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报复,依旧三心二意,不敢作出最后的决定。意大利的军队早已毫无斗志,
只有驻扎在那里的德军还想垂死挣扎。
第八集团军在意大利南端登陆以后,立即分两路向北推进。与此同时,
第五集团军在萨勒诺登陆,英国第五军也在塔兰托登陆。
在萨勒诺登陆的第五集团军遇到德军的猛烈反攻,形势危急。蒙哥马利
立即派出一支部队支援了第五集团军。接着他又带领第八集团军向东,在靠
近亚得里亚海的一边作战,向桑格罗河进军。11 月15 日,他渡越桑格罗河,
12 月27 日,他攻克了奥尔多那城。
蒙哥马利在攻克奥尔多那城之前的12 月24 日,接到陆军部的命令,让
他回英国去指挥第二十一集团军群,参加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战争。
蒙哥马利于1943 年12 月告别了他的第八集团军群。跟他一起坐飞机回
国的,有他的参谋长德·甘冈,情报处长威廉斯和总后勤部长格雷厄姆等人。
他们首先飞往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去会见丘吉尔,因丘吉尔患肺炎正在那里
休养。
蒙哥马利被任命去指挥在西欧登陆的战争有一段曲折的过程。美国总统
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于此次战争由谁来指挥曾经进行过研究。他们起
初想请布鲁克将军来担任在法国登陆作战的总司令,后来,由于登陆部队中
美军数量较多,就考虑请马歇尔将军出马。可是布鲁克和马歇尔都不愿意担
任此项工作。最后,此项工作就决定由艾森豪威尔来负责,英国陆军部就正
式向艾森豪威尔征询意见,希望由他提名,由哪一位英国将军来充当他的作
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认为此事最好由英国人自行决定。这时丘吉尔正在突
尼斯,当他催促艾森豪威尔赶快表示意见时,艾森豪威尔认为他不能自行选
择,但不妨同他现在的作战指挥官亚历山大继续合作下去。
选择谁来担任作战指挥官是一件大事。因为未来在法登陆的作战,将由
此人来掌握。英国内阁对人选的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是选择善于同人相处
以及长于组织工作的亚历山大,还是选择具有作战才能的蒙哥马利?对于蒙
哥马利,有不少人在他的为人处世方面提过不少意见。有人批评他在西西里
岛和意大利作战时“行动太慢”,非等到做好最后的准备,才肯发动进攻。
也有人批评他喜欢争论,作战不够积极等等。英国政府中的许多高级官员,
则把蒙哥马利的自信表现,当作骄做自大。蒙哥马利以前在整顿第八集团军
时,撤换过不少不得力的军官,陆军部认为他树敌太多。还有人批评他在同
美军并肩作战时,不肯帮助美军,因而美军不愿再接受他的指挥了。有些军
官则认为他不肯体谅别人的困难,在讨论军事问题时,总是跟别人唱反调,
并嘲笑别人的意见,有人想去访问他时,他把人拒之门外,等等。
蒙哥马利听到这些批评意见后,实在觉得有些意外。他认为他在作战时
拒绝别人访问,是为了避免影响他对作战的指挥。他在非洲作战时曾经花了
许多心血,向一群美国和英国的军官介绍沙漠战争的经验。为了战胜敌人,
他当然有必要谨慎从事;先作好充分准备,才开始行动。他反对和嘲笑一些
军官,是为了纠正其错误的思想,使作战能够取得胜利。胜利是唯一的目的,
为了胜利,对这些小问题还值得计较吗?
