,原来是因为村上氏的背叛。羽仁藤直气得浑身发抖。
那个村上武吉,也背叛了与羽仁家的世代情谊。
这时候,聚集在大关寺的村上水贼有三、四千人之多。
“只要拿到陶晴贤的脑袋,战争就会结束!毛利不会忘记村上一族的援助,会将濑户内海上的一切权益交给村上氏支配。因此请村上武吉大人,在今天不惜余力的进行发挥吧!”
“包括现在大内水军支配的海域吗?”
“没有问题。毛利家的势力伸展到哪里,哪里的大海便是村上水军的天下。”
一场简单的交易很快完成。小早川隆景不惜胡乱许愿,感到满足的村上武吉当然要表现一下。他立即下令海贼登陆,日本历史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就这么瞎拼乱凑的组成了。
战力虽然参差不齐,可是小早川隆景拥有一种特殊的武器:‘焙烙’。他只是需要在投掷焙烙的时候,前面有足够厚实的人墙抵挡。
因此,羽仁军虽然作战顽强,却无法在一时半会撕破水贼众的防线。
战事一时粘着。村上武吉又下令让水贼们齐声吆喝劝降,羽仁有繁因此感到心浮气躁。
“对面的混帐东西们在鬼叫什么?”
“他们说,我们羽仁家世代都是毛利臣子,因此叫我们倒戈,献上陶晴贤人头。”羽仁藤直答道。
“毛利臣子?”羽仁有繁大笑,“羽仁家是元纲大人的臣子,而不是毛利元就那种无耻小人的臣子。元纲大人被害,我便宣布与毛利家恩断义绝。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关系,那就是毛利元就的人头,是我想立即得到的东西。”
原来,羽仁有繁和其他西安芸的豪族一样,一直忠心侍奉着毛利元就的弟弟相合元纲。毛利元就虽然是相合元纲的兄长,却也是杀害相合元纲的凶手。当年在相合元纲被害之前,西安芸各城主曾组织联军前往救援。然而得知此消息,不愿毛利家发生内讧的相合元纲,却在可爱川畔以近似自杀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相合元纲死后,西安芸各城主悲愤填膺相继切腹殉主,这是当时表示对主君忠心的最高礼仪。羽仁有繁本也打算自尽,可是一位令他相当佩服的人物却及时登城,阻止了他的愚行。
这个人是陶晴贤。与相合元纲是结义兄弟的陶晴贤,因杀害自家的君主而恶名远扬。然而,羽仁有繁却不理会世间的批评,他打心底里佩服陶晴贤。
试想,如果相合元纲和陶晴贤一样举得起反旗,杀得了毛利元就,那么一切悲剧就都不会发生,西安芸就不会死这么多人了。
“说来说去,是元纲‘今义经’的名声害死了他。”陶晴贤这样说道,并且劝阻羽仁有繁的殉死。“可是切腹自尽,并非表达忠诚的唯一手段。既然有死的勇气,那还不如等待时机,为元纲大人报仇的好。”
羽仁有繁于是忍辱偷生,在西安芸豪族们的嘲笑声中活了下来。直到毛利隆元发出讨伐陶晴贤的文书,陶晴贤又回应以讨伐毛利氏的诏令,羽仁有繁终于感到时机已至,他鼓动西安芸的城主们再次举起反旗,自己则在其后投入了陶家的怀抱。
“村上武吉这一次不聪明了。舍弃居城、逃离安芸也不肯投降毛利的羽仁家,会在今天学习他们无耻变节的行为吗?”羽仁藤直也随父亲一起笑着。年轻的他,到达周防后立即成为了陶氏十名将中的一人。现在,可不能让敌人小瞧了自己。
“敌人的火器凶猛,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在海战中已经用过这种武器,我看主公应该有应对之法,我们向主公讨教吧。”
羽仁有繁打起仗来猛打猛冲,羽仁藤直则更会开动脑筋、动用策略。对于儿子的意见,父亲深以为然。
“我们的目的是以最快速度突破敌人防线,通过泷小路前往东面。你说得对,来人,去将这里的战况向主公禀报,请主公下达如何作战的指示。”
然而羽仁父子派出快马,前去向陶晴贤讨教战略,却发现本该在阵后督战的陶晴贤,此时已经无影无踪。
此前一刻,村上水贼劝降的声音,坐在羽仁军后营帐中的陶晴贤听得清清楚楚。
“羽仁家的父子,终于也要背叛我了吗?”
“主公,并非一定会如此。羽仁军的作战似乎很顽强,看不出有变节的迹象。”近身侍卫伊香贺隆正慌忙答道。
“不,羽仁父子一定会投降的。”陶晴贤却道,“你知道这一阵的交战,羽仁军已经损失了多少兵将吗?”