蒙哥马利的一位朋友曾经对他说:“你的确得罪了不少人,可是你也赢
得了千万个朋友。”
然而被他所得罪的人却在政府中占据要位,他们认为应当选择一位能够
跟盟友合作和善于在战场上把各种部队组织起来的人。这些人支持亚历山
大。
可是布鲁克将军和陆军大臣格里格爵士,却认为在西欧登陆作战,事关
重大,必须选择一位像蒙哥马利那样精通战术和能够激励士气的指挥官。最
后,英国政府决定把这个职务交给蒙哥马利来担任。
当蒙哥马利于1944 年元旦到马拉喀什会见丘吉尔时,丘吉尔正躺在病床
上阅读一个文件。他把那个文件递给蒙哥马利说:“你看一下这份文件,有
什么意见?这是‘霸王’行动计划,是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也就是全世
界已经等了两年的开辟第二战线的计划。”
蒙哥马利把文件拿回去,花了半个晚上的时间读了一遍。当他第二天早
晨再去见丘吉尔时,丘吉尔问他有什么意见。“我提不出什么意见,”蒙哥
马利说,“我还没有对它进行研究。我还没有问过海军和空军。而且我也不
是阁下的军事顾问。”
丘吉尔坚持要听听他的意见,蒙哥马利将军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丘吉尔
允许他提出任何不同的看法。蒙哥马利最后才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认为
这个计划行不通。这不能算是一份作战计划,指挥的组织工作是错误的,攻
击面大狭窄了。整个计划必须进行彻底的修改。”
这个意见对丘吉尔来说,好似晴天霹雳。英国的摩根将军为制订这个计
划已经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当该计划即将付诸实施时,却要加以彻
底修改,似乎是不可能的。蒙哥马利怎么能断定这个计划是错误的呢?为什
么他说攻击面太窄呢?这不免使人产生疑问。可是蒙哥马利却相信自己的看
法是绝对正确的。他认为他和他的参谋部能够修改好这个计划。
蒙哥马利于1 月2 日飞回伦敦。这次丘吉尔没有让他乘坐原来的小飞机,
而改派了一架四引擎轰炸机送他回国,因为丘吉尔觉得一定要保证蒙哥马利
的安全,决不能在长途飞行中发生事故。
蒙哥马利回到伦敦时,德·甘冈等人已经比他早一天抵达英国。他们就
在蒙哥马利年轻时上学圣保罗中学内,设立了第二十一集团军群的司令部。
记得当初蒙哥马利在这个学校中,还是个爱好体育活动的十几岁少年,当过
橄榄球队的队长。现在,隔了40 多年以后,蒙哥马利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
指挥几十万军队的统帅,又回到了他的母校。
蒙哥马利和他的班子立即投入了修改“霸王”行动计划的工作。他的一
套工作方式同阿拉曼战役之前的准备工作颇为相似。他首先迅速地进行了一
番视察,然后召集他的部下,阐明他的作战方法和进攻计划。第二十一集团
军群司令部原来是由英国本国部队的统帅部的人所组成的,这些高级军官墨
守成规,缺乏作战经验。蒙哥马利一方面把他从意大利带来的高级军官安排
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一方面要团结和训练原来的军官们了解新的作战方
法,以适应新的形势。为了使部队能够按新的方式作战,蒙哥马利在军队的
组织上进行某些小的变动。
蒙哥马利刚担任第二十一集团军群的司令时,曾经引起反对他的人的一
些流言蜚语。有人说他又将一意孤行撤换大批将领,安排他自己的人。实际
上,这一次蒙哥马利并没有这样做,许多将领仍旧留在原来的岗位上。以前
跟随蒙哥马利一起战斗过的老部下,也没有调到第二十一集团军群中来。他
只是把第八集团军的登普西将军调来,担任了第二集团军的指挥官。此外,
由于原来隶属于第八集团军的第五十与第五十一高地联队师以及第七装甲
师,现在调到了蒙哥马利手下,加上他原来的参谋班子,所以,他的部队依
旧保持着原先的第八集团军的作风。
除此以外,集结在英国的美军组成了第一集团军,归美军将领布莱德雷
指挥。布莱德雷要接受蒙哥马利的指挥,而蒙哥马利则又要听命于艾森豪威
尔,因此无论在英军内部,或者在英美军队之间,人事关系都是十分复杂的。
虽然存在隔阂和矛盾,但因为大敌当前,即将进行殊死的搏斗,所以大家还
是能够相互容忍,进行合作。而且在当时,大家都认为只有蒙哥马利才是能
够指挥军队进攻欧洲的关键人物。
蒙哥马利已经逐渐变得比较和蔼可亲了。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人物,他
时常要同盟友和一些政治家接触,比较懂得策略了。他发表谈话比较谨慎,
待人接物也比较耐心,表面上也似乎肯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了。他的内心虽
然并未发生变化,但至少表面上已变得平易近人。他开始对政治感到一点兴
趣了。最主要的,是他比较听从上级的命令了。除了艾森豪威尔之外,他对
丘吉尔、布鲁克和格里格比较顺从,而且往往主动去向他们请示。
蒙哥马利在对第二十一集团军群进行调整的同时,加紧修订“霸王”行
动计划。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也认为登陆时的攻击面太窄,必须加强攻击的
力量。蒙哥马利在法国登陆作战的计划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步是突破敌人沿
海的防线,在海岸登陆;第二步是守住海边的滩头阵地,击退敌人的反攻;
第三步是进一步扩大战果继续向内地推进。其中在敌前登陆是作战成败的关
键,因此需要利用空军和海军先向诺曼底海岸进行猛烈的轰炸,然后英军和