“这个……”
羽仁军作战确实顽强,不过伤亡同样惨重。据刚才的军报,受到焙烙突如其来之打击的羽仁军,其阵亡人数迅速上升,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之多。
战国时代的战争,通常阵亡人数不会超过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如果数字持续攀升,甚至达到十分之二,军心便会动摇、阵型无法维持、武将们也开始思考是否投降的问题了。
“为了保全家族,武士经常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将执着的信念也全部抛开。你们以为羽仁父子会对我如此忠诚,到了连家族灭亡都在所不惜的地步吗?”
自从江良房荣叛变,陶晴贤不信任手下武士的情结似乎变本加厉。他得出结论以后,不再理会伊香贺隆正等人的反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羽仁军的阵营。
然而陶晴贤并不知道,不仅羽仁军仍在奋战不息,连泷小路之战也尚未分出胜负。
此时,陶军在泷小路战场上的各支部队,仍然在顽强地发起冲锋。吉川元春的军队因为兵力捉襟见肘,最初虽然有优势,后来却落入了下风。
陶晴贤的分析本来不错。如果是通常的战争,两军在陆上的阵亡人数早就超越了人类所能承受的血腥极限。
然而严岛之战,却创造了日本战史上的几项异例。
阵亡人数、战场以外的死亡人数、单日内人类屠杀相同种族的能力,等等。
不仅是陶晴贤,连身处于泷小路战场中的吉川元春,也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从西面突入的援军,引起弘中军本阵中的一片混乱。南面不可思议的火灾,让弘中军的攻势略为衰退。然而东面的陶军,他们的进攻却已经无人可以阻挡。
吉川元春的部队终于未能击溃敌人,自己早一步到达了崩溃的临界点。
从东面不顾一切扑上来的陶军,以三浦元忠的部队为首。紧随其后,还有弘中方明、弘中正长的部队。而在南面,弘中军本阵虽溃,上千名冲到近处的弘中士兵却仍给吉川元春的防御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元春大人,赶快收起马印,想办法向西突围吧!”武士们纷纷建议道。
然而吉川元春毅然摇头。他不能后退一步,不然陶军就会连成一片,东面散乱的残部将被重新组织,再次成为战力投入战斗。悲观的估计,菊姬的部队会立即被歼灭、海战可能达成的成果也将付诸东流。
泷小路,也许是掌管胜利的大神们故意安排的三叉路口。此时,不管是吉川元春,还是对面陶军中的诸将官,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安排人类角斗的天神,总喜欢将双方同时推向万丈深渊的边缘,以此测量人类卑鄙的根性。
“抛下拼命战斗的妻子,转身逃跑,这无疑是我今天听到的最恶心的建议!不,我不会跑。我要站在这里,坚守住或者看清自己的死期。如果有人想逃跑,那么行动好了,现在还不晚。”
实际上,已经晚了。吉川元春的话音刚落,东面的陶军军旗又再次席卷而来。
这些陶军的将领真难缠,可是自己也不打算输给他们。吉川元春摇晃着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身体,再次跳上战马。
吉川军最后一批武士,已经全部投入了战斗。
交战至下午二时,三浦元忠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中午的拉锯战,耗尽了毛利军的有生力量。虽然陶军损失更加巨大,胁勘解由左卫门、山崎出云守兴盛等名将相继阵亡,但只要打通泷小路、全歼毛利军,那么一切损失都可以忽略不计。
“吉川元春的人头,三浦家的元忠前来索要了!”三浦元忠这样一路大叫着,笔直向吉川元春的马印冲去。
吉川元春的人头就在不远处等待自己摘取。三浦元忠心中又兴奋又悲哀,不知是什么滋味。
在陶晴贤成为主君以前,三浦和陶家便世代交好。而经常随叔父去陶府作客的吉川元春,和三浦元忠也十分相熟。两人经常在一起比武切磋、讨论战争。他们相互佩服、惺惺相惜。甚至,还兴起过结拜成为兄弟的念头。
如果相合元纲不是死得那么早,现在便是兄弟相残的局面。对此,三浦元忠多少感到庆幸。
纵使是名列陶家十大名将中之一人的他,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兄弟挥下军刀。
三浦元忠的马速奇快,直刺入毛利军开始溃散的军阵,吉川元春的战马跟前。
“请放弃抵抗,元春,将你的人头束手奉上吧!”
象是回应三浦元忠的期待,听到他的喝声而掉转马头的吉川元春,正好被一支飞来的冷箭射中左肩,摇晃着跌下战马。
冷箭从南面飞来。原来,弘中军的武士也突到了近处。毛利武士无法两面兼顾,阵脚大乱。
“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