美军将分两处在海岸登陆。登陆以后英军将向冈城方向前进,而美军则将攻
占瑟堡港口。随后,他们将向塞纳方向推进。
上述总的作战计划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批准以后,作战的详细计划就由
德·甘冈和他的参谋人员负责制订了。这时艾森豪威尔把全部进攻用的地面
部队都拨归蒙哥马利指挥,除了的英国登普西的第二集团军和美国布莱槽雷
的第一集团军以外,还有加拿大的克里拉的第一集团军和美国巴顿的第三集
团军。蒙哥马利开始到各地去视察他的部队,并向他们发表讲话,以达到鼓
舞士气和相互团结信任的目的。他除了会见和检阅了上百万的英国、加拿大、
美国、比利时、波兰、自由法国和荷兰的部队以外,又到各地去参观生产军
事装备的工厂,并鼓励加班加点的男女工人、他同铁路工人,码头搬运工及
驳船工人等谈话。英国政界的某些人士很不赞成他这样做,曾经想劝阻他这
种参观访问活动,但是蒙哥马利认为有必要这样做,因为经过多年的战争,
居民都已经感到精疲力尽,必须使他们振作起来,全力支援前方作战的部队,
早日结束欧洲的战争。
这时,蒙哥马利已经成为英国人民中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这位头戴贝
雷帽的将军走到哪里,就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向他欢呼致敬。当时英伦三岛时
常受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和飞弹的袭击,人民群众惶惶不安,感到朝不保夕。
他们见到蒙哥马利就纷纷提出各种问题,蒙哥马利总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他
们:“我们将彻底打败敌人。。”
许多政界的著名人士也来访问蒙哥马利。英国内阁的大臣们,如艾登、
贝文等人同他见面以后,都为他的必胜的信心所感动。
在海峡对岸的法国那一边,希特勒决定让隆美尔充当德国驻法国部队的
指挥官,同他的老对头蒙哥马利再进行一次较量。
当时许多人,包括希特勒和隆美尔在内,对于即将发生的登陆战的性质
都认识不清。由于新武器及新的登陆设备的不断出现,他们不了解攻奇的一
方为什么总能设法突破海岸一带坚固的防线。当时只有少数军事家,像蒙哥
马利和德国的伦德斯泰特等人,才懂得防御的一方不能单独依靠固定的防御
工事。如果不在防线的后方部署机动的兵力,则敌人一旦突破了防线,就无
计可施了。
在希特勒的鼓励之下,隆美尔在法国沿海建立了一条名叫大西洋壁垒的
防线。他把一切兵力都放在这条防线上,已经完全忘记当初法国人的马奇诺
防线被攻破后一败涂地的教训。伦德斯泰特曾经提醒他吸取法国人失败的教
训,但是他不听。另外,德国人在法国建造了不少飞弹和远程大炮的基地,
他们希望用飞弹来毁灭伦敦。希特勒为了保护飞弹基地,也竭力主张守住法
国海岸。
隆美尔估计盟军将在加莱地区登陆,因为这个地方离英国最近。他把重
兵布置在上述地带,准备跟前来攻击的盟军决一死战。
蒙哥马利也在加紧进行登陆前的准备工作。英军在肯特那搭了不少伪装
的兵营,同时故意拍发一些电讯密码,表明盟军将在加莱地区登陆。但实际
上第二十一集团军群的司令部却设在朴次茅斯。
英国的情报部门在利物浦找到一位在军队中服役的名叫克里夫顿·詹姆
斯的中尉,此人面貌和身材酷似蒙哥马利,原先当过演员。情报部门马上把
此人送往伦敦,让他同蒙哥马利在一起呆了一个星期,去观察和模仿蒙哥马
利的一举一动。不久,詹姆斯把蒙哥马利的各种举止特点,如走路时背着双
手,不时用手指捏一下左颊,紧紧地盯着人看,头部挺得笔直,跟人交谈时
伸出一只手来强调他的论点等等,模仿得惟妙惟肖。于是情报部门让詹姆斯
身穿将军的服装,头戴带有微章的贝雷帽,打扮成蒙哥马利的模样,乘飞机
到直布罗陀去,他在那里的机场上大摇大摆地走下飞机,当地官员在机场上
为他举行了一次欢迎的仪式,然后他乘上汽车,驶过直布罗陀狭窄的街道前
往地中海战区总督府。直布罗陀总督像招待蒙哥马利一样招待了詹姆斯。第
二天,詹姆斯又来到飞机场,飞向阿尔及尔,前往盟军总司令威尔逊将军的
总部。然后就不再露面了。以上这一切,都由潜伏在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的
轴心国方面的间谍,向德军作了密报。
英国情报部门就是要让德军相信,盟军进攻北欧的准备不过是在虚张声
势,真正的进攻将来自横渡地中海的北非的盟军。为了使敌人上当,盟方又
动用了许多船只,在地中海一带来回航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敌
人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防守欧洲南部。
进攻欧陆的日期初步定于6 月初。为了登陆顺利进行,蒙哥马利做了一
系列准备工作。4 月7、8 日,蒙哥马利召集了所属各野战集团军全体将领会
议,向他们介绍“霸王”行动计划的概貌,并共同研究了作战中可能发生的
一些情况。4 月28 日,他将司令部迁到朴次茅斯的索思威克大厦。5 月23
日,他对所辖部队进行最后的视察,逐师逐军召集军官们讲话,回顾以往,
展望未来,讲明当前的任务。这次视察用了8 天的时间,凡是参加登陆作战
的将士都见到了自己的司令官。
诺曼底登陆能否成功,关系到整个大战结束的时限,如果蒙哥马利指挥
登陆失利,战争将拖上几年;如果成功,则正如蒙哥“马利估计得那样乐观:
“一旦在西北欧开辟了第二战场,我们就能在1944 年底之前打赢这场德国人
发动的战争。”
但是,要打赢这场战争并非易事,德国人在法国驻有50 个师的兵力,其
中有6 个装甲师,而登陆的当天晚上所要对付的就有德国这6 个师!
到6 月初,英军司令部开始注意天气预报。从潮汐、日出时间等情况看,
6 月5 日、6 日两天是最合适的登陆日期。但是,6 月4 日英吉利海峡突然刮
起风暴,看来6 月5 日不大可能进攻。据专家们预测,6 月6 日及以后几天
天气尚好,于是,“霸王”军事行动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决定将进攻诺曼底
的日子定在6 月6 日。
为发动诺曼底攻击,盟军准备了充足的力量。他们在英国集结了英,美
和加拿大的陆军39 个师,各类飞机1300 多架,登陆舰1000 多艘,连同战舰、
运输舰共计6000 多艘,陆、海、空三军官兵达287 万,其中美军153 万。估
计最初冲击要5 个师的兵力,到傍晚要增加到8 个师,第二天要增加到12
个师,到第一个周未应有18 个师登陆!
1944 年6 月6 日拂晓,艾森豪威尔下达了诺曼底登陆的命令。顷刻,英、
美239 架运输机、847 架滑翔机从英国20 个机场连续起飞,载着3 个伞兵师
飞往诺曼底海岸后方着陆。黎明时分,英国皇家1136 架飞机、美国第八航空
队的1083 架轰炸机轮番起飞,对敌方海岸防御工事进行轰炸,与此同时,盟
国海军战舰也猛烈轰击沿海敌方阵地。6 时30 分,乘坐运输舰和登陆舰的英、
美加部队已到达法国海岸、尽管海上风浪很大,盟军仍顽强登陆。当天傍晚,
美军占领了犹他摊、奥马哈滩,英军占领了金滩、剑滩,加拿大第三师占领
了朱诺滩。第一天,登陆部队就向内陆深入五六英里。后援部队源源来到,
补给物资也不断送来。6 月10 日,各滩头占领区逐渐扩大,联成一片,成为
宽60 英里、纵深8~12 英里的大滩头阵地了。
6 月6 日晚9 时半,蒙哥马利即坐上驱逐舰,横渡海峡,第二天早晨到
达诺曼底滩外海面上,会见了布莱德雷将军和登普西将军,商议下一步的行
动计划。6 月8 日凌晨,蒙哥马利登上法国海岸,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6 月19 日至22 日,海面突然刮起强暴风,增援的盟军被隔在离滩头较
远的军舰上无法登陆补给品也供应不上,盟军伤亡较大。
7 月25 日,美军第一集团军在右翼发动了代号“眼镜蛇”的新攻势,新
登陆的巴顿第三集团军随后紧跟。此时,左翼的英军第二集团军将德军主力
拖在冈城,并于7 月30 日暖和6 个师发动了进攻。德军两面挨打,如潮水般
败退下来,从而一举结束了诺曼底战役。8 月25 日,盟军解放了巴黎。从6
月6 日登陆,到解放巴黎,敌军共伤亡、被俘40 多万,被缴获、击毁的坦克
达1300 多辆,军车2 万辆,迫击炮、重炮、野炮2000 门;盟军也伤亡20
多万人,其中阵亡37000 人。
9 月1 日。蒙哥马利晋升为陆军元帅。9 月,同盟国军队进入德国本上。
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军占领后秘密发展起来的抵抗运动也活跃起来,
配合盟军将德国人和卖国贼从本国赶出去。9 月3 日,蒙哥马利率英国第二
集团军的一支先头部队从沿海一带向东北推进,攻入布鲁塞尔,9 月4 日,
另一支部队打下港口安特卫普,从而改善了盟军的供应条件。
9 月中旬,德军在全线加强了防御,盟军攻势受阻。9 月17 日,蒙哥马
利在阿纳姆向莱茵河发起大规模进攻,本来计划用空降的盟军师来开辟道
